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沅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沅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沅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沅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沅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0-11-18 20:38:23作者:yjadmin 来源:浏览次数:56

沅江市农业局

(2010年7月20日)

“十二五”是全面落实我市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作为百业之母,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加速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质量与经济效益,我们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沅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沅江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沅江农业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沅江特色的现代农业推进较快。

(一)主要成就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粮食五年持续增产。2009年粮食生产面积112.3万亩,总产50.65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32.9%,44.5%。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9年油菜收获面积45.3万亩,产量5.2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48.6%和70.5%。二是经

济作物喜中有忧。2009年收获棉花15万亩,产量1.65万吨,较2005年分别增长100%,156.3%;由于市场影响,苎麻生产自2006年9月份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9年收获苎麻15万亩,产量2.49万吨,较2005年减55.9%,减62%;收获水果6.5万亩,产量8万吨,较2005年持平。三是蔬菜产业蓬勃发展。2009年收获蔬菜生产面积25.17万亩,总产32.72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118.2%和185.8%,2009年被定为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为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全市已形成艾青大蒜香葱标准化示范基地、草尾挂角蔬菜基地、西畔山洲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泗湖山村苦瓜订单基地、杨梅山村豆角生产基地、新湾南洲村湘土农业、紫红洲村冬瓜基地、蒿北村茄子等十个特色蔬菜基地。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从2006

年的4208元增加到2009年的6302元。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一是生产结构良性调整。坚持走“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产业基地已突破150万亩。全市发展优质稻基地4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基地4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万亩;优质棉麻基地30万亩;优质柑桔基地5万亩。二是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实施种苗工程,优良品种率明显提高。水稻优质稻率达95%;优质“双低”油菜达100%;棉花优质达100%;苎麻优质率达95%;柑桔优质率达85%,分别比2005年提高10、8、9、10、20个百分点。

3、农业产业化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是农业企业发展迅速。卢青年米业、天隆米业、天健米业、明星麻业、虹光麻棉、辣妹子食品、泰之味食品、天安油脂等农业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青年米业与天隆米业两加工企业生产的15个产品均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二是协会(合作社)组织不断扩大。全市有卢青年种粮大户协会、西畔山洲有机农业协会、艾青蔬菜协会、蠡山柑桔协会、沅江种植业协会、四季红西瓜协会等各类协会(合作社)112个,共有社(会)员9万户,吸引带动农户14万多户,连结基地面积80多万亩,目前协会(合作社)组织销售已逐步成为我市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三是规模经营不断壮大。全市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23户,500亩以上的有4户,10000亩以上的3户,万亩以上的1 户;万亩以上的湖洲油菜种植大户有2户;100亩以上的棉花种植大户2户;100亩以上的果树种植大户有10户;100亩以上的花卉种植大户5户;100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有5户。

4、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农民素质不断提升。通过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技能培训工程”,5年来共培训农民10万多人。二是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力实施农作物主要品种主推制,5年来重点推广了农业标准化、“三品”农业、乡村清洁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沃土工程、土壤有机质提升、化学调控、嫩梢扦插、水稻轻简化栽培、高产示范创建

等农业新技术,每年新技术使用面积都在600万亩次以上。5年来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68万亩次,为农民节本增收2.19亿元。组建了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5个,专业化防治队伍48个,近3年来共开展专业化服务面积60万多亩次,每亩节本增收300多元,被定为全国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重点县。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收集国家与行业标准70多个,修订了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地方生产操作技术规程10项,制定有机柑桔、黄花等生产技术标准5项, 2009年全市水稻、柑桔、西瓜、辣椒等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50万亩,基本形成了标准化体系。二是农资市场监管成效显著。我们在完善农资经营户档案的基础上,通过聘请农资协管员,树立农资样板示范店,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农资市场逐步规范。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基本形成。2005年6月在白泥湖蔬菜基地推行放心菜标识徽工程,目前加入标识徽的农户共610个。2006年11月1日在湘北批发市场、湘北农贸市场、西区农贸市场、金富城农贸市场、百惠超市启动蔬菜市场准入。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准出制度,加强了农产品市场入市检测与管理,实现了基地与市场对接,全市基本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机制。四是“双认”体系基本建立。全市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面积91.4万亩,绿色水稻认

定面积25.3万亩;“三品”认证总数105个(其中:绿色产品19个,有机食品86个)。注册完成了沅江苎麻地理标志。五是农残合格率逐年上升。健全了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定期作好农产品的抽样检测和例行监测,十一五期间共抽检农产品农药残留定性分析样品11301个,合格样品10984个,合格率为97.2%,较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市农业正在加快实现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但我市尚不能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一是投入不够。。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较大,担保、抵押难,农民投入有限。据调查,菜农建三分高标准蔬菜大棚需5000元以上。二是土地流转难。农业生产仍然处于分散、粗放经营,个体单干的小农经济,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生产效益的大幅提升。

2、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一是战略性结构调整难度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认识早,但进展缓慢,仍然是“小而全”,特色不明显,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如我市的苎麻产业,由于比较效益低,面积呈锐减趋势,导致资源优势难以显现。二是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

量不少,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家族化、内向型企业多,精细化、外向型企业少。同时,龙头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性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加工滞后,严重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3、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面临三大风险,虽然实施了农业保险政策,但存在保险领域窄,保险额度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一是自然灾害风险。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抗灾保产能力差,可以说农业仍然要靠天吃饭。特别我市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的问题十分严重,河管灌渠淤塞,雨涝晴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二是病虫害风险。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种类明显增加,防控难度越来越大,用药量明显增多,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三是市场风险。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信息不灵,农民对产品供求变化难以有效把握,导致生产难以稳定发展。出现了柑桔滞销,苎麻积压等问题。同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没有形成风险共担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

4、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薄弱。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础设施滞后,示范基地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四权”下放到乡镇,出现了科技推广管理和工作运转上的严重不顺和弊端。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难

度大。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三是部门职能不强。农业部门自身发展壮大经济支撑能力不足,人才引进与培养难度大,科技人员出现老化与断层,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十二五”沅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把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作为工作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扩大和深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经营,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生态、安全。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服务与执法管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沅江现代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健康

发展。到“十二五”期末种植业产值突破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农业种植业效益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以两位数速度递增。

1、粮食产业。以粮食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为思路,通过高标准良田建设,高产示范创建带动,“十二五”期间,粮食面积稳定发展到118万亩,发展高档优质稻50万亩以上,总产突破58万吨,总产值突破12亿元。做大做强天隆米业、天健米业、天安油脂、卢青年米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力争到2015年,全市大米加工能力达80万吨以上,粮油加工实现产值15亿元。

2、油菜产业。着力提高油菜品质和产量,扶植天安油脂等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稳定发展油菜45万亩以上,总产突破6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培植1-2个优质油菜龙头加工企业以及其他重点扶持的油菜加工企业发展,确保“十二五”菜籽油加工能力达20万吨

3、棉花产业。加快实现棉花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十二五”期间,棉花面积发展到20万亩;生产高峰总产突破2.2万吨,总产值突破4亿元。建设 1万亩优质高支纱原棉生产基地;开展棉花万亩高产示范创建,建设千亩棉花新品试验示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棉田10000亩。扶持虹光麻棉等龙头企业发展,推进棉花加工转化和品牌开发。

4、苎麻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稳定发展苎麻20~30万亩;高峰期总产突破6万吨,产值突破6亿元。以明星麻业公司、恩泽水溶布纺织公司、洞庭士达麻纺公司为龙头,在北部各乡镇建设苎麻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苎麻种苗繁育基地,确保沅江苎麻优势产业不丢。

5、水果产业。稳定柑桔面积,调优柑桔品种,加强劣质低产园改造和标准桔园创建,推进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十二五”期间,稳定发展柑桔面积7.5万亩;总产突破8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建设以南嘴镇、新湾镇、三眼塘镇和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有机柑桔生产基地和石矶湖、琼湖柑桔苗木繁育基地;重点扶持我市辣妹子、洞庭食品公司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6、蔬菜产业。加快蔬菜产业化建设步伐,以基地带动全市蔬菜产业。“十二五”期间,稳定发展蔬菜面积30万亩,总产突破40万吨,蔬菜商品率达到90%以上,创建具有沅江特色的蔬菜品牌10个;培育和创建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发展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蔬菜经营大户300户;建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4个;改造和建立6个城区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2个蔬菜冷藏库,蔬菜年加工能力达8万吨。。

(三)工作措施

1、推进农田基础设施与地力提升行动。一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对耕地实行严格管理。二是加强农田基础设

施建设,完善田间排灌渠系、改善田间道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改造15万亩中低产田。三是开展地力提升工程。每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次以上,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引导绿肥种植,加强有机肥源建设和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十二五”期间,实现有机质提升3%、耕地质量提升一个等级的目标。

2、推进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动。一是加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推广节能减排农业生产技术,建设生产、生活废弃物利用和处理设施,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建设5-10

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二是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管理。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我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地点及濒危状况,建立全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

3、推进农业信息与现代物流行动。一是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广并深化“三电合一”模式,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服务渠道,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努力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和部分种养大户上网,形成左右互联、上下贯通的网络体系,开展好网络销售。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运行信息监测分析机制。制定全市柑桔、蔬菜、西瓜等鲜活农产品促销指导目录;抓好稻谷、柑桔、油菜、新棉、化肥等农产品(农资)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三是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力度。组织参加农业展会和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网上展厅”、“供求一站通”促

销平台,开设促销专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基地和市场产销对接,扶持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连锁店,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设立绿色食品专销区或专柜。积极引导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重点扶持10个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发展,培训500名农民经纪人。四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推动城区农产品市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4、推进农业技术创新行动。一是培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和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源,造就一批农业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二是加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起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引导、鼓励农技人员按市场化运作,培育壮大一批特色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产业带为主体的科研、推广格局。三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应用。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围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优先主题,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等农业科技专项,注重技术集成创新和配套完善,加快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5、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示范行动。一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促进生产要素聚集,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

民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促进集约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坚持效益优先、彰显特色、科学先导、机制创新、示范带动原则,通过市、镇共同努力,把草尾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特色明显、规模大、机制新、效益高、辐射带动强劲、环境优美、全省一流的综合示范区。三是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6、推进农业公共服务行动。一是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完善执法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全面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二是加强植保防治体系建设。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引进病虫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等先进技术,确保预测预报准确,植保信息发布及时。同时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全面提高种子质量。搞好新品种推广与普及。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和更新换代能力。

7、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适合我市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创建,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稳步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二是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市乡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配齐先进设备,加强检测队伍建设,支持农产品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检测点,将检测体系延伸到田间地头。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市级质检站为主干,乡、村质检点为基础,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基地与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速测站为依托的覆盖全区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

测体系。三是加强“三品”认证。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工作,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做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工作。到2015年,全市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30个以上,有机食品认证100个以上。培育10个以上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食品品牌。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加大假冒农业投入品及禁用农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打击力度,严禁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农产品生产领域。抓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争取通过五年努力,粮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都在98%以上。

8、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行动。一是加强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能力、市场驾驭能力、法制意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民职业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90%以上农民掌握两门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三门转移就业技术,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完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技推广培训中

心、远程教育、广播电视等现有培训资源,整合部门闲置或使用效益不高的科技培训资源,联合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强农村科技培训能力。加大农民科技培训课程的开发力度,培训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实效性和技能性。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专兼结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率为中心,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和方法。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等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方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开展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各乡镇(园区)人民政府:

为了认真做好我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开创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全市现代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根据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要求,请各乡镇(园区)近期深入调研,科学制定本地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重点要突出千亩以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标,于4月20日前将规划报送市农林局初审。建设规划的内容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规划的指导思想;

2、现有的产业基础,取得的主要成效与特点;

3、重点乡镇规划的空间布局和重点产业要依据“三带四区五园”进行定位;

4、规划的发展产业与规模要体现自身特色、区域特色,集中连片连线;

5、规划目标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重点突出核心区建设;

6、千亩以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必须有规划分布图、道路建设规划图、水利设施规划图等;

7、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村的规划更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建设标准见附件;

8、完成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

规划初审结束后,请迅速起草修改完善,并按市领导要求准备好PPT课件以供集中过堂。

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州政府的要求及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县关于“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情况

“十一五”期间,通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5635万元,比增加39708万元,年均递增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7元,比增加735元,年均递增7%。农业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体系得到全面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效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等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利益得以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强力推进以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政策,大兴山区小水利工程、坡改梯、地力培肥等项目,建成400kg/亩的高稳产农田13万亩,投入规划改造资金17万元,农田水利化程度达68%以上。

(三)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农机补贴项目,有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全县新增农业机械共计台(辆)千瓦,为农业生产节约经营、提高效力奠定了基础。

(四)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全县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大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水稻旱育稀植浅插、包谷容器育苗、地膜覆盖种植、农作物合理密植、拉线栽培等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五)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机构的公益服务职能,转变了服务方式,扩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加工等多方面的服务质量。

(六)农业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执法规范有效。通过《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承包法》、《农机管理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教育和有效贯彻落实,农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有力推进,发展环境较大改善,执法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工作逐步走向依法发展的轨道。

(七)农业产业化发展有较大推进。以绿茶、麦地湾梨、优质米、苦荞、林下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效推进,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有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

二、“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县的农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现代农业的支撑。同时,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的氛围;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启了支持农业、扶持农民政策的新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涉农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业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四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五是农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初加工发展及推广力度不够,为民增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六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兴农富民”意识,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2、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作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促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重点、目标

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稳定发展粮、油、菜等常规产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13452万元,比增加37817万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3元,比增加786元,年均递增7%。

1、粮油生产。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0万亩,粮食总产量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升高,单产年递增1.4%,粮食总产稳定在10165万公斤,其中100%为优质品种。同时加大油料作物和蔬菜发展力度,自给率达到50%。

2、农特产业发展

(1)茶叶产业发展。坚持“精心管理、改造提升、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茶园管理,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叶生产技术,大力推进连片上规模的茶园种植,在宝丰乡、团结乡每年新植生态茶园1000亩,优化老茶园亩。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3万亩,投产面积达2.7万亩以上,平均单产达50公斤以上,年产量达1350吨以上,年产值达亿元以上。

(2)麦地湾梨产业发展。积极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麦地湾梨生产,每年新发展亩优质麦地湾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县麦地湾梨面积5万亩,挂果投产面积达3万亩以上,总产值亿元。

(3)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导扶持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每年发展10000亩。到2015年,林下中药材总面积10万亩,总产值4000万元。

(4)优质稻产业发展。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逐年扩大优质稻产业发展。到2015年,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量2856万公斤,年产值8000万元。

(5)杂豆产业发展。优化杂豆品种,培植特色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白花芸豆、腰子豆、四季豆、鸡眼豆、荷包豆、小绿豆、奶花豆、金时豆等。到2015年,种植面积14.5万亩,年产量2175万公斤,年产值5000万元。

3、中低产田地改造。在围绕全县粮食生产与农特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针对我县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条件各异等实际,将把按照自然地理状况和土壤分布规律划分的11个中低产田地片区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17.064万亩改造成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高稳产田地。其中实施土地整治4.929万亩;实施农田水利8.5万亩;建设农灌沟695km;建设管网配套597km;实施田间道路195.4km;实施生物农艺措施17.064万亩。2011年规划改造1.69万亩,2012年规划改造2.1976万亩,2013——2015年规划改造3.75万亩。到2015年全县将完成7.6376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

4、基层农村推广体系建设。

(1)加强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满意的科技人员队伍。

(2)全面推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建立效能淘汰机制和工资与工作任务、效果挂钩的分配机制。

(3)加强农技推广体系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万元新建县农机站、植保站、种子站等推广机械办公室,新建11个乡(镇)办公楼及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四)保障措施

1、政策扶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强领导,以“两个趋向”统领“三农”工作,优化和完善各项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巩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继续出台对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2、项目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州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档次。“十二五”期间有计划推出一批重点农业工程项目,全面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

3、科技兴农,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十二五”期间将有计划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定县、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挂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抓好种子种苗引进、推广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4、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

5、龙头壮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狠抓标准化生产,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加快发展农业中介组织,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中介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在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制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技服务站建设,解决乡(镇)、村技术力量薄弱这一现实问题,并把服务站办成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型合作经济组织。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壹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壹、“十壹五”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壹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壹)规模实力明显提高。壹是从发展规模见,截止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占GDP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五”末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高于“十五”末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5.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2010年,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6.7%;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二是从发展速度见,截止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分别比“十五”末高1.4和2.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从发展亮点见,截止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形成了壹批优势产业和亮点。“十壹五”期间,德州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京剧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特别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于我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德州于国内外的知名度。商贸流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德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德百集团、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被列入全省流通30强企业,庆云商品城跻身全省8大重大现代批发市场,培育了具有直接通关资格的物流企业资通国际物流公司。 (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壹五”期间,随着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俩大“天字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大上工业的强势突破,“三农”形势的日益好转,城市规模的加速膨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上,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强。随着生产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 划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6) 二、面临的形势 (7) (一)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民爆行业健康发展 (7) (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拉动民爆行业市场需求增长 (7) (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布局调整 (7) (四)一体化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8) (五)倡导绿色发展和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对民爆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1) (一)推动结构调整 (11)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11) (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3) (四)推行绿色发展 (13) (五)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六)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14) (七)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 (15)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政策引导 (16) (二)加快技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 (17)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7)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18) (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8) (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功能 (18) (七)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8)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以下简称“民爆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爆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为继续促进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及资源性工业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民爆行业产能逐步释放,结构不断优化,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明显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明显改善,运行态势趋稳向好,经济规模总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由2005年的137.8亿元、1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2亿元、278.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5.2%;销售企业的销售总值由2005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9%;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亿美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亿元。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2年09月06日 国科发高【2012】8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技部 2012年8月21日1 附件: 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时代

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强。为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加速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显示技术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产业发展迅速的黄金阶段。目 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显示、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激光显示、三维立体(3D)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硅基液晶投影显示、数字光处理显示等。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已基本退出显示技术历史舞台,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主流技术,激光显示、3D 显示、有机发光 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将是未来主流显示技术。我国激光显示是最有可能领先国际水平的显示技术,3D 显示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 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和场发射显示是值得关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2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液晶显示产业创造。在全球液晶显示产

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分析

关于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行各个产业本身、产业与产业之间,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都要以物流为支撑和纽带。它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市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全国各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研究怎样发展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strength) 1、交通区位优势。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德州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京沪、德石、济邯和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纵横交织的国省公路干线路网全面形成。2009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569公里,2009年完成货运量9433万吨;市区拥有铁路专运线22条,2009年完成货运量302万吨,距离济南遥墙空港只有一小时,德州具有建立公、铁、空立体式联运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的基础条件。 2、物流业发展基础优势。全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1900余家,拥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及配送中心132个,中心城区沿京沪铁路及专用线有各类货场占地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储煤场7处,储木场8处,各类仓库100多个。木材、煤炭、粮食、钢材、建材是我市传统大宗集散、流通、配送物资,在鲁西北、冀东南具有主导地位。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180亿元。2010年1-9月,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编)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