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练习第一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

病理学练习第一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

病理学练习第一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
病理学练习第一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选择题

单选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D.四肢 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E.平滑肌

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A. 新生毛细血管的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A.机化 B.钙化C.分化D.化生 E.适应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

A.肺 B.肾C.脑 D.心 E.肝

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

A.内质网受损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 D.核糖体

受损E.中心体受损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 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

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E.不完全再生

15.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

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 E.钠少,钾多,水多

16.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D.脑 E.心肌

17.大块疤痕可引起:

A.关节运动障碍B.器官表面凹陷C.器官变形 D.腔室狭窄E.以上均可

18.虎斑心见于:

A.白喉B.中毒 C.严重贫血D.肥胖E.高脂血症

19.下列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早?

A.气球样变B.水变性 C.脂变 D.细胞内钙盐沉着E.细胞内玻璃样变

20.下列各项中哪个是错误的?

A.机化乃是用肉芽组织来取代坏死组织或异物的过程

B.单核细胞的溶酶体如果功能发生异常则不能很好的将异物排除或机化

C.包裹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机化过程

D.机体对外界侵入体内的异物.总是以机化的方式加以处理E.机化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有时也可带来不良后果

21.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常属于下列哪一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不典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期改变 E.适应性改变

22.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

A.骨骼肌 B.神经节细胞 C.心肌

D.神经胶质细胞E.软骨

23.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

A.肾盂积水 B.慢性肝淤血 C.垂体功能低下

D.四氯化碳中毒E.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坏死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D E A A D 6、D B C B C 11、B C E E A 16、B E B B D 21、

E D D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填空题

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

3.Mallory小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坏死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见的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7.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四种类型。

8.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9.玻璃样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11.苏丹Ⅲ染色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变性和脂肪变的常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肉芽组织镜下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14.水变性、脂肪变性最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脏器。

15.坏死细胞的细胞核改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等。不能再生的细胞有_______。再生力弱或不能再生的组织或细胞损伤后通过__________修复。

17.常见的细胞内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伤口愈合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参考答案:

1、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2、气管支气管粘膜

3、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性时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的圆形

小体

4、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5、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

6、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

7、萎缩增生肥大化生

8、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9、纤结缔组织细胞内细动脉壁

10、不稳性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

11、可把脂滴染成橘红色

12、缺氧感染中毒

13、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

14、肝肾心

15、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6、表皮细胞造血细胞神经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17、细胞水肿脂肪变细胞内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

18、早期反应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表皮再生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名词解释

1、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

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的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2、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3、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4、肥大:由于功能活跃、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5、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

6、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是由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相同性质细胞之间。

7、细胞水肿(水变性):由于线粒体受损,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轻度水肿,电镜下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光镜下胞浆内出现红染细颗粒。高度水肿,胞浆疏松,染色变淡,极期为气球样变。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浆中。多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细胞,其中以肝脂肪变最为常见。

9、脂肪肝: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10、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室内膜下和乳头肌,与正常心肌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11、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

12、玻璃样变:或称透明变,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蛋白蓄集。

13、Mallory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14、淀粉样变:细胞间质中出现淀粉样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沉淀。

15、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集。

16、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的钙化,见于结核病、动脉粥样硬化。

17、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如一些骨肿瘤。

18.坏死(necrosis):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

19.坏疽:坏死组织由于腐败菌的感染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改变。

20、干性坏疽:见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时,常发生于四肢,肉眼坏死组织呈黑色,干燥皱缩,与健康组织界限清楚,全身中毒症状轻。

21、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坏死区肿胀,呈蓝绿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

22、气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除组织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伴奇臭,全身中毒症状重。

23、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

24、干酪样坏死:多见于结核病时。肉眼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镜下坏死彻底,为颗粒状无结构红染物。

25、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酶的消化作用占优势,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常见于脓肿、脑软化等。

26、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光镜下见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染色性状状似纤维素。见于风湿病、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

27、瘘管: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

28、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

29、糜烂:发生在皮肤、粘膜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

30、溃疡: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31、空洞: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所残留的空腔。

32、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血块、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33、包裹:由增生的肉芽组织将较大的坏死组织包围的过程称为包裹。

34、修复: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细胞和组织损伤丧失,由邻近健康细胞再生、填充、修补、恢复的过程。

35、再生:邻近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现象。

36、不稳定细胞:在生理状态下能及时从G1期进入S期,不断分裂增殖以更替衰老死亡的细胞,病理情况下再生能力也极强。如皮肤表皮、造血细胞、呼吸、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被覆细胞等。

37、稳定细胞:生理状态下不增殖,处于G0期,在受到损伤时,可活跃增生。如肝、肾、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38、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如神经细胞、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等,损伤后需瘢痕修复。

39、肉芽组织:为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呈红色、细颗粒样、柔软,状似肉芽。光镜下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常伴有多少不等的各种炎细胞。

40、健康肉芽:新鲜肉芽组织表面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富含毛细血管,没有神经,触之易出血,但无疼痛,形似鲜嫩的肉芽,称为良性肉芽或健康肉芽。

41、不良肉芽:如果创面有感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有异物残存时,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表面呈苍白色、水肿、松弛无弹性,颗粒不明显,触之不出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物,临床需及时清除,称为不良肉芽或非健康肉芽。

42、瘢痕疙瘩:瘢痕组织生长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形成肥大性瘢痕,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

43、瘢痕组织(iscar tissue):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增多、玻璃样变,毛细血管闭合减少,改建成瘢痕组织。

44、创伤愈合指机械性外力因素造成组织连续性中断后的愈合过程。

45、接触抑制:细胞增生分裂并互相接触时便停止生长繁殖,使细胞不致堆积的现象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问答题

1.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如何鉴别?

2.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3.试以断肢再植为例说明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类型,并根据所学习的病理学知识分析影响断肢再植成功的病理学因素。

4.简述良性肉芽和不良肉芽的区别?

5.试述坏疽的类型及各型的比较?

参考答案: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习题:选择题

单选题

1.槟榔肝是由____引起的: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E.坏死后性肝硬化

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

A.实质细胞的增生 B.出血C.含铁血黄素沉积 D.间质细胞增生E.可并发血栓形成

3.下列哪个器官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心 B.肾 C.肺 D.脑 E.脾

4.股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

A.下腔静脉 B.右下肢大静脉 C.右心房D.右心室 E.肺

动脉

5.下列梗死中,哪项属于液化性坏死?

A.肺梗死 B.脑梗死 C.肠梗死D.肾梗死 E.脾梗死

6.右心衰竭时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肺、肝及胃肠道 B.肝、脾及胃肠道C.脑、肺及胃肠道 D.肾、肺及胃肠道E.脾、肺及胃肠道

7.肺栓塞的后果包括以下几点,但除外

A.急死 B.肺梗死 C.间质性肺炎D.肺动脉高压 E.右心房扩大

8.右上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肺动脉 B.脑动脉 C.肝动脉D.心冠状动脉 E.以上均不是

9.栓子是:

A.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血栓 B.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菌落

C.循环血液内不溶于血液的异物 D.循环血液内脂肪和空气E.以上都不是

10.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肺动脉 B.下腔静脉 C.右心房D.右心室 E.右下肢大静脉

11.下述关于肺淤血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B.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D.可发生漏出性出血E.常可见心衰细胞

12.股静脉血栓形成时.下述哪种结局不易发生?

A.阻塞血流 B.机化 C.脱落D.钙化 E.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13.有关慢性肝淤血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不妥?

A.中央静脉扩张 B.肝窦扩张C.肝细胞有萎缩 D.门静脉扩张E.部分肝细胞脂变

14.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血栓 B.血栓形成 C.血栓栓塞D.梗塞 E.血栓栓子

15.下述因素哪种与血栓形成无关?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C.血小板数量增多 D.癌细胞崩解产物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16.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17.心衰细胞是由于:

A.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B.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尘埃颗粒

C.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纤维素样坏死物D.心衰时巨噬细胞的集聚 E.以上都不是

18.慢性肺淤血的镜下改变,下列哪一项应该除外?

A.肺泡腔内有心衰细胞 B.肺泡壁增宽C.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D.切面为棕红色E.肺内支气管扩张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D A C E B 6、B C A C A 11、B E D C E 16、B A E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问答题

1.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如何鉴别?

2.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3.试以断肢再植为例说明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类型,并根据所学习的病理学知识分析影响断肢再植成功的病理学因素。

4.简述良性肉芽和不良肉芽的区别?

5.试述坏疽的类型及各型的比较?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 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 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 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 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 55% 70% 75% 80% 85% 95% 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 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域和可疑 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脱落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 A.能进行多次采样 B.细胞成分保存良好 C.宜从临床病变器官获取标本 D.含各种不同来源和类型的细胞 E.含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和微生物 2.刮擦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 A.细胞成分保存良好 B.能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 C.能从器官内部获取标本 D.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 E.在结果解释的标准和脱落细胞相同 3.穿刺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 A.费用低 B.创伤小 C.并发症少 D.无禁忌证 E.方法简捷 4.适用于富含黏液细胞病理学标本浓缩的是 A.离心法 B.细胞块法 C.细胞离心法 D.液基细胞学法 E.滤膜过滤法 5.不属于LBC技术处理非妇科细胞学标本涂片优点的是A.减少背景成分 B.适于原位杂交 C.细胞分布均匀 D.降低标本不满意率 E.适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6.细胞病理学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措施,最重要的是 A.培训 B.操作复核 C.结果解释 D.继续教育 E.患者随访 7.细胞病理学涂片上可见的上皮细胞,除外的是

A.间皮 B.鳞状上皮 C.血管内皮 D.纤毛上皮 E.分泌性腺上皮 8.慢性炎症的涂片上典型细胞病理学变化是出现 A.纤维蛋白 B.巨噬细胞 C.细胞碎片 D.中性粒细胞 E.修复上皮细胞 9.微生物感染后,细胞学涂片上会出现包涵体细胞,除外的是 A.沙眼衣原体 B.人多瘤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人乳头状瘤病毒 10.是癌细胞的主要形态学特征,除外的是 A.多核 B.巨大核仁 C.黏附性差 D.X染色体异常 E.异常有丝分裂 11.细胞学涂片上,若细胞质呈条纹状,表明恶性细胞来源于 A.腺细胞 B.间皮细胞 C.横纹肌细胞 D.黑色素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12.妇科细胞学涂片上,胞质中出现深褐色小颗粒的表层鳞状上皮细胞称为A.Pap细胞 B.鳞化细胞 C.船形细胞 D.大圆点细胞 E.异常角化细胞 13.妇科黏膜白斑者,在细胞学涂片上可出现典型的上皮细胞为 A.副基底层细胞 B.子宫颈纤毛细胞 C.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D.无核鳞状上皮细胞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

结缔组织染色法 Mallory三色染色法 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 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 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 橘红色:髓鞘、红细胞 图表 A 染色,显示胶原纤维,A组排列规则 . Masson三色染色法 绿色:胶原纤维 红色:肌纤维 橘红色:红细胞 图表 B Mssson三色法 图表 C 三色染色胃癌组织中血管平滑肌 . 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 红色:胶原纤维 黑色:网状纤维 绿色:弹性纤维 淡黄色:肌肉、红细胞

二、胶原纤维染色法 . 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鲜红色:胶原纤维 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 蓝褐色:胞核 图表 E 2.胶原纤维,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图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后2个月,van Gieson 染色, 坏死心肌被染成红色的纤维组织所代替,黄色区域为残留的心肌纤维。 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参照上图)

黄色:其他 三、网状纤维染色 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梅花开枝图,金色阳光伴树枝)

黄棕色:胶原纤维 淡红色:细胞质(红液复染) 图表 F 3.Gordon-Sweets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 图表 G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 四、弹性纤维染色 Gomori醛复红染色法 *甲醛生理盐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 图表 H 醛复红染色法 五、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 蓝绿色:弹性纤维 红色:胶原纤维 黄色:背景

六、肌肉组织染色 △横纹肌组织染色 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 蓝色: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黄色或枚红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骨 微紫色:粗弹性纤维(有时) 紫蓝色或棕黄色: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 图表 J .磷钨酸苏木素法 图表 K .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液 △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 染色法(1974年)

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一、选择题 【A1型题】 1.脱落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 A.能进行多次采样 B.细胞成分保存良好 C.宜从临床病变器官获取标本 D.含各种不同来源和类型的细胞 E.含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和微生物 2.刮擦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 A.细胞成分保存良好 B.能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 C.能从器官内部获取标本 D.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 E.在结果解释的标准和脱落细胞相同 3.穿刺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 A.费用低 B.创伤小 C.并发症少 D.无禁忌证 E.方法简捷 4.适用于富含黏液细胞病理学标本浓缩的是 A.离心法 B.细胞块法 C.细胞离心法 D.液基细胞学法 E.滤膜过滤法 5.不属于LBC技术处理非妇科细胞学标本涂片优点的是 A.减少背景成分 B.适于原位杂交 C.细胞分布均匀 D.降低标本不满意率 E.适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6.细胞病理学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措施,最重要的是 A.培训 B.操作复核 C.结果解释 D.继续教育 E.患者随访 7.细胞病理学涂片上可见的上皮细胞,除外的是

A.间皮 B.鳞状上皮 C.血管内皮 D.纤毛上皮 E.分泌性腺上皮 8.慢性炎症的涂片上典型细胞病理学变化是出现 A.纤维蛋白 B.巨噬细胞 C.细胞碎片 D.中性粒细胞 E.修复上皮细胞 9.微生物感染后,细胞学涂片上会出现包涵体细胞,除外的是 A.沙眼衣原体 B.人多瘤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人乳头状瘤病毒 10.是癌细胞的主要形态学特征,除外的是 A.多核 B.巨大核仁 C.黏附性差 D.X染色体异常 E.异常有丝分裂 11.细胞学涂片上,若细胞质呈条纹状,表明恶性细胞来源于 A.腺细胞 B.间皮细胞 C.横纹肌细胞 D.黑色素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12.妇科细胞学涂片上,胞质中出现深褐色小颗粒的表层鳞状上皮细胞称为A.Pap细胞 B.鳞化细胞 C.船形细胞 D.大圆点细胞 E.异常角化细胞 13.妇科黏膜白斑者,在细胞学涂片上可出现典型的上皮细胞为 A.副基底层细胞 B.子宫颈纤毛细胞 C.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D.无核鳞状上皮细胞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55%、70%、75%、80%、85%、95%、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 域和可疑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2.取材时要尽量保持组织的自然状态与完整性,避免认为变化。为此,切取组 织块的剪刀要锋利,切取时勿使组织受挤压、拉扯胡揉搓。 3.组织块的大小要适当,通常其长、宽、厚以1.5×1×0.4cm为宜,必要时可 增大到2×1.5×0.5cm,以便于固定液迅速浸透。尸体剖检时采取病理组织块可切得稍大些,待固定几小时后在家以修整,切到适当的大小。 4.对于特殊病灶要做适当标记。 5.注意避免类似的组织块混淆。 6.制片的组织块,越新鲜越好。 7.接受送检标本时,须依据送检单详细检查送检物。 (二)固定和固定液 将组织浸在固定液内,使细胞组织内的物质成为不溶性,让固有形态和结构得以保存叫作固定。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 1. 本次试验的固定液为:10%福尔马林液(实验室常用固定液) 福尔马林 100ml 自来水 900ml

上海市病理质控手册

上海市临床病理质控手册 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五月 前言 临床病理检验,又称临床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某些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它是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由于B超、CT、ECT和MRI等先进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加上一些特异性生化指标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肿瘤疾病的诊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对疾病的性质作出明确诊断,特别是作出肿瘤的良、恶性的诊断,目前仍依靠病理诊断。 由于临床病理诊断的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因此要求从事临床病理检验的医技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每一个标本检验必须认真、慎重和细致,对病理检验中的每个环节都需加以认真核对,对检验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绝不可以粗枝大叶,草率从事,以免事故发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本市临床病理检验的管理,确保临床病理质量,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市临床病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手册》(以下简称《质控手册》)。 《质控手册》不仅作为本市医院从事临床病理检验医技人员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本市临床病理的质量控制标准。 《质控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有关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临床病理检验操作常规 第一节常规病理学检查 一、组织病理学检验 (一)标本验收登记 (二)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三)组织切片制作 (四)光学显微镜检查 (五)病理学诊断 (六)病理诊断报告的书写 (七)上级主管医师对病理诊断的复核 二、细胞病理学检验 (一)细胞标本的验收和采集 (二)细胞病理学诊断和报告的书写 第二节特殊病理学检查 一、冷冻切片 (一)概述 (二)应用范围 (三)冷冻切片制片 (四)冷冻切片诊断 (五)冷冻切片诊断报告 二、特殊染色 (一)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二)对病理医师的要求 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一)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二)对病理医师的要求 四、尸体解剖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55%、70%、75%、80%、85%、95%、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 域和可疑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2.取材时要尽量保持组织的自然状态与完整性,避免认为变化。为此,切取组 织块的剪刀要锋利,切取时勿使组织受挤压、拉扯胡揉搓。 3.组织块的大小要适当,通常其长、宽、厚以1.5×1×0.4cm为宜,必要时可 增大到2×1.5×0.5cm,以便于固定液迅速浸透。尸体剖检时采取病理组织块可切得稍大些,待固定几小时后在家以修整,切到适当的大小。 4.对于特殊病灶要做适当标记。 5.注意避免类似的组织块混淆。 6.制片的组织块,越新鲜越好。 7.接受送检标本时,须依据送检单详细检查送检物。 (二)固定和固定液 将组织浸在固定液内,使细胞组织内的物质成为不溶性,让固有形态和结构得以保存叫作固定。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 1. 本次试验的固定液为:10%福尔马林液(实验室常用固定液) 福尔马林 100ml 自来水 900ml

病理学考试损伤的修复 习题及答案

第3章损伤的修复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题 1 .下列哪种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 A. 肾小管上皮细胞 B. 心肌细胞 C. 肝细胞 D. 表皮细胞 E. 造血细胞 2 .下列哪种情况,组织不能完全再生 A. 一个肺小叶的坏死 B. 一骨多发骨折 C. 断裂后缝合的肌腱 D. 肝脏多发点状坏死 E. 直径约 10cm 的表皮缺损 3 .皮肤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 不典型增生 B. 完全性再生 C. 异常增生 D. 瘢痕修复 E. 化生 4 .创伤伤口的收缩是在 A. 受伤后 2 - 3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B. 受伤后 1 - 2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C. 受伤后 3 - 4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D. 受伤后 1 - 3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E. 受伤后 4 - 5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5 .肉芽组织具有收缩功能、同时又能产生基质和胶原的细胞是 A .血管内皮细胞 B .肥大细胞 C .纤维细胞 D .成肌纤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6 .肉芽组织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 A .毛细血管 B .成纤维细胞 C .炎细胞 D .细胞外基质 E .成肌纤维细胞 7 .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A .填补缺损 B .纤维化 C .抗感染 D .能产生细胞外基质 E .分泌大量成长因子,调控细胞再生 8. 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的伤口称为 A .一期愈合 B .二期愈合 C .伤口愈合 D .再生 E .纤维性修复 9. 下列哪项是伤口二期愈合的特点 A .创面小 B .创面不洁、伴感染 C .手术切口 D .肉芽组织少 E .形成瘢痕小 二、X 型题 10 .纤维组织再生是,成纤维细胞的来源是 A .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转变而来 B .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转化而来 C .肉芽组织 D .结缔组织化生 E .血管内皮细胞索转化而来 11 .新生毛细血管通透性较高的原因有 A .新生毛细血管腔小 B .基膜不完整 C .内皮细胞间隙较大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细胞、组织的适应(一)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细胞、组织的适应(一)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 A、细胞膜受损钠泵功能障碍所致 B、胞质疏松并透明 C、胞核淡染或稍大 D、属于可恢复性病变 E、继续发展,可形成玻璃样变 2、哪种疾病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 A、肾小球肾炎 B、动脉粥样硬化 C、原发性高血压 D、酒精性肝炎 E、急性支气管炎 3、Russell小体的本质是: A、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B、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C、锥体细胞内嗜酸小体 D、浆细胞内免疫球蛋白体形成小体 E、肝细胞凋亡小体 4、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 A、水样变性 B、脂肪变性 C、粘液变性

D、玻璃变性 E、坏死 5、下列病变哪一项是正确的: A、慢性肝淤血晚期,脂肪变性主要位于肝小叶周围 B、磷中毒时肝脂肪变性主要位于小叶中心 C、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心肌脂肪变性,乳头肌常呈红黄相间 D、贫血时心肌脂肪变呈弥漫分布 E、脂性肾病时,远曲小管上皮脂肪变最明显 6、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脾脏 E、肾脏 7、脂肪变性原因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四氯化碳中毒 B、缺氧 C、饥饿 D、败血症 E、食过多脂肪可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 8、气球样变性的细胞最常见于: A、心 B、肝 C、脾 D、肾 E、脑 9、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

(完整版)病理学考试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习题及答案

第2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 名词解释: 1.病理学 (Pathology) 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2.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简称活检,从患者病变处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 第2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题 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钙化是: A. 营养不良性钙化 B. 转移性钙化 C. 补 Ca ++ D. Ca ++ 排出减少 E.VitD 摄多 2 .细胞水肿时,细胞内: A.H 2 0 多、 Na + B. H 2 0 多、 K + 多 C. H 2 0 多、 Ca ++ 多 D. H 2 0 多、 Mg ++ 多 E. 以上都对 3 .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最明显表现在: A. 左心室乳头肌 B. 左心室前壁 C. 左心室后壁 D. 室间隔 E. 左心房 4 .肝细胞脂肪变性时所形成的细胞内圆形滴其主要成分为 A. 类脂 B. 脂褐素 C. 脂蛋白 D. 中性脂肪 E. 胆固醇 5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 核碎 B. 自噬泡增多 C. 核染色质深染 D. 胞质染 E. 核糖体减少 6 .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 干酪样坏死 B. 肝阿米巴病严重变质 C. 肝细胞嗜酸性小体 D. 脾梗死 E. 肾梗死 7 .区别机体组织,坏死与尸体组织自溶时,最无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是: A. 核碎裂、核溶解 B. 间质纤维蛋白样坏死 C. 坏死灶呈楔形 D. 中性粒细胞浸润 E. 充血反应带 8 .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为: A. 核碎裂 B. 核溶解 C. 核固缩 D. 核内包涵体 E. 核裂解 9 .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 脂肪坏死 B. 坏疽 C. 干酪样坏死

推荐-细胞病理学的诊断规范 精品

细胞病理学的诊断规范 一、阅片 阅片前必须首先核对送检单和涂片编号及张数,了解患者病史、临床各项检查结果、临床诊断及以往病理检查的情况,必要时诊断者需亲自查看患者。 阅片方法原则上在10X10低倍镜下按自左向右、自上而下方向循序移动玻片,每个视野要有少许重叠,以免遗漏检查的细胞成分。对可疑细胞,结合高倍视野仔细观察。对可作出诊断的细胞或值得讨论的细胞成分,提倡用墨水画圈做出标记,以便复查与讨论。 二、细胞病理学报告的格式 细胞病理学检查包括脱落细胞学和穿刺细胞学,它们的主要诊断方法与诊断报告格式有所不同,后者的报告格式更接近组织病理学。 脱落细胞学诊断一般采用分级诊断法。阴道脱落细胞学诊断近年来试用Bethesda分类。穿刺细胞学诊断宜采用直接病名诊断法及描述性诊断法。

(一)分级诊断法。指细胞学所见用分级的方式表示出来。通常采用的有三级、四级及五级法。根据我省对各级医院要求的不同,为便于统一,我们主张一级医院采用三级分类法,二、三级医院采用五级分类法。 1.三级分类法: 阳性:找到肯定的恶性(癌)细胞。 可疑:找到异形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癌)细胞,需临床进一步观察或重复送检。 阴性:为正常细胞或一般炎症变形细胞。 2.五级分类法: Ⅰ级:未见异形细胞或不正常细胞。 Ⅱ级:见异形细胞,但无恶性证据。 Ⅲ级:可疑恶性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一般需重复涂片或进一步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Ⅳ级:即高度可疑恶性细胞。需复核确诊或活组织检查确诊。 Ⅴ级:见确定的恶性(癌)细胞。 分级诊断法的诊断报告书,应采用按诊断性名称分级报告的格式,避免用数字式分级诊断。阳性诊断应尽可能说明类型。

医考类西医综合分类模拟题病理学细胞与组织损伤

西医综合分类模拟题病理学细胞与组织损伤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钙化中,属于转移性钙化的是 A.肝内血吸虫卵钙化 B.肾小管钙化 C.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钙化 D.主动脉粥瘤钙化 答案:B [解答骨、牙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及少量铁、镁等物质,显微镜下呈蓝色颗粒状至片块状。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此时体内钙磷代谢正常,见于结核病、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性主动脉瓣病变及瘢痕组织等,可能与局部碱性磷酸酶增多有关。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高血钙)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称为转移性钙化,主要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摄入过多、肾衰(肾小管钙化)及某些骨肿瘤,常发生在血管及肾、肺和胃的间质组织。钙磷代谢失调可加重营养不良性钙化。 2. 转移性钙化可发生于 A.血栓 B.肾小管 C.干酪样坏死 D.粥瘤 E.死亡血吸虫卵 答案:B [解答病理性钙化指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营养不良性钙化见于变性坏死的组织,如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肿瘤内、血栓内、陈旧瘢痕、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等。转移性钙化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 — 1/13 — — 1/13 —

进、维生素D过多症和肿瘤骨转移导致的骨广泛破坏引起的全身钙、磷代谢障碍,钙盐沉积于肺泡壁、肾小管和胃黏膜上皮。 3. 坏死组织本身的结局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溶解吸收 B.分离排出 C.机化 D.化生 E.包裹钙化 答案:D [解答化生不是坏死的结局。 4. 下述肝脂肪变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化学毒物使脂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肝脂肪变性 B.糖尿病时,脂肪酸入肝过多,导致肝脂肪变性 C.缺氧时,可导致肝脂肪变性 D.食人脂肪过多,导致肝脂肪变性 E.白喉杆菌外毒素影响脂肪酸代谢,导致肝脂肪变性 答案:D [解答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原因:①脂蛋白合成障碍:如化学毒物;②中性脂肪合成过多:如糖尿病时,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利用能力;③脂肪酸的氧化受损:如白喉外毒素。缺氧既影响脂蛋白合成,又影响脂肪酸氧化。食入脂肪的多少一般与肝脏脂肪变性关系不大。 5.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脑 B.心脏 C.肾脏 D.脾脏 E.小肠 答案:A — 2/13 —

细胞病理学

脱落细胞学技术 1、常用固定液(填空)(1)95%乙醇固定液(2)乙醚乙醇固定液 (3)氯仿乙醇 2、固定时间:(填空)一般为15~30min。 3、染色方法(填空) (1)H-E染色 (2)巴氏染色 (3)瑞-吉氏染色 4、封固涂片(填空)用二甲苯调配的中性树脂胶进行封固。 标本固定的目的:主要就是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与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液能沉淀与凝固细胞内的蛋白质,并能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从而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所以固定愈快,细胞愈新鲜,染色效果愈好。 巴氏五级法:(问答题) Ⅰ级:涂片中只见正常细胞与少量一般炎症细胞。 Ⅱ级:涂片中有较多一般炎症细胞或有少量轻度核异型细胞。 Ⅲ级:涂片中有较多核异型细胞,怀疑为恶性肿瘤。 Ⅳ级:涂片中有较多重度核异型细胞,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 Ⅴ级:涂片中有典型恶性肿瘤细胞而且数量较多,肯定为恶性肿瘤。 液基细胞学技术的优点:(问答题) ①涂片上细胞分布均匀、分布范围小、背景清晰。 ②筛检简便、快速。 ③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④能显著降低标本的不满意率。 ⑤可用于原位杂交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宫颈脱落细胞学概述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 就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就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筛查、诊断与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脱落细胞学的概念: 脱落细胞学就是利用各种采集器采取人体各个部位,特别就是官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或用细针直接吸取病变器官及肿物获得的细胞,经不同方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形态,从而做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故又称为临床细胞学、诊断细胞学或细胞病理学。脱落细胞学就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就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基底层细胞:最小,直径约为10μm,正常情况下罕见,就是唯一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核浆比为1:(0、5~1)。 ②副底层细胞:直径约为10-15μm,由2-3层圆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1~2)。 ③中层细胞:直径约为15-40μm,由数层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2~3)。 ④表层细胞:最大,直径约为40-60μm,由各种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3~5)。 基底层、副底层、中层的细胞核呈球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疏松,直径约8μm。 表层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细胞有小的胞核,但致密、染色深,核质交界处有狭窄空晕,核多固缩。 宫颈脱落细胞炎症反应性改变 细胞炎症反应性改变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退行性变化、细胞再生、化生、细胞增生性变化

(完整版)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1.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2.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3.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5.再生: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来修复组织缺损的过程。 6.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 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7.病理性钙化:骨.牙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钙盐沉积。 8.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9.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和细胞成分, 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10.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11.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12.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如果体液积聚在体腔则称为积水。 13.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 14.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又称静脉 性充血。 15.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 简称充血。 16.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7.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18.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19.溃疡: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完全溶解吸收时,发生在皮肤粘膜的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 织缺损,浅者称为糜烂;深者称为溃疡。 20.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21.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22.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 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23.畸胎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有向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两 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成分。 24.交界瘤: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25.原位癌:指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原位癌累及腺体导管内原位 癌和小叶原位癌。 26.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 绕呈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27.绿色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白细胞细胞在颅骨.椎骨.硬脑膜和肾等部位形成孤立的 瘤结节,即绿色瘤。肉眼呈绿色,因瘤细胞含过氧化酶,接触空气后,瞬息氧化而褪色。 28.渐进性坏死:在多数情况下,坏死是由受损组织.细胞的变性逐渐发展而来的。 29.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清除,而且还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 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30.槟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 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3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 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32.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33.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及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 形成的突出粘膜表面的带蒂的炎性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和宫颈。 34.炎性假瘤:慢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快。常发生于 眼眶和肺。

病理学选择题型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病理学选择题型细胞组织 的适应和损伤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A. 萎缩 B. 肥大 C. 发育不全 D. 增生 E. 化生 2. 细胞内出现下列哪种色素表示细胞萎缩 A. 胆色素 B. 疟色素 C. 脂褐素 D. 黑色素 E. 含铁血黄素 3. 体积增大的肾萎缩见于 A. 原发性高血压晚期 B.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C. 慢性肾盂肾炎 D. 严重的肾盂积水 E. 肾动脉粥样硬化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 老年男性的睾丸 B.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脏 C. 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 D. 老年女性的子宫 E. 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 5. 下列萎缩中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是 A.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肝 B. 晚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肾 C. 老年女性的卵巢 D. 截瘫病人的双下肢 E. 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 6. 下述器官体积增大仅由肥大引起的是 A. 哺乳期乳腺B. 功能亢进的甲状腺 C. 运动员的与运动有关的骨骼肌 D. 妊娠期子宫 E. 垂体ACTH细胞腺瘤病人的肾上腺 7.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不典型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8. 下述哪种情况不必于化生 A. 柱状上皮改变为移行上皮 B. 移行上皮改变为鳞状上皮 C. 胃黏膜上皮改变为肠上皮 D. 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变为骨母细胞 E. 成纤维细胞变成纤维细胞 9. 鳞状上皮化生不发生于 A. 支气管黏膜上皮 B. 胆囊黏膜上皮 C. 胃黏膜上皮 D. 脑室管膜上皮 E. 肠黏膜上皮 10. 下述肿瘤中哪一个与化生有关 A. 肾盂移行细胞癌 B. 胃腺癌 C. 肠鳞状细胞癌 D. 肝胆管上皮癌 E. 食管鳞状细胞癌 11. 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变化是 A. 内质网扩张 B. 核糖体脱落 C. 线粒体肿胀 D. 溶酶体增多 E. 脂褐素增多 12. 下列细胞器中对缺氧最敏感的是 A. 溶酶体 B. 线粒体 C. 光面内质网 D. 粗面内质网 E. 高尔基器 13. 缺氧时,细胞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A. 细胞形态 B. 细胞代谢 C. 细胞功能 D. 细胞器形态 E. 细胞核形态 14. 细胞水肿,电镜下的形态改变是 A. 溶酶体增大,增多 B. 线粒体嵴增多 C. 微绒毛增多 D. 高尔基器多 E. 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 15. 气球样变的细胞最常见于 A. 心 B. 肝 C. 肾 D. 脑 E. 脾 16. 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A. 心 B. 肝 C. 脾 D.

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点击:1353次| 回复:1次| 发布时间:2013-01-08 08:22:08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细胞器退化,自噬小体↑,脂褐素↑-褐色萎缩(细胞器残体) 电镜观察: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 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老化和损伤性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 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 分类: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分类:弥漫性.局灶性 增生的原因: 1.激素:如前列腺增生。2.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3.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 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细胞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应尽快送至病理科(或细胞病理学室,下同);病理科核验检材无误后,应尽快进行涂片和染色。 (四)病理科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二、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的基本要求 (一)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 (二)肿物细针穿刺物涂片 1. 应由掌握细针穿刺技术的注册医师或注册助理医师,按照细针穿刺技术操作常规,亲自对确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采取穿刺物。 2. 适应症:通常为: (1)浅表肿物:乳腺、甲状腺、涎腺、淋巴结、前列腺、皮下软组织和骨等。 (2)胸腔肿物:肺、胸膜和纵隔等。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

第一章常规组织病理技术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重点通过对疾病过程中各个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的观察,为临床解决疾病的病理诊断问题。病理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病理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病理工作者的视野,丰富了病理研究工作的内容,也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但是,无论多少新技术、新方法涌现,病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仍然是常规组织病理技术,离开它,一切病理诊断或研究都将无从谈起。本章将简要介绍常规的组织病理技术,包括组织(细胞)取材、固定、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以及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 第一节组织与细胞的取材 病理标本检查包括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两个方面,一张好的切片与组织取材、固定、染色都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取材、合适的固定和良好的染色是优质病理工作的基础。目前,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已普遍应用于大多数医院病理科和研究单位,而该方法所需的材料,不仅要求组织细胞的形态完整保存,而且要最大程度地保存组织或细胞成分的抗原性。在保证抗原性不受损伤的同时,还要求抗原不弥散,以保证其准确定位。这就对组织的取材和固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固定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的标本,都可能导致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一、组织取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检标本、手术切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剖标本等。组织取材的一般原则是:①组织块的厚度为0.2~0.3cm;面积1~1.5cm2,最多不超过2cm2,太大、太厚的组织块常常固定不好;对于冷冻切片,取材组织块可略厚(0.3~0.4cm);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组织块,以1cm×lcm×0.2cm 为好,不要太大,以免浪费试剂;②对于皮肤、腔道器官及囊壁组织等应剪成细条,较长时可将其缠绕成同心圆状;③骨组织需先经过脱钙处理;④新鲜组织若

病理学:损伤修复(上)

损伤的修复(上) (2008) 人体内属于恒定细胞的有 A.神经细胞 B.表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 ?肠上皮细胞 答案:A、C 解析:8版病理学P28?永久性细胞(Permanentcells)是出生后就不再具有分裂增生的能力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但神经纤维再生能力活跃。表皮细胞、肠上皮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 ■■■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一、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1、生理性再生:指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以 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的再生 2、病理性再生:指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即病理性再生 二、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注: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同一系统中不同细胞的周期也有所差异(再生能力:低等〉高等;幼稚〉高分化) 三、干细胞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 1、定义:干细胞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无限或较长时间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类细胞 2、分类: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①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在人胚胎发育早期一一囊胚(受精后约5~7天)中未分化的细胞 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它们拥有类似胚胎的全能分化性;对生物医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研究都将产 生重要影响;胚胎干细胞最激动人心的潜在应用是用来修复甚至替换丧失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②成体干细胞 机体内多种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存在成体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表皮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肌肉干 细胞、肝脏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等;部分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不仅可以向本身组织进行分化,也可以

细胞病理学

脱落细胞学技术 1.常用固定液(填空)(1)95%乙醇固定液(2)乙醚乙醇固定液(3)氯仿乙醇 2.固定时间:(填空)一般为15~30min。 3.染色方法(填空)(1)H-E染色(2)巴氏染色(3)瑞-吉氏染色 4.封固涂片(填空)用二甲苯调配的中性树脂胶进行封固。 标本固定的目的:主要是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的蛋白质,并能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从而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所以固定愈快,细胞愈新鲜,染色效果愈好。 巴氏五级法:(问答题) Ⅰ级:涂片中只见正常细胞和少量一般炎症细胞。 Ⅱ级:涂片中有较多一般炎症细胞或有少量轻度核异型细胞。 Ⅲ级:涂片中有较多核异型细胞,怀疑为恶性肿瘤。 Ⅳ级:涂片中有较多重度核异型细胞,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 Ⅴ级:涂片中有典型恶性肿瘤细胞而且数量较多,肯定为恶性肿瘤。 液基细胞学技术的优点:(问答题) ①涂片上细胞分布均匀、分布范围小、背景清晰。 ②筛检简便、快速。 ③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④能显著降低标本的不满意率。 ⑤可用于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宫颈脱落细胞学概述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 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脱落细胞学的概念: 脱落细胞学是利用各种采集器采取人体各个部位,特别是官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或用细针直接吸取病变器官及肿物获得的细胞,经不同方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形态,从而做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故又称为临床细胞学、诊断细胞学或细胞病理学。脱落细胞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基底层细胞:最小,直径约为10μm,正常情况下罕见,是唯一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核浆比为1:(0.5~1)。 ②副底层细胞:直径约为10-15μm,由2-3层圆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1~2)。 ③中层细胞:直径约为15-40μm,由数层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2~3)。 ④表层细胞:最大,直径约为40-60μm,由各种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3~5)。基底层、副底层、中层的细胞核呈球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疏松,直径约8μm。 表层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细胞有小的胞核,但致密、染色深,核质交界处有狭窄空晕,核多固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