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imulation图解应用教程

Simulation图解应用教程

Simulation图解应用教程
Simulation图解应用教程

SolidWorks Simulation图解应用教程(一)

发表时间: 2009-11-10 来源: e-works

关键字: SolidWorks Simulation CosmosWorks SolidWorks2009

SolidWorks Simulation作为SolidWorks COSMOSWorks的新名称,是与SolidWorks完全集成的设计分析系统。它提供了单一屏幕解决方案来进行应力分析、频率分析、扭曲分析、热分析和优化分析,凭借着快速解算器的强有力支持,使用户能够使用个人计算机快速解决大型问题。SolidWorks Simulation提供了多种捆绑包,可满足各项分析需要。

为什么要分析?

在我们完成了产品的建模工作之后,需要确保模型能够在现场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果缺乏分析工具,则只能通过昂贵且耗时的产品开发周期来完成这一任务。一般产品开发周期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建造产品模型;2)生成设计的原型;3)现场测试原型;4)评估现场测试的结果;5)根据现场测试结果修改设计。这一过程将一直继续、反复,直到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为止。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以下任务:1)在计算机上模拟模型的测试过程来代替昂贵的现场测试,从而降低费用;2)通过减少产品开发周期次数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3)快速测试许多概念和情形,然后做出最终决定。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新的设计,从而快速改进产品。

SolidWorks Simulation作为SolidWorks COSMOSWorks的新名称,是与SolidWorks完全集成的设计分析系统。它提供了单一屏幕解决方案来进行应力分析、频率分析、扭曲分析、热分析和优化分析,凭借着快速解算器的强有力支持,使用户能够使用个人计算机快速解决大型问题。SolidWorks Simulation提供了多种捆绑包,可满足各项分析需要。

为了使读者能更详尽地了解SolidWorks Simulation的分析应用功能,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期介绍其强大的分析功能。

一、线性静态分析

当载荷作用于物体表面上时,物体发生变形,载荷的作用将传到整个物体。外部载荷会引起内力和反作用力,使物体进入平衡状态。

线性静态分析有两个假设:

1)静态假设。所有载荷被缓慢且逐渐应用,直到它们达到其完全量值。在达到完全量值后,载荷保持不变(不随时间变化)。

2)线性假设。载荷和所引起的反应力之间关系是线性的。例如,如果将载荷加倍,模型的反应(位移、应变及应力)也将加倍。

1.打开SolidWorks软件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SolidWorks 2009”→“SolidWorks 2009 x64 Edition SP3.0”,打开软件或单击桌面快捷图标打开软件,如图1所示。

(你的电脑图标可能是这个样式:“开始”→“所有程序”→“Solidworks 2009”→“Solidworks 2009 SP0.0”,结果是相同的。)

1)单击“新建”按钮。

图1 软件打开界面

2)在弹出的“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单击“零件”按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所示。

图2 新建文件对话框

2.新建如图3所示零件

图3 建立的零件模型

3.打开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

1)单击工具栏中按钮的右侧小三角,在下级菜单中单击“插件…”按钮,如图4所示。

图4 打开插件

2)在弹出的“插件”对话框中勾选“SolidWorks Simulation”左侧的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如果想要在SolidWorks软件启动时自动加载该插件,则将右侧的选框也勾选,一般建议只勾选左侧选框,这样可提高SolidWorks的启动速度,在我们需要用该插件时再另行启动它。

图5 勾选要启动的插件

3)稍候我们即可看到“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启动成功,如图6所示。单击“Simulation”标签,切换到该插件的命令管理器页。

图6 插件启动成功

4.进行线性静态分析

1)如图7所示,单击“算例”按钮下方的小三角,在下级菜单中单击“新算例”按钮。在左侧特征管理树中出现如图8所示的对话框。

图7 新建算例

图8 Simulation插件可进行的分析项目

2)在“名称”栏中,可输入你所想设定的分析算例的名称。在“类型”栏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SolidWorks Simulation所能进行的分析种类,这里我们

选择的是“静态”按钮(该按钮默认即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两项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确定按钮在特征树的左上角及绘图区域的右上角各有一个)。我们可以发现,插件的命令管理器发生了变化,如图9所示。

图9 打开算例后的命令面板

3)单击“应用材料”按钮,出现“材料”对话框,如图10所示。在对话框中选中“自库文件”,并在右侧的下拉菜单中选中“solidworks materials”项,然后再单击“钢”左边的加号并在展开的材料中选择“合金钢”。合金钢的机械属性出现在对话框右侧的“属性”标签中,如图11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材料的指定。

图10 材料编辑器

图11 选择合金钢材料

4)单击“夹具”按钮下方的小三角,并单击下级菜单中的“固定几何体”按钮,此时在左侧的特征树中出现对话框。在图形区域单击凸台的端面(见

图12),面<1>出现在“夹具的面、边线、顶点” 框内,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3所示。此时在Simulation算例树的夹具文件夹中生成一个名为“夹具-1”的图标,如图14所示。

图12 选择凸台端面

图13 选择面后的对话框

图14 完成夹具指定

5)单击“外部载荷”按钮下方的小三角,并单击下级菜单中的“压力”按钮。在图形区域中单击如图15所示的四个端面,面<1>~面<4>出现在“压强的面” 框内,并按如图16所示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5 选择四个端面

图16 压力及单位的设置

6)单击“运行”按钮,稍候即可完成分析过程,并将分析结果显示在Simulation 算例树中结果文件夹。

5.查看分析结果

(1)von Mises应力图解

1)在Simulation算例树中,打开结果文件夹。

2)双击“应力1(-von Mises-)”以显示图解,如图17所示。

图17 查看von Mises(对等)应力(2)合力位移图解

1)在Simulation算例树中,打开结果文件夹。

2)双击“位移1(-合位移-)”以显示图解,如图18所示。

图18 查看合力位移(3)对等要素应变图解

1)在Simulation算例树中,打开结果文件夹。

2)双击“应变1(-等量-)”以显示图解,如图19所示。

图19 查看对等要素应变

(4)模型的安全系数分布

1)在Simulation算例树中右键单击结果文件夹,然后选择“定义安全系数图解”,如图20所示。左侧特征树显示“安全系数”对话框,如图21所示。

图20 定义安全系数图解

图21 安全系数

2)将“准则”项设为“最大von Mises应力”,如图22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22 准则设置

3)将“设定应力极限到”设置为“屈服力”,如图23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23 应力极限设置

4)选中“安全系数分布”项,如图2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24 选中安全系数分布

5)显示模型的安全系数分布图解,如图25所示。由图解可以看出,该零件上没有显示红色的区域,说明它的安全系数大于1。实际上,该零件可以采用强度稍差的材料或是修正部分尺寸等措施来降低安全系数,后续课程再行讲解。

图25 评估设计的安全性

6.生成算例报告

1)在命令管理器中单击”报表”按钮,如图26所示。

图26 报表按钮

2)在弹出的“报表选项”对话框中,如图27所示,在“包括的部分”中选取“接头定义”,然后单击按钮将此项移动到“可用部分”中,这意味着此项将不包括在报告中,同理,可将不想出现在报告中的项目作相同动作。同样的,可以选中“可用部分”中的任意一项进行下一步设置,如选中“封面”项,则在“部分属性”中可进行评论、徵标、作者和公司等的设置;另外还可在对话框上方的“报表样式”中指定报表的样式,以及在下方的“文档设置”中指定报表的名称、格式及保存路径。设置完成后单击“出版”按钮完成零件的分析过程。

图27 报表选项对话框

SolidWorks Simulation图解应用教程(二)

发表时间: 2009-11-10 来源: e-works

关键字: SolidWorks SolidWorks仿真Simulation

在上一期中,我们简要介绍了应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设计分析系统对模型进行线性静态分析的过程。本期我们将用一个实例来详细介绍应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零件线性静态分析的详细步骤,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分析要领。

在上一期中,我们简要介绍了应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设计分析系统对模型进行线性静态分析的过程。本期我们将用一个实例来详细介绍应用S o l i

d W o r k s Simulation进行零件线性静态分析的详细步骤,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分析要领。

一、轴的线性静态分析

1.启动SolidWorks软件及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通过“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方式打开SolidWorks软件并新建一零件,然后启动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如图1所示。

图1 启动软件及Simulation插件

2.新建如图2所示轴

图2 建立的零件模型

3.线性静态分析

1)单击“S i m u l a t i o n”标签,切换到该插件的命令管理器页,如图3所示。单击“算例”按钮下方的小三角,在下级菜单中单击“新算例”按钮,如图4所示。在左侧特征管理树中出现如图5所示的对话框。

图3 插件面板

图4 新建算例

图5 选择分析类型

图6 打开算例后的命令面板

图7 选择合金钢材料

2)在“名称”栏中,可输入你所想设定的分析算例的名称。我们选择的是“静态”按钮(该按钮默认即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两项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我们可以发现,插件的命令管理器发生了变化,如图6所示。

3)单击“应用材料”按钮,出现“材料”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中“自库文件”按钮,并在右侧的下拉菜单中选中“s o l i d w o r k s m a t e r i

a l s”项,然后再单击“钢”左边的加号,并在展开的材料中选择“合金钢”。合金钢的机械属性出现在对话框右侧的“属性”标签中,如图7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材料的指定。

如果你所用的合金钢的性能参数与软件自带的有出入,需要修改的话,则可按下面的方法进行。

◎确保你选中了相近的材料,如合金钢。

◎选中“自定义”单选框,此时对话框右侧的材料属性变为可编辑状态,接下来即可按照实际数据进行更改,如图8所示。

图8 自定义材料

图9 保存自定义材料

阶梯教室

◎修改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以保存修改。此时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如图9所示。指定保存的路径及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

◎ 现在所自定义的材料已完成,下面又该如何应用呢?还是在如图8所示的对话框中选中“自库文件”单选框,然后在右侧的下拉菜单中选中你刚才保存的自定义材料,再在下方的列表中选中自定义的材料,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材料指定,如图10所示。

图10 选用自定义材料

4)单击“夹具”按钮下方的小三角,并单击下级菜单中的“固定几何体”按钮,此时在左侧的特征树中出现对话框。在图形区域单击右侧上、下两

键槽的两个侧面(见图11),“面<1>”~”面<4>”出现在“夹具的面、边线、顶点”框内,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2所示。此时在S i m u l a t i o n算例树的夹具文件夹中生成一个名为“夹具-1”的图标,如图13所示。

5)单击“外部载荷”按钮下方的小三角,并单击下级菜单中的“力矩”按钮。在图形区域中单击如图14所示的两个侧面,”面<1>” ~” 面<2 >”出现在“力矩的Step by Step面”框内,然后激活“方向的轴、边线、圆柱面框,选择如图15所示的圆柱面,”面<3>”出现在“方向的轴、边线、圆柱面”框内,并按如图16所示的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必要时勾选“反向”复选框,使得

图11 选择两键槽的侧面

图12 选择后的对话框

图13 完成夹具指定

FSX 模拟飞行 小飞机导航教程 VOR GPS ILS NDB

微软模拟飞行小飞机基础导航教程 前言 欢迎阅读我的飞行模拟(导航)教程,这篇教程的是以“微软飞行模拟X”为基础制作的,所以阅读学习本教程前你需要先安装“微软飞行模拟X(有的人把它叫‘微软飞行模拟10’)”或者至少“微软飞行模拟2004(有的人把它叫‘微软飞行模拟9’)”。不了解这两个游戏的人可以到百度搜索,相信你很快会找到许多网站论坛,它们你对学习这款游戏很有帮助。论坛上有许多热心人士会解答你的问题(有的甚至是真飞行员),我也从中受益非浅。 如果你是90年以前出生的,一定对美国911的场景记忆犹新,当然部分90后也知道。对于我来说911却与一个游戏联系在一起——微软飞行模拟2002,原因是听说撞大楼的那些家伙用这款模拟游戏练习过(比2002更早的版本)。从2002年到现在我一直因工作、学习和电脑等原因而断断续续玩着这个游戏。一路玩下来发现国内喜欢玩这款游戏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喜欢钻研它,尤其2005年以后。而今随着电脑配置越来越高,国内也在准备开放低空飞行,这类游戏会受到更多人关注。不过它可不是坐在电脑前三两个小时就能学得上手的游戏,说它是游戏因为它永远不能与真实飞行相比,说它难学因为它模拟出了现实飞行中部分情况,可以让没机会学开真飞机的人最大限度明白飞机是如何从甲地飞到乙地。游戏教程国内网上倒是可以搜出许多,有来自真飞行员、有来自游戏玩家、有的讲解得很深刻、有的讲解得很肤浅,但资料十分零散(至少我是这样觉得),而国外的英文资料则比我们丰富许多。所以我决定把我目前了解的知识都写下来,由于我的知识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我的邮件地址:silenthunter_chb@https://www.doczj.com/doc/af9017178.html,。 2011年2月发表 2012年6月第1次更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1-7 ① I Z =14mA ② I Z =24mA ③ I Z =17mA 1-13 (a )放大区 (b )截止区 (c )放大区 (d )饱和区 (e )截止区 (f )临界饱和 (g )放大区 (h )放大区 1-15 (a )NPN 锗管 (b )PNP 硅管 第二章 2-1 (a )无 (b )不能正常放大 (c )有 (d )无 (e )有 (f )无 (g )无 (h )不能正常放大 (i )无 2-7 ②U BQ =3.3V ,I CQ = 2.6mA ,U CEQ =7.2V 2-8 ① 饱和失真 2-10 ① I BQ = 10μA ,I CQ = 0.6mA ,U CEQ ≈3V ② r be = 2.6k Ω ③ u A =-51.7,R i ≈2.9 k Ω, R o =5 k Ω 2-11 先估算Q 点,然后在负载线上求Q 点附近的β,最后估算r be 、 u A 、R i 、R o ,可得r be ≈1.6k Ω,u A =-80.6,R i =0.89 k Ω, R o =2 k Ω 2-14 ① I BQ = 20μA ,I CQ = 1mA ,U CEQ ≈6.1V ②r be = 1.6k Ω,u A =-0.94,R i =84.9 k Ω, R o =3.9 k Ω 2-16 ① I BQ ≈10μA ,I CQ = 1mA ,U CEQ ≈6.4V ② r be = 2.9k Ω,

当R L =∞时,R e /= R e ∥R L = 5.6 k Ω, u A ≈0.99; 当R L =1.2 k Ω时,R e /= R e ∥R L = 0.99 k Ω, u A ≈0.97。 ③ 当R L =∞时,R i ≈282 k Ω;当R L =1.2 k Ω时,R i ≈87 k Ω ④ R o ≈2.9k Ω 2-19 (a )共基组态 (b )共射组态 (c )共集组态 (d )共射组态 (e )共射-共基组态 第三章 3-2 如︱u A ︱=100,则20lg ︱u A ︱=40dB; 如20lg ︱u A ︱=80dB, 则︱u A ︱=10000。 3-4 ② 当f = f L 时,︱u A ︱=0.707︱um A ︱= 141,φ =-135°; 当f = f H 时,︱u A ︱=0.707︱um A ︱= 141,φ =-225°。 3-5 ① 20lg ︱1 um A ︱= 40dB, f L1 =20Hz, f H1 = 5×105Hz = 500k Hz, 可得︱1 um A ︱= 100。 ② 第一个电路采用阻容耦合,第二个电路采用直接耦合。 3-9 总的对数电压增益为20lg ︱u A ︱=66d B ; 总的下限频率为f L ≈111 Hz, 总的上限频率为f H =18k Hz 。 第四章 4-1 在图示的OCL 电路中: ① P om ≈1.563W ,如忽略U CES ,则P om ≈2.25W ② P V ≈2.865W , η≈54.55%,如忽略U CES ,则η≈78.53%。 4-2 ① P CM >0.2 P om = 0.45W ② I CM >Vcc / R L = 0.75A ③U (BR )CEO >2 Vcc = 12V ④ U i ≈Ucom / √2≈4.24V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学院名称: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学号:姓名: 评分:教师: 2016 年 4 月29 日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 2学期第 7 周- 9 周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先的高端电子产品也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现在低廉的价格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原本用于感应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安全保障中。 本次实验模拟设计了热释电传感器报警器。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re200b,并配上其专用的芯片biss0001进行调试。Re200b在感受到周围有人体红外的移动的同时会输出一个高电平到biss0001,同时由于9号引脚接入了大电阻固定输入高电平,biss0001检测到信号会输出高电平触发蜂鸣器。 经过分析,准备,调试后,本次的电路设计达到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关键字:re200b、biss0001、报警、蜂鸣器

目录 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1.1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1) 1.1.1方案一 (1) 1.1.1方案二 (2) 第二章电路设计 (3) 2.1热释电传感器 (3) 2.2BISS0001 (4) 2.3报警电路 (5) 第三章实验原理图及实验调试 (6) 3.1实验原理图 (6) 3.2实验调试 (7) 第四章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做课程设计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自己做了这次设计后,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有了更加光火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也有莫大的好处。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电路图设计方法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5)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6)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 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 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 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图2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2、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采用滤波电路可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使电压波形变得平滑。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等。 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负载电阻RL两端并联一个电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C,则构成

安24型飞机模拟飞行教程

安24型飞机模拟飞行教程 编写:Sino5322 由于教程是本人根据有限的资料整理而来,所以有些地方难免会有错误,特别是功能介绍和操作程序会与实际存在很多不同,飞友可根据所知所学给予指正,特别欢迎有安24实际飞行经历的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安24型飞机为上单翼支线客机,装有两台АП24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总功率为5100马力,飞行时速为456公里至470公里/每小时,巡航高度5700米至6000米,可载旅客48人,适用于支线短途运输。

安24飞机机长23.53米,机高8.32米,翼展29.2米,机翼面积74.98平方米,舷展比11.37,平均空气动力弦长2.813米,螺旋桨直径3.9米,最大起飞重量21,000公斤,最大着落重量21,000公斤,客机最大商务载重5500公斤,最大燃油量3950公斤。单台发动机最大功率2550马力。使用起飞最大功率状态时准许使用时间为5分钟,使用额定功率状态时容许使用时间60分钟,巡航状态发动机使用时间不限。【发动机进气道喷水增推系统插件机没有模拟】 FSX中安24型飞机除一般飞行仪表外,还装有ГПК-52航向指示仪,GIK陀螺感应罗盘,АП-28Л自动驾驶仪,航空雷达,两部VOR和NDB无线电导航装置,KLN90B-GPS导航设备。VOR导航设备不提供径向线自动跟踪功能,ILS只能用于进近时辅助飞行员手动着落,不具备自动截获航向道和下滑道功能,安24型飞机没有自动油门全程需手动操作,这也许正是飞行的乐趣所在。 图示分别为NDB信标导航、KLN90B型GPS设备、陀螺感应罗盘 空速的限制 1、紧急下降速度(机动飞行受限)540km/h 2、平飞及下降460km/h 3、长时间飞行380km/ 4、收放起落架时380km/h 5、15°襟翼300km/h 6、38°襟翼250km/h 7、巡航高度5700-6000m 8、最大起飞、着落横风(与跑道成90度)12m/S 9、失速速度(38度襟翼时) 16吨17吨18吨19吨20吨21吨 135km/h139km/h143km/h147km/h151km/h154km/h 10、失速速度(15度襟翼时) 16吨17吨18吨19吨20吨21吨 151km/h156km/h161km/h165km/h169km/h173km/h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答案-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 ,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 2 10 1.25A A 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 μμ?=

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 μ=80A μ60A μ40A μ20A μ0A μ0.993 3.22 安全工作区

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 βμ=+=50℃时,8C BO I A μ≈() () ()0 5020 011%3011%301301%39 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 βμ=+==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荆楚理工学院 电子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学生: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D1102 设计题目:±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完成日期:2016年6月23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名: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12V对称稳压电源,实现其基本功能。要求输入220V,50Hz的交流电,输出为±12V的对称稳压直流电,完成实际电路制作,测试相关电路参数,进一步掌握其基本原理。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此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双路输出12V稳压电源,该电源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路、稳压电路、高频噪声静躁电路。 以上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变压器:变压器是将220V 50Hz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整流桥:整流桥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原件组成。 稳压电路:将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 高频噪声静躁电路:滤除电路中出现的高频噪声。 方案一:±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由输入、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去噪声、输出几部分组成。输入为220V 50Hz的正弦交流电,我们采用W7812和W7912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的正、负双向直流电可以满足输出电压为±12V 的要求。整流电路采用的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可以采用四个1N4007二极管来进行滤波。电源变压器要为后面的稳压电源部分W7812和W7912提供电源,所以选用220V 50Hz双12V的变压器。由于滤波电容C的容量比较大,本身就存在较大的等效电感,对于引入的各种高频干扰的抑制能力很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容C两端并联一只小容量的电容就可以有效的抑制高频干扰。 方案二:晶体管串联型±12V对称稳压电源电路主要元件包括:晶体三极管、限流电阻、稳压二极管、以及滤波电容。令限流电阻与稳压二极管串联,并联在电源与地之间,便可以在稳压二极管上得到稳定的电压。之后由NPN型三极管射极输出、集极接电源输入,稳压二极管接基极。由于发射极与基极PN结间电压固定,因此电路的输出电压等于稳压二极管的电压与PN结电压之和。 经过比较,我们选用方案一,因为方案一成本低,制作简单,同时也能稳定输出我们所需的±12V电压。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模拟电子技术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院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成果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等院校工科电子信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和部分非电类本科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而且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也不断成为几乎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我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由原电子技术系首先开设,目前已建成由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三门课组成的系列课程。2002 年被列为学院精品课重点建设项目,2005 年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申报并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一、基本内容 1.确定课程在本科生基本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之在本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不但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由于本课程特别有利于学生系统集成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仿真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建立以下几个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论。 (1)系统的观念:一个电子系统从信号的获取和输入、中间的处理到最后的输出和对负载的驱动,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功能作用、增益分配、参数设置、逻辑关系……都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只有不顾此失彼、通盘考虑、全面调试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2)工程的观念:数学、物理的严格论证及精确计算到工程实际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电子技术中“忽略次要,抓住主要”的方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切合工程实际。因而特别有利于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3)科技进步的观念: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换代,比其它任何技术都快,学习电子技术可以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断前进。学习时应着眼于基础,放眼于未来。 (4)创新意识:在阐述电子器件的产生背景、电路构思、应用场合等问题时特别具有启发性,电子电路可在咫尺之间产生千变万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特别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加强了场效应电路、集成电路和可编程模拟器件等新知识的介绍,拓宽了知识面,延续了所学知识的生命周期。 上述观念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铺平道路,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在工作后还会起作用,将受益一生。 2.创建先进科学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结构电子技术学科是突飞猛进发展的学科,如何更好地解决基础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处理好知识的“博”新“”“深”的关系,建立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结构,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本课程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 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如图所示。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

模拟飞行基本飞行动作

1 飞行的基本要素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天上飞的飞机已经习以为常。但你真的知道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吗?如果你不完全了解其中的答案,不必惊慌,我们也不会从最原始的物理基本理论开始讲起,我们只是想帮你了解飞行中的几个关键的基本要素。 推力(Thrust)——推动飞机前进的力量。 阻力(Drag)——环境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量。推力必须要克服阻力,物体才能运动。 重力(Gravity)——地球作用于所有物体、朝向地心的永恒力量。 升力(Lift)——空气通过机翼推动飞机向上运动而产生的力量。 如果飞机获得足够的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并开始运动。当飞机获得一定的速度后,就会产生足够的升力作用于机翼,并使飞机克服重力而升空。很简单,是吧?这个过程在现实中要稍微复杂一些,但我们现在不必去理会它。 2 飞机的运动轴线 地面上的汽车只有两条平面运动轴线,前后和左右。但飞机有三条运动轴线,多了一个俯仰运动。现在甚至有人认为,飞机比汽车多两条运动轴线,即俯仰运动和滚动,这个问题我们在下文中讨论。 飞行员通过驾驶杆和方向舵踏板来控制飞机沿三条轴线运动。每种运动都有其特殊的称谓,你必须注意这一点,因为这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飞机上的副翼(Ailerons)用于实现飞机的滚动动作,我们称之为“侧滚”(Rolling)。它们可让飞机向机头所指方向运动,从而完成转弯动作。要完成滚动动作,飞行员须根据其需要向左或右移动驾驶杆。 飞机机头沿左右轴线的水平运动我们称之为“偏转”或“侧转”(Yawing),是通过方向舵来实现的。这种运动就像用方向盘控制汽车的运动一样,而实际上,当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方向舵的功能与汽车方向盘并无二致。方向舵偏左,飞机向左偏转;方向舵偏右,则飞机向右偏转。 飞机沿俯仰轴线的运动控制飞机的升降,我们称之为“俯仰运动”(P itching)。向后拉驾驶杆,飞机机头上仰;向前推驾驶杆,机头则下俯。 3 正负重力(——亦称“过载/负载”) 飞机高速变换方向时,重力(G-forces)就会发生作用。G是Gravitational的缩写,1G代表标准的地球引力。当你驾驶飞机做高速转弯时,你的身体会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而无法随飞机一起运动,而且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果重力过大(即“过载”),你会出现“黑视”现象(Blackout),并最终导致失去知觉。受过训练的飞行员在特殊装备的帮助下能暂时忍受9G的过载,但那种感觉是非常难受的。 当你驾驶飞机高速俯冲时,你会感受到负载的影响。你的身体会离开座椅,感受到暂时的失重。如果速度非常快,你的大脑会迅速充血,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脸部通红。人的身体忍受过载的能力要高于负载。

模拟飞行基础教程(5)VOR导航及ILS进场

模拟飞行基础教程(5) VOR导航及ILS进场 2012年11月23日 10:13 一、VOR简介 VOR是甚高频全方向无线电信标台的简称,由地面基站向360方向每个方向发射一道无线电波,每束无线电波即称为VOR的幅向,延某束波穿过VOR的直线就是VOR的一条径向线。 利用VOR导航主要是以径向线为参考进行导航的方式。 二、机载VOR设备 图片中列出了三种常见的VOR设备。 红色框中是甚高频接收机,相当于收音机的调频,所不同的是操作方式。这里首先要在右边的备用频率中选好频率,然后按中间的转换键将备用频率与活动频率转换。 蓝色框中的是无线电测距仪,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VOR都具有测距功能,所以该仪器主要用来估算过台时间,和做DME弧飞行。测距仪测出的是飞机到VOR的直线距离,所以用该仪器估算过台时间时会大于实际值。 绿色框内是VOR指示器,其中上面那个指示NAV1频率所示的VOR的状态,同时兼有指示ILS功能;下面那个显示NAV2接收的VOR状态,换句话说只有NAV1可以用

来接收ILS(仪表着陆系统)频率。VOR指示器旁边还有个OBS钮,这是用来选择您所要飞的VOR幅向的,比如您将230转到指示器 12点方向,此时纵杆显示的就是方向为230度的径向线与您的相对位置关系了,当纵杆向左偏,就说明径向线在您左边,您应该向左转截获;反之亦然。纵杆下面还有一个小三角,这是提示您是在向VOR台飞行还是背台飞行。三角朝上说明是向台,反之则为背台。 三、利用VOR飞行 1、航前准备 今天我们从首都国际机场36R跑道起飞,之后沿30度径向线飞向怀柔VOR (113.6MHz),然后从怀柔转向,背台飞210度径向线回首都国际机场,使用ILS进场方式降落在18L跑道(ILS频率:109.3MHz)。 首先说下怎么得到VOR频率。打开FS中的地图。VOR会用如下图所示的标志表示。 单击这个标志,通常会有如下窗口,选择属性为VOR的项目,并点OK。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_杨素行_课后答案

+℃℃1-1℃℃℃℃℃℃℃℃℃℃℃℃℃℃℃℃℃℃℃℃℃℃℃℃℃℃℃℃℃℃℃℃℃℃℃℃℃℃℃℃℃℃℃℃℃℃℃℃℃℃℃℃℃℃℃℃℃℃℃℃℃℃℃℃℃℃℃℃℃℃℃℃℃℃℃℃℃℃℃℃℃℃℃℃℃℃℃℃℃℃℃ ℃℃1-2℃℃℃℃℃℃℃℃50℃℃℃℃℃℃℃℃10μA℃℃℃℃℃20℃℃80℃℃℃℃℃℃℃℃℃℃℃℃℃℃℃℃℃℃℃℃℃℃10℃℃℃℃℃℃℃℃℃℃℃℃℃ ℃℃℃20℃℃℃℃℃℃℃℃℃℃3 210 1.25 A A μμ -?= ℃80℃℃℃℃℃℃℃℃℃℃321080 A A μμ ?=

℃℃1-5℃℃℃℃℃℃℃℃℃℃℃℃℃℃℃℃℃℃℃℃℃I Z℃℃℃℃℃r Z℃℃℃℃℃℃αU℃℃℃℃℃℃℃℃℃℃℃℃℃ ℃℃℃℃℃℃r Z℃℃℃℃℃℃℃℃℃℃℃℃℃℃℃℃℃℃℃℃℃℃℃℃℃℃℃℃℃℃℃℃℃ ℃℃℃℃℃℃℃℃℃℃℃℃℃℃℃℃℃℃℃I Z℃℃℃℃℃℃℃℃℃℃℃℃℃℃℃℃℃℃℃℃℃℃℃℃℃℃℃℃℃℃℃℃℃℃℃℃℃℃℃℃℃℃ ℃℃℃℃αU℃℃℃℃℃℃℃℃℃℃℃℃℃℃℃℃℃℃℃℃℃℃℃℃℃℃℃℃℃℃℃℃℃℃℃℃℃℃℃

100B i A μ=80A μ60A μ40A μ20A μ0A μ0.9933.22 ℃℃℃℃℃

℃℃1-11℃℃℃℃℃℃20℃℃℃℃℃℃℃℃℃I CBO =1μA ℃β=30℃℃℃℃℃℃℃50℃℃I CBO ℃℃℃℃℃I CE O ℃℃℃℃℃℃℃℃℃℃℃℃℃℃℃10℃℃℃I CBO ℃℃℃℃℃℃℃℃℃℃℃℃℃℃1℃℃℃β℃℃℃℃1% ℃ ℃℃ 20℃℃℃()131CEO CBO I I A βμ=+=50℃℃℃ 8CBO I A μ≈() () ()0 5020 011%3011%301301%39 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 βμ=+==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复习进程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 计

荆楚理工学院 电子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 D1102 设计题目:±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完成日期: 2016年6月23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名: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12V对称稳压电源,实现其基本功能。要求输入220V,50Hz的交流电,输出为±12V的对称稳压直流电,完成实际电路制作,测试相关电路参数,进一步掌握其基本原理。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此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双路输出12V稳压电源,该电源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路、稳压电路、高频噪声静躁电路。 以上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变压器:变压器是将220V 50Hz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整流桥:整流桥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原件组成。 稳压电路:将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 高频噪声静躁电路:滤除电路中出现的高频噪声。 方案一:±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由输入、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去噪声、输出几部分组成。输入为220V 50Hz的正弦交流电,我们采用W7812和W7912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的正、负双向直流电可以满足输出电压为±12V的要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姓名 学号 20120417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班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

目录 一、目的和意义 (3) 二、任务和要求 (3) 三、模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3)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 第二章单管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6) 第三章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10) 第四章两级反馈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14)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20) 第六章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2) 第七章综合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24) 四总结 (28) 五参考文献 (29)

一、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基础性的电路设计仿真及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选一个)。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跟进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三、模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apm飞控较为详细的入门教程

apm飞控较为详细的入门教程 超详细的APM飞控介绍教程,赶紧收了,不错。 APM飞控详细入门教程 目录 一、硬件安装 (1) 二、地面站调试软件Mission Planner安装 (1) 三、认识Misson Planner的界面 (2) 四、固件安装 (3) 五、遥控校准 (6) 六、加速度校准 (8) 七、罗盘校准 (16) 八、解锁需知(重要) (18) 九、飞行模式配置 (18)

十、失控保护 (19) 十一、命令行的使用 (20) 十二、APM飞行模式注解 (23) 十三、APM接口定义说明 (25) 十四、apm pid 调参的通俗理解 (26) 十五、arduino的编译下载最新固件 (28) 俺是收集整理的哦,原作和原文来源 感谢yl494706588 最近发现很多模友在看了泡泡老师的视频有很多细节没有看懂在群上提问,为了能使刚用上apm的模友一步到位,再来一个文字教程帮助你们快速使用。在此也感谢apm2.8交流群中的冷风群主提供的教程~废话不多说了 一、硬件安装 1、通过USB接口供电时,如果USB数据处于连接状态,APM会切断数传接口的通讯功能,所以请不要同时使用数传和USB线连接调试APM,USB接口的优先级高于数传接口,仅有供电功能的USB线不在此限;

条件允许请尽量使用一个减震平台来安装APM主板; 3、APM板载的高精气压计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请尽量在气压计上覆盖一块黑色海绵用来遮光,以避免阳光直射的室外飞行环境下,光照热辐射对气压计的影响。另外覆盖海绵,也可以避免飞行器自身气流对气压计的干扰。使用建议 对于初次使用APM自驾仪的用户来说,建议你分步骤完成APM的入门使用: 1、首先安装地面站控制软件及驱动,熟悉地面站界面的各个菜单功能; 2、仅连接USB线学会固件的下载; 3、连接接收机和USB线完成APM的遥控校准、加速度校准和罗盘校准; 4、完成各类参数的设定; 5、组装飞机,完成各类安全检查后试飞; 6、PID参数调整; 7、APM各类高阶应用 二、地面站调试软件Mission Planner安装 首先,MissionPlanner的安装运行需要微软的Net Framework 4.0组件,所以在安装Mission Planner之前请先下载Net Flamework 4.0并安装安装完NetFramework后开始下载Mission Planner安装程序包,最新版本的Mission Planner可以点击此处下载,下载页面中每个版本都提供了MSI版和ZIP版可供选择。MSI为应用程序安装包版,安装过程中会同时安装APM 的USB驱动,安装后插上APM的USB线即可使用。ZIP版为绿色免安装版,解压缩即可使用,但是连接APM后需要你手动安装APM的USB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在解压后的Driver文件夹中。

模拟电子技术项目化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教法与学 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教学法 法分析 模仿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学习法 教学准备 1 ?计算机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台。 2 ?操作台、电烙铁+焊台、电源插座、万用表,电源指示电路元器件、镊子、 剪线钳。 3 ?课堂练习项目任务书。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任务(2分钟) (教学流 考勤、填写教学日志,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创造和谐活泼 程图见附 课堂,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表) 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法:与日常应用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清楚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创设情景:有一个手机充电器, 不能正常充电,需要确定它是否能正常工 作,及电源是否有电? 情景道具:手机充电器、发光二极管、万用表 (二)自主学习阶段(6分钟)检查预习作业 作用:学生感知教学重点,初步实现知识目标 学法:归纳、总结 学生分组收集资料:(4分钟)(略读教材内容 P7-11,不讲,学生自学) 教学场地 布置

1?半导体二极管的几种常见结构及其应用场合 在PN结上加上引线和封装,就成为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按结构分为点接 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三大类。 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小,结电容小,常用于检波和变频等高频电路。 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结电容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平面型二极管PN结面 积可大可小,PN结面积大的,主要用于功率整流;结面积小的 可作为数字脉冲电路中的开关管。 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 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硅功率开关二极管、旋转极管等。 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由含(Ga)、(As)、(P)、(N)等的制成。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 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二极管发红光,二极管发绿光,二极管发黄光, 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 LED。 3.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4.发光二极管极性判别 用RX 10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 (黑表笔接正极时)约为几十至200k Q,反向电阻值为g(无穷大)。在测量 正向电阻值时,较高灵敏度的发光二极管,管内会发微光。若用万用表R X 1k 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则会发现其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R (无穷大), 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的约在2V左右(部分发光二极管压降在3V左右,如白色发光二极管 等),而万用表R X 1k档内电池的电压值为1.5V,故不能使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 普通半导体二极管的简易测试 1 )二极管极性判别 将万用表拨在RX 100或RX 1K电阻挡上,两支表笔分别接触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其阻

2021年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荆楚理工学院 欧阳光明(2021.03.07) 电子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 D1102 设计题目: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完成日期: 2016年6月23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名: ±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12V对称稳压电源,实现其基本功能。要求输入220V,50Hz的交流电,输出为±12V的对称稳压直流电,完成实际电路制作,测试相关电路参数,进一步掌握其基本原理。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此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双路输出12V稳压电源,该电源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路、稳压电路、高频噪声静躁电路。 以上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变压器:变压器是将220V 50Hz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整流桥:整流桥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原件组成。 稳压电路:将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 高频噪声静躁电路:滤除电路中出现的高频噪声。 方案一:±12V对称稳压电源设计由输入、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去噪声、输出几部分组成。输入为220V 50Hz的正弦交流电,我们采用W7812和W7912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的正、负双向直流电可以满足输出电压为±12V的要求。整流电路采用的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可以采用四个1N4007二极管来进行滤波。电源变压器要为后面的稳压电源部分W7812和W7912提供电源,所以选用220V 50Hz双12V的变压器。由于滤波电容C的容量比较大,本身就存在较大的等效电感,对于引入的各种高频干扰的抑制能力很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容C两端并联一只小容量的电容就可以有效的抑制高频干扰。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冯泽虎)教学课件知识点7:共基极放大电路-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 教师:郭世香序号:02 教学项目 (任务)名称基本放大电路课时数 1 教学内容 主要知识点共基极放大电路 重点、难点共基极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 掌握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共基极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共基极放 大电路动态分析、三种电路形式及其性能比较 方法能力 学生利用动画、视频、仿真、实操等掌握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 理及应用 社会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锻炼理性思维。 学生情况分析高职高专学生 教学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与实训室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即学即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协作训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明确任务共基放大电路的应用 除了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即射极输出器)以外,在一些 高频放大电路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有时也采用共基极 放大电路,如图7-30所示。 观看图片、动 画、仿真 5

图7-30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仿真原理图及仿真结果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知识引导 1.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 图7-31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Rb1和Rb2用来给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输 入信号经过隔直电容Cb1加到晶体管的e-b 极之间, 而c-b 极输出,电路的交流通道如图7.33所示,由 于输出端和输入端以晶体管的基极为公共端,所以叫 共基极放大电路。 2. 共基极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PPT 、动画演 示、图片 20

操作训练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仿真 1.按图制作仿真 2.测量、记录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 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静态工作点值,用示波器观 察并测量记录电压放大倍数 按图制作仿 真并测量、记 录 10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知识深化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应用 几乎所有分立元器件的FM收音机,其高频头的第一 级电路都是用图1所示的共基极调谐放大器。 图中R1、R2是直流偏置电阻。C2、C3容量较 大,在工作频段内相当于短路。C1、C4是回路的 调谐电容。L1、L2是回路电感,L1、C1构成 低Q值的固定调谐回路,覆盖88~108MHz全 频段。L2、C4构成选频回路,调谐于接收信号频 率。由于LC回路调谐时呈纯阻性,设为R0,R0 PPT、仿真 5

模拟电子技术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院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成果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等院校工科电子信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和部分非电类本科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而且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也不断成为几乎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我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由原电子技术系首先开设,目前已建成由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三门课组成的系列课程。2002年被列为学院精品课重点建设项目,2005年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申报并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一、基本内容 1.确定课程在本科生基本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之在本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不但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由于本课程特别有利于学生系统集成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仿真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建立以下几个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论。 (1)系统的观念:一个电子系统从信号的获取和输入、中间的处理到最后的输出和对负载的驱动,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功能作用、增益分配、参数设置、逻辑关系……都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只有不顾此失彼、通盘考虑、全面调试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2)工程的观念:数学、物理的严格论证及精确计算到工程实际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电子技术中“忽略次要,抓住主要”的方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切合工程实际。因而特别有利于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3)科技进步的观念: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换代,比其它任何技术都快,学习电子技术可以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断前进。学习时应着眼于基础,放眼于未来。 (4)创新意识:在阐述电子器件的产生背景、电路构思、应用场合等问题时特别具有启发性,电子电路可在咫尺之间产生千变万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特别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加强了场效应电路、集成电路和可编程模拟器件等新知识的介绍,拓宽了知识面,延续了所学知识的生命周期。 上述观念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铺平道路,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在工作后还会起作用,将受益一生。 2.创建先进科学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结构 电子技术学科是突飞猛进发展的学科,如何更好地解决基础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处理好知识的“博”“新”“深”的关系,建立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结构,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本课程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如图所示。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结构 (1)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性,突出基本内容 基础性是指其具有广泛性和适应性,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及它们之间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