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

2019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

2019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
2019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2.生物的特征

生物需要营养,大部分能进行呼吸,都能排除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生物区别于非生物: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都是生物具有的特征。

3.生物分类

按形态特点分: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4.生物圈

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以海平面为标准)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水圈以下150米生物最多

提供的条件(生物):营养物质,阳光,空气,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进一步划分为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可细分为荒漠、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沙漠、盐碱土荒漠生态系统等。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有一定调节能力,但有限度

6.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物间相互关系常见类型:竞争、捕食、合作、寄生

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适应:保护色等影响:疏松土壤,防风固沙等

第2章探索生命

8.生物学发展历程

A法国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B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按大小和从属关系排列为界、门、纲、目、科、属、种。C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成为生物进化理论得创始人。D林奈和达尔文运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英国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发现血液循环。实验方法的运用才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E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9.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分类、实验、比较、文献等方法。

10.实验法的一般步骤:A、发现并提出问题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C、作出假设D、设计实验方案

E、实施实验并记录

F、分析实验现象

G、得出结论。

实验1:光对鼠妇的影响探究实验提问:光是否影响鼠妇生活

假设:鼠妇适于阴暗环境,光有影响变量:光

实验2:植物影响空气湿度

裸地,草地,灌丛裸<草<灌中<晚<早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第3章细胞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练习使用显微镜

A.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细胞数量约少

B.倒像

C.玻片标本:分永久的和临时的

D.生物绘画方法(54页)

E.高倍换低倍镜,视野光线变暗(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可以将视野调暗,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可以将视野调明)

使用步骤:1取镜安放2对光(三转,到白亮视野)一转转换器,二转遮光器,三转反光镜 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三转)一转粗准顺时针方向向下二转粗准逆时针方向向上三转细准使视野清晰。5清洁收镜(用擦镜纸)

13.细胞结构(含图)

15.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含碳能燃烧):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细胞核中)

无机物(无碳不能燃烧):水、无机盐、维生素

16.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线粒体、叶绿体(吸收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动物细胞:线粒体

17.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也有重要作用。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长出细胞膜和细胞壁

重要:染色体新老三不变(形态、数目和DNA)

19.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壁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膜控制细胞的活动

细胞核保护细胞

大液泡支持细胞

叶绿体储存遗传物质

线粒体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进行能量交换

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0.生物组成

动物:细胞-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八大系统:消化、呼吸、泌尿、循环、运动、神经、生殖、内分泌系统

上皮组织:是由许多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所组成的膜状结构。通常被覆于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以及某些器官的表面。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排泄和吸收等功能。

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是动物组织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脂肪组织、血液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防御、修复和运输等功能。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和防御等功能。

肌肉组织:是由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构成。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横纹肌)附着在骨骼上,一般受意志控制,也称为随意肌,使机体运动。心肌为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心肌能够自动有节律性地收缩,不受意识支配,为不随意肌。平滑肌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各种内脏器官。平滑肌收缩不受意识支配,为不随意肌,使内脏器官蠕动。肌肉组织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机体内、外刺激和传导冲动的能力。神经细胞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神经细胞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或神经节内,细胞膜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突起根据其形态和机能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一个或多个,自胞体发出后呈树枝状分支,可接受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只有一个,其起始部呈圆锥状,向后逐渐变细、变长,末梢形成的分支呈树根状,其功能是将细胞体产生的冲动传至器官组织内。神经胶质细胞是一些多突起的细胞,突起不分轴突和树突,胞体内无尼氏体。胶质细胞位于神经细胞之间,无传导冲动的功能,主要是对神经细胞起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神经组织的细胞有很长的突起,能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由外胚层分化形成。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分化: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构成

分生组织:根尖分生区茎、叶顶端起分裂作用

营养组织:全身细胞壁薄、液泡大

输导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运输作用

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

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齐

根冠:大,不齐,保护作用

成熟区: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伸长区:停止分裂,长和最快的地方吸收水和无机盐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21.叶片结构:表皮,叶肉(叶绿体),叶脉

A.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通常有上、下表皮之分,上表皮位于腹面,下表皮位于背面。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通常不含叶绿体,外表常有一层角质层。有些表皮细胞常分化形成气孔或向外突出形成毛茸。气孔能调节大小(保卫细胞),靠近气孔腔的外壁厚,内壁薄吸水-大(保卫细胞)失水-小(保卫细胞)二氧化碳进入气孔,水蒸气由气孔出来,吸水和失水的过程为蒸腾作用

B.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通常有下列两种。(1)栅栏组织:紧靠上表皮下方,细胞通常1至数层,长圆柱状,垂直于表皮细胞,并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在两面叶或针形叶,栅栏组织亦分布于下表皮上方或整个表皮内侧四周,但亦有一些水生及阴生植物的叶是完全没有栅栏组织的。(2)海绵组织:细胞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层次不清,排列疏松,状如海绵。

C叶脉:为贯穿于叶肉间的维管束。主脉部分维管束较粗大,侧脉及小脉部分维管束较细小,通常为木质部在上方的有限外韧型,较少为木质部在中间的双韧型。维管束四周主要为薄壁组织,渐靠近表皮则常有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

22.光合作用

原料:水和二氧化碳

条件:光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

实质:无机物变有机物,光能变成化学能

意义:制造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

应用: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运走淀粉)

2.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遮光完全)

3.几小时去掉纸片

4.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黄白色(防止爆炸)

5.用水清洗,放于培养皿中加碘

6.观察颜色变化(遮光不变蓝,不遮光变蓝)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氧气助燃

实验:淀粉遇碘变蓝

银边天竺葵叶边无叶绿体,加碘内边蓝,外不边蓝(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化学能,释放氧气)

23.呼吸作用

原料: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场所:任何活细胞(线粒体)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较

25.吸收作用

A.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根毛适于吸收特点:植物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当根毛穿过土壤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C.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D.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

E.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91页)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作物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氮存在于叶绿素、维生素和多种酶中。氮肥充足,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氮肥缺乏,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分蕖少,产量低;氮肥过多,又会使作物贪青迟熟,茎叶脆弱,病虫严重,容易倒伏,招致减产。

磷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能帮助幼芽和根生长,促进幼苗发育和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作用,使作物早开花,早结实,磷不足,会造成作物根部生长不好,茎叶呈现红色、紫色或赤褐色,开花迟,成熟晚,籽实不饱满。

钾多存在于作物幼嫩的富有原生质的组织和细胞里面,能增强光合作用,糖类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抗寒、抗病、抗倒能力,使作物健壮、坚韧、籽大粒饱。钾缺乏,会造成作物茎秆软弱,根部发育不良,容易倒伏,叶尖和边缘发黄、变褐,株矮籽小。

26.蒸腾作用

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

根吸水输到叶,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气孔排出提外的过程

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进根吸收水分 3.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水循环:1.提高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2.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 3.补充地下水

27.运输作用

茎叶结构

树皮,韧皮部(筛管),形成层,木质部(导管)

筛管(活细胞)运送有机物向下

导管(死细胞)运送水和无机盐向上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导管分子均是死细胞,筛管分子是长形的活细胞

水分运输的途径:根(根尖成熟区根毛根的导管)—茎(木质部导管)—叶(叶脉中的导管)—下表皮气孔(吸收水分气孔变大,失水时,气孔变小)—大气

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28.种子结构

不同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菜豆: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2片子叶)

玉米:种皮(果皮),胚乳,胚(胚根、胚轴、胚芽、1片子叶)

单子叶植物(子叶一片,营养在胚乳中)和双子叶植物(子叶两片,营养在子叶中)

29.种子萌发

自身条件: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种子一定要活着(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有光无光对种子萌发不影响)

农民为什么春天播种(适宜的温度)播种前为什么要浸湿(一定水分)

如何保持时间长(低温、干燥)为什么要松土(充足空气)

30.种子发芽率

过程:吸水,运输,萌发

注意1.随机抽取2.经常浇水3.保持适宜的温度4.连续7天,每天记录5.重复1-2次6.计算全班平均值

31.茎的生长

枝条上着生叶的部分是茎的节,节与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

叶原基——幼叶——成叶芽原基——侧芽——侧枝芽轴——节间

32.根生长

根底生长靠分生区增加细胞数

成熟区:跟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分

伸长区:跟长的最快的部分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芽的结构:幼叶(叶),芽轴(茎),芽原基(芽)

芽的分类:叶芽-枝条-茎叶芽花芽-花混合芽=叶芽,花芽

不同的植物需不同的无机盐:氮(枝叶茂盛)磷(花果实形成)钾(茎,淀粉形成)

33.花的结构

结构:雄蕊:花丝和花药(精子)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胚珠(卵细胞)花瓣,萼片,花托

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种类:单性花:雄花和雌花(自花传粉,如水稻)双性花

传粉,花粉落入柱头上,长出花粉管,进入花柱,子房,释放四个精子,一个与卵子结合为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为种皮,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由果皮和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3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5.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A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常绿阔叶林,长江流域最为典型。

C落叶阔叶林,华北和东北

D针叶林,大兴安岭和阿尔泰山地

E草原,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F荒漠,我国属温带荒漠,西北部。

36.我国的珍稀植物

银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水杉。珙桐树,也被称为“鸽子树”,著名的“活化石”之一。桫椤又名树蕨,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37.世界四大生态工程

罗斯福大草原工程(美国),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苏联),绿色坝建设(北非五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是四大生态工程之最。“三北”指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晋、冀、京、津、蒙、辽、吉、黒13个省(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2.4%。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 第一节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38698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她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就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的温度与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瞧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就是生产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与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就是不被其她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与能量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就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就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 识点总结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的例子 4*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5*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 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 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 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组成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理解,不识记)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总复习 一、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要掌握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2.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四、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 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 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中的像与真实物体对比,为左右相反。因此物像在视野中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物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储存有细胞液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四、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元素,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认识生物的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 四、生物归类法;①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②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 生生物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二、生物圈范围:①大气圈的底部;②水圈的大部;③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六、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等 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②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八、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九、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②组成:I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II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十、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十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精选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复习要点: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走;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常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调查 1、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尝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复习要点: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 (注:生物圈指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人类的活动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细菌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光、温度、水、空气、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2、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三种关系 { 植物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水圈的大部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竞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捕食(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合作(如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 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 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想要在生物上考个好成绩自然是不能忘了考前复习了,那么考前需要哪些复习资料呢?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清单

生物学是研究的科学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间的捕食) 2.生物能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鲸呼气时产生的水柱) 3.生物能(大汗淋漓;秋风扫落叶)4.生物能(含羞草叶片碰触会合拢;公鸡打鸣) 5.生物能(种子的萌发;小鸡破壳而出)6.生物都有的特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可直接用观察,也可以用等工具,有时还需要 要求:有明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要有计划、有耐心 2、调查,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3、抽样检测,指从从检测对象中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 1、实验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照实验分为组和组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 遵循原则: 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及其的总和 环境:不仅指生物的,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 的。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的因素。 分两类: 1.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适应环境:A海豹体内肥厚的脂肪,是对的适应 B骆驼刺根系发达,适于的环境 C蝗虫体表具有外骨骼,防止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内,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而形成的关系。 书写方法; 1、以开始,终止于 2、用箭头把连接起来,箭头指向 3、食物链中没有 计数方法:从生产者数到最高级消费者才算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和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 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的底部、的大部、 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生态系统的类型:1. (绿色水库、地球之肺)2、(地球之肾)3草原生态系统、4海洋生态系统、5淡水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 .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手握住,另一只手托 住。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使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转动,把一个较大的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内,右眼睁开。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视野。(三转)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使镜 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①观察的方法: 科学的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②科学观察的要求: a、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要及时(记录) 2、生物的七个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能够(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1)(是否具有生命)(2)(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4.调查: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调查范围过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为(样本)。 5.生物的归类:按照(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1)生态因素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②分为:由(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总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