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棋人生王者风采

象棋人生王者风采

象棋人生王者风采
象棋人生王者风采

象棋人生王者风采

在中国象棋棋坛上,有一位划时代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棋王杨官璘。在20世纪中后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棋坛上,杨官璘征战南北,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统弈林江湖,铸就了中国象棋史上的一个高峰,将中国象棋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杨官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棋艺如何高超了得?一代象棋王者是如何练成的?周镇明的长篇人物传记《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运用全景式的笔触,真实生动地描述了杨官璘传奇的象棋人生,让读者领略一代棋王非凡的棋艺、高尚的棋品风采。

本书描述杨官璘叱咤棋坛风云的传奇人生之路,走过四个阶段,可称为“四重棋王”。

(一)乡下少年棋王。1925年9月25日,杨官璘出生于东莞凤岗镇塘沥村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是乡间为人尊重的“秀才公”。到了他父亲一代,家道敝落,靠他父亲做点小本生意维持生计。他父亲是乡间象棋好手,稍有空闲,就在村口老榕树下弈上几盘。杨官璘是一个“为象棋而生”的人。他自小聪慧过人,耳闻目染,三岁时能识棋,五岁时无师自通,开始与村里一些大孩子下棋。到七岁,杨官璘上私塾读书识字,竟能自读棋谱,通识弈道,崭露棋艺锋芒。童年的杨官璘,经常不知天高地厚,以一碗“烧鹅饭”为赌注,屡次赢了塘沥圩上摆棋摊的江湖棋手,令乡亲们刮目相看。十岁那年,杨官璘在塘沥圩上对阵江湖好手海师傅,拆解象棋典籍《橘中秘》中的残局

招数,令海师傅汗颜臣服。经此一役,十岁的杨官璘在乡间声名鹊起,被称为“乡下少年棋王”。

(二)都市江湖棋王。杨官璘青少年时期,身逢乱世,生活十分艰难。这位名声在外的乡下棋王,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终日外出奔波做点贩布的小生意,后来又开裁缝小店以谋生计。无论生活如何艰辛,他总是不舍对象棋那份痴迷。乡间的棋迷经常到裁缝小店找他下棋。杨官璘一边车衣,一边对弈。有时人多,他就一个对几个听唱棋对弈。杨官璘对象棋这种痴迷,传为乡间美谈,乡邻还编了歌谣传唱:“手车衣,口对弈,挑起扁担背象棋。”1948年,杨官璘时年23岁,他在窘困的生活中做出了一个改变终身命运的决定,告别父母双亲和娇妻,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广州,闯荡都市象棋江湖。杨官璘迈进广州,身怀“奋志青云”的宏图,却羞于身无分文,只好流落街头,摆棋摊谋生。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等到了机会,攻擂挑战当时广州棋坛的“卢天王”。是役,杨官璘祭出“双边马”开局,以稳守的阵势迎战卢天王,结果以一胜一和获胜。经此一战,杨官璘在羊城棋坛闯出了名声。1949年秋,杨官璘又挟技闯进香港棋坛。在灯红酒绿的香港江湖,杨官璘尝尽了人间冷暖。他曾被姐夫认为不务正业而赶出家门,流落街头。而杨官璘始终执迷不悟,对象棋痴心不改。1950年4月,香港象棋会举办第一次会员赛,杨官璘一显身手的机会终于来到。杨官璘大展拳脚,神勇无敌,捧回了他平生第一个正式棋赛冠军,成为香港新一届棋王。1951年8月,杨官璘又积攒盘缠,远征上海棋坛。是年9月,上海棋界组织了一场华东华南象棋

名手对抗赛。杨官璘和好友陈松顺代表华南棋手出场,结果杨官璘以八战七胜一和的战绩荣获第一名,威震上海滩。这个时期,杨官璘奠定了广州、香港、上海三大都市棋坛的显赫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都市江湖棋王”。

(三)全国大赛棋王。20世纪50年代,国运昌盛,棋运也兴旺。杨官璘任职广州文化公园,兼任《象棋》月刊主编,成为一名专业棋手。这个时期,杨官璘在广州棋坛已为群雄之首。当年广州市市长朱光曾赋诗赞曰:“广州好,弈道冠群伦,车飞马跃炮如神,国手数官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也大加赞赏广州文化“三件宝”:杨官璘、红线女、《羊城晚报》。时至1956年12月,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举办,全国棋坛高手云集,欲决一高下。这是中国象棋史上第一次全国大赛,各路棋手都渴望折桂,杨官璘当然也铆足了劲。经过初赛一番风云鏖战,全国棋坛六名顶尖棋手会师决赛。中国象棋史册上留下了他们的芳名:广州杨官璘、上海何顺安、武汉李义庭、杭州刘忆慈、哈尔滨王嘉良、北京侯玉山。杨官璘不负众望,以三胜一和一负积7分夺下第一次全国象棋大赛冠军的宝座。1959年,在首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上,杨官璘又摘取象棋冠军。从20世纪50年代直至80年代,长达三十多年间,中国象棋史上“杨官璘时代”达到了巅峰。他名冠华厦,先后六次获得全国大赛冠军,三次获得国际大赛冠军,又代表广东队五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其他奖项更是不计其数。杨官璘在第一次夺取全国大赛冠军后,曾感慨地写下一首诗:“犹记当年落魄时,千疮百孔有谁知?今朝一发春雷响,雨雨风风洒战衣。”杨

官璘的名字,正如春雷般炸响全国棋坛。一路风风雨雨,一身潇潇洒洒,杨官璘是名至实归的“全国大赛棋王”。

(四)弈林元老棋王。时至1988年,杨官璘已年届63岁。他从广东象棋队领队、教练员的职位上退了下来。但他的心思从未离开棋坛。他退休以后的20多年间,每周都要抽两个半天时间回到棋队,走走看看,倾尽心力,提挈新一代棋手,直至他查出晚期结肠癌住院治疗。在晚年,他不辞辛劳,多次回到家乡凤岗,大力支持举办“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为象棋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值得赞叹的是,老年的杨官璘,棋艺风采不减当年。1999年8月,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象棋元老赛。已是74岁高龄的杨官璘精神抖擞,重新披甲上阵。他以一场不败的战绩捧走“元老杯”。2000年,第二届象棋元老赛,杨官璘再次上阵,同样以全胜的战绩获取冠军。晚年的杨官璘,依然情系棋坛。他退休后,曾作一首《退休感怀》述志:“重上枰场益艰难,仅有情义在棋坛。朦胧岁月知寒暑,流动人生说苦难。老马伏枥犹奋嘶,烈士暮年志不残。时光荏苒堪回首,清白源流一片丹。”丹心可鉴,风采依然,晚年的杨官璘仍当之无愧称“弈林元老棋王”。

作者在本书中,给读者娓娓动听地讲述了杨官璘的象棋人生故事。如果要对杨官璘的象棋人生作一句话总结的话,作者在全书结尾处摘引了著名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对好友杨官璘的精辟评价:“他是中国自有象棋历史以来,成就最大的棋人。”杨官璘的象棋人生,给后人留下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王者的说说句子

关于王者的说说句子 本文是关于关于王者的说说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关于王者的说说句子 荣耀,只配王者拥有。 别人都说狮子和老虎有王者风范,我却说狼更有王者风范。或许狮子和老虎的利齿更加致命,但狼永远不会像它们一样在马戏团表演。 王者之路必然艰辛,可我不成王谁成王? 既是王者,又何必非要加冕? 所谓王者,即是永远不掉以轻心,自信又不轻黩 “所谓王者,是比任何人要活得精彩,令万众倾倒的身影!集万千勇士仰慕于一身,如路标般屹立不倒的人,方可为王!因此——王者不孤,因其意志即是其所有臣民志向的集合!” 白日我傻到没朋友,黑夜我躲在被窝决战黎明 你是王者,在万人之上,苍穹之巅的王者。当你成王的那一刻,便注定孤傲,昂头长笑,一生骄傲。王者,没有哭泣的权利,王者,注定灭亡,王者也是亡者成王,要有王的气质,王的霸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傲视群雄,处之泰然。 没有欲望的王者连装饰品都不如!”你刚才说了为理想而殉身这句话吧?原来如此,当年的你应该是一个公正廉洁的圣者吧。想必当时你的英姿应该也是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吧!但是,这条名为‘殉教’的荆棘之路,究竟谁会心生向往?又有谁会为之心醉神迷。所谓王者,当比天下人贪欲更强,笑得更欢,怒得更盛,无论清浊,皆应登峰造极,唯有如此,臣子才会对王者心生羡慕,为王者所倾倒,在天下万民的心里,点亮‘我亦欲为王’的憧憬之光。在骑士中享有盛名的王啊,也许你说提倡的正义和理想确实曾拯救国家,救赎万民,但是……仅仅只是被拯救的那些人们,最后又有怎么样的结局,你不可能不知道吧。”“对自己的臣民,你只是一味的去拯救,而不知去引导,不成显示出何为'王者之欲',抛弃了迷途的臣民们 无论面对的是那些个忠心耿耿的老大臣,还是眼前的敌国英气勃发的年轻将

中国象棋古谱介绍

中国象棋古谱介绍 中国象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谱却为数不多,搜集古谱和整理古谱,无疑地是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最早的象棋谱是哪一部呢?传说和臆测是很多的,有人说有过“宋谱”,有人说有过“元谱”,甚至有人说有过“五代谱”,但都没有可靠的版本或资料作为佐证。明朝嘉靖元年出版的“百变象棋谱”序文中提到:“赵宋之时,陈搏善棋,尝为谱以教人,妙蕴毕宣,降及于今,代远年湮,坊间刻本,每多残缺,难窥全豹……”。这里所说的陈搏作谱,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当时中国象棋恐怕还没有完全定型;但也可以看到,在明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以前确已有象棋刻本问世,不过到那个时候已经成为秘本而“每多残缺,难窥全豹”了。明朝庚午年间(公元一五七〇年)出版的“适情雅趣”引文中也提及“叙全局有金鹏秘诀,摘变形有梦入神机,奈偶获者珍视玄窍……”;崇祯五年(公元一六三二年)出版的“桔中秘”凡例中也说到“旧谱残局不啻千计”。这些都可以看到在明朝一代与中国的文学、戏剧一样,象棋艺术是有相当的发展的,同时也有各种棋谱问世。但很可惜,直到现在,我们还没能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仅能从“适情雅趣”和“桔中秘”中所整理收集的一部分略知其规模;“梦入神机”也只能见到残缺不全的部分原版本。这不能不是一件很大的憾事。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棋谱,大多是清朝一代的作品,象棋艺术在清朝一代是有比较长足的发展的,乾隆嘉庆年间,名手辈出,被认为是中国象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清代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国手周廷梅所作的“会珍闻”、“五大臣弈谱”、“蕉竹斋”、“听雨轩”、“渊深海阔”……,也大都“闻其名而末见其面”,有些可能还在世间,有些亦有人加以考订,但由于我们未亲见其善本,或者没有可靠的版本作为证明,不敢相信即是真品,因此还不能一一完整叙述。 这里,谨将历年收藏和曾经观摩过认为确实较为可靠的古谱扼要加以介绍,以供爱好象棋的同志们参考。但由于我们见闻有限,恐怕遗漏在所难免,希望大家能多方发掘,提供资料,予以补充和指正。 至于近代和现在出版的棋谱,将来在可能时再另作介绍。 《梦入神机》 这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版本,它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秘本,出版日期,难以考证(有人说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作品,但未见可靠的资料),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全书十卷,现已残缺不全。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选编入“适情雅趣”。据云间薛丙增订“梅花泉”,自跋所说,可能该书也和“梦入神机”有些渊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说它“皆全枰而无残局”,不知是指“梦谱”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别的版本,已无法了解。我们所见到的是静海郑国钧所搜集的部分版本,据郑君说,这是他于1949年从市集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据这位姓杜的说,他也是从市集上买来的,原书有十二卷,把它当作废纸用以包货。经郑君再三搜集,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却很精采,至于原谱著者姓氏及序、跋等均没有见到,可惜得很。郑国钧将其中与《象棋谱大全》内的《适情雅趣》雷同的126图,陆续分赠棋友;后又将所余的159图送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林又删去与原版《适情雅趣》所同的15图,并与郑补拟着法,书成后在棋友中流传。后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订,于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册赠棋友。1985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今郑、林均已逝世,其后情况,迄今未详。仅知冯锦诸先生存有残页二张而已。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但黑子是帅、相、兵,白子是将、象、卒,白方先行。 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版本看来,不完整的四卷就已有近三百个残局,且其中许多局势都是

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棋

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项目是先辈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这个学期开设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老师德高望重,学术广博,带领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窗,众多优秀的文学创作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大的一部分,然而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却是课堂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化项目,它同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那就是中国的象棋。 象棋是许多人都喜爱的,至于象棋的起源和下棋规则的制定,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是公认度最高的还是要数象棋与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联系,相传中国的象棋乃是楚汉相争中项羽的政敌刘邦所发明,甚至走子的规则也来源于“楚汉相争”中的故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故事,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象棋的前世今生。 相传当年项羽和刘邦两军在广武山上对峙,中间只隔一道山涧。汉军虽少,但粮食充足,楚军虽多,而粮草渐少,不能久战。项羽决心速战速决,刘邦坚守不出。一天忽报刘邦派使者议和,为了摸清虚实,项羽亲自到汉营。项羽对刘邦说:“你那么点屈指可数的士兵想和我决一雌雄?”刘邦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我的士兵可一顶十,十顶百。”“可你的将士没有勇武之气呀!”“将不在勇而在谋。”“你就想用这些来和我议和吗?”“你若不服咱们先在桌上比比看。”“比就比,怎么个比法?”刘邦拿出一个木盘,上面坚画九条线,横画十条

线,形成六十四个方格,在两边横线起点坚线中间四个方格打了个叉。项羽看后说:“这是什么?”刘邦说:“这叫八卦阵图,一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成八卦,八八六十四格,这六十四方格,每格都是一个阵图。咱们在各自的方格里,排兵布阵进行战斗吧!” 项羽说:“好吧!我是大将,坐阵中军,百万军中可取上将之首。”“我是老帅,坐阵中军,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我左右武士,可东杀西挡。”“我有左右谋仕万无一失。”“我有象伯所到生威。”“我有相宰远虑多谋。”“我有骓马”“我有千里驹。”“我有战车。”“我有玉辇。”“我有夹石大炮。”“我有火石之雷。”“我有勇往直前的土卒。”“我有敢死的勇兵。”双方列好阵式,采取马走日,象(相)走田,兵卒一去不回还,战车前后左右杀,士保营垒,大炮隔山,将帅不对脸的招式,比试起来。项羽猛打猛冲,刘邦先守后攻。结果项羽被将死。刘邦说:“怎么样?我不是打不过你,而是不愿看到将士死亡,还是议和平分天下为好。”刘邦执意不战,项羽也没办法,只好以鸿沟作为楚河之界议和。这便是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的来历了。 至今,中国象棋还是将方是武士和大象,帅方是文士与宰相等。那么为什么称为象棋呢?这意味的是下棋双方你厮我杀的战争场面十分壮观惨烈,而大象在动物中是能征善战的战斗力,故而取名为“象棋”。 至于象棋棋子分红、黑两种颜色,帅方为红色,将方为黑色,俗称“红帅黑将”,也是有其出处的。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

杨官璘象棋著作介绍

杨官璘象棋著作介绍50年前已给报纸写棋评 编者按:昨天,收到上海棋友杨柏伟转来的叶国庆先生的这篇稿件,叶先生写道:“这几天得知杨老先生患重病住院,医生正在积极抢救。我默祷上苍保佑,衷心祝愿杨老先生早复康健!盼望能再见到杨老先生新著出版。”本刊全文刊载,并祝杨官璘老安心养病,早日康复。 我所收藏的杨官璘象棋谱 叶国庆 弈林泰斗杨官璘老先生是广东东莞人,生于1925年5月29日,6岁学象棋,10岁开始被当地人誉为“东莞棋王” ,少年时致力于象棋古谱研究。上世纪四十年末已享誉广东、香港,五十年代挟技转战大江南北,鲜逢敌手。曾荣获1956年、1957年、1959年和1962年四届全国象棋冠军,三届亚军,三届季军。是新中国第一个全国象棋冠军,第一个象棋特级大师、国际特级大师。由于杨老先生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老先生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 杨老先生驰骋棋坛五十余年,1954年下半年起每周为香港《大公报》写棋评,1956年至1966年担任广州《象棋》月刊的主编,著有《弈林精华》等十几种象棋谱,阐扬棋艺。 从小就崇拜杨老先生的我最爱阅读和打棋谱的是黎民良先生编著的1册《杨官璘胡荣华对局述评》象棋谱,百看不厌。我除了收藏杨官璘老先生主编的广州《象棋》月刊共121期外,还收藏到杨老先生编著的其他十六种共27册象棋谱。 1.《弈林秘笈(第一集)》李志海杨官璘编著,香港聚珍印刷公司出版于1950年10月,平装32开,1册48页。内容为①序言和编者介绍,②布局研究:当头炮巡河车对屏风马弃马陷车局(甲)、(乙)两种变化,③饶单马开局法:三局,④饶双马开局法:三局,⑤实用残局:十五局,⑥南北名局精选:三十二局。

中国象棋名人棋谱介绍

中国象棋名人棋谱介绍 大家对李来群和许银川并不陌生吧,他们都是著名的香气棋手,号称棋圣。小编在这整理了李来群名局评注和许银川胜负手象棋棋谱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国象棋棋谱李来群名局评注 李来群名局评注个人简介 李来群,1959年生人。1977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1982年首次登上全国个人冠军宝座,是解放以来男子象棋冠军第一次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的局面。 1982年、1984年、1987年、1991年李来群四次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队员,也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89年获少林可乐杯冠军,获得象棋棋圣称号。同年的棋王挑战赛成功,又获得棋王称号,1990年棋王赛卫冕成功,蝉联棋王。1991年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获个人亚军。1999年获沈阳日报杯世界象棋赛亚军。1993年经商。 李来群名局评注目录 001 李来群胜赵国荣(13-09-1978) 002 李来群胜朱永康(19-04-1978) 003 王嘉良胜李来群(10-07-1978) 004 李来群胜胡荣华

005 胡荣华负李来群(29-04-1980) 006 李来群胜于幼华(19-09-1981) 007 李来群胜吕钦(01-05-1981) 008 李来群胜王嘉良(16-09-1981) 009 柳大华胜李来群(23-09-1981) 010 蒋志粱负李来群(20-09-1981) 011 柳大华负李来群(25-07-1982) 012 李来群胜陈孝X(13-05-1982) 013 李来群胜蔡福如(06-12-1982) 014 戴荣光负李来群(08-12-1982) 015 陈孝负李来群(09-02-1982) 016 李来群胜蒋志粱(09-10-1982) 017 李来群胜孟洮中(19-07-1982) 018 蒋全胜负李来群(05-05-1982) 019 李来群胜王嘉良(16-10-1982) 020 李来群和胡荣华(23-01-1983) 021 李来群负杨官磷(29-01-1983) 022 李来群胜蒋志粱(2-06-1983) 023 藏如意负李来群(21-07-1983) 024 胡荣华负李来群(23-01-1983) 025 柳大华负李来群(19-07-1983) 026 陈孝X负李来群

象棋布局体系简介

象棋布局体系简介 中炮 开局着法。即红方第一步走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又称当头炮。 中炮是开局中最直接也是进攻性最强的开局。学习开局,一般先学习中炮开局。如以同一方向的炮架中炮应对,称为顺手炮布局。以另一方向的炮架中炮应对,称为烈手炮。这两种布局方式都将导致激烈的对攻。对抗中炮最强最有弹性的防守性布局是屏风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成熟。事实证明,中炮进攻性强,且可根据形式发展演变为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而屏风马反弹力强,可应付所有中炮类开局,两者势均力敌。中炮对屏风马布局类型包括: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双炮过河,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右炮过河,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等等。 过宫炮 开局着法。红第一步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先手走过宫炮,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攻守皆宜。后手过宫炮,常用于应付飞相局、仙人指路等开局。过宫炮阵型的优点是集中火力于一翼,子力结构良好;但若运用不当,会造成自相拥塞。 士角炮 先手方起手第一着走“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因炮安于士角,故名。这一布局最早见于《桔中秘》,有“炮向士角安”之说。其作用利于上马出

车,是一种伺机而进的稳健战术。对手如应着中炮,则可变为先手反宫马与单提马等布局。 金钩炮 布局阵型之一。是一种冷僻布局,在高级别比赛中偶尔出现。其目的是集中子力于一翼,一旦调整不好,会造成己方棋子阻塞。有三种阵型:最常见的是后手金钩炮应付仙人指路。即当红走兵七进一时,黑走炮8平3。这种应付方法的目的与卒底炮一样,瞄准红的七路线,对红的仙人指路进行直接威胁。对此红方常采用相七进五的缓攻手段。 第二种是以金钩炮应付飞相局。胡荣华曾用这招击败智多星李来群。具体招法为当红走相七进五后,黑炮8平3或炮2平7。这种应付招法出其不意。 还有一种是红先手金钩炮,即红直接炮二平七。现在这种变化还没有引起职业棋手的重视,是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其战略意图是避开常规套路,把对手引向陌生的布局领域,以求出奇制胜。 屏风马 布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 此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代名手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

中国象棋介绍

第一节中国象棋介绍 中国象棋(通称"象棋")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棋类运动项目。" 象棋"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楚辞>>中就已出现。现在使用的棋盘、棋子,业型于九百年前的北宋末年。中国象棋运动可谓源远流长。它同围棋和国际象棋一样,对提高智慧,陶冶性格,调剂身心,交流文化艺术都起着积极作用;在我国是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比智慧、比技巧、比体力的体育项目。 中国象棋棋手的等级称号,分为特级象棋大师、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象棋国家大师、象棋国际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三级棋士五种。特级象棋大师、国际特级大师、象棋国家大师和象棋国际大师,相当于其它体育项目的运动健将。国家体委于一九八四年颁有<<中国象棋棋手技术等级标准>>和<<中国象棋棋手等级分制和技术等级标准实施细则>>。 中国象棋正逐步推向世界,东南亚地区已相当普及,在北美和西欧也吸引着愈来愈多的爱好者。现在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杯锦标赛。 第二节中国象棋比赛的组织与基本规则 一、对局规定 摸子走子:摸触到己方哪个棋子,就应走它(除非根本不能走)。摸触到对方哪个棋子,就必须吃它(除非没有任何棋子可以去吃)。摆正棋子只能在轮到自己走棋时进行。并须事先说明。 落子无悔:一着棋子走了之后,只要符合行棋规定,即不得更改。 独立思考:对局进行中,禁止与任何人商讨及参考有关资料,禁止另用棋具对局势作分析研究。 尊重对方:不得有任何扰乱对方思考的行为。如有问题需要提出,就利用自己走棋的时间(对方犯规时例外)、认输、同意和棋,均不得反悔。提议和棋,就在走出自己轮走的一着棋后,并应掌握提和机会的均等。 二、比赛规定 记录要求:双方都会要在规定的记录纸上,逐着做好对局记录,对局终了后进行核对并共同签字。裁判员有权要求记录不够清晰、准确、完整的一方予以补正或誊清。 计时制度:大型比赛通常采用计时制,使用棋类比赛的计时钟。每方走出一着棋后,才可以按钟,如忘了按钟,裁判员有权提醒。在规定时限内完不成应走着数者,作负;虽然完成着数,但按钟后仍" 超时"者,也作负。凡为拼凑着数而反复连走"禁止着法"者,除有效着数外,超出的着数不予计算。 全国比赛、等级称号赛、等级分赛等重要比赛,每局每方在90分钟内必须走满四十着,然后在30分钟内必须走满二十着(前一时限多走的着数可予挪算)。 省级以下比赛,每局每方开始的60分钟内必须走满三十着,以后每10分钟内必须走满十着。前一时限多走的着数,均不得挪后计算。

象棋实战介绍

“中国象棋”进课堂,校本课程创特色。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们北岗学校摸索开发的校本课程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学校自己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象棋是智慧的体操”这一著名论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想到了中国象棋。象棋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历千年而日趋兴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而且它以红黑棋代表两军对垒的智力竞技,是一门开发智慧、提高智力水平的综合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学校教学大纲。”受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一话语的启发,一个大胆的设想应运而生,那就是把象棋列入我校的教学活动中。象棋慢慢进入课堂,也慢慢深入学生心中。课余饭后,校园内的凉亭内、石板棋盘上、教室内的讲台上、课桌上,你随时可看到专心对弈的小棋手,一边的旁观者也是那样的安静。校园里很少再见到因没有适合的娱乐活动而追逐打闹的学生。象棋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我们学校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象棋目录第一单元象棋入门基础知识 1、现代象棋的情况 2、认识棋盘、棋子 3、象棋的基本技术 第二单元介绍各子的价值与运用原则 ⒈车的价值及运用原则 ⒉马的价值及运用原则 ⒊炮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⒋兵卒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⒌士象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⒍将帅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第三单元简单棋规 1、长将 2、长杀 3、长捉 4、象棋术语 第四单元中国象棋基本杀法 1、侧面虎杀法 2、钓鱼马杀法 3、重炮杀法 4、挂角马杀法 5、双车错杀法 6、马后炮杀法 第五单元中国象棋36招杀技

中国象棋活动简介

2015年齐家小学中国象棋社团简介 棋类是中华民族文苑瑰宝,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计划、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棋类活动提高少年儿童对棋类的兴趣,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基础。为提高社团成员对棋类的了解、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以及有效地提高社团成员的技能水平,特制定以下发展计划。 一、社团发展方向: 1.完善社团的规章制度,认真搞好每次举办的活动,并且做好详细的活动记录。 2.配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和棋类有关的大型活动。 3.社团以提高成员对棋类活动的爱好和棋艺水平作为主要任务。 4.未来社团将加强与其他学校的联系与互动,与其他社团共同成长。 5.今后社团将积极筹办小型、中型、大型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6.社团将?以棋会友,‘棋’乐无穷,人生如棋,乐在?棋?中。? 二、社团活动目的: 1.利用棋类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进小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对抗,这将有利于调动小学生潜在能力。 2.通过下棋训练,使小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同时锻炼智能、体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棋类运动是各种矛盾在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结合,在训练下棋的无限变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判断力。 4.通过开展棋类活动,丰富同学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稳重、镇静、细心、恒心、不骄不躁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社团活动内容: 1.为了有效地提高社团成员的棋艺,将在社团内部选拔一批下棋较好的成员对其他成员进行指点。 2.组织成员观看各种比赛、有关棋艺传授的视频。 3.组织成员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棋艺切磋、情感交流等。 四、社团展示形式: 1.每月以?打擂、挑战?形式,加强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设?擂主?,让学生发起挑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3.每月评一次积极参与分子。 五、社团活动时间安排: 1.社团活动时间为 2.社团针对校内的比赛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 3.社团参加校外的比赛将协商安排具体的比赛时间。

中国象棋历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简介

前言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解放后各类象棋比赛蓬勃发展,而其中规格最高、最被棋手看重的赛事当属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个人赛从1956年第一届开始到2009年期间共举办了四十四届,期间共产生象棋全国冠军13位(男子)。简介如下: 一.【全国冠军之杨官璘篇】 个人简介 1925年,杨官璘出生在广东东莞凤岗镇塘沥村,具有浓厚文化的侨乡凤岗因客家山歌、麒麟以及象棋而闻名周边乡镇。在这良好的文化氛围里,杨官璘6岁学棋,7岁进学校,10岁起在本乡已无敌手,被人誉为“东莞棋王”。23岁起他踏上攻擂争雄、成名成家之路。四十年代居广州,享誉广东,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29岁时攻下华东第一名手董文渊的象棋擂台,开始称雄棋国。解放后,杨官璘曾获四届全国冠军。

历任广东队教练、《象棋》月刊主编。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官璘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尤深,往往能用兵来制胜,劣势谋和。 杨官璘人称“混世魔王”,后辈尊称为“魔叔”,是因为他布局精致,棋风诡异,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杨官璘以其内向的性格,执着的进取,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奋耕耘,不断攀登,他足踏南洋,汗洒海外,棋友如云,为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贡献。 就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而言,民国时期一直到1960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时期,杨官璘则是这一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橘中秘》、《梅花谱》留下的历史底蕴和民国时期各路高手争雄带来的发展都有较全面的体现,中残局功力深厚,对布局的研究初具规模。另当一提的是1 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者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的开始,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延续近三十年的胡杨争霸,则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 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 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2008年1月5日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息,我国首位全国象棋冠军——象棋泰斗杨官璘因患结肠癌晚期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4日晚18时30分不幸辞世,享年83岁。 主要战绩 1956年登上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全国冠军。 1957年第二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 1959年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冠军。 1962年与胡荣华并列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计先后四次获全国冠军。 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次。

中国象棋口诀大全

内容简介:中国象棋是一款技巧性很强的棋牌游戏,象棋每步都千变万化,可以说走错一步棋满盘皆输。所以很多象棋大师都会去研究象棋的技巧。下面36棋牌为大家收集了些象棋的口诀。希望能对中国象棋爱好者有所帮助。古谱中的一些口诀: 中国象棋是一款技巧性很强的棋牌游戏,象棋每步都千变万化,可以说走错一步棋满盘皆输。所以很多象棋大师都会去研究象棋的技巧。下面36棋牌为大家收集了些象棋的口诀。希望能对中国象棋爱好者有所帮助。 古谱中的一些口诀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算隐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后,还叫心定。子力强,局中寻胜;子力弱,即便寻和。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 中国象棋口诀及要领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口诀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 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 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棋谚还谈到了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马有八面威风"," 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讲到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时,棋谚又说:" 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马炮争雄互不相让时,棋谚概括两句话:"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谚还辨证地阐述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 棋招中最忌什么棋谚说:"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什么形势最危险棋谚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有何讲究 棋谚对旁观者的要求:"观棋不语真君子".对当局者的要求:"举棋不悔大丈夫".棋谚还告诉人们下棋时不要太在乎输赢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棋谚还对人间

中国象棋历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简介

中国象棋历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简介年份姓名籍贯年份姓名籍贯 1956 杨官璘广东 1986 吕钦广东 1957 杨官璘广东 1987 李来群河北 1958 李义庭湖北 1988 吕钦广东 1959 杨官璘广东 1989 徐天红江苏 1960 胡荣华上海 1990 赵国荣黑龙江 1961 胡荣华上海 1991 李来群河北 1962 杨官璘广东 1992 赵国荣黑龙江 1962 胡荣华上海 1993 许银川广东 1963 胡荣华上海 1994 陶汉明吉林 1964 胡荣华上海 1995 赵国荣黑龙江 1965 胡荣华上海 1996 许银川广东 1966 胡荣华上海 1997 胡荣华上海 1977 胡荣华上海 1998 许银川广东 1978 胡荣华上海 1999 吕钦广东 1979 胡荣华上海 2000 胡荣华上海 1980 柳大华湖北 2001 许银川广东 1981 柳大华湖北 2002 于幼华浙江 1982 李来群河北 2003 吕钦广东 1983 胡荣华上海 2004 吕钦广东 1984 李来群河北 2005 洪智湖北 1985 胡荣华上海 2006 许银川广东 2007 赵鑫鑫浙江2008 赵国荣黑龙江 2009 许银川广东 2010 蒋川北京 2011 孙勇征上海 2012 王天一北京 历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前六名

第1届 1956年北京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李义庭、侯玉山、何顺安 第2届 1957年上海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惠颂祥、任德纯、徐天利第3届 1958年广州李义庭、何顺安、杨官璘、张东禄、刘忆慈、徐天利 第4届 1959年北京杨官璘、李义庭王嘉良(并列)、刘剑青、何顺安、武延福 第5届 1960年北京胡荣华、何顺安、杨官璘、朱剑秋、李义庭、孟立国蔡福如馬宽方孝臻(并列) 第6届 1962年合肥胡荣华杨官璘(并列)、李义庭、蔡福如、孟立国、刘文哲 第7届 1964年杭州胡荣华、蔡福如、何顺安、王嘉良、杨官璘、李义庭第8届 1965年银川胡荣华、杨官璘、王嘉良、臧如意、孟立国、李义庭第9届 1966年郑州胡荣华、臧如意、蔡福如、杨官璘、陈柏祥、王嘉良第10届 1974年成都胡荣华、杨官璘、赵庆阁、蔡福如、王嘉良、孟立国第11届 1975年北京胡荣华、蒋志梁、杨官璘、刘殿中、钱洪发、戴荣光 第12届 1977年太原胡荣华、朱永康、黄少龙、梁文斌钱洪发并列、王嘉良 第13届 1978年郑州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郭长顺、蒋志梁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简要介绍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简要介绍 1、一盘棋的三个阶段;开局(也叫布局)、中局、残局 想提高下棋水平,就要对这三个阶段有一定的学习研究。 开局的头七、八步,有固定的套路,应该模仿高手怎么走,就不会出现未打先乱的事情。 残局多数有结论了,应该扎实掌握,该胜的不能给和棋了,该和的不能输掉。 中局最复杂,可以边下棋边积累经验,学习处理各种局面的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很快就会了解怎么样下是对的,怎么样下的错的。 2、先学残局、再中局、再开局。 学习下棋,到底应该先学哪个部分的呢? 下完一盘棋的过程,虽然是先开局再中局最后才残局,然而,绝大多数象棋高手根据无数的实践总结出来,认为,学棋反而应该先学残局,而后中局,最后开局。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理由之一:应该先从简单的开始。就好比学数学,加减都算不了,怎么学乘除的呢?下棋也一样。到了残局,棋盘上剩下的棋子往往不多了,情况相对简单,怎么下是对的,怎么下是错的,比较容易理解,还有,残局战斗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的战术手段和深刻的战略思想,从中取得第一套“武器”,以后才能“闯荡江湖”。 理由之二;因果关系决定应该先学残局。凡事都有前因后果,下棋也

不例外;不同的开局就会形成不同的中局,最后造成不同的残局结果。研究残局,就是要弄清楚各种残局局面到底对哪一方有利,对哪一方不利,并以此为依据,研究之前几步走得好不好、走得对不对。 所以,归根结底,残局功夫扎实了,才便于学习中局、开局。 下面,概括介绍基本残局规律。 3、残局胜和规律。 (1)一车不胜士象全 士象全,就是指2个士2个象。这种情况下,有条件守得住对方一个车的进攻。要是随便少了其中哪一个,都必输无疑。 (2)一车不胜炮双士 (3)一车不胜炮双象 (4)一车不胜双马 (5)一车不胜双炮 (6)一车不胜马单缺士(单缺士:1个士2个象) (7)一车不胜马单缺象(单缺象:1个象2个士) (8)一车不胜一马一炮。。。。。。。。。。。。。。。。。。。。。。 (9)一马胜一士 (10)一马不胜一象 (11)一马不胜一兵 (12)一马胜光将(只剩1个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