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摘要】二十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困扰着人类,因此,如何营造和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新课改在课程体系中贯穿了环保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主动关心环保,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境污染;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66-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 结合主题教学引导学生确立和谐发展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依赖于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使中学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62人,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他们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做环保的小主人。 ◆教学总目标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1课天气与节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 (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 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 1.什么是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知晓节气的来历: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1) 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下转第127页) 摘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前,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环保教育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当前中学生教育中尚未开展环保这一课程的现状,生物学教育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结合环保教育,要勇于承担起环保教育的重任。作为执教多年的中学生物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引入环保教育的教学经验,给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有机结合 A Brief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Zhou Yi Abstract In the fast developing world,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more and more severe,s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not been opened in middle school,so biology teaching should atta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s a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er for many years,the writer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biology teaching,and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environmental education;organic combination Author 's address Shihu Middle School of Guzhen County,233700,Bengbu,Anhui,China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人口急剧膨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危机与灾害: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等等时刻给人类敲响警钟。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成为新世纪的热点问题,环境教育作为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中学针对环境教育还未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使得环境教育融合在各个科目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并不能有效树立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他们能科学地认识环境的本质、科学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伦理观的树立,而且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把环境教育融合到生物教 学活动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将环境教育渗入教材并走出教材 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贯彻始 终,将环境教育渗入教材并走出教材,让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基本知识与生态、 环境之间的联系,架设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桥梁。 如我们在讲述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化、癌变与衰 老章节时,在教授概念、机理等基础知识上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界生物存在与环境的关系。例如,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衰老、癌变的因 素这些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环境污染,生化、理化因素等对细胞的影响,从而了解癌症这一疾病的作用机理。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而且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再如,我们在讲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一知识要点时,同样可以采用逐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入环境教育。先设置两个问题进行提问:动物和人类呼吸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动物和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进行总结进一步设置问题:氧气的释放与二氧化碳吸收看似一个有效循环平衡过程,可如今自然系统中,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时候让学生再做课堂上的主人,自主讨论学习当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后进行总结。我们只要提及在日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二氧化碳等废气的大量排放、森林资源大面积的砍伐,逐渐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形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虽然只是在教学中稍微点到了环境问题,但在学生的印象中就能形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意识,环境的破坏对生物界有重要影响的印象。在没有专门环境教育课程设立的中学,亦能达到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 2联系实际认识环境公害,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与加强学生认识和了解环境公害引发的自然灾害问题,开展相关专题的探讨和学习。可以把以下主要环境公害引发原因、后果及防治引入到生物教学当中: (1)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今,人类不断向空气中排入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强,引起全 (安徽省固镇县石湖中学 安徽·蚌埠 233700)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2-0125-02 125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09T10:40:43.3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刘玲 [导读] 四川省荣县一中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刘玲 (四川省荣县一中荣县 64310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 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怀化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太平溪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中坡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只要坚持“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切实渗透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为体现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主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需作如下的准备工作: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一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美丽的大脚》片段:学生听到雷声急忙挤出教室盼天下雨。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期盼下雨吗?(因为本地天旱少雨、缺水。) 2、师:地球表面上约70%是水,为什么有些地区缺水还这么严重呢?

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地球亡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继出示有关淡水资源的统计图。 4、继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有关淡水资源缺乏的信息,交流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资料来源:1)从网上查,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了水荒,,现在全世界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饮水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至35000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而死亡。2)从网上查,1995年,西安缺水,大学只好停止期末考试,提前放假。3)从书上知道,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4)从电视上看过,有的山区长年没有水,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 5、说说看到刚才的画面,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6、板书课题:节约用水 二、观察实验,汇报 交流 1、出示统计图:宁波市近几年日均生活用水情况统计图①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1)宁波市的用水量增长很快。2)2000年至2002年用水增长速度最快。3)2002年的用水量是1996年的4倍,每两年就增加1倍。②估一估:我们全市有20万常住人口,全年人均用水量约是多少?

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二(11)班 一、时间:2016年10月 11日 二、班会地点:(14)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班主任、实习班主任、学生55人 四、班会目的: ; 1、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现状,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主持人: 六、过程: 1、主持人发言,介绍这次班会的主题 (一)保护环境 1、小品:《一张餐巾纸》 由某人随手丢弃的一张餐巾纸引发几个人不同的表现: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只议论了几句扬长而去,有的把它捡入垃圾桶。 ] 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讨论: 讨论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境卫生的事例,说说我们如何保护环境(小组讨论)。 ◆节约用电 ◆节约用水 ◆少使用塑料制品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拒绝使用含汞的干电池 : ◆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节约粮食 ◆少使用清洁济

(二)节约用水 1、介绍:水的知识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65% )没有水,人最多能活(3)天。 人体内含水量最多的是(眼睛)淡水占地球水资源的(%) ` 海水占地球水资源的(%) 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 3、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三)主持人小结,班会结束。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应该节约用水,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 2、朗诵诗歌:(同学朗诵) 《最后的一滴水》 %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落在老人干燥的眼角 湿润润 不知是血还是泪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落在青年火热的胸口 凉冰冰 不知是懊悔还是无奈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落在婴儿稚嫩的掌心 亮晶晶 第一滴也是最后一滴

谈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谈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连江五中杨秀婷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旦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保护环境,恢复和重建已被破坏的环境,使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得以延息、生存和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非常重视的问题。而这都要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所以增强人的环境意识才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因此生物课教学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1.立足教材,挖掘环保内容 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 比如教材中举了酸雨的例子来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此时可以补充更详备的内容,介绍酸雨是由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机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的。酸雨可以使土壤、地表水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我国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30%。东部七省受酸雨影响的面积中,小麦的减产面积达6856万亩,占减产总面积的46%;蔬菜减产3493万亩,占减产总面积的24%。这是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损失。重庆南山原有马尾松2.7万公顷,1982年开始成片死亡,至今马尾松林已死亡过半,树木死亡还在继续。 这些详实的、触目惊心的事实能够唤起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周围环境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而且能培养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思维习惯。 2.补充课外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了解现今的环境状况,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样有利于他们将环境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 如向学生介绍北美红杉的情况: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洲有一个专门保护北美红杉的国家公园。北美红杉又名“长青世界爷”,它可高达110米,胸径8米,树皮厚达12-25cm,最大的分枝就有2.1米。红杉的树龄很高,一棵叫谢曼将军的红杉树是目

小学数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 的解题思路,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了解百分率在具体生活问题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信心。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数据 【活动过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 7/10 3.5 5/8 1 3、出示例4统计图,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比较任意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该怎样提问? 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 (2)自由口答,适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归纳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这几题都是用分数表示两人所跑路程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呢”? 5、揭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将复习题“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改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 谈话:你是否想自己试着算一算呢?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谈话: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呢?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考: (1)探索如何列式

最新中学生环保教育教案

指导思想:水,是生命的源泉,维持我们的生活,没有水,万物就会消亡,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没有水,就不会有秀美的湖光山色.....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时时处处注意节约用水。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意识。 活动地点:实地、教室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大数量的估算方法;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实践调查和分析,认识水资源的浪费,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了解掌握生活节水方法技巧。 活动准备:课前学生收集水资源的有关资料、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一起说说自己感觉十分有趣的广告词。 2、课件显示电视公益广告上有这么一条:“如果你不珍惜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课件演示)这说明了什么?

请几名学生谈感受。一致都说要节约用水,板书节约用水。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教师补充资料说明中国水资源匮乏情况(课件演示) 4、教师: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感受。 5、教师: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引导学生说出,没有水会怎么样的一组句子。(例如,没有花。花就会凋谢)。最后教师指出:有时一滴水在我们的眼中都是那么的珍贵!(课件出示图片) 二、实践活动 1、教师:演示一滴水,请你估计一下,这一滴水大约多少毫升? 学生自由猜测 2、课件出示教师做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提供的数据,探究怎么算一滴水的体积? 3、讨论用统计中的哪种数据? 4、学生计算一滴水的体积。学生计算出来之后,课件出示解决问题。 5、教师谈自己的感想! 如果每人一天仅仅浪费一滴水。都会带来这样大的浪费。可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并没有水危机的意识,他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同学们课前都做了调查了解,哪个同学愿意把你收集到的浪费水的现象跟大家说说呢?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浅谈初中生物的素质教育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的素质教育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中学阶段生物的教学也就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素质教育教学,是每个中学生物教师都要极力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学生对生物重要性的教育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我们的边缘学科都不被大家所重视,教育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育和学习。对于生物、地理、历史等这些在初中教育得不到社会、家长们的重视,甚至学生都对这些学科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让这些学科在初中教育成为了一个空白。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作为一门涉及广泛,多学科交叉,影响社会生产力提高,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学科,

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计划生育”的实施意义、相应的《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法规和及其重要的生态意义,让学生能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的意识,让学生在生物教学学习到法律知识。这些措施不仅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更好地为学生后续的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科学素养和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索的能力。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提出时我们国家面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审时度势做出的正确的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分析、调查、探究、总结等实验教学探索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自主的学习过程。作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实验器材的缺少,我们应该积极的开展一些户外实验探索活动,让同学们在大自然这个伟大的生物宝库中期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户外实验探索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学习技能、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讨论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让素质教育真正的体现在教育教学上,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生物的魅力,提高学好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际情况,总结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经验:首先通过对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其次调查当地环境状况;再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最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环保实验小组,督促环保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圈;环保意识;环保行动 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生物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因而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真正使他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环保为己任,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通过对“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却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

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自然顺畅,同时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本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报纸及电视节目里关于环境的污染的例子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容易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二、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增强环保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01-15T09:33:46.0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作者:徐兴凯[导读] 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人类的活动给自然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害,物种灭绝,环境破坏,环境教育迫在眉睫。 摘要: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人类的活动给自然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害,物种灭绝,环境破坏,环境教育迫在眉睫。在高中阶段,环境教育和生物教学密不可分,学习生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因此通过高中生物教学,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从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概念。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途径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环境教育;渗透 引言:阅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无可避免的会对自然界造成伤害,破坏自然环境。特别是我国处于人口庞大,经济腾飞的时代,环境问题更是亟待解决。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联系课本进行环境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强化环境教育;使用现代化教具和丰富的授课资源,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结合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在各种版本的高中生物课本中都涉及了环境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介绍环境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做,探索保护环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加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知识,做到生物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完美结合。 比如,《分子与细胞》一课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只有先奠定好基础,才能够保证今后的环境教育渗透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认真讲授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如细胞的癌变或细胞中的水,通过讲授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来增加学生的环境知识。又或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教师要教导学生要保护植物,可以通过介绍目前世界的植被覆盖率急剧减少,同时温室效应逐渐加剧的现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介绍给学生环境状况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利用社会实践,强化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在课堂上进行,另一方面也要落实到实践中。教师应利用环境教育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将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使得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而不只是在课堂中进行,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并且开动脑筋解决问题。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在实践中保护环境。进行环境教育的意义在于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地球。因此,必须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用自身的行动来践行环境保护,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十分重要、迫在眉睫,引导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处理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建立起与自然的友好关系,加强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带领学生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采访相关负责人员,了解当地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更加切实的意识到环境污染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引导学生集思广益,为当地的环境问题出谋划策,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 比如在《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班会等。突出环境教育的主题,展示地球所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如污水乱排、汽车尾气超标、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等,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想,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必须从我做起,加深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在班会上请学生说一说身为高中生该如何应对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捡拾垃圾等,走近自然,热爱自然,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使用现代化教具和教学资源,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高科技手段也逐渐和教学结合,运用到课堂上。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完善了教育教学工作,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对这种新型授课方式十分好奇,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很好的利用现代化教具来进行环境教育。比如,使用幻灯片播放图片音频视频等影像资料展示一些严重的的环境问题。比如展示各种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损失,更加生动地呈现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有害影响。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造成环境破坏,而环境破坏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然和人类相互依存,互不可分,从而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选择应突出环境保护的主题,同时也要具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学材料枯燥无味,反而会对环境教育的渗透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在《生态环境及其稳定性》一章中,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图片或纪录片,如《人类星球》《地球脉动》《美丽中国》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或播放,栩栩如生地呈现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深化学生对于课本及环境问题的理解,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的起因、解决办法,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环境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树立学生的环保概念,既可以提高生物学科的学习效率,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环境知识。 四、结语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十分重要,并且对于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环保意识带到实际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具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用到实际中,达到知行合一,使得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培养富有环保意识的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饶庆荣.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73. [2]丁芳霞.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7):227-227.

小学一年级渗透环保教育的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渗透环保教育的数学教案(一)主备:邓长玉辅备:舒所珍尙琼英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6页及练习十第 6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只兔?”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只青蛙?”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森林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 1+6= 7-3= 4+2= 1+5=7-5= 5+2= 6-2= 6-3= 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1)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又来了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 2、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环境被破坏的录像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 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空气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