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机械结构简介

电梯机械结构简介

电梯机械结构简介
电梯机械结构简介

电梯机械结构介绍电梯类型:

驱动方式:

1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 drive lift

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2 强制驱动电梯(包括卷筒驱动)positive drive lift

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电梯整机机械部件介绍:详见电梯整机零部件简介图

--------- 曳弓I电机

--------- 电引机

--------- 曳引圳

--------- 限遽器

櫃I■开董(UP)

厅门

报站钟

召唤箱

垃置检测落

轿顶电吒旃

時疔电址

援冲善

限逊器钢藝繩

主机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送动力,使电梯运行。

方式:1曳引驱动 利用曳引轮与钢丝绳的摩擦力输出动力;(需校核曳引力)

2、强制驱动 利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

(不介绍)

组成:主要由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 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减速箱、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 擦力驱

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2. 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 丝绳。

3. 导向轮:为增大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 轿厢一

侧而设置的绳轮。

4. 反绳轮:在轿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 成不同

的曳引比。

5. 安装附件:主要有架机梁、底座、橡胶垫等。

二 . 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蔽怖吊顶

轿内脂层器

轿门

地扳

慑帳开S(DOWN)

对蛋导軌

轿厢导紈

安全钳动作时,提供支持。

组成: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组成。

1. 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由钢轨和连接板组成。

2. 导靴:设置在轿架和对重装置上,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导轨运行的导向装置。

3.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三. 轿厢:功能:用以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组成:由轿架和轿厢组成。

1. 轿架:固定和支撑轿厢本身和运载重量的承重框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等组

成。

2. 轿厢: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由轿底、轿壁、

轿顶、装饰顶等组成。

四. 门系统:功能:封住层站出入口和轿厢出入口。组成:由轿门、层门、开门机、门套等组

成。

1. 轿门: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门板、轿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2.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由门板、层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

等组成。

3. 开门机:使轿厢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4. 门套:装饰层门门框的部件,主要起定位及保证与门扇之间的间隙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的作用。

五. 对重装置系统:

功能:用来平衡全部轿厢质量和一部分额定载重量,提供曳引力。对重加安全钳是ACOP 的方式之一。

组成:由对重块和对重框架等组成。

1. 对重装置:由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相连接,在运行过程中起平衡作用的装置。

六. 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组成:主要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等组成。

1. 限速器: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

装置。

2. 安全钳:限速器动作时,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行保持静止运行状态,并能夹紧在导轨上

的一种机械安全装置。

3. 缓冲器:位于行程端部,用以吸收轿厢动能的一种弹性缓冲安全装置。

4. 门锁装置:轿门与层门关闭后锁紧,同时接通控制回路,轿厢方可运行的机电联锁安

全装置。

5.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

6.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曳引驱动电梯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的装置。

7. 极限开关:当轿厢运行超越端站停止装置时,在轿厢或对重装置未接触缓冲器之前,

强迫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安全装置。

电梯型式试验认证包括:整机、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曳引机、控制柜、导轨、绳头组合、玻璃门或轿壁以及耐火层门等部件

电梯机械部分相关系统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电梯机械部分相关系统 的原理及结构设计

前言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采用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研制出带有安全制动装置的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本次设计的电梯主要是为家庭使用的货梯,具有载重量大,速度慢的特点。 目录 一、总体设计方案 (4)

浅谈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浅谈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摘要:我国的高层建筑历史发展比较短暂,在解放前期自行设计、施工的高层 建筑几乎是空白。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尤其南 方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今年在武汉开工建设将超过迪拜的高层建筑再一次 证明了我国在高层建筑方面已经进入了世界建筑的先进水平。同时我国在电梯方 面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经验、达到了能够满 足自身发展的水平。现在的高层建筑已经是城市建筑的主要组成者,电梯也伴随 着高层建筑成为了高层建筑配套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关键词:电梯;机械装置;安全设计 一、电梯的机械装置 1.1 限速器装置 电梯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限速器装置是电梯当 中较为重要的装置之一,如果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超出规定范围,限速器装置则 会启动限速系统。例如,当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在规定速度的115%以上,限速 器则会迅速开启危险防控系统,并在安全钳的辅助之下,对电梯当中的齿轮进行 控制,依靠滑动摩擦力,对齿轮实施夹紧,使齿轮能够保证对电梯的轿厢进行锁紧。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连杆机构的设置,使限速器装置可以及时发出指示信号,并对电梯控制系统当中的电路进行切断处理,使电路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钳的有 效控制,提升轿厢管控质量。另外,限速器装置的使用还配备了相关的安全复位 系统,使得后续的轿厢运行可以在安全开关的控制下保持均匀的速度。安全钳的 控制时间较长,并且可以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操作。安全钳的安全性能防控 机制较为健全,在安全钳并没有收到外部控制因素调节的情况下,电梯的轿厢不 可以恢复使用,使电梯的安全防控机制可以在人为因素的操纵下进行安全保护。 1.2 缓冲器装置 缓冲器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施,也能在电梯的安全防 控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如果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防控机制失灵等问题,则要结合现阶段的缓冲器装置运行速度情况对轿厢实施控制,使轿厢不会在 出现安全问题的状态下受到轿厢周边物质的影响。另外,缓冲器装置还能对不可 避免的轿厢安全事故实施控制,将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另外,缓冲器装置的 使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使用效率,当电梯可以在正常模式中运行的情况下, 缓冲器装置不会对电梯轿厢构成安全威胁,当缓冲器装置只能根据弹簧的状况进 行调节的过程中,缓冲器可以通过液压机制的应用实现电梯轿厢安全性的保证, 使电梯能够在缓冲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弹性性能的控制。缓冲器装置的运行效率具 备较强的控制性,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量的释放,而轿厢装置在使用 的过程中,不太容易产生回弹问题。另外,缓冲器装置的使用还能很大程度上降 低电梯轿厢的噪音,使电梯的速度调节不会造成电梯的质量问题。 1.3 终端保护装置 当前很多电梯装置的系统对安全防控的要求较高,因此,终端保护装置比较 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要按照现阶段的轿厢运行规律特点,对轿厢能 否实施连贯性运行进行控制,使轿厢可以避免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击性因素的影响。另外,要结合现阶段的终端运行技术要求,对保护装置的支架系统实施设置,使 终端保护装置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好地受到开关装置的控制[4]。一般情况下, 在终端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开关装置的属性分析十分重要。另外开关装置不

设备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设备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车间设备档案不健全,对设备的运行周期不能及时了解,设备维修计划不能及时实施,其二是设备故障的诊断不及时,造成设备得不到预防修理,以上原因是导致设备使用周期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过度运行设备,维修水平不过关,粗暴对待设备等等都是导致设备运行周期达不到预期的原因。 设备管理的新潮流——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参与 全系统是指:设备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与管理,做到智能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生命周期,加强设备的使用率。全效率是指:设备的综合效率。全员参与:设备管理有关的人员和部门都要参与,加强设备定期管理意识 实现设备的全系统管理推荐:设备管理系统 重庆六业科技根据长期的市场调研,总结各大工厂、国企、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设备文档的管理,设备缺陷分析及事故管理,维修计划排程和成本核算,预防性维修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是目前企事业设备管理最好的帮手。 设备管理系统有什么功能: 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润滑情况记录。 设备文档管理:设备相关档案的登录、整理以及与设备的挂接。 设备缺陷及事故管理:设备缺陷报告、跟踪、统计,设备紧急事故处理。 预防性维修: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维修计划排程: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工单的生成与跟踪:对自动生成的预防性、预测性维修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工具、工作步骤、工作进度等的计划、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跟踪工单状态。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处理备件日常库存事务(接受、发料、移动、盘点等),根据备件最小库存量或备件重订货点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跟踪备件与设备的关系。 维修成本核算:凭借工作单上人员时间、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务等信息,汇总维修、维护任务成本,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分析比较。

0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完整版)

机房机械设备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材料要求: 2.1.1 机房机械设备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且完好无损。 2.1.2 承重钢梁和各种型钢的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1.3 若主机、发电机基座采用钢板制作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20mm。限速器、钢带轮基座使用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且所有钢板表面要平整、光滑。 2.1.4 焊接采用普通低碳钢电焊条,电焊条要有出厂合格证。 安装用的机螺丝、膨胀螺栓、水泥等规格、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2.2 主要机具: 倒链、钢丝绳扣、水平尺、线坠、钢板尺、盒尺、电、气焊工具、电焊机、扳手、榔头、撬杠、钢锯、电锤、塞尺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机房门窗要齐全,地面干净,照明符合有关要求,且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3.2 机房建筑结构必须符合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地面孔洞的位置、大小要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2.3.3 吊装机器的挂钩要符合设计要求。 2.3.4 若机器在地面上安装时,地面一定要抹平、抹光。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 → 3.2 安装承重钢梁: 3.2.1 钢梁安装前要刷防锈漆(交工前再刷一道)。 3.2.2 按安装图确定钢梁位置。 3.2.3 安装曳引机承重钢梁,其两端必须放于井道承重墙上(或承重梁),深入长度应与墙(或梁)外皮齐。如曳引机承重钢梁长度不足,其深入长度应保证至少超出墙(或梁)的中心线2cm以上,且不应小于7.5cm。在曳引机承重钢梁与井道承重墙(或梁)间垫δ≥16mm,面积大于接触面的钢板。 根据不同条件,选下列安装方法之一进行安装: 3.2.3.1 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下:在井道顶层高度能满足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钢梁宜安于楼板下,并将钢梁与楼板浇成一体(图5-68)。 3.2.3.2 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上:审核机房高度,当钢梁安于楼板下顶层高度不能满足

电梯常识之曳引式电梯基本结构

电梯常识之曳引式电梯基本结构 文章类型:电梯常识文章加入时间:2006年9月15日8:55 曳引式电梯是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梯,现将其基本结构介绍如下。 1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由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曳引轮等组成,它是电梯的动力源。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的作用是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 当钢丝绳的绕绳比大于1时,在轿厢顶和对重架上应增设反绳轮。反绳轮的个数可以是1个、2个甚至3个,这与曳引比有关。 2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等组成。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轨固定在导轨架上,导轨架是承重导轨的组件,与井道壁联接。 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直立方向。 3 门系统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锁等组成。 轿厢门设在轿厢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门锁装置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 开门机设在轿厢上,是轿厢门和层门启闭的动力源。 4 轿厢 轿厢用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它是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轿厢体空间的大小由额定载重量或额定载客人数决定。 5 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对重将平衡轿厢自重和

设备管理系统性能介绍

设备管理系统性能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分工的精细化,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企业的设备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如:设备采购、管理、保养、维修困难,设备数据信息滞后;填写设备卡片、设备台帐、各种单据的工作人员多,效率差,工作交叉,导致设备管理效率低、质量差;设备管理备品、备件的仓储和使用不科学;现代设备管理技术不能满足未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设备管理系统性能介绍成为企业选型时关注的重点,也逐渐被看作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制造企业中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设备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的趋势,设备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成为制造企业生产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重点对设备管理系统介绍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对此有需求的朋友提供参考或帮助。 设备管理系统开发注重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及时更新设备档案信息、设备备件检修、备品使用、设备运行状态等,并根据企业设备管理标准指标、参数,实现高效的设备维护、维修、保养、采购、应用等方案的制定,及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高效

管理,保证设备全程处于最佳状态。此外,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将设备管理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减少大量重复无用的工作,提升设备综合效率,优化企业的设备资源配置,保证设备能够随时投入生产或使用,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 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微电子、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呈现加速发展,设备管理软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以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为基础,获取设备状态信息,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针对不同的设备故障,系统提供多种维修方式。今后,依托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设备管理系统将实现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一体化管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将成为设备管理系统的主导思想。 河南云工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相应的通信设备、办公设备,实现设备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集设备基准信息库、设备日常保养、异常处理、检修维护、维修费用控制、备件跟踪消耗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于一体,提升设备管理的整体效能,优化设备应用的战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系统应用信息采集将新装置、新材料和新技术加以优化组合对旧机实施修复,使修复后的旧机接近甚至超过新机的性能,当今,随着电液技术,CAD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在设备管理中广泛应用,系统将集成化、智能化对新型设备机械进行管理,缩短设备的更新周期。

电梯的机械装置及机械结构 程海洋

电梯的机械装置及机械结构程海洋 摘要:垂直空间依赖于电梯,随着各地区对于空间的不断开拓,高层建筑建设 的不断加快,电梯越来越受到的关注,我国电梯的生产量和使用量现已跃居世界 榜首,电梯的机械装置是保证电梯运行质量的重要装置,由于电梯需求量在不断 增加,对电梯机械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该文深入地分析了电梯当中的一系列机械 装置和机械的结构情况,并对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电梯机械装置机械结构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普及使得很多电梯装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因此,对电梯的机械装置和机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成为了很多城市建筑领域工 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分析电梯的机械装置和机械结构,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 电梯的运行质量。 1电梯的机械装置 1.1限速器装置 电梯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限速器装置是电梯当 中较为重要的装置之一,如果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超出规定范围,限速器装置则 会启动限速系统[1]。例如,当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在规定速度的115%以上,限 速器则会迅速开启危险防控系统,并在安全钳的辅助之下,对电梯当中的齿轮进 行控制,依靠滑动摩擦力,对齿轮实施夹紧,使齿轮能够保证对电梯的轿厢进行 锁紧。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连杆机构的设置,使限速器装置可以及时发出指示信号,并对电梯控制系统当中的电路进行切断处理,使电路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钳 的有效控制,提升轿厢管控质量。另外,限速器装置的使用还配备了相关的安全 复位系统,使得后续的轿厢运行可以在安全开关的控制下保持均匀的速度。安全 钳的控制时间较长,并且可以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操作。安全钳的安全性能 防控机制较为健全,在安全钳并没有收到外部控制因素调节的情况下,电梯的轿 厢不可以恢复使用,使电梯的安全防控机制可以在人为因素的操纵下进行安全保护。 1.2缓冲器装置 缓冲器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施,也能在电梯的安全防 控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如果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防控机制失灵等问题,则要结合现阶段的缓冲器装置运行速度情况对轿厢实施控制,使轿厢不会在 出现安全问题的状态下受到轿厢周边物质的影响。另外,缓冲器装置还能对不可 避免的轿厢安全事故实施控制,将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3]。另外,缓冲器装置 的使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使用效率,当电梯可以在正常模式中运行的情况下,缓冲器装置不会对电梯轿厢构成安全威胁,当缓冲器装置只能根据弹簧的状况进 行调节的过程中,缓冲器可以通过液压机制的应用实现电梯轿厢安全性的保证, 使电梯能够在缓冲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弹性性能的控制。缓冲器装置的运行效率具 备较强的控制性,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量的释放,而轿厢装置在使用 的过程中,不太容易产生回弹问题。另外,缓冲器装置的使用还能很大程度上降 低电梯轿厢的噪音,使电梯的速度调节不会造成电梯的质量问题。 1.3终端保护装置 当前很多电梯装置的系统对安全防控的要求较高,因此,终端保护装置比较 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要按照现阶段的轿厢运行规律特点,对轿厢能 否实施连贯性运行进行控制,使轿厢可以避免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击性因素的影响。

电梯机械构造及机械安全装置的探讨

电梯机械构造及机械安全装置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06T13:58:58.7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温裕坚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梯事业的发展。 广东西江电梯有限公司 52853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梯事业的发展。电梯机械设备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带给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因此,必须对电梯的机械安全构造进行一定的分析与了解,以在电梯系统中合理增设一些安全装置,以减少电梯在运行时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主要对电梯的机械构造与机械安全装置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电梯;机械构造;机械安全装置;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作为高层建筑必备的电梯机械设备成为了必备。电梯的设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钢铁混凝土建筑材料结构的不断兴起,对电梯这种机械和电气详解个的大型设备进行研究就有现实意义,它具有种类繁多的部件和复杂的内部结构,因此也相应的出现多种情况的安全隐患。电梯事故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就电梯机械结构构造和应对安全隐患的装置进行探讨,保障电梯机械设备安装和选用的科学合理。 1、电梯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通常还会增加一个安全保护系统。从空间上划分:机房部分(电源开关、控制柜、曳引机、导向轮、限速器),井道部分(导轨、导轨支架、对重、缓冲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随行电缆、底坑、井道照明),层站部分(层门、呼梯装置、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置、层楼显示装置),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置、安全窗、导靴、轿内操纵箱、指层灯、通讯报警装置),其中机械部分包括:轿厢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导向系统、曳引系统、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而电气部分则由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电梯的八大系统如图 1 所示。电梯在平常的生活使用过程中,一般有两种工作情况:升降和维护。用 1:1 绕绳电梯为例,电梯的升降工作原理是曳引轮由电动机带动运转,牵引钢丝绳进行工作。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是电梯厢和对重,当电梯的电动机进行变速转动时,减速器联动进行曳引,带动曳引轮运转,由于曳引轮和钢丝绳相互摩擦,在两者中间产生足够的牵引力,从而实现了电梯的升降动作。当电梯在工作中发生故障时进行抢修或是对电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称为电梯的维护系统,从而保证电梯安全良好运行。 2、电梯机械构造 2.1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是为整个电梯提供动力传输的装置,使电梯完成向上或向下的运动。曳引系统通常由曳引机、钢丝绳和导向轮等组成。曳引机是提高电梯能源和曳引的主要机械,由它来驱动电梯的厢体和对重装置上下运动。曳引机通常由曳引用的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曳引轮和底座组成。 通过按照是否配备减速箱,将曳引机分为无齿轮曳引机和有齿轮曳引机两种,两种类型的曳引机用途不一,各有各自的优势。无齿轮曳引机不配备减速箱,由电动机作为传动的动力装置,直接将拖动装置的动力传递到曳引轮上。传动效率较高、噪声较小、传动过程较为平稳,但同时耗电量较大。有齿轮曳引机通过中间减速器将拖动装置的动力传递到曳引轮上。其中的减速箱通常采用蜗轮和蜗杆传动(也有用斜齿轮传动),其目的是减小曳引机运行时的噪声和提高平稳性。 2.2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包括导轨、导轨架和导靴三部分组成,目的是为了让对重和轿厢在井道中保持正确的行驶路线,避免偏离轨道运行,同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当发生超速或坠落等意外情况时能够让轿厢在导轨中卡死,避免事故的发生。导轨,为轿厢提供导向作用,避免其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保持其在井道中的位置正中,防止其发生倾斜或偏离。在电梯的导向系统中通常拥有四根导轨,两根为对重框设置的导轨,另外两根为轿厢设置的导轨。导轨的连接是通过端部的凹凸形的榫头和榫槽楔合定位,底部用连接板将两根导轨固定。此外,导轨不能直接紧固在井道内壁上,它需要固定在导轨架上,固定方法一般不采用焊接或用螺栓连接,而是用压板固定法。 导靴,导靴的凹形槽与导轨的凸形工作面配合,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着导轨上下运动,防止轿厢和对重装置运行过程中偏斜或摆动。导靴分别安装在轿厢和对重装置上。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上梁和底部安全钳的下面,共四个。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框的上部和下部,一共四个。实际上导靴是在水平方向固定轿厢与对重位置。 2.3 门系统 电梯轿厢的门系统由轿门、厅门、开关门系统和门保护装置等组成,整个门系统是电梯安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避免乘坐电梯的人员发生坠落,保护轿厢内乘客不与井道发生接触。目前常用的开关门方式为中分式开关门,能够最快速的进行乘客的上下电梯。只有在电梯的轿门和厅门均关闭后,电梯才会启动,这样设置也是为了保证乘客的乘梯安全和电梯的稳定运行。同时为了防止电梯在关门时将人夹住,在轿门上常设有关门安全装置(即安全触板或光幕)。 2.4 轿厢系统 轿厢系统包括轿厢架和轿厢体两部分,电梯中的轿厢是直接与乘客接触的电梯装置,起到运送乘客上下的作用。轿厢架又分为上梁、

设备管理软件使用办法

设备治理软件使用手册 一:系统简介 该系统要紧用于智能大厦的设备治理,一幢高度智能化大厦的给排水,消防,照明,门禁,防盗报警,电梯,娱乐休闲,停车场,办公,通讯等设备投资巨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这成千上万个设备分布于信息枢纽大厦主楼和附楼的每一层楼中,对这些设备的治理,需要用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治理。 该系统记录设备最差不多的资料,如设备名称,类型,编号,位置等。 建立相关的资料库,详细介绍设备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设备相关的资料库详细记载设备厂家,供应商的地址,电话,联系人,原施工单位的地址,电话,联系人,施工图,以及当前备件数等等。 必须建立相关的资料库详细记载当前设备状态,设备治理者。 详细记载每一设备的维修记录,故障分析,结论,解决方案,以便提供今后参考。

治理人员可依照具体情况制定维护打算,系统依照打算提醒维护人员实施并填写日志。 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如提醒治理者当前哪个设备备件不足,哪个设备没按打算进行维护,能为治理者协调工作。 若与BMS,BAS 系统结合,可实现即使短信通知治理者。 二:操作 一)界面简介: 功能键 项目 设备清单 系统 位置 设备治理 子系统

按功能键将进入各具体功能。 按项目栏,系统栏,子系统栏,位置治理栏查寻设备,列在右上的列表里。 右下角为设备治理区,具体详细治理设备。 二)差不多资料录入 1.项目登记,楼宇登记,部门登记。 《到第一个记录。 〈到下一个记录。 〉到上一个记录。 》到最后记录。 增加:先按增加,接着录入内容, 按确定完成操作。 修改,删除类同。

2.用户注册。 先完成部门的注册以便在那个地点能够选择。不用填写部门。 操作: 先填写或修改资料,再按增加或修改完成。删除时先选定记录后按删除完成。 以下操作同用户注册。

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 杨凯杰

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杨凯杰 发表时间:2017-11-16T18:19:33.1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杨凯杰 [导读]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梯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多,也越来越重视电梯的安全。特别是电梯的动态特性,对电梯整体运行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梯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多,也越来越重视电梯的安全。特别是电梯的动态特性,对电梯整体运行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剖析电梯机械系统,为电梯动态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文章对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模态分析;动态响应;灵敏度分析;优化设计 前言 电梯的组成十分复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对电梯机械系统进行了分析,将其详细分为了5个部分,分别为轿厢和对重装置、导向系统、层轿门和开关门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以及驱动系统。正是由这5部分组成了电梯机械系统。在实际研究时,需要对这5部分进行研究和设计,并分别对其进行质量控制。轿厢和对重装置中的轿厢是人们乘坐的空间,对重可保证轿厢的平衡,提高人们在轿厢内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导向系统主要是确保电梯在轨道上的稳定行走;层轿门和开关门系统利用机电控制电梯门;机械安全系统可保证电梯内部人的安全;驱动系统可为电梯提供动力,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转。 1 电梯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 1.1 曳引机的升降原理 曳引机在电梯工作时,需要对轿厢拉拽,从而确保整个轿厢的上下移动。在实际工作时,对整个曳引机的要求较高,我们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曳引机包括钢丝绳滑轮等部分,整个机械对钢丝绳的要求较高,我们需要对钢丝绳的松紧度和滑轮的光滑程度等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质量不合格,则会严重影响整个电梯的运行质量。 1.2 曳引能力的设计 曳引能力是对电梯托运能力的体现,曳引能力越强,每次运输的人数就越多。对于高层建筑,人流密度较大,需要设计运输人数较多的电梯,进而对电梯的曳引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确保电梯的正常施工和设计目标的实现。 1.3 电梯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可起到人员保护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门相关的部分进行研究,确保其整体质量。门系统可对电梯的门进行机械化控制,确保门的正常运行。门系统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对电梯进行控制,需要我们加大对门系统相关的机械设备研究。 2 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 机械动态优化设计主要是指系统参数的数值优化,其研究内容是将数学规划理论、机械振动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结合起来,以计算机为工具,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可靠而又高效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有:(1)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动力学模型。(2)选择有效的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本质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将系统的动态特性问题考虑进去,从而取代传统设计中所使用的先依据静态设计规范及理论设计出样品或样机,再不断进行修改的设计方法,即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其目的是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就对产品的动态性能进行优化,这是一项正在迅速发展的技术,它涉及到现代动态分析、计算机技术、产品结构动力学理论、设计方法等许多学科,由于其涉及问题的复杂性,迄今为止还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动态优化设计理论、方法和体系。 2.1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约束优化设计问题的方法称为约束优化方法。目前,已有很多的方法来解决这类约束优化设计问题。如:随机方向法、复合形法、惩罚函数法、增广矩阵法等等。由于复合形法在设计初始复合形的形状时不必保持规则的图形,并且对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性状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此种方法的适用性较强,在机械优化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采用复合形法。 复合形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可行域内构造一个具有k个顶点的初始复合形。对该复合形各顶点的目标函数值进行比较,找到目标函数值最大的顶点(最坏点),然后按一定的法则求出目标函数值有所下降的可行的新点,并用此点代替最坏点,构成新的复合形,复合形的形状每改变一次,就向最优点移动一步,直至逼近最优点。 2.2 电梯机械系统垂直方向动态特性优化设计 高速电梯机械系统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对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较大,本文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以电梯轿厢加速度响应作为优化对象,以其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大小来近似模拟厢体质心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在各个时间段上的有效值的大小,电梯机械系统垂直方向的动态特性优化设计目标函数表达为: 电梯水平方向的动力学模型为两刚体10自由度模型,轿厢的振动加速度简化为轿厢质心的振动加速度,轿厢质心的加速度分为前后x

电梯机械部分系统结构设计说明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电梯机械部分系统结构设计

摘要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较高层建筑的乘客电梯,其轿厢由电力拖动,运行在两根垂直度小于 15°的刚性导轨上,在规定楼层间输送人或货物。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圆柱斜齿轮传动装置和曳引机采用 2:1 绕法。相比蜗轮蜗杆传动,采用齿轮传动传动效率更高,这一点在电动机的选择部分有所体现。曳引机采用 2:1 绕法,相当于一级减速比为 2:1 的减速装置,有利于降低减速器的减速比,从而有利于减速器的设计。 结合课程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容包括:总体方案设计、传动装置计算、装配草图绘制、正式装配图绘制、零件图绘制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其中,传动装置的计算主要包括: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和校核,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和校核,高速轴、中间轴和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轴承的选择和校核,键的设计和校核,箱体及其他部件的设计等。 本次课程设计,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减速器这一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部件设计过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制造工程基础、工程制图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解决设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最终完成的容包括Solidworks三维模型、Autocad二维装配图以及零件图以及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总体方案设计 (3) 三、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14) 四、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23) 五、高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32) 六、中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41) 七、低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52) 八、高速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61) 九、中速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64) 十、低速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67) 十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联轴器) (70) 十二、中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齿轮2) (71) 十三、中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齿轮3) (73) 十四、低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齿轮4) (74) 十五、低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联轴器) (75) 十六、箱体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77) 十七、润滑与密封 (81) 十八、技术要求 (81) 十九、课程设计总结 (83) 参考文献 (83)

现代化曳引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探讨

现代化曳引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电梯行业的梦幻增长期,因此整个行业对电梯的设计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的建筑物都使用曳引方式的电梯,而曳引式电梯的确定包括曳引机安放位置的确定、曳引比及曳引绳缠绕方式的选取三方面内容,其确定对曳引机的结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曳引电梯机械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曳引式;电梯;机械结构;设计 前言 目前,曳引式电梯主要由八大系统组成:曳引系统、轿厢系统、电力拖动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导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系统,曳引能力是曳引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传统的曳引能力校核计算存在设计效率低,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等弊端。随之而来的智能化虚拟设计方法,因其高效、低成本的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制造业的设计进程中。 1 曳引式电梯的结构设计 1.1 结构设计 1、1.1、1. 2、1. 3、1.4.位置传感器 2.平衡配重 3.导轨 4.涨紧轮 5.电缆 6.发电电动机7.控制器8.离合器9.卷扬式提升机构10.联轴器11.自动变速器12.曳引机13.定对重14.轿厢15.重量传感器 其中,曳引电机(12)、平衡重(13)、轿厢(14)等组成了独立的传统曳引式电梯模块;而位置传感器(1)、平衡配重(2)、导轨(3)、电机(6)、离合器(8)、卷扬机构(9)、换挡机构(11)等构成平衡配重模块。两个模块是相对独立的,通过联轴器(10)进行连接,并都接受控制器(7)的控制。 1.2 工作原理 传统电梯模块与传统电梯相似,其工作原理是:轿厢和定对重通过曳引钢丝绳悬挂在曳引机上,由于重力作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存在较大的静摩擦力,当曳引机转动时,依靠这种静摩擦力使得轿厢和定对重作相对运动,从而完成轿厢的上、下运行。当传统曳引式电梯模块与平衡配重模块连接构成本文所述的电梯时,其工作原理是:称重装置实时获取负载的重量,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装置对轿厢侧总重量进行计算,并与平衡重侧的重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换挡机构的变速比,使得曳引机输出端的外负载总扭矩接近零;这样,曳引机在输出功率较小的情况下,就能带动轿厢上、下运行,其运行系统图如图1、2。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介绍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简介 工业4.0 技术解决方案

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快捷、稳定地生产,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系统需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系统 目前的问题是:厂商无法对生产设备的状态、设备的利用状况、生产的数量统计以及生产数据的信息等情况做到实时监控;无法优化生产节拍,不同设备之间无法进行联动操作。这种问题的根源是生产设备和网络检测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会严重降低厂商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生产设备(物)和网络检测(网)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智慧工厂管理系统诞生。 系统功能:系统能够做什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合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生产数量查看,报表生成及打印,下放生产计划,故障单查看及打印等众多强大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的网络平台,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系统结构:系统运用原理是什么 如上图所示,系统由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与现场设备进行交互(目前系统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各种型号的PLC、数字制式的传感器、模拟制式的传感器、具有数据输出功能的各型设备、RS23/485、Modbus、USB、TCP/IP/UDP网口通信等),通过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采集设备发出的信号数据。获取当前设备的最新状态、故障说明、使用电流/电压大小、气体大小,温度大小,工位生产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多个关键数据。

电梯井道机械设备安装(完整版)

井道机械设备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2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材料要求: 2.1.1 各部件的规格、数量应符合有关要求,且无损坏。有出厂合格证。 2.1.2 油压缓冲器活塞杆表面应干净,无锈迹且备有防尘罩。 2.1.3 各设备的活动部件,应活动灵活,功能可靠。 2.1.4 补偿绳应干净,无死弯、无锈蚀、无断丝现象。补偿链应按要求穿好防震尼龙绳。 2.1.5 地脚螺栓、膨胀螺栓及其它各连接螺丝的规格、质量都要符合有关规定。并配有多种规格金属垫片。 2.2 主要机具: 电焊机及电焊工具、活扳手、套管扳手、榔头、盒尺、水平尺、钢板尺、线坠。 2.3 作业条件: 2.3.1井道内照明的要求同第二章第三节。 2.3.2各层厅门按要求安装完毕且调整好,门锁作用必须安全可靠。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3.2 安装缓冲器底座: 首先检查缓冲器底座与缓冲器是否配套,并进行试组装。无问题时方可将缓冲器底座安装在导轨底座上。对于没有导轨底座的电梯,宜采用加工、增装导轨底座。如采用混凝土底座,则必须保证不破坏井道底的防水层,避免渗水后患,且需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底座与井道底连成一体。 3.3 安装缓冲器: 3.3.1 安装时缓冲器中心位置、垂直偏差、水平度偏差等指标要同时考虑。 确定缓冲器中心位置:在轿厢(或对重)碰击板中心放一线坠,移动缓冲器,使其中心对准线坠来确定缓冲器的位置,其偏移不得超过20mm(图5-86)。 3.3.2 用水平尺测量缓冲器顶面,要求其水平误差≤4S/1000(图5-87)。 3.3.3 如作用轿厢(或对重)的缓冲器由两个组成一套时,两个缓冲器顶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相差不应大于2mm(图5-88)。 3.3.4 测量油压缓冲器的活塞柱垂直度:其a和b的差不得大于1mm,测量时应于相差90°的两个方向进行(图5-89)。 3.3.5 在缓冲器底部和缓冲器基座间垫金属片,调整缓冲器。垫入垫片的面积不得小于缓冲器底部面积的1/2。调整后要将地脚螺栓紧固,要求加弹簧垫圈或用双螺母紧固。螺丝扣要露出3~5扣。 3.4 安装选层器下钢带轮、挂钢带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4T12:32:29.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班少卿 [导读] 摘要:电梯作为建筑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其自身具有的实用性与高效性,在各种大型商场与居民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以此同时因电梯不稳定而引起的安全问题,也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为确保电梯机械结构的安全,必须详细分析影响电梯稳定运行的相关问题,不断完善电梯的机械结构。 佛山市正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电梯作为建筑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其自身具有的实用性与高效性,在各种大型商场与居民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以此同时因电梯不稳定而引起的安全问题,也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为确保电梯机械结构的安全,必须详细分析影响电梯稳定运行的相关问题,不断完善电梯的机械结构。文章主要分析了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希望能为电梯的安装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梯;机械结构;相关问题 电梯的机械结构主要是借助自动化技术来运转,对机电一体化要求极高,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为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合理改善电梯的机械结构,提高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以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1、电梯结构的概述 从电梯运行速度的快慢来看,电梯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低速电梯、快速电梯、高速电梯与超高速电梯等。其中超高速常用于超高层大厦与楼房,运用速度达4m/s,能够减少人们等待电梯的时间,方便出行。高速电梯常用于高层写字楼与大型公司,运行速度达 2~4m/s。快速电梯以人员上下班为主,常用于空间较大的民用建筑,运行速度为1~2m/s。而低速电梯以运送货物为主,称为货梯,运行速度缓慢,在1m/s内。工作原理:借助电动机来带动曳引系统进行作业,然后牵引曳引钢,将电梯厢与对重连接到曳引绳的两端,一旦电动机系统变速运行,就会通过减速器触动曳引轮,让电梯轿厢与对重相互摩擦,产生牵引力,最终实现电梯升降运输[1]。 2、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的分析 2.1电梯机械门 电梯机械门不仅包括厅门、轿门,还包括开关门系统和门保护装置。其中门系统对电梯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防止电梯运行的过程中,电梯中的人员和电梯运行轨道发生碰撞,引起人员坠落,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为保证电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将轿门和厅门设置成关闭状态,然后在厅门安装门锁,保证厅门除了使用钥匙打开外,其他时间始终处在关闭状态。例如为了避免在关门过程中发生人与物被撞击、夹住的事故,需要将电梯门设计成中分式,然后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将门速设定在10J,平均关闭速度为0.3m/s。在轿门上安装光电保护装置,设置两排隐形的“栏杆”,当有人或者是物在门的行程中遮住任一光线时,门便会重新开启。此外,还需做好门扇朝向人员的一面光滑、平整,不能出现有可能钩挂人员与衣服的凹凸,且关门的力不能超过150N,避免对被夹持人员造成伤害。 2.2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不仅包括补偿缆、对重,还包括补偿绳与补偿装置。其中对重中的钢丝绳将曳引轮和导向轮连接到轿厢中,负责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和电梯的负责平衡,因此在设定对重的重量值时,需要按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有关要求来设定,保证电梯运行处在平衡状态。如果电梯的曳引高度超过30m时,曳引钢丝绳的差重便会影响到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平衡状态,因此必须适当增加补偿链与补偿缆,以维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2.3机械装置 为了提升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需要在电梯机械结构中安装安全钳、缓冲器、终端超越保护装置以及限速器,如果电梯系统的运行速度超出允许值时,限速器便会停止运行,然后通过绳轮的摩擦力将拉杆机构提拉回来,同时发出警报信息与切断控制电路,待到全部的安全开关恢复稳定状态后,安全钳才会自动释放,然后利用缓冲器吸收轿厢的能力,并消耗掉,以免轿厢出现坠落,引发安全事故。而终端超越保护装置的目的是确保电气系统稳定运行,以控制轿厢的运行状态,防止撞底与冲顶的稳定发生[2]。 2.4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相当于动力系统,负责牵引轿厢上下运行,确保人员能够顺利到达指定楼层,主要由曳引机、限速轮、导向轮与曳引钢索组成。其中曳引机时电梯主机与电梯动力装备,依据电机使用的性能,可分为直流与交流曳引机等2种类型;依据减速形式,可分为无齿轮与齿轮曳引机;依据速度的快慢,可分为超高速、高速、中速与低速曳引机;依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立式与卧式曳引机。但是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曳引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均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电梯所处的环境,选择相应的曳引机,保证曳引系统能够在曳引轮驱动的情况下,支撑电梯轿厢上下运行。 2.5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主要由三个部位组成:导轨、导轨架和导靴,其中在电梯下行的过程中,导轨与导靴对电梯振动地影响较大,一旦导轨的表面润滑度不均匀,或者是导靴损坏,都会造成电梯在下行的过程中发生振动。因此在电梯日常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在导轨的表面,或者是更换新的导轨,以确保导轨与导靴稳定运行。此外,在安装导轨的过程中,还需检查导轨的垂直度与平行度,确保导轨的平行度符合T字型的要求,以免电梯轿厢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抖动、振动,威胁到人员的人身安全。例如对于导向系统中导轨的设计,由于导轨负责轿厢与对重的活动自由度,让轿厢与对重沿着各自的导轨升降,以免出现偏移而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机械加工,或者是冷轧加工的方式将钢导轨制作形成“T”形导轨;对于货梯对重导轨与速度在1m/s内的客梯对重导轨,需采用规格为L75cm×75cm×8~10cm的“L”形导轨,而用于速度小于0.63m/s的电梯,不需要对导轨表面进行机械加工。 2.6轿厢系统 轿厢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厢体与厢架;其中厢体由轿壁、轿底、轿顶与轿门形成。轿底用于支撑轿体,前端设有轿门地坎、挡板与称重装置,如果电梯发生超重,就会触动报警器。桥顶安装了照明、操作设备以及安全窗,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借助安全窗进入轿厢。轿壁作为轿底和轿顶连接的关键,通常会在背面安装加强筋,以提高机械结构的强度[3]。例如对于轿厢体的安装,由于在安装、检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