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几何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一几何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一几何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一几何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1、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例1. 已知:如图1

求证:DE = 分析:由?ABC 连结CD ,易得CD = 证明:连结CD

ΘΘΘAC BC A B

ACB AD DB

CD BD AD DCB B A AE CF A DCB AD CD

=∴∠=∠∠=?=∴==∠=∠=∠=∠=∠=90,,,,

∴?∴=??ADE CDF

DE 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作斜边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高是常用的辅助线。显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更应该连结CD ,因为CD 既是斜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本题亦可延长ED 到G ,使DG =DE ,连结BG ,证?E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

例2. 已知:如图2所示,AB =CD ,AD =BC ,AE =CF 。 求证:∠E =∠F

ΘΘAB CD BC AD AC CA ABC CDA SSS B D

AB CD AE CF BE DF

===∴?∴∠=∠==∴=,,,??()

在?BCE 和?DAF 中,

ΘBE DF B D BC DA BCE DAF SAS E F

=∠=∠=???

?

?∴?∴∠=∠??()

说明: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求角相等。常须添辅助线,制造全等三角形,这时应注意:

(1)制造的全等三角形应分别包括求证中一量; (2)添辅助线能够直接得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

2、证明直线平行或垂直

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两种特殊的位置。证两直线平行,可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个锐角互余,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来证。

例3. 如图3所示,设BP 、CQ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AH 、AK 分别为A 到BP 、CQ 的垂线。

求证:KH ∥BC

AH 证明:延长AH 交BC 于N ,延长AK 交BC 于M ∵BH 平分∠ABC ∴=∠∠ABH NBH 又BH ⊥AH

∴==?∠∠AHB NHB 90 BH =BH

∴?∴==??ABH NBH ASA BA BN AH HN

(),

同理,CA =CM ,AK =KM ∴KH 是?AMN 的中位线 ∴KH MN // 即KH//BC

说明: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中线或高线重合时,则此三角形必为等腰三角形。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翻折(轴对称)而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4. 已知:如图4所示,AB =AC ,∠,,A AE BF BD DC =?==90。 求证:FD ⊥ED

证明一:连结AD

ΘΘAB AC BD BAC BD DC

BD AD

B DAB DAE

=∴+==?=∴=∴==,∠∠∠,∠∠∠129090

在?ADE 和?BDF 中,

ΘAE BF B DAE AD BD ADE BDF

FD ED

===∴?∴∠=∠∴∠+∠=?∴⊥,∠∠,??31

3290

说明:有等腰三角形条件时,作底边上的高,或作底边上中线,或作顶角平分线是常用辅助线。

证明二:如图5

ΘΘΘBD DC

BDM CDE DM DE BDM CDE CE BM C CBM BM AC

A ABM A A

B A

C BF AE AF CE BM

=∠=∠=∴?∴=∠=∠∴∠=?

∴∠=?=∠==∴==,,,??//9090

∴?∴==∴⊥??AEF BFM

FE FM DM DE FD ED

Θ

说明:证明两直线垂直的方法如下:

(1)首先分析条件,观察能否用提供垂直的定理得到,包括添常用辅助线,见本题证二。

(2)找到待证三直线所组成的三角形,证明其中两个锐角互余。 (3)证明二直线的夹角等于90°。

3、证明一线段和的问题

(一)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线段等一较短线段,证明其余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截长法)

例5. 已知:如图6所示在?ABC 中,∠=?B 60,∠BAC 、∠BCA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O 。

?60,

知∠+∠=?∠=?∠+∠=?566016023120,,。∴∠=∠=∠=∠=?123460,得:

??FOC DOC FC DC ?∴=,

证明:在AC 上截取AF =AE

()

Θ∠=∠=∴?∴∠=∠BAD CAD AO AO

AEO AFO SAS ,??42

又∠=?B 60

∴∠+∠=?∴∠=?

∴∠+∠=?

∴∠=∠=∠=∠=?∴?∴=566016023120123460??FOC DOC AAS FC DC

()

即AC AE CD =+

(二)延长一较短线段,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则两较短线段成为一条线段,证明该线段等于较长线段。(补短法)

例6. 已知:如图7所示,正方形ABCD 中,F 在DC 上,E 在BC 上,∠=?EAF 45。 求证:EF =BE +

分析:使BG =DF 。

证明:延长CB 至 在正方形ABCD 中,∠=∠=?=ABG D AB AD 90,

∴?∴=∠=∠??ABG ADF SAS AG AF (),13

又∠=?EAF 45

∴∠+∠=?∴∠+∠=?23452145

即∠GAE =∠FAE ∴=∴=+GE EF

EF BE DF

4、中考题:

如图8所示,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 到D ,延长BA 到E ,并且使AE =

又AE =BD

∴==∴==AE FD BF BA AF EF

即EF =AC

ΘAC FD

EAC EFD EAC DFE SAS EC ED

//()∴∠=∠∴?∴=??

题型展示:

证明几何不等式:

例题:已知:如图9所示,∠=∠>12,AB AC 。 求证:BD DC >

ΘBD DE E B DCE B DCE E

∴=∠=∠∠>∠∴∠>∠,

∴>∴>BD DF BD DC

说明:在有角平分线条件时,常以角平分线为轴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这是常用辅助线。

【实战模拟】

1. 已知:如图11所示,?ABC 中,∠=?C 90,D 是AB 上一点,DE ⊥CD 于D ,交BC 于E ,且有AC AD CE ==。求证:DE CD =

1

2

2. 已知:如图 求证:BC =

3. 已知:如图13所示,过?ABC 的顶点A ,在∠A 内任引一射线,过B 、C 作此射线的垂线BP 和CQ 。设M 为BC 的中点。 求证:MP =MQ

4. ?ABC 中,∠=?⊥BAC AD BC 90,于D ,求证:()AD AB AC BC <++1

4

【试题答案】

1. 证明:取

ΘAC AD

AF CD

AFC =∴⊥∴∠= 又∠+∠=?∠+∠=?14901390,

∴∠=∠=∴?∴=∴=431

2

ΘAC CE

ACF CED ASA CF ED

DE CD

??()

2. 分析:本题从已知和图形上看好象比较简单,但一时又不知如何下手,那么在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和时,我们经常采用“截长补短”的手法。“截长”即将长的线段截

ΘΘCB CE BCD ECD CD CD CBD CED B E BAC B BAC E

=∠=∠=???

?

?∴?∴∠=∠∠=∠∴∠=∠??22

又∠=∠+∠BAC ADE E

∴∠=∠∴=∴==

ADE E AD AE

BC CE ,

3. 证明:延长PM ΘCQ AP BP BP CQ PBM ⊥∴∴∠=∠,// 又BM CM =,

∴?∴=??BPM CRM

PM RM

∴QM 是Rt QPR ?斜边上的中线 ∴=MP MQ

七年级数学上册4.1几何图形难题拔高

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难题突破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正方体的展开图,在顶点处标有数字,当把它折成正方体时,与4重合的数字是() A.9和13B.2和9C.1和13D.2和8 2.将一个棱长为m(m>2且m为正整数)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染上红色,然后切成m3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发现只有一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恰有两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的12倍,则m等于() A.16B.18C.26D.32 二、填空题 3.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AB为4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 4.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和6、2和5、3和4)放置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2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10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__________. ?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5.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 为1cm,假设一只蚂蚁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爬________ cm,

6.如图,将3个同样的正方体重叠放置在桌面上,每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有-3、-2、-1、1、2、3,相对的两面上写的数字互为相反数,现在有5个面的数字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到,这5个看不到的面上数字的乘积是________. 7.如图,是由一些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三种视图,若在所搭几何体的基础上(不改变原几何体中小立方块的位置),继续添加相同的小立方块,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________个小立方块. 三、解答题 8.如图1至图3是将正方体截去一部分后得到的多面体. (1)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2)猜想三个数量间有何关系; (3)根据猜想计算,若一个多面体有顶点数2018个,棱数4036条,试求出它的面数.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三角形ABC中,AD平分∠BAC,EG⊥AD,且分别交AB、AD、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E、H、F、G,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A.∠1=1 2 (∠2﹣∠3)B.∠1=2(∠2﹣∠3) C.∠G=1 2 (∠3﹣∠2)D.∠G= 1 2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得,∠1=∠AFE,由外角的性质,∠3=∠G+∠CFG=∠G+∠1,∠1=∠2+∠ G,从而推得∠G=1 2 ?(∠3﹣∠2). 【详解】 解:∵AD平分∠BAC,EG⊥AD, ∴∠1=∠AFE, ∵∠3=∠G+∠CFG,∠1=∠2+∠G,∠CFG=∠AFE, ∴∠3=∠G+∠2+∠G,∠G=1 2 ?(∠3﹣∠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角度的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答案】C

试题分析:作F点关于BD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于点P. ∴EP+FP=EP+F′P.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P、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的值最小,此时 EP+FP=EP+F′P=EF′. ∵四边形ABCD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CD,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EF′=AD=3. ∴EP+FP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3.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AOC=76°,则∠BOM等于() A.38°B.104°C.142°D.144° 【答案】C 【解析】 ∵∠AOC=76°,射线OM平分∠AOC, ∴∠AOM=1 2 ∠AOC= 1 2 ×76°=38°, ∴∠BOM=180°?∠AOM=180°?38°=14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4.∠1与∠2互余,∠1与∠3互补,若∠3=125°,则∠2=() A.35°B.45°C.55°D.65° 【答案】A 【解析】

初一几何难题练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1、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例1. 已知:如图1 求证:DE =DF 分析:由?ABC 连结CD ,易得CD = 证明:连结CD ΘΘΘAC BC A B ACB AD DB CD BD AD DCB B A AE CF A DCB AD CD =∴∠=∠∠=?=∴==∠=∠=∠=∠=∠=90,,,, ∴?∴=??ADE CDF DE 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作斜边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高是常用的辅助线。显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更应该连结CD ,因为CD 既是斜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本题亦可延长ED 到G ,使DG =DE ,连结BG ,证?E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

ΘΘAB CD BC AD AC CA ABC CDA SSS B D AB CD AE CF BE DF ===∴?∴∠=∠==∴=,,,??() 在?BCE 和?DAF 中, ΘBE DF B D BC DA BCE DAF SAS E F =∠=∠=??? ? ?∴?∴∠=∠??() 说明: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求角相等。常须添辅助线,制造全等三角形,这时应注意: (1)制造的全等三角形应分别包括求证中一量; (2)添辅助线能够直接得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 2、证明直线平行或垂直 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两种特殊的位置。证两直线平行,可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个锐角互余,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集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是() A.100°35′B.11°35′C.100°75′D.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是() A.56°34′B.47°34′C.136°34′D.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和补角各是 4★★已知∠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看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 B.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 C.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D.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是() ABC 7★★★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棱锥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体的数 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图形是() 知识点三:度分换算 1度分 °= 度分 °=°′ °=°′ 2分度 79°24′=°29°48′=° 把56°36′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把37°54′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知识点四对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的理解 1 ★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2★★过ABC三点中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画图表示) 3★★过ABCD四点中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画图表示) A.1或4B.1或6C.4或6D.1或4或6 4 ★★同一平面内的四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仅能画四条,则这四点的位置关系是()A.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B.四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 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点在直线外 5 ★★已知A,B,C,D四点都在直线L上,以其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条;已知A,B,C,D四点都在直线L上,以其中任意一点为端点的射线共有()条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个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 知识点五线段计算——涉及分类讨论(线段双解问题,画图很重要!!!) 引例★:线段AB=15cm,BC=5cm,则线段AC等于() 1 ★线段AB=7cm, 点C在直线AB上,BC=3cm, 求线段AC长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附答案(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侧面为三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 【详解】 解: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将如图所示的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正视图)是() A.B.C. D. 【答案】D 【解析】 解: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首先判断直角三角形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再找出圆锥的主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BC DE ∴30E BCE ==?∠∠ ∴453075AFC B BCE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A .重心 B .内心 C .外心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P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详解】

初一几何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相交线与平行线 练习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1=28°,则∠2=_______. 2. 已知直线AB CD ∥,60ABE =∠,20CDE =∠,则BED =∠ 度. 3. 如图,已知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1=60°,则∠2=______度. 4. A =70°,∠P =_____. 5.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1)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6. 如图,填空: ⑴∵1A ∠=∠(已知) ∴_____________( ) ⑵∵2B ∠=∠(已知) ∴_____________( ) ⑶∵1D ∠=∠(已知) ∴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7.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P B M A N 第3题

8.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DOE=3∠COE,求∠BOC 的度数. 9.如图,直线// a b,求证:12 ∠=∠. 10.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 解:∠B+∠E=∠BCE 过点C作CF∥AB, 则B ∠=∠____() 又∵AB∥DE,AB∥CF, ∴____________() ∴∠E=∠____() ∴∠B+∠E=∠1+∠2 即∠B+∠E=∠BCE. 11.如第10题图,当∠B、∠E、∠BCE有什么关系时,有AB∥DE. 12如图,AB∥DE,那么∠B、∠BCD、∠D有什么关系? 13、如图9,直线a∥b,∠1=28°,∠2=50°,则∠3=____。∠3+∠4+∠5=__ _。 14、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八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则() A只能求出其余3个角的度数B只能求出其余5个角的度数 C只能求出其余6个角的度数D只能求出其余7个角的度数 15、如图,已知AB∥CD,EG平分∠FEB,若∠EFG=40°,则∠EGF

七年级的动态几何图形问题

七年级的动态几何图形问题 摘要:动态几何这类问题,已成为初中生他们日常学习中的重难点以及考试中的失分点。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重点介绍七年级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特点以及解题方法,并对这类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解决几个典型例子中找出解决七年级动态几何问题的一般规律,帮助他们解决数学的一大障碍。 关键词:动点;数形结合;数轴;类比 七年级的动态几何问题主要有“点动”和“角动”这两类。 例1.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 (1)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_____

(2)如果点P以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且三点同时出发,那么几分钟时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如果能利用数轴上的“中点”公式()、和动态点的数量表示即起始点数a,向右(左)运动,速度为b,时间为t,就可表示为a+bt(a-bt),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 解析:(1)点P到点M,点N的距离,P即为MN的中点,点P对应的值即为 (2)此题如果用一般的方法去解决,即先画图再分析数量关系,势必要画出运动过程的点的动态图形,例如图(2) 而图2只是其中一种图形而已,三个动点运动之

后,还会出现图(3)、图(4)、图(5) 但是如果利用数轴上的中点公式和点的数量表示,P到点M,N的距离即分为两种情况,其1运动后的点P是点M’和N’的中点,,t=2;其2就是M’与N’两点重合,. 总结:解决动点问题要数形结合,巧用数轴“中点”公式和动态点的数量表示。 例2.如图1,A是数轴上一定点,A表示的数是5,B是数轴上一动点,B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C在点B的右侧,BC=1,点D在点B的左侧,BD=2AC,设B运动的时间为t秒。 (1)若点B在线段OA上运动,且CD=2,求t 的值. (2)整个运动过程中,当OD=AC时,写出点D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 A.20°B.22°C.2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过C作CD∥直线m, ∵∠ABC=30°,∠BAC=90°, ∴∠ACB=60°, ∵直线m∥n, ∴CD∥直线m∥直线n, ∴∠1=∠ACD,∠2=∠BCD, ∵∠1=38°, ∴∠ACD=38°, ∴∠2=∠BCD=60°﹣38°=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2.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 .北偏西43? B .北偏西90? C .北偏东47? D .北偏西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 作BF ∥AE ,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 地测得C 地在B 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角度间的关系求出能表示点位置的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概论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 2、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 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观察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 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 (3)观察其他的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圆柱,球,圆等图形. (4)引导学生得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 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比如长方体,长方形,圆柱,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有些几何体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等. 有些几何图形和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 3. 实践探究. (1) 引导学生观察帐篷,,金字塔的图片,从面抽象出棱柱,棱锥 .

初一几何题 练习题含答案

1. 已知:如图1 求证:DE =DF 证明:连结CD ΘΘΘAC BC A B ACB CD BD AD DCB B A AE CF A DCB AD CD =∴∠=∠∠=?∴==∠=∠=∠=∠=∠=90,,, ∴?∴= ??ADE CDF DE DF

ΘΘAB CD BC AD AC CA ABC CDA SSS B D AB CD AE CF BE DF ===∴?∴∠=∠==∴=,,,??() 在?BCE 和?DAF 中, ΘBE DF B D BC DA BCE DAF SAS E F =∠=∠=??? ? ?∴?∴∠=∠??() ∴=∠∠ABH NBH 又BH ⊥AH ∴==?∠∠AHB NHB 90 BH =BH ∴?∴==??ABH NBH ASA BA BN AH HN (), 同理,CA =CM ,AK =KM ∴KH 是?AMN 的中位线 ∴KH MN //

即KH 已知:如图 求证:FD ⊥ED 证明一:连结AD ΘΘAB AC BD BAC BD DC BD AD B DAB DAE =∴+==?=∴=∴==,∠∠∠,∠∠∠129090 在?ADE 和?BDF 中, ΘAE BF B DAE AD BD ADE BDF FD ED ===∴?∴∠=∠∴∠+∠=?∴⊥,∠∠,??31 3290 5. 已知:如图6所示在?ABC 中,∠=?B 60,∠BAC 、∠BCA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O 。

() Θ∠=∠=∴?∴∠=∠BAD CAD AO AO AEO AFO SAS ,??42 又∠=?B 60 ∴∠+∠=?∴∠=? ∴∠+∠=?∴∠=∠=∠=∠=? ∴?∴=566016023120123460??FOC DOC AAS FC DC () 即AC AE CD =+ 6. 已知:如图7所示,正方形ABCD 中,F 在DC 上,E 在BC 上,∠=?EAF 45。 求证:EF =BE +DF 证明:延长CB 至G 在正方形ABCD 中, ∴?∴=∠=∠??ABG ADF AG AF ,13 又∠=?EAF 45 ∴∠+∠=?∴∠+∠=?23452145 即∠GAE =∠FAE ∴=∴=+GE EF EF BE DF 如图8所示,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 到D ,延长BA 到E ,并且使AE =BD ,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及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 CD ∥,BF 平分ABE ∠,且BF DE P ,则ABE ∠与D ∠的关系是( ) A .2ABE D ∠=∠ B .180ABE D ∠+∠=? C .90ABE D ∠=∠=? D .3AB E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G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 G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G ABF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 【详解】 证明:如图,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G , //AB CD Q , D G ∴∠=∠, //BF DE Q , G ABF ∴∠=∠, D ABF ∴∠=∠, BF Q 平分ABE ∠, 22ABE ABF D ∴∠=∠=∠,即2ABE D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故选B. 3.某包装盒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四种款式的纸片中,可以是该包装盒的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展开图折叠还原成包装盒,即可判断正确选项. 【详解】 解:A、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相同,故本选项正确; B、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C、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D、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初一上册几何练习题50道

.选择题 1.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 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5 ,12,13 (B)5 ,12,7 (C)8,18,7 (D)3,4,8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5,20 和25,则它的最大边上的高为( A)12 B) 10 C) 8 (D) 4. 两条边长分别为2 和8,第三边长是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 (A) 3 个(B) 4 个(C)5 个(D)无数个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MN (B)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钝角ZAoB 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 (A)125 (B)135 (C) 1 45 (D) 1 50 8.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7.已知∠α∠β是某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若∠α50 ,则∠β为 A.40°B.50° C.130 ° D .14 8.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13.如图3 ,直线AB、CD、EF相交于0,图中对顶角共有() A .若∠1 =Z2 ,贝U AD B C B .若∠1 =Z2 ,贝U AB /DC C .若∠A =∠3 ,贝U A D /BC D .若∠3 = ∠4,贝U AB /DC 9.下列图形中,可以折成长方体的是( 10.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12.、如图2 , AB ICD , AC IBC于C,则图中与∠ CAB互余的角有( A. 1个 D- B. 11.如图1 ,在△ABC中,AB = AC ,点D在AC边上,且BD = BC = AD ,则∠A的度数为( A. 30 ° B . 36 ° C . 45 ° D . 70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难题及答案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P C G F B Q A D E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精选(含解析答案)

第1页 共16页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精选(含解析答案) 1. 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将如图所示的白纸只沿虚线剪开,用裁开的纸片和白纸上的阴影部分围成一个立体模型,然后放在桌面上,下面四个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符合上述要求,那么这个示意图是 A. B. C. D 2. 《几何原本》的诞生,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严密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它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它是下列哪位数学家的著作( ) A. 欧几里得 B. 杨辉 C. 费马 D. 刘徽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BD ⊥DC ,BD =DC ,CE 平分∠BCD ,交AB 于点E ,交BD 于点H ,EN ∥DC 交BD 于点N ,下列结 论:①BH =DH ;②CH =( √2+ 1)EH ;③ S △ENH S △EBH =EH EC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② D. 只有③ 4. 如图,一个几何体上半部为正四棱锥,下半部为立方体,且有一个面涂有颜色,下列图形中,是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5. 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3个洞,则纸片展开后的图形是( ) A. A B. B C. C D. D 6. 图1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 cm,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2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2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cm. 7. 如图1,图2,图3,用一种大小相等的正多边形密铺成一个“环”,我们称之为环形密铺,但图4,图5不是我们所说的环形密铺.请你再写出一种可以进行环形密铺的正多边形:. 8. 如图,n+1个上底、两腰长皆为1,下底长为2的等腰梯形的下底均在同一直线上,设四边形 P 1M 1 N 1 N 2 面积为S 1 ,四边形P 2 M 2 N 2 N 3 的面积为S 2 ,…,四边形P n M n N n N n+1 的面积记为S n ,通过逐一计 算S 1,S 2 ,…,可得S n =________. 9. 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按下面步骤进行折叠: 第一步:如图①,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D重合,点C落在点C′处,得折痕EF; 第二步:如图②,将五边形AEFC′D折叠,使AE,C′F重合,得折痕DG,再打开; 第三步:如图③,进一步折叠,使AE,C′F均落在DG上,点A,C′落在点A′处,点E,F落在点E′处,得折痕MN,QP.

初中数学几何经典难题精选

初三数学总复习辅导学习资料(6)——几何经典难题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求证:CD =GF .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 C 2、 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 C 2 D 2是正方形.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5.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 ,求证:AH =AO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F 6.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 CD 分别交MN 于P 、Q .求证:AP =AQ . 7.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 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求证:AP =AQ . 8.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 10.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 E

初一上册几何练习题50道

一.选择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5,12,13 (B)5,12,7 (C)8,18,7 (D)3,4,8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5,20和25,则它的最大边上的高为() (A)12(B)10(C)8(D)5 4.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8,第三边长是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 (A)3个(B)4个(C)5个(D)无数个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MN(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AOB 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 (A)125°(B)135°(C)145°(D)150° 7.已知∠α,∠β是某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角,若∠α=50°,则∠β为() A.40° B.50°C.130°D.140° 8.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若∠1=∠2,则AD∥BC B.若∠1=∠2,则AB∥DC C.若∠A=∠3,则AD∥BC D.若∠3=∠4,则AB∥DC 9.下列图形中,可以折成长方体的是()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11.如图1,在△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B.36°C.45°D.70° 12.、如图2,AB∥CD,AC⊥BC于C,则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图1 图2 图3 13. 如图3,直线AB、CD、EF相交于O,图中对顶角共有() A.3对B.4对C.5对D.6对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B.平面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1个或3个 C.若a∥b,b∥c,则a∥c D.平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5. 2.设α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则α的取值围是( ) (A)0<α<90°(B)α<90°(C)0<α≤90°(D)0≤α<90° 二.填空题 1.有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的第三边等于 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3.如图,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BOC=136°,则∠A= 。 第3题第7题 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度 7.如图,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垂足为D,如果∠A=40?,那么∠BEC= ;如果△ABC的周长为35cm,△BEC的周长为20cm,那么底边BC= 。 9. 如图,∠AOC=2∠COB,OD是∠AOB的平分线,已知∠COB=20°,则∠COD=_________。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OD于点O,∠1=40°,则∠2=, ∠4=。 三.计算题 1.如图,已知,BE平分∠ABC,∠CBF=∠CFB=650,∠EDF=500,,求证:BC∥AE 2. 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线,若∠AOD=14°, 求∠DOE、∠BOE的度数. 3. 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BOC,OE平分∠AOC. (1)指出图中∠AOD的补角,∠BOE的补角;

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及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体展开的11种形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B、C是正方体展开图,错误; D折叠后,有2个正方形重合,不是展开图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空间想象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在脑海中折叠图形,看是否满足条件 2.如图是由四个正方体组合而成,当从正面看时,则得到的平面视图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 【详解】

解:从正面看,下面一行是横放3个正方体,上面一行最左边是一个正方体.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识别,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视图的识别方法. 3.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AOC=76°,则∠BOM等于() A.38°B.104°C.142°D.144° 【答案】C 【解析】 ∵∠AOC=76°,射线OM平分∠AOC, ∴∠AOM=1 2 ∠AOC= 1 2 ×76°=38°, ∴∠BOM=180°?∠AOM=180°?38°=14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4.将如图所示的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正视图)是() A.B.C. D. 【答案】D 【解析】 解: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初一下册几何练习题

初一下册几何练习题 1.如图1,推理填空: (1)∵∠A =∠ (已知), ∴AC ∥ED ( ); (2)∵∠2 =∠ (已知), ∴AC ∥ED ( ); (3)∵∠A +∠ = 180°(已知), ∴AB ∥FD ( ); (4)∵∠2 +∠ = 180°(已知), ∴AC ∥ED ( ); 2.如图9,∠D =∠A ,∠B =∠FCB ,求证:ED ∥CF . 3.如图3,∠1∶∠2∶∠3 = 2∶3∶4, ∠AFE = 60°,∠BDE =120°,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 明理由. 4.如图4,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 =∠2,∠CNF =∠BME 。求证:AB ∥CD ,MP ∥NQ . 5.如图5,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 . 1 2 3 A F C D B E 图1 E B A F D C 图2 1 3 2 A E C D B F 图2 F 2 A B C D Q E 1 P M N 图4 图5 1 2 A C B F G E D

6.如图10,DE ∥BC ,∠D ∶∠DBC = 2∶1,∠1 =∠2,求∠DEB 的度数. 7.如图11,已知AB ∥CD ,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 =∠2成立.(要求给出两个以上答案,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证明) 8.如图12,∠ABD 和∠BDC 的平分线交于E ,BE 交CD 于点F ,∠1 +∠2 = 90°. 求证:(1)AB ∥CD ; (2)∠2 +∠3 = 90°. 9.已知:如图:∠AHF +∠FMD =180°,GH 平分∠AHM ,MN 平分∠DMH 。 求证:GH ∥MN 。 图9 图6 2 1 B C E D 图7 1 2 A B E F D C C 图8 1 2 3 A B D F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难题讲解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拓展提高题课专用文档 --精品课程之提高课第4讲 1.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三点可以画三条直线………………() 2.两条直线如果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就有无数个公共点…………………() 3.射线AP与射线PA的公共部分是线段PA…………() 4.线段的中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5.互补的角就是平角………………………………………() 6.如图,图中有________条直线,有________条射线,有________条线段,以E为顶点的角有 ________个. 7.如图,点C、D在线段AB 上.AC=6 cm,CD=4 cm,AB=12 cm,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_____cm. 8.线段AB=12.6 cm,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AC=3.6 cm,M 是BC 中点,则AM 的长是 ________cm. 9.如图,OB 平分∠AOC.且∠2∶∠3∶∠4=3∶5∶4,则∠2=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 10. ∠A与∠B互补,∠A与∠C互余,则2∠B-2∠C=________°. 11.由2点30分到2点55分,时钟的时针旋转了________度,分针旋转了________度,此刻时针与 分针的夹角是________度.

12.已知线段AB=10 cm,AC+BC=12 cm,则点C 的位置是在:①线段AB 上;②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③线段BA 的延长线上;④直线AB 外.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A)0种(B)1种(C)2种(D)3种 13.分别在线段MN的延长线和MN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P、Q,使MP=2NP.MQ=2MN.则线段MP 与NQ 的比是…………………………………………() (A)1/3 (B)2/3 (C) 1/2 (D)3/2 14.一条直线可以将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四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n 部分,则n 等于………………………………() (A)6 (B)7 (C)8 (D)9 15.若互补两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平分线所组成的角………………() (A)一定是直角(B)一定是锐角 (C)一定是钝角(D)是直角或锐角 16.已知、∠1、∠2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1/5(∠1+∠2)的结果依次是30°、35°、60°、75°,其中恰有正确结果.这个正确结果是……() (A)30°(B)35°(C)60°(D)75° 17.如图,∠AOB=∠BOC=∠COD=∠DOE=30°.图中互补的角有……() (A)10对(B)6对(C)3对(D)4对 18. ∠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A)1/2(∠1+∠2) (B)1/2∠1 (C) 1/2(∠1-∠2) (D)1/2∠2 19.设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角是a ,则正确的说法是………………………() (A)九点一刻时,∠a是平角 (B)十点五分时,∠a是锐角

初中数学几何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附答案版

动点问题专题训练 1、如图,已知A B C △中,10A B A C ==厘米,8B C =厘米,点D 为A 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 P D △与 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 P 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 B 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 B C △的哪条边上相遇? 2、直线364 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 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 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485 S =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 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 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 (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正三角形? 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 的坐标为(-3,4), 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