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史 政治经济文化时间表

近代中国史 政治经济文化时间表

近代中国史 政治经济文化时间表
近代中国史 政治经济文化时间表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线索

时间表:

1840----184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关税协定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农民阶级局限性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狂潮

1895 公车上书

1898 百日维新

1900 义和团运动显示抵抗决心粉碎瓜分中国阴谋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1905 清末新政同盟会成立

1911 辛亥革命

191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

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9 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920 年初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胜利成果失败教训

1923 中共三大决定合作 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

1925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北伐开始

1927.4.12 蒋介石反革命 27.7.15 汪精卫反革命

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南昌、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左倾错误长征 27.8.1南昌起义 27.8.7 八七会议

27.9月秋收起义 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34.10月长征开始 35.1月遵义会议 36.10月长征结束

1937—1945 抗日战争两个战场两条路线

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

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42年初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5 重庆谈判

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1946------1949 解放战争全面、重点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47年春重点进攻

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48年9-11月辽沈战役 48年11月-49年1月淮海战役

48年11月-49年1月平津战役

49年4月北平和谈 4月21 渡江战役 4月23日占领南京

先秦时期政治文化经济

先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史: 三朝先秦:一、政治: 1、王位世袭制: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子弟和功臣及亲周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分封对象),使其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贵族集团形成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血缘宗族关系仍是西周基本政治关系。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世袭统治权;定期朝贡、军赋、力役 (4)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蕴含分裂割据的危机 3、宗法制:(1)含义(实质):宗法即宗庙之法,宗族之法,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影响):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具体体现为分封制 (两者互为表里),强化王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春秋时期各种礼制崩溃 二、经济: 1、农业:(1)、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完善,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济形成,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形成。 (2)、土地制度: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形成。 (3)、经营方式: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时期出现自耕农经济;战国时期出现租佃经营。 2、手工业:(1)、夏商西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3)、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晚期冶铁业发展起来;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1)、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10.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 课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课型:新授课 班级: 时间: 教学目标: 1.列举不同时代的思想道德模范,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特征及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 2.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以及基本要求。 3.明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4.掌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阐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教学重点: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以及基本要求 明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名言警句导入:课件展示:名言警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师设疑:从这些名言警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这些古今名人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导入新课:透过这些名言警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人物所具有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学生活动:畅谈自己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道德典范的图片:如:雷锋、任长霞、郭明义、孔繁森…… 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共同总结道德典范的共同点: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巨大的贡献。 1、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1)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 (2)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多媒体展示岳飞等历史上的道德典范的图片和当代道德典范图片 师结合图片设疑:历史上道德典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范有没有不同的地方?说明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我们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师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师过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 (1)核心: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2)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师过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多媒体展示材料: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综合检测《文化与经济政治》含解析

课题综合检测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选择题 1.(2019·南通调研)近年来,博物馆成了“网红”。故宫根据网友提议生产了“冷宫”“御膳房”等冰箱贴,并附一份介绍,说明故宫里并没有“冷宫”。苏州博物馆则另辟蹊径,每年季节性售卖“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当年手植紫藤的种子。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故宫根据网友提议生产了“冷宫”“御膳房”等冰箱贴;苏州博物馆每年季节性售卖文征明当年手植紫藤的种子,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④不符合题意。 2.(2019·吉林调研)高铁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金名片”,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之路,高铁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解决了大量技术人才的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此可见( ) 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②文化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决定因素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文化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3.自2018年1月起,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现身英国课堂。近年来,中华文化教材输出、孔子学院以及诸多高校海外分校的建立,无不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他国了解和熟悉中国文明,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为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理解与尊重打下基础。这( ) A.彰显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B.反映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C.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D.表明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高中政治经济文化混搭)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外国 先秦(远古—公元前 221 年) 尧舜禹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 时期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 (夏 BC2070-BC1600 )夏朝 夏朝禹传启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官制) 商 BC1600-BC1046 年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原始瓷器出现 甲骨文成熟 职业商人出现,使用贝币。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西周(公元前1046 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建都镐京(近陕西西安)。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土地制度 :井田制,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实行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实质国王私有。 工商食官制度(工商业官营)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公元前8—前 6 世纪希腊城邦出现,它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 东周 (BC770-BC256)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摇篮。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小农经济和封建经济出现。私 商出现,家庭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者并存。 春秋( BC770— BC476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王室 年)衰微,王命不行,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田私田都按亩纳税,事实上承认公元前 6 世纪初( BC59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了土地私有。年) 春秋时期孔子( BC551-BC479 )创立儒家学派,第一部诗歌总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 BC770-BC476 )集《诗经》,现实主义诗歌源头。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公元前509 年—公元前公民法 战国(BC47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3 世纪中叶 BC221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公元前 6 世纪末( BC506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 356 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年) 封建土地私有制。废分封行郡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公元前 5 世纪——公元古腊、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 政治。军功授爵是官僚政治的体现,打破了世官制。前2世纪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改革 商”政策。(BC443-BC429 ) 战国时期屈原(楚辞《离骚》)公元前5—前 4 世纪欧洲人文主义滥觞 司南(指南针)出现(BC450-BC400)智者运动(代表普罗塔格拉)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BC256 年),使四(BC469-BC399 )苏格拉底 川岷江流域成为天府之国。(BC472-BC347 )柏拉图 郑国在秦国关中地区修建郑国渠,使关中沃野千里。(BC384-BC322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49 年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 文法 公元前300 年左右斯多亚学派 秦汉(公元前221—220 年)秦朝(BC221-BC206)西汉( BC202-BC9 )王莽改新( 9-25)东汉( 25-220) 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BC3 世纪中叶——罗马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一切自由民。(秦朝 BC221-BC206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帝国时期 秦朝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制度) 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 修驰道。 焚书坑儒,儒家低潮。法家正统,以法为教,以吏为 师。 西汉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郡县封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汉初实行黄老思想,

2021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测试 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1.铜川是一座文化“聚宝盆”,具有陶瓷发祥地的青色文化、佛教兴盛地的金色文化、生态养生地的绿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煤炭富集地的黑色文化。透过铜川“五色”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 ) ①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我国区域文化特色鲜明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不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不会阅读的国家是没有生命的国家!”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 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唐代着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着提高,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乃至汉语热,孔子学院就此应运而生、发展壮大。这表明(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④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根据甘肃省的区域特点,甘肃省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了优势发展、生态发展。这是基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③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因为( )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课后限时集训(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合肥二模)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 ) 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 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 C[根据题干“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可以看出,由神本文化居统治地位到人开始敢于挑战神的权威,故选C项。] 2.(2019·洛阳一模)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 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 C[由材料“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可知,通过同姓与异姓的交错杂居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故选C项;商周时期并未实现中央集权,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贵族专权,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增强文化认同,故排除D项。] 3.(2019·衡阳联考)西周时期,有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语句。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 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 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 B[本题考查西周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西周并无“皇权”一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强调了大宗的特殊地位,宣扬了血缘继承关系,因此西周时期将大宗的地位刻在青铜器上体现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指君主的权力由神授予,材料表明君权源于大宗血缘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与僭越周礼无关,故D项错误。] 4.(2019·南充三模)《左传》记载:“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周代( )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一、选择题 1.(09江苏卷19)2020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2.(09浙江卷33)“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 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 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D 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3.(09福建卷31)2020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4.(08海南卷13)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D)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高考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例题讲解

高考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例题讲解 (1)辩证分析法。用辩证分析法学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的力量,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2)讨论法。用讨论法逐层剖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讨论文化对经济、政治乃至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关于思想认识方面、传统文化方面的不同认识,对人的不同影响,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进行探讨来加深认识。 (3)例证法。用具体事例说明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用我国文化发展的具体事例,当地文化产业及文化消费的状况,加深同学们的认识,探讨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起始,在全局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是整本教材的绪论和总论,主要为全本书提供基础性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联系北京奥运会所体现的奥运文化,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在充分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特别是要注意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把握文化对社会以及个人的作用,加深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要求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能结合身边的文化现象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

有的现象;注意联系奥运文化,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把握文化与综合国力,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懂得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把握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明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明倡导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答案解析】B 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我国的文化遗产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启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名师点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要结合文博会、动漫节、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时政热点进行分析。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同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复习指导】 通史复习,应注意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分阶段梳理、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内容,立体呈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阶段性特征,重新建构整体知识网络。 学习政治文明史,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理清线索,把握概念,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等;这样;注意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如中国古代韩非和董仲舒的君主专制理论等;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进行比较;注意联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习物质文明史,要化繁为简、理清思路;注重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等;运用发展生产力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注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文明精神史,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以天文、历法、科技、教育、医学、史学等栏目为经,以时间顺序为纬,梳理知识点;注意总结规律,尤其要注意中国发达的古代科技不能够顺利转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内容总结】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有: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曲有艺术。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

高中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中第二框文化与经济 政治教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三、【方法点津】: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内容,从中可以体会到,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一、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重大影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段话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虽然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担忧有相对独立性,它并不于经济、政治绝对同步。 2、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江泽民这段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作用等方面,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互相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高中政治示范课优质课录像

高中政治示范课优质课录像 [作者:shulihua 来源:书利华教育网点击数:302 更新时间:2012-12-24 ] 【字体:】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整节课例_高中历史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正确对待金钱--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用工荒”与“就业难”(专题复习)--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节课例(1)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父爱母爱进行时高中思想品德优秀课实录视频视频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高中思想品德优秀课实录视频视频 高二政治优质课视频《“认识论”板块知识复习》研究课_张老师 高三政治优质课视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李老师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导向》中实学校齐丽晶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分配制度》13中学杨絮 高二政治优质课视频《美国的两党制》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73中学杜微 高中政治优质课观摩视频实录《2010年高考样卷分析》刘老师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清远梁丽勤_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清远梁丽勤_2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茂名高天珍_4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茂名高天珍_2 0007高二政治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说课比赛视频 a1276高中政治视频《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a1239新课标高中政治优质示范课《高二政治_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堂实录与评说(1) h283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刘老师 h2828高中政治优质课展示《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合肥幼儿师范卫老师 h2900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李老师 h2829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h2901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文化创新的途径》 h2832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虚拟情境的探究》 h2902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周老师 h2903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h2904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g0447高二政治优质示范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_沈雪春 h2906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国家财政》孟炳忠 h2905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传统文化的继承》 h2907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价格变动的影响》 h2908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市场配置资源》朱晓敏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后限时集训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 D[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可知强化了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对祖先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 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 )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 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 A[武王分封先代贵族意图得到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武王未分封功臣,故B项错误;材料中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代,并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下为公的观念,故D项错误。] 3.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A[根据材料中西周王位在“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说明当时崇尚血缘宗法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说明当时是传位于懿王之子,不是依据贤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懿王太子燮在孝王后继承王位,这说明仍是嫡长子优先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由此可以推论( )

高二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测试题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18年7月,广东正式推出文化强省战略:今后1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8 000亿元,占全省 GDP的比重达8%。这表明() A.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从材料中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占全省GDP的比重达8%等信息表明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D项正确;A、C两项表述错误;B 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2.2018年11月2日,中共甘肃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制定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因为() A.文化决定经济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先进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解析】选C。从材料中看出,甘肃省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因为先进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材料中并未表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交融,B、D两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3.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758 043万元,国产影片票房收入383 690万元。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材料中电影票房收入等字眼,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选出C项;经济决定文化,A项表述错误;B项与题意无关;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项表述错误。 4.2018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新闻出版业全行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超过3 000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接近1%,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 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 重要根源。 5.演变 (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 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 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

2018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与经济、政治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潍坊模拟)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三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②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③政治离不开经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①说法错误;②正确但没有回答出三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2.苹果公司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10日发布了iPhone 7s系列。有人说:“苹果的电子产品引领了世界潮流,它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一种信仰。”这句话说明() ①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附着文化的内容②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并能促进文化的发展③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②观点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不是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故排除。④观点错误,文化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并不一定是经济方面的,故排除。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苹果的电子产品引领了世界潮流,它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一种信仰,说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附着文化的内容,故入选。 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电子产品引领世界潮流,说明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故入选。故答案选C。 答案:C 2015年9月25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西太原盛大开幕,生动再现了苏东坡笔下“十万人家尽读书”的动人场景。据此回答3~4题。 3.本次书博会在拉动出版业交易11亿多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餐饮、旅游、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行业的消费和发展。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政治测试题

1.2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节目,因其较高的收视率,不仅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更成为商家必争的广告宣传载体。这主要说明(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3.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有利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更上层楼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动漫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文化决定了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也应作出新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文化生产力突破制度性束缚,爆发出应有的活力,从而使文化更好地发挥新的经济驱动力作用。这表明( ) A.文化和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B.文化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D.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5.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论断是基于( ) A.文化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6.2011年10月8日,《辛亥革命百年影像展》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56张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百年前发生在“首义之城”武汉的那段革命风云。材料主要说明( )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 D.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7.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2012年1月1日至31日期间,广东南海影视城举行了“魅力影城伴我行——黄河文化艺术节”大型旅游活动。活动期间,《中华鼓王》和《太平流韵》两台节目以全新姿态与观众见面。该活动在丰富游客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9.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这种观点( ) A.是文化实用主义的观点 B.符合世界多极化的要求 C.说明文化具有经济功能 D.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观点 10.山东省青州市以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发挥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书画古玩交易中心,把文化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把文化产业发展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这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12年2月2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动员部署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深圳的“文化立市”告诉我们( ) ①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日渐突出②文化产业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目前各项工作的中心④当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特点日益明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1年,我国电影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上半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近57亿元,全年电影票房达到130亿元。我国大力推进电影市场的发展繁荣,是因为发展文化产业( ) ①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③能排斥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④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