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

授课人:郝 明

时 间:2012年8月20日下午2:00—5:00

地 点:二楼西会议室

参加人:采一队、采二队、准二队、各4名管理干部

第一章 煤矿顶板事故概况

一、煤层的顶底板

位于煤层上面或下面的岩层分别称为煤层的顶底板。

1、伪顶—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

一般由炭质页岩、炭质泥岩等强度较低的岩层组成,对维护顶板和煤炭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直接顶—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有一定稳定性,在支架前移或回柱后能自行冒落的岩层;是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直接对象。

3、基本顶(原叫老顶)—是指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通常为厚度及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落的岩层。常有砂岩、砾岩、石灰岩组成。

二、顶板事故的概念

煤矿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

a 、瓦斯、煤尘爆炸

b 、矿井明火火灾

c 、煤与瓦斯突出

d 、矿井出水

e 、冲击地压或大面积冒顶

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由于顶板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财产损失,

是煤矿较为

严重事故之一。

据统计:1949—1995年 全国顶板事故占矿井死亡人数比为37.11%

2001—2003年 全国顶板事故占矿井死亡人数比为35.67%

数据证明煤矿顶板事故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所以加强顶板管理,消除顶板

事故隐患,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

三、顶板事故的分类

近年来随着采面支护装备水平的提高,采面顶板事故比例下降;随着开采深

度增加,井型、断面增大,巷道顶板事故比例有所上升。

(一)采面顶板事故分类

按力源分

(二)按冒顶事故范围分

1、局部冒顶是指采掘工作空间局部范围内顶板岩石坠落造成的顶板事故。

(1)局部冒顶的特点:范围小,死亡人数1~2人;

(2)局部冒顶的实质:控顶区内已破碎的直接顶失去有效支护而造成的;

(3)局部冒顶的分类:从工序与发生的地点看,可分为

2、大面积冒顶通常指冒顶范围较大,伤亡人数3人及以上的冒顶。

这种冒顶有的属于一种类型或几种冒顶类型的组合,其特点是冒顶范围大造

成风路堵塞。

第二章 采掘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

一、靠近煤壁的局部冒顶

1、冒顶原因

(1)在采煤过程中,裸露的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支护不当、支护不好造成冒顶;

(2)在爆破落煤时,炮眼布置不恰当或装药量过多,会在爆破时蹦到支架,导致煤壁侧局部冒顶;

(3)在老顶(基本顶)来压时,由于煤层强度较低,可能因煤壁片帮冒顶;

(4)对于三软煤层,煤层松软破碎,若没有采取注水措施或片帮处无超前护顶,易引起煤壁冒顶。

2、防治措施

(1)采用正确支护方法,对于暴露顶板要及时采用护顶和超前护顶支护方法。支柱要有足够初撑力,支得稳,护得住;

(2)采用整体支架前缩梁及时支护,解决端面距过大问题;

(3)爆破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要适度、合理,避免蹦到支架;

(4)对易片帮煤层,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一旦片帮可以及时掏梁窝超前支护;

(5)对于三软煤层,要及时注水以便透结煤层。

二、上下安全出口处局部冒顶

1、冒顶原因

(1)上下出口位于采面与巷道的交叉处,控顶范围较大,且易出现应力叠加,如支护不好,容易发生冒顶;

(2)该处经常进行工作面运输机机头、机尾的拆卸,不可避免的要移动、替换原支架,如支架支护不好,易造成破碎直接冒顶;

(3)没有采取端头加强支护措施,或端头不合格,易发生冒顶;

(4)此处顶板有时出现台阶下沉,难以维护,也可造成冒顶。

2、防治措施

(1)合理布置工作面巷道,尽可能将工作面布置在受地质影响小的地段;

(2)合理设计工作面巷道断面,保持巷道顶板完整性;

(3)适当加大上下出口支护密度和强度,增加特殊支架,如炮采工作面的“四对八根长梁”“整体过渡支架”做好护顶;

(4)支架系统必须具有一定侧向抗力,以防老顶来压推倒支架(迎山合理,

防倒措施)。

三、切顶线(老塘侧)附近的局部冒顶

目前三软煤层采用放顶煤开采,增加一个放煤工序,所以先进行移梁回柱,后进行放煤,若移梁回柱时控顶不好,易造成老塘侧冒顶。

1、冒顶原因

(1)回柱操作不合理,引起破碎顶板冒落;

(2)挡矸不严,大碴块出现时,没挡好,出现伤人事故;

(3)遇断层带等,大块岩石下砸,推到支架,造成冒顶。

2、防治措施

(1)正确操作回柱,防治顶板压力局部集中,造成回柱困难;

(2)挡好挡门,防治大碴块伤人;

(3)加强地质破坏带支架管理,加强支护;

(4)积极推广采用综采支架和整体悬移支架,提高支护强度。

四、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

1、冒顶原因

(1)在顶板活动过程中,断层附近的破断岩块沿断面下滑,推到工作面支架导致冒顶;

(2)工作面与断层相交,因支护不当导致局部冒顶事故。

2、防治措施

(1)工作面出现断层破坏带后,要加强支护,背顶护帮;

(2)在放顶线处,断层两侧支架要架木垛或打抬棚,加强支护;

(3)迎着岩块下滑方向支设戗棚。

五、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

1、复合顶板的特征

(1)煤层顶板或由下软上硬不同岩性的岩层组成;

(2)软硬岩层间夹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

(3)下部软岩层的厚度通常小于0.5m,且不大于3m。

2、冒顶的原因

(1)离层:支柱初撑力小,顶部上下软硬岩层下沉不同步,从而导致软岩层与上部硬岩层离层;

(2)断裂:有多种原因,在下位岩层断裂成一个六面体,且与硬岩离层;

(3)去路与倾角;

(4)推力大于阻力。

3、冒顶的特点

(1)顶板压力不大,支架无变形,无折损;

(2)多数情况下,直接顶已沿煤壁断裂;

(3)冒顶后,支柱多数沿煤层向下倾斜;

(4)多数发生在回柱过程中;

(5)多发生在距切眼不远处。

4、冒顶地点

(1)开切眼附近;

(2)地质破坏带附近;

(3)老巷老空附近;

(4)掘进破坏复合顶板的地点(隐蔽工程顶空处);

(5)大倾角地段;

(6)顶板岩层含水地段;

(7)局部冒顶区附近;

(8)构造尖灭地段。

5、防治措施

(1)掘进工作面两巷时不破坏复合顶板;

(2)采用伪倾斜布置工作面,减少倾角,增加阻力;

(3)控制采高,使顶板软煤岩冒落后超过采高;(梁头抓帮)

(4)采用整体支架支护,使支架形成整体结构。单体柱支护要做好支柱防倒,用拉钩连接;

(5)加强支护,用木架、戗棚、戗柱等加强支护。(软煤袋)

六、大块游离顶板旋转的推垮型冒顶

1、冒顶原因(这种情形主要是沿顶采煤或有少量煤皮时)

(1)顶板由断层、裂隙、层理或薄弱岩层切割成游离大岩块;

(2)大岩块形成旋转力矩,将支架推倒。

2、冒顶特点

(1)发生在回柱和放顶后;

(2)游离岩块的重力与支架支撑力在同一条作用线上,重力大于支撑力,

且重力靠采空区侧;

(3)一般将支柱推离煤墙。

3、防治措施

(1)正确判断游离岩块范围;

(2)对游离岩块区加强支护;

(3)待游离岩块完全处于采空区时,再回吃力支柱;

(4)采用整体支架支护。

七、坚硬顶板大面积冒顶

1、冒顶原因

(1)煤层之上是厚而坚硬的砂岩,常常大面积悬而不冒,老顶来压步距50m 以上;

(2)当自身强度难以承受自重和上位岩层重量(即弯曲应力超过极限强度时)出现断裂及垮落;

(3)回采过程中,遇到较发育原生裂隙或断层,也易导致冒顶。

2、防治措施

(1)采用整体支架,加强支护;

(2)强制放顶;

(3)循环浅孔式放顶(每1~2个循环,打一排钻孔);

(4)打切顶柱,端木垛等;

(5)超前深孔松动爆破(工作面两巷向工作面前方顶板打深孔)。

第二节 巷道顶板事故

一、巷道顶板事故按发生地点分为两类

二、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

1、地质因素

(1)围岩松软或极易风化,如煤、页岩等;

(2)通过断层或褶曲等地质构造带,岩层破碎;

(3)巷道穿过岩层,岩性突然发生变化,在交界面产生塌冒;

(4)地下水侵入,削弱岩石稳定性。

2、设计因素

(1)巷道位置选择不当,处于压力带;

(2)缺乏地质、水文资料,缺应变措施;

(3)支护形式设计不合理。

3、施工因素

(1)巷道岩性变化,施工措施不当;

(2)围岩暴露面积大、时间长、引起塌冒;

(3)支护不合理,支架不稳定;

(4)炸药量过多,破坏岩层稳定性;

(5)没有临时支护,空顶距离长;

(6)没有敲帮问顶,引起岩石坠落事故。

4、防治措施

(1)根据岩性确定控顶距;

(2)设计合理;

(3)敲帮问顶;

(4)短掘短支;

(5)装药量合理,炮眼布置合理;

(6)采用联合支护。

第三章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冒顶事故的预兆

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支架发出响声);

2、掉碴;

3、片帮;

4、顶板出现离层;

5、漏顶,形成棚顶托空;(顶空)

6、顶板淋水增加。

二、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

井下发生顶板事故,事故单位应及时上报和通知有关人员(领导小组),了解查询有关情况,作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和命令。

1、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及时通知领导小组有关人员。

2、了解查询

(1)事故时间、地点、范围;

(2)是否堵人、埋人及遇险人数;

(3)事故点通风、瓦斯、涌水情况;

(4)冒顶地点支架等现场情况;

(5)现场采取措施情况。

3、分析判断

(1)遇险人数,冒顶影响范围继续扩大;

(2)是否可能造成风路堵塞,瓦斯、水和其他有害气体聚集;

(3)分析被堵空间,判断遇险人员生存条件;

(4)是否采用直接通过冒顶区域等方法救人。

4、下达决定和命令

案例分析

1、晓明矿“2007.5.28”冒顶事故

2007年5月28日白班,早7时,由综采队机电队长刘×主持召开白班(巷修班)班前会(通常由队长主持,当时队长正在井下,便委托刘×主持班前会)。刘×在班前会上详细安排了本班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本班任务一是在端头前挑顶作业,另一项任务是给超前支护。巷修班班长邱×将本班9人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由他本人带领2人负责挑顶,另一组由组长李×带领负责给超前支护。8时许,邱×带领员工到达工作面。随后邱×按照队长张×的安排在端头支架前顶板打眼、挑顶。但由于顶板眼硬,邱×决定先回撤顶板上一根失效折断∮180×4000圆木,再打眼。邱×和工人马×将圆木摘下来后,邱×喊其他工人过来将圆木趁运顺没拉变电列车前,运到超前支护外。此时,工人刘×主动来到前端头和马×一同抬原木往外走(刘×在前,马×在后),9时36分,当二人经过转载机起桥段时,马×发现此处顶板掉渣、来压,立即喊:“扔!跑!”,随后马×转身向工作面方向撤出。此时,顶板冒落(约长5.7米、冒落高度2.8米、冒落宽度4.7米),而刘×却因躲闪不及,被货埋住。经过施工人员的奋力抢救,在14时44分救出,随后,抢救人员抬其升井送往集团公司总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综采队没有严格按N2409作业规程施工,超前支护的长度和支护强度不足,没有及时补打超前支护,导致冒顶事故。

2、综采队对孤岛煤柱形成的压力集中区存在冒顶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排查,在没有采取有效的加强支护情况下,思想麻痹,仍安排人员在此区域作业,导致巷道冒顶亡人事故发生。

(二)重要原因

冒顶区位于孤岛煤柱形成的压力集中区,综采队没有及时有效的加强运顺及运输联络道顶板支护,受开采动压影响,造成顶板离层,是导致冒顶的重要原因。

(三)间接原因

1、综采队对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不到位,个别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忽视安全工作重要性。

2、综采队没有认真执行岗位安全确认,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并处理,为事故留下了隐患。

3、死者安全意识不牢,业务素质较低,自主保安能力不强。

4、矿有关管理人员和跟班人员没有认真执行走动巡查,没有及时发现超前支护长度不足,也没有安排零点班施工人员及时补打超前支护,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5、当班安检员虽然发现并向综采队队长现场提出超前支护长度不足,但没有立即停止作业,并阻止人员通过未加强支护区域,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方针,在落实上下功夫,增强执行力。贯彻、执行好“三大规程”及上级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消灭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严格执行规程、措施“五个一”制度,严格按措施施工,各级管理人员及安监人员要加强规程、措施落实情况的现场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按措施施工。

3、工作面立即停止生产,对运顺及旧巷及时采取补强措施,同时,加强工作面过旧巷期间工作面顶板管理,防止工作面再次发生掉顶事故。工作面要备足刹顶材料,确保万无一失。

4、加强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加强全员“三大规程”学习,提高员工的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5、全矿停产一个原班进行整顿,各系统开展自检、自查活动,控制生产节奏,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大兴矿“2007.7.12”顶板事故

2007年7月12日零点班,岩掘队在N2406瓦斯道工作面掘进施工,跟班干部万××、班长李××、安检员吴××。3时45分,放完当班第一遍炮,组长周×在班长李××的监护下找净帮顶后,二人将工作面迎面牵引滑轮吊挂锚杆打完。4时,李××安排周×、赵××、吴××、韩××链顶板网,这时验收员吕

××叫韩××随其进入空顶区给顶锚杆画点, 4时05分,顶板沿新暴露的滑面突然脱落一岩块(2.5m×1.1m×0.37m),将吕××挤砸倒在左帮下,救出后送至铁煤集团总医院确认其已经死亡。岩块掉落时,韩××被压倒在浮货空隙之间,救出后检查为胸部及左腿擦伤。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吕××、韩××违章作业,在工作面无任何支护的情况下擅自进入空顶区。

重要原因:

1、炮眼施工违反作业规程规定,左顶板炮眼打飘,爆破破坏了顶板的完整性,滑面的出现,更加减弱了顶板的承压能力,因工作面爆破震动,使顶板岩石出现裂隙,岩块呈悬臂状态,离层脱落。

2、炮破后工作面没有采取前探支护措施。

间接原因:

1、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不到位,吕××、韩××没有执行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存在侥幸心理,违章作业。

2、现场跟班干部、班长、安检员不坚持原则,没有制止违章行为。

3、爆破后对顶板观察不细,没有发现地质滑面,没有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防范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活动,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坚决做到不违章作业。

2、从操作上精细管理,严格执行规程,提高施工质量,杜绝不按规程要求施工的现象,消除事故隐患。

3、掘进、维修工作面严格执行超前别顶措施,对照规程逐项排查,严格监督检查。

4、加强生产过程中的隐患排查,对照规程措施逐项确认,提高规程措施的落实率。

鹤煤三矿煤矿顶板灾害防治

教案

授课人:

2012年10月

煤矿重大灾害预防措施

煤矿重大灾害预防措施

————————————————————————————————作者:————————————————————————————————日期: ?

煤矿重大灾害预防措施 矿长:田野 总工:佟杰 府谷县普泉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2月

煤矿重大灾害预防措施 根据榆林市能源局《关于转发榆林市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本矿实际地质环境和开采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措施”。 矿成立重大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田野 成员:许先周舒忠芳吴作成 佟杰张志新 第一章重大水灾防治措施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止水灾岗位责任制,防治水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排查制度。 二、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调查本矿井井田范围内和周边和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地表水系及地表塌陷情况,查明本矿井内采空区及积水情况。 第一节、地表水防治 一、在雨季来临前要组织人员巡查本井田范围内地表是否有塌陷或裂隙,如地表水可能溃入井下时,要积极组织力量将其用黄土填平压

实,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二、在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应当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时,应当避开露头、裂隙、塌陷区和导水岩石层。。 三、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方,以免冲到工业广场和建筑物附近或者淤塞河道、沟渠。 四、对报废的井口要填堵封实,并挂警示牌,并上图标记。 五、制定大到暴雨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时立即撤出井下人员制定,明确启动应急救援标准。 六、成立“雨季”三防领导组织机构,落实责任,领导组织机构人员、矿调度要熟知应急救援预案和联络程序。 七、与当地气象、水利、防汛、周边煤矿等部门建立联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发现矿井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报。 八、地面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确防洪救灾物资。 第二节井下防治水措施 一、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拓掘进,严格按设计留设矿井与矿井、河流的保护煤柱,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进行采掘作业,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严禁开采各种保护煤柱。 二、矿井应当配备与矿涌水量相匹备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正常排水。 三、在雨季来临前要组织机电人员认真检查井下所有排水设备、

煤矿培训教案机电安全知识

煤矿培训教案机电安全 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节煤矿供电系统安全管理一、煤矿供电系统及安全要求 (一)煤矿供电系统分级 煤矿电力用户可分为三级管理,以方便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待。 (1)一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会造成人身伤亡或重要设备损坏,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均是一级用户。如煤矿主要通风机、井下主排水泵、副井提升机等,这类用户应采用不同母线的双回路电源进行供电,以保证有一回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回路仍能持续供电。 (2)二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较大数量的减产或较大经济损失者。如煤矿集中提煤设备、地面空气压缩机、采区变电所等,对这类用户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或环形线路供电。 (3)三级用户:凡不属于一、二级用户的,均为三级用户,这类用户突然停电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如煤矿井口机修厂等。这类用户的供电,只设一回路供电。 (二)矿井供电必须符合的要求 (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年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不含60000t)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电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2)矿井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3)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4)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某煤矿安全培训教案

培训教案 本月课程名称:6月份全员培训 本月课题内容:本工种必知必会与岗位责任制 教学目的及要求:为切实提高区队职工综合素质,掌握煤矿更多专业知识,利用安全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身素质,思想水平不断的提高,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区队综合素质队伍,做到人人学,人人会的目的。 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强化职工实操能力,注重采煤工作面的质量标准化,注重工作中的安全防护,确保自身的安全,增强区队职工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改善不识字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授课教学、视频教学、实操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课、2011年56号文件精神与河南煤化企业文化 第二课、掘进工必知必会必禁 第三课、掘进工两述法及岗位 第四课、老工人传授专业技能及救护队讲述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第五课、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第六课、老工人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未遂事故

第七课、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新规定与实操基地实操 第八课、掘进工必知必会必禁知识 第九课、工作面质量标准化 课程名称:56号文件与河南煤化企业文化5月23日夏玉刚本次课题:企业文件精神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为切实提高区队职工综合素质,掌握煤矿更多专业知识,利用安全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身素质,思想水平不断的提高,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区队综合素质队伍,做到人人学,人人会的目的。 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职工对企业所发文件进行学习,了解河南煤化的发展动向。 教学难点:如何改善不识字人员在学习的思想素质,提高他们了解文化知识的方法。 教学方法:授课教学、视频教学 教学内容: 一、56号文 二、企业文化 1、2011年河南煤化的奋斗目标是“816210 ”,其含义是煤炭产量8000万吨、营业收入1600亿元、利税200亿元,利润100亿元、安全实现零死亡。 2、2011年焦煤的奋斗目标是“22420 ”,其含义是煤炭产量突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兆与预防措施 矿井开采过程中的采掘工作面或在已掘的巷道内所发生的冒顶、片帮、掉矸等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生产事故统称为顶板事故。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一、顶板事故的分类 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类。 1、局部冒顶 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的冒顶。但局部冒顶的次数远大于大型冒顶事故,危害比较大。 2、大型冒顶 大型冒顶是指范围较大的冒顶。 3、压垮型冒顶 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4、漏垮型冒顶 由于顶板破碎。支护不严而引起破碎的顶板岩石冒落的冒

顶事故。 5、推垮型冒顶 因复合型顶板水平推力作用使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二、冒顶事故原因 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三、冒顶的预兆 冒顶的预兆是多方面的,有声音方面、顶板上的、支架及棚子上的及煤帮上的预兆等。 1、声音方面的预兆 采掘工作面冒顶前会发出多种声音,如:采煤工作面老顶断裂时发出的鸣炮声、直接顶受压时的破裂声、掘进工作面棚子及背顶材料受压后的劈裂声等,都是冒顶的预兆。 2、直接顶上的预兆 采煤工作面直接顶在受到老顶压力后,会更加破碎,裂缝条数会增多、加宽,出现掉渣甚至下矸雨。同时,直接顶的下沉

新职工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教案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新职工煤矿安全知识培训 教案简易版

新职工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教案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第一节入井须知 一、入井前的准备 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 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 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 书。 新入矿的井下作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教 育和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00小时。考 试合格后,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下井。 在培训期间,主要学习有关安全法规、煤 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技术知识及矿纪矿

规等有关规章制度。了解矿井概况以及发生事故时的避灾路线,熟悉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提高抗灾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入井的工人,还应与老工人签订师徒合同,要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因为老工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力和骨干,他们有着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是青年工人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好老师。在没有得到老工人的许可前,不要擅自在井下单独行动。同时,还必须虚心接受安检人员的检查和意见,并按他们提出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见去改进工作,确保安全。 每个人在入井前,一定要睡足、吃饱、休息好。要精神饱满、神志清醒,保持体能强健和精力充沛。入井前绝对不许喝酒。否则由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公司 煤矿 2017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2017年8月

第1部分总则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3.不存在各部分所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 4.建立矿长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矿长每年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二、等级设定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 三、工作要求 1.建立和保持 煤矿是创建并持续保持标准化动态达标的责任主体。应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和管理水平、强化培训,使煤矿达到并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2.目标与计划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年度计划,并分解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和考核。 3.组织机构与职责 有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机构,各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 4.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 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5.技术保障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符合要求,审批手续完备,贯彻执行到位。 6.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 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过程管控和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 7.持续改善 煤矿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在考核定级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的测评,是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考核认定。取得等级的煤矿应在取得的等级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煤矿持续保持考核定级时的安全生产条件,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煤矿培训教案(机电安全知识)

第一节煤矿供电系统安全管理 一、煤矿供电系统及安全要求 (一)煤矿供电系统分级 煤矿电力用户可分为三级管理,以方便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待。 (1)一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会造成人身伤亡或重要设备损坏,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均是一级用户。如煤矿主要通风机、井下主排水泵、副井提升机等,这类用户应采用不同母线的双回路电源进行供电,以保证有一回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回路仍能持续供电。 (2)二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较大数量的减产或较大经济损失者。如煤矿集中提煤设备、地面空气压缩机、采区变电所等,对这类用户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或环形线路供电。 (3)三级用户:凡不属于一、二级用户的,均为三级用户,这类用户突然停电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如煤矿井口机修厂等。这类用户的供电,只设一回路供电。 (二)矿井供电必须符合的要求 (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年全部负荷。年产60000t 以下(不含60000t )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 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电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2)矿井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3)10kV 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4)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5)对井下变(配)电所「含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和采区变

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制度范本

花秋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制度汇编 第一节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制度 1、安全技术培训的任务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炭安全规程》,有计划地对井下作业人员及新工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建设一支合格的员工队伍。 2、安全培训中心的培训目标是:通过安全技术业务培训,使学员掌握本工种应知技术理论和应会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素质。根据安全生产特点,举办各特殊工种的人员安全培训班,确保安全生产。 3、安全技术培训必须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根据矿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安全技术培训,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要按要求配备专、兼职教学人员,并做到计划、大纲、教材、场地、教学设备和教学经费的落实。 5、安全技术培训的工作计划、培训计划、经费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编写补充教材、总结办学和教学先进经验等,都要提交中心领导及业务部门审核批准。 6、专、兼职教师要具备现场工作经验,有初级及其以上的技术职称,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决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

严以律己,做学员的表率: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 7、教师是办好安全培训的骨干力量。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努力为他们创造好的教学工作条件,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集中精神做好工作。 8、专、兼职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9、专、兼职教师要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定期下矿实习调研。 10、学员要努力学习安全技术培训知识,遵守国家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尊敬教师,团结同学,圆满完成安全技术培训任务。 11、学员从报道之日起到结业之日止,执行安培中心的作息时间,严格进行考勤,培训结束后,要将每个学员的出勤、学习情况反馈给学员所在单位。 12、对品学兼优的学员,授以“优秀学员”的称号:对违犯纪律的学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按规定给予处分:对结业成绩不合格者,不予颁发相关证书。 第二节教学管理制度 1、各教师进行的教研活动,要由各教师亲自填写有关统计表,并及时交有关人员保存。 2、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各项公开教学所进行的听课活动(包括领导),都要有听课人听课笔记。听课结束,由培训中心主任交有关人员负责保管。

煤矿采掘安全知识培训教学案

煤矿采掘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节煤田地质 一、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的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煤中有植物细胞组成的孢子花粉等,在煤层中还可以发现植物化石,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煤是由植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科学家们在地质考察研究中发现,在地球上曾经有过气候潮湿,植物茂盛的时代。如按地质年代来说,晚古生代的石碳纪、二迭纪(距今约有3亿年)中生代的侏罗纪(距今约1.3亿—1.8亿年)等,当时大量繁生的植物在封闭的湖泊、沼泽或海湾堆积下来,并迅速被泥沙覆盖,经过亿万年以后,植物变成了煤,泥沙变成了沙石。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覆堆积,在同一地区往往有很多煤层,每个煤层都被岩石分开。 煤的形成: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二、煤的埋藏特征 1、煤的结构: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含夹石层) 2、煤层厚度: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m(在生产工作中习惯上将厚度在6m以上的煤层称为特厚) 3、煤层倾角:煤层倾角是指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根据煤层倾角大小将煤层分为以下四类近水平煤层:<10度、缓倾斜煤层:10-20度、倾斜煤层:20-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 三、煤层顶底板

位于煤层上面的岩层称为顶板;位于煤层下面的岩层称为底板。 煤层顶板按照其与煤层距离自近至远又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三种; 煤层底板按照其与煤层距离自近至远又可分为直接底和基本底两种。 四、地质构造 单斜构造,褶皱构造(背斜、向斜),断裂构造(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第二节矿井开拓方式:立井、斜井、平硐、综合 第三节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一、矿井通风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套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十分钟内开动。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十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二、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人员;煤炭;设备;材料;矸石。 三、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系统必须有双回路电源。 除一般供电系统外,矿井还必须对一些特殊用电地点实行双回路供电或专线供电,如主要通风机、主要排水泵、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井下变配电硐室等。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四、防排水系统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正式版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巷道掘进和支护的安全操作 巷道冒顶主要发生在掘进工作在迎头处、巷道维修更换支架处及巷道交叉处。 1、掘进工作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10m内的爆破前必须加固,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在松软的煤岩或流砂性地层及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必须采用前探支护或其他措施。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

2、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3、掘进巷道在揭露采空区前,必须制订探查采空区的安全措施,包括接近采空区时必须预留的煤(岩)柱厚度和探明水、火、瓦斯等内容。 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方法 当围岩压力增大时,可能出现巷道发生变形、断面变小、支架折损或顶帮漏煤(岩)块等现象,甚至发生冒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都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在处理方法中措施不当,就可能延缓处理时间,使小变形变成大变形,小冒顶变成大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案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案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规范。 二、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三、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四、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人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人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五、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圳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六、煤矿企业必须实行群众监督,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七、煤矿矿长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备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并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八、煤矿至少应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 ①井上、井下对照图; ②采掘工程平面图; ③通风系统图。 九、煤矿发生事故后,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章、开采 一、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能使人员通行到地面的安全出口,严禁独眼井开采,严禁开采和破坏矿与矿之间的保安煤柱。 二、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轨面算起不得低于1.8米,巷道一侧必须留有o.8米以亡的人行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米。 三、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分别通到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无断梁折柱,高度不得低于1.6

《安全教育》之新职工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新职工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节入井须知 一、入井前的准备 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新入矿的井下作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00小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下井。 在培训期间,主要学习有关安全法规、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技术知识及矿纪矿规等有关规章制度。了解矿井概况以及发生事故时的避灾路线,熟悉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提高抗灾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入井的工人,还应与老工人签订师徒合同,要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因为老工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力和骨干,他们有着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是青年工人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好老师。在没有得到老工人的许可前,不要擅自在井下单独行动。同时,还必须虚心接受安检人员的检查和意见,并按他们提出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见去改进工作,确保安全。 每个人在入井前,一定要睡足、吃饱、休息好。要精神饱满、神志清醒,保持体能强健和精力充沛。入井前绝对不许喝酒。否则由于神志不清、精力不集中,在井下行走、乘车、工作时,就容易出差错,甚至酿成事故。严禁携带引火物品入井,如香烟、火柴、打火机等。因为在井下吸烟、点火等,能引起矿井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所以在井下绝对禁止吸烟。 入井前要穿好工作服(严禁穿化纤衣服,防止产生静电)、胶靴,脖子上围条毛巾,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作服和鞋袜要穿着整齐利索,袖口扎好,防止被转动着的机器缠咬而发生意外事故。如果工作地点有淋水或使用湿式钻眼和洒水防尘,必要时还应穿好雨衣,防止淋湿着凉及患病。每一入井人员必须

开采方法与顶板灾害防治试题

开采方法与顶板灾害防治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 1、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和管理方面的原因; 2、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3、巷道顶板事故发生地点一般主要是在掘进面及交叉点; 4、工作面的特殊支架有丛柱、排柱(密集支柱)、木垛和戗柱(斜撑)几种。 5、悬臂式支护单体支架的布置形式有齐梁齐柱、错梁齐柱和错梁错柱三种; 6、有效防止复合顶板的离层,应尽量提高支架的初撑力; 7、按力学原因采场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推垮型和漏冒型三类 单项选择题 1、有效防止复合顶板的离层,应尽量提高支架的(B ) A、工作阻力 B、初撑力 C、可缩量 D、支护密度 2、倾斜长壁是指(A ) A、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 B、工作面沿倾向布置、沿走向推进 C、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沿走向推进 D、工作面沿倾向布置、沿倾向推进 3、上山阶段是指(A )的阶段 A、位于开采水平以上,煤炭自上向下运 B、位于开采水平以下,煤炭自上向下运 C、位于开采水平以上,煤炭自下向上运 D、位于开采水平以下,煤炭自下向上运 多项选择题 1、悬臂式支护单体支架的布置形式有(A、C、D )三种 A、齐梁齐柱 B、齐梁错柱 C、错梁齐柱 D、错梁错柱 2、回采工作面的主要工序有(A、B、C、D、E ) A、落煤 B、装煤 C、运煤 D、支护 E、采空区处理 3、有效控制采场顶板,采场支架对顶板应能(A、B、C、D ) A、支得起 B、护得好 C、稳得住 D、保证支护密度 4、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主要是A、B 方面的原因 A、技术 B、管理 C、工人违章 D、煤层赋存 5、采空区上方岩层分为A、B、C A、冒落带 B、裂隙带 C、弯曲下沉带 D、破碎带 6、巷道顶板事故发生地点一般主要是在A、C A、掘进工作面 B、回采工作面 C、巷道交叉点 D、采空区 名词解释 1、复合顶板——复合顶板指采煤后特别容易离层的顶板。 2、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并且担负该水平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 3、顶板——位于煤层上面的岩层叫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4、岩石抗拉强度——岩石试件在拉伸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值。 5、初次来压——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直接顶的初次垮落。 6、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7、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8、井底车场——连接井筒与井下大巷之间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顶板灾害防治的安全检查示范文本

顶板灾害防治的安全检查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顶板灾害防治的安全检查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培训教案 教学时间:20xx年8月9日 教学地点:电化培训教室 主持人:李乾 授课人:许建平 教学对象:机关全员 培训内容:顶板灾害防治的安全检查 1,综采工作面现场顶板支护安全检查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安全使用,上下安全出口的检 查,工作面冒顶、片帮,工作面的支护等,应作为顶板安 全检查的重点。具体包括以下9个方面: (1)工作面端头维护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

求,上下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安全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8m,且支护完好。 (2)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排列整齐,在移架前或移架后均需呈一条直线,拉线检查误差不大于±0.1m。在倾角大于15°时,必须采取防滑防倒措施。 (3)液压支架不得有咬架、歪斜等现象,支架立柱不得有漏液、跑液和自动降架现象,顶梁及护帮升降收放灵活,不得有自动卸载松动现象。 (4)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应超前支护和拉架。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5)采煤机采煤后,必须及时拉架,采煤和拉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进行处理。

矿井爆破安全与光爆知识培训教案

矿井爆破安全与光爆知识培训教案 授课单位:通风科 授课人:

矿井爆破安全与光爆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矿井爆破安全知识 一、一般要求 1、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 2、第三百三十一条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 (一)采掘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二)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 (三)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四)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五)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3、第三百四十一条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使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15),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4、第三百四十二条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

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二)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三)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四)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五)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二、爆破材料选用 5、第三百二十条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煤矿许用炸药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低瓦斯矿井的岩石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一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二)低瓦斯矿井的煤层采掘工作面、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三)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同一工作面不得使用2种不同品种的炸药。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预防和处理煤矿事故的方法 一、事故的定义 顶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 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二、顶板灾害基础知识 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 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 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质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 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 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1)煤层的顶板 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m~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 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m~2m,多 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 煤层这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 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 的组成。 (1)煤层底板 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 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m~0.3m。 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 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 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爱严重破坏。 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 砂层,石灰岩等。 2.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018煤矿供电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2018煤矿供电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煤矿供电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培训教案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对象: 授课人:*** 授课内容: 煤矿供电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授课目的: ①了解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及检查要点; ②掌握电器设备安全管理要求及检查要点; ③培养职工做到懂规程、知标准的技术工人,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课时煤矿供电系统安全管理与检查要求 一、煤矿供电系统及安全要求 (一)、煤矿供电系统分级 煤矿电力用户可分为三级管理,以方便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待。(1)一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会造成人身伤亡或重要设备损坏,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均是一级用户。如煤矿主要通风机、井下主排水泵、副井提升机等,这类用户应采用不同母线的双回路电源进行供电,以保证有一回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回路仍能持续供电。 (2)二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较大数量的减产或较大经济损失者。如煤矿集中提煤设备、地面空气压缩机、采区变电所等,对这类用户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或环形线路供电。 (3)三级用户:凡不属于一、二级用户的,均为三级用户,这类用户突然停电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如煤矿井口机修厂等。这类用户的供电,只设一回路供电。 (二)、矿井供电必须符合的要求 (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年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不含60000t)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电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 盘县红果镇打牛厂煤矿 2017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2017年8月 第1部分总则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得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得安全生产知识与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3、不存在各部分所列举得重大事故隐患; 4、建立矿长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矿长每年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二、等级设定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 三、工作要求 1、建立与保持 煤矿就是创建并持续保持标准化动态达标得责任主体。应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与管理水平、强化培训,使煤矿达到并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2、目标与计划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年度计划,并分解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与考核。 3、组织机构与职责 有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得机构,各单位、部门与人员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 4、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 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持续改进与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5、技术保障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符合要求,审批手续完备,贯彻执行到位。 6、现场管理与过程控制 加强各生产环节得过程管控与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 7、持续改善 煤矿取得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就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在考核定级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得测评,就是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得考核认定。取得等级得煤矿应在取得得等级基础上,有目得、有计划地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煤矿持续保持考核定级时得安全生产条件,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1、井工煤矿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2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得规定;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3部分“事

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规范。 二、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三、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四、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人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人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五、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圳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六、煤矿企业必须实行群众监督,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七、煤矿矿长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备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并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八、煤矿至少应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 ①井上、井下对照图; ②采掘工程平面图; ③通风系统图。 九、煤矿发生事故后,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章、开采 一、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能使人员通行到地面的安全出口,严禁独眼井开采,严禁开采和破坏矿与矿之间的保安煤柱。 二、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轨面算起不得低于1.8米,巷道一侧必须留有o.8米以亡的人行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米。 三、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分别通到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无断梁折柱,高度不得低于1.6米。安全出口应该经常清理、维护、保持畅通。 四、采掘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都必须架设牢靠,严禁在浮煤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一、矿井瓦斯防治 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井下从煤、岩层中涌出的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风速较低时,瓦斯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及冒顶处上部,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地方瓦斯的检查和处理。瓦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即在一定的瓦斯压力和地压力共同作用下,瓦斯能从煤岩体中向采掘空间涌出,甚至喷出或突出。 1.矿井瓦斯的危害 矿井瓦斯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会相对地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使人窒息死亡。 (2)瓦斯爆炸后产生高温,即爆炸产生的热量迅速加热周围空气,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850℃以上;瓦斯爆炸后产生高压,即周围气体温度急剧升高时,就必然引起气体压力的突然增大,一般爆炸后的压力可以达到爆炸前的9倍;瓦斯爆炸后产生正向及反向冲

击,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巷道破坏;瓦斯爆炸后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使人中毒而亡;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气,使爆炸现场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使人窒息而亡。 (3)某些地区煤(岩)体内的瓦斯量较大时,瓦斯会因采掘活动的影响而以突然的、猛烈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同时带出大量的煤(岩),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或巷道的破坏。 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 (1)瓦斯涌出的概念 矿井在生产或建设过,煤体受到破坏,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叫做瓦斯涌出。 (2)瓦斯涌出的形式 1)普通涌出。瓦斯沿着煤、岩体内的微细空隙缓缓地、连续地涌向采掘空间的现象,称为矿井瓦斯的普通涌出。 2)特殊涌出。如果煤岩层中含有大量瓦斯,采掘工作进入这些地段时,这些瓦斯就会在极端内,突然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教案

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山西平陆大金禾煤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元月

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规范。 二、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三、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四、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人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人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五、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圳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六、煤矿企业必须实行群众监督,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七、煤矿矿长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备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并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八、煤矿至少应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 ①井上、井下对照图; ②采掘工程平面图; ③通风系统图。 九、煤矿发生事故后,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章、开采 一、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能使人员通行到地面的安全出口,严禁独眼井开采,严禁开采和破坏矿与矿之间的保安煤柱。 二、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轨面算起不得低于1.8米,巷道一侧必须留有o.8米以亡的人行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米。 三、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分别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