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590--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jxgzgs(1)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07
FM365辅导课件文稿基础会计学前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会计的对象第三节会计的任务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六节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账户及其基本结构第三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一节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第五节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第六节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第五章账户的分类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七章账簿第一节账簿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节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第四节结账和对账第八章会计核算形式第一节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第四节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第五节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第六节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第七节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第九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财务状况报表财务成果报表财务评价指标几其计算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组织第一节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会计机构第三节会计人员第四节会计法规制度第五节会计电算化三套模拟题辅导基础会计学前言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在讲课之前我先说一下学习这门课程应该注意的问题,基础会计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共同学习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自学考试指定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由王俊生主编的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为了讲课方便,我们选用了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第一次印刷的三十二开本的教材,学习本课程必须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的目的、课程体系结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基础会计培训辅导课件第一节:会计的介绍和概念1.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门记录、处理和报告经济活动的科学。
1.2 会计的目的会计的目的是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作出经济决策。
1.3 会计的职责•记录经济活动•处理经济数据•报告财务信息第二节:会计的基础知识2.1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运作基于以下基本假设: - 经济实体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财务状况独立于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
-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倒闭。
- 会计周期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将在特定的会计周期内进行。
2.2 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运作基于以下基本原则: - 实体性原则: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应当分开处理。
- 会计核算周期原则:企业的财务状况应当按特定的会计周期进行核算。
- 成本原则:企业的财务状况应当按原始成本进行记录。
- 匹配原则:企业的收入和相关成本应当匹配在同一会计周期内。
2.3 会计的基本方程式会计的基本方程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第三节:会计的记录方法3.1 会计的记账方式会计有两种基本记账方式: - 借贷记账方式:每个经济活动都需要同时进行借方和贷方的记录,保持会计方程式平衡。
- 单式记账方式:只对每个经济活动进行借方或贷方的记录,不保持会计方程式平衡。
3.2 会计的账户类型会计的基本账户类型包括: - 资产账户: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资源或权益。
- 负债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对外欠债的金额。
- 所有者权益账户:用于记录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贡献或提取的金额。
- 收入账户:用于记录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 费用账户:用于记录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3.3 会计的账簿记录会计的基本账簿包括:- 总账:用于记录企业所有账户的交易记录。
- 分户账:用于记录总账中特定账户的交易记录。
- 日记账:用于按时间顺序记录所有经济活动的交易记录。
第四节: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4.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的一种,用于展示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365590--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jxgzgs(1)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培训内容第一章总论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的对象与任务2.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3.掌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二、培训内容(一)会计概述1.会计的概念(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专门的方法,对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系统。
2.会计的特点3.会计的职能(1)会计职能的概念(2)会计核算职能(3)会计监督职能(4)会计的其他职能4.会计的任务(二)会计的对象1.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扩大再生产过程、资金运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会计要素、会计对象。
2.会计对象的内容(三)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核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8.会计资料分析利用(四)会计法规1.会计法2.企业会计准则(1)会计基本假设(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企业会计制度(五)会计工作组织1.会计机构2.会计人员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的概念与特点2.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3.会计的对象与任务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难点:1.会计基本假设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及其分类和复式记账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会计要素的构成2.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及级次3.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4.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以及基本会计等式5.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方法6.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二、培训内容(一)资金平衡原理1.资金平衡关系2.会计要素3.基本会计等式4.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二)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概念2.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会计科目的分类4.会计科目名称(三)会计账户1.会计账户的概念2.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内容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四)复式记账1.记账方法2.复式记账法3.借贷记账法(五)账户结构和借贷记账法运用技能训练(六)账户的分类1.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3.基本账户4.调整账户5.业务账户6.账户分类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级次账户2.账户的结构及总账与明细账3.借贷复式记账方法4.借贷记账方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及运用5.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难点:1.借贷复式记账方法及其运用2.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3.结算账户的用途及结构4.调整账户的用途及结构第三章会计凭证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2.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3.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内容4.理解审核会计凭证的主要内容5.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及审核6.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二、培训内容(一)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二)会计凭证的种类(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1.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2.原始凭证的填制3.原始凭证的审核(四)记凭证的填制和审核1.记凭证的基本内容2.记凭证填制的要求3.记凭证的编制方法②分录凭证的编制方法③汇总凭证的编制方法4.记凭证的审核(五)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1.会计凭证的传递2.会计凭证的保管(六)会计凭证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原始凭证的填制及审核2.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难点:1.分录凭证的编制方法2.汇总凭证的编制方法第四章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2.理解企业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及成本计算的内容3.掌握企业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核算方法二、培训内容(一)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和内容1.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2.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内容3.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二)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1.账户设置2.投入资本的核算(三)供应过程的核算1.账户设置2.供应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核算3.物资采购成本计算4.核算举例及技能训练(四)生产过程的核算1.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2.账户设置3.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核算4.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五)销售过程的核算1.销售过程的核算内容2.账户设置3.核算举例及技能训练(六)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核算1.利润的组成与利润分配程序2.账户设置3.核算举例及技能训练(七)资金调整和退出核算1.账户设置2.主要经济业务核算3.核算举例及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供应过程的核算2.生产过程的核算3.销售过程的核算4.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核算难点:2.生产费用的归集和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3.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核算第五章会计簿设置及登记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的意义2.熟悉账簿的种类、格式和内容3.掌握账簿登记的方法和规则二、培训内容(一)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1.账簿的意义2.账簿的种类(二)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2.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3.会计账薄的规则(1)账簿的启用与交接(2)账簿登记的依据(3)账簿登记的要求(4)账簿的平行登记(三)错账误的更正1.划线更正法2.红字更正法3.补充登记法(四)账簿的更换与保管(五)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各类账簿的格式和内容2.各类账簿的设置、启用与交接、更换与保管3.各类账簿的登记方法4.错账更正难点:1.各类账簿的登记2.错账更正第六章结束对账与结账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对账的意义和内容,结束存货计价,结束账项调整与结转2.掌握对账和结账的方法,结束存货计价核算,结束账项调整与结转二、培训内容(一)结束存货计价1.存货的盘存制度2.存货的计价方法3.存货结转的账务处理(二)结束账项调整与结转1.结束账项调整2.结束账项结转(三)对账和结账1.对账2.结账(四)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结束存货计价2.结束账项调整与结转3.对账和结账难点:1.存货的计价方法2.对账和结账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3.了解其他账务处理程序二、培训内容1.账务处理程序的涵义和要求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5.其他账务处理程序6.账务处理程序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难点: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第八章财产清查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2.了解财产物资的盘存制3.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二、培训内容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2.财产清查的方法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4.财产清查技能训练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2.财产物资的盘存制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的编制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2.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3.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基本内容4.了解会计资料分析利用的基础知识二、培训内容(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涵义和作用(二)财务报表的分类及编制要求(三)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四)损益表1.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2.损益表的编制(五)现金流量表(六)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格式(七)会计资料分析利用(八)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技能训练三、重点、难点重点:1.资产负债表编制2.利润表编制难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十章会计管理一、培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管理的各种功能2.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作用3.理解会计管理的具体内容4.掌握会计管理的各种方法二、培训内容1.会计信息2.会计预测3.会计决策4.会计控制5.会计分析6.会计检查7.会计电算化三、培训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管理的具体内容2.会计管理的各种方法3.会计电算化的概念难点:会计管理的各种方法第三部分课程实施一、培训质量标准1.公司上课应作到不迟到、不早退;着装整洁大方,仪表端庄;2.培训目的明确,能按大纲要求因材施教;3.公司要备课充分,脱稿讲授,态度从容亲切,表情自然,情绪饱满;4.能科学、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培训观点正确,概念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内容丰富,反映进展,理论联系实践,举例生动、贴切,问题设计合理;6.培训内容安排具有系统性、逻辑性。
能调动课堂积极性;7.培训语言生动,语速适中,引人入胜;8.课后及时总结课堂培训情况。
二、实施建议(一)培训建议1.实施本大纲时,要紧扣培训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应职岗位需要为准绳,注意实用性、技能性和创新性,把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2.要注重对员工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尊重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信息单、作业单、技能单等形式给员工提供适宜的参考资料,调动员工参与培训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员工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3.公司在准备培训内容的同时,要将备课的侧重点转变到培训资料、培训手段和培训方法上来,对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和培训过程要进行认真设计,并进行自我评估;4.注重实践培训,按照员工形成实践能力的客观规律,要精讲多练,让员工广泛参与实际经济活动,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5.注意机动时间的合理利用,适时引入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和新方法、新技术;6.注意考核方法的改革,将不宜直接和直观表现的知识与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检查的技能分别进行考核,运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员工的学习效果。
(二)教案编写建议教案一般包括如下内容:1.章节名称2.培训目的3.课时安排4.培训重点、难点5.培训过程(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1.公司应该根据员工实际,从大量的培训资源中精选适当的培训内容,不要受某一种教科书的局限,要吸取不同教科书的长处。
公司还可以自己编写某些培训补充材料。
;2.学校图书馆应该基本满足员工课外阅读的需要;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项目 类型 内容及要求 分数比例 备注考核一 平时作业 10次 20%结束考试实施教考分离考核二 技能测试 填凭证、登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20%考核三 结束考试理论部分闭卷(40分)、技能部分开卷(60分) 60% 合计 10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什么是会计,这是初学会计人员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对于会计的概念,可以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解,现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说明:(一)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1.人类早期——无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