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课程内题)

管理经济学(课程内题)

管理经济学(课程内题)
管理经济学(课程内题)

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1.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传统的管理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的合理性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答:传统的管理经济学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为基础扩展而成的,厂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新古典经济学没有解释生产是怎样在企业内部组织的,没有分析企业组织中是不是存在利益冲突,这样把企业组织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就不能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实践之间架起桥梁。

2.试用一句话来概括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共同点是什么?

答: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与选择、激励和协调相联系的问题,经济学侧重于从企业组织的层面分析,管理学侧重从企业内部分析。

第二章经济学基本内容

1.稀缺性、选择与专业化分工的关系是什么?

答:对于有理性的个人和企业来说,总是在不断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以便在稀缺的条件下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三者的关系。

2.两种专业化分工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专业化分工分为:一般分工和个别分工。

相同点:分工基础相同,人们应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要素应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功能中发挥作用。

不同点:(1)分工之间的联系方式不同。

(2)分工的确定方式不同。

(3)对人们从事专业化活动的激励方式不同。

3.试述选择、激励和协调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各种经济组织都试图以不同的组织方式、结构和规则来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任何经济组织都面临选择问题,或者说如何解决激励和协调问题的选择。

第三章需求和供给

1.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一关系对于企业的价格决策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答:需求价格弹性可以显示企业产品价格变动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2.请解释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并各举一例说明。

答: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对该类物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要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其扩张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市场前景好。利用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

3.对产品征收消费税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对产品征收消费税后,产品价格上升,产量下降。

4.政府对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规定最高价格,对该产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应采取什么相应措施?

答:政府对必需品规定最高价格,会使该商品需求增大,供给减少,出现短缺。

5.需求函数的形式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需求函数常见的两种形式:线性函数和幂函数。

线性函数假定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幂函数特点:(1)其形式是需求函数中较为合乎逻辑的形式之一;

(2)因需求价格弹性为常数,且等于价格变量的参数b,所以分析方便;

(3)其可以转换为线性函数,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各项参数。

6.春华公司生产小型发动机,其产品在1996年的需求曲线如下:

P=2,000-50Q 其中,P是一台发动机的价格(美元),Q是每月发动机的销量。

(1)要想每月卖出20台发动机,春华公司应如何给其产品定价?

(2)如果价格是500美元,春华公司每月可售出多少台发动机?

(3)价格为500美元时,价格弹性是多少?

(4)在什么价格下,春华公司的产品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答:(1)如果Q=20,那么价格P=2,000-50×20=1,000;

(2)因为500=2,000-50Q,所以Q=1,500/50=30,即销售额为每月30台;

(3)价格弹性为-0.33;

(4)价格P=1,000时,需求将为单位弹性。

7.公司A和公司B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和250单位。其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公司A:PA=1,000-5QA;公司B:PB=1,600-4QB。

(1)求这两家公司当前的点价格弹性。

(2)假定公司B降价,使销售量增加到300单位,这一行动导致公司A的销售量下降到75个单位,问:公司A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

(3)假定公司B的目标是使销售收入最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答:(1)A公司价格弹性ε=-1,B公司价格弹性ε=-0.6;

(2)A公司需求交叉弹性E PB=0.714;

(3)在经济上不合理。

8.假定某企业的产品的需求函数是:Q=500-3P+2Pr+0.1I

其中,Q是该产品的需求量,P是产品价格,Pr是它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I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现在,P=10元,Pr=20元,I=6,000元。求:

(1)该公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2)该公司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3)它的产品和其竞争对手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

(4)考虑市场中的人口时隐含的假设是什么?

答:(1)需求价格弹性为3/111;

(2)需求收入弹性为60/111;

(3)需求交叉弹性为4/111;

(4)人口被假定为基本不变(或者对Q和间接对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9.依达公司生产产品X,相关数据如下:销售量为282 500件,价格为2.00元/件,边际成本为1.00元/件,需求价格弹性为-3.25。

(1)如果企业想使利润最大,现在的价格是最优价格吗?如果不是,最优价格应为多少?

(2)对产品X来说,销售收入最大的价格是多少?

(3)你的分析中暗含的假设是什么?

答:(1)不是,应为1.81元;

(2)最优价格为1.31元。

10. 某公司销售部利用回归分析,估计出公司的需求函数为:Q=-104-2.1P+3.2I+1.5A+1.6Z,R2=0.89,估计的标准差为108,其中Q为公司产品的需求量(以吨为单位),P为产品价格(单位为:元/吨),A为公司的广告支出(单位为:千元),Z为竞争产品的价格(元)。回归是建立在200个观察对象基础之上的。

(1)根据电脑打印结果,在A对Q没有影响的情况下,A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和这里的一样(绝对值)的概率为0.005。解释这一结论。

(2)如果I=5,000,A=20,Z=1,000,求该公司产品的需求曲线。

(3)如果P=500,其他条件同(2),估计该公司产品的需求量。

(4)这一回归方程和数据的拟合程度如何?

答:(1)有显著迹象表明增加企业的广告费用确实会有效地增加对企业产品的需求;(2)需求曲线为:P=8,346-0.476Q;

(3)该公司产品的需求量为16,476;

(4)因为R2=0.89,回归方程看起来与数据吻合。但是,从已知信息里,我们无法知道是否误差项是系统相关的以及是否一个非线性方程更合适。

11. 凌云公司生产一种汽车用的自动控速器,它有可能使汽车保持最佳速度,以节省燃料。该公司的销售部门经过调查分析,估计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x=125 062.85-1 862.52Px+1 226.94Pv+524.18Ax+28 672.74y+0.035S

其中,Qx为自动控速器的需求量(件),Px为自动控速器的价格(元),Pv为竞争对手

销售这类产品的平均价格,Ax为该公司每月广告费(千元),y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千元),S为新汽车月销售量(辆)。

回归分析还提供了以下数据:可决系数(R2)=0.8675,估计标准误差(Se)=6 432.75,系数标准误差(Sβ):Px的为725.6,Pv的为482.8,Ax的为106.2,y的为188.1,S

的为0.015。

11.凌云公司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比较稳定,其边际成本为常数,即132.50元/件。目前

自变量的值分别为:Px=189.95,Pv=195.00,Ax=12.65,y=1.53,和S=895 645。

(1)请计算这种产品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这些数值说明了什么问题?(2)请求出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入曲线的表达式。

(3)这种产品的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应为多少?

(4)请计算在最优价格水平上,估计销售量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答:(1)价格弹性为-3.83,交叉弹性为2.59,收入弹性为0.475;

(2)需求曲线为Q x=446 163.99-1 862.52P x,或P x=239.55-0.000537Q x,边际收入曲线为MR=239.55-0.001074Q x;

(3)最优产量为Q x=99 691.38,最优价格为P x=186.01元;

(4)置信区间在93 258.63∽106 124.13之间。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

1.什么是价格-消费曲线?它与需求曲线是什么关系?

答:反映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消费量的变化的曲线,称为价格-消费曲线。以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可以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需求曲线。

2.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当某种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过程。

答:替代效应就是假设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原来的无差异曲线移动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收入效应就是假设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实际收入变动,使消费者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移到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上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3.为什么说基芬产品必定是劣等品,而劣等品却不一定都是基芬产品?

答:英国经济学家基芬(R.Giffen)发现,在 19世纪爱尔兰大灾荒时期,当土豆价格上升时,土豆的消费量也增加了。土豆是穷人食物的主要来源,当土豆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更买不起昂贵的肉和其他替代品,所以,土豆消费量反而增加了。这是由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违反需求规律的反常现象,称作基芬矛盾(Giffen’s paradox)。这种低档产品也称作基芬产品((Giffen good),显然基芬产品是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都是基芬产品。

4.在哪些领域中企业可用保险来减少风险?

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分析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者行为。购买保险,就是与保险公司订了一个合约,人们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当发生意外时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主要的险种有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产与偶然事件保险等。

5.用概率选择的方法简述风险决策行为。

答:保险是通过分摊风险而发生作用。由于人们厌恶风险,所以保险活动可能存在,并可通过保险获取利润。任何一个人发生严重车祸的概率是很小的,但对遇到车祸的人来说其

成本是巨大的。对大多数人而言,一个人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在总人口中发生车祸的比率。由于这个概率可以估算出来,所以,车祸的总成本是可以预测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把风险分散给很多人来分摊车祸的成本。保险公司通过收取很多人的保险金,并把它支付给发生车祸的极少数人来进行保险。如果保险公司计算正确,它收集的保险金至少与它支付的赔偿金和经营成本之和相等。而且,保险公司作为一个金融中介机构还可以运用所收取的保险金从事各种投资活动以赚取利润。

6. 假定小刘的税后收入为每周500美元,他把这500元都花在食物和衣服上。如果食物价格是5美元/磅,衣服价格是10美元/件,画出小刘的预算线,用竖轴表示食物数量,横轴表示衣服数量。如果他的收入增加到每周600美元,他的预算线会怎样变化?

答:用300元买50张电影票。

7. 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又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会得到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问:为使这三门功课的成绩总分最高,他应怎样分配复习时间?说明你的理由。

答:经济学3小时,数学2小时,统计学1小时。

8. 某君爱好高质量的红葡萄酒,当其他商品价格固定不变时,他对这种酒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M=7,500元,价格P=30元。现在价格上涨到40元,问:价格上涨的总效应是多少瓶酒?其中替代效应是多少瓶?收入效应又是多少瓶?

答:价格上涨使他对红葡萄酒的需要减少20瓶,其中替代效应是减少2瓶,收入效应减少18瓶。

9. 1993年纽约州得到30亿美元(从联邦政府和州燃油税),用于90年代中期建设高速公路和/或公共交通(地铁、公共汽车和城市铁路)上,它们将用来满足这个州人口的交通需求。

(1)如果每英里公共交通花费2,000万美元,这些基金可以支持这个州建设多少英里公共交通?

(2)如果每英里高速公路花费1,000万美元,这些基金可支持纽约州建设多少英里高速公路?

(3)如果建设的公共交通的英里数用竖轴表示,高速公路的英里数用横轴表示,可以画出该州的预算线(表示在给定每一建设的高速公路的英里数时,可以建设的公共交通的英里数)吗?如果可以,预算线的斜率是多少?(假设30亿美元是建设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的唯一的资金来源。)

(4)如果公众和州政府都同意,公共交通每增加一英里增加的运力是高速公路增加一英里所增加的运力的三倍,30亿美元中应有多少用于公共交通(如果目标是使运力最大化)?

答:(1)150英里;

(2)300英里;

(3)可以,–0.5;

(4)30亿美元。

10. 假定某君效用函数为:U=10+2M,这里,U是效用,M是货币收入(千美元)。他有2.5万美元,想投资于某公司的产品试生产。他认为有0.5概率损失全部投资,有0.5概率得到3.2万美元,试问:

(1)如果他投资,他的效用是多少?

(2)他是否进行这笔投资?

答:(1)10.07;

(2)选择投资。

第五章生产和成本分析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收益递减规律 (The 1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可以表述为:在短期内,当不断地把某种可变投入量加到固定投入量上并达到某一点后,其边际产量最终会不断减少。由于边际产量最终要减少,所以平均产量也要下降。如前所述,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就会下降。当企业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其各种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例如,当企业的各种投入量增加了 1倍,产量的增加大于 1倍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或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2.请解释短期总变动成本曲线与总产量曲线、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以及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短时期的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企业在某种固定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总产量曲线上的各点表示在资本数量不变,而劳动数量变化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数量。边际产量曲线上的各点与总产量曲线上各点的斜率相对应,总产量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就是相应的边际产量,总产量曲线越陡峭(即斜率越大),对应的边际产量就越高。3.为什么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递减的,而规模收益递减则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递增的?

答: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考虑,企业规模扩大,即各种投入量按相同的比例增加时,收益变动有三种情况:规模收益不变,即当t>0时,f(tX)=tf(X);规模收益递增,即当t>1时,f(tX)>tf(X);规模收益递减, 即当t>1时,f(tX)1。

4.宏光公司有一台混凝土搅拌机,目前该机由两名工人操作,每小时可配料30m3。如再增加一名工人,可使配料速度提高到40m3/小时;如果不增加工人(仍维持两名工人),而是对机器进行技术改造,则可使配料速度提高到40m3/小时。该机器技术改造后,估计会使公司每年增加8,000元成本(包括折旧费、燃料费和利息支出)。工人每小时工资为3.20元。该公司每年有30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试问:该搅拌机为了提高配料速度是增加工人合算,还是实行技术改造合算?

答: 5.4>3.1,技术改造比增加工人合算。

5. 假定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10L0.5K0.5,其中劳动力(L)的价格为50元,资本(K)的价格为80元。

(1)如果企业希望生产400单位的产品,应分别投入多少L和K才能使成本最低?此时成本是多少?

答:(1)K=31.63,L=50.6,C=4,942.8;(2)K=37.5,L=60,Q=470。

6. 假定某大型企业生产三种主要产品(x,y,z),已知这三种产品的生产函数分别为:Q x=1.6L0.4K0.4M0.1,Q y=(0.4L2KM)0.5,Q z=10L+7K+M,其中Q为特定时期内的产量,L为投入的劳动力数,K为投入的资本数,M为投入的管理人员数。试问:这三种产品的规模收益各属于什么类型?

答:产品x:规模收益递减;产品y:规模收益递增;产品z:规模收益不变。

7. 一家电子工厂的生产函数是Q=5LK,其中Q是其产出率,L是该厂每一时期所使用的劳动量,而K是每个时期所使用的资本量。劳动的价格是每单位劳动1美元,资本的价格是每单位资本2美元。该企业的生产副总裁雇佣你来确定,每一时期工厂生产20单位产出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投入组合。

(1)你应该给他什么建议?

(2)假如劳动的价格增加到每单位2美元。这将对每单位劳动的产出产生什么影响?(3)该工厂会是规模收益递减吗?为什么是?或者为什么不是?

答:(1)应使用22单位劳动和2单位的资本;

(2)单位劳动产出原来为10/2,现在为20/2=10,单位劳动产出上升了;

(3)不是,因为K和L同时增加1%使Q的增加大于1%。

8.电视机零售商依纳公司要决定它每月必须销售多少台电视机,才能得到10,000美元的利润。每台电视机的价格是300美元,平均变动成本为100美元。

(1)如果依纳公司的每月固定成本是5000美元/月,那么要求销售多少台?

(2)如果该企业以每台350美元的价格而不是300美元的价格去销售电视机,要求销售多少台?

答:(1)75;

(2)60;

(3)56.6。

9.华夏公司的总变动成本函数为:TVC=50Q-10Q2+Q3(Q为产量)。问:

(1)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是多少?

(2)平均变动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是多少?

(3)在题(2)的产量上,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各为多少?

答:(1)Q=10/3;

(2)Q=5;

(3)AVC=25,MC=25。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

1.简述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定。

答: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定:

(1)市场上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生产和出售无差别的产品。

(2)市场上有很多买者。

(3)不存在企业进入或退出的障碍

(4)某一行业中原有的企业并不比新加入者有任何优势。

(5)企业和买者对每种产品的价格具有完全的信息。

2. 利用差别定价方式谋取最大化利润,市场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答:利用差别定价方式谋取最大化利润,市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需求弹性。只有如此,垄断厂商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对同一产品定出不同的价格,取得比单一价格更多的利润。垄断厂商可以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而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使得厂商的总利润最大化。

第二,市场存在不完善之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差别定价是不可能的。只有当市场存在着不完全性,或者当市场的各个部分因运输成本、消费者信息不完全、国家之间的贸易障碍或地区保护政策阻隔时,卖者可以对各个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某种控制,从而对不同的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3. 红星公司是生产胡桃的一家小公司(该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胡桃的市场价格是每单位640元。公司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240Q-20Q2+Q3。正常利润已包括在成本函数之中。

(1)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此产量时的平均单位成本、总利润各为多少?

(2)假定这家企业在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问这一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为什么?

(3)如果这行业目前尚未达到长期均衡(假定长期均衡时成本函数不变),

问当均衡时:①这家企业的产量是多少?②单位产量的成本是多少?③单位产品的价格是多少?

答:(1)Q=20,ATC=240元,π=8000元;

(2)Q=10,AC=140元,P=140元。

(3)15.P=0.12Q2-1.6Q+10(Q≥10)。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

1. 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般来说,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有三点。

第一,该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多少。

第二,进入障碍。

第三,产品差别。

2.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是什么?

答:可以根据三个特征来确定垄断竞争:该行业中的企业面临着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企业可以自由进入该行业;在该行业中存在大量企业。

3、寡头市场价格与产量决定的特点是什么?

答:寡头市场价格与产量决定的特点在于:第一、很难对产量与价格决定作出像其它市场那样确切而肯定的答案。这是因为,各企业在作出价格与产量决策时,都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反应,而竞争对手的反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准确预测。第二、价格和产量一旦确定之后就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是说,由于难以摸清竞争对手的行为,一般不会轻易变动已存在的价格和产量均衡。第三、寡头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他们之间更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当然这种勾结并不会取代竞争,而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

4、华公司的销售经理估计该公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8,广告费支出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如果该公司目前的广告费为300,000元,问此时多增加1元广告费的边际收入是多少?

(2)300,000元是否为该公司的最优广告费支出?

(3)如果300,000元不是最优的支出,那么该公司应增加还是减少广告费支出?

答:(1)Q=2,050,π=4,052,500元;

(2)P=2,450元;

(3)P=2,250元,π=4,012,500元;

(4)Q=387.3,P=787.3元,π=0。

5. 成功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P=25-0.25Q(当产量为0∽20时);P=35-0.75Q (当产量超过20时)。公司的总成本函数为:TC=200+5Q+0.125Q2。

(1)请画出需求曲线、边际收入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2)请说明成功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什么类型的?为什么它的需求曲线的形状是这样的?

(3)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或亏损)多大?

(4)如果成本函数改为:TC=200+8Q+0.125Q2,最优的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答:(1)2元;

(2)否(∵1.8≠2);

(3)还应增加广告支出。

6. 伯龙公司和古藤公司是生产和销售某种机械产品的仅有的两家企业。它们产品的需求曲线是:P=580-3Q,其中P是产品价格(美元),Q是总需求量。这两家公司的总成本函数分别为:TC1=410Q1,TC2=460Q2,其中TC1、TC2分别代表两家公司的总成本(美元),

Q1、Q2分别代表其产量。

(1)如果两家公司共谋,并想使他们的总利润最大化,那么两家公司应分别生产多少?(2)古藤公司会同意这种安排吗?为什么会或为什么不会?

答:(1)Q=20,P=20元,π=50元;

(2)Q=20,P=20元。

7. 假定一行业由5家企业组成。每家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都是水平的,也就是说,它们的边际成本是常数,均为2元。

(1)如果该行业建立卡特尔,这卡特尔的边际成本曲线是什么样的?

(2)如果产量为每月100单位时卡特尔的边际收入是3元;产量为每月200单位时,是2元;产量为每月300单位时,是1元。问该卡特尔的最优产量应是多少?

答:(1)伯龙公司生产全部产出,Q=170/6,古藤公司什么也不生产;

(2)除非古藤公司不生产但能分享伯龙公司的利润。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1. 请解释经济租金和准租金的含义。

答: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指超过为了吸引某种生产要素用于某种服务或某个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所需要的最低收益的部分。例如,假定一个工人只根据工资的高低来决定工作的好坏,在工资率为w时获得一份工作,如果w’是他或她在其他工作中所能获得的最高工资,这时该工人的经济租金为w-w’。准租金(quasi-rent)指超过为了防止某种生产要素从某种服务中退出或厂商从某个行业退出所需要的最低收益部分。经济租金根据进入一项工作或一个行业的决策来定义,而准租金根据退出的决策来定义。如果工资w*刚好够让一个工人继续某项工作,如果他还考虑了为寻找一份新工作(新工作的工资为Wa)和获得必要的新技能所需要的成本,那么该雇员的准租金是w-w*。

2. 公会是如何影响工资的决定?

答:如果工会的目标是使其有工作成员的总收入最大,那么边际收益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就决定了其成员最大的剩余。这一方法类似于垄断企业通过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劳动力市场中,工会处于垄断地位,而供给函数则可看成是边际成本曲线。

3. 假定某特定劳动市场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

(1)请确定均衡工资率;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收10美元的税,则信的均衡工资变为多少?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的税收由谁支付?

(4)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收额为多少?

答:(1)30美元;

(2)35美元;

(3)厂商与工人平均分摊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

(4)总税款为25 000美元。

4.一厂商生产某种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为10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试求其准租金和经济租金,两者相等吗?

答:准租金为500元,经济租金为100元,两者不相等。

第九章生产和需求理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

答:经济学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什么是贡献分析法?

答:贡献分析法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贡献指的是一项决策能够为企业增加的利润。贡献是增量利润,它等于由这项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称为贡献分析法。3.试述盈亏平衡分析法的主要功能。

答:(1)研究产量变化、成本变化和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

这是盈亏平衡分析法的最基本功能。由于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有可能引起产量(在本节假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产量即销售量)、成本、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所以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就能为决策提供依据。

(2)确定盈亏平衡点产量

盈亏平衡点产量是指企业不盈不亏时的产量,即保本产量,这时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3)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

在确定盈亏平衡点产量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是指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大,说明企业能经得起市场需求的波动,经营比较安全,风险较小。

4.试分析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

答:加成定价法之所以被大量的企业所采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1)简单实用。即使对经济学的原理一无所知,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确定产品的价格。(2)企业不需要精确地知道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数据,而只需估计平均可变成本和加成率,就可以确定产品的价格。

(3)只要成本不发生明显的变动,这种定价法确定的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企业改变价格需要付出代价。例如,调整价格时,企业需要重新印制价目表,还可能因此而损失客户。经济学家把企业改变价格所引起的成本称为“菜单成本”。除了“菜单成本”外,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寡头垄断市场上,调整自己的价格会引起竞争对手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对企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这种定价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此外,当成本发生明显变化时,价格就应该变化,这时,加成定价法可以为价格的变化提供依据。

缺点:

当然,加成定价法也有不足。加成定价法要求正确计算成本。只根据历史的会计成本来计算是不正确的,所以企业在实际定价过程中,应当根据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况对会计成本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价格。

第十章价格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协调作用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区别是什么?在一般均衡分析中,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应满足那些条件?

答: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协调资源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分析。在一般均衡分析中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这时交换、生产以及产品组合都具有经济效率。一般均衡分析建立在三个基本假定基础上:1、所有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2、信息是完善的;3、不存在交易成本。但实际上利用价格机制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有交易成本的,此时会出现市场失灵,使经济缺乏效率。

2、实现一般均衡必须满足那些条件?试解释为什么垄断或一种污染造成的外部性将无法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

答:一般均衡分析考虑了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一般均衡要研究各种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务和资本市场是怎样同时出清达到均衡状态的。在一般均衡分析中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外部性是指某些活动造成的成本或带来的利益不完全由进行这种活动的个人或企业承担或享有,而由其他人或社会来承担或享有。外部性与没有市场相联系,即这类产品或服务根本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或没有市场,这类产品或市场也就没有价格。因此市场机制失去了对这类产品的配置作用。

第十一章外部性、产权与激励

1.解释外部性、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

答:外部性(externality)是一种未经市场交易而加于他人的成本或利益。如果某个经济单位的活动给他人带来好处,而自己却未能得到补偿,那么这种活动具有“外部经济”;如果某个单位的活动给他人带来损害,而该单位并不支付可补偿这种损害的成本,这种活动具有“外部不经济”。当某种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时,从事这一活动的人不能获得由此带来的利益,人们就缺乏从事这种活动的激励。当某种活动具有“外部不经济”时,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可以不承担或仅部分承担该项活动带来的成本,人们就有从事这种活动的动机或激励。

2.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理论。

答:外部性的典型例子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同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非竞争性意味着不必排斥他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不能排斥他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这两个特征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每个人都想不付任何成本或仅支付很低的代价来享受公共产品的服务,造成“免费搭车”问题。这使得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要由政府来提供。

3.如何确定公共产品的最优产量?

答:确定公共产品的最优产量有两种方法。第一,根据皮古法则,在社会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相等时得到的产量就是公共产品的最优产量,此时达到的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称作“林达尔方案”。第二,利用产权的解决办法。明确界定产权是市场有效率运作的前提。科斯提出,只要初始产权界定明晰,并且没有交易成本,那么人们总能通过谈判得到有效率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第十二章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

1.交易成本包括那些内容?试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企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答:交易成本包括:

(1)发现价格寻找交易对手的费用;

(2)了解和显示信息的费用;

(3)谈判形成合约的成本;

(4)核查和实施合约的费用。科斯在探讨企业存在的原因时,较多地考虑了产品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认为企业存在时,市场上一系列的合约被一个或少数合约所替代,企业的存在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张五常则侧重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的讨论,即企业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说用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

2."在企业中激励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答:企业通过组织各种投入要素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进行团队生产,从而能够获得各投入要素不能单独生产的产出,团队生产的产出大于各投入要素分别产出之和。由于企业团队生产的产出是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协作的结果,这就使企业的产出具有某种公共产品的性质。企业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尽其努力工作就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最主要问题。

3.完全合约可以解决激励和动机问题。但是为什么实际中难以达成完全合约呢?

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达成完全合约是极为困难的。这要求:

第一,合约双方要预见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在谈判合约条款的过程中才能规定在各种情况下双方应采取的行动、应获得的利益和应支付的代价。这就要求在事件发生之前就能准确地描述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第二,双方要规定在任一偶然情况发生后各方应采取的行动,以及采取这些行动的回报。

第三,一旦双方签订合约,他们必须愿意遵守该合约。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合约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在某些情况发生以后要求重新谈判合约条款;另一方面合约的任何一方都能够不花成本地判断对方是否遵守了合约条款。

第四,合约一方违反合约条款时,另一方能够无成本地实施合约的相应规定,即不存在实施合约的成本,例如强制实行合约的法律成本、拖延实施造成的成本等。

第十三章败德行为和委托代理问题

1、委托代理合约有那些约束条件,如何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答:败德行为也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雇佣代理人为他的目标和利益工作,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和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委托人难以判断代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因此代理人可能会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2.败德行为产生的条件?

答:败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人们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冲突,人们的利益冲突并不是在一切问题上都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不同人的利益可能是一致的。然而当资源的稀缺意味着一个人获得某种权益另一个人就要失去时,利益冲突就会发生。第二,在人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有利的合作或交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之间能够形成某种合约,但由此也会产生利益分配上的差别。这两个条件在市场交易中也存在,但通常不会阻碍交易的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三,人们很难决定合约的条款是否得到了遵守和实施,这种困难产生的原因在于:信息是不完全的,进行监督、核查报告的信息是否真实性是有成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3.简述控制败德行为的思路。

答:控制败德行为一般而言有这样几种思路:

(1)加强监督,即增加用于监督和检查的资源。

(2)激励合约。在监督成本高到不值得进行的地方,可以通过观察行为的结果并对好的绩效给予奖励的方式来提供减少败德行为的激励,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由于行为难于监督和核查而引起的矛盾。

(3)交抵押金。抵押金把双方的共同利益捆绑在一起,因而是提供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4)名誉机制。这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败德行为、使合约得到遵守的一个重要机制。

第十四章激励合约分析

1.解释激励报酬模型的含义。

答:激励报酬模型把激励和不确定性联系起来从而对激励进行经济分析。激励合约是通过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的方式来提供激励。要员工对工作结果负责,就是让员工承担自己收入变动的风险。不确定性能够产生激励的机制在于:不确定性为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所期望的结果之间建立了一种可能的联系;而确定性则排除了进行努力的诱因,或者说通过努力改变确定结果的成本几乎无穷大。

2.设计最优激励合约时应参考哪些准则?

答:一个最优激励合约应符合以下几个准则:

(1)相关信息准则;

(2)激励强度准则;

(3)监督强度准则;

(4)同等补偿准则。

3.简述棘轮效应和避免棘轮效应的办法

答:根据该代理人在同样工作中过去的工作状况来对当前的工作进行评价。然而以过去的表现为标准会造成鞭打快牛、奖劣罚优的问题。如果代理人认识到这种可能性会造成很多负作用。这种在作出良好业绩以后提高下一次获得奖励的标准的倾向被称为棘轮(the ratchet effect)效应,即所谓鞭打快牛。

避免棘轮效应的一种办法办法是:一旦奖励标准或利益分配办法确定就不再改变,直到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例如引入了新的设备或新的工作方法,再改变标准和利益分配格局。在这段时期员工虽然会因为奖励标准低而获得较多的收入,但不会损害他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企业也会从中获得利益。

另一种办法避免棘轮效应的办法是实行岗位轮换,即对不同职务或岗位上的员工在一定时期以后实行轮换,并以以前在该职位上员工的工作状况为依据建立新的奖励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对员工过去的良好业绩进行惩罚。

还有一种避免棘轮效应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self-employment)和产权的解决办法。如果确定标准的人即承担全部盈亏责任的人,自己亲身动手来就能通过比较确定较为合理的标准。

第十五章产权的激励作用与产权配置

1.什么是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收益权?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这两种权利往往是相互分离的。这时应采取什么方式来提供有效的激励?结合你所在的公司进行分析。

答:拥有产权意味着拥有剩余控制权,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实施对财产的未被法律或其他合约所明确约束的权利,如取得剩余收益。把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联系在一起可以提供有效的激励,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要求产权可以明确界定而且是有保障和可实施的,同时产权还要求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易。

2.为什么说产权的界定、有保障和可交易是非常重要的?

答: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不会影响经济效率。在存在私人信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世界里,交易成本可能非常高。这时产权的初始配置会影响经济效率。因而产权的合理配置就极为重要。

影响产权配置有几个主要因素:(1)资产专用性;(2)联系紧密程度和持续时间;(3)监督和计量的难度;(4)人力资本。

第十六章企业组织结构

1.如何建立成功的企业联盟?

答:四个关键战略可以帮助企业联盟获得成功和建立关系优势,这包括:创建知识共享惯例,选择互补的合作伙伴,创建共同的专用资产,建立有效的控制过程。企业联盟通过这四个机制的作用可以发展竞争优势。

(1)创建知识共享惯例

(2)选择互补的合作伙伴

(3)创建共同的专用资产

(4)建立有效的控制过程

2.在多部门组织中,应如何处理协调和激励的问题?分析你所在企业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分析你所在企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多部门分权的企业组织结构使企业较低层直接掌握有关信息的经理能够作出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团队生产中的免费搭车问题,同时可以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多部门的企业组织结构能够比集中的组织结构管理更广泛的活动。多部门企业组织的创新降低了企业内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成本。这意味着在企业内组织的经济活动的范围可以增加,企业的规模或边界可以扩大。

3.为什么说"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你所在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试分析该核心能力并说明应如何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

答: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中集体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把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它与对工作的组织和价值的提供有关。企业核心能力体现在使公司的一系列最终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上,核心产品通常是一种或多种核心能力的具体体现。在以时间和速度为决定竞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市场环境中,发现本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不断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

4.为什么要形成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你所在企业中存在的管理层次,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答:扁平的组织结构能作出更快的决策,减少了企业中的管理层次,在企业组织结构上构造出面向市场,面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团队,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内贡献计量的问题,减少了企业内的公共产品问题。因而可以更好地解决企业中的激励和协调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组织和运行成本。

2014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1、一个最近毕业的MBA拒绝了一份每年30000元薪水的工作机会,决心自己创业。他准备取出50000元银行存款(年利率7%)投入企业,再把自己目前出租的一套房子(月租金1 500元)用于企业经营。一年中,他的销售收入为107000元,雇员工资支出40000元,广告支出5000元,设备租金10000元,杂费5000元,缴纳税收5000元。请计算他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2、李四原在一家洗衣房工作,年薪为30000元。现他打算离开那里自办洗衣房。预计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开支包括:雇员薪水35000元,各种用品10000元,房租8000元,水、电、煤气2000元,银行利息支出5000元。请计算:显成本、隐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问:自办洗衣房是否合算? 3、小张拟投资100000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情况预计如下: 销售收入330000 会计成本290000 其中:售货成本240000 售货员工资40000 折旧10000 需要说明的是,该商店的货物是过去进的,假如现在进这批货,售货成本将为260000元。售货员的工资则与现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当。这100000元资产,预计使用一年后只值88000元。小张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30000元。全部投资若投入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可获年收入8000元。小张是否应在这里投资?(通过计算式说明) 4.某公司估计其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400-3P+4I+0.6A,其中,Q是每月的需求量,P是产品价格(元),I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千元),A是公司的广告支出(每月千元)。 (1)在下一个10年里,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0元,这对公司的销售会产生什么影响? (2)公司想提高价格抵消收入增加对需求量的影响,它应把价格提高多少? (3)如果公司提高了价格,公司产品的价格弹性会发生什么变化? 5、巴西的气候与纽约的咖啡价格:巴西是世界咖啡市场的主要供给来源,巴西的气候灾害会影响世界咖啡市场的价格。例如,1975年7月的一场严霜毁掉了巴西1976——1977年度的绝大部分咖啡收成。在纽约,一磅咖啡的价格从1975年的0.68美元上涨到1976年的1.25美元和1977年的2.70美元。然而,1978年价格开始下降,为1.48美元,1983年的实际价格又恢复到了1975年的水平。请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示意图分析价格调整的过程。 6、某汽车公司今年的J型轿车销售量为30万辆。该轿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0,收入弹性为3.5。公司准备把明年的价格下降5%,它预期明年的居民收入会提高8%。于是公司预测到明年J型轿车的市场销量将为多少? 7、计算分析 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小轿车20辆、大轿车3辆。当司机人数分别为15、20、25、30、35人时,每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100000元、1175000元、1225000元、125 0000元、1260000元。如果司机每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因增加一名司机而引起的其他支出(如燃料费等)为

全国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选。 1.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 B ) A.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B.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D.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2.经济利润是指( A )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B.销售收入减去会计利润 C.企业总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D.企业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厂商供给曲线时,不保持 ...常数的因素是( C ) A.消费者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偏好 4.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C ) 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增加 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减少 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无变化 5.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 A ) A.最大的产品数量 B.最小的产品数量 C.适中的产品数量 D.产品数量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的是( C )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7.某先生辞去月薪2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3 000元 B.2 000元 C.1 000元 D.500元 8.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 D ) A.P≤AR B.P≤MR C.P≤AC D.P≤AVC 10.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的差别是( D ) A.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B.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C.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D.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11.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是( A ) A.汽车 B.肥皂 C.感冒药 D.牙膏 12.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B ) A.产品成本 B.销售渠道 C.产品的需求 D.竞争对手情况 1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D ) A.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 B.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 C.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 D.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 14.假定某投资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 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效益为8 000元,第二年为7 000元,第三年为5 000元,第四年为5 000元,则该项投资的返本期为( B ) A.4年 B.3年 C.2年 D.1年 15.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及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叫做( 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程序性决策 二、名词解释。 16.公共物品 那些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其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两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17.需求的变动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这种变动叫做需求的变动。 18.市场调查 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9.边际分析法 用于成本利润分析,把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比较以决定增减产量的法。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20.完全垄断 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样的市场结构为完全垄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自考管理经济学计算题

一、计算题 已知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a,b为正常数。 (1)求市场价格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 (2)当a=3,b=1.5时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量。 解:(1)由Q=a-bP,得Dq/Dp=-b,于是Ed=-Dq/DpP/ Q=-(-b)P/Q=Bp/A-Bp 当P=P1时,Q1=A-BP1,于是Ed(p1)=bP1/a-bP1 (2)当a=3,b=1.5,和Ed=1.5时,有 Ed=bP1/a-bP1=1.5P/3-1.5P=1.5 解得P=1.2 此时市场需求为Q=a-bP=3-1.5*1.2=1.2 2、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4元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是多少? (3)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⑴因为MUx=y,MUy=x,由 MUx/MUy=y/x=Px/Py, PxX+PyY=120 则有Y/x=2/3 2x=3y=120 解得X=30 , y=20 ⑵货币的边际效用Mum=MUx/Px=y/Px=10 货币的总效用TUm=MUmM=1200 ⑶由MUx/MUy=y/x=Px/Py xy=60,解得 x=25, y=24 所以M1=2.88=3y=144 M1-M=24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 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QD=QS也就是14-3P=2+6P 解得P=4/3,QS=QD=10 需求价格弹性为EDP= -(dQD/dP)·(P/QD)=3·(P/QD),所以,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P=3*[(4/3)/10]=2/5 同理,供给价格弹性为ESP=(dQS/dP)·(P/QS)=6·(P/QS),所以,均衡时的供给弹性为ESP=6*[(4/3)/10]=4/5 3.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消费者的均衡的均衡条件-dY/dX=MRS=PX/PY 所以-(-20/Y)=2/5 Y=50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270=X*2+50*5 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与产出(Q)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X2-2X3 当X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那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 先求出边际产量函数和平均产量函数 MP=dQ/dX=1000+2000X-6X2 AP=Q/X=1000+1000X-2X2

管理经济学试题与答案1

姓名学号 《管理经济学》试题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不包括( ....B.). A.边际分析法 B.价格理论 C.机会成本原理 D.需求弹性理论 2.正常利润(A) A.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3.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一定会使需求减少?(D) A.收入增加,同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B.收入减少,同时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C.收入增加,同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 D.收入减少,同时互补品的价格上涨 4.一种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是指(C) A.买和卖的量相等 B.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C.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供给者想要出售的数量 D.整个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整个社会的总供给 5.可以采取薄利多销政策的情况是(B) A.价格弹性小于1时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C.收入弹性大于1时 D.任何时候都可以薄利多销 6.对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C) A.非弹性 B.负值 C.0 D.弹性大小不一定 7.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A) A.使总利润减少 B.使总利润增加 C.对利润无影响 D.使单位利润不变 8.对投入要素之间不能完全替代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只要在生产的合理阶段,其边际技术替代率(B) A.总为负值,但不一定递减 B.总为负值,其绝对值是递减的 C.总为负值,它的值是递减的 D.它的值是递减的,但不一定为负值

管理经济学计算题(个人整理,供参考)

一、管理经济学计算题 市场均衡1.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解:(1)在征税前,根据QD=QS,得均衡价格P=1.6, Q=164 令T=0.5,新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供给量为QS',新的需求量为QD'.则有: QS'=100+40( P'-T) , QD'=260-60 P' 得新的均衡价格为P'= 1.8新的均衡价格为Q'=152 所以税收后的均衡产量为152万斤,消费者支付价格1.8元,生产者获得价格1.3元. (2)政府的税收收入=T×Q'=76万元,社会福利损失=(1/2)×0.5×(164-152)=3万元. 2.设砂糖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12-0.3QD;砂糖的市场供给函数为P=0.5QS。(P为价格,单位为元;QD、QS分别为需求量和供给量,单位为万千克)。问: (1)砂糖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砂糖的均衡交易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砂糖的供求关系会是何种状况? (4)如果政府对砂糖每万千克征税1元,征税后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解:(1)供求均衡时,即QD =Qs P=12-0.3QD,P=0.5QS QD=(12-P)÷0.3,QS= P÷0.5 那么(12-P)÷0.3=P÷0.5 解得P=7.5(元) (2)QD =Qs=(12-P) ÷0.3=15(万千克) (3)需求量:QD =(12-P) ÷0.3=16.7(万千克) 供给量:Qs=P÷0.5=14(万千克)可见P=7时,QD> Qs 所以,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征税前QS=2P, QD=(12-P)/0.3 征税后QS'= 2( P'-T), QD'= (12- P') /0.3 (12- P') /0.3 =2 (P'-1) P'=7.875 (元) 即征税后的均衡价格为7.875元。 效用1、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⑴因为MUx=y, MUy=x,由 MUx/MUy=y/x=Px/Py, PxX+PyY=120 则有y/x=2/3 2x=3y=120 解得x=30 , y=20 (2)由MUx/MUy=y/x=Px/Py ,xy=600可得 2.88x=3y, (1) xy=600, (2) 联立(1)、(2)解得x=25, y=24 所以M1=2.88x+3y=144 M1-M=144-120=24(元) 即他必须增加24元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消费者的均衡的均衡条件dY/dX=MRS=-PX/PY(MR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MRS=-MU X/MU Y=-P X/P Y) 所以-20/Y=-2/5 Y=50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270=X*2+50*5

1452609701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B卷

试卷代码:座位号□□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管理经济学》试题(B卷) 姓名:班级:学号: 2009年06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均衡也发生了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这意味着()。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是否改善。 2.在做管理决策时( ) 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 3.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 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因供给曲线发生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改变,从而引起需求的变动 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4.短期生产函数的概念是( ) A.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5.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 600元,产品价格为11元/件,变动成本为6元,要求利润为4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 ) A.400件 B.500件 C.600件 D.800件 6.垄断性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是( ) A.几家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 B.几家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 C.许多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 D.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企业将停产。 () A 价格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B 价格等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C 价格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D 价格曲线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8. 企业定价的一般策略中,不以下述哪种作为基础?() A 质量 B 竞争 C 成本 D 需求 9.下列产品中,( )的收入弹性最大。 A.大米 B.棉布 C.高级工艺品 D.食盐 10.等产量曲线()。 A.说明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划出该曲线 C.表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表示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 11.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通过何种手段来获得非正常利润( )。 A.制定一个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D ) A.总产量最大 B.平均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最大 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 A.可变成本B.短期成本C.固定成本D.以上都对 3. 请对下面两句话的对错进行判断:答案:a Ⅰ. 在长期内初级铜的供给比在短期内更有弹性 Ⅱ. 在短期内再生铜的供给比初级铜更有弹性 a) I 和II 都是正确的 b) I 正确,II 错误 c) I 错误,II 正确 d) I 和II 都是错误的 注意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4. 如果某厂商的需求曲线D=P=AR>MR,则可判断该厂商为:(D ) A.完全垄断 B.垄断竞争 C.寡头垄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数值会不断下降的成本是:..................................(. B ) A.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 C.平均变动成本 D.边际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AC、AVC、MC到达最低点的顺序为:......................(B ) A.MC 、AC、AVC B.MC、AVC、AC C.AC、MC、AVC D.AC、AVC、MC 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 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B]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E.无法确定 8、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B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1

管理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 A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 B.发现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 D.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B A.会计成本 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C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B ) A.正数 B.负数 C.0 D.1 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应该( C ) A.停止增加可变生产要素 B.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减少固定生产要素 6、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 C ) A.劳动投入的第一阶段 B.劳动投入的第二阶段 C.劳动投入的第三阶段 D.资本投入的第二阶段 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D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A ) A.等于AC的最低值 B.大于MC C.等于AVC的最高值 D.等于AFC的最低值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C ) A.P=AR B.P=MR C.P=MC D.P=AC 10、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C ) 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B.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不同 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价格决定的机制不同 11、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一致的是( A ) A.利润最大化目标 B.产出水平 C.生产效率 D.长期的经济利润 12、如果某新产品顾客弹性小,而且具有试制期长和规模经济不显着等特征,那么该新产品定价策略适合于( B ) A.渗透定价 B.撇油定价 C.心理定价 D.折扣定价 13、如果中间产品具有外部市场(完全竞争),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应( C ) A.大于市场价格B.小于市场价格 C.等于市场价格 D.大于边际成本 14、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的几种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种决策叫做( 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随机决策 15、在投资决策中,与决策不直接 ...相关的数据是( D ) A.净现金投资量 B.净现金效益量 C.资金成本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D.折旧

管理经济学练习题说课材料

管理经济学练习题 填空 1.某城市小汽车的需求函数为:Q=-5P+100I+0.05N+0.05A 其中Q、P、I、N、A分别为小汽车的需求量、价格、居民人均收入、城市人口和用于小汽车的广告促销费用,若某年I=6000元,N=1000万人,A=100万元,则小汽车的需求函数为(),小汽车的价格为14万元时,需求量是(),2006年该城市的I上升为8000元,则价格为14万元时的需求量是()。 2.假定棉布的需求曲线为QD=10-2P ,棉布的供给曲线为QS=0.5P,QD,QS的单位为万米,P的单位为元/米,则棉布的均衡价格为(),均衡数量为()。如果政府对棉布征税,税额为每米1元,则征税后的均衡价格为()。 3.ABC玩具公司的产品流氓兔的需求函数为:Q=15000-200P,如果流氓兔的价格每只为50元,玩具公司能卖出()只流氓兔;价格为45元时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当价格为()时,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 4.X公司的产品A的需求函数为:QA=34-8PA+20PB+0.04I,其中QA为产品A的需求量,PA为产品A的价格,PB为相关产品的价格,I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则PA=10元,PB=20元,I=5000元时,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产品A的需求交叉弹性是();产品A的需求收入弹性是(). 5.生产函数为:Q=3L0.2K0.8M0.1,则规模收益();生产函数为:Q=5L+3K+100M,,则规模收益();生产函数为:Q=min{5L,2K},则规模收益(). 6.某公司的总变动成本函数为:TVC=500Q-10Q2+Q3,则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为();平均变动成本最低时的产量为();当平均变动成本最低时,边际成本为().7.某企业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aA0.5B0.5C0.25,Q为每月产量,A、B与C为每月投入的三种生产要素;三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 A=1,P B=9,P C=8,则长期总成本函数为();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为();边际成本函数为()。 8.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典型厂商,其长期成本函数是LTC=Q3-60Q2+1500Q,其中成本的单位为元,Q为月产量,若产品价格为975元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若市场的需求曲线为P=9600-2Q,则在长期均衡中,该待业中将有(个厂商;假定这是一个成本固定的行业,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 9.一个竞争行业的长期需求曲线为:XD=40-2P,供给曲线为:XS=4P-20,则均衡价格是(),如果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每单位加6元,则新的均衡价格为()。10.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里生产产品而在两个不同的市场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TC=Q2+10Q;Q1=32-0。4P1;Q2=10-0。1P2。则厂商实行差别价格时,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在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分别为()、();如果禁止差别价格,则利润最大化时统一价格应为() 11.两个寡头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1500-50Q,它们的边际成本都是50,则在古诺模型前提下的市场均衡产量是()在斯塔格尔伯格模型前提下,先进入市场厂商的均衡产量为(),后进入厂商的产量为()。 12.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4y2+16 ,则y为()时,平均成本最低,最低的平均成本为(),在该生产水平,边际成本是()。 13.某企业面临完全竞争市场,其短期成本函数为C=y3-8y2+30y+5,则产品的价格为()时,该企业才进入市场。 二计算并分析 1.冷霸和冰王都是空调制造商,它们可以生产中档产品和高档产品,每个企业在四种不同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汇总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 (课程代码:02628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 D ) A. 供给曲线左移 B. 需求曲线右移 C. 需求曲线左移 D. 供给曲线右移 2.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 A.供给富有弹性 B.收入缺乏弹性 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 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D ) A.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 B.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 C.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 D.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 4.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5.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A ) 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为正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 6.假如某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下,产量为100万件,当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2倍时,产量为150万件,则该企业生产是( B ) A. 规模报酬递增 B. 规模报酬递减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7.一个企业在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门( A ) A. AV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 B. A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 C. 发生亏损时 D. MC>MR 8.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提高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9.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及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叫做(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程序性决策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C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量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进而对光盘需求量的影响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13.如果生产1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0美元,生产第11单位时的边际成本是21美元,那么( C ) A.生产第11单位产品时的TVC是$21 B.生产第10个单位产品时的边际成本大于$21 C.生产第11单位产品时的平均成本是$11 D.生产第12单位产品时的平均成本是$12 14.假定某印刷车间印刷品的价格为每件10元,工人的日工资率为63元。当工人的日投入量L分别为10、11、12、13人时,其边际产量分别为10、9、7、4件,伴随工人人数的增加,也带来其他可变成本的增加,每件印刷品的其他可变成本为1元。为谋求利润最大,该车间应雇用(C )个工人 A.10 B.11 C.12 D.13

管理经济学计算题汇编

一、计算题 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 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解:(1)在征税前,根据QD=QS,得均衡价格P=1.6, Q=164 令T=0.5,新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供给量为QS',新的需求量为QD'.则有: QS'=100+40( P'-T) QD'=260-60 P' 得新的均衡价格为P'= 1.8新的均衡价格为Q'=152 所以税收后的均衡产量为152万斤,消费者支付价格1.8元,生产者获得价格1.3元. (2)政府的税收收入=T×Q'=76万元,社会福利损失=(1/2)×0.5×(164-152)=3万元. 2.设砂糖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12-0.3QD;砂糖的市场供给函数为P=0.5QS。(P为价格,单位为元;QD、QS 分别为需求量和供给量,单位为万千克)。问: (1)砂糖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砂糖的均衡交易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砂糖的供求关系会是何种状况? (4)如果政府对砂糖每万千克征税1元,征税后的均衡价格是多少?7.875元/万千克7 解:(1)供求均衡时,即QD =Qs P=12-0.3Q D,P=0.5Q S Q D=(12-P)÷0.3,Q S= P÷0.5 那么(12-P)÷0.3=P÷0.5 解得P=7.5(元) (2)Q D =Qs=(12-P) ÷0.3=15(万千克) (3)需求量:Q D =(12-P) ÷0.3=16.7(万千克) 供给量:Qs=P÷0.5=14(万千克)可见P=7时,Q D> Qs 所以,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设税后价格为P’,征税后新的供给曲线就应为: Qs=(P’-1) ÷0.5 均衡条件为Q D =Qs (12-P’)÷0.3=(P’-1) ÷0.5 P’=7.875 (元/万千克) 故税后的均衡价格为7.875元。 、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 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⑴因为MUx=y,MUy=x,由 MUx/MUy=y/x=Px/Py, PxX+PyY=120 则有Y/x=2/3 2x=3y=120 解得X=30 , y=20 (2)由MUx/MUy=y/x=Px/Py xy=600,解得 x=25, y=24 所以M1=2.88=3y=144 M1-M=24

管理经济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专科《管理经济学》总共129题共27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已答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 答对试题显示全部试题 一.(共129题,共270分) 1.管理经济学的创始人是().(2分) A.亚当斯密 B.乔尔?迪安 C.保罗.萨缪尔森 D.约翰.凯恩斯 ★标准答案:B 2.已知需求和供给方程Qd=50-8P和Qs= -22+10P则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是()(2分) A.2, 18 B.2, 20 C.4, 18 D.4, 20 ★标准答案:C 3.下图是一簇无差异曲线图,图中U1,U2,U3分别代表不同 的效用水平,三者的关系是()(2分) A.U1>U2>U3 B. B.U 仁U2=U3 C.U1,U2,U3没有可比性 ★标准答案:B 4.需求的交叉弹性是衡量()。(2分) A.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反应程度 C.一种物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另一种物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变动的反应程度 D.—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标准答案:C 5.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增加,商品销售收益如何变 化?()(2分) A.收益增加 B.收益减少 C.收益不变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 6.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每个企业的经济利润()。(2 分)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 7.等成本线的斜率(绝对值,横轴代表劳动)是()。 (2分) A.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B.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C.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D.资本的价格与劳动的价格的比率 ★标准答案:C 8.需求价格弹性总是()(2分)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一 ★标准答案:B 9.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 ()(2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或上升或下降 ★标准答案:B 10.交叉弹性为()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对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2分)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 ★标准答案:C 11.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 是()。(2分) A.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 B.其他商品价格变化时 C.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 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 ★标准答案:D 12.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 )。(2 分) A.价格 B.非价格 C产品差异化 D.广告竞争 ★标准答案:A 13.如果企业出了一种新产品,目标是先占领市场,或者

管理经济学试题三答案(1)

管理经济学试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C 3.B 4.C 5.D 6.D 7.B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B 15.D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答案: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答案: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等于总产量的增加量除以可变要素的增加量。 3答案: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贡献就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 4答案:等产量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5答案:差别定价法:就是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案: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主要因素有:(1)产品的价格;(2)产品的成本;(3)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此外,其他诸如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也会影响产品的供给量。 2答案:主要是管理问题。企业规模越大,对企业各方面业务进行协调的难度也

会越大,由于高级经理人员很受接触基层,中间环节太多,就必然会造成文牍主意和官僚主义,是管理效率大大下降,这就出现规模收益递减。 3答案:影子价格表明如果企业增加或减少某资源或投入要素一个单位会对企业的总利润带来多大影响。第一,影子价格能告诉我们哪些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是企业生产的“瓶颈”;哪些投入要素则利用不足,有富余。第二,影子价格告诉我们,为了扩大生产,管理当局用多高的价格去添购某种投入要素才是划得来的。 4答案: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两部分组成的曲折的需求曲线。与此相适应,其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在此模式下,如果边际成本曲线在边收入曲线中断缺口之间摆动时,企业的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决策不变;只有当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超出边际收入曲线中断缺口的范围时,才需要对价格重新做出调整。所以,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价格决定模式说明了其价格是具有刚性的,一般不轻易变动。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解:(1)已知:-[需求量变化率/(-2%)] = 1.3 ; 所以:需求量变化率= 1.3 * 2% = 2.6% 即:价格下降2%会使需求量增加2.6%。 (2)已知:需求量变化率/5% = 2.2 ; 所以:需求量变化率= 2.2 * 5% = 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会使需求数量增加11%。

管理经济学复习(计算题部分)讲课教案

管理经济学复习纲要 三、计算(数字会调整变化,所以请大家掌握方法) 1、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d=200-30P,供给曲线为Qs=100+20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销售量?如政府实行限价,P=1时会出现什么情况?P=3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解:联立需求方程为Qd=200-30P 和供给方程为Qs=100+20P ,可得P=2, Qd= Qs=140. 若P=1,则需求量Qd=200-30*1=170,供给量Qs=100+20*1=120,Qd ﹥Qs ,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若P=3,则需求量Qd=200-30*3=110,供给量Qs=100+20*3=160,Qd ﹤Qs ,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1、第三章练习中的计算题第1题(P80); 某新型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p E 为-1.2,需求收入弹性y E 为3.0。试计算: (1)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量的影响; (2)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 (3)如果今年的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现假设明年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请估计明年的汽车销售量。 解: (1)由于://p Q Q E P P ?= ? ,价格提高3%即3%P P ?=, 1.2p E =-, 所以: 1.23% 3.6%p Q P E Q P ??=?=-?=- 即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需求量将下降3.6%。 (2)由于//y Q Q E Y Y ?= ?, 收入增加3%,即2%Y Y ?=; 3.0y E =, 所以: 3.02% 6.0%y Q Y E Q Y ??=?=?=, 即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需求将增加6.0%。 (3)如果今年的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 因为明年:价格提高8%即 8%P P ?=, 需求量减少 1.28%9.6%-?=- 收入增加10%即10%Y Y ?=,需求增加3.010%30%?= 所以价格和收入共同变化对需求的影响为:9.6%30%20.4%-+= 价格与收入均发生变化后使需求增加:80020.4%163.2?=(万辆) 故预计明年的汽车销售量为:800+163.2=963.2(万辆)。 第五章中的例5.1、例5.2和例5.3 (P131-134) 例5.1 某企业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3元/件,总固定成本为15 000元,产品原价为4元/件。现有人愿按 3.5元/件的价格订货6 000件,如不接受这笔订货,企业就无货可干。企业是否应承接此订货? 解:以例5.1 为基础 (1)如果接受订货,则接受订货后的利润为: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3.5×6000)-(3×6 000+15 000) =21 000-33 000 = -12 000 元 < 固定成本,所以企业亏损。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么是管理经济学?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实什么?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学科。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第一,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它们各自的分析角度、关注的范围和层次等又有所不同;第二,管理经济学承袭了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家假定和前提,但为了更接近客观实际。又作了各种程度的放宽和突破;第三,管理经济学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在分析企业行为时广泛使用多种经济模型,尤其是数量模型,但二者运用模型分析的目的不尽相同。 2、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行为理论、供求理论和需求分析、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决策分析、市场结构与竞争战略分析、价格理论与定价决策分析、营销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风险决策分析。 3、边际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边际分析法?答:边际的经济含义就是边缘、额外、追加之意。它被人们用来揭示两个具有因果或相关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函数关系。边际的数学含义就是某一连续函数的导数,它反应的是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 4、分析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是什么解决有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是什么 答:分析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是一元函数求极值方法和多元函数求极值方法。解决有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是拉格朗日法和线性规则。5、管理经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管理经济学的特点有:(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2)管理经济学是一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经济学;(3)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以数理分析为基础手段的经济学;(4)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经济学;(5)管 理经济学是企业管理科学 的有机组成部分。 6、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是什么? 答: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企 业关于经济方面的管理决 策,对企业管理决策所涉 及的经济关系尤其是经济 数量关系及其相关规律提 供分析的一门学科。 7、管理经济学有哪些常 用的分析方法? 答: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 析方法有边际分析法和最 优化分析法。 8、如何认识企业的地位 和性质? 答:首先企业是社会生产 的基本单位,企业之所以 能在社会中产生和存在就 是因为社会需要它来生产 和供给人们所需要的产 品,各种企业的活动总是 同物质生产直接或间接相 关的,企业毫无疑问地是 产品市场上的供应者或卖 者,同时企业是把要素结 合并转换成产品的资源转 换体,这反映了传统微观 经济学的企业的基本界 定,决定了管理经济学对 企业行为研究的基本范 畴;其次企业是替代市场 的资源配置方式,从事社 会生产的企业或专业化个 人同样须在市场上取得自 己所需的生产要素,可见 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 本方式,企业既可以实现 资源按技术要求合理配置 的目的,又节省了交易成 本;最后企业是追求特定 经济利益的社会集合体。 第二章:企业行为理论 1、怎样正确认识企业的 性质? 答: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 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基本性 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 来认识:(1)企业是社 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第 一,企业毫无疑问地是产 品市场上的供给者和卖 者;第二,企业是把要素 结合并转变成产品的资源 转换体。(2)企业是替 代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 (3)企业是追求特定经 济利益的社会集合体。 2、企业的行为目标可能 有哪些 答:从企业在社会经济 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和性 质,可以推论出两种基 本的企业行为目标。从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 单位出发,可以说企业 的行为目标是为社会公 众提供产品和服务;从 企业是谋求经济利益的 社会集合体出发,可以 说企业的行为目标是赚 取利润,甚至说是谋求 利润最大化。这样,企 业就具有上述双重的行 为目标。这种双重目标 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 提供产品和服务是社会 的、外在的要求,追求 利润则是企业内在的动 机和愿望;后者必须以 前者为条件和手段才能 真正实现,而前者对于 企业来说也仅仅是实现 后者的条件和手段。因 此,对企业影响更为深 刻的应当是其内在的利 润动机。企业以追求利 润最大化为主要行为目 标是对现实进行了必要 的抽象和简化后的假 设。如果要使企业行为 目标的分析更接近于现 实,我们将会发现现实 企业的行为目标是多元 化的,在特定情况下, 不少企业的目标是非利 润最大化,而是: (一)利润满意化; (二)销售收入最大 化:(三)市场占有率 最大化。} 3、经济利润、会计利 润、正常利润的含义分 别是什么? 答:利润一般定义为企 业总销售收入和总成本 之间的差额。 会计利润是利用会计成 本计算出来的利润,它 反映企业实际拥有的净 收入。 经济利润则是利用经济 成本计算出来的利润, 它是供企业经济学家进 行决策分析使用的利 润。 正常利润,是维持企业 长期经营所必须的最低 限度的利润收入。 4、利润的功能是什么? 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 会里,无论在微观的企 业行为及其决策活动 中,还是对社会整体福 利的影响上,利润都扮 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利润是企业长期生 存的条件;(2)利润是 企业竞争的根源;(3) 利润是社会发展的推进 器;(4)利润是衡量企 业效益的尺度。 5、企业面临的三种基本 类型的约束是什么? 答:对于任何企业都存 在三种基本类型的约 束:(1)需求约束,即 社会消费者或产业用户 对某种产品有支付能力 的最大购买需求量; (2)资源约束,是企业 生产投入端所拥有的现 实物质条件;(3)预算 约束,是指企业为购买 各种投入而进行资金偿 付的最大能力。 6、企业一般可能面临哪 些方面的竞争压力? 答:一般来说,任何一 个单独的企业都有可能 面临来自五个方面的竞 争力量的压力:(1)同 行业企业的竞争压力; (2)替代产品的竞争压 力;(3)潜在进入企业 的竞争压力;(4)投入 品供应者的竞争压力; (5)产品购买者的竞争 压力。 7、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 动因和主要形式上什 么? 答:在现代社会里,导 致政府干预经济的因素 是多方面和错综复杂 的。从经济学的角度 看,最基本的因素有: (1)社会分配的公平 性;(2)外部效应,即 指一个经济行为者在独 立进行自己活动的同时 带给其它行为者的某种 后果或影响;(3)公共 产品,即相对于必须严 格经过市场等价交换才 能取得消费权的产品而 言的;(4)有效竞争。 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干 预大致通过三种方式进 行:(1)法律法规; (2)政策调节;(3) 经济参与。 第三章需求理论与市场 需求分析 1、家庭小轿车需 求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 答:因素有:(1)轿车 的价格。(2)消费者的 消费偏好。(3)消费者 收入。(4)居民的环 境。(5)广告宣传。 (6)其它因素。如:推 出外观独特、空间宽大、 客货两用,实用性较强的 车,追求高品位、低价 值、多功能、质量优质的 车。再如国家政策,国家 对奢侈品的税收政策,小 轿车落户费、养路费以及 管理费用的高低,油料的 价格波动对小轿车的影响 等。 2、果只出现以下情形之 一,商品房市场的交易量 和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Ⅰ费者的收入增加; Ⅱ府把商品房消费税提高 10%。 答:⑴消费者的收入增 加。商品房市场的交易量 就会增加,达到供不应求 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就 会提高商品房的价格,但 是提价也必须有个度,如 果超出了一定限度,消费 者无力购买,交易量相应 的会随之下降。⑵政府把 商品房消费税提高10%, 购买方的负担加重,商品 房市场的交易量就会下 降,如果此时商品房开发 商适当降低商品房的价 格,就会提高消费者的购 买欲望。 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 动之间以及供给变动与供 给量变动之间的区别是什 么? 答:需求是消费者与商品 或劳务之间形成的一种市 场关系。需求的形成应同 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有 购买欲望。二,有购买能 力。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 买能力的统一。 需求量是在一定时期和一 定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 商品或劳务需求的数量。 商品的需求量不是固定不 变的,它随影响因素的变 化而变化。 供给指生产者能够而且愿 意生产并向市场提供商品 或劳务的一种市场关系。 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要有生产和提供的愿 望,即生产者愿意生产并 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 售;二、要有生产的能 力,即生产者拥有提供商 品的条件。供给量指在一 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 生产者向市场供应商品或 劳务的实务量。 4、下列商品中哪一种的 需求价格弹性最低:苹 果、汽车、食盐、电视机 答:食盐 5、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 收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 一关系对于企业价格决策 有什么参考意义,并举实 例加以说明。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 需求量对商品本身价格变 动的反应灵敏程度。需求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