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务英语》 授课教案

《商务英语》 授课教案

《商务英语》 授课教案
《商务英语》 授课教案

Chapter 1 What Is Economics

I.Learning Objectives

?To learn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about economics and its importance in our daily life;

?To know about the terms of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growth;

?To master the usage of key special terms,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chapter.

II. Introduction

A society faces many decisions. It must decide who will eat shark’s fin and who will eat potatoes. It must decide who will drive a Mercedes-Benz and who will take the bus. Economics will tell you why.不管你懂不

懂经济学,学不学经济学,日常生活中你都在不知不觉地实践着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学习经济学

有助于做出更好的个人决策,更精明地参与经济生活。至少,当失业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失业。

III.Main points of the text

1.Economics is everybody’s business.

2.What is economics?

3.Origin of economics.

4.What is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5.Practical value of economics in business.

6.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growth.

IV. Background and terminology

1.Adam Smith (1723-1790) 亚当·斯密

British philosopher and economist, whose celebrated treatise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was the first serious attempt to study 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mong European nations. He is known as “the father of market economy”. 2.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富论》

Abbreviated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In this famous treatise Adam Smith argued that private competition free from regulation produces and distributes wealth better than government-regulated markets. Since

1776, when Smith produced his work, his argument has been used to justify capitalism and discourag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rade and exchange. Smith believed that private businesses seeking their own interests organize the economy most efficiently, “as if by an invisible hand.”

3. demand and supply relation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goods for sale and the amount of goods that people want to buy, especially the way it influences prices 供求关系

4. mi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ponents of a national economy, such as individual firms, households, and consumers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诸如私人公司,家庭和消费者活动的分科

5. ma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the overall aspects and workings of a national economy, such as income, output,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diverse economic sectors宏观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整体方面和运作,诸如收入、支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6. deflation

a persistent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consumer prices or a persistent increase in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because of a reduction in available currency and credit 通货紧缩的含义是由于可获得货币和信贷的减少,导致消费品价格水平持续下降或货币购买力持续提高

7. standard of living

也作 “living standard” 生活水平

8.inflation

a persisten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consumer prices or a persistent decline in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available currency and credit beyond the proportion of available goods and services 通货膨胀是由于市场上通货和信用货币增到超过市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而导致的消费品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和货币购买力持续下跌

9.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

10. English School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V. Language Points

7.deal with sb/sth

① [本课]有关,论及

This is a book dealing with Business English.

这是一本有关商务英语的书。

保险学教学大纲

《保险学》课程教学大纲 (Insurance )(宋体小四号)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48;实践总学时0 周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0 学分 3学分 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保险学》是金融、保险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保险的性能、职能和作用。保险合同的签订及保险经营、保险精算、保险营销、保险基金的运用及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的具体运作过程和操作方法。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积极参加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学习应达成以下基本要求:明确掌握保险的性能、职能和作用;保险合同的特征要素及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具体险种的内容及保险经营、保险精算、保险营销及保险基金的运用。保险市场及保险市场监管的相关理论。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率统计原理、会计学。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保险学》,魏华林, 林宝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保险学原理》,许谨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闭卷考试。要求学生功过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课程考试。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危险、危险的分类。 (二)熟悉:危险管理的方法。 (三)了解:危险与保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危险概述 (一)重点讲解××× 危险的涵义;危险的特征危险的种类; (二)一般介绍××× 危险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危险管理 (一)重点讲解××× 危险管理的概念。如何进行危险处理。 (二)一般介绍××× 危险管理的过程。 第三节危险与保险 (一)重点讲解××× 可保危险 (二)一般介绍××× 危险与保险的关系 第二章保险概述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保险的概念;保险的分类;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二)熟悉: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三)了解:保险的代价

汽车维修工具及设备授课计划教案

《汽车维修工具及设备》 授课计划--教案(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姓名 任课教师职称 系、部、名称 系、部、签字 制订日期:XXXX年XXXX月XXXX日

教案

●新课导入: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钳子 1、种类与用途 (1)鲤鱼钳:按长度分为150mm、200mm、250mm三种。可用来切割金属丝,弯扭小型金属棒料,夹持扁的或圆柱形工件。 (2)尖嘴钳和弯嘴钳。按长度分为130mm、160mm、180mm、200mm四种。是用来修理仪表及电信器材。 (3)钢丝钳:用来夹持工件与折断金属薄板以及切断直径较小的金属丝。 (4)挡圈钳:按用途分为轴用挡圈钳、孔用挡圈钳、和特种挡圈钳。用于拆装带拆装孔的弹性挡圈。 (5)断线钳:能比较省力地剪断较粗的金属线材。 (6)多用钳:利用一组复合杠杆能产生很大夹紧力,兼有活动扳手、普通钳子和夹具的功能。 二、旋具 种类与用途 (1)一字槽螺钉旋具:用于拆装一字槽的螺钉、木螺钉。 (2)十字槽螺钉旋具:用于拆装十字槽口的螺钉。 (3)花键头旋具:适用于在空间受到限制的位置处,拆装小螺母或螺钉。 三、锤子 种类与用途 (1)钢制圆头锤:用于砸、敲东西。 (2)软面锤:用于过盈配合的组合件拆装。 四、扳手 种类与用途 (1)开口扳手:用于拆装一般标准规格的螺栓或螺母。 (2)梅花扳手:用于拆装螺栓或螺母。 (3)套筒扳手:用于拆装部位狭小、特别隐蔽的螺栓或螺母。 (4)活扳手:用于拆装不规则的带有棱角的螺栓或螺母。 (5)管子扳手:用于扭转管子、圆棒以及用其他扳手难以夹持,扭转光滑的圆柱形工件的工具。 (6)扭力扳手:与套筒扳手配合使用,能显示扭转力矩的专用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 一、信息 (一)信息 远在我国唐代,诗人中在《暮春怀故人》诗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美妙绝句。信息一词,、及其澳门则将其译为“资讯”。我们日常应用的信息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概念在逐步扩展、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广义的信息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定论。 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 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 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信息论者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而控制论者认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容的名称”。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对于信息,我们无需去研究哪一种定义更为确切,但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 (1)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

(2)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正如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首诗中所描写的那样: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 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信息的作用就在于把物质、能源构成的混浊、杂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减少人的不确定性,增强世界的有序性。 信息是现代社会中和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资源要素。 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形成知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是事物变化和状态的客观反映。由于事物及其状态、特征和变化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反映这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同样带有客观性。 2、信息的共享性 物质、能量是守恒的,在交换过程中遵循等值交换原则。任何物和能,某人占有了它,别人就没有它。而信息则不同,是可以共享的。交换信息的双方都不会失去原有的信息,反而会增加一些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案 课程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总学时:18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有《管理学基础》、《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企业管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着重于通过上机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开发方法与使用技术的学习,提高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管理业务的能力,使之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维护员、操作员,并具有成为系统管理员和分析设计员的持续学习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技能。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二基础档案设置 实验三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实验四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实验五总账管理系统银行对账 实验六总账管理系统期末处理 实验七 UFO报表管理(一) 实验八 UFO报表管理(二) 实验九 UFO报表管理(三)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目的】 掌握用友ERP-U8软件中有关财务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充分理解财务分工的意义。 【实验内容】 1. 建立单位账套 2. 增加操作员 3. 进行财务分工 4. 备份账套数据 5.账套数据引入 6.修改账套数据 【实验资料】 1. 建立新账套 (1) 账套信息

账套号:001;账套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06年1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2)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单位简称:光明公司。 (3) 核算类型 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账套主管为学生本人;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4) 基础信息 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要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 (5) 分类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2 其他:默认 (6) 数据精度 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 2. 财务分工 (1) 学号的后4位学生本人(口令:1)--账套主管 负责财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各项初始设置工作;负责财务软件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正常运行;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月末结账工作;负责报表管理及其财务分析工作。 具有系统所有模块的全部权限。 (2) 002 陈亮(口令:2)--出纳 负责现金、银行账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出纳签字”权限,具有“总账-出纳”的全部操作权限。 (3) 003 赵红(口令:3)--会计 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以及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凭证处理”的全部权限,具有“总账-凭证-查询凭证、打印凭证、科目汇总、摘要汇总表、常用凭证、凭证复制”权限,具有“总账-期末-转账设置、转账生成”权限。 【实验要求】 1.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操作指导】 1. 启动系统管理 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进入“用友ERP-U8〖系统管理〗”窗口。 2. 登录系统管理 (1)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注册〖系统管理〗”对话框。

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20 年月~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系、年级:系级班级: 任课教师: 教研室: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研室主任(签名):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学形式:讲授、辅导、习题、实验、实操、社会实践、其它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要求课程学期授课计划是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必备文件,是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和督促教师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授课计划的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一、“课程”包括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和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课程。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内实践环节(包含实验或课程设计)的课程合称为一门课程;根据应用能力培养需要单独开设的操作性课程也称为一门课程。其他各类按周安排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均视为单独一门课程。前二类课程均需制订学期授课计划,含有实验的课程应另行编写实验指导书;后一类实践性教学环节应编写相应的实习大纲、实训大纲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规范性文件,其编写要求另文规定。 二、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校历、各系学期教学进程表、授课专业(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编制,课程教学任务分几个学期完成时,应对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进行周密的分解、协调、统筹安排到各个学期的授课计划中,避免安排有松有紧的现象。 三、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由各任课教师填写教务处编制的《许昌电气职

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程表》,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名确认,开学后两周内上报教务处备案。 四、同一课程由多位老师同时授课(如公共课)可根据任课教师共同研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统一编写。同一门课程由于授课对象不同,课时不同应分别填写不同的授课计划。 五、《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程表》的填写说明。 1.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应与专业教学计划中一致。 2.课程类别:指该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处的地位,如: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 3.计划学时: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以一个班为准。 4..周次、时数:周次指第几教学周,时数指该周计划学时。 5..教学形式:在教学形式栏内填写相应项。 6.如果该表格的行数不够可自行添加,字体也可以自行调整。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曲靖师范学院管理信息 系统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比较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字符、数字、图形等),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指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对决策者行为产生影响,是数据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4、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分别简单解释各类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doczj.com/doc/a714880774.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保险学》教学大纲

《保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74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选修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会计学 I 大纲文本 一、课程内容 (一)风险管理和保险 1.定义与种类 2.相关要素 3.对付风险的方法 (二)保险概论 1.本质与发展史 2.保险与赌博、救济、储蓄的关系(课堂讨论) 3.保险种类与保险学的研究对象 4.保险基金 (三)保险的基本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 3.损失补偿原则 4.近因原则 5.代位原则 6.分摊原则 (四)保险合同 1.概述 2.内容 3.订立、变更、终止与争议 (五)保险合同的数理基础 1.随机事件与概率 2.概率分布与期望报告 3.保费与保费率 4.费率界定方法及财产险与人身险的费率界定 (六)财产保险 1.概述 2.企业财产保险 3.家庭财产保险 (七)人身保险 1.概述 2.案例分析 (八)责任保险 1.责任保险概述 2.产品责任保险 3.公众责任保险

4.雇主责任保险 5.职业责任保险 (九)再保险 1.再保险的概述 2.再保险的作用与发展 (十)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的功能与特点 2.社会保险制度 3.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课外作业无 三、实验无 四、实习无 五、课程设计无 六、教材及参考书 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保险学——理论与实务》,吴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参考书:《农村保险理论与实务》陈万明,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金融与保险》期刊,中国人大 《保险学概论》朱志忠、彭喜锋编著,学苑出版社出版 1999 《保险学导论》许罗平、陈平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 《保险概论》《保险概论》编写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保险学》徐文虎、曹恒春、周建中主编 2000 II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会计、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之一。计划课时32课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中外保险史及其现状。掌握财险,人身险及责任险的基本条款等等。 二、课程的具体要求 (一)风险管理和保险 掌握风险、纯粹风险、投机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定义;了解风险的组成要素以及在日常实例中的辨别;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选择。 (二)保险概论 记住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定义;理解保险与储蓄、救济的区别;重点掌握一般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了解社会后备基金的主要形式;熟悉保险基金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保险资金的运动过程。 (三)保险的基本原则 精读全章,灵活掌握各项原则在保险中的运用。 (四)保险合同 了解保险合同的概念、特性;理解保险合同的种类。掌握保险合同的主体和基本内容;掌握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变更;了解合同终止的几种形式。掌握仲裁的定义。 (五)保险合同的数理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完整篇.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31 案例3:海尔集团:信息化助力创造世界名牌 1.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22年的发展历程使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最大、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规格最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集团,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一年一个新台阶,是和海尔集团高度重视、运用、推广、发展信息化工作分不开的。 2.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

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42个大中城市的备品备件管理。 (6)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设计与模具加工系统:应用了业界领先PRO/E、UGII、Cimatron、C-Mold等,可以为用户提供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5学分3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方向课,属于管理类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面向管理,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技术平台,利用系统的观念,数学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研究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事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设计、处理和应用,培养学生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本课程侧重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门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阶段并不要求去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通过上机实验和教学软件的演示拓宽视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设计小型的MIS系统; 3.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教案

厦门湖里区人才中心信息治理系统 建 议 草 案 厦门鑫顶点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 086-592-5325610 传真: 086-592-5325620 邮件: market@https://www.doczj.com/doc/a714880774.html, 本方案要紧从系统分析、系统方案、客户服务、系统维护、日程安排五个方面。讲述如何进行“湖里区人才中心”信息治理系统的建设、维护、运作过程,从湖里区人才中心的经济实力、信息规模、人才配备、技术条件等方面动身,并结合人才行业的目前与今后进展方向,提出的可行性建议方案。本系统的不单为区人才提供强大的信息治理系统,并使配套网站“特区人才网”成为权威、专业的人才中介服务商务网站,协助你公司的人才治理系统与国际网站无缝接轨,并使网站进展成为集企业招聘、人才求职、毕业生公布、社会考试、社会、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全方位人才中介服务网。

模块划分为:机构简介、人才求职、企业招聘、培训进展、行业动态、政策法规、个人助理、企业助理、治理系统等九个功能模块。 2.4.1 机构简介: 提供机构的各类介绍信息与服务信息及其网站的背景及其综合介绍,目的是让扫瞄者对你机构与网站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信息包含公司介绍、业务介绍、服务介绍、联系信息、网站介绍、加盟体系、网站声明、意见反馈、刊登广告、合作伙伴、网站地图、在线反馈等。 2.4.2 人才求职:(采纳动态语言开发) (1).会员注册: 让个人会员注册与公布个人信息,个人简介,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工作技能,个人照片,详细介绍,求职意向,

并公布到网站的人才信息库,让企业检索人才档案库并扫瞄并查阅其信息。为保证网站上人才信息的正确性,依照会员的级不限制保证合法个人会员才能进行一些相关操作,会员信息必须人才网业务人员审核后才能对企业进行公布,其操作依照系统采纳开关设定功能(如公布人才信息功能可依照系统开关可设定成三种公布模式:1、自由会员公布2、验证会员公布3、收费会员方能公布,以此保证网站上人才信息的正确性),会员可依照的需要设定其简历格式,简历上依照会员的级不加盖不同的人才网印章。 会员级不分类:(1.自由会员 2.验证会员 3.收费会员) a. 会员由网站直接注册,会员级不为自由会员,其注册信息必须通过人才网业务人员审核后设定其级不为验证会员。 b. 会员由人才网业务人员直接输入,其会员级不直接设定为验证会员。 c. 会员交纳费用给人才网,由人才网业务人员进行输入,会员资格设定为收费会员,并输入其在人才网的个人帐号,以后每月依照系统设定的收费标准直接扣款,直到存款不足。 (2).工作查询: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 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使用的知识,获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根据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建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 1.1信息化与管理 1.2系统与信息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组织与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 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建立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讲,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它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后面列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给出,教学要求的层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 4 .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保险学教学大纲

保险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风险概述 一、知识点 1.风险的概念 2.风险的特点 3.风险的三要素 4.风险的分类 二、重点与难点 风险的三要素 第二节风险治理 一、知识点 1.风险治理的概念 2.风险治理的差不多程序 3.风险的处理方式 二、重点与难点 风险的处理方式 第二章保险概述 第一节保险的概念 一、知识点 1.保险的含义 2.保险的要素 3.保险的对象 4.保险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保险的要素 第二节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一、知识点

1.保险的职能 2.保险的作用 二、重点与难点 无 第三节保险资本与保险基金 一、知识点 1.保险资本的含义 2.我国保险资本的要求 3.保险基金的含义 4.保险基金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保险基金的特点 第三章保险的分类 第一节保险的宏观分类 一、知识点 1.保险的三种宏观分类 2.各类保险的区不 二、重点与难点 各类保险的区不 第二节商业保险的分类 一、知识点 1.按照保险实施方式分类 2.按照保证主体分类 3.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4.按照保证范畴分类 5.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二、重点与难点 无 第四章保险合同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其特点

1.保险合同的概念 2.保险合同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保险合同的特点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 一、知识点 1.保险合同的主体 2.保险合同的客体 3.保险合同的内容 二、重点与难点 保险合同的主体 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 一、知识点 1.保险合同的订立 2.保险合同的生效 3.保险合同的履行 4.保险合同的中止 二、重点与难点 保险合同的履行 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变更与终止 一、知识点 1.保险合同的变更 2.保险合同的终止 二、重点与难点 保险合同的终止 第五节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一、知识点 1.保险合同的讲明原则 2.保险合同的讲明方法 3.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无 第六节保险合同的种类

保险学授课教案 第一章 保险概述

第一章保险概述 本章重点:理解风险、危险的概念、危险与风险的关系;可保危险的特征;危险管理的步骤;危险管理各种技术的特征和适用情况;保险的定义和本质;保险的构成要素。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风险、纯粹风险;掌握可保风险的特征,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以及在日常实例中的辨别;理解风险的特征;掌握风险管理的定义,了解风险管理的过程;牢记保险的定义;深刻理解保险的职能,正确认识保险的作用。 本章内容 第一节危险管理与保险 问题:为什么要保险? 1.各种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损害巨大 2.个人或集体对危险损害后果难以独自承担,需要社会化的危险分散与控制机制 一、危险的概念 危险是纯粹风险,也是产生保险的前提和根源。危险和风险是二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1.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未来结果的随机 不确定性。 随机不确定性: 2、风险的分类 风险分类:收益风险 纯粹风险 投机风险 3、危险----纯粹风险即“危险”。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它是存 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危险的特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可测性、

可变性 4、危险的分类: 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危险因素根据性质可分为:有形危险因素和无形危险因素。 ◆有形危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也称 实质危险因素;物理危险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 加损失机会和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无形危险因素――包括: 道德危险因素:人们以不诚实、不良企图或欺诈行为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或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在保险的场合,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投保人利用保险谋取不正当利益——故意的 心理危险因素: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和过失,导致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的风险——非故意的 3.危险事故:被称为危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或损失增加的直接的或外 在的事件。 危险事故和危险因素的区分有时并不是绝对的。 4.危险损失:包括: 直接损失----在发生危险事故时立刻或首先导致的损失,亦称事故现 场损失 间接损失----关联损失或费用损失,是事故发生后,受其影响而发生的损失或额外费用的支出 5.危险载体-----指危险的直接承受体,即危险事故直接指向的对象。

《信息管理系统》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融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多种科学与技术的新兴边缘型、交叉型学科。随着21世纪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系统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已形成共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成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主干课程,以及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重点课程。 本课程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掌握系统建设的基本方法、技术,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应用,能够把握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将来能综合运用课程所学,迅速投身到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去。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要素 2.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4. 了解系统分析与设计 5. 掌握系统实施与管理 6.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

实训三系统分析 6 实验法、实训法 总计48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要素……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信息及其特性、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了解信息的类型;熟悉信息的生命周期;掌握系统及其属性;了解系统的类型;熟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管理的含义、职能及现代管理原理;了解管理的性质、方法;熟悉管理的对象及不同组织形式的管理;正确认识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深刻理解企业信息化及其要求。 重点和难点:信息及其特性、信息与数据的关系;系统及其属性;管理的含义、职能及现代管理原理 第一节信息 一、信息和信息特性 二、信息与数据 三、信息的分类 四、信息的生命周期 第二节系统 一、系统的定义 二、系统的性质 三、系统的分类 四、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三、管理的对象与方法 四、管理的组织形式 五、现代管理原理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一、信息与管理 二、管理与系统观念 三、管理与信息化 四、案例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了解发展过程;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方法及主要分类;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类型;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含义;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开发原则;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掌握结构化方法;熟悉原型化方法;了解其他方法重点和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开发原则;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结构化方法;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保险学-教学大纲

《保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003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34 讲课学时:34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 2 适用对象:保险学(精算) 先修课程: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保险法学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基本知识,了解保险的主要种类,熟悉保险经营的基本环节和保险市场的运作程序、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用所学的理论对保险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初步学会用保险来管理个人、家庭和企业的风险,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 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保险的产生与发展过历史、保险的分类、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保险业经营、保险市场、保险监管等基本理论知识。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让较缺乏保险实践经验的学生能够较好掌握保险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堂讲授一定要增加实例,同时多采取提问方式或讨论

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其间还可以请再保险公司的有关专家做有关再保险实务的报告。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 每一章节课后都会有思考题,同时对于重点章节会有课堂考察与练习。 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 本课程是保险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保险的基本原理,为将来毕业后胜任保险工作打下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教学内容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上学期选课时选修保险学属于机缘巧合吧,当时保险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至于骗人,但也不是太靠谱。当然这对于“保险”来说很不公平,毕竟保险本身来说是利国利民的,只是有些保险推销员在前几年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推销,造成了公众对于保险的一种误解。不过随着最近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险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发达的城市也经常出现天价保单,这足以说明当下我们对保险业的认可与赞同。我记得课程刚开始时老师并没有直接讲保险,而是从风险和风险管理开始讲起,让我们大家对日常的一些风险有了直观的认识,让我们明白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然后让我们每个人设计出自己家庭的风险管理方案,从而来加深我们对风险管理的认知,我也通过这个过程意识到保险在风险管理里的重要地位,对保险的认识也就趋于正面化了,但仍然不太全面。后来随着老师课程的深入和对借阅书籍的阅读,我也就对保险的含义,特征,职能和分类有了更多的直观了解,从而消除了我对保险的一些误解。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双十原则”,即拿年收入的10%来购买保险,保障是年收入的10倍,我感觉这个就十分合理,既能获得保障,又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当然经济条件好的,可以拿年收入的10-20%来获得更多的保

障;差一点的适当降低一点,量力而行。之后老师还让我们写出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写完之后我就感觉保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老师的课就讲述了保险合同,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特征,种类及构成等等,使我感觉到保险合同的签订也是需要详细斟酌的,不是我拿钱买保险,看合同就签字,而是要仔细的阅读合同,明白合同每一项的含义后再签字确认。此外老师还讲述了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变更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保险的基本原则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和可保利益原则等。而且在整个的授课期间老师也通过自己购买保险的经历来说明保险对我们生活的积极保障作用,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总之,通过这短短几周的课程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消除了我对保险的误解和抵触心理,还使我对保险有了正确和相对全面的认识。我认为保险并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在风险到来后,使我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保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购买合适的保险,这样对我们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都是极有好处的。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上了保险学课程,通过学习使我收获颇丰。 1、XXX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法,在与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