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套(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套(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

学段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毛金言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具体情况。(第一届政协的特殊意义)

2、了解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重大历史事件)

3、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课堂流程

温故知新:师生集体回顾上册解放战争相关内容,引出本课教学内容。(5分

钟)

研读共品:学生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全文,并完成下列导学习题。(10分钟)

自主学习:

1、第一届于1949年在召开。

①大会通过了《》,它起着_______ __________的作用。

②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③大会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大会确定国旗是;代国歌是《》;首都是(把北平改为北京);纪年方式是;大会还决定建立,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

2、开国大典:年月日下午三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国内: 。

国际: 。

4、西藏和平解放: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 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至此, 获得了统一, 实现了大团结。 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完成以上内容的情况;全班说出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师强调重要性)(5分钟) 点拨升华:

教师分析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全面掌握。 (10分钟) 作业布置:

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内容。(10分钟)

2、完成配套练习第一课习题内容;预习第2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开国大典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 《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

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阿沛阿旺晋美 课后反思:

国内: 国际:

第2课《最可爱的人》导学案

学段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毛金言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2、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本课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课堂流程

学习目标:

学习掌握抗美援朝相关历史事件,学习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温故知新:

学生个别回顾讲述第1课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内容。教师进一步指出本课内容与第1课内容的关联即是对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巩固。(5分钟)

学法指导

阅读本课课文、看世界地图,了解中朝位置、收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导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内容,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标划(15分钟)

抗美援朝

1、背景: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2、原因:(一)美国的侵略活动。

(二)朝鲜政府请求。

3、经过:年月,率中国人民开赴朝鲜前线。中朝人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附近。

5、战斗英雄事迹:

(1)黄继光:战役中的战斗英雄,用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

(2)邱少云:为了保证和,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6、著名战役:。

7、结果:年月,被迫在上签字,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教师补充内容:(10分钟)

1、抗美援朝战争的两个阶段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 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2、参战方兵力:志愿军共计240万

伤亡情况:中朝军队伤亡63万余人

主要指挥官:彭德怀;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

3、停战协议签署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美国没有取胜的条约上签字的将军。

布置作业:

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内容。上交填充图册教师批阅。(1 0分钟)

2、完成配套练习第二课练习题并预习第3课《土地改革》一课。

板书设计

第2课最可爱的人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朝鲜内战 1950年6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1950年10月彭德怀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年7月反侵略战争胜利

课后反思: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学段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毛金言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2、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土地改革的原因、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历史意义

课堂流程

温故知新

师生共同回顾前两课主要内容,教师指出第一课内容讲新中国成立史实,第二课及本课内容为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师也可简单回顾中共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土地改革,过度到本课内容。(5分钟)

自主学习(20分钟)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解放前

地主:占农村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占有全国____________________ __土地

农民:占农村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占有全国____________________ __土地

严重阻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___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同年冬,全国分批进行_______________,没收_____________的土地,分给__________________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3、到_____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4、土地改革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

阶级也被消灭;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准备了条件。

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完成以上内容的情况;说说土地改革完成后的土地所有制和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教师教师补充并对有错误的理解予以纠正)(5分钟)

总结本课:(5分钟)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练和填充图册相关习题。(5分钟)

完成配套练习本课习题并预习第二单元内容。

板书设计: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时间:1950年

2、内容:

3、土地改革的完成时间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导学案

学段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程英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学法指导

运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在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会使用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导学过程

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过度到本课内容。(5分钟)

一、自主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先标记在书上,并进一步识记、巩固:(20分钟)

A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的工业水

平,工业基础。

2、起止时间:年至年。

3、编制的目的:为了进行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和,相应地培养。

5、“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结合课本图片和20页示意图)

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架式飞机试制成功。

④1956年,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①1957年,建成,②、、

公路修到世界屋脊③建成了、铁路。

工业基地的建立: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B 第一部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主要内容:大会制定了《》。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坚持,一切权利属于。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反映的宪法。

二、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可补充(5分钟)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教师补充说明(2分钟)

现在,每隔一段时间长春就要举办一次汽车贸易博览会,那你知道长春是中国制造汽车的发源地吗,那是在旧中国,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使用的全是外国车,因此有人把中国称为万国车博览会。解放后,中国人发誓要生产自己的汽车,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奠基,3年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长春一汽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总结提高(1分钟)

本课巧计三个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练和填充图册习题内容(7分钟)

2、课后完成配套练习相关习题做好第5课内容的预习。

板书设计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制定背景

2、制定目的

3、主要内容

4、主要建设成就

二、民主政治建设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学段

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毛金言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大改造的性质

温故知新

回顾复习第4课内容,联系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性质即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引出本课教学内容。(5分钟)

一、自主学习(15分钟)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4、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④ 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小组代表竞赛演讲的形式)(5分钟)

根据第25页“动脑筋”回答: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总结本课(5分钟)

原因: 农业 方式: 结果: 手工业——方式:

政策:

资本主义工商业 : 结果:

三大改

义制度基本建立

意义:

四、课外拓展: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

布置作业:

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

2、课后完成配套练习第5课习题并预习第6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6课三大改造

二、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合作化

二、公私合营

1、赎买政策

2、实质

3、不足之处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导学案学段

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毛金言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2、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3、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讲述了这一探索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等问题。

学法指导:

1、问答学习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问题,调动学生的快速思维,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探究。

2、分析研讨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进行研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自主学习获新知:(边学边做标记)

自学课本第27至第31页,完成下列问题:(20分钟)

(一)探索中良好的开端: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实现国家。住不满足。这次会议的意义是。(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于年提出。

①提出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又急于求成。

②内容是:。

③危害:忽视了客观的。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左”的错误:①主要标志:。

②表现:“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危害:“大跃进” 运动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成就:。

2、模范人物:、、、。

探究活动:预习检查!(10分钟)

学生自查→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解疑释难,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和填充图册习题。(10分钟)

2、课后完成配套练习第6课习题预习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内容。

“大跃进”时期,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了耕作,上山采矿、建炉炼钢。你认为这样做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国民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你能举出涉及环境问题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2、失误 1958年“总路线”表现原因失误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4大工业行业

2、模范人物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导学教案学段

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历史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

巉口中学主备人毛金言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毛金言程英陈晓斌常龙李海军庞卫鑫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二月逆流”。

2、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的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二月逆流”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的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因与“左倾”错误的关系。

导学过程

师生回顾前课内容,在取得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的同时,从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也在日益严重的蔓延并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错误即本课内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从而引出本课内容的学习。(5分钟)

一、自主学习(15分钟)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原因:

①“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大跃进错误未彻底纠正)

②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错误判断。(毛泽东错误认为:党内出现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2、开始标志: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________________,对所谓的_____________、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3、_____________年9月,林彪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未遂出逃,结果所乘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

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恢复,形势明显好好转。可是,党中央的“左”倾错误仍然没有得到纠正。___________、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四人帮”继续利用文革,制造混乱,迫害老一辈革命家,并伺机夺权。

4、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5、“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谭震林、____________、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_____________”而受到压制和打击。

二、合作探究(5分钟)

阅读32页第二段回答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斗争的?

三、总结本课(5分钟)

原因1966年

文化大革命发动: 1971年

结束1976年

四、布置作业:

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和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

2、课后完成配套练习习题并预习第三单元内容。

五、课外拓展:

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文化大革命的情况。板书设计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导学教案

一、动乱和灾难

1、“文革”发动时间 1966年

2、“二月逆流”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1年9月13日蒙古温都尔汗

学段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单元三单元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型

主备学校巉口中学主备人陈晓斌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李海军毛金言常龙程英陈晓斌庞卫鑫

教学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

2、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3、掌握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__进行平反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__________方针。③关于____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们认识到,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_____年底,地点:北京。

3、内容:①思想上: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_。(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______开端。(3)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 的新时期。(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①1982年,颁布了第________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②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__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_______ 的道路迈进。

展示交流1、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办事、有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总结提高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课堂作业

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①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哪一位领导人?哪次会议确立了这位领导人的核心地位?②这次会议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

“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

奠定基础

2.召开(内容略)

3.意义:a.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否定个人崇拜、教条主义长期脱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重新确立党的政治路线:工作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方针:维护僵化体制→改革开放;

c.重新确立党的组织路线:强化集权模式、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民主集中制。

二、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

1.为刘少奇平反

2.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段八年级下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单元三单元课题改革开放课型

主备学校巉口中学主备人陈晓斌初审人李海军

终审人孙贵合作团队李海军毛金言常龙程英

教学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改革。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现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1)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现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农村逐步实现以为主的责任制。

4、影响:

(1)农民有了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2)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党的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2、过程:

(1)建立经济特区: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的___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②后来又增设了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开放了广州、上海等________个沿海城市,

(3)设立开发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格局:已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____________改革。

2、第一阶段: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____________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的制度。

3、第二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_______________制、________________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方式。

拓展提升师:1978年农民们翻开的历史新一页是什么?

生: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契约,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农村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师: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结果是加快了农业生产发展进度,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这一做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对内改革逐步在农村实行。老师可以给学生解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原理关系。

教师小结,对外开放,使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我国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小字体内容,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如改革的必要性和成效,从管理体制到分配形式的变化进行探讨、明白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归纳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

总结提高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的农村状况

2.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3.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十四大以前的国企改革

单一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公司制、股份制的出现。

课堂作业从《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并记忆。

教学目标“四项基本原则”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_________ 。改革开放后,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__________ 出发,建设___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1987年他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并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5、20世纪末,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 ___”、姓“ ___”等问题的困扰。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强调关键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_______,并形成了以 _______ 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 __________ 为党的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