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而引起的一种改变,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可使人们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废或过早死亡:

慢性并发症包括: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心、脑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一个病人如果平时不注意,一旦发生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时是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的: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

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血糖明显升高,尿中出现酮体,血气有酸中毒,严重者昏迷,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胰岛素发现以前,1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死于酮症酸中毒。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2型糖尿病):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升高,但尿中可不出现酮体,血渗透压升高,容易昏迷、死亡。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一种并发症。轻度低血糖时可有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严重时可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

从2001年起,连续5年,每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上。2001年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2002年为糖尿病与眼病,2003年为糖尿病与肾脏疾病,2004年为糖尿病与肥胖,2005年为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世界糖尿病日主题近几年为何紧盯糖尿病的并发症不放,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预防和控制?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并发症

糖尿病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导致了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

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

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视力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

微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后可达到10%~30%和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发展为严重的肾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

此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

从死因上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主要是各种并发症。其中,缺血型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60%~80%。脑血管

疾病引起大约10%的死亡,其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糖尿病肾病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发病年龄越小,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就越高。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是一个危险因素多,发病机理复杂,病程伴随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的高血糖常常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即代谢综合征。要遏制这个复杂疾病的流行,减轻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我国必须引入慢性病防治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

近10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项研究提供了干预和强化治疗能够成功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不可辩驳的证据。

我国大庆6年的前瞻性研究,通过健康教育,实施增加体力活动、注意膳食平衡的干预措施,6年间使糖耐量低减进展成为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了46%。这一结果证明了一级预防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证明二级预防能够成功地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较多。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二级预防在强化治疗时,除了严格控制血糖之外,还要严格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体重等,这样可使脑卒中、心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等多种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30%~60%,明显减少与糖尿病有关的死亡。

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慢性病防治策略,大力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糖尿病三级预防和综合防治。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强调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增加广大群众和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知识,提高专业人员的技能,并创造一个支持健康的社会环境。

针对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以上,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超重和肥胖者、以静坐生活方式为主的人群、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和生育过巨大胎儿(4000g以上)的妇女,要加强定期检查或筛查,以实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

1921年,胰岛素发明之后,糖尿病的各种急性并发症不再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病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渐渐成为了威胁患者健康的主要病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0%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也有5%~10%死于肾功能衰竭。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将可引起对肾脏的损害,患者最终因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尿毒症,而死于肾功能衰竭。

评价自己肾脏损害的程度

早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25μg/min)

早期治疗可以逆转

中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阳性

血肌酐Cr、尿素氮BUN正常

(即肾功能正常)

晚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阳性

血肌酐Cr、尿素氮BUN明显升高(即肾功能受损)

终末期肾病:

全身水肿,高血压和尿毒症

肾功能衰竭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由于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通过尿常规检查看不出来,因此只能定期进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查,这样能及时发现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肾病积极治疗可以逆转。1型和2型糖尿病病友都需要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肾病-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旦临床表现明确了,糖尿病肾病就已经难以根治了,所以糖尿病的第一个治疗措施就是控制好血糖。前不久,美国和加拿大学者联合发表了他们历时10年耗资上亿美元的DCCT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下降一半。病人如已经发展到早期肾病,为控制好病情,有不至于影响肾脏功能,应积极鼓励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因为大部分口服降血糖药物都需要通过肾脏排泄(糖适平、拜糖平除外),因此,当肾脏损害严重时,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当患者已有晚期肾病,即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时,接受胰岛素治疗时,由于胰岛素从肾脏排泄减少,因此每日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以前的胰岛素剂量,往往容易出现低血糖。

肾病-控制血压

对于1型糖尿病病友,大部分高血压都是继发于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则有许多高血压是与糖尿病同时并存的。但不管怎样,高血压能反过来明显使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时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尤其对1型糖尿病病友,如果在肾病早期控制血压有可能将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延缓10~20

年以上。

血压控制的药物选择:控制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其中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常是最佳选择,因为它除了能降低血压,还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具体那些药是转换酶抑制剂,请教您的医生,他会给您详细的解释。

肾病-蛋白质摄入限制

有糖尿病肾病时,减少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可以减少肾脏负担,延缓肾病发展。通常减少的蛋白质食物部分,可由碳水化合物来补充。

进食优质蛋白:限制蛋白摄入,并非禁止蛋白摄入,因为蛋白质毕竟是人体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此时适量进食优质蛋白是最佳选择。一方面进食量不大,没有增加肾脏负担,另一方面优质蛋白又可满足人体的蛋白需要。优质蛋白包括:鱼、瘦肉、鸡蛋等。

肾病-控制血脂

象所有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样,血脂总是一个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时使糖尿病肾病得到良好的防治,您需要将血脂,不管是甘油三脂,还是胆固醇,都尽量控制正常。

肾病-透析

当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此时出现肾功能衰竭,肾脏无法将人体代谢的毒物排出体外,此时血肌酐和尿素氮都明显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透析的方法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毒物排泄。换句话说,用透析来维持生命。

肾病-肾移植

肾移植可谓是肾病病友的最后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糖尿病病友肾移植的总存活率正逐渐上升,目前可达到75%。一般来讲,胰腺和肾脏同时移植的效果比单纯肾移植效果更好。但缺少肾源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限制了肾脏移植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的并发症--动脉硬化

糖尿病人容易并发动脉硬化遍布全身,包括脑部、心脏、肾脏、末稍血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脂肪代谢的障碍,其次为高血压。

在糖尿病人中,发生脂肪代谢异常的,以体内胰岛素分泌极为低下和体型肥胖的病人居多。在胰岛素分泌极端欠缺的情形下,分解脂肪酵素的活性会增高,以致有大量脂肪酸游离出来。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约有1/3涌进肝脏里,合成为三酸油脂(俗称中性脂肪),三酸油脂进而合成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但体型肥胖的病人,虽有较高浓度的胰岛素,但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作用有相当的抗拒性,在胰岛素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游离脂肪酸也会升高,是与胰岛素分泌低下的情况殊途同归的。三酸油脂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也会增高,这是一般糖尿病人脂肪代谢异常的特征。

有少部分的病人也可能合并胆固醇的上升,一方面有害于人体的脂肪上升,另一方面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反而下降。这种高密度脂蛋白在体内可将分布在血管平滑肌表面的游离胆固醇吸引到脂蛋白分子里面,反复吸引后,携带游离胆固醇到肝脏,透过胆汁酸的异化作用,将这些胆固醇排出体外。因此高密度脂蛋白在人体血管内,担任如同清道夫的工作,以防止粥状硬化的进展。

另外,糖尿病人得高血压的比率比一般人要高,这也是容易促成动脉硬化的原因。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两者间相互影响,高血压容易促成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也容易使血压高,糖尿病人较容易显现高血压,不论是出自血管硬化或单一发生的状况,都容易加速血管硬化的进行。

糖尿病眼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一般在患糖尿病5年之后开始出现,其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与血糖控制好坏、血脂、血压等有直接关系。因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三条主要防治要点在于:

* 对于1型糖尿病病友,发病5年后应该每年检查一次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情况。

* 对于2型糖尿病病友,由于当其发现糖尿病时,往往糖尿病已经有多年了,因此,他们应该从发现糖尿病时就每年一次检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糖尿病眼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能使患者视力减退,最终导致失明。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等,但最常见而且对视力影响最大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两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 控制血糖

* 控制血压

* 控制血脂

* 戒烟

* 有视网膜病变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加重视网膜病变。

*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发现糖尿病后就要每年检查一次,如有眼睛的异常表现,随时进行眼科检查。

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当糖尿病病友有下列表现时应尽快找眼科医生检查眼睛,因为这些表现表示您可能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

* 视物模糊

* 视力减退

* 夜间视力差

* 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

* 双眼的视力范围(视野)缩小

到医院后,医生给您检查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方法包括:

* 视力:是最简便的方法,但许多早期视网膜病变并不影响视力,因此单凭视力检查不能准确评价视网膜病变。

* 眼底镜检查:最常用的方法,点散瞳药后,医生用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的改变,可以初步评价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 眼底荧光造影:最准确的方法,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用专门的造影仪精确的观察视网膜病变程度,能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分期。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简介

激光光凝治疗的作用:

* 可以凝固出血点,阻止视网膜出血

* 封闭新生血管,防止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发展

* 挽救视力进一步恶化

* 防治失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是导致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不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有所不同,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在青少年患者中出现,发展迅速。但有时两者也不易区分,因为有些糖尿病老年患者既有糖尿病性白内障,又有老年性白内障。一个人得了白内障,就像是一驾照相机的镜头不透明了似的。下列表现提示可能有白内障:

* 视物不清

* 眼前云雾感

* 阳光、灯光不耀眼

* 更换眼镜,视力改善不明显

* 视力下降。

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病变

糖尿病对神经的损害很大,可以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可以累及人体神经系统的每个部分,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颅神经,感觉、运动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等。但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两类。

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

发现植物神经病变

* 胃清瘫:表现进食后食物不往下走,储留在胃中的时间较长,引起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感等。

* 尿储留:表现排尿困难,以至排尿能力的丧失。

* 体位低血压:表现从平卧、坐位或蹲位站立时,头晕,此时测量血压明显降低,严重时可于站立时刻晕倒。

* 心脏植物神经改变:表现心电图的心率在平卧和站立时的明显变化,以及心率在呼气和吸气时的明显差异。

* 男性阳痿:在男病友中,是很常见的植物神经病变表现。

定期检查神经病变

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病友应该定期每年一次到医院检查神经病变,检查内容包括:

* 皮肤感觉

* 神经反射

* 音叉震动感觉检查

* 立卧位血压变化

* 植物神经心电图等

神经病变的防治:

* 控制血糖是预防神经病变发生的根本

* 出现神经病变后,去医院让您的医生为您制定具体的内科治疗方案。

糖尿病并发症--足部病变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足部改变。因糖尿病足部病变而截肢的患者是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10倍。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分,只不过患者足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有下肢疼痛、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

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就是患者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感到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只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足,而且休息时下肢也因却血而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彻夜难眠。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双脚可出现坏死,创口久久不愈,严重者不得不截肢至残。

足部病变的防治措施

足部病变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最好是不得,得了以后要早治,不要认为“不疼不痒,没事儿”儿耽误了病情,最后造成不得不截肢。防治手段包括:

* 良好控制血糖

* 保持双脚皮肤的清洁和干爽

* 防止双脚皮肤受伤

* 防止双脚皮肤感染

* 定期足部运动

* 禁止吸烟

洗脚

* 每天用温水(不超过40度)清洗双脚。

* 使用柔性肥皂,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

* 洗前用手试水温,或让他人帮助试温,防止水温过高,烫伤双脚。

* 足部浸泡不超过5-10分钟。

* 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

* 使用少量爽身粉,保持脚趾间皮肤干爽。

* 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以保持您足部皮肤的柔软。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 不要在炉边暖脚,不要使用电热毯、热水暖脚器,防止皮肤不被察觉地被烫伤。

经常检查您的双脚

在明亮处检查您的足部,趾间,并用镜子检查脚掌。如果您看不清楚,请人帮助您检查是否有:

* 鸡眼,胼胝和足藓

* 皮肤裂伤、擦伤等

* 水泡、红肿等

* 蚊虫叮咬伤

为自己准备舒适的鞋袜

* 鞋子要仔细挑选,鞋尖宽大,尺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穿着感觉舒适,不能挤脚。

* 袜子应该吸水性、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纯羊毛或棉制品较好。袜口要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袜子应该每天换洗,保持清洁。

* 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小砂粒等异物或有不平整的地方。

* 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

* 足底如有畸形,应订做专门的鞋,防止脚被磨伤。

* 不要赤脚行走,或赤脚穿凉鞋、拖鞋,防止异物损伤足部皮肤,外出时不要穿凉鞋。

正确的修剪脚趾甲

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趾甲最好。修剪时,请剪平,不要剪得太短,太接近皮肤。不要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或有角度,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

足部运动

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足部的运动方法有:

* 行走运动

* 提脚跟-脚尖运动

* 弯膝-下蹲运动

* 甩腿运动

小心处理伤口

糖尿病人足部,即使是小伤口,愈合时间也相当长,必须极其细心照料小伤口。如果伴有神经损害时,您可能感觉不到引起伤口的刺激和发生伤口的疼痛。任何受伤的皮肤都非常容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的后果。

对于小伤口:

* 您应先用消毒剂(如酒精)彻底的清洁受伤处,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 避免使用碘酒等强烈刺激的消毒剂。

* 不要使用紫药水等深色消毒剂,药品的颜色会遮盖伤口感染的征兆。

* 请勿使用硬膏,鸡眼膏或有腐蚀性酸性药物,以免发生皮肤溃疡。

* 若伤口在2~3天仍没愈合,应尽早就医。切勿在没有医护人员指导下自行处理。

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的急性代谢并发症。表现血糖异常升高,尿中出现酮体,表现口渴、多饮、多尿及消瘦症状异常加重,并出现全身倦待、无力,甚至昏迷。动脉血气检查显示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发现以前,1型糖尿病患者常早早地因为酮症酸中毒而去世,胰岛素问世之后,1型糖尿病的死亡率已大大下降,由过去的60%降至目前的1%以下。但如遇有严重应急情况或治疗不当时,本症仍能直接威胁病友的生命健康。

酮症酸中毒的发展演变过程

* 酮症酸中毒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

* 但部分2型糖尿病病友在各种应急的情况下也可出现。

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

了解酮症酸中毒的具体诱发因素是很重要的,消除和避免这些因素就能有效地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和发展。凡是能引起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的情况均能诱发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多由于胰岛素中断或不足,或胰岛素失效;而2型糖尿病则常常于各种应急状态下发生。

1. 病友自行停止胰岛素注射

2. 各种感染

3. 暴饮暴食

4. 酗酒

5. 妊娠分娩

6. 疾病、外伤、手术等应急情况

7. 心脑血管意外以及精神刺激等。

早期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程一般从数天到数周,少数年轻人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即发生昏迷,有下列表现时病友应该注意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 糖尿病症状加重: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和消瘦

* 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痛等(但常常没有腹泻)

* 呼吸深长,呼出的气体中有烂苹果气味

* 头晕、头痛、神志模糊、嗜睡及极度乏力。

此时病友应该:

* 测血糖:酮症酸中毒时,血糖常大于16.7mmol/L(300mg/dl)。

* 测尿糖和酮体:尿糖(+++以上),酮体阳性。没有条件自我监测尿酮体的患者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测尿酮体。

尿中出现酮体怎么办?

尿中出现酮体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危险信号。常常需要立即去医院诊治。但在去医院以前和去医院的过程中,病友不能坐等医院的治疗,而应积极做下面几件事情:

* 继续原有胰岛素注射治疗,不要因为进食少而停止胰岛素注射。

* 大量饮水,以盐水最佳。

* 停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苯乙双胍)、降糖片(二甲双胍)。

* 每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和尿酮体。

* 迅速去医院或及时与您的医生联系,到达医院后,将由医生指导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酮症酸中毒的预防

* 不要迷信偏方、偏药而终止正规胰岛素治疗。

* 坚持规律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 生病、应急等情况时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并调整治疗。

* 坚持必要的血糖和尿酮体监测,血糖持续高于13mmol/L,应监测尿酮体。

* 正确的防止各种诱因的出现,酮症酸中毒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并发症--足部病变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足部改变。因糖尿病足部病变而截肢的患者是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10倍。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分,只不过患者足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有下肢疼痛、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

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就是患者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感到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只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足,而且休息时下肢也因却血而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彻夜难眠。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双脚可出现坏死,创口久久不愈,严重者不得不截肢至残。

足部病变的防治措施

足部病变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最好是不得,得了以后要早治,不要认为“不疼不痒,没事儿”儿耽误了病情,最后造成不得不截肢。防治手段包括:

* 良好控制血糖

* 保持双脚皮肤的清洁和干爽

* 防止双脚皮肤受伤

* 防止双脚皮肤感染

* 定期足部运动

* 禁止吸烟

洗脚

* 每天用温水(不超过40度)清洗双脚。

* 使用柔性肥皂,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

* 洗前用手试水温,或让他人帮助试温,防止水温过高,烫伤双脚。

* 足部浸泡不超过5-10分钟。

* 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

* 使用少量爽身粉,保持脚趾间皮肤干爽。

* 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以保持您足部皮肤的柔软。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 不要在炉边暖脚,不要使用电热毯、热水暖脚器,防止皮肤不被察觉地被烫伤。

经常检查您的双脚

在明亮处检查您的足部,趾间,并用镜子检查脚掌。如果您看不清楚,请人帮助您检查是否有:

* 鸡眼,胼胝和足藓

* 皮肤裂伤、擦伤等

* 水泡、红肿等

* 蚊虫叮咬伤

为自己准备舒适的鞋袜

* 鞋子要仔细挑选,鞋尖宽大,尺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穿着感觉舒适,不能挤脚。

* 袜子应该吸水性、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纯羊毛或棉制品较好。袜口要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袜子应该每天换洗,保持清洁。

* 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小砂粒等异物或有不平整的地方。

* 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

* 足底如有畸形,应订做专门的鞋,防止脚被磨伤。

* 不要赤脚行走,或赤脚穿凉鞋、拖鞋,防止异物损伤足部皮肤,外出时不要穿凉鞋。

正确的修剪脚趾甲

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趾甲最好。修剪时,请剪平,不要剪得太短,太接近皮肤。不要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或有角度,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

足部运动

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足部的运动方法有:

* 行走运动

* 提脚跟-脚尖运动

* 弯膝-下蹲运动

* 甩腿运动

小心处理伤口

糖尿病人足部,即使是小伤口,愈合时间也相当长,必须极其细心照料小伤口。如果伴有神经损害时,您可能感觉不到引起伤口的刺激和发生伤口的疼痛。任何受伤的皮肤都非常容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的后果。

对于小伤口:

* 您应先用消毒剂(如酒精)彻底的清洁受伤处,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 避免使用碘酒等强烈刺激的消毒剂。

* 不要使用紫药水等深色消毒剂,药品的颜色会遮盖伤口感染的征兆。

* 请勿使用硬膏,鸡眼膏或有腐蚀性酸性药物,以免发生皮肤溃疡。

* 若伤口在2~3天仍没愈合,应尽早就医。切勿在没有医护人员指导下自行处理。

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1-22T15:33:53.7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2期作者:李雯雯 [导读] 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日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当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并发的疾病很多、很常见,遍及人体的各大组织、血管及神经系统,主要病变表现在肾脏、眼部、心脑血管方面。所以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控制上有着很大的优点,随着中医研究的深人,其并发症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试验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7~69岁,平均(51.24±8.23)岁;并发症类型,15例糖尿病足,10例心脏病变,6例糖尿病肾病,4例酮症酸中毒。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8~71岁,平均(50.68±8.52)岁;并发症类型,糖尿病足16例,心脏病变9例,糖尿病肾病7例,酮症酸中毒3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方案,收治患者入科后,给予其胰岛素降低患者血糖;并根据患者的疾病,给予贝特类与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进行治疗。(1)糖尿病肾病:药方为熟地黄40g,茯苓35g,山萸肉、山药各20g,泽泻、牡丹皮各 15g,牛膝、车前子各10g,肉桂、附子各5g,取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2)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药方为黄芪、茯苓各30g,白术20g,枸杞子、菊花、川芎、党参各15g,当归、三棱、莪术各10g;若患者伴有腰膝酸软则加入菟丝子20g,杜仲与续断各10g;夜不能寐患者则加入珍珠粉、夜交藤各15g,合欢花10g;眼底出血患者加入白及与仙鹤草各10g;大便秘结患者加入大黄与栀子各5g;取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药方为干姜、桂枝、炙甘草各20g,吴茱萸、肉桂各10g,制附子5g;对于伴有四肢麻木患者加入党参、桂枝各30g,炙甘草、通草、大枣、干姜各10g;伴有四肢畏风患者加入党参、白术20g,当归、桂枝各10g,炙甘草7g,制附子5g;取水煎煮,取汁液300ml,早晚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 1.3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血糖得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血糖得到控制。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血糖水平有所改善。无效:血糖、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或者t检验两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以P<0.05代表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讨论 糖尿病,这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波及年龄层广,并发症威胁大等严重情况。中医的最大优势在于中药可以降低长期服用西药的药物依赖性风险,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在降糖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气血、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达到控制并发症的效果。近年来,一种叫做“活血化癖”的中医疗法开始流行,在糖尿病的并发症控制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糖尿病患者的统计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治疗的初始阶段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是超过4/5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恢复十分理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降到了原来数量的60%。根据中医药研究思路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认识。中医认为,其根源是内生燥热,肾、胃、肺等重要器官阴津亏虚,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能够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第二点,中医建议对糖尿病并发症要预防治疗。中医理念“治未病”,对于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针对糖尿病并发症,可以通过中药配方结合运动的方式来预防,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第三点,中医提倡整体协调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当中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均属于气血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进行阴阳调和,保持机体系统平衡,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第四点,中医治疗以保持机体通畅,活血化瘀为主。血液黏稠,血瘀阻塞,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进行治疗,能够调节血糖浓度平衡,同时有效帮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第五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预后效果。虽然胰岛素能够非常好的控制血糖,但容易造成患者水肿并增加经济负担,中医能够长久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非常好的预后效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故此,两组对比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药方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一: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g,葛根、知母各15g,枳壳、黄连、生军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滋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若口渴甚加生石膏30g,寒水石30g。 验方二: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g,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g,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三: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g,枳实、桃仁、皂刺各500g,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摘要】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类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和皮肤感染,不同并发症发病机理各不相同,需要分别针对各患者特点进行对症治疗,但根本的治疗措施在于控制血糖。在中医方面,糖尿病患者以燥热为标,以阴虚为本,所以糖尿病的患者多数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虚就会表现为无力,阴虚就会使得血脉干涸,在加上久病之后进入脉络,进而致使内生血淤,因而糖尿病的晚期多数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脑血管病症、脂肪肝病、眼类疾病、高血脂、神经末梢炎症等的产生。在临床的辩证治疗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更加的注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高血脂,气阴两虚 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随着病程的不断增加会诱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往往会使2型糖尿病变得难以治愈,在西医方面,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类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和皮肤感染;在中医方面有文献报道:中医中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辨证分型对于糖尿病确诊年龄、病程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重新认识糖尿病并发症证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分别综述如下 1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1神经病变 多见周围神经病变,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呈对称性小腿或下肢疼痛。以后累及运动神经,肌张力常降低。早期腱反射亢进,晚期减低而消失。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学者们认为是多因素的。相关文献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血及缺氧性因素;二是PKC(蛋白激酶)的异常激活;三是多元醇通路被异常激活;四是NGF(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早期表现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变性。Schwann细胞增生,随着病程进展,表现为轴突变性和髓鞘纤维消失,在髓鞘纤维变性的同时有再生丛的产生,再生的从密度会随着病情的变化的进展而降低,显示成为一项不恰当的修复,这种现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摘要】一般情况下中药的降糖效果并不明显,但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其特色。中药可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终产物的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胰岛素增敏、降血脂、抗氧化、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的分泌而对糖尿病并发症起控制和防治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中药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原发性糖代谢紊乱,并常会导致血液流变性障碍、微循环障碍等,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崔宇晨[1]用补肾活血方加减(黄芪、丹参各20 g,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各15 g,川芎、赤芍、益母草、当归、水蛭、菟丝子各10 g)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显效3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李玉忠等[2]以补肾固精法,用补肾固精汤加减(桑寄生20 g,桑螵蛸30 g,芡实10 g,金樱子10 g,菟丝子10 g,山药10 g,益智仁10 g,生黄芪20 g),血瘀加益母草30 g,丹参30 g,水肿加茯苓20 g,泽兰10 g,大便秘结加大黄10 g,治疗本病60例,治疗后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血β2微球蛋白均明显降低。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文献报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可高达90%[3]。李青等[4]用中药薰洗协定处方:(处方组成透骨草20g,伸筋草20g,鸡血藤20g,海桐皮20g,石楠藤20g,艾叶20g,苏木20g,红花20g,细辛15g,五灵脂20g,豨莶草20g,桑枝20g,牛膝30g,苏子20g,莱菔子20g,白芥子20g,茯苓20g。)由制剂室制成药液500mL,倒入TY-27型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清水至3000mL(加至箱体内部最高标线),温度调至42℃,将双腿放入药液中,恒温浸泡薰洗双足30min。1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总有效率达到88.89﹪。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人致盲的重要原因,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李卉旭[5]选用复明一号、复明二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达到94.53%。病程短,视网膜上微血管瘤及散在片状出血呈鲜红色者,选用复明一号:三七15 g,丹参10 g,生地10 g,知母10 g,麦冬15 g,元参10 g,茜草10 g,决明子10 g,丹皮10 g,女贞子15 g,

糖尿病中医治疗经典病案

糖尿病中医治疗经典病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素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也成为了现代高发病之一。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唯有控制饮食配合药物治疗,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国医大师王绵之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她的经典病案吧! 糖尿病远在《内经·素问》与《灵枢》已有记载,谓之“消渴”、“消瘅”。历代医家不但在症候方面有所阐述,而且对病因病机更有深刻的剖析。 《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外台秘要》认为:“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千金方》谓:“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 案1 芦某,男,53岁,1994年9月23日。 空腹血糖24、5mmol/L,舌胖有齿痕,色红而嫩,苔薄,脉弦滑而劲。 生黄芪25g,生地18g,枸杞子12g,天麦冬各9g,丹参15g,怀牛膝10g,桑螵蛸9g,枣仁12g,炒杜仲12g,肉苁蓉12g,生龙牡各15g(先煎),覆盆子9g。 注:此方就是先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经验方。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其核心病机为阴虚燥热,近年来研究还有血瘀,所以阴虚燥热血瘀就是糖尿病的核心病机。 从先生的组方瞧,本案的治疗还应当结合补气,因为血糖高表示糖不能正常地为人体使用,人的能量生成不足,容易疲乏,相当于中医的气虚;从该患者的舌象瞧,舌胖有齿痕,色红而嫩,也就是气虚的表现。 如果到了糖尿病合并肾病阶段,还有肾的功能异常,导致肾脏不能正常蒸腾气化与固摄,造成尿中精微物质的外流,出现蛋白尿等。 故方中以生黄芪、生地、天麦冬益气养阴润燥,丹参养血安神且活血化瘀,枸杞子、怀牛膝、桑螵蛸、炒杜仲、肉苁蓉、覆盆子补肾而固摄下元,枣仁养心安神,生龙牡重镇安神。 用此方出入,对糖尿病患者甚至糖尿病肾病者有效。 案2 彭某,男,25岁,1994年9月20日。 糖尿病,舌胖色白欠津,两侧厚腻如条,脉弦滑劲,尺细。 枸杞子12g,天麦冬各9g,怀牛膝10g,生熟地各10g,炒杜仲12g,红花9g,桃仁9g,丹皮6g,茯苓18g,生黄芪20g,生龙牡各15g,砂仁5g(后入),肉苁蓉12g,莲心3g。二诊(10月7日),舌上有津生。 生熟地各10g,枸杞子12g,天麦冬各9g,怀牛膝10g,炒杜仲12g,红花9g,桃仁9g,丹皮6g,生黄芪20g,茯苓18g,砂仁5g(后入),肉苁蓉12g,生山楂12g,陈皮10g。三诊(11月1日),精神佳,睡眠好。

糖尿病的并发症综述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 研究课题:糖尿病的并发症综述 班级:2016级中药二班 史妩霜2016140849 (学号): 银2016140847 指导教师:田柳 完成时间:2017 年12 月20日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选题申报表 完成说明: 1、题目属性,请在“自选”或“参考题名”前打。 2. 课题分工包括:(1)课题分析,课题负责人;(2)检索文献,资料分析;(3)纸笔写作,课题报告。请按每位同学的实际工作分工进行填写。 2.检索资源选择必须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国外文献数据库资源可选作。 3.各种类型检索途径的检索结果呈现不少于3项。对于报告资料来源重点检索途径(例如万方数据库)的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要重点表达。 4.文献综述是在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而撰写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资料堆砌。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2000字。 5.“2.1 选择检索工具”中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视频资料、期刊、会议论文等。

目录 1.课题分析...................................................................................................................... . 2检索策略...................................................................................................................... . 2.1 选择检索工具................................................................................................. . 2.2 选择检索词..................................................................................................... .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 3.1 万方数据库....................................................................................................... . 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 . 3.3维普网................................................................................................................ . 3.4丁香园............................................................................................................... . 3.5 医学论坛网....................................................................................................... . 4.文献综述...................................................................................................................... . 5.参考文献...................................................................................................................... . 6.自我总结评价.. (14)

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如何治疗?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所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若仅仅感觉皮肤瘙痒,而无任何原发性皮肤损害,称为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有全身性和局限性之分,后者多发生于肛门、女阴、阴囊等部位。皮肤瘙痒症在糖尿病中很常见,据统计发生率为7%~43%,其中全身性及局限性瘙痒各占一半。临床上因顽固性皮肤瘙痒而查出糖尿病者并不少见。 全身性皮肤瘙痒中医称为“风瘙痒”、“痒风”,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称“血风疮”,局限性皮肤瘙痒称“阴痒”、“肛门作痒”。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很多,有内因也有外因。糖尿病患者因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状态,出汗减少,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此外神经性反射、尿毒症等亦可引起瘙痒。局部瘙痒多因尿糖刺激、真菌感染所致。皮肤瘙痒患者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如冷热变化、衣服摩擦、接触化纤皮毛织物、饮酒食辣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 中医文献中关于痒的论述很多。《内经》中即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清《外科证治全书》指出,“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并提出了病机及治疗禁忌为“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忘投风药。”该书还有阴痒、肛门作痒等局限性瘙痒症的记载,认为“阴痒,三虫在肠胃,因脏虚蚀阴,微则痒,甚则痛……”此症亦有肝脾亏损,湿热下注而痒者。 中医认为: 全身性皮肤瘙痒——多因肝旺血虚所致,肝旺则风从内生,血虚则肌肤失养,风胜血燥,风动作痒。 外阴、肛门瘙痒——多因肝脾亏损,湿热下注,蕴阻肌肤,不得疏泄而作痒。 本病表现阵发性皮肤瘙痒,昼轻夜重,初起仅限于身体某处,搔抓后扩展至全身,常抓至皮破血流、感觉疼痛方休。饮酒之后,情绪变化,被褥温暖,衣物摩擦及热水烫洗等可促使瘙痒发作。由于反复搔抓,皮肤上常见条状抓痕、血痂,可继发湿疹、皮炎,日久皮肤肥厚、色素沉着。 糖尿病皮肤瘙痒者还可见皮肤干燥脱屑。女阴瘙痒主要发生在大小阴唇,因不断搔抓,阴唇部常见皮肤肥厚及浸渍,阴蒂及阴道粘膜可有红肿、糜烂。肛门瘙痒因经常搔抓,肛门皱襞肥厚,可有放射状皲裂、浸渍、湿疹化或苔癣样变。 【中医辨证论治】 ①血虚肝旺(皮肤瘙痒)

17个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信号

17个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信号 糖尿病如果没有并发症,就不能称其为一个病。糖尿病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它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对患者 全身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控制的关键。以下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17个危险信号,有助于糖友早发现并发症,提早进行有效治疗。出现以下情况,提示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 2、疲乏无力: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堆积,帮有严重疲乏无力。 3、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出现血压高。 4、周身发胀: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水肿。 5、腹胀便秘:可能是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双胍类药物服用过多。 6、头痛头晕:两种情况易发生头痛头晕:血压高和低血糖。

7、皮肤脱屑:皮肤干燥、脱屑、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 8、双足麻木:双足刺痛,继之麻木,似袜套样知觉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9、皮肤变色: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显示足部缺血。严重足部缺血是中部发生肢端坏疽的信号。 10、牙齿松动:为牙槽骨质疏松或牙周炎感染所致。 11、视物不清:出现近视物体不清,而视物件尚好,提示眼调节功能降低,可能出现轻度糖尿病性白内障。 12、视野变红:突然出现视野变红或视物红染,提示有眼底出血。 13、性功能低下:提示有自主神经受损。 14、皮肤水疱:主要由“三高”引起。 15、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管功能下降。尿蛋白持续阳性,预示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

16、脑血管意外:患者突然感到头晕头痛,口角流涎,脸面一侧发紧,对侧麻木,手握筷落地,周身难以支持,为脑血管意外先兆或脑梗死指征。 17、出汗分布异常:如发现皮肤某些部位不排汗,汗量过少或过多,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总之,希望患者要控制好血糖,加强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时干预、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糖尿病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从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异均可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但糟糕的是,60%或更多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现在许多国家的糖尿病死亡率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位。糖尿病的严重性在于它的慢性并发证是其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并发症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心脑(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及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以涉及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西医认为核心是血管病变,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是糖尿病各种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可归为“消渴”范筹,指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量多或有甜味,消瘦无力为特征的病症。消渴的病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并根据其病因症状不同而有消瘅、肺消、膈消等病名。但不具有临床症状的糖尿病难以包涵其中。中医学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预防为主、既病防变等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特别是随着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研究员,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给了中医药发展更大鼓励。正如站在奖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对于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1 中医病因 (1)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成内热,消谷耗精,发为消渴。(2)情志不调、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灼津液,引发消渴。(3)劳逸失度、素体阴虚、五脏柔弱之人,劳逸失度,房室失节,致津液亏耗,肾阴受损,肾失固摄,精微下注,故为下消。 2 中医病机 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上焦肺燥阴虚,津液失于输布,则胃失濡润,肾乏滋助;中焦胃热炽盛,灼伤津液,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下焦肾阴不足,上炎肺胃,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由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一、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定义: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 2 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0%,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 就中医而言,我国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 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 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二、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1. 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水平 > 7.0mmol/L(126mg/dl) 或 3.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中,2h血糖值(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三、糖尿病的危害 1 .糖尿病引起病痛和治疗措施给患者带来不便。 2. 糖尿病并发症造成残废或者早亡。 3. 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可能给其本人、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4. 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 (3) .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泌尿系、皮肤等感染 5. 慢性并发症 (1). 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2). 引起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 (3). 引起大血管病变——导致中风。对于心血管,有70%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冠 心病。 (4) . 损害神经系统——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 (5). 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中医药防治: (一)、方药 1、上消(肺热津伤)型表现: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方 药:玉泉丸消渴丸单方验方:降酮汤人参白虎堂 2、中消(胃热炽盛)型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 方药:玉女煎消渴丸丹方验方:参黄降糖方萝卜汁消三多汤扶脾消渴汤 3、下消(肾虚精亏)

糖尿病并发症的十大预警信号

糖尿病并发症的十大预警信号 眼部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视力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疥肿、眼睑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告诉人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重在一个“早”字,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部分失调时总有许多提示信号,如果您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就得警惕了! 一、来自眼的信号 眼部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视力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疥肿、眼睑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二、来自耳的信号 前苏联医学家发现糖尿病患者耳垢异常增多,而且常常是糖尿病越重耳垢越多,在对1200名可疑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后发现,其耳垢中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人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近年来,我国医务人员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也做过葡萄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与上述报告类似。因此,凡感耳痒,且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血糖控制不良。 三、来自口腔的信号 口腔烧灼感、口腔粘膜干燥型患者可见牙龈红肿、压痛,牙周组织水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扣痛、松动、脱落等。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牙周组织局部微循环损害,修复能力差,感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