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50年改革——创新——攀登

在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50年改革——创新——攀登

在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50年改革——创新——攀登
在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50年改革——创新——攀登

在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50年改革——创新——攀登

【摘要】改革催生高教之花,创新喜获高教硕果。我校建校初期,万事开头难,教学与理论探索的起步时期;拨乱反正是一场思想大解放,我校敢于站在理论探索的最前沿,参与全国拨乱反正时期;没有改革开放,我校马克思主义教学就不可能有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创新培养研究生,教学和理论探索开拓了崭新领域;没有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离休后不可能在教学与理论探索方面继续保持一定能量的科学攀登。

【关键词】思想大解放;改革开放;科学创新;科学攀登

And practices for 50 year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fundamental research; Reform——Innovation——Climb——Commemorates our country reform and open policy 30th anniversary

Xu Liren

【Abstract】Reform expedites the flower of university and innovation attains happily the great accomplishment in university: I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is troublesome and is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ory at the beginning of construct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bringing order out of chaos is full emancipation of thought and our university dares to stand in the most front of exploration of theory as well as participate in the movement of bringing order out of chaos around the country; the teaching of Marxism in our university has no rapid development without reform and open policy ; train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way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so that teaching and theory develop the brand-new domain; I can not continue maintaining certain energy for scientific climbing in the aspect of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oryafter retirement.

【Keywords】Thought fully emancipated;Reform and open policy;Science innovation;Science climb

从1978年~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划了一个新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在全国高教战线上,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科学春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高校20世纪50~60年代,我校建校初期,万事开头难,教学与理论探索的起步时期

1.1 1959年10月,第一次参加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写文章研究班子。撰写了《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建设中的作用与知识分子政策问题》的文章,发表

浅谈如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快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加强自主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中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从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出发,讨论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凸现出许多因创新水平低下以致阻碍发展的问题。下面这组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据: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时至今日,创新水平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道路上的大绊脚石,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我觉得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创新主体的内在原因,例如创新思维观念落后、创新人才匮乏和创新能力不高;其二,创新外部环境原因,例如体制不健全、科技水平较低和创新资源不足等。 从创新主体内在的方面来看,首先,自主创新主体的知识水平应该比较高。国家自主创新需要的是有知识有想法并且有能力将自己知识和想法转化为成果的人才。随着我国大学的普遍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长。虽然看上去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行业创新人才很少。其次,观念是创新的源泉,落后的思想只会阻碍进步,又谈何发展?创新需要主体拥有颠覆的、独特的、大胆的思维方式方法。古板的、墨守成规的人是不大可能有创新想法的。可悲的是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不被鼓励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的能力被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工商管理一班 040320110054 黎秀珍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在科技日新月异带动社会转型、知识对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工业经济逐渐过渡为知识经济的形势下,担负创造和传播知识任务的高等教育的地位更为突出,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生活质量以及个人成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更为明显,高等教育正在从象牙塔走向经济社会建设和个人生活的中心,在国家创新中成为重要基础和引领力量。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环境和政策 1.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影响 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入学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特别是生源的类型和层次将更趋复杂化。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理念就是,努力汲取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的共同经验,并实现中国式的转变与创造,在社会发展所迎来的新的战略机遇面前,深入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认真思考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积极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困境与机遇,这是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责任与使命。 2.时代的变迁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术标准、办学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与方法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特别是在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着力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由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严重的 下岗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国际性金融危机对人才的需求是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素质等,更贴近实践的需要。因此,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职能的高校而言,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也要围绕这一主题,从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3.大学的使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诉求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富于批判精神是大学的使命,1998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发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强调保护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师生员工应该通过各种活动中的伦理、科学和智力方面的训练……通过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的跟踪分析,强化他们的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为社会提供一个预见、警报和预防的中心”。现代的大学和大学人应强化这一使命。而20世纪以来,受国家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作为“国家主义教育”,高等教育的社会独立性和批判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11]。蕴藏在高等院校中的智力优势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已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手段创新的探讨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手段创新的探讨 高等学校拥有优质的科技、人才和教学资源,通过继续教育服务突破“校园围墙”的局限,能够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正在重视并加大继续教育投入,但继续教育服务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或小范围的教学互动,而是一个大规模教育服务的互动加工过程。高等学校应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和手段创新,不断完善信息对称、有效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继续教育需求。 一、继续教育服务的内涵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和公众需求开展的使受教育者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个人素养、提高社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在教育机构主导下实施的,也可以是终身学习者或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向教育资源供给机构购买的服务。继续教育服务涉及面广、服务层次多样,一个教育机构只能满足特定范围内的一类或几类人群的继续教育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机构的辐射面在理论上能够无限扩大,但也不能逾越人、财、物投入与服务效能的合理比效关系。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服务是保障社会继续教育效率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继续教育服务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服务相比社会培训组织、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等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应有差异,且应发挥引领作用和集合效应。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迅猛,继续教育资源体量

最新-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精品

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文章标题: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___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在___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 ___是经济大省,交流大省和人口大省,___移动公司的客户数和运营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连续9年稳居第一,客户规模超过5000万。 2019年,中国移动___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构建通信企业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推进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提供了良好支撑。 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背景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国家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十一五“时期着力自主创新.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 二、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创新的重点突破领域.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外通信企业已在国内申请大量运营业务专利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 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通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变革、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和增量不增收.数据业务发展压力的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大势.3牌照的发放等.都要求通信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业务.推出更多的信息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价值。 四、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呼唤系统化的创新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 主要体现在:①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的,创新工作.创新资源难以整体协调,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的政策解析(深度解读)

【网站点评】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解读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度成为 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大学生就业 难问题高校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解析。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存在大 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等这一教育观念,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和创业教育,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严重不足。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飞速发展,正在日益深刻 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 的各种变革。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契机。 经济和社会环境得到优化,创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创业空间更加广阔,创业教育纳 入教育体系。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 供了可能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1、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 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这和我国对发达国家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吸收是分不开的。但我们要进一步赶超发达国家,则不能一味地学习、吸收、引进,而要更多地依靠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我国党和政府已充分认 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并把它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只有从教育方面不断重视起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才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发展方向。 2、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 我们力图通过各门课的教学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性、实践性,但却没有开 设专门的课程来系统地加以培养和强化,这是不够的。和中小学生不一样,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的重视。开 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可以以创业促就业,减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压力。当然,并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去创办自己的企业,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就业,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思维 我国近年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这种方式的刺激,往往是以短期收益为结果,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获得了奖励,老师取得了荣誉,在后续的过程中很少有继续深入实践的,多数团队就此终止研究,同时指导教师也转向其他方面的科研中。由此可见,以科技竞赛带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虽然有助于 调动老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短期行为严重,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观念、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其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 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

弗里曼 国家创新体系

根据笔者的记忆中,第一个人使用表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本特- 阿克伦德瓦尔,他也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发人深省的书(1992)对这个问题的编辑器。然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将是第一个同意(并作为伦德瓦尔自己指出的)的想法要追溯到至少李斯特的构想政治经济学的“举国体制”(1841),这可能一样好被称为“创新的举国体制”。 list主要关注的是德国赶超英国,他主张不但保护幼稚产业,还要扩宽政策制定的范围尽可能的加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大多数这些政策的关注与学习新的技术和应用它。这本书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色彩都在强烈对比的是古典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的国际主义国际化的方式和列表的信念,荷兰和丹麦应加入德国“外滩”和收购,因为他们的“血统和整个人物的德国国籍在当今的欧洲共同体读取有些奇怪。然而,尽管他的观点,这些不吸引人的特点,他清楚地预见许多现代理论。 回顾经济学家不断变化的想法,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在几年之后,世界银行(1991)的结论是,它是无形的投资知识的积累是决定性的,而不是物质资本的投资,因为是在相信一次(页面33-35)。报告援引了“新增长理论(罗默,1986;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91)支持这一观点,但所谓的”新*增长理论,其实只是迟纳入新古典主义模型这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的假设间的经济史学家和新Schumpcterian经济学家。事实上,它也可以同样有引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谁在批评从亚当·斯密的一段话,说: 进一步 该国目前的状态是一切发现,发明,改进,这已经住在我们面前的所有代之完善和卖力的积累的结果:他们形成了智力资本的存在人类,每一个单独的民族,是生产力只有在比例中,它已经知道如何适当的前几代的造诣,并通过它自己的*,以取得他们增加 列表的明确承认有形和无形投资的相互依存具有决定性的调制解调器环。他还看到,行业应与教育科学的正规院校: 目前几乎存在制造业务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力学,化学,数学或艺术设计等,没有进步,没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可以在这些学科进行由一百行业和流程不能可以提高或改变。在制造国,因此,科学和艺术必然成为流行 由于list和他志同道合的经济学家的宣传,德国开发了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教育和培训系统之历史悠久的普鲁士系统一。该系统不仅根据许多历史学家,(如朗德,1970;巴尼特,1988;霍布斯鲍姆,1968年)的主要因素,德国众多行业劳动力的技艺超群和高效生产力,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超越英国,(PRAIS,1981)。许多英国教育培训的政策已超过一个世纪的,但仍未赶上德国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制度 List不仅预测到目前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些基本特征,他也承认国外的进口技术和国内技术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国家不仅要吸收其他更先进的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成果。同样,已经有这种方法来学习技术在普鲁士一个很好的模式:收购机床技术。这是英国工程师(尤其是莫兹利),谁负责的关键创新机床技术在十九世纪的第一季度力学。这项技术是由Paulinyi(1982)描述为“Alpha和现代机器制造的欧米茄,因为它使设计和施工的金属加工精密机械对所有其他行业。有关人士试图保持相当的隐蔽性,但它的重要性是由普鲁士政府,谁采取了果断措施,获得技术认可,尽管英国政府试图禁止机床出口(与实施的重罚违反)

【最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实现新的跨越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实现新的跨越 分析今年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最突出的是得益于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党中央一再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自主创新的观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 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一年来,我国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重要创新成果。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卓越创新能力。 在医药领域,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治疗艾滋病新药————西夫韦肽,已进入临床试验。这是我国第一个在美国获得专利许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类药物,其国际专利将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进入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这标志着我国在防控大流行流感药物研发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在信息产业领域,由海信自主研发的高画质、高清晰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Hiview信芯,将使我国高清彩电跳动“中国芯”。这种我国第一款音、视频领域能自主生产的产业化芯片,打破了彩电行业长期以来核心芯片依赖国外

的现状。另外,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生物信息处理专用计算机————曙光4000H,已成功应用于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家蚕框架图等大型基因组的组装工作,项目组申请并被受理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农业方面,完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国稻1号”平均亩产达685公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进一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在生物科技领域,我国基因研究取得新突破,发现和鉴定了7个遗传病致病基因,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可信计算领域,联想集团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可信计算联想“恒智”安全芯片,只有报纸5号字大小的多层板硬件芯片,不仅能识别出病毒,主动把病毒挡住,还能识别主人和主机的身份,这一成果将对我国IT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亲和微球速测技术及速测仪”,为保证我国大宗农产品及食用油消费安全,促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在交通领域,大连磁谷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华06号”轻型吊轨磁悬浮技术验证车一次运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己的高速永磁悬浮列车…… 此外,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已初见端倪。海尔、联想、奇瑞、华为、中兴、用友、东软、中芯国际、长城国际、长春生物、远大、地奥制药、大唐电子等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重点领域核心专利的骨干企业,勇于打破技术瓶颈制约,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如奇瑞汽车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销量已达12.86万辆,专利申请数达65件,其中发明

浅谈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

浅谈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面对高等教育的伦理困境,我们经常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高等教育不能朝良性方向发展,反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这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不断探讨并研究的问题。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所面临的学校管理、教师育人以及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困境,笔者认为应从多角度去分析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这些困境所产生的真正原因,因为只有分析清楚了原因,我们才能针对问题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伦理困境原因分析反思 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系统,各个阶段的教育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不能把各个阶段的教育割裂开来。对于高等教育面临的学校管理、教师育人以及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困境,我们经常在思考,却很难真正找出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如此?其实就在于我们在看待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时,

往往不能全面看问题,总是把高等教育的困境原因归结为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忽略了其它学校阶段的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另外,我们也要注意教育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要根据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使教育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综合考虑,导致当前高等教育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教育失灵。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其实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性人才。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育,德育始终居于首位,如果德育没有做好,其它教育就丧失了基础。而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上,更确切地说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什么知识?如何教学知识?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1]如果我们不能搞清楚这些问题,就无法正确理解教育的目的,使教育面临困境,学生素质不过关,尤其是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学生的知识素质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脱离。用一个很明显的简单例

欧盟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欧盟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谈一下,的竞争对手欧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这里面欧盟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了,都知道欧盟本身它有22个国家。 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博洛尼亚进程”,当然这个“博洛尼亚进程”到现在已经都提出了11年了,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博洛尼亚大学,在意大利,意大利这个城市叫“博洛尼亚进程”,现在说“博洛尼亚进程”指的是欧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的一个代名词,一讲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就离不开“博洛尼亚进程”,它的目的是要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共同致力于到2010年实现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这是“博洛尼亚进程”1999年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目标。到2010年过了11年,它说要建立高等教育区,这个目标实现了吗?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2010年3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接着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了“博洛尼亚进程”进程11年的进展的一个政策论坛和研讨会,在那个会议上就宣布以2010年已经正式启动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创立。 知道,1997年的时候,在葡萄牙的里斯本,通过了一个里斯本公约,里斯本公约最早提出了“博洛尼亚进程”这个概念,1998年5月当时在法国的索邦大学,巴黎大学之一叫索邦大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四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就通过了索邦宣言,说要建立欧洲高等教育的最早提出来要一体化,因为它的经济上也知道搞欧共体,在经济上搞一体化,那么在高等教育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的需求,

人力资源流动的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在学历,在资格,在标准上要统一。在1999年6月,由30个欧洲国家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7个国家,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签署国。 那么,《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要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就是说知道,欧洲前几年它的各国的学历是不等的,比方来讲,英国它的本科学历是三年,当然它的大学前要求有13年的教育,包括两年的预科,13年+3年也是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是16年,而德国过去本科是5年,而原来的前苏联国家它的本科学历都是4年,现在强调什么呢,就是在欧盟国家之间要实行358学制,358学制指的是本科三年,硕士加两年,博士再加三年,承认学士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上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而且它要求各国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鼓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且为他们的流动来创造条件。知道“博洛尼亚进程”这些欧洲国家他们这三年学制里头必须要求学生有半年时间在本国以外的国家学习,可能是欧洲国家,也可能是亚洲国家,也可能是美国,但是他们鼓励学生来流动起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加强质量监测领域的欧洲合作,通过来制定统一的可比较的标准和方式来促进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统一。 “博洛尼亚宣言”倡导什么呢,首先要建立知识欧洲,强调发展欧洲的文化倾向,因为他们认为从15世纪甚至更早一直到19世纪,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提要]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内涵,并结合素质模型框架设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力图为高校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思路和范例。 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

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刘康勇, 邓奕红 作者单位:刘康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邓奕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刊名: 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2011(4) 参考文献(5条) 1.Robert M.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1956(70) 2.Economi st IntelIigence Unit A new ranking of the werld's most innovative countries 2009 3.贾康加大财政支持促进自主创新 2008 4.科技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5.邬贺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孟姝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与提升[期刊论文]-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1(4) 2.田兆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刍议[期刊论文]-新校园(理论版)2011(3) 3.何光喜.孔欣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创新环璄的评价[期刊论文]-创新科技2011(4) 4.郭霞布局科技实力营造创新环境[期刊论文]-华东科技2011(3) 5.韩丽峰领导干部对思维创新能力的认识及提升途径探析[期刊论文]-探求2011(2) 6.邓伟根创新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产业2005(12) 7.李璐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探讨[期刊论文]-科技风2009(12) 8.肖立新.XIAO Li-xin广西与江苏、浙江创新能力之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桂海论丛2011,27(1) 9.于健樵.周勇山东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现状与建议[期刊论文]-科学与管理2004,24(6) 10.李珊.马萧.LI Shan.MA Xiao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4) 引用本文格式:刘康勇.邓奕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期刊论文]-管理观察 2011(4)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昆明冶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必要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得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每所高职院校共同关注得问题。2008年7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在三年得示范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得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得成果 示范建设启动以来,根据“立足冶金,突出有色,服务云南,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着力培养矿业支柱产业急需得高技能人才”得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6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得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提升与优化全校教师队伍得“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得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得改革,加强专兼结合得“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得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得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教学能力。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与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与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与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得,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得高职教育专家。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得“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地区知名”得全

浅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浅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性环节就是进行体制创新,以扫除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为重点,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重申之重,又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办学投资体制和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标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领域要实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就要进行教育创新;而坚持教育创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又必须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通过体制创新,建立起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关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正是政府与大学这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以求达到二者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实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几经变革,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以及条块有机结合”的模式。但是,这只是改革的初步成果,在现实管理中,真正实现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平衡发展,还需要一个进一步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涉及到政府职能和管理形式的根本转变,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为此,必须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的权力和责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使政府逐步由直接的行政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管理转变。其具体内容涉及到:(1)凡属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主要起规范市场运作、发展市场的调节作用,如高等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等等;凡属市场不起作用的领域,政府则进行行政管理,如各类高校设置标准的制定等。(2)要调整和革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尽量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使政府在管理高校过程中能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进行宏观的、间接的管理。 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投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21世纪初叶,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投入有限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坚持体制创新,就必须发挥市场在教育运行中的作用,改变单一的政府行政计划主导教育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适度调节作用。为此,在深化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与创新方面,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其内容包括:(1)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上,提高市场准入程度,扩大

高等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综述

高等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综述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者们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和建设实践,为此作一简单综述,拟对我国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 质量保障是对多样化高等教育系统实施管理的核心,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必然选择。就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质而言,追求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和高效益是学者们普遍的观点。高等教育质量应兼顾学术、社会需要、受教育者意愿和能力等方面因素,它应涵盖以下功能和活动:教学与学术、研究与学者、教职工、学生、设施与学术环境,要通过科学研究活动推进知识进步,引领社会前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为使高等教育消费者(政府、社会、家庭和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认可,而运用系统原理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形成最佳教

育秩序,增强教育服务的适用性及获得最佳教育效益,实现高等学校“提升质量、改进管理、办出特色”的目标追求,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促进各类高等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达成教育质量目标,切实满足相关群体利益,担当高等学校应有的社会责任。 一、关于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探究 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探究,学者们主要从高校扩招、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政策导向等诸方面进行。 1.高校扩招。自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便引起了社会与高校的广泛关注。对大扩招是否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出现了争议,有的认为扩招后,办学条件是具备的,教育质量并没有下降;有的认为办学条件不具备,因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有的认为办学条件不完全具备,因而导致暂时的局部的教育质量下降。针对这些扩招后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争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作出说明:认为“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质量是好的”,只是“个别学校、部门、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高校扩招带来过度扩张,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观点只是一种推论和猜测,并没有足够的证据;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但并未平息争议。 2.教育质量评价。在这方面,学者们认为,因为缺乏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