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一、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即国民革命时期,以推动国民革命为目的的国共合作。中共三大制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新三民主义是它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建立后,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但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占了主导地位,对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上采取了退让政策,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2.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失败后,在独立领导土地革命战争过程中,实行下层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时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作最危险的敌人之一而加以排斥、打击,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它是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集团。

(2)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3)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

(4) 处于既有利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

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时,克服了王明新投降主义的错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以及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顽固派斗争采用有理、有利、有节策略原则。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要任务。这个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广大,都要巩固,使反动统治更加孤立。

二、中国革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其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决定了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由于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三:中国革命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中国社会存在着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不断发生转化和变迁。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其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因而,中国革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完全可能的。

四、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对于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所必需。我国的统一战线成员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文化层次比较高,在海内外有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有爱国心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出力的强烈愿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祖国统一的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第二,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所必需。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各阶层、各党派和各社会集团,社会主义民主没有他们的参加,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政治局面所必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还存在着具体利益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出现新的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在一个共同目标下把各方面的力量团结起来。

爱国统一战线将长期存在,这首先是由于在我国有统一战线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客观需要。从大陆范围内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统一战线的团结、沟通、协调、自我教育功能也将在长时期内发生作用。其次,从“一国两制”的要求看,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一些特殊的地区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几十年、成百年不变;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两制和平共处,长期共存。统一战线要为推动“一国两制”的实施服务,任务是长期的。第三,从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看,共产党员在全国总人口中是少数,非党群众是大多数,仅就统战对象来说,也有上亿人口。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任何时候,共产党员都要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团结合作。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长期性也决定了统战工作的长期性。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差别消灭了,共产党消亡了,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才会随之消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