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目录

第一章病虫害化学防治概述 (1)

第一节概念 (1)

第二节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1)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 (2)

第二章南方常见病虫害种类 (5)

第一节虫害 (5)

第三节病害 (6)

第三章常用药品及防治方法 (2)

第一节杀虫剂种类及特点 (2)

一、有机磷杀虫剂 (2)

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3)

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3)

第二节杀菌剂种类及特点 (4)

一、非吸性杀菌剂 (4)

二、吸性杀菌剂 (4)

三、生物源杀菌剂 (5)

第四章农药的安全使用 (7)

第一节农药对人的毒性及安全防护 (7)

第二节施药时的安全防护 (7)

第三节残剩农药的处理 (7)

第一章病虫害化学防治概述

第一节概念

病虫害化学防治又叫农药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是植物保护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综合防治中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节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收效快、使用方便、可以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杀虫围广、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

缺点:多种农药毒性大,有的有积累、容易杀伤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反复使用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易产生抗性。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

1、农业技术措施,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及无病虫繁殖材料、科学管理。

2、人工、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扑捉、挖蛹、剪除网幕、击毙虫卵等。

3、生态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病原微生物治虫防病、鸟类、激素、植物带阻隔及敏感植物阻隔。

4、农药防治,包括微生物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源农药、特异性生长调节剂、有机合成农药。

5、植物检疫。

第二章常用药品及防治方法

第一节杀虫剂种类及特点

一、有机磷杀虫剂

1、敌敌畏

特性:制剂为浅黄色至黄棕色油状液体,在水溶液中缓慢分解,遇碱分解加快,对热稳定,对铁有腐蚀性。对人畜中毒,对鱼类毒性较高,对蜜蜂剧毒。

防治对象: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咀嚼口器和刺吸口器的害虫均有效。防治红蜘蛛、蚜虫用50%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该品对人畜毒性大,易被皮肤吸收而中毒,中午高温时不宜施药,以防中毒;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该品水溶液分解快,应随配随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肥皂、洗衣粉等)

2、辛硫磷

特性:(金迪乐的有效成分24%)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吸作用。在田间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所以残留期短,残留危险小,但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

防治对象:防治蚜虫、蓟马、粘虫、果树粉虱。防地虫用50%乳油1000倍液浇灌防治地老虎,15分钟后即有中毒草幼虫爬出地面。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辛硫磷见光易分解,所以田间使用最好在夜晚或傍晚使用。

3、马拉硫磷

特性:有强烈气味,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无吸作用。进入虫体后氧化成马拉氧磷,从而更能发挥毒杀作用,而进入温血动物时,则被在昆虫体所没有的羧酸酯酶水解,因而失去毒性。马拉硫磷毒性低,残效期短,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都有效。

防治对象:防治植物上各种刺蛾、粉介壳虫、蚜虫,用45%乳油1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本品易燃,在贮存过程中注意防火,远离火源。

4、乙酰甲胺磷

特性:乙酰甲胺磷为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在施药后初效作用缓慢,2-3天后效果显著,后效作用强,适用于防止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

防治对象:果树害虫的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高峰期进行防治,柑橘介壳虫在1龄若虫期防治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本品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易燃,严禁火种。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注意防火,远离火源。

5、乐果

特性:在水溶液中稳定,但遇碱液时容易水解,加热转化为甲硫基异构体,对日光稳定,微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醇类、酮类、醚类、酯类、苯、甲苯等。

防治对象:乐果是吸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杀虫围广,对害虫和螨类有强烈的触杀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在昆虫体能氧化成活性更高的氧化乐果,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的乙酰胆碱脂酶,阻碍神经传导而导致死亡。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螨也有一定的防效。

注意事项:高锰酸钾可使乐果氧化成毒性更强的物质,所以乐果中毒禁用高锰酸钾洗胃。

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1、速灭威

特性:速灭威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击倒力强,持效期较短。

防治对象:粉虱、稻叶蝉、蓟马有特效。尤其对稻田蚂蟥有良好杀伤作用。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呋喃丹

特性:呋喃丹是吸剂,兼有触杀作用,能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在体传导。在水中半衰期为1~2天,土壤中为30~60天,多施于土壤防治害虫。

防治对象:地老虎及线虫等有特效

注意事项:呋喃丹毒性高,勿用在蔬菜和果树;严禁将呋喃丹加水制成悬浮液,直接喷施。

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高效氯氰菊酯

特性: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对许多种害虫均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可应用于蚜虫类、斑潜蝇类、甲虫类、椿象类、木虱类、蓟马类、食心虫类、卷叶蛾类、毛虫类、刺蛾类及柑橘潜叶蛾、红蜡蚧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防治对象:本品为非吸性但具备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剂。通过与害虫钠通道相互作用而破坏起神经系统的功能;在蚜株率达30%或蓟马卷叶株率在5%时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注意事项:没有吸作用,喷雾时必须均匀、周到,对鱼、蜜蜂和家蚕有毒。

2、甲氰菊酯(灭扫利)

特性:常加工成乳油,兼有对多种害螨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防治对象:具有触杀、胃毒、驱避作用,无吸性,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和害螨,尤其在虫螨同时发生时,可收到两者兼治效果。

注意事项:误服后不要催吐,否则会加重病情,要使病人静卧,并立即送医院对症治疗,如不慎将药液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另有吡虫啉、定虫脒等烟碱类农药,主要起干扰昆虫神经,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容易产生抗药性)

第二节杀菌剂种类及特点

一、非吸性杀菌剂

1、代森锌

特性:代森锌为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纯品为灰白色粉末,工业品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硫磺气味。在碱性、高温、潮湿、日光照晒条件下不稳定。对人畜低毒,但对人的皮肤、鼻、咽喉有刺激作用。对植物安全无污染。

防治对象:可防治霜霉病,炭疽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品受潮、热易分解,应存置阴凉干燥处,容器严加密封。

2、福美双

特性:一种广谱保护性的福美系杀菌剂,对多种作物霜霉病、疫病、炭疽病、苗期黄枯病有较好的防治。

防治对象:灰霉病、根腐病、黄枯病的防治。

注意事项:不能与铜、汞及碱性农药混用或前后紧连使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喷药时注意防护。

3、百菌清

特性: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作用;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耐雨水冲刷,残效期一般7-10天。

防治对象:锈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的防治。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二、吸性杀菌剂

1、速克灵

特性:速克灵属二甲酰亚胺类低毒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双重作用,使用安全,持效期较长。该药既可保护作物不受病菌侵染,又能杀灭已经侵入到植物体部的病菌,并能有效阻止病斑扩展,使用适期长,吸作用突出,耐雨水冲刷;没有直接喷洒到药剂部分的病害也能受到控制。

防治对象:防治室花卉灰霉病。

注意事项:不能碱性药剂和有机磷药剂混用,要随配随用,不宜长时间放置。

2、三唑酮

特性:又名“粉锈灵”,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街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防治对象:锈病、白粉病有特效。

注意事项:可与碱性以及铜制剂以外的其他制剂混用。

3、多菌灵

特性: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防治对象:花腐病、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注意事项:多菌灵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但与杀虫剂、杀螨剂稚时要随混随用,不能与铜制剂混用,需摇匀后使用。

三、生物源杀菌剂

1井冈霉素

特性: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吸性,易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其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水稻纹枯病,多年大规模的田间使用结果充分显示其“防效高、无药害、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药的特点,深受国外用户欢迎。

注意事项:可与除碱以外的多种农药混用。粉剂在晴朗天气可早、晚两头趁露水未干时喷施,夜间喷施效果尤佳,阴雨天可全天喷施。

第三章南方常见病虫害种类

第一节虫害

1、蚧壳虫

病状:介壳虫是一类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雌雄异体。雌虫无翅,雄虫有1对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介壳虫是花卉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

防治:在若虫盛期喷药效果最好,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

2、蚜虫

病状: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防治:有机磷、吡虫啉系列产品防治。

3、螨类

病状:螨类蛛形纲害虫,常见的害螨多属于真螨目和蜱螨目,是危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植物的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的茎叶,初期叶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色小点,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卷缩脱落,造成大量落叶。有时从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生,叶片逐渐变黄。

防治:防治螨类的药剂有三氯杀螨醇(有机氯)等。

4、蓟马

病状:属于锉吸式害虫,通过口器锉开叶片等器官的表皮组织,吸食汁液,所以经常见到受害部位皴皮,蓟马成虫善飞、怕光,多在叶脉间或嫩梢或幼果的毛丛或花托或花冠进行为害。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这也是蓟马难防治的原因之一,当用常规触杀性药剂时,因此特性,白天喷不到虫体而见不到药效。叶受害后使叶片变薄,叶片中脉两侧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条斑,表皮呈灰褐色,出现变形、卷曲,生长势弱,易与侧多食跗线螨为害相混淆。

防治:吡虫啉、敌敌畏、氯氰菊酯防治。在没卷叶前施药见效快,持效期长。为提高防效,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减少残留虫口。

5、粉虱

病状: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防治:可喷洒敌敌畏乳油、乐果乳、马拉硫磷乳油、灭扫利乳油。

第三节病害

1、白粉病

病状:被害部位初期为白色粉霉斑,后期连片,叶片皱缩、卷曲

防治:生长季节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0%退菌特、15%绿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喷雾;在温室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250克。

2叶斑病

病状: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

3、锈病

病状: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粉状物,反面产生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后期又分别出现橘黄色与黑褐色粉状物。

防治:生长季节喷洒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灰霉病

病状:叶片、茎和花上均可发病。叶片上先由叶缘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斑纹,逐渐扩大到全叶,使叶片变成褐色腐烂,最后全叶褐色干枯。叶柄和花梗受害后,发生水浸状腐烂并软化,产生灰霉层。花器受害后,同样也腐烂并长出灰霉层。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部位密生灰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花器腐烂,霉层密布。

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绿帝乳油300~500倍液、15%绿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2周喷1次,连续喷3~4次。

5、煤烟病

病状:其症状是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防治: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蚜虫、介壳虫等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适期喷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防治介壳虫还可用10-20倍松脂合剂、石油乳剂等。

第四章农药的安全使用

第一节农药对人的毒性及安全防护

1、经皮毒性问题

施用农药时,有效成分被人体吸收主要是通过皮肤渗透。皮肤上如有伤口,或者天热出汗情况更严重。施药前,先把打药设备检修好,避免发生渗漏。施药时,人要在上风向。作业时应当穿长袖衣服、长裤、雨鞋、手套、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防扩用品用完后要用肥皂清洗晒干。皮肤上沾有药剂,应当停止作业,用肥皂及清水清洗。使用敌百虫药剂的污染不要用肥皂,用水清洗就行。

2、呼吸毒性问题

农药贮存应经常通风换气,防止渗漏,用防护口罩,并及时清洗防护口罩。

3、经口毒性问题

施药操作时或操作后未经洗手、洗脸就抽烟、吃食、喝水。药品须加锁,防止其它人员拿到农药喝。

4、防止农药中毒的其它措施

药瓶用完后要用水冲洗后倒进喷雾器,浓度要按照说明书,最后喷雾器清洗干净。

5、中毒的症状及简单急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按农药品种及浓度,吸收途径及机体状况而异。一般经皮肤吸收多在2~6小时发病,呼吸道吸入或口服后多在10分钟至2小时发病。各种途径吸收致中毒的表现基本相似,但首发症状可有所不同。如经皮肤吸收为主时常先出现多汗、流涎、烦躁不安等;经口中毒时常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时视物模糊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较快发生。过量接触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污染时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眼污染时用清水冲洗,并马上送医院治疗。

7、高毒性农药品种

当前尚在生产与使用的剧毒和高毒农药有:久效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甲基导柳磷、灭多威等

第二节施药时的安全防护

1、防护服

要求:穿着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厚,能覆盖住身体的绝大部分,喷洒高大植物时须戴一顶宽沿帽,用完清洗干净,不得有破损,用手动喷雾器须在背上加一块塑料膜防渗漏。

2、其它防护设备

防护手套、脸面部防护设备、防护服、防护靴、围裙

第三节残剩农药的处理

1、避免农药过期

农药要采用先进先出,每次做采购计划先了解仓库库存,避免长期存放。

2、药瓶清洗

药瓶倒完药后清洗一次,一起倒进喷雾器,药瓶统一存放,上盖,等仓库回收。

3、喷雾器不要有残留

喷雾器用完要清洗干净,不要残留药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