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窥望(kuì)趱行(zǎn)怄气(òu)聒噪(guō)

B . 嗔怒(chēn)省得(shěng)恁地(nèn)干系(xì)

C . 勾当(gòu)撇下(piē)怨怅(chàng)计较(jiǎo)

D . 兀自(wù)尴尬(gà)逞辩(chéng)朴刀(pō)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更胜一筹锋芒毕露义愤填膺束手无策

B . 微不足道销声匿迹正襟危坐跚跚来迟

C . 一视同仁相形见绌恪守尽职突如奇来

D . 轻飞曼舞莫衷一事顾名思意来势汹汹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19九下·萧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卢俊义拜于地下,说道:“兄长枉自多谈;卢某宁死,实难从命。”吴用又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

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假甚鸟!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伙!”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上前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都是受过朝廷诰命的:他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别人?”刘唐便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让后来人。”鲁智深大叫道:“若兄长还要这许多礼数,洒家们各自撒开!”宋江道:“你众人不必多说,我别有个道理。看天意是如何,方才可定。”吴用道:“有何高见?便请一言。”宋江道:“有两件事。”正是教:梁山泊内,重添两个英雄;东平府中,又惹一场灾祸。直教:天罡尽数投山寨,地煞空群

聚水涯。毕竟宋江说出那两件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选自《水浒传》六十八回)

(1)文中卢俊义绰号是________,宋江推举他坐山寨的第一把交椅的原因是________。

(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四、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0分)

5. (10分)(2018·安徽模拟) 某中学九(3)班以“小说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渲染活动气氛。

(2)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自己最喜爱的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你最喜欢哪一部小说?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3)下面是魏晓曼同学写的活动感言,请你帮她修改。

有人把书籍比作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我觉得点儿都不为过。【A】几年来,通过阅读小说,使我的知识不断积累,思维更加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B】人生是短小的,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C】从阅读第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开始,每读一部小说,我都沉浸在小说故事之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我阅读小说的最大乐趣。

①【A】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将“________”删去。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C】句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9八下·陆川期末) 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小题。

八年级学生小艾的生日聚会上,同班同学送礼物和祝福给小艾。

假如你是小艾最要好的同学,你了解小艾爱读小说,你在生日聚会上送给小艾一本路遥写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并且对小艾说几句祝福语。

请你联系生日礼物《平凡的世界》来写出你对小艾说的生日祝福语。(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100字)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7. (20分) (2018八上·柯桥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

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①________;

②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4)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

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根据《昆虫记·蟋蟀》删改)(1)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2)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3)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选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

9. (17分) (2019八上·山东期末) 阅读下面两段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居安思危》)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B .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 . 病虽愈虽:虽然

D . 四夷俱服服:臣服,服从。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B . 然后知生于忧患然朕日慎一日

C . 所以动心忍性臣不以为喜

D . 故天将降大任故欲数闻卿辈谏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B . 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乙文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C . 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事实说明人只有出身贫贱,经受艰苦磨炼后,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D . 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2019·金华)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作文 (共2题;共6分)

11. (1分)(2019·宜州模拟) 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感动着你,给你温暖,给你启迪,给你力量:也

许是一种情感,也许是一个眼神,一本书、一句话、一首歌……

请以“总有____________感动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600字以上。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2. (5分)(2020·河北模拟) 作文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一场旅行,充满期盼,不断努力,又会撞见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意外,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无法回避。无论面对它时是怎样的心境和过程,总会迎来下一站。回首来处,皆是风景;人生的路,每一步都不会白走。这时,你也许会忍不住感慨:虽然那并非如我所愿,……

根据以上提示,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展现一下你曾经见到的风景。请务必将上面画线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让它出现在文中适当的位置。(句子下面画横线,让阅卷老师看到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3-5、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4-1、

4-2、

四、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0分)

5-1、

5-2、

5-3、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1、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

9-1、

9-2、

9-3、

9-4、

9-5、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九、作文 (共2题;共6分)

11-1、

1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