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法律人的职业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论法律人的职业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74814457.html,

论法律人的职业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者:季泱帆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36期

中图分类号:C9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https://www.doczj.com/doc/a74814457.html,ki.1009-0592.2019.12.292

2015年出台的《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法律职业

人员的范围。《意见》规定:法律职业人员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伦理和从业资格要求,专门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研究等工作的职业群体。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这不仅仅关乎其个人的利益,更多的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实施和保障,法律人职业道德上的政治要求,在任何国家都是必然存在的,也是道德的政治化在法律职业领域的具体反映。

根据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本;(2)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客观事实;(3)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个人立场,排除一切诱惑;(4)强化群众观点及服务意识,敬业为民。

(一)我国法律人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1 .一定程度的司法腐败

在司法系统,腐败一定程度存在,主要体现为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知法犯法,损害正常司法机能。例如2006年“丁海玉现象”曝光,其拉拢多名法官和党政领导干部,通过编织金钱罗网、人为制造官司牟利,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至2006年6月,中央纪委组成“6.15”专案组彻查“丁海玉现象”时,竟查出涉案法律人员共计23名,整个法官群体遭到严重腐蚀。2015年,曾任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二级法官的黄松有因严重违纪而“落马”,据悉其暗中与律师分赃,中饱私囊、收受钱财,犯有极其严重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权谋私、生活严重腐化。

2.司法不公激化社会矛盾

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十分严重,办案不廉、人情案、关系案等不公行为常有发生,司法程序透明度程度较低,无法获得人民的监督,导致人民群众对于法律信仰的丧失。例如当前社会中非常热点的房屋拆迁问题,其中就隐含着非常尖锐的司法与人民的矛盾。主要原因在于房屋拆迁纠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案件难以定性,相关部门之间踢皮球推卸责任;二是涉及到当事人的利益及相关财产的保护,公检机关相互推卸引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