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新版政治经济学简答题(PDF)

2012年新版政治经济学简答题(PDF)

2012年新版政治经济学简答题(PDF)
2012年新版政治经济学简答题(PDF)

导 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要求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古典政冶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而且还批判地继承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价值的见解,阐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马克思、息格斯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在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中,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大量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关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夺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也标志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

(2)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要素的作用就越重要。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作为人们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经验,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同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3)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三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6.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经济规律的特点:一是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是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总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根据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7.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

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3)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

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

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是:一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二是一种自给自足

的封闭型经济;三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上述两个基本条件,都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具有两个经济特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

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3)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5如何理解按一定比例配置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1)在任何既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社会生产要素资源都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同时在数量

上又总是有限的。由于社会经济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增加,就意味着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资源减少,因此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如何合理地分配社会生产要素的问题,人们需要对既定的

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选择,以保证稀缺的资源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分配给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者,获得最优的效率。

(2)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生产要素资源,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闲置浪费,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一切社会生产共同的要求。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会存在并发生作用。

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决

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

础,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然而,经济体制本身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是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标志。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

济体制。

第2章商品和价值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一种物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不是为了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消费者,才能获取商品的价值。商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消费,他所需要的是使用价值,而要获取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交换成功了,生产者让渡了商

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得

到了解决。而一旦交换不成功,商品价值不能实现,使用价值不能进入消费,商品的内在矛盾就表现出来了,商品生产者就会陷入困境。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

已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由于他们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因而无法真正解决究竟是什么样的劳

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价值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分析了资本

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运用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运用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在

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商品

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劳动交换是商品经济的本质。正是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导致了简单商品经济的产生。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私有制的发展,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也

就逐步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

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亏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在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命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只有交换出去获得价值,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从而生产和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4.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技术装备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也取决于

大多数生产者所达到的水平。

(2)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时间,即根据社会需要按比例分别用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时间。社会只能用它能支配的劳动时间的必要量来生产各个部门的商品总量。

(3)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同一生产部门的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涉

及的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消耗,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则是从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规模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涉及的是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

总量,决定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决定由第一种含义决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

程度,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总量超过了社会需要量,其所包含的由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商品价值不可能完全得到实现。

5.简析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效率,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

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涉及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而同一劳动在该时间内所创造

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多,生产单

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从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会降低;反之,社会劳

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

增加,从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会增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由于商品价值量不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而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客观上要求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符合于或低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就是每个商品生产者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个别价值的根本原因。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若不能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从而导致生产缩减;同时,其他的商品生产者也就不能通过交换

得到这种商品满足自己的需要,商品生产也就难以为继。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

7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机制向商品生产者提供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商品生产者配置资源的方向;通过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

强制力量,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大体平衡。但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涨落来配置社会资源只能是一种事后调节,只能是在不断的失衡中实现的一种趋势。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同样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各不相同,都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

会产生收入上的差别。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取胜,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果就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生产条件和劳动技能上的差别,因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同。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确立了优势地位,而在生产中处于劣势的商品生产者最终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所淘汰。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会

造成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

第3章货币与信用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发展阶段,这才产生了货币。

(3)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

(1)货币从本质上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的。货币的职能也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

(3)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而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三个职能是在前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货币五种职能的顺序是不能任意颠倒的。

3.试比较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方式,互相赊购赊销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它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2)在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3)商业信用的特点: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二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三是其发展程度直接依存

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商业信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其规模受单个职能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量的限制和资本周转快慢的限制,三是其范围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4)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债

务人是职能资本,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

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二是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三是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

的规模和范围,它既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4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有哪些作用?

(1)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

(2)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一是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三是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四是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可以使每个家庭把它们的消费按时间序列进行适当的

安排,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五是可以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

(3)信用加深市场经济矛盾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是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三是刺激投机,引起经济秩序混乱。

第4章剩余价值的生产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1)剩余价值是指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这是因为:在流通领域中,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无论是等价交换还

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虽然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因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以货币投入流通为条件,特别是要购买特殊商品,即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第二,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产

品归资本家占有。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以价值形成过程为起点的。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程。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价值增殖,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就是在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3.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2)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试述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1)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方法。用这种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除了延长工作日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实现。它表现为在内含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

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活资料

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还必须提高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作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主要方法,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剥削工人的主要方法。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

补充共同起作用的。

5.如何理解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

(1)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婪是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扩大自己的资本,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雇用更多的工人,

进行扩大更生产。

(2)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资本家才能不断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使自己在竞争中获胜。

6.简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途径。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2)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就是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资本积聚加速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反过来加速资本积聚。区别在于: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则是若干单个资本的合并或联合;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

中则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积累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较缓慢,资本集中则不受积累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较快。

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的同时,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他们所受的剥削日益加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下降。(2)资本积累

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

第5章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割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又是

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

的资本。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

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自己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2)(2)产业资本的循环要连续不断,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

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3)(3)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两个条件互为前提、相互依存。没有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

的同时并存,就没有时间上的继起,并存是继起的前提;同样,没有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

时间上的继起,也就不可能有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并存又是继起的结果。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遭到破坏,剩余价值就难以产生和实现。

2试分析怎样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1)产业资本的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来衡量和反映。资本周转时间是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它又可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它又可分为购买时间和商品销售时间。

(2)在生产时间中,劳动时间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起决定作用。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必须减少那些非劳动时间,以缩小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距。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时间越长,资本循环也就越慢。对资本的价值增殖来说,一方面,资本循环只有通过生产过程耗费生产时间才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生产时间越短,生产的效率越高,同量的资本才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处在流通中的时间越长,流通占用的资本额就越大,用于生产的资本就相对越少,从而不利于资本增殖。因此,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增殖就越慢。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和目的是什么?

(1)固定资本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投在原料、材料、辅助材料上以及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2)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

(3)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目的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揭示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

4加快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1)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随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可以减少或避免固定

资本的无形磨损,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使维持同样生产规模所需的流动资本

减少,从而节约预付资本量,使资本家可以将节约下来的资本投入生产或购置生产效率更高的机

器,或进行扩大再生产,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2)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加快,那么预付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周

转速度也加快,从而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大,年剩余价值率也必然相应提高。

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进一步说明其含义和意义。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在原有规模上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m)=c Ⅱ。其含义在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其意义在于: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互相提出要求,互相提供产品,互为市场,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只有在这个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从而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在扩大规模上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v+m △/x)=(c+c)Ⅱ△。其含义在于: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其意义在于:集中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市场、互为条件、互为制约的相互关系,以及保持两大部类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所反映出的比例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

要的意义。

6.利润是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也就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部门之

间自由竞争的结果。

(2)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了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和获取较高的利润

率而进行的竞争。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家为了争夺较高的利润率,必然要展开竞争。这种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转移是指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它既包括原有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人流出,也包括新增的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的投入。

(3)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会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进而使利润转化为平

均利润。因为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会使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一直要持续到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大致相等,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平均利润率是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相互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而形成的。

(4)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

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家无论将资本投向那个部门,等量资本都会获得大体相等的利润。

7.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

(1)在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前,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同时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所构成的价格。用公式表示则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2)随着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生产价格形成以前,反映供

求关系的商品市场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市场价格则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了。

8简析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家阶级之间分割的。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农业资本家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等多种具体的资本形式,它们必然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2)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获取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所获取的是商业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资本的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3)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所获

取的是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4)银行资本是由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的货币资本构成的。银行资本参与剩余

价值分配所获取的是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银行资本作为职能资本的一种,也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要求,由于竞争的作用,银行资本能够得到按银行自有资本计

算的平均利润。

(5)农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所获取的是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

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6)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级之间的分配,清晰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工人阶级所生产的剩余

价值的共同瓜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第6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生

产和销售市场。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导致垄断。

(2)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当生产高度集中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3)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必要。当一个部门中形成少数大企业后,由于它们的经济实力很接近,彼此之

间的激烈竞争必然使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销售,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形成垄断。

(4)生产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较弱,难以与之竞争,其他部门的资本也很难转移到该部门,建立新的企业,从而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垄断的格局。

2.简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存在的原因。

(1)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但是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2)垄断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商品经济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

(3)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局外企业”。

(4)为了各自利益'各个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家之间也始终存在着竞争。

3.试述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取代竞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础,但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尖锐。

(2)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其一,垄断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商品经济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其二'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其三,为了各自利益,各个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家之间也始终存在着竞争。

(3)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其一,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而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其二,竞争的手段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甚至不惜采取暴力和经济间谍等犯罪手段。其三,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其四,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时期的竞争要剧烈得多,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也更严重。4.简述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1)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大大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而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2)一是因为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二是因为垄断价格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是一致的。

5.简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表现。

(1)银行垄断形成后,银行由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2)具体表现在:一是有足够的货币资本为企业提供巨额、长期贷款,而工业企业需要的巨额贷款只能从大银行取得,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建立起了长期而固定的联系;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银行必然十分关心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采用扩大或缩小贷款规模等办法来影响和控制企业,甚至决定企业的命运;三是大银行的重要作用,也使得大工业企业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大银行。

6.试述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1)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金融寡头首先用自己的资本掌握总公司,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利用“母公司”的资本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掌握股票控制额,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子公司”' 各个“子公司”再以相同的方式控制更多的公司,从而支配了比其自有资本大得多

的他人 资本,控制着整个国家经济。

(3)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 方式,采取“拉出来”、“打进去”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主要体现为金融寡头或者通过各种手段收买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等,对政府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或者亲自出马或委派 其代理人到政府机构中担任各种重要职务,直接操纵国家机器。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影响政府的决策,通过控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媒体,把其势力伸向上 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什么?

(1)对输出国来说,剥削经济落后国家是进行国际垄断的基础。一是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和利息。其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对方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就地生产和销售,取得高额的利润。二是可以带动国内商品的输出。借贷资本的输出往往规定债务国要用贷款中的全部或部分来购买债权国的商品等,从而使资本输出国通过资本输出带动了商品输出。三是可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控制

其他国家。资本输出国对输入国的贷款,往往带有各种附带条件,从而加强了其对世界的统治。四是大量资本输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影响了整体经济的运行。

(2)对资本输人国来说,通过吸收外资,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但在同时,也容易出现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对外依赖性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输入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8.简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这些基本经济特征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垄断的统治仍然是基础。

9.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是什么?

(1)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2)垄断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标志,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3)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诸多经济特征的共同基础,其他经济特征不过是垄断统治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的表现。

(4)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切矛盾。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其垄断统治,保证整个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具体来看,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整个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

1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形成途径。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其形成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国有化”,二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直接建立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产阶级国家和私人资本家共同占有和经营的垄断资本。其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二是国家将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卖给私人垄断资本家;三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联合投资建立新的企业。

(3)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运用各种政策、手段,为私人垄断资本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宏观环境,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1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哪些?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多重的。一般来看,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保持国内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实现充分就业。

13.简要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

(1)经济危机是指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一种过剩,也就是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而言的过剩,即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就会使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调,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生产普遍过剩,从而爆发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14.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及爆发原因和根源。

(1)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及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无限扩张,金融资本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滞胀”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

(2) 2008年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特点是: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而后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实体经济日趋萎缩,整个国民经济虚拟化;各个阶层包括工薪阶层过度消费,使国民经济形成了严重的“消费泡沫”;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

(3)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多重原因:一是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力;二是经济过分虚拟化,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三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四是美国金融霸权制度的作用。这些原因只是表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个新的尖锐高度,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而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仍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1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最初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通过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逐步形成的,资本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但资本积累也把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而经济危机又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4)为了缓解生产社会化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的巨大压力,资产阶级不得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股份公司、私人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由于调整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只能是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最终的历史命运和历史趋势。

16简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社会主义生产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管理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可供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资本的社会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创造了条件。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3)改造个体私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简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指量的优势,更重视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4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济管理法制化。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什么?

(1)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6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简述市场规则的内容。

(1)市场进出规则,即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即商品)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2)市场竞争规则,即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3)市场交易规则,即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占据主体地位,才能体现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也为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创造了平台,从而有利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等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发展。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如果否定了公有制,生产资料就会重新成为人剥削人的手段,就会必然出现财富占有不公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也将不复存在。

9.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确立的依据。

(1)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生产资料关系相适应,必然存在不同的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性质,要素所有者把各种要素投入生产经营,要求获得相应的回报。

(4)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不同的经营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必然产生与不同经营方式相联系的分配方式。

10.试述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

(1)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前提条件。其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其三,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因此,必须承认不同劳动者的劳动之间存在的差别,并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同他可能获得的消费品的数量联系起来,实行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特点:其一,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其二,按劳分配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其三,按劳分配只按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分配。

第8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什么?

(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一般用百分比来衡量。它表示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它的计算公式是:(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一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100%。通常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程度。

(2)经济增长反映的只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要是经济总量增加了,也就实现了经济增长。因此,单从这一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动的情况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情况,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变动情况,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质量提高的情况。只是用经济增长的指标来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容易导致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倾向。

2.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其与经济增长的区别是什么?

(1)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其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是有经济增长,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没有经济质量的提高,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3)按照经济发展的内涵,从发展模式来说,就是要走内涵型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延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种是内涵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外延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而不是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内涵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结构优化来实现的经济增长。也有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来区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与外延型经济增长的内容基本一致,集约型经济增长与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内容基本一致。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转变,衡量发展指

标体系的转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改善,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自的内容是什么?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2)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也就是广义的服务业。

(4)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涉及的范围最广,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部门;二是为生产服务的部门;三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服务的部门;四是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变化的规律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

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5.优化城乡结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城乡结构优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人口结构、工农业生产结构、城市化进程的问题。

(2)从城乡人日结构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是一个必然趋势。从工农业生产结构看,农业是基础,农产品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工业是主导,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及人民生

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从城镇化进程看,城镇化不是只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而是形成一个功能互补,层次清晰,定位明确的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城市结构。

6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要解决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区域经济内部怎样利用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使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2)在不同的经济区域中如何加强联系和合作,通过不同区域的联合,更好地实现不同经济区域的共同

发展,更好地利用不同经济区域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来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3)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对不同区域实现不同政策,对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实行特殊的政策进行扶持,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整个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7.如何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但是,我国还不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大国”与“强国”之间的主要差距,就在于我国经济发

展的质量和效益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科学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更快地实现由世界经济大国转变为世界经济强国。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从原来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要做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二是在再分配中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把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轨道上。

8.如何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9.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上述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

的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有效的制度安排。

第9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什么是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社会总产品就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生产的全部物质资

料的总和。它分为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实物形式是当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价值形式是1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

(2)社会总产品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3)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增加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来实现国民收入增长。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国民收入增长。三是通过节约使用生产资料实现国民收入增长。

2什么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进行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3什么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如何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1)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社会总供给由国内供给与国外供给两部分组成,国内供给的部分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国外供给部分是以海关统计的进口

总值来统计。

(2)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三部分组成。

(3)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关系。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反映的是社会生产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反映的是社会需求过度。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但由于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也不同。在总供给大干总需求的情况下,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通过扩大需求的政策,鼓励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出口,从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使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能够得到缓和。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则长期实行相反的经济政策。

4.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要做到二者的兼顾。

(2)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要和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实物比例相适应,避免结构上出现过大的缺口。

(3)正确安排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之间的比例。

(4)在一定时期,确定一个合理的积累率。总体上应该逐步提高消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客观性?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从两个方面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各部门、各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保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二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通过宏观调控来为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企业对社会条件的依赖性也就越强。最典型的就是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必须依靠宏观调控,由政府出面来进行投资

建设。因此,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有优势,但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二是市场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由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家对内、对外的经济职能都在进一步强化。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主体,手中掌握了巨大的经济实力,并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责任。国家经济职能的发挥,主要是依靠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主要政策是什么?

(1)宏观调控目标是宏观调控任务的具体化,主要目标:一是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就业;三是稳定

物价;四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国际收支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可能走向一致,也有可能互相背离,往往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可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进行调节,在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时寻求一个平衡点。

(2)实现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四大政策。调控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对各种经济活动作出不同的规范,或者给予鼓励,或者给予限制,从而

达到调控经济活动的目的。一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二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政策。它是由货币发行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政策体系。三是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也称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对个人收入总量和结构变动的方向,以及调节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政策。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四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7.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运用哪些手段?

(1)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同时也运用法律手段、计划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2)经济手段包括税收、价格、信贷、汇率、补贴等。税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税种、税率的变动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当国家需要调节收入分配的状况,缩小收入差距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所得税税率的调整来实现这一目标。价格手段是利用价值规律的内在机制,通过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他们的经济活动。利率手段主要是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信贷规模,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汇率手段主要是通过汇率变动来影响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情况,由此影响宏观经济状况。补贴手段主要是通过国家对不同的经济主体和不同的产业、部门和不同的经济活动给予经济上的补贴,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条件,来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控。

(3)法律手段是依靠国家法权的力量,通过立法和司法程序,以法律法规为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达到

对经济活动的调控。计划手段主要是通过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重点等进行引导,使社会经济能够按照符合规划的要求来发展。

(4)行政手段是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实施的带有强制性的命令,要求各经济主体必须执行。宏观调控的这些手段各有所长、各有优势,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宏观调控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调控体系,既做到由生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又保证整个经济活动符合现代经济发展

要求顺利运行。

8.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是什么?

(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一是企业无力承担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职能。必须由社会来承担社会成员的保障职能;二是社会成员个人和家庭无力承担基本生活的保障。正是由于企业、个人和家庭无力承担基本保障的职能,而这又是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因而,主要由社会来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多方面作用是:其一,社会保

障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安全网”的作用;其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好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

发展;其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9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

二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原则,三是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的原则,四是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

险为辅的原则。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建立能够覆盖全社会的、基本解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险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依法实施、政府主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一般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大法定保险构成。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为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而实施的各种措施、政策和制度。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因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帮助他们缓解、克服贫困,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对特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的资助和服务。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

得到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贸易在范围、规模、程度等方面迅速增长,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体系。

(3)资本垒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2经济全球化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1)跨国公司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2)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国际经济协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不断增强。

3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的

扩展和深化。

(2)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蕴含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包含着发达与不发达、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蕴含了经济垒球化的本质。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深化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三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生产社会化、经济国际化和垒球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延续和发展,包含着发达与不发达、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发展,深化了经济垒球化的本质。

4实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关税是当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海关时,由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按照征收商品的流向,关税可分为进口税和出口税。按照征收的一般方法,关税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2)非关税措施是指除关税之外,政府用来限制贸易的其他所有措施和手段,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主

要有: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行政手段限制进口等。

5.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

(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缔约国可以保护本国某些产业,但保护的手段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各缔约国的贸易法规、政策、措施应是充分透明的。

(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些特殊的优惠。

(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各成员的贸易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成员可以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即不承担或不履行已承诺的义务。

6.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由习惯、历史沿革和一系列国际间磋商而形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2)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国际金本位制从1870年前后主要国家都实行国内金本位制度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布雷顿森林体

系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开始,到1973年终止。牙买加货币体系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国际货币关系新格局,其标志是1976年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会员达成的《牙买

加协定》,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

7.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何影响?应如何应对?

(1)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外部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和侵害。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第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第五,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调控经济能力的影响。

(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做好:第一,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第11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为什么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极大地享有经济全

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优势更好地发挥。经济全球化能够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生产要素的优势,促进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世界经济的运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多数规则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制定的,这些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的运行秩序并从

中获益。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国内经济矛盾。经济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更加便利地向其他国家转移危机,缓解国内矛盾。

2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既加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又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经济矛盾。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主要表现在:第一,发达国家之间在生产

领域的联系。发达国家之间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使它们之间在生产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断提高。第二,发达国家之间在贸易领域的联系。商品贸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之间在贸易领域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基本形式。第三,发达国家之间在金融领域的联系。货币关系国际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联系和依赖的重要方式。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领域,其中贸易领域的矛盾最为突出。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生存空间,维持和扩大本国垄断资本的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必然会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争夺,从而加深了它们在贸易领域的矛盾。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有所增加,它们在投资领域的矛盾也主要表

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巩固和加强各自的货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事务中的地位而展开争夺;二是围绕各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产生纠纷。

3发达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影响较大的经济组织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2)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是政府最高领导人一级水平上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府首脑会晤协调机制。

(3)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在垒球众多区域经济联盟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

产业结构升级。第二,经济全球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第三,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第四,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

(3)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

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第二.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三,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第四,经济垒球化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如何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2)发达国家在生产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3)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4)发达国家在贸易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5)发达国家在投资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6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或撤除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

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

入世界市场。

(2)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利,取消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

(3)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要求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从而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

权的状况。

7.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对立,发展中国家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2)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的经济发展。

(3)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经济旧秩序中的有用资源。

(4)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过程中,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12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简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国内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2)对外开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3)对外开放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4)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5)对外开放是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对外贸易规模有望日益扩大,贸易环境有望日益改善,但贸易条件恶化和贸易摩擦频频出现也不容

忽视。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后起者优势”,从而有助干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却容易造成

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依赖。

(3)引进和利用外资能够弥补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不足,但却影响和制约了国内民族产业的发展和

经济结构的调整。

(4)中国将在国际经贸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一些成员对中国开放市场要求过高。

3.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辩证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部根据,对外开放、吸引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根本基点,但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行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能够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

4.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对外资金交流。对外资金交流包括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两部分。引进或利用外资主要有间接投资和直

接投资两种方式。间接投资是指各种长期的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直接投资是指外国资本向东道国直接从事生产及其他经营活动的一种投资。对外投资是指外国国内企业、事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境外以一定的形式投资创办企业或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投资行为,它同样分为直接对外投资与间接对外投资。中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同时,也开始对外投资。

(3)对外技术交流。对外技术交流包括引进技术和输出技术。引进技术指一切把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转移到国内来的形式,包括购买国外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中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向国外输出中国的先进技术。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公司承揽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人企业主的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劳务合作是指直接向国外提供劳务人员来获取利润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

(5)国际旅游业。国际旅游业是指通过为外国旅游者提供服务劳动而创造收入的行业,主要包括旅馆业、饮食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与游览娱乐业等。

5.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是怎样的?

(1)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经过30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

(2)经济特区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施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处于前沿阵地,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3)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以利用沿海城市的有利条件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

(4)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缩小中国沿海与内地之间及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促进了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形成。

6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一是坚持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这是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提升进口综合效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等。

(2)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二是进一步丰富方式,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三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积极融人垒球创新体系。四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五是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完善外债管理。

(3)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是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二是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

(4)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

【状元学长分享】2017央财行管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重点笔记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本章每年必有题出现,大题小题都有可能,重点在资本循环和 周转这一块) 一、名词解释 1、资本P69★★ 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④资本的基本特点: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2、无形资产★★★★★(已不是课后题) ①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3、剩余劳动(已不是课后题) ①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4、生产成本P72 ①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5、资本积累(重点!)★★★★★ ①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②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 6、资本积聚(06名解,3分) ①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7、资本集中P73★★★★★ ①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③资本集中的两个杠杆:竞争与信用。 8、风险投资(重点!)P76★★★★★ ①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⑷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9、资本循环P78★★★★★(99年简答10分,02年简答6分)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章节题库(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第13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名词解释 创新 答:创新是指对旧事物的变革和新事物的创立,泛指一切创造性的活动。从大的方面说,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二、辨析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生产社会化。 答:此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马克思说:“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

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三、简答题 1.资本积累的原因和途径。 答: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 (1)资本积累的原因 实现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要求,它是决定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在市场上运营的资本扩大自身规模,以便提高其竞争力;这种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变为内在的资本积累的动力。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答案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概念题 1.资本 2.原始积累 3.雇佣劳动制度 4.劳动力商品 5.剩余价值 6.剩余价值率 7.不变资本 8.可变资本 9.剩余价值规律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5.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6.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资本 答:资本是指是能够增殖的价值,即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生产要素或经营投入的价值,并可以产品形态和货币形态存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在物质内容上和现象上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当货币和生产资料用于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现代意义上的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物质形态看,资本可以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的一切要素,如生产资料、劳动力、专利和品牌等。但从本质上看,资本的运动是价值运动。上述物质形态只是资本的物质承担者。 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任何形态的资本都具有的共性为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和风险性的特点。资本的本性就是要在不断的运动中、在循环和周转中不停地增殖。按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其周转方式,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独立职能,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按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按其社会构成,可分为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私人资本、国有资本和股份资本等。在现代经济学和人们日常使用中,资本的内涵扩大了,凡是能够增值的价值,都被视为资本。 2.原始积累 答:原始积累即资本原始积累的简称,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 1.价值 答: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 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在表面看来,是一种物品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但实质上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2.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答:劳动对象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之一。如果没有劳动对象,就不可能有人们的生产活动。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 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人们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种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

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了生产资料。 3.按劳分配 答:按劳分配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有: ①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共同劳动的成果进行分配,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 ②用于按劳分配的产品只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或称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个人 消费品,而不是全部社会产品。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依然归社会所有,社会还要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社会和劳动者共同需要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才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③社会或集体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这里作为分配依据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在质上是被社会承认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在量上是社会平均劳动。 4.资本有机构成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17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 市场交易主体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包括三类即个人(居民家庭)、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和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 (1)个人(或居民家庭)。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主体,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供给主体。作为消费者,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购买主体之一,在由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按照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根据个人偏好购买消费品。作为要素供给主体,居民个人提供人力资源或非人力资源,并借此取得相应的收益。 (2)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交易主体。一方面,作为购买者,企业是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主要购买主体;另一方面,作为供给者,企业将其生产出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收回投资和实现盈利,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3)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身份比较复杂。一方面,政府以交易活动的“第三方”身份主导或参与市场制度的建设,维护交易秩序,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政府以调节者的身份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干预,以达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方面的目的,是宏观经济的调节者;此外,政府所需的资源及消费品,除运用权力手段程度不等地通过无偿调拨途径获取外,还借助于市场交易途径即政府采购获得。 2.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1)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 在市场经济中构成各种交易关系的交易主体,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交易关系将处于分离状态的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连接在一起,构成市场经济“总体”。 (2)微观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在经济分析中,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被视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①从市场经济的结构上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市场经济这种层级式的网络结构的最基础的部分。 ②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机制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得以发挥的微观基础。作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个体”或“个体单位”的居民个人和企业,既是市场机制的调节对象,又是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功能形成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圣才出品】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 第14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 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变革的基本原理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落后国家发生并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违反,其原因分析如下: ①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的国内情况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造就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落后国家遇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 ②从国际条件看,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力量;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激化,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这里爆发就是在那里爆发的特定国际环境。国际、国内条件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广泛传播,给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送来了思想武器,共产党的建立和对革命运动的正确领导,所有这些都使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不可避免,并取得了成功。 ③从历史上,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并不少见,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特定的跳跃方式。 2.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答:(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 (2)决定和影响因素 具体分析,这种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决定的: ①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帝国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种力量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落后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和闭关锁国,导致了长期处于市场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裹足不前的境地。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经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2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其主要职能是: (1)经济调节。主要包括实行科学决策和制定并实行宏观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等)。 (2)市场监管。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政府需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公开、公正。 (3)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对那些不以盈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从而营造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的环境。 (4)管理国有资产。政府要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开、政企分开的方式,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含义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实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可使市场竞争下的结果更符合各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从而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②实现宏观调控才能更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按比例地配置社会资源)。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只有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才能更好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按比例发展。 ③“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政府通过实行各种调控手段来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以便于国民经济的更好运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1)含义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现象的交替出现被称之为经济波动。 (2)影响因素 ①投资率的变动。当投资率在合理范围时,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同向变动。当投资率过大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反而会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波动。 ②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产出和失业率,最终影响实际经济增长率。消费需求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一般同向变化,前者的波动会引起后者的波动。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程度,从而影响经济的波动。 ④资源供给。资源利用的程度影响社会产出,从而影响经济波动。

经济学综合考研配套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资料

经济学综合考研配套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 资料 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A. de蒙克莱田在书中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意思是国家的经济管理。 2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其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是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的开端。

(2)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①首次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 ②首创劳动二重性学说。 ③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预见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和过渡时期的理论。 (5)斯大林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作了新的概括。 (6)中国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 考点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思维方法——基本方法 (1)思维过程: ①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 ②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

(2)理解要点: ①抽象出的最简单的范畴必须符合所要说明的对象。 ②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进行经济分析。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是在不做出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分析经济体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规范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是在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之后作出价值判断,并对这些结果是否会更好作出判断,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考点四: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1)考察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即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由经济规律所依存的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经济规律有三个层次: ①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 ②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③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 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具有历史性。在旧社会是批判的武器;在新社会是建设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服从于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富裕。 3政治经济学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任务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圣才出品】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4.1 复习笔记 一、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的一般特点 (1)增殖性。这是资本区别于一般商品和货币的根本特征。资本总是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资本一旦停止了增殖,也就丧失了它的基本职能。 (2)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 (3)返还性。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 (4)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 3.资本的形态 (1)货币资本形态 货币资本形态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2)实物资本形态 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实物资本包括: ①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素。 ②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殖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品。 (3)无形资产形态 无形资产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 (4)虚拟资本形态 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出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 ②收入资本化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股票、债券、资本所有权证书等。 4.资本价值流通与一般货币流通的区别 一般货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G-W-G′,其中G′=G+?G,?G表示资本的增殖额)。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见表4-1。 表4-1 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后题答案(第三版)

本答案是根据第二版答案修改而成 其中各个颜色代表的意义如下: 蓝色——新添加的内容 紫色——相应内容与第三板内容不一致 绿色——相应习题已经在第三版中删去 红色——相应内容没有在书中找到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名词解释 1、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但在一定条件下(如给予所有者一定的经济利益)和一定期限内他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支配,是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所有权 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产权 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基本关系) 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一、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另一方面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①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②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③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二、所有制与产权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2.产权和产权制度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

人大金融学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大金融学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名词解释 1、货币P50★★ ①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两种使用价值) ②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2、价值形式(很少出)P50 ①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③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一种商品=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④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⑵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价格(出的可能性很小)P53 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4、价值尺度P53★(04简答,简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①是货币表现、衡量、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 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表现价值和实现价值的不同) ④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就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5、流通手段P54(06辨析,4分) 06辨析:在货币形式的发展中,金属货币被纸币代替,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只能决定的。 ①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足够了,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足值的铸币、纸币就是由此只能演化而来的) ④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但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W1-G-W2。 6、贮藏手段P54 ①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