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 时间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 时间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 时间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 时间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时间:2010-02-02 作者:来源:新东方论坛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中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我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6)明确遗忘的规律,把握好记忆的良机。

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

研究表明,在记忆后20分钟、1小时、8小时、24小时、2天、6天、1个月时间后相对应的记住率为:58%、44%、36%、34%、28%、25%、21%。也就是说,在记忆之后短时间内,我们所记忆的东西会快速遗忘,随着时间逐渐增加,遗忘的速度不再如此迅速。这样,我们就应该知道老师们苦口婆心“及时复习”的教导不无道理。越是及时复习,我们遗忘的东西就会越少,我们的宝贵时间也就节约得越多,对于像我这样的懒人来说,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少,也可以玩得更加Happy。当然,每个人的遗忘规律是由差别的,通过简单的试验总结出自己不同时间的遗忘规律,按照自己的遗忘规律来复习和回忆需要记住的事情,就能使我们事半功倍而且不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单纯的一次次反复记忆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算的,在记忆遗忘最快的阶段及时复习,比如一周以内按照规律进行复习,以后就只在回忆不起来的时候进行回顾式复习,才是恰当和高效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

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此时大脑已在睡眠过程中完成了对头一天所输入信息的编码工作,加上没有前后识记材料的干扰,识记印象清晰,记忆效率高。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此时精力旺盛,识记材料的

效率高,记忆量较大。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些时间段进行学习,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建议是:及时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以上,我就数学经常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建议,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任何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同学们在学习中千万要避免形式化,要追求实效。任何考试都是考人的头脑,决不是考大家的笔记记的是否清楚,计划制定的是否周全。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制订方面的存在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1、目标过于宽泛: 这是当前教学目标制订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往往把语文课程目标当做课堂教学目标或单元教学目标。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等等,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不可能完成这么宏大的目标。 2、目标主体混淆: 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但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制订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处于受动者的位置。如:“在目标设计中,培养······;教育······;训练······;引导······”之类的陈述比比皆是。这些都是以教师“教”代替学生“学”的行为,反映了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是站在“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学什么”和“如何学”的角度。 3、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制订教学目标是为了让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具体的、明晰的,而不应该是抽象的、模糊的;是可观察、可检测的,且应该指明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平,可惜不是这样。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等等教学目标中,体会、学习、理解、感知等概念就是模糊的不容易观察和检测。 (二)、教学目标片面、狭隘甚至异化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仅有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不按学段、单元、文体等来设计,程式化,千篇一律;偏离语文学习本体,导致目标异化。如:《大自然的语言》将教学目标制订为“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了解物候研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看云识天气》一课将目标制订为“了解一些气象学知识,学习识别天气”等等,这些目标实际是地理学科的而非语文学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体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制订都应该指向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三)、机械地理解三维目标 主要表现为目标设计面面俱到,结果缺少重点,不知难点,深浅详略失当。比如《詹天佑》一课,制订目标时,罗列了内容感知、构思谋篇、语言运用、主旨探究、情感趋向、写作训练、字词理解、朗读训练等等十来项教学目标,然而,这一课最多安排3课时,要小学生在这3课时里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是不可思议的,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其结果就是蜻蜓点水,高耗低效。 二、教学内容确定存在的问题 1、没有将课程和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转化流程: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确定到位、体现学习需求、有教学价值,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于教师来说,教材所选的一篇篇课文,并不等同于课堂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教学的素材。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挖掘和整合。因此,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合理挖掘,组合出科学、合宜的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怎么说”,即如何具体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 2、随意附加导致必要的教学内容缺失 目前,仍有许多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想怎么教就可以怎么教,想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这或教那、教多或教少甚至不教都无所谓。如:教爱国主题的文章,必定播

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1、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为3,底面边长为6,过A向它所对侧面 SBC作垂线,垂足为O′,在AO′上取一点P,使AP︰PO′=8,求经过P 点且平行底面的截面的面积.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过P平行于底的截面到顶点的距离与底面到顶点的距 离之比. 解答:如图10.13,因S-ABC是正三棱锥,所以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 结AO延工交BC于D,则D是BC的中点,故BC⊥AD,BC⊥SD,因而BC⊥平面SAD, 从而平面ASD⊥平面SBC.又AO′⊥平面SBC,故SO′在平面SAD内,因而O′在SD上,于是 由 设过P作平行于底的平面与SD的交点为O1,则 于是 故所求截面面积

2、设正三棱锥P—ABC的高为PO,M为PO的中 点,过AM作与棱BC平行的平面,将正三棱锥 截成上、下两部分,试求两部分体积之比. 分析:设过AM且平行BC的平面交平面PBC于EF(E ∈PB,F∈PC),要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只要求VP —ABC=S△PEF︰S△PBC. 解答:如图10.14,过设AM且平行BC的平面与棱PB、PC分别交于E、F.则EF//BC.连 结AO并延长交BC于D,则D为BC的中点,连结PD交EF于G,则因A 到平面PEF的距离即为A到平面ABC的距离,所以在△PAD中,过O作PD的平行线,交AG于N.因为M为PO的中点,故|ON|=|PG|,,故,因而,故所求上下两部分体积之比为 3、四面体ABCD被平面α所截,对棱AB,CD都与α平行且与α等距,设α截得截面四边形的面积为S,对棱AB与CD的距离为h,求这个四面体ABCD的体积.分析: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四面体的体积相等”将四面体添加几个等体积的四面体,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来计算. 解答:过四面体ABCD的各棱分别作与其对棱平行的平面,六个平面相交得一平行六面体AC1BD1-A1CB1D(如图10.15).此时VABCD等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V减去四个彼此等积的三棱锥的体积,这四个三棱锥分别是A-A1CD,B-B1DC,C-C1AB,D-D1AB.因为这四个三棱锥的底面积为 平行六面体底面积的,其高与平行六面体的高相等,故每一个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于是 由于AB,CD与截面α等距,如图10.15可知K,L,M,N分别是AA1,CC1,BB1,DD1的中点,易知,而h就是平面AC1BD1与平面A1CB1D的距离,所以 说明:利用“等积”进行割补,是解决多面体体积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4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形成寻找解决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饼子、沏茶的工序图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昨天老师在办公室听到三年级的小朋友用一边一边造句,小江是这样造的:我一边洗澡,一边帮妈妈摘菜。 师:你们笑什么呀?(老师看到大家的表情怎么怪怪的?) 生:这两件事不可能一起做。 师:对,你以为你是孙悟空有分身法术呀,那再来看另一个小朋友是这样造的:早晨起床后,我一边整理床铺,一边背单词。你们认为小红的这个造句怎么样吗?为什么她的这样做又可以呢?小红这样安排学生和生活你觉得怎么样呢? 生:看得出小红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而且她很会安排,节约时间,我们要向她学习。师:我也赞同你们的看法,做任何一件事情要达到高效必须要学会合理安排。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知识——合理安排。 二、学习新知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家招待过客人泡过茶吗?泡茶的时候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呢?1、星期日,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小明家做客。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说) 2、小明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课件)(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做,怎样安排就能使客人尽快喝上茶?用你们准备好的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方法沏上这杯茶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动手摆工序图) 4、师巡视,指名两种不同的方法板演。 5、师:大家分别来比较这两种安排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生:相同之处都在烧水的同时去找茶叶和洗茶杯。 看得出那两位同学的造句对大家还是有一定启发的。 生:第1种方法的顺序不对,突出注意事情发展顺序。(板书:先后步骤) 师:老师注意到了同学们这是第二次用到同时这个关键词了,在我们身边象这样同时做几件事情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事儿比比皆是,你能举出几件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还可以邀请老师互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不占用同一主体和事情发展的先后步骤。7、大家发言很积极,说了那么多,老师想请一个最聪明的孩子来总结下解决实际问题时究竟怎样才能做倒合理安排呢?生答后出示课件。(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要按以下三步进行:(1)明确要做哪些工作,各需多长时间? (2)弄清所做工作的程序,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哪些工作可以同时完成?) 8、师:看看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9、课件出示练习题: 小明不仅是懂礼貌的孩子还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经常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做完作业就忙着帮妈妈做家务了,下面是小明做家务的工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所花时间(分钟)) 扫地(5)——喂鸡(3)——淘米(4)——洗菜(5)——打开炉子(1)——烧水(10)——煮饭(8)——炒菜(7)这么多工作,小明学以致用,合理安排只花了26分钟就完成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学生同桌交流,展示成果。 师:同学们真行,个个都和小明一样棒!你们在安排这些事情时都注意了哪些事项呀? 生答: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1:太在篇章上做文章,过多过细地分析文本而忽略重点语句的教学。 对策:教师应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吃透文本的重难点,结合文本所在单元,备课时较系统地归纳出单元训练重点,有指向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实践性环节上设计可以更充分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联系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来做一定的迁移,还可以和写作指导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样就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更加充分。 问题2:问题的提出有的过于繁琐,有的偏离语文。 对策: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应设计围绕一个大问题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递进似地悟出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好的、到位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好,那要看问题解决的实质是什么?语文的问题不能是单纯的追求“非语文的(如科学常识、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等)”,如果产生了“非语文”的问题,允许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在问题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相互依托。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解决。冲着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备课不够充分,学生的学习底细摸得不够清楚,或许从另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已迫在眉睫。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问题,也就是说与本课的教学无关,教师要注意掌握分寸,实在不需要解决的,教师要艺术性避开,但不要伤害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解决,又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要掌握火候,不要占据大量的时间。语文课决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解决的教学。 问题3:教学目标不清晰,导致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教师应该思考,语文有没有引领性的问题?应该是有。其理由,语文是课程,语文教学的阅读与我们平时自由阅读不一样,尽管有人呼吁阅读的自由化,但在教育领域实现不了,教育的功能是培育人和教育人,它是有一定政治色彩的,有一定目的性的,否则我们不能称为教育。这样来看,语文有引领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引领性问题?大的方面说是课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二、学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 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 三、析 1、观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初三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9届初三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 数学科目的很多知识仍然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而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认为没有必要记忆,多数学生的基础不扎实与这有很大关系。只有在这些基础都打得非常牢固的前提下,才能在数学学习上争取更大的提高。 二、看题不清,审题不准。 审题是做对题的基础和前提,一旦审错题,后面的工作就白做了,出力不讨好!所以一定要重视审题环节。 建议:读题的过程要慢,不放过任何一个条件,任何一个字,要将重要的字眼做好标记!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习惯。但做题要快,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更多的分数。 三、考虑不周,漏解的现象较多。 一般情况下,填空题中会有一个题目涉及到多解的情况,后面的大题中也会存在分类讨论的问题,所以要心中有数。凡是题目中涉及到点或者线段的运动,产生线段的相等(如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往往会出现两种甚至多种情况。 四、抄错题的现象也很常见。 有些学生在草稿纸上做的是对的,写在答题纸上就抄错了;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上一步是对的,到下一步就抄错了,结果连锁反映,一错到底。

建议:眼睛看准,做出了某一道题时不要太激动。考试时,最好内紧外松,控制心跳速度,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计算中要注意前后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算出很复杂的结果时,更要引起注意,很可能是中间过程出错了,这时要自行检查。 五、做综合题缺少思路和方法。 这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遇到综合题就不知道怎么去分析,找不到切入点,只好说一句我不会。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对学生的将来学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想进一切办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基础。在此,笔者就简单分析一下在目前我们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希望对广大同行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对策基础 近年来,小学数学的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好数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但是虽然我们教学的目标改变了,而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还远远没有跟上,在此,笔者就将我们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来,并试拟出几个解决的办法。 一、目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 一些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改革的方法的理解和行动表现出来很不平衡,教师数学素养及对新课标的新教学理念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的课堂教学是“穿新鞋,走旧路”;有的只满足于课堂的热热闹闹,忽视了最基本的双基教学。有的是还没有转变教学观念。 2.学生课业负担重,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负担偏重表现为:数学课上的枯燥无味,下课后又超量布置作业,学生穷于应付;有些教师拔高教学难度;由于竞争激烈,学校、家长都对孩子给予了较高的期望,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焦虑严重。 3.安安静静的”无堂言” 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布置的问题和任务缺乏探究性,结果学生你看我,我看你,不知从何说起,教师只好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4.只注重课前预设,不注重课堂生成,缺乏启发性 启发性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堂好课不可能是预设的课,而是一堂生成的课。在教学中,课前预设的知识往往缺乏启发性,也往往和课堂生成的东西不一,有时候还会出现冲突。课堂上的重点永远都是学生,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一篇话剧,那么教师就是那个编导,学生就是演员,演员才是话剧的主角。有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去安排学生的角色,甚至去配合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按照自己的预设教课,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启发性,甚至是简单、随意的处理了课堂生成的东西,课堂就会出现问题。 二、解决的办法 1.读懂《数学课程标准》、读懂教材并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我们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的数学课难备难上,比如现在有的教师上四年级下册的简便运算,说教材上只有几个例题,但要求掌握的类型有许多,应怎么教,怎样是达到教学要求。是不是教材难度增加了?其实还是对《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问题。我们要在读懂新《数学课程标准》前提下,对小学数学的教材有大致的认识,多看几册教材,而不是上到哪里看到哪里。这样才能去整合教材,重组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快乐、轻松、高效地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几年来,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所有这一切,给当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给迷茫、困惑的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细细回忆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思考、解决: 一.在教学指导方面存在不足。有时在课堂上,找到了语言训练点,但是训练的方法不够恰当。 二、总以为多表扬、多奖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曾一度以为把课件做得天花乱坠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四、师生互动模式单一。我也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进行的不彻底。 五、教学重点有时不够突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想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往往是面面俱到,涉及面较广。 六、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够精简。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缺少统领整节课的线索。 七、教学环节有时不够深入。 八、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导致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充分,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学生参与学习的面不够宽等。 九、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够得当。 十、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处理不够得当,教学反馈和评价能力不强。 对孩子而言,童年是一个怎么做梦怎么遐想都不为过的时段。因此,在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是装满了这样那样问也问不完的“为什么”。这种积极、旺盛的求知欲望,正是促使孩子不断认知和发展,形成创造个性的源泉。 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课堂文化的精神应该是自由、平等、对话。实践证明,只有在自由、平等、对话的前提下,教师才能获得儿童的信任、尊重与认可;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与快乐、烦恼和悲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的课堂文化首先应该本着儿童文化的精神、按照儿童游戏的规则建构与生成,并且更应该就是一种儿童文化。 美国学者巴特克在描述儿童文化时曾这样写道:“儿童文化可以看作为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岛屿,文化海洋拍打着这座岛屿的海岸,雕琢着它的周边……”也就是说,儿童文化无时无处不承受着成人社会及成人文化所施予的巨大影响和压力。的确,回眸我们的课堂——儿童文化最主要的生命绿洲:如果说儿童追求自由、率真的天性如同一棵苗壮成长的幼苗,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它前进的脚步。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相对于成人的方式而言,儿童更希望自由,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和学习。绝大部分儿童都渴望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受任何压制。应该在充分研究、了解儿童文化的基础上,以儿童文化一员的身份介入其中,巧妙而有效地对儿童文化施加影响,加以引导,从而起到指导的作用。 学了………这本书,我得到了一些启示,今后我要改变原来不恰当的地方,做到: 一、坚定不移地确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求知氛围。教师不应该以“遗忘”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在教师看来背离预定教学目标的问题。孩子们需要的是教师对他们认知渴求的认可与接纳,更需要的是对他们学习需要的欣赏和鼓励。 二、转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探索和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对于一些较陈旧和肤浅的课文,完全可以抛弃传统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以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孩子们一起去研究,去求知。这样不但可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释放孩子们的创造个性,也一定会为孩子们拉开一幕更为广阔和精彩的未知世界。

高考数学复习中常见的9个问题

高考数学复习中常见的9个问题何为“征服高考数学”?就是你最后的水平在高考中能够 充分的发挥出来。第一要务是提高自己现有的水平。我建议同学们好好利用第一、二轮复习的机会,夯实基础,做到在基本面上没有大的漏洞,这才是提高水平的有效方法。第二是提升能力,培养自己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人们学习数学的一个指导和理论基础。如何才能把握住数学思想,在目前阶段,同学们可以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一下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都是怎么使用的,其中可以用历年的高考题中一些典型题目,把它总结出来。比如方程思想,哪一年考了哪个题,你下面如果能列出五六个题,并且写一点小结,相信你在这个思想方法运用上就会比原来前进一大步。第三是适当关注技巧和非智力因素。同学们在平时的考试和测验中,成绩大都有起有伏,要有正确的心态去分析这些起伏。在平时加强针对性训练,树立信心。 查字典高中数学网将同学们常问的一些相关问题和我的 看法公布如下: 问题1:我的基础还可以,上课老师讲的也都能听懂,但是一到自己做题就做不出来了,帮忙分析一下原因。 答:数学这个东西是靠着逻辑吃饭的,是靠着逻辑演绎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当一个老师把你抱到了逻辑的起点上,告

诉你这个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比如说饿了就应该找饭吃,下雨了就应该找伞来打,告诉你了这个逻辑规则,你自己肯定会按照逻辑的顺序往前跑,这就叫为什么上课听得懂。为什么课下自己不会做了呢?是因为课下你找不到逻辑的起点,就像一个运动员空有一身本领,跑得飞快,没有找到起点,没有到起点做好认真的准备,结果人家一发令,你没反应。有两种学习的模式,一种是靠效仿,老师给我变一个数,出两道类似的练习题,照老师的模子描下来,结果做对了,好象我学会了,这就是效仿的方式来学数学,这种方式在小学是主要手段,在初中,这种手段还占着百分之六七十的分量,但是到了高中就不行了,靠模仿能得到的分数也就是五六十分,其他的分数都要靠你的理解。所谓理解就是听了老师的一段讲解,看了老师的一个解题过程,你要把他提炼、升华成理性认识,在你的头脑中,应该存下老师讲解的这一段知识和解答的这一道题,他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当你遇到新问题、新试题的时候,你应该拿着这个规律去面对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东西很自然地、流畅地用在你的解题里,这就是所谓通过理解,通过顿悟来学习数学。那么高中数学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分是要靠着这种方式进行 学习的。我教过的学生里头也有这样的,学数学的方式来停留在初中的模仿和描红模子的阶段,他本人并不笨,脑子也很聪明,就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还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1:太在篇章上做文章,过多过细地分析文本而忽略重点语句的教学。 对策:教师应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吃透文本的重难点,结合文本所在单元,备课时较系统地归纳出单元训练重点,有指向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实践性环节上设计可以更充分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联系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来做一定的迁移,还可以和写作指导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样就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更加充分。 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文章,有两个出彩的地方。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子是概括地写:“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写夹竹桃在春、夏、秋三季的形象,老师让学生通过概括的语句调动想象,让学生自己来描绘想象得到的画面,并且反复朗读,加强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又如幻想的一段,让学生用模仿的句式来造句,如果能多花点力气,多花点时间,如果老师不给学生点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普通事物中发现其美妙的意趣,也是可以的。 问题2:问题的提出有的过于繁琐,有的偏离语文。 对策: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应设计围绕一个大问题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递进似地悟出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好的、到位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好,那要看问题解决的实质是什么?语文的问题不能是单纯的追求“非语文的(如科学常识、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等)”,如果产生了“非语文”的问题,允许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在问题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相互依托。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解决。冲着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备课不够充分,学生的学习底细摸得不够清楚,或许从另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已迫在眉睫。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问题,也就是说与本课的教学无关,教师要注意掌握分寸,实在不需要解决的,教师要艺术性避开,但不要伤害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解决,又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要掌握火候,不要占据大量的时间。语文课决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解决的教学。 问题3:教学目标不清晰,导致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教师应该思考,语文有没有引领性的问题?应该是有。其理由,语文是课程,语文教学的阅读与我们平时自由阅读不一样,尽管有人呼吁阅读的自由化,但在教育领域实现不了,教育的功能是培育人和教育人,它是有一定政治色彩的,有一定目的性的,否则我们不能称为教育。这样来看,语文有引领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引领性问题?大的方面说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小的方面说是教材编排的意图,那么教师建构的问题首先挖掘教材的意图——生成问题的目标是三维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这些都是统领性问题,但在具体的课文中各有侧重。 对策:不管哪一节语文课,我们都应该抓住关键的问题,围绕一个中心,定准一个基调,升华一种情感……把“语文”的东西交给学生。这应该才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教师应该加深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问题4:课内所学与课外积累发展非常不平衡,课外积累几乎成为一个空白。 对策:我们知道,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是课内课外二者的有机结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学生的心中渗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多读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时间的计算”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 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 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过程性目标: 1.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秋天来了,你们最喜欢的集体活动是什么? 要秋游了,你们的心情会怎样?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 (一)时间的换算 1、三年级(2)班的同学们决定去淘气堡秋游,可是看了这个时间安排表却犯了愁。(教师出示淘气保图) 星期一----星期三每个同学可以玩2小时 星期四----星期五每个同学可以玩100分钟 2、哪一天去才好呢?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你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4、你们真聪明!老师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3时=( )分 3分=( )秒 240分=( )时 1时=(

中考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9中考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因为初中学习和小学学习知识层次、难度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小升初后进入初中的同学们,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初中数学学习必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1)做几何题时候不会做辅助线 原因:对于几何模型认识不充分 解决方案:每一种基本的几何模型都有定义、性质和判定三方面,要将这三方面知识熟记于心。一般来说应用的过程是:判定是哪种模型此模型有何性质此性质能不能直接用若不能,则作辅助线体现其性质。例如:暑假学的平行四边形模型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模型三线合一。倍长中线模型有三角形一边中点,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还有梯形的的三类辅助线,都应该熟记。 (2)考虑问题不全面,不会进行分类讨论 解决方案:1、注意几种经常需要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就初二暑假的知识点而言,函数自变量取值的范围,一次函数的k,b的正负性,平方根的双重性,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等等。2、学会讨论方法,把每一种情况都写下来,然后分别解出每种情况下的结果。3、注意分类之

后的取舍,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正确答案,尤其是解分式方程和根式方程的时候,会出现增根,一定要检验。 (3)自信心不足,不敢下手 原因:1、对于题型本身掌握不好,没思路;2、有些想法,不知道是否正确,不敢动笔;3、不会写过程;4、会做,懒得写。后果:导致考试比作业还差。 解决方案:1、问老师、对比类似的例题寻找相同之处;几何先找模型,在思考此种模型的性质特点以及辅助线做法。代数看过程,分析每一步的目的; 2、有想法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怕错写在草稿纸上,视觉带给我们的思路远比空想要多; 3、上课认真记笔记,将老师的解题过程详细的记录在本上,几何有模型,代数有步骤。多模仿老师的解题过程,慢慢熟练; 4、会做不代表能做对,很多题目的易错点只有在做后才会发现。很多丢分的题目往往是那些一看就会一坐就错的“简单题”; 5、有时候解题方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来的,一步就能想出来,那就是完美主义理想。所以在没有明确思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尝试,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思路方式。 第二,学习习惯的方面的问题 (1)喜欢用铅笔 后果:过于依赖铅笔,习惯于没想好就下笔,导致考试时多次使用修改,卷面凌乱。当没有可涂改工具是不敢下笔写。

(完整word)二年级学生常见数学计算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年级学生常见数学计算问题及解决方法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本身其实非常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加上口算能力也不错,基本上没有什么难点难倒他们。但是在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却经常出现错误,正确率一直不高。教师开始留意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在书写时比较急躁,导致数字书写不清楚,做题时误导了自己而产生错误; ②审题不认真,受上一题影响抄错了运算符号; ③看题不仔细,导致看错了数字,抄错题目; ④计算过程中运算混乱,加法当乘法,减法当加法,甚至个位上做加法,十位上当减法做; ⑤进位加法满二十时仍用过去满十的方法只进1,或者进位对了,但在计算时忘记加进位;减法忘点退位点而出现计算失误; ⑥横式的结果抄成验算结果; ⑦做完不检查,不验算。 对于学生出现上述的种种错误,教师感到很着急,和同年级的老师一交流,发现孩子都比较容易出现以上的错误,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同一个年龄段孩子思维发展的共通性。但这些错误中,也有因我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完美和不注意造成的。就这些原因,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帮助孩子纠正: 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仔细审题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开始动笔计算。 (2)细心检查的习惯。在学生全部计算完成后,教育学生一定要仔细检查(也可以每做完一题就用我们学过的估算快速地进行检查。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大的计算问题的出现)。 (3)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凡作业,都要写得干净整洁。这样,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2.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计算时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这不是一节两节课可以养成的习惯,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提醒,次次强调,让学生把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灌输在头脑中,体现在每一次的做题时。 对学生在作业本上出现的计算错误,教师可以先不打叉,而作一个老师和学生都明白的小记号,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后,再给学生打上勾。这样,既可以点到学生的错误,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教师经常给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其实,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结果,而是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练习及系统训练的结果。 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我在每一节课的前两分钟都要给每个学生做十道口算题,一个学生事先准备好,上课时报题,其他学生抄题并进行计算。一学期训练下来,不仅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连书写速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小黑板或纸条出示口算题,尽量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 4.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的指导。 教学计算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法则,而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是对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合理安排时间、排队论练习题(含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 2020-2021 四年级上册试2021-2022学年度 秋季 四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数学 《数学广角》练习题 1、丽丽长大了,想和妈妈学做菜,星期天要学做一个炒鸡蛋,妈妈告诉她这道菜有以下几项工序:敲蛋(1分钟) 搅蛋(1分钟) 切葱(1分钟) 洗锅(2分钟)烧热锅(2分钟) 烧热油(1分钟) 炒蛋(4分钟)请你帮丽丽 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呢?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2、一只平底锅上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3、小刚、小明、小强3人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水龙头给3只桶注满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4分钟、3分钟、1分钟,现在只有1个水龙头可以接水,怎样安排能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4、妈妈怎样安排所用的时间最少? 杀鱼、洗鱼5分钟 烧鱼10分钟 淘米2分钟 做米饭15分钟 5、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呢?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6、小明需要完成的作业:上网查资料(10分钟)、打印资料(5分钟)、读英语故事(4分钟)、练口算(3分钟),他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完成各项作业呢?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7、妈妈中午做饭的工序是:淘米1分钟,煮饭8分钟,洗菜、切菜2分钟,洗碗4分钟,擦桌子3分钟。请你为妈妈设计一下,怎样做更省时,最少要几分钟?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数学 2020-2021 四年级上册试 8、妈妈用一只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放两条鱼,煎一条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煎9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拿着暖瓶去打开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甲接满水要5分钟,乙接满水要2分钟,丙接满水要1分钟,丁接满水要4分钟,怎么安排他们打水的顺序,才使他们打完水所花的总时间(含排队、打水的时间)最少? 10、小明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做如下事情︰洗漱用5分钟,收拾床褥用4分钟,听广播15分钟,吃早飯8分钟。要完成這些事情,小明至少要花费多长时间? 11、在火炉上烤烧饼,烤好一个烧饼需要4分钟,每烤完一面需要2分钟,炉上只能同时烤2个饼,現在要烤201个烧饼,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12、小美招待客人,要烧水沏茶。洗水壶要3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要用5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小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最多要用21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应该怎样安排?要用多少分钟? 13、理发室有1个理发师,同时来了5位顾客,根据顾客所要的发型,分别需要10分钟、12分钟、15分钟、20分钟和24分钟。怎样安排他们理发的顺序,才能使这5个人理发及等候所用时间的和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14、班级大扫除,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提一只水桶同时到一个水龙头接水,他们接满一桶水所需时间分别是4分钟、6分钟、7分钟、5分钟。怎样安排才能使四人等候时间的总时间最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三篇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时、分、秒进率 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2、填空题 2时=()分2分=()秒 180分=()时120秒=()分

1时40分=()分6分=()秒 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看一场电影要2()。 (3)小东跑一100米要用16()。 二、探究新知 1、小学作息时间表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 (1)上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你有什么方法?你会不会列算式。 (老师讲解列算式计算) 板书:8:50–8:10=40分 8:50 -8:10 40 答: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反馈练习:学生板演,说说自己怎么想的。 下午第七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3)深入探究,10:50~11:30第四节上了多少时间? 学生先试做,问在计算中发现有什么问题? 重点讲解分不够减,到时退一作60分。 (4)反馈练习: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路上经历了多长时间?先看钟表,

数学学习常见问题

数学学习常见问题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有人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