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性沥青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改性沥青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改性沥青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改性沥青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改性沥青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1 基本要求

1.1 规定了沥青生产用原(辅)材料、生产过程监控、检验分析、储存、产品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1.2 本办法仅适用于涉及沥青产品生产、检验分析、储存、产品出厂等相关单位和相关部门。

2 职责

2.1 技术质量处

2.1.1 负责沥青产品的质量管理,对沥青厂执行本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实施质量否决权。

2.1.2 负责对产品质量形成有直接影响的化工原(辅)材料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1.3 负责沥青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工艺文件)及其技术改进措施的管理。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1.4 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的管理;负责制、修订《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负责组织沥青产品不合格中间产品和出厂产品的评审和处置。负责收集质量信息,并组织有关部门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及潜在因素,落实责任部门,并组织跟踪验证。

2.1.5 组织制定沥青产品质量内控标准。

2.1.6 组织沥青厂制、修订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并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实施。

2.1.7 负责组织新产品开发攻关管理工作。

2.1.8 负责组织组织沥青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评审。

2.1.9 负责组织用户投诉处置,将用户投诉信息、调查情况、

处置结果等记录存档,并将信息反馈至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2.2 计划经营处

2.2.1 负责沥青年、季、月生产计划的编制与管理,负责编制沥青产品生产和出厂计划。

2.2.2 参与处置用户投诉有关工作。

2.3 科技开发处

2.3.1 负责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工作。

2.3.2 参与处置用户投诉有关工作。

2.4 沥青厂

2.4.1 技术质量科

2.4.1.1负责沥青产品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管理。

2.4.1.2 负责制、修订有关沥青产品质量管理的规定,并检查规定的执行情况。

2.4.1.3 负责沥青产品标准及检验分析方法的归口管理,并制定沥青产品出厂内控标准。

2.4.1.4 负责用于沥青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的计量检测设备的配置和确认。

2.4.1.5 负责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和分析检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对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负责签发质量合格证。

2.4.1.6负责沥青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在工业化生产中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2.4.1.7负责沥青生产原(辅)材料的试验、优化及推荐工作。

2.4.1.8负责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相关工艺配方及相关原(辅)材料的进货验收工作。

2.4.1.9负责沥青产品技术服务工作,为沥青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配合做好处置用户投诉有关工作。

2.4.1.10负责沥青产品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保证在用分析方法现行有效,对其提供的分析检验数据负责。

2.4.1.11 严格执行检验计划,及时进行标识、记录,通过LIMS质量系统准确及时传递分析结果。

2.4.1.12 定期校准沥青产品分析检验的仪器设备,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沥青产品分析检验记录齐全、完整、清晰,可追溯。

2.4.1.13 配合用户需要,对沥青新产品开发做好检验分析。

2.4.1.14 通过培训使沥青分析岗位的检验人员能够胜任分析化验工作,并取证上岗。

2.4 .2 市场经营科

2.4.2.1 负责与资源供应方联系与沟通。

2.4.2.2 负责重大工程沥青合同产品或协议沥青指标的评审工作。

2.4.2.3 负责原(辅)材料的采购工作。

2.4.2.4 负责组织与用户的沟通和技术服务工作。

2.4.3 生产科

2.4.

3.1 负责沥青生产方案的制定及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的管理工作。

2.4.

3.2 配合做好处置用户投诉有关工作。

2.4.4 沥青车间

2.4.4.1 负责沥青产品生产、储存过程的控制。

2.4.4.2 负责调查生产系统原因造成的沥青质量问题。

2.4.4.3 负责沥青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的制、修订的工作。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原(辅)材料质量控制

3.1.1 沥青厂应根据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标)、企业标准和使用要求制订原辅材料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和检验计划,上报技术质量处批准和备案。

3.1.2 基质沥青、SBS、稳定剂、相溶剂等原辅材料,应按原辅材料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和检验计划要求进行进货检验和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变更原材料供方,应对新的供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定,评定合格后方可订货试用,沥青厂应制定试生产方案,并进行质量跟踪, 证明产品质量水平没有降低,方可正式组织原材料订货。

3.1.3 基质沥青的采购应按试验室小试配方的技术参数要求进行采购及进货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排生产,否则必须进行小试配方调整。

3.1.4 改性、乳化沥青使用的相溶剂、乳化剂、稳定剂等原辅材料,应按原材料标准进行检验(包括以小试的方式验收),对生产的SBS、硬质母粒可进行验证。沥青厂应建立原辅材料验收质量台帐,对原辅材料质量逐批进行登记,质量合格方可使用。

3.1.5 各种原辅材料应按品种、等级分批存放,妥善保管,先入库先使用。每批原材料应有明确标识(批号、重量、等级、品名、检验和试验状态、厂家名称、入库日期或卸车日期)。

3.1.6 原(辅)材料不合格(包括储存变质等)时,要与合格原材料进行隔离,做好不合格标识。对于个别非关键项目出现不合格的原料,应由沥青厂提出并填写《不合格原料评审表》,经主管领导审核,并报技术质量处审批后可采取让步接收处理,使用时,作好记录,以保持其可追溯性。

3.2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3.2.1 沥青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组织沥青生产。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卡片及操作规程要求,保持过程质量的稳定。

3.2.2 用户有特殊指标要求的产品,由沥青厂组织评审后按照合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3.2.3 沥青车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控制罐的安全高度、压力、温度、电流等工艺操作参数(见附录A),明确生产不同牌号道路沥青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见附录B)。

3.2.4 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控制

3.2.

4.1 生产SBS改性沥青时,沥青车间必须严格执行工艺卡片和操作规程要求,控制好主要工艺参数,搞好平稳操作。

3.2.

4.2 沥青车间要控制好SBS与稳定剂的配比及加入量,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2.

4.3 沥青车间必须按照工艺卡片要求控制好SBS改性沥青发育罐的罐温及发育时间,确保沥青产品质量在储存过程中保持稳定。

3.2.5 乳化沥青生产过程控制

3.2.5.1 生产乳化沥青时,沥青车间必须严格执行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卡片和操作规程要求,控制好主要工艺参数,搞好平稳操作。

3.2.5.2 要控制好乳化剂与稳定剂等的配比及加入量,确保在稀释罐内完全均匀稀释后注入皂液罐,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2.5.3 生产必须按照工艺卡片要求控制好乳化沥青产品罐的罐温,确保沥青产品质量在储存过程中保持稳定。

3.2.6 生产方案变更的管理控制

生产方案的变更由技术质量科提出并通知生产科和沥青车间。沥青车间在接到生产方案变更的指令后,要按照下达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好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平稳。

3.2.7 中间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控制

3.2.7.1 沥青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动或中间产品出现不合格时,要及时向技术质量科汇报,并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状态标识。

3.2.7.2 沥青车间在中间产品出现不合格、经采取措施后效果不明显时,必须向技术质量科传递信息,组织采取纠正措施。

3.3 检验分析质量管理

3.3.1 原料及馏出口分析

沥青生产原料、馏出口产品质量分析按《沥青产品分析作业计划》要求执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采样分析,分析结果及时上报LIMS,分析结果不合格或异常时,根据生产

安排及时加样分析。馏出口样品留样时间不少于8h。乳化沥青生产馏出口需进行筛余及固含量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3.3.2 成品分析的质量管理

化验检验必须做到“五准三及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分析,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告知生产科。成品出厂分析执行产品标准或合同标准及《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保留项目管理规定》。如原料和工艺等有较大变动、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发生重大变动时,应立即取消相关保留项目。基质沥青、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等产品由现场操作工负责采样,样品采集时需双方共同现场确认。道路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成品罐样分析时,先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项分析,并在6小时内报分析结果。出厂沥青产品的留样严格按《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留样管理规定》执行。

3.4 不合格品、成品质量管理

3.4.1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技术质量科化验及时加样分析。持续不合格或不可调和时由技术质量科通知生产科改出成品罐,或产品进行单罐储存。技术质量科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和标识工作,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不合格产品的评审和处置工作,执行不合格中间产品不转序的原则。

3.4.2 不合格成品的确认以检验报告、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为依据,由技术质量科作出最终判定。

3.4.3 产品质量达不到内控标准不出厂,需重新调和分析质量符合内控标准后方可出厂。

3.5 储存及厂内移动管理

3.5.1 不同沥青产品必须按牌号分类,分储存放。

3.5.2 沥青罐区的生产及贮运、输送原则上实行“三专”:专罐、专泵、专管线。

3.5.3 当管线改输同类高品质的油品时,应先用高品质的油品置换原管线内低品质的油品(俗称顶线)。置换量按管线容积的1.5倍为宜。置换流程及油品去向,由沥青厂生产科和技术质量科商定安排。吹扫过的管线或新管线必须用合格油品置换干净方可投用。

3.5.4 沥青贮罐清罐检修6~9年一次,必要时可提前。3.5.5 严格执行半/成品“五不许移动”的规定,即: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罐内停止进产品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下未经沥青厂分管厂长批准,不许移动。、

3.5.6 乳化沥青产品在储存过程中,需隔天进行罐顶观察储存稳定性情况,确保表面无沥青破乳结皮现象,储存时间超过一周后再出厂前必须提前采样分析。

3.5.7 分析合格的成品在存放20天后需停止出厂,由技术质量科向化验下达分析计划,经复测分析合格后方可出厂。3.6 产品出厂管理

3.6.1 产品质量出厂数据,以技术质量科签发的合格证为准(技术质量科按LIMS系统拟定模块统一打印)。沥青成品出厂控制指标严格执行产品内控标准。技术质量科根据化验分析结果告知生产科(调度室)沥青出厂情况,生产科(调度室)组织安排出厂。

3.6.2 沥青车间凭产品合格证和出厂计划单安排装车出厂。

如果原系统管线内存在不同牌号的产品,装车前必须以2倍以上的循环量进行系统管线置换。

3.6.3 沥青装车坚持“三对、二检查”制度:对车号,对品种,对鹤位,必须仔细检查车内是否清洁无水无污染物,检查装车管线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车,并作好相关记录。由汽车装车出厂的沥青产品,沥青车间凭合格证和计划单装车,同时记录装货单位、车号、所装沥青牌号和罐号。

3.6.4沥青出厂严格执行“六不出厂”的规定。即:质量、品种、规格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没有质量合格证、分析单,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规定,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质量不符合内控指标,不许出厂。

3.6.5 沥青装车时要认真核对好沥青牌号,严禁混装。

3.6.6 技术质量科必须建立沥青出厂产品质量台帐,做到产品出厂记录清楚,动态明确。

3.6.7相关单位应按照《中石化油品销售质量管理办法》,在委托承运沥青前,必须将沥青防污染的责任落实到承运方或车、船提货的责任人,要求客户提供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槽车。

3.6.8 市场经营科要做好沥青产品出厂的协调及信息传递工作。

3.6.9 市场经营科应收集并反馈用户对沥青产品质量的意见并组织为用户提供产品销售服务工作。

3.7 重大工程合同评审管理

3.7.1 市场经营科对重大工程沥青产品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合同评审。沥青厂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合适

的生产工艺路线,选择适宜的原料,制定详细的生产方案。

3.7.2重大工程沥青合同的沥青产品所需资源,由市场经营科传递生产信息,市场经营科提前将沥青需求计划上报中石化炼油销售公司,确保重大工程沥青产品按期供货。

3.8 新产品开发攻关管理

3.8.1市场经营科负责向技术质量科收集市场急需或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品信息。

3.8.2 技术质量科负责开展新产品的实验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在工业化生产中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3.8.3 生产科负责新产品开发的生产准备及装置试生产安排。

3.8.4 沥青厂要及时将新产品开发情况反馈给技术质量处和科技开发处,并由科技开发处组织协调项目的进展情况。

3.8.5 科技开发处及时将新产品委托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质量指标和性能评价(见记录5.1)。沥青厂应编制该新产品沥青生产方案、组织生产,做好新产品生产的质量考察工作,配合炼销公司加强应用服务跟踪。同时并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炼油事业部备案。

3.9 技术服务管理

3.9.1 建立沥青用户质量信息反馈制度,配合炼油销售公司做好沥青产品的技术服务工作。通过用户走访、用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收集信息,为产品质量的攻关及改进提供依据。

3.9.2 市场经营科及时将炼油销售公司反馈的用户质量要求及质量投诉等向各相关单位传递信息。各相关单位在接到信

息反馈后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做好沥青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检查和确认工作。认真研究用户意见,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现场服务,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3.9.3 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将用户质量投诉反馈给技术质量处,技术质量处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处置。按照《中国石化炼油产品顾客服务管理办法》(石化股份炼[2011]231号)规定,需要进行外部调查时,应在接到投诉函后2个工作日内组织外部调查,顾客认可可以推迟或无法到达现场的情况除外。对于责任明确的投诉,自接到炼销公司顾客投诉之日起20个月内完成投诉处理,并将处置意见以函件形式及时反馈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对于复杂、存在争议的投诉,处理时限不得超过2个月。不能按期完成的,由责任单位书面向炼油事业部和相关单位说明。

3.9.4对重大工程沥青供应,根据工程需要,配合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做好供应服务质量保障方案的实施,包括技术推介、采样、留样、封样和现场服务等专项工作。

4 检查与考核

4.1 技术质量处负责进行监督、检查,提出考核意见。

4.2 以上条款执行不到位为违规,相应部门负相应责任。4.3 因执行不到位造成质量投诉的,对责任部门按经济责任制相关条例进行考核。

5 记录

5.1 新产品性能指标评价表

6 附录

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

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07 年 9 月 26 日 采用胶粉改性沥青是改善沥青路面性能及实现废橡胶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措达国家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就进行胶粉改性沥青制备高弹性路面材料的研究,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我国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起步较晚,道路应用还处于试改性沥青也未实现大规模生产。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胶沥青的研究。本工作探讨胶粉用量和物料混合搅拌条件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主要原材料 90#道路石油沥青,昆明公路改造总段机械工程公司沥青拌和厂产品;胶粉125μm,深圳市东部橡胶实业有限公司产品。 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JB90-D 型高速电磁搅拌机,可控温加热器,HDP/VICAT 型软化点测定仪(环SYD-2801 型针入度仪,SYD-0621 型延度仪。 1.3 试验配方 试验配方见表 1。 1.4 将沥青、胶粉、母料(少量沥青与少量胶粉混合而成)和其它助剂在高速搅混合制得改性沥青。 1.5 性能测试 改性沥青软化点按GB/T 0605-1993 测试,升温速率为(5±0.5)℃·min-1。GB/T0604-2000 测定,改性沥青在低于软化点的温度下加热后缓慢注入试样模具模具在15-30℃下自然冷却,其后放入延度仪中进行测试,端模运行速率为5 cm·min-1。针入度按GB/T 0606-2000 测定,改性沥青在120-180℃下脱水并用后注入针入度仪盛样皿内,其后进行测试,试样质量为100 g,标准针自由穿的时间为 5 s。 2 结果与讨论 2.1 胶粉用量的影响 胶粉用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见表 2(物料混合搅拌温度、时间和转速分142℃,4 h 和 1 400 r·min-1)。

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黄 彬,马丽萍,许文娟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摘要 为了得到性能更优良的改性沥青,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作改性沥青改性剂,同时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及其他领域的新化学分析方法也被用来更完整准确地评价改性沥青的性能。总结了国内外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改性机理、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来介绍各种改性沥青的概况,并概述了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改性沥青 改性剂 机理 发展Rsearch Development of Modif ied Asphalt HUAN G Bin ,MA Liping ,XU Wenjuan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Abstract More materials ,as modifier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modified asphalt.Besides ,the new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new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perties more com 2pletely and accurately.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ified asphal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 2rized.From the aspcts of modification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various modified as 2phal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ified asphalt technology is illustrated in the paper. K ey w ords modified asphalt ,modifier ,mechanism ,development  黄彬:女,1986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资源化 E 2mail :binbin_huang @https://www.doczj.com/doc/a75748993.html, 马丽萍:女,1966年生,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固废综合开发利用 E 2mail :lipingma22@https://www.doczj.com/doc/a75748993.html, 0 前言 普通道路沥青由于自身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感温性能差,弹性和抗老化性能差,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而且在过去的10年中,车轴负荷增加、车流量增加、气候条件恶劣,难以满足高级公路的使用要求,必须对其改性以改善使用性能。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与沥青发生反应或裹覆在沥青集料表面,可以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性能。 1 改性沥青的分类 在沥青的改性材料中,高分子聚合物是应用最广泛、研究最集中的一种。其他改性材料还有两大类:矿物质填料和添加剂。矿物质填料,如硅藻土、石灰、水泥、炭黑、硫磺、木质素、石棉和炭棉等,对沥青进行物理改性,可提高沥青抗磨耗性、内聚力和耐候性。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和抗剥落剂,如有机酸皂、胺型或酚型抗氧化剂或阴、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沥青粘附性、耐老化或抗氧化能力。聚合物改性沥青(PMA 、PMB ),按照改性剂的不同一般可分为3类:①热塑性橡胶类,即热塑性弹性体,主要是嵌段共聚物,如SBS 、SIS 、SE/BS ,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并以SBS 最多;②橡胶类,如NR 、SBR 、CR 、BR 、IR 、EP 2DM 、IIR 、SIR 及SR 等,以胶乳形式使用,其中SBR 应用最为广泛;③树脂类,如EVA 、PE 、PVC 、PP 及PS 。 2 各种改性沥青及其发展现状 通过SCI 和EI 分别检索近15年来改性沥青在交通、建筑、材料、能源及环境等学科方面研究的文献情况,检索结果如图1、图2及表1、表2所示。根据表1、表2数据和图1、图2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国内外对改性沥青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以SBS 和胶粉最为突出,出现了多种新型改性剂。下面 将分别介绍各种改性沥青及其发展现状。 图1 SCI 检索统计表 Fig.1 SCI search results 2.1 矿物质材料改性沥青 矿物质材料作改性剂的研究较少,主要为硅藻土、纳米 碳酸钙、矿渣粉、白炭黑等,可与基质沥青形成均匀、稳定的 共混体系以改善沥青性能[1] 。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 量控制正式版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工程概况 赣南工业大道及昆厦连接线工程总长6837km,路幅宽度80m,按城市主干道Ⅱ级标准设计,机动车道2*12m,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下面层6cm、上面层4cm;非机动车道2*5m,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下面层5cm、上面层3cm。该大道是赣州市连接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及赣丰线的主要通道,交通量大,重载多,为抗车辙、抗老化、增加耐久性、延长寿命,上面层采用AK-13级配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铺筑。

2、施工设备及技术交底 2.1施工设备 下面层施工完成后,对全线进行平整度的检测,同时对中央分隔带边缘、非机动车道边缘,桥头接缝、收费广场水泥路接头等处重点进行检测,使其质量及平整度达到要求。 2.2技术交底 第一次应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上面层,项目经理部特别对现场施工人员、技术干部、设备操作人员、材料员进行技术交底,在非机动车道铺筑200m改性沥青上面层试验路,现场结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进行讲解和总结,摸索经验,确定经验数据。

改性沥青现状及发展前景

改性沥青现状及发展前景 1、改性沥青应用现状 普通道路石油沥青,由于原油成分及炼制:工艺等原因,其含蜡量较高,导致其具有温度敏感性强,与石料的粘附性差,低温延度小等缺点。用其铺筑的沥青路面,夏季较软,易出现明显车辙壅包等病害;冬季较脆,易出现低温开裂等病害;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较差。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沥肯混合料已不能满足高等级道路和特殊地点的重交通,大轴载,快速安全运输的需要。 1.1 改性沥青的应用背景和现状 据相关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前,沥青路面仅用于城市道路和专用公路,沥青材料主要是煤沥青和用进口原油提炼的石油沥青。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曾采用渣油吹氧稠化,掺配特立尼达(TLA)或阿尔巴尼亚稠沥青等改性的方法,提高结合料稠度,配制成200号沥青铺筑以表面处治为主的沥青面层。1985年国内开展 了沥青中掺丁苯,氯丁橡胶,废轮胎粉等改性沥青和掺金属皂等改善混合料性能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2年NovophaltPE现场改性技术的引入,对改性沥青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改性沥青从研究试验逐步发展到生产应用。 1.2影响改性沥青应用的因素 生产施工工艺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大规模应用中起到了关

键性的作用。无论是聚合物改性,物理改性还是采用不同的沥青加工工艺都会增加较大的工程成本,在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应用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2、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研究重点在新的改性剂和沥青改性剂的加工工艺上还有一部分研究是面向工程应用的,即研究在沥青集料改性剂确定的情况下,找出合适的级配,最佳沥青用量和改性剂用量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我国研究改性沥青已有多年的历史,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至今仍有两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1)没有形成对改性沥青和改性性能统一的评价标准; (2)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 改性沥青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成果必须综合各研究机构的优势,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比如美国l987年~l992年的大型系统工程SHRP计划等等。而相对于国内,研究工作往往由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独立完成,没有统一的研究规划,配套工作滞后。另外由于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沥青改性的关键技术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 3、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 由于普通沥青已不能适应现代化路面的要求,性能良好的改性沥青必将在高等级路面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 SBS改性沥青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SBS改性的优越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双向改性作用,

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影响改性沥青的质量因素众多,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剂量比是生产合格改性沥青的基础,恰当的工艺路线及技术参数的确定是关键,稳定的改性沥青设备是生产合格改性沥青的保障。基质 沥青种类繁多,不同型号、不同产地的基质沥青,其组成成分略有差异,而改性剂的种类也比较多,如何结合实际需要,使基质沥青与改性剂得到最佳匹配,如何使工艺路线及技术参数得到最佳设置,如何确保生产稳定的改性沥青,等等一系列问题。一般通过小试、中试,最终确定大生产的各项技术参数。 一、小试,根据样品,按照改性沥青指标,初步确定配方、工艺路线,技术参数,其过程一般为以下几步: 1根据样品性能、改性沥青指标要求,初步确定配方、制定工艺路线、技术参数等; 2、通过小试,模拟大生产,制备试样,并检测试样性能,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改性剂与沥青的配伍,或改变某些技术参数。经过反复试验使各项指标达到最优化;

改性沥青小试配方检测 3、初步确定配伍、工艺路线、技术参数。 二、中试,工艺转化的过渡阶段,小试的放大试验,基本接近大生产。采用正常生产改性沥青的成套设备,实现试验和生产 的完全接轨。其过程一般为: 1检查设备,确定设备处于安全、可用状态,如:改性系统、恒温

加热系统、控制系统,上料系统等;设定各部位的技术参数,如:温 度、配比、加工量等;沥青泵、高剪切均化机、高性能磨机转动是否灵活;调整磨机磨盘间隙;开启空压机,并调至合适压力;预热所有需要加热的部位。 2、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输入规定的基质沥青(2-3 吨)、改性剂,经过溶胀、剪切、研磨、孕育生产出合格的改性沥青,其试验过程,应注意观察剪切机、磨机的电流;检查沥青 温度是否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遇到报警,应立即查明原因;改性沥青试验结束后,注意停机顺序。 3、跟踪检测改性沥青的质量,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伍、技术参数等。 4、基本确定配比、技术参数。 三、大生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全接轨,充分检验小试、中试所确定的配方、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其操作过程和中试基本相同,但由于大生产具有生产连续性、质量具有稳定性,又有其不同于中试之处。其过程主要为: 1检查设备,确定设备处于安全、可用状态,如:改性系统、恒温加热系统、控制系统,上料系统等;按照中试的结果,设定各部位的技术参数;如:温度、配比、加工量等;检查沥青泵、高剪切均化机、高性能磨机转动是否灵活;磨机磨盘保持中试调整的间隙;开启空压机, 并调至合适压力;预热所有需要加 热的部位。

胶粉改性沥青知识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与设计 作者:发布于:2012-6-27 12:35:59 点击量:15 一、名词解释 1、胶粉沥青——国际材料与测试协会标准ASTM D8-88 中定义为采用15%以上橡胶粉粒的沥青改性材料,在美国一般比例为 18~22%,橡胶粉粒能全部通过10#筛,180~200℃温度下至少反应45min分钟;在沥青与橡胶充分熔胀,同时硫化橡胶粉粒还没有大面积降解前使用,改性后的胶结料还能显著体现硫化橡胶的特性。 2、橡胶粉(CRM)——指轮胎橡胶经过粉碎形成的粉末,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 3、小汽车轮胎——小汽车、敞篷小车和轻型卡车的外直径小于660毫米的轮胎。 4、卡车轮胎—卡车和公交车上用的外径大于660mm、小于1520mm的轮胎。 5、常温粉碎法——将废橡胶轮胎在室温下或略高于室温的环境下进行粉碎的方法。常温粉碎法一般能够产生形状不规则的、表面积较大的颗粒,有利于和沥青的相 互作用。 6、冷冻粉碎法——使用液氮来冷冻废橡胶轮胎,使得废轮胎变得易碎,然后用锤磨机来打碎这些冷冻橡胶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生成表面积较小的光滑颗粒。 7、脱硫橡胶——粉碎后经过加温加压,或者掺加软化剂改变了橡胶材料性质。 8、稀释剂——轻质石油产品,做碎石封层时,在喷洒之前添加到橡胶沥青中,使橡胶沥青容易喷洒均匀,在没有引起橡胶沥青的性质较大改变之前挥发掉。因为轻质成分要挥发,所以稀释剂不用于拌制混合料的橡胶沥青中,也不推荐用于90天内铺筑罩面的夹层中。 9、废轮胎橡胶——用过的汽车、卡车或者公交车的轮胎经加工得到的橡胶。生产过程中应排除不当轮胎料源,如实心轮胎、铲车轮胎、飞机轮胎和挖土机轮胎以及其他非汽车轮胎,这些材料的成分不适合橡胶沥青反应。 10、应力吸收层(SAMI)——一种碎石封层,用热橡胶沥青喷洒在现有的路表面,然后立即撒布单一粒级的封层集料,再进行碾压,将集料嵌入沥青膜。其厚度通常介于5到15毫米之间,取决于覆盖骨料的尺寸。应力吸收层是一种表面处治,主要是用于恢复表层抗滑性能,封住裂缝,形成防水膜来减少表层的水渗入路面结构中。应力吸收层可用于路面保存、养护和局部维修。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可以有效防止下层开裂的路基或路面的反射裂缝扩展至表面层,对于新建或改建的路面大大延长路面使用性能。 11、粘度——流体或者半流体抵抗流动的性质(剪切力),是橡胶沥青现场质量控制 的指标。 二、废胶粉改性沥青综述 1、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发展 废胶粉改性沥青从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用作接缝填缝料、补丁和薄膜。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刘易斯和博恩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室研究评估。一些研究成果与雷克斯和帕克合作的“橡胶沥青材料试验室研究”一起发表在1954年10月的“公路”刊物上。1960年三月,在芝加哥举办了首届橡胶沥青研讨 会。60年代和70年代,亚利桑那州查尔斯·麦克唐纳在橡胶和沥青材料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了胶粉沥青的“湿法”生产(也称为麦克唐纳法),开始将胶粉改性沥青用于填补坑洞和表面处冶等,并作为常用养护方法,特别是胶粉沥青碎石封层作为凤凰城道路的主要养护方案有效地使用了将近20年,直到交通量过大才改为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后来又开发了胶粉沥青断级配混合料成功地替代了碎石封层。1975年加州运输部开始进行胶粉沥青碎石封层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1980年在加州斯托贝城用“湿法”生产的胶粉沥青和密级配集料建设的路面建成,该项目是对一条极差的路面进行紧急维修,采用了路面加筋网和60毫米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恢复结构承载力,其上为薄层(30mm)橡胶沥青混合料磨耗层。最早的三个项目都位于在冬天使用轮胎防滑链的高海拔的“冰冻区”,证明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很好的抗磨耗和抗低温开裂性能。1983年瑞文多城建成的项目大大推动了应用粉胶改性沥青的进程,因采用沥青混凝土改造成本太高不能接受,所以采用了薄层橡胶沥青路面,这个项目设计了一系列13个试验段。试验段一直在进行跟踪监测,清楚地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标准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标准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1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复试,并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2)底胶:聚氨酯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分甲、乙两组份,甲为黄褐色胶体,乙为黑色胶体。 3)CX-404胶:用于基层及卷材粘结,为黄色混浊胶体。 4)聚氨酯涂膜材料:用于处理接缝、增补、密封处理,分甲、乙组份。 5)丁基粘结剂:用于卷材接缝,分A、B两组份,A为黄浊胶体,B为黑色胶体。 6)聚氨酯嵌缝膏:用于密封卷材收头部位,分甲、乙组份。 7)二甲苯或乙酸乙酯:用于稀释或清洗工具。 2主要用具 1)基层处理用具:高压吹风机、平铲、钢丝刷、笤帚。 2)材料容器:大小铁桶。 3)弹线用具:量尺、小线、色粉袋。 4)裁剪卷材用具:剪刀。 5)涂刷用具:滚刷、油刷、压辊、刮板。 3作业条件 1)地下防水层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铺贴防水层前应降地下水,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底标高下30cm,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成。 2)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和脱皮等现象。 3)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并要平整牢固,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角。 4)防水层所用卷材、基层处理剂、二甲苯等均属易燃品,应单独存放,远离火源,做好防火工作,操作时应通风,夜间有足够的照明。 [2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规定。 1主控项目 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2)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3)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4)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3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配制底胶→涂刷底胶→特殊部位增补处理(附加层)→铺贴卷材→卷材收头粘结→细部处理→蓄水试验→做保护层 [4操作工艺

橡胶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845年,英国就进行了往沥青中掺加橡胶以改善其性能的尝试,1901 年法国修筑了试验路段,1937年英国在波兰修筑了几段路面,1947年美国也采用合成橡胶粉和胶乳改性修筑路面,日本于1942年开始采用天然橡胶胶乳掺入沥青乳液中。1952年在东京,1945年北海道,都修筑了这种改性沥青的路段。以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掺入乳胶的沥青于1960年左右就开始在日本其它地方的路面工程中使用,并且用量剧增。由此可见,在国外橡胶改性沥青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瑞典、英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印度等国家先后开展了橡胶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近20年来,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成功的应用胶粉改性沥青修筑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 美国用废轮胎作为改性剂制造改性沥青用于修筑公路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1982年~ 1986年间已试验铺筑210多个路段,共1.1万km,这种路面的热稳定性能和防冻性能都比较好,并可以减少维修费用。美国联邦法院在1991年颁布了在新修筑的沥青路上必须掺用20%的胶粉的立法,极大地促进了废旧胶粉的利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已在美国加州、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等广泛使用。据美国联邦统计局统计,到1997年废胶粉改性沥青已消耗了8000万t废轮胎。 德日耗200t废轮胎用于修筑公路、运动场及机场跑道。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在公路建设中亦广泛采用废胶粒、胶粉配料;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公路交通部门将废轮胎粒用于铺设路面,可有效地预防冬季路面结冰而产生交通事故。他们的做法是在用沥青铺筑路面后,当沥青尚未干时在上面洒一层废轮胎胶粒。这样,冬季路面的冰块容易被压碎,车辆行驶就不会因为打滑而发生冲撞事件。为了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噪音,英国在萨里郡交通繁忙的4条道路上用废轮胎胶粒铺设路面,测定胶粉配料路面与传统配料路面是否坚固耐用,如果结果令人满意,英国柯拉斯将获得这种方法的广泛使用权。据称,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噪音减少70%。这种技术是将3mm粒径的废轮胎胶粉混入热沥青中并搅拌均匀,用量为沥青总量的3%。这种技术优点之一是胶粉粒取自于再回收利用的废旧轮胎,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 这些橡胶颗粒还具有吸收光线, 缓减强光刺眼的好处, 与传统的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工艺研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每年的轮胎产量超过1亿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每年生成的废旧轮胎达到5000多万条,约合重量1400kT,而每年的处理量只有200kT,大量的废旧轮胎未得到充分的再生利用。近几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西、浙江、广东等部分省市引用橡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铺筑了上千公里的高速路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用橡胶粉改性沥青铺筑路面既节省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光明的前景。 橡胶粉改性沥青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好、水稳定性强、低温抗裂性明显改善等优点,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路面行驶噪音,防止打滑,提高了安全系数,尤其价格低廉。橡胶粉改性沥青材料可以用来拌制沥青混合料,铺筑沥青路面上面层,也可以用单层表处的施工方法铺在路面上基层与下面层之间,或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作为一种应力吸收层,以抑制路面基层裂缝向上的反射。 1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 在道路工程中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方法多采用以沥青为加热载体,将胶粉混入沥青材料中直接进行再生脱硫,常用的生产方法有高温脱硫法、吹风氧化法、专用脱硫机法和塑炼混炼法。其中以脱硫机法效果最好。该生产方法综合了工业上生产橡胶的水油法的高压( 0.98MPa)、快速脱硫法的高温(180℃)、机械处理法的的高速剪切作用等功能,脱硫速度快、产品质量好,是理想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方法。 脱硫机法所用的设备是由沥青熔融釜、齿轮泵、喷射分散器、搅拌器和加热系统组成。在生产时先将熔融沥青用齿轮泵注入脱硫机的熔融釜内,加入胶粉和再生剂,开动搅拌器使混合物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分散均匀,再开动齿轮泵循环系统,通过喷射分散器和齿轮泵进行再生循环,胶粉和沥青在脱硫机内由于机械作用和流体力学作用,高温高压的作用,胶粉吸收了沥青中的油份而溶胀和溶解,经过齿轮泵和喷射分散器的剪切作用,加快胶粉的脱硫速度,缩短了脱硫时间,提高胶粉与沥青的混合均匀性,胶粉的溶解度和添加量,形成均匀、细腻而又具有柔性的再生橡胶粉改性沥青。 2材料的选择 2.1橡胶粉2.1.1橡胶粉粒径 橡胶粉又称硫化橡胶粉(VRP),它是由硫化橡胶制品经 过粉碎加工而成的弹性粉状物,常用的有废旧轮胎、橡胶鞋等。按照胶粉的粒度大小不同可分为粗胶粉、细胶粉、微细胶粉和超微细胶粉。道路工程中,从应用和经济角度综合考虑,采用微细胶粉中橡胶粉粒径为60、80和100目为宜。2.1.2胶粉的加量 对胶粉合理加量的选择应从三个方面考虑:①路面的使用性能;②加工、运输、摊铺性能;③成本。有关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低于10%的胶粉用量对沥青的改性作用不大。佘玉成等人采用橡胶粉粒径80目,胶粉加量在10%、15%、20%三个比例下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从改性性能方面看,加量10%的胶粉对基质沥青改善幅度无明显变化当加量20%时,沥青的性能有较大提高,但粘度太大,不宜加工。当胶粉的加量为15%时的沥青性能,加工性能都较好。应该注意的是胶粉的加量15%不是对任何粒径的胶粉都合适,随着胶粉粒径的变细,改性沥青的性能提高,粘度也随之提高,需要根据试验来确定胶粉的添加量。2.2再生剂 顾名思义是使胶粉再生的物质,通过再生剂的加入,把硫化橡胶高分子弹性体的弹性转变为塑性恢复其粘性,并使之具有再生硫化的能力。借助渗透作用,再生剂被吸附在橡胶分子上,缩短再生时间, 增加产量,改善再生橡胶的性能.使硫化胶粉中的三维交联网状分子结构松弛和展开,产生溶胀或部分溶胀,以利于同沥青的共混。再生剂的掺量一般为胶粉重量的1% ̄2%。 3加工温度 加工温度严重影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加工温度一般为160℃ ̄180℃。胶粉的品种不同,加工的温度略有区别。当温度低于160℃时,胶粉颗粒不能充分溶胀和脱硫,当温度高于200℃时,易导致胶粉炭化,随着分解温度和时间的增长可导致胶粉完全破坏而生成低沸点的烃类,在这种情况下,胶粉中的碳黑和无机组分起着沥青填充剂的作用,而胶粉分解的低分子产物则起着对沥青的稀释作用,从而造成沥青性能的恶化,沥青的三大指标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的延度、针入度呈现上升趋势,软化点则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4搅拌时间 在加工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搅拌时间越长,胶粉被剪切的细度越细,改性沥青的延度和软化点明显上升,但长时间加热对沥青性能影响也较大,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加工温度,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工艺研究 马献忠 安阳市政建设维护管理处(455000) 摘要:对废旧轮胎胶粉的材料选择、胶粉的添加量、再生剂的用量、加热温度、搅拌时间、生产方法等详细论述。关键词:橡胶粉改性沥青工艺 试验研究 Shiyanyanjiu

沥青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及其应用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公路修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级路面中更足以沥青混合料路面为主。纵观沥青路面的发展历程,改性沥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这也是沥青混合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普通道路沥青因其冬季易变硬发脆,夏季易变软流淌,其温度敏感性大,热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差等缺点,易引起沥青路面严重车辙、拥包和开裂等破坏。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沥青路面老化严重、疲劳耐久性欠佳,导致其路用品质和使用年限很难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研究表明,SBS是苯乙烯与丁二烯单体以丁基锂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成的苯乙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在它的分子结构上具有软端和硬端,所以SBS兼有橡胶和塑料两种性能。物理共混——SBS微粒受到沥青组分中油分的作用发生溶胀而均匀分散在沥青中,SBS与沥青之间没有发生化学作用,只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化学改性——加入添加剂使沥青和SBS之间发生加成、交联或接枝等化学反应,形成较强的共价键或离子键,改善沥青的化学性质。提出化学改性是提高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手段。SBS改性的优越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双向改性作川,也就是使沥青软化点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又使低温延度明显增加,感温性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弹性:恢复率特别大。所以理论上能极大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并且,根据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冻融劈裂试验等指标也得出了SBS能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结果由于SBS改性沥青体现出其他改性剂无可比拟的优点,在将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应该以SBS作为主要方向。尤其是现在,SBS的价格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技术也已经成熟,非常有利于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 二.改性沥青的应用现状: 1.国内外SBS改性沥青的发展情况 (1).发达国家SBS改性沥青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SBS产品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美国Philips石油公司首次用偶联法生产出线型SBS 共聚物,商品名Solprene。1965年美国Shell公司采用负离子聚合技术以三步顺序加料法开发出同类产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商品名Kraton D。1967年荷兰Philips公司开发出星型SBS产品,1972年美国Shell 公司又开发出SBS的加氢产品(SEBS)。1980年,Firestone公司推出商品名为Streom的SBS产品,该产品的苯乙烯结合量为43%,产品有较高的熔融指数,主要用于塑料改性和热熔粘合剂。随后,日本的旭化成公司、意大利的Anic公司、比利时的Petrochim公司等出相继开发出SBS产品。目前世界上有美国、意大利、中国、中国台湾、比利时、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约12个国家和地区生产SBS产品。 北美和欧洲,SBS的最大应用领域是沥青改性,其次是粘合剂和鞋类。日本SBS主要用于聚合物改性和沥青改性。这些国家在公路建设中使用SBS进行沥青改性占SBS消费量的比例如下表。 消费领域北美西欧日本 沥青改性25% 44% 26% (2).国内SBS改性沥青发展情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对SBS进行研究开发,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轻工业部制鞋所等单位均对SBS产品科研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1984年4月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千吨级SBS中试生产技术获得成功,随后又开发出万吨级成套工业技术。 1989年湖南岳阳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采用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的技术,建成国内第一套1万吨/年SBS生产装置,并于1990年全面投产,结束了我国SBS产品长期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1996年底,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将SBS装置生产能力扩建至3万吨/年,1998年又将装置生产能力扩建至5万吨/年。近年随着国内SBS市场的迅速扩大,2001年又再次将装置能力扩大到10万吨/年。北京燕山石化公

高强改性沥青生产过程

高效改性沥青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主要有:生产前准备;沥青及改性物料的添加顺序;生产结束后的设备维护和处理和注意事项几个方面。 一,生产前的准备 1.锅炉和设备提前三小时升温,保证设备的基础温度能满足改性沥青的生产要求 (锅炉设定温度:高温215℃,低温207摄氏度); 2.生产任务的下达及任务明确,核算改性无聊的需求量,明确操作人员的分工; 3.改性无聊的准备包括:sbs 丁苯橡胶;SASOLBIT;TP-1;TP-2;软化油(OIL) 的准备; 4.开启空压机,检查气路有无脱落,漏气等现象; 5.测试胶体磨能否正常启动,各油泵,各气动阀门能否正常开启及关闭; 二,改性物料的添加; 1.因我们的改性沥青设备的生产罐的容量只有4.5吨左右,所以每次沥青的添加量 不能超过3.2吨,也就是说每次改性物料添加完毕的总量不能超过4.2吨,以免 搅拌时改性物料和沥青溢出; 2.生产时添加的第一步是打进合适量的基质沥青(> 3.2吨),并填写生产记录相 关项; 3.第二部是基质沥青添加完毕后检查沥青温度,高于175时便可添加合适量SBS 丁 苯橡胶(先前已经计算过结果)填写生产记录相关项; 4.第三部是检查SBS融合状况和温度情况,在温度合适的前提下(175~185度), 添加合适量的软化油(根据计算结果),填写生产记录相关项; 5.第四步是监控温度的情况下添加合适量的SASOLBIT; 6.第五四步监控生产罐温度,不能超过190度的前提(如超过180度,及时减小 生产罐导热油的流量,稳定温度。)过胶体磨两遍后,添加TP-1和TP-2,并搅 拌5分钟左右,过最后一遍胶体磨,到发育罐溶胀35~40分钟完成改性沥青生 产; 7.完善生产记录表的所有内容。 三,生产结束后的设备维护和处理 1. 束后,必须用基质沥青清洗设备的管道。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基质沥青泵打1吨左右基质沥青,进其中一个生产罐,开启搅拌机进行充分搅拌; 2. 体磨将搅拌后的基质沥青泵送到另一个生产罐,再进行充分搅拌; 3.用生产泵,将后加入基质沥青的生产罐里的沥青抽出一半到先前的生产罐内存放。 4.及时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包括改性设备和锅炉,发现润滑不良时及时加注润滑油或润滑液, 5. 及时打扫设备及场地的清洁; 6. 关闭设备仪器按下急停按钮; 7. 按操作程序停止锅炉及电器控制,填写锅炉运行记录; 8. 锁好控制门; 四,注意事项 1.生产罐的基质沥青添加量必须小于3.2吨; 2.在胶体磨启动前,禁止将手动蝶阀,并且在每次清洗完管道和胶体磨后,必须 将此手动蝶阀关闭; 3.在胶体磨剪切改性沥青的过程中,必须先将胶体磨出口阀门打开后,才能开请

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摘要: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设备是我公司根据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结合实际制作安装经验研发的新型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设备:该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研磨剪切机,一次过磨即可将改性剂剪切至1um左右的细度,粉碎效率高;设备自动精确配比,自动化程度高;可生产多种改性沥青。 聚合物改性浙青是以基质沥青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通过搅拌、剪切、研磨等方法使SBS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形成SBS与基质沥青的共混材料,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做改性处理;它通过把聚合物掺入到基质沥青中而改善其使用性能。改性沥青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提高路面的抗疲劳能力;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能明显改善路面遇水后的抗拉能力;粘结能力强,提高了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等。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基质沥青、改性剂SBS、相容剂、稳定剂、生产设备及工艺等诸多因素,存在着发育时间长、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其产品质量除了受生产配方、基质沥青原料影响外,生产工艺与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聚合物改性沥青相溶性机理 聚合物改性沥青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作为分散相,用物理共混和化学交联的方法以一定的粒径均匀地分散到粒径连续相重新构成的体系。物理共混过程是指通过搅拌、剪切等物理方法将SBS改性剂均匀分散于沥青中,SBS与沥青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共存共融。SBS与沥青的物理共混过程可以,将SBS投入沥青中,由于强剪切场的剪切作用,SBS被打碎成小块,并由于对流作用,SBS小块被均匀地分散到沥青中;若SBS小块没有在沥青中进行充分扩散,那么从微观来看,SBS和沥青仍没有充分混合,仍是两种物质的微粒各自聚集在一起,这相当于A~c阶段;沥青中的软组分继续向SBS扩散,SBS被逐渐溶胀,边缘模糊起来,随扩散过程的进行,直到两种物质达到暂时性的稳定混合。 化学交联过程是指通过加人稳定剂方式,使SBS与沥青之间发生交联、接枝等化学反应,形成网络化整体结构。因此,经过物理共混过程和化学交联过程的SBS改性沥青能从根本上解决热储存稳定性问题,大幅度提高SBS改性沥青的性能。 若聚合物之间存在部分的吸附,极易发生两相之间的离析。相溶性好是指作为分散相的聚合物以一定的径粒,均匀分布在沥青相中,改性效果显著。所以,SBS改性沥青的生产问题就是沥青与SBS的相溶性问题。如果两者的相融性不好,则沥青会发生离析,使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生产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原料 生产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原料包括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和稳定剂等。 1、基质沥青的选择 聚合物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中掺加少量的热塑性橡胶,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工而成,改性沥青的性质与基质沥青密切相关。因此要生产符合规范要求的改性沥青,选择基质沥青是关键。 (1)基质沥青与改性剂SBS的相配性 石油沥青的组成和性质差异,归根到底是由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差异。研究表明,沥青是复杂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时呈现弹性型。优质沥青由于其含有适宜的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组成比例,掺入改性剂时由于足够的软相沥青质、芳香族溶解,形成沥青/体系均匀结构的混合物。但是沥青的三大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沥青功能的组分性质。因此我们在生产

沥青进场质量控制

沥青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为确保榆次龙白至祁县城赵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按期完成。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力度,建立高效运转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材料试验和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行业检验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工作.确保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质量。 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AC-13密级配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采用90号B级沥青,中面层6cm中粒式AC-20沥青采用50号A级沥青,其余采用70号A级沥青。 1、进口基质沥青的质量控制 进口沥青到港(岸)后,供货商必须在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由供货商送国内权威机构检测。同时提供本批进口沥青的数量、到达时间、采购合同、沥青出厂检测报告、SBS检测报告、中国口岸商检报告。业主查阅文件及检验报告后,认为沥青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后通知承包人取样,检验合格,允许该沥青泵入本项目使用的油罐。 2、国产沥青的质量控制 由承包人、监理单位派驻沥青供货厂家,装车前要确证所装品牌是否是承诺的品牌,并由承包人进行自检,监理抽检,合格

后装车。 (2)、装车完毕后逐车检验,并出具检测沥青三大指标检验报告并在车辆进出油口上打铅封,并做到每批车辆承包人有专职人员押送 沥青装运到工地后,每车沥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后方能泵入沥青储罐:一是有驻地监理签字、出厂检测报告、运输车牌号和司机签字;二是司机代表沥青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监理共同取样至少三份,(一份供承包人检测,一份驻地监理取样,中心试验室定期或不定期做抽检试验。另外由司机和施工单位签字后封存留样,);三是运输车到工地后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检测沥青三大指标。检测合格后方能卸车,检测不合格的沥青必须退还沥青供应商。如对检测结果存在分歧,可以将封存的留样沥青送双方共同认可的质检部门进行复检仲裁。 施工单位对沥青三大指标每天至少检查1次。沥青检测结果合格后方能使用。 3、SBS改性沥青加工质量控制 (1)改性沥青的加工 ①原材料检验 沥青供应商(包括改性沥青加工厂商)在基质沥青、改性剂、

SBS改性沥青生产方案及生产质量控制节点

SBS改性沥青生产方案及生产质量控制节点摘自:聊城市汇通公路设备有限公司SBS改性沥青生产设备使用说明书 一、企业简介: 聊城市汇通公路设备有限公司(原聊城市华通公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注册资本金38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聊城市凤凰工业园经三路中段,公司固定资产三千多万元,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工程师10余人、工程师及助理工程师20余人,公司主要员工来自山东省供销社聊城机械厂,从事道路沥青加热、储存及深加工设备的研发、制作及技术服务三十年,有较高的工程设计水平及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我公司拥有一支从业三十年,以道路沥青加热、储存及深加工设备、材料、工艺及实验专家为主体的科研开发队伍,具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公司开发的产品解决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沥青在加热使用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并在筑、养路机械、公路新材料,特别是沥青设备开发研制领域,开发了道路沥青加热、储存、深加工等三大系列十余种机型的机械产品。公司拥有道路沥青加热、储存及深加工设备独有的完整产品体系和技术方案,尤其是公司产品导热油加热沥青罐采用的整体加热技术、快速局部升温取油技术(局部加热器)、罐底低位取油技术、分层加热技术、低位自流发油技术等专业技术;橡胶沥青设备采用的独特湿法生产工艺;SBS改性沥青设备采用的一次性过磨出成品技术、单罐持续生产技术;乳化(改性)沥青设备采用的(改性)沥青固含量控制技术及沥青烟气处理设备所采用的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技术均为不同时期世界或国内成熟技术,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不同需求。 我公司凭借道路沥青加热、储存及深加工设备领域自己独有的技术,承担的工程项目遍及全国,例如山东、河北、河南、云南、江西、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包括俄罗斯、印度、巴西、葡萄牙、瑞士、澳大利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在内的30余个国家,受到海内外客户的广泛赞誉和青睐。多年来,聊城汇通的系统技术服务在国内外客户心目中树立了快捷的施工速度和完美的品牌形象。 聊城汇通专业制造: 沥青加热设备系列: 沥青罐|改性沥青储存罐|沥青换热器|沥青脱桶设备

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言】 该项目产品主要为:重交沥青、各种型号改性沥青、高粘度沥青、彩色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阻燃沥青、沥青新材料。 新兴路面材料推广计划:贵州是一个夏天多雨,冬天多冻雨,全年平均气温低路面施工期短的省份。本项目在市政主干道路、高速公路及桥面上积极推广粗集料高粘度沥青,提高路面排水性能。在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的路面全面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雨季到来时路面不会出现积水、水雾,提高行车安全,提高沥青与路面、桥面的粘结性,而且能够降低噪音,减少路面的水损害。高模量改性沥青具有卓越的抗高温流动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抗低温开裂、抗疲劳等综合性能。使用高模量沥青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减小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的应变,从而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耐久性,有效的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在高粘改性沥青和高模量改性沥青的生产过程中,公司采用的是通过调节生产工艺制备,不增加成本、不添加外掺剂技术,实际的推广应用已经在国内得到试验认证产品质量超越国际品牌。该计划利用交规院的设计和渠道优势让这些路面新材料、新技术在贵州省及周边省份的实际应用,对全国路面材料的革新起到承启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改性沥青及沥青物流仓储基地与新兴路面材料推广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改性沥青及沥青物流仓储基地与新兴路面材料推广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 (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