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内除法(完整版)

表内除法(完整版)

表内除法(完整版)
表内除法(完整版)

20÷5= 81÷9= 12÷4= 20÷4= 72÷8= 15÷5= 15÷3= 63÷7= 18÷6= 10÷2= 54÷5= 21÷7= 16÷4= 36÷4= 24÷8= 12÷3= 27÷3= 27÷9= 8÷2= 6÷3= 18÷2= 8÷4=

9÷3=

64÷8=

10÷5=

6÷2=

56÷7=

12÷6=

4÷2=

48÷6=

14÷7=

72÷9=

40÷5=

36÷9=

18÷9=

32÷4=

56÷8=

24÷3=

16÷8=

63÷9=

16÷2=

42÷7=

49÷7=

48÷8=

42÷6=

54÷9=

36÷6=

30÷6=

30÷5=

35÷7=

32÷8=

24÷4=

40÷8=

18÷3=

45÷9=

12÷2=

24÷6=

25÷5=

28÷7=

27÷9=

20÷5=

81÷9=

12÷4=

20÷4= 72÷8= 15÷5= 15÷3= 63÷7= 18÷6= 10÷2= 54÷5= 21÷7= 16÷4= 姓名:36÷4= 24÷8= 12÷3= 27÷3= 27÷9= 8÷2= 6÷3= 18÷2= 8÷4= 9÷3=

64÷8=

10÷5=

6÷2=

56÷7=

12÷6=

4÷2=

48÷6=

14÷7=

72÷9=

时间:

40÷5=

36÷9=

18÷9=

32÷4=

56÷8=

24÷3=

16÷8=

63÷9=

16÷2=

42÷7=

49÷7=

48÷8=

42÷6=

54÷9=

36÷6=

30÷6=

30÷5=

35÷7=

32÷8=

成绩:

24÷4=

40÷8=

18÷3=

45÷9=

12÷2=

24÷6=

25÷5=

28÷7=

27÷9=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55页例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板书: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 例 3 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35=5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5页例4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新人教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新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 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一) 一、 精学精练 1、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 (1)□ □ □ □ □ □ □ □ 一共有( )个□,每4个一组,分成了( )组。 (2)△ △ △ △ △ △ △ △ 一共有( )个△,每3个一组,分成了( )组。 (3)○ ○ ○ ○ ○ ○ ○ ○ ○ ○ ○ ○ 一共有( )个○,每2个一组,分成了( )组。 2、填空,在横线上列式,不用答题。 (1)10根筷子,每2根配成一双,可以配成( )双。 。 (2)公园门票3元一张,12元可以买( )张门票。 。 (3)一本书有24页,小明4天看完,小明平均每天看 ( )页。 。 (4)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个。 。 3、完成表格 二、 活学活用

1、找出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并填出空格里的数 (1) (2) 2、把18个○平均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先画一画,再列式。 3、动脑筋。 (1)数一数,一共有( )只蝴蝶。 (2)如果每3只蝴蝶飞到一朵花上,要( )朵花。 (3)如果每2只蝴蝶飞到一朵花上,需要( )朵花。 (4)如果有2朵花,那么平均每朵花上有( )只蝴蝶。 (5)如果有3朵花,那么平均每朵花上有( )只蝴蝶。 4、一条长16米的绳子,小聪把它对折了三次,这时每折绳子有多长? 表内除法(二) 一、 精学精练 1 5 9 21 35 21 14 21 19 45 43 12 10 23 36

1、兰兰要把6个☆平均分成3份,你认为第()种分法是正确的呢?在它后面 画“√”。 第一种分法:☆☆☆☆☆☆ 第二种分法:☆☆☆☆☆☆ 第三种分法:☆☆☆☆☆☆ 2、填空: 图中共有()个草莓,平均分给2人,每人()个; 平均分给3人,每人()个; 平均分给6人,每人()个。 3、填空:如果每2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盘。 如果每3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盘。 如果每6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盘。 4、填空并列出算式,不答题。 (1)10个气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个。。 (2)10个气球,每5个气球给1个小朋友,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3)20人去划船,每4人乘一条船,需要()条船。。 (4)20人去划船,分乘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人。。 二、活学活用 1、把12块饼干平均分一分,想一想有几种分法?每种分法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2、根据要求写出算式。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练习题.pdf

《表内除法(二)》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把下面的口诀填完整。 三()二十一五八()二()十八 四()二十八()七四十九()()六十四 二、看图列式。 ()×()=()想口诀: 42÷6=()想口诀: 42÷ 7=()想口诀: 三、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48 ÷ 6 49 ÷7 8 ×7 36 ÷ 6 35 ÷7()<()<()<()<() 四、有24个桃子,请你分一分。

(1)如果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五、在()里填“+”“-”“×”“÷”。 10()3=7 42()7=6 25()5=30 7()8=56 32()4=8 19()9=28 12()8=4 5()6=30

《表内除法(二)》同步测试(第2课时) 一、想口诀,写算式。 七九()六()五十四 二、填一填。 三、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看谁算得都对。 45÷9= 40÷5= 32÷4= 59-40= 36÷4= 32-8= 7×8= 81÷9= 43+9= 12÷4= 63÷7= 21÷7=《表内除法(二)》同步测试(第3课时) 一、口算。 32÷8= 63÷7= 18÷3= 81÷9= 56÷8=28÷4= 40÷5=45÷9= 49÷7=32÷8= 54÷6= 21÷3= 二、解决问题。 1、购物。 (1)小青用27元钱买了3包薯条,每包薯条多少元? (2)每块蛋糕3元,小青有24元,他能买几块蛋糕? 2、二年级有6个班,每班栽了6盆花,一共栽了多少盆花?把这些花送给一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可分得几盆花? 3、日记本原来9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4个24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4、手套毛巾茶杯帽子 8元 5元 9元? (1)买4个茶杯,一共需要多少钱? (2)36元一共买了4顶帽子,一顶帽子多少钱?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 说课稿 》(四篇)

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说课稿一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表内除法教案

表内除法教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表内除法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 1、△△○○○○○○左图△有()个,○有()个,○的个数是△个数的()倍。 2、42里面有()个7。 3、3个8是(),9的6倍是()。 4、40是5的()倍。 5、6×9=(),表示()个()是()。也表示()的() 倍是()。 6、72÷8=(),表示()里面有()个()。还表示把()平均 分成()份,每份是()。 二、口算 8×4= 32÷4= 4×9= 56÷8= 14÷7= 27÷3= 81÷9= 16÷2= 54÷6= 4×9= 35÷5= 3×7= 9×9= 6×8= 56÷8= 2×9= 三、竖式计算 54÷9= 8×7= 42÷6= 6×5= 56÷8= 20÷4=

四、列式计算 1、5的9倍是多少? 2、28里面有几个4? 3、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 5、3个7是多少? 6、36是9的多少倍? 五、应用题 1、食堂买进24袋大米,8袋面粉。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几倍? 2、在3月植树活动中,第二小组植树5棵,第三小组植树棵数是第二小组植树棵数的7倍,第三小组植树多少棵? 3、哥哥把21本书平均分给小里、小军和小明,小军分到多少本?

4、妈妈买回来24米布,然后平均分成了4块,每块是几米?如果每块做2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 5、在暑假里,小华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小华每天看9页,8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下68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思考题(补充条件,并解答) 1、共有24个糖,每盘放6个,? 2、体育室有9个篮球,,体育室的足球有多少个?

二年级乘法口诀表(乘法练习、除法练习)

九九乘法表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练习一 错题统计 2×6=4×5=2×3=4×9=3×6=7×7=1×6= 7×9= 5×8= 2×9=6×7=1×3= 2×5=3×8=9×9=4×7=6×9=3×4=1×1=5×5=8×6=8×2=8×1=9×8=8×8=4×2=5×3=3×7=6×5=6×4=5×1=2×2=4×4=7×5=6×68×7=5×9=1×7=3×2=1×5=4×1=1×2=2×7=3×9=2×1=4×2=6×2=8×2=8×3=7×3=9×3=7×1=3×3=5×4=6×1=7×4=4×8=7×2=9×4=5×6=5×7=8×5=2×8=3×5=9×1=3×1=6×3=9×5=7×6=6×8=3×4=9×6=7×8=9×2=9×8=5×2=9×7= 6×4= 9×3= 8×7=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说课稿(附教案)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因此本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教学时,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举例说明“每份同样多”,并能说出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平均分的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积淀经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2.动手操作,探究

表内除法分一分说课材料

表内除法分一分

表内除法 分一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1、例2,第6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68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现实意义和数学意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物品进行平均分。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8个五角星,12支铅笔,3个盒子。 学生准备:20根小棒,每组1袋豆子、4个盘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第65页主题图

学生观察这幅图中的小朋友课间活动时在干什么? 尽可能从图 中发现以下信息: (1)操场上一共有30人。 (2)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 (3)6人1组,可以分几组? 教师:这些小朋友在参加课外活动时,为了方便开展活动,采用了 分组的方式进行。你们在课间活动时,也有过这样分组进行的经验吗?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需要分一分来解决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分一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出示例1,提出分的要求。 出示6个★。 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教师:要把6个★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2)学生独立分一分。 教师:请你数出6根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看谁的方法多。 (3)总结平均分的概念。 抽学生上台,在展示台上展示把6个★分成两堆的不同分法。 ★★★★★★ ★★★★★★

★★★★★★ 教师:这3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比较特殊? 为什么?(第3种,因为分得的每一堆的个数一样多。) 教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把第3种分法贴在黑板上,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4)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分一分,并呈现学生的不同分法。提问: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为什么? 2.教学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刚才通过分五星和小棒,我们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有12支铅笔(出示12支铅笔),要平均分成3 份(出示 3个盒子),可以怎么分? (1)独立操作。 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12支铅笔,动手分一分,预设学生可能的分法: ①每次每份分1支,4次分完。 ②每次每份分2支,2次分完。 ③1次每份分3支,1次每份分1支,2次分完。 ④每次每份分4支,1次分完。 ⑤先把12 支铅笔分成3 份,再把多的移给少的,逐渐变成每份 4支。

表内除法(平均分)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图片、小棒。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出示桃子图片)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设计意图:有操作才有收获,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产生多种答案。这节课是在一般中寻找独特,分法有很多,主要让学生在比较中生成学习资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玩中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给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指导学生每3个一份,看看结果是几份,交流。 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操作分,但每3个一份的分时,教师巡视指导。因为教材仟2次操作,都是每2个一份地分,防止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进行比较,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强调: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提醒学生先圈一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引导学生借助书上的气球,每3个一圈,看看圈出了几分,每一份就是给一个人。求出结果。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学情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1、第39页例2,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结合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 4 × 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 七()六十三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挂小旗整齐? (2)有多少面小旗?列式得出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有56面小旗,怎样挂小旗整齐?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挂8行,每行有多少面小旗? 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4)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公开课教学设计_1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书第42——4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和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初步认识。 (出示课件)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桃子)你们喜欢吃桃子吗?(喜欢)请你们数一数有几个桃?(6个)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些桃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首先请大家把题读一遍。 师:现在老师想把这6个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请大家想一想。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生1:两堆都是3个。 生2:一堆2个,一堆4个。 生3:一堆1个,一堆5个。 师:小朋友想得太好了。那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哪种分法最公平? 生1:第一种,他们都是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 生2:后两种分法一堆分得多一堆分得少,第一种分法两堆都是一样多。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均分”。(板书课题) 师:那刚才第二种和第三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不是)为什么?(因为它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2、加深认识。 师:这6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学生动手分)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生1:我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生2:我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个。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同样多)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最新表内除法分一分

1 表内除法 分一分 2 3 第一课时 4 教学内容 5 教科书第66页例1、例2,第6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68页练习十五第1,2 6 题。 7 教学目标 8 1.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现实意义和数学意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9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物品进行平均分。 10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1 教学重、难点 12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3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4 教学准备 15 教师准备:18个五角星,12支铅笔,3个盒子。 16 学生准备:20根小棒,每组1袋豆子、4个盘子。 17 18 教学过程

19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0 1.出示第65页主题图 21 学生观察这幅图中的小朋友课间活动时在干什么? 尽可能从图中发现以下信22 息: 23 (1)操场上一共有30人。 24 (2)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 25 (3)6人1组,可以分几组? 26 教师:这些小朋友在参加课外活动时,为了方便开展活动,采用了分组的方式27 进行。你们在课间活动时,也有过这样分组进行的经验吗? 28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需要分一分来解决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分一分。 29 30 板书课题:分一分。 31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2 33 (1)出示例1,提出分的要求。 34 出示6个★。 35 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36 教师:要把6个★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37 (2)学生独立分一分。

教师:请你数出6根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看谁的方法多。 38 39 (3)总结平均分的概念。 40 抽学生上台,在展示台上展示把6个★分成两堆的不同分法。 ★★★★★★ 41 42 ★★★★★★ 43 ★★★★★★ 44 教师:这3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比较特殊? 为什么?(第3种,因为分得的每一45 堆的个数一样多。) 46 教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把第3种分法47 贴在黑板上,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48 均分? 49 (4)课堂活动第1题。 50 学生独立分一分,并呈现学生的不同分法。提问: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为什51 么? 52 2.教学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53 教师:刚才通过分五星和小棒,我们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54 有12支铅笔(出示12支铅笔),要平均分成3 份(出示 55 3个盒子),可以怎么分? (1)独立操作。 56 57 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12支铅笔,动手分一分,预设学生可能的分法: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二 练习题

《表内除法二》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 倍?这题是求()。 (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8×2

(1)﹥(2)﹤(3) =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三、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 五、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导学案人教版.doc

第1课时平均分(1)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时分配: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1) 1课时 (2)平均分(2) 1课时 (3)平均分(3) 1课时 (4)除法(1) 1课时 (5)除法(2) 1课时 (6)练习课 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1课时 (3)解决问题 1课时 (4)练习课 1课时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5)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进行除法教学时,多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建立除法的概念;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除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除法说课稿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3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教学设计: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7~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4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一课时】 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利用7、8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创设学生能够独立尝试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使学生在经历求商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用7~8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熟练应用7、8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三、教学难点 在用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出示主题图。 2.观察:在这幅图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3 .思考:请回忆2—6口诀求商的方法,独立思考,列式计算,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4.小结:今天,我们将根据2—6的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利用7-8 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用7的口诀求商 (1)教师:每行有7面小红旗,能排这样的几行呢你能够解决吗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2)思考:他们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说一说求商的过程 (3)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2.教学用8的口诀求商 (1)思考:刚才我们已经会用7的口诀进行求商,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 (2)教师:启发学生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让学生在不断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小结:说一说怎样用口诀求商。 (三)拓展延伸 ⒈计算下面各题 思考: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2. 解决问题:拔河比赛 (1)观察图片,掌握数学信息 (2)分析数量关系,提出数学问题 (3)独立解决: ①获胜队员每人能得几本书 ②失败队员每人能得几本书 3.电影院每张票8元,一共有40元钱,能买几张票呢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 说课稿 》(四篇)

2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说课稿一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表内除法(一)

表内除法(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像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运算各部分的名称。教材自始至终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方式逐步体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既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亲切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次次体验成功并感受到除法在生活中的价值,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单元知识结构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和除法 表内除法(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被除数不超过12 被除数不超过24 解决问题 三、单元总体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3.使学生初步体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 四、单元重难点 重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 难点:了解除法的意义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9页例1、例2,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践明确“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过程。 2.理解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不同数量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书上第7页的主题图。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教师根据主题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例题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学习除法首先要从平均分开始。这里有6颗糖果(课件出示6颗糖果的图片),要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自己分一分。 学生思考,并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2.师:如果是分给3个小朋友,哪一种分法最公平? 生:每份2根。 3.教师揭示“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巩固练习:(1)完成第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11页第1题。 三、学习例题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师:知道了平均分的含义,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平均分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18根小棒,我们要把它平均分分成6份,可以怎样分? 2.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