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必修模块2]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图1图2

B. 图l图3

C. 图2图3

D. 图3图4

2. 图5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

鼻上穿有环。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社会

A. 人们酗酒成风

B. 牛的数量很多

C. 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D. 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

3.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它修建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4. 图6为山东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纪

念邮戳。“牛郎织女”是我国民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这一传说

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因素有

①男耕女织②农业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

6. 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A. 唐朝初期

B. 北宋晚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7. 图7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8.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对外贸易日益扩大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9.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②培养了近代军事、科技人才

③实现了“自强”目标④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历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下列图片记录了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其中最能直接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是

A. 图8图9

B. 图8图10

C. 图8图11

D. 图10图11

1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有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③中国卷入世界市场④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12. 图12为两枚90多年前的火花,它们透露的历史信息有

①清朝覆灭民国成立②“实业救国”风潮影响

③民族火柴工业发展④民族资产阶级爱国情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 产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 生产技术水平低

D. 生存环境未根本改变

14.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民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辛亥革命后,社交场合“先生”、“同志”的称呼逐步取代了“老爷”、“大人”等称谓。这体现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A. 自由

B. 平等

C. 博爱

D. 诚信

16. 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的形成,是在

A. 洋务运动期间

B. 辛亥革命前夕

C. 国民政府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17.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

A. 台湾

B. 北京

C. 天津

D. 上海

18. 中国电影网的网址是“http:// m1905. ”,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 纪念电影诞生

B. 中国电影事业诞生于1905年

C. 电影传到中国

D. 中国影片首次获得国际荣誉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源自一部电影的插曲,这部电影是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

C. 《渔光曲》

D. 《风云儿女》

20. 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 报纸

B. 广播

C. 电视

D. 互联网

21. 观察图13,它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

A.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一五”计划

22.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C.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23. 图14所示的漫画出现于

A. 三大改造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24. 新中国历史上,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25. 图15所示的“北京市地方粮票”,现已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 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 粮棉物资统购统销

26. 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

C.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27.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允许私人办厂

B. 增加企业活力

C. 实行政企分开

D. 多方吸收外资

28.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夜崛起的城市”。它就是

A. 珠海

B. 深圳

C. 浦东

D. 厦门

29.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沿海开放区③经济特区④内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30. 下列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因素,具有根本性的因素是

A. 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B.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

D. 《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31. 观察图16,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

A. 地中海沿岸

B. 太平洋沿岸

C. 大西洋沿岸

D. 印度洋沿岸

33. 17世纪,掌握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的国家是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西班牙

D. 英国

34.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凯伊发明“飞梭”

B.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 水力织布机发明

D. 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35. 图17中a—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 电力

B. 石油

C. 煤

D. 核能

36.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B. 先进的通信手段

C. 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D. 威力巨大的炮舰

37.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 18世纪上半期

B. 18世纪中后期

C. 19世纪中后期

D. 20世纪上半期

38.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39. 下列工业部门,新兴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①汽车工业②航天工业③石油工业④化学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0.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 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 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 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 棉纺织部门首先应用机器

41. 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

A. 股市崩溃

B. 石油涨价

C. 农业衰退

D. 种族矛盾

42.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A. 规令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

B. 发展经济鼓励消费

C. 通过劳资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D.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3. “二战”后,许多国家实施福利制度。其作用不包括

A. 缓解社会矛盾

B. 扩大社会消费

C. 减少政府支出

D. 保障弱势群体

44.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特点不包括

A. 以全球化为背景

B.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C. 以重工业为核心

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45. 一位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农民对苏俄的哪一政策的不满?

A. 余粮收集制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实行粮食税

46.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 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D. 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47.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关贸总协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8. 下列图徽所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中国参加的是

A. 图22图23

B. 图22图25

C. 图23图24

D. 图24图25

49.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成果。欧洲一体化进程首先开始于

A. 政治领域

B. 经济领域

C. 军事领域

D. 文化领域

50. xx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带来的重大影响有

①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②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④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51题22分、52题12分、53题16分,共计50分)

51. 文物证史。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22分)

17世纪,中国犁由荷兰人带入欧洲。由于中国犁简便轻巧,操作容易,节省畜力,而工作高效,因此,很快就在欧洲推广开来,……甚至还传到了美国。到1 8世纪,中国犁已是欧洲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后来,欧洲人在中国犁的基础上设计出钢架犁,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的到来。

(1)这幅明代“耕耘图”揭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即重视________。(2分)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2)根据图文:对欧洲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犁是________犁;中国历史上,这种犁最早出现于________时期。(2分)

北宋铜版,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版面正中偏上刻有一只拿着铁杵捣药的白兔,白兔四周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铭文:上方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左右合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块铜版是迄今所知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3)铜版铭文中的“若被兴贩,别有加饶”,应如何理解?(2分)通观铭文,它反映了什么经营理念?(2分)

(4)该铜版及其铭文揭示了宋代科技的哪些成就?(2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前代相比,宋代商业有什么重大发展?(2分)(注意:举出2例史实说明即可)

这件清代瓷器,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史载,16~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人家竞相购买中国瓷器。对此,一位西方收藏家评论道:“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国瓷器,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却走向衰落。这固然和欧洲制瓷业的兴起、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时中国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关。这一政策不仅限制了中国瓷器外销,更严重制约了中国制瓷业的发展。

(6)从造型、装饰图案和器面绘画看,这件清代瓷器有什么鲜明特色?(2分)

(7)根据图文:西方收藏家称中国瓷器“有着数千年传统”,其根据何在?请用史实印证。(2分)(注意:举出1例即可)

(8)根据图文: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走向衰落的国内因素是什么?(2分)

(9)综合上述全部图文,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4分)

52. 历史畅想。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12分)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通车。当时的《申报》报道说,火车启动后,包括妇孺在内的“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但由于淞沪铁路是英商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结果清政府与英方议定,在淞沪铁路运行一年后,由中国政府购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银28. 5万两购回淞沪铁路,随即拆毁,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

(1)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淞沪铁路通车及夭折的认识。(4分)

1953年7月15日,长春“一汽”开工建厂。1956年7月13日,“一汽”暨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卡车,披红挂彩地开下了生产线。这第一辆卡车,从建厂到下线,不到3年时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一汽”投产非常重视,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为“解放”牌。这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代表着民族的骄傲,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长春“一汽”建成投产对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4分)

(3)分析表一、表二,两表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53. 历史启示。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6分)

资料一在我们的目标当中,我把我国男女老少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对于个人及家庭的安全保障,从基本上说,涉及三个因素:人们都要求有过得去的家宅;都要求家宅所在地点适宜于从事生产性劳动;他们还要求某种保证,去应付在我们人世间尚不能完全避免的不幸事件。——罗斯福(1935年答复国会的咨文)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罗斯福说此番话的目的和采取的相应措施。(4分)

资料二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

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赫鲁晓夫

(2)这番话为赫鲁晓夫下台后所说。那时,苏联谁主政?(2分)赫鲁晓夫指出了什么问题?(2分)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4分)(注意:不得抄原文)

资料三最近20年,中国以9%的持续经济增长成功地让5亿多人摆脱贫困,约2.5亿人现在可以享有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世界将实现xx年达成的至20l5年让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千年目标,而这应完全归功于中国。中国已实行的地区覆盖性医疗保险,就数量而言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①。

——转摘自德国《日报》文章“向中国学习”(2011年5月15日)

①注:截至xx年5月,全国城乡医保平均覆盖面达90%,城乡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2亿。

(3)德国《日报》的这番评论说明了什么?(2分)“向中国学习”又表达了什么?(2分)

B卷 [学期综合] 满分20分

54. 历史观察。阅读下列引文,回答问题:(20分)

引文一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由此诞生。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确定每1英镑含7.322 38克纯金。金本位的确立,加上英国当时的经济实力,通过战争和殖民扩张确立的海上霸权以及自由贸易政策,英镑在殖民地及全球范围大量流通,成为当时唯一的与黄金拥有同等地位的兑现纸币,英镑的霸权得以确立。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叶,英镑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使英镑风光不再。“二战”后,英国元气大伤,原有的70多个殖民地相继独立,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英镑霸权不得不让位于美元。

——摘编自《人民币国际化他山之石:英镑的百年沉浮》(1)分析引文透露的历史信息,你如何理解“英国当时的经济实力”?(2分)概括指出英镑霸权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和途径。(8分)

引文二1944年7月,正当盟军诺曼底战役隆隆展开之际,美国挑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商讨如何重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关于这两大机构的选址,英国首席谈判代表凯恩斯要求设在伦敦,但被美国断然拒绝。次年,美国政府直截了当,将两大机构总部置于华盛顿,紧挨白宫和美国财政部。从此,国际金融秩序出现新局面,美元彻底打败英镑,登上霸主地位。——摘编自向松祚《美元霸权史》

(2)分析引文透露的历史信息,IMF和IBRD选址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分)“国际金融秩序出现新局面”对“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引文三2010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的份额将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升至第三,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不过,IMF的重大议题都需要85%的通过率,而美国近年来投票权基本在17%左右,因此,美国享有实际否决权。重新分配投票权只是个开始,其

最终目标是建立公平的全球货币体系。

——摘编自《京华时报》(2010年11月7日)(3)分析引文透露的时代信息,对此,你是怎样看的?(4分)

【试题答案】

A卷(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B

2. C

3. A

4. D

5. B

6. C

7. A 8. A 9. B 10. D 11. A 12. A

13. D 14. C 15. B 16. B 17. A 18. B

19. D 20. D 21. C 22. D 23. B 24. A

25. D 26. D 27. B 28. B 29. C 30. B

31. A 32. C 33. B 34. B 35. C 36. C

37. C 38. D 39. C 40. B 41. A 42. D

43. C 44. C 45. A 46. B 47. D 48. A

49. B 50. D

二、综合题(51题22分、52题12分、53题16分,共计50分)

51. 答案要点

(1)D。(2分)

(2)曲辕犁隋唐时期(2分)

(3)对代销者,提供优惠。(2分)(言之成理给分)经营理念:保证质量,信誉至上。(2分)(言之成理给分)

(4)科技成就:宋代已有金属雕版印刷;钢铁冶炼及制造工艺先进。(2分)

(5)重大发展:诞生世界最早纸币“交子”;经营区域打破坊市界限;营业时间突破“日中为市”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品交易;海外贸易远及非洲。(2分)(答出2点,即给2分)

(6)特色:中西合璧。(2分)(言之成理给分)

(7)根据: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已制出原始瓷器。(2分)(言之成理给分)

(8)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制瓷技术逐渐落后。(2分)

(9)认识: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促进了包括欧洲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的发展;受专制制度束缚,近代落伍。(4分)(言之成理给分)

52. 答案要点

(1)认识:英商私建淞沪铁路,侵犯了中国主权,其实质为西方列强扩大经济侵华(资本输出);清政府反对英商私建,有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但重金收购和拆毁,暴露出其昏庸、专制、腐朽;上海民众赞许铁路,表明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持接纳和吸收的态度. (4分)(答出2点,即给4分。言之成理给分)

(2)重大意义:新中国汽车工业诞生;推动一五计划顺利进行;国家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4分)(答出2点,即给4分. 言之成理给分)(3)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对外交往不断扩大. (4分)

53. 答案要点

(1)目的:克服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美国资本主义制度。(2分)措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为失业者等提供社会保障;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2分)(答出2点,即给2分。言之成理给分)

(2)主政:勃列日涅夫。(2分)问题:勃列日涅夫主政时食品短缺。(2分)认识:①正确:赫鲁晓夫指出苏联现行经济模式弊端:优先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认为应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日常生活品的需求,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②局限:忽视市场经济的作用,未能从根本上认识苏联现行经济模式暨斯大林模式的弊端。(4分)(答出前2点,即给4分。言之成理给分)

(3)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民生建设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并为世界进步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分)(言之成理给分)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对中国的成功经验表示学习借鉴。(2分)

B卷(20分)

54. 答案要点

(1)经济实力: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2分)条件:金本位的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和经济霸权的确立。(4分)(答出后2点,即给4分)途径:战争和殖民扩张,国际贸易(自由贸易政策)。(4分)

(2)本质问题:美国要绝对控制IMF和IBRD,以确立和维系以美元为中心的战后世界货币新体系。(2分)(言之成理给分)重大影响: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处支配地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4分)(言之成理给分)

(3)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主权货币人民币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愈来愈大,冲击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但美元霸权地位尚未失去,美国仍然掌控国际金融秩序,建立公平的全球货币体系尚需时日。(4分)(言之成理给分)

黑龙江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大庆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后汉书》所述:樊重三世共财;缪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彤乃闭户自挝,诸弟及妇闻之,悉谢罪;蔡邕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 分财,乡党高其义。材料表明当时 A.数世同居共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B.政治结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宗法组织参与构建社会行政体系 D.对合族而居现象有一定的认可度 2.《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B.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C. 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D.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3.“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4.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 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此学者论述的制度属于 A.郡国并行制 B.节度使制 C.转运使制 D.地方三司制 5.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易形成冗官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专制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带答案)

1、历史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密封线内。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卷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如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都是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铁制工具的使用 B.社会局面的稳定 C.中央集权的建立 D.土地私有的出现 2.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夜市繁荣表明 A.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对当时“市”的管理提出挑战 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宋朝的户籍制度规定,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地主与客户的关系

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此外还有部分雇佣关系。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由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关系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产生 D.宋朝进一步把佃户束缚在土地上 4.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今开封)的旧俗,在门前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这表明北方人南迁 A.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带来生活习俗交融 C.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D.促进政治中心东移 5.秦朝实行郡县制、元代实行行省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打击贪官污吏 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 6.中国古代王朝重视整肃吏治、打击贪腐。下列职官中,直接担负这一职能的是 A.秦朝的太尉 B.西汉的刺史 C.宋朝的枢密院 D.清代的军机处 7.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必修1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 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 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 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5.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 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 的人有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 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 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3.下列关于中国的制瓷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瓷业到西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C.商朝工匠就已经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 4.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 B.春秋大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纲五常 5.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列和他的观点主旨一致的是:() A.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6.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7.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8.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 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 化 (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 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 9.右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10.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 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 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有关此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 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阅读《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表》。对统计表 的解读有误的是( ) A.商办企业资金少,数量较多,说明其规模较小 B.洋务企业资金较雄厚,但数量少,说明其规模大 C.外资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 压制民族企业发展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促进了商办企业发展 12.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5.《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6.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 A。19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 7.时代赋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 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0.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动三大运动 D。渡江战役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D。特区问题上 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2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4.1967年3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联营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度下学期泗县二中高一期末检测卷 历史 一、选择题 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2.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3.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 5.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分别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和唐朝 B、春秋战国和汉朝 C、三国时期和唐朝 D、都是唐朝6.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 7.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江苏宿迁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 含答案

宿迁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卷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 题,每题2分,共60分)。 1.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 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 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 2.(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材料反映了 A.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 B.农村草市已出现 C.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 D.农工商地位改变 3.《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4.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这体现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D.拜金主义思想的严重 5.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C.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A.工笔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2019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一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交子”的出现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商帮的形成 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4.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7.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8.与烟草、土豆等农作物最初从美洲传向欧亚大陆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9.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 百亩”的授田制。这反映了 A.铁犁牛耕的产生B.政治制度的变革C.自然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化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 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②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④男耕女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 .广大农民生活困苦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5.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 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 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市民阶层的扩大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

6.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最可能的推断是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 次数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0.85 次/年 1.7 次/ 年 2.7 次/ 年 5.31 次/ 年 18.5 次 / 年19.9 次/ 年A.政府效率救灾低下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农业生产日渐衰退7.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曾祖父) 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A.行政机构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C.商业贸易管理 D .文化典籍管理 8. 17 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 万织布工人和60 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材料印证了 A.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9.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 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 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 6 倍。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10.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 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B.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 C.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D.“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 11.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 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12.清朝徽商开办的“胡开文墨庄”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店面朝街,内部布局为三合院混合楼房、 平房,为制墨作坊。到第四代传人胡贞观时,胡开文老店已经拥有管事、副管事、雕工、模工、墨工等各 类雇工百余人,年产墨数万斤。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出现B.徽商经营方式深受西方影响 C.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增多 D .徽州坊市制度残余依然存在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备课组长:武宇红 一、教学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得,本次历史期末考试均分,优秀率为%,及格率为%,期中考试优秀率%,及格率%,由此数据可看出学生文理科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示。各班级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相差分,除去3班外,各班相差不大,相差在3分之内。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基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认真二次备课上课的成果。 二、试卷分析: 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两者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材料题有2大题,共40分。

三、学生出错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仍然是一个大问题,70分以下的学生,尤其是不及格的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模糊。 (2)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存在看题只看一半就做题的坏习惯,看题不够全面。 (3)理解不到位,选择题题意与每项选项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 (4)利用史料的能力不够好,不能全面利用材料,不能通过材料分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有较多同学经常脱离材料作答。 (5)学生逐渐显示出文理偏科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作业完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6)课时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历史学科的性质却是每堂课的知识容量都很大,很难实现在课堂上落实题目的目标。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批改作业。当没有时间落实题目讲解时,课堂的有效性及作业的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2)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将书本知识条理化。 (3)加强课堂管理,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状况结合学生平日课堂的表现得出,课堂纪律的良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以管理促教学,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将历史对学生思维提高的重要性渗透于课堂之中。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爱上这门课。 (5)平日讲课多注重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6)从本次考试数据可知,历史科目优秀率相对较高,及格率相对较低,今后的目标就是保住优秀率并有所提高,关注那些想学却不知道怎么学的学生,严格执行学校“提高、促中、帮困”的教学理念。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2017年底,主要陈列中国文物的大英博物馆33展厅,对公众重新开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剪彩并观看了展厅中的中国玉器、瓷器等,该馆收藏的瓷器可能主要来自 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藩属国贡品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A.军事管理B.工商业管理C.行政事务管理D.文化典籍管理4.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和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追溯其历史渊源应该始于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5.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专卖制度B.小农经济出现 C.朝贡贸易D.“海禁”政策

6.在某一历史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这最有可能描写的是A.大航海时代的欧洲B.郑和下西洋时代的中国 C.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D.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7.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描述一 定程度上可印证工业革命 A.缩小了城乡差距B.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8.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实业救国思想 9.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舶从英国港口出发到广州从事贸易时,其船载物资中经常有90%是白银。这一事实可以说明当时 A.清政府禁止进口英国商品B.英国已丧失了殖民强国地位 C.中国商品价格优势很明显D.英国对华贸易处于入超地位10.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说明了 A.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排挤打击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 C.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 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 的突出表现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自波斯的商人 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将第Ⅰ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请用蓝色或黑色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 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光武中兴 B、秦统一六国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3.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D、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 是基于习俗。”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5.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城邦内居住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B、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新方式 C、有利于调动雅典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6.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不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渐趋加强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D、强化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7.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二、电影: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三、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四、互联网: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 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 4、发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6、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激化了各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7、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 5、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②福利国家的发展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 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特点:国家干预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s 作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战结束到20C70s,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 滞胀: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 解决滞胀办法:(西方国家普遍抛弃“凯恩斯主义”但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福利国家的发展 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贫富差距,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根本) 作用:1、积极作用:稳定社会2、消极作用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②道德危机( “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