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整理

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高考要求

1.国语文高考的统一考试的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高中语文教材附录的340个文言实词是高考查的基本的文言实词。

考纲规定语文高考要考查的文言虚词,主要是常用的“安、但、而、耳、夫、盖、故、何、乎、或、即、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惟、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还有八个双音节文言虚词:得无、否则、何况、何其、然后、然则、虽然、无巧。其中“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这二十个文言虚词是最基本的。

复习建议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抽象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含义。

2.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抽象用法和在文中的具体用法

3.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和常用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5.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

6.注意从上下文,从文段作者的历史背景,从语法关系去翻译文言文。

7.强化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翻译和做题训练。

8.文言文翻译在考试中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是要将重点字词的原意翻译清楚,要做到“信”、“达”、“雅”,要忠实原文,不误解,不漏掉,不增译,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要注意演播下列翻译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不译那些古今通用的内容。诸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官职、科举典章制度、度量单

位等。将它们挪移译文中即可。

②换文言文中以单音节词为主,包括一些古今异义的词、通假词、偏义复词等。对于这些词,就要以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换

掉它们。如“涕”译为“眼泪”;“蚤”译为“早”;“作息”译为“劳动”;“河南”译为“黄河以南”。

③补是对文言文中各种省略实行的一种方法。若属于主语省略,就得补出主语;若属于宾语省略,就得补出宾语;若属于介

词结构省略,就得补出介词结构,以保证译文的完整顺畅。

⑤删去掉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助词等。保持译文的简洁紧凑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

法习惯。

⑥调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语序、特殊句序进行调整,诸如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使之符合现

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9.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根据语言环境的语言规律判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

①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B.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C.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D.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

②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推断下面加点的词的词义。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通.五经,贯.六艺。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比如:

A.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C.变.姓名,诡.踪迹。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③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句”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④声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的意义。“顿”与“钝”字开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⑤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文,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如理可以推出“梅以欹为美,正则为景”句中“欹”的词义为“不正”或“倾斜”,“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中的“殚”义可由熟悉词“竭”的意义推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

知识点梳理

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1、词义的转移

①词义范围的转移。如“涕”字在上古时指“眼泪”:“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但到了汉代,“涕”转为“鼻涕”的意思了:“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潼约》)两者虽都与哭泣有关,但词义所指的范围已发生了转移。又如“暂”字,在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李将军列传》)在现代汉语中,“暂”字是“暂时”的意思。两者虽都表示时间,但在范围上已发生了变化。

②词义轻重的转移。词义由古义转为今义,一为词义的加重,一为词义的弱化。前者如“诛”字:“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宰予)与何诛?”这里的“诛”是“责备、谴责”的意思。“害民者诛”(晃错《贤良文学对策》)“诛”在这里是“杀死”的意思。“诛”的词义由责备、声讨到肉体上的杀戮,词义加重了。后者如“谢”字,“谢”在古代主要是“认罪、道歉”之意:“嫂蛇行匍伏,四拜、四脆而谢。”(《战国策·秦策》)“吴王谢而告伏。”(《韩非子·内储说》)在汉代词义有了转移:“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么谢邪?”(《汉书·张安世传》)例中的两个“谢”字都是“感谢”的意思,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这是词义的弱化。

③单音向双音转换

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发展成为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在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上一个辅助成分(称后缀、前经)。如“担”变成“担子”,“师”变成“老师”,“姨”变成“阿姨”。二、在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同义或近义的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如“剩”变成“剩余”,“戚”变为“亲戚”。三、原来的单音词不用了,换成另外一个复音词。即在词义变化中换一种说法。如“悟”换成“明白”,“寤”换成“睡觉”,“岁”换成“收成”。

2、词义的扩大

①词的概念由特指到泛指。如:“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燕襄王以河为境。”前一例中的“江”专指长江,后一例中的“河”专指“黄河”。今“江”与“河”都泛指河流。

②词的概念由部分到全体。如“好”字,古义指“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好”的今义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皆可作修饰、限制。又如“涉”字,本指“徒步渡水”,如“褰裳涉溱。”(撩起衣服渡过溱水)后泛指各种方式的渡水。如:“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③词的概念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如:“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中的“平章”,辨别、彰明。“百姓”指“百官”,在战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到了战国以后,“百姓”才泛指平民。又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中的“踵”指“脚后跟”,后由此绰为“继承”,意义就虚化了。如:“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汉书·弄法志》)

3、词义的缩小

①词的概念由泛指到特指。如“宫”字,在古代,凡人居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做“宫”,没有贵贱尊卑之分。“父母妻子,皆同其宫。”这里的“宫”字就是指“一般房屋”。秦以后专指“帝王房屋、宫殿”。如:“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②词的概念由整体到部分。如“子”,在古汉语中指“孩子”,包括男孩和女孩。“卫人嫁其子而教曰:‘私积聚。’”“子”指女孩。后来“子”专指男孩了。又如“除”字,在古汉语中有“宫殿的台阶”、“去掉”和“授予官职”等义。“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前一例中的“除”字为“台阶”,后一例为“授予官职”。在现代汉语中,“除”字一般只表示“去掉”的意思。

③词义由一般到个别,由泛指到具体。如“金”字,上古是泛指金属。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现代汉语中,金、银、铜、铁、锡中的“金”专指黄金。又如“谷”字,原是“谷类的总称”。如:“(芙蕖)有五谷之实而不其名。“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指稻谷。

4、词义的色彩变化

①古义褒,今义贬。如:

“然谋臣与爪牙之二睛,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明史·王骥传〉)

②古义贬,今义褒。如:

“内外乖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徵〉)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后汉书·韦彪传〉)

③古义属中性,而今义的褒贬色彩却很明显。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和“鄙”的古义分别是“地位低下”和“见识浅陋”,是表谦虚的中性词,而其今义是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

二、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①古今异义

②词类活用

③数词的用法

二、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好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由于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因此,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份,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

①音同或音近的字替用本字。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能“背”,意为“违背”。

②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责”能“债”。

③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字。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形声字“指”通声旁字“旨”,意为“旨趣”。

④改换同声旁字的义符(形旁)来替代。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通“披”。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今王鼓乐

..于此

无所事.事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三.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相如廷.斥之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俯身散.马蹄

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足以荣.汝身

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舍.相如广成传舍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④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②“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③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文言文翻译的十二点要领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比较好的方式,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既然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应是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要达到这个标准和要求,在文言文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文中的一些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常见的一些倒装句式,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旬式;某些数词、副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补语,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以调整。如:

①何由济乎? (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④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⑤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赤壁之战》)

例①中的“何由”是“由何”的倒装,即“凭借什么”。例②中的“余”是“欺”的对象,“不余欺”即“不欺余”,译为“没有欺骗我”,将宾语调至句后。例③中的“子孙荷担者”是定语后置的结构,“三夫”作为数量词,也要调前,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说法。例④中的“三”表示“举所佩玉玦”的次数,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是“三举所佩玉玦”,即“多次举起”的意思。例⑤中的“必”是“一定”的意思,修饰“破操军”,译为“一定能击溃曹操的军队”,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二、文言文中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数量词作谓语的句子,翻译时一般要加上适当的动词,变成动词谓语句。如:

①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例①中的“械”本义是“刑具”,用在这里是指郭永给犯人戴上刑具。例②中“蟹六跪而二螯”要译为“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子”。例③中的“可怜焦土”应译为“可惜都成了一片焦土”。

三、文言文中习惯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要先补上省略的成分,然后再作翻译;语意上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如:

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002年全国高考题)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③史朝夕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上述三句在翻译时都要作适当的补充,下面用括号把补出的部分表示出来。例①:及(其)死之日,天下知(之者)与不知(之者),皆为

狱门外等候”。

四、文言文中的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语意重复成分、偏义

复词中的衬字等,因与现代汉语不合,翻译时可以省略。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③孤之有孔明,扰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核舟记》)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例①中的“夫”用于句首,表示议论开始,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可不译。例②中的“之”用在形容词“久”后,作词缀助词,无义,可不译。例③中的两个“之”字都用在主谓短语之间,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也不用翻译。例④中的“为”共有八个,都是“雕刻”的意思,译时留第—个“为”字,其余略去。例⑤中的“出”是“出入”(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出入”在这里是“进入”的意思,“出”字要在译时略去。

五、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句法简洁,有时一句话包括的意思比较复杂,翻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要分译,即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三句。如:

①徒流及死,具有等差。(1997全国高考题)

②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例①要把“徒”“流”的意思分开译:“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例②的“樯”倾楫摧”应分译为“船身被巨浪打得倾斜着,船

桨也常被巨浪打断”;“虎啸猿啼”也要分译成“只听见老虎在怒吼,猿猴在悲号”。

六、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习惯分开说,如一般判断句、互文对偶句等,而在现代汉语中习惯合说,译时就要注意恰当地合并这类句子。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③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例①:青,取之于蓝”是个判断句,译时要把主语、谓语合并成一句:“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例②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个互文句,译时要把“主”、“客”二者行为合并起来:“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例③中的“冀之南,汉之阴”表示的不是两个地点,而是“无陇断”情况的起止点,应译为:“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的南岸。”

七、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不便直译,若直译,意义会走样,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如:

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如果直译就是“曹操是豺狼猛虎”,与文意不合,应是“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例②应译为:“别人像是刀和砧板,我们像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例③中的“两虎共斗”并非说

是两只虎争斗,而是说:“如果我们像两只老虎一样互相争斗起来。”

八、文言文中的借代手法,翻译时要按其原意译出本体意义。如: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人墓碑记》)

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踪束手。 (《赤壁之战》)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例①中的“缙绅”是借代用法,古代大臣上朝是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应译为“做官的人”,例②中的“旌麾”是军中旗帜,代指“军队”,该句应译为“近来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刘琮束手就擒”。例③中的“伯乐”代指“像伯乐那样善于相马的人”。

九、古人常用委婉的言辞表示谦敬,译时要将它的原意揭示出来。这在翻译有关的外交辞令时,要特别注意。如:

①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

例①中的“以颈血溅大王”,含义是“要和大王你拼了”。例②中的“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仗”的意思。翻译时—定要把它们的含义揭示出来。

十、古人好用典,遇到典故,较熟的可以直译,生僻的就要充分合理地译出它的含义。如:

①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与妻书》)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例①中的“司马春衫”即“司马青衫”,典出《琵琶行》,司马是白居易,当时任江州司马,他同情琵琶女飘零的身世,感伤自己宦途潦倒,心情十分悲伤。例②中的“封狼居胥”是说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庆功纪念。该句是说张浚想建立像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例③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应译为“(我担心自己)像冯唐那样轻易地衰老了,像李广那样难以得到封爵”。

十一、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年号、帝号、朝代号、官名以及一些器物名、典章制度等,可以保留原词,不作翻译。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

②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兰亭集序》)

例①中的“晋侯”、“秦伯”是对国君的称呼,不需翻译。例②中的“永和”是帝王年号,“癸丑”属于干支纪年,也不需要翻译。

十二、古代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察今》)

③日饮食得无衰手! (《触龙说赵太后》)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例①中的“何……为”是文言文中表反问的惯用句式,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何辞为”翻译为“为什么(还要)辞别呢”。例②中的“不亦……乎”用来表示语气委婉的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不亦惑乎”翻译为“不是(太)糊涂了吗”。例③中的“得无……乎”是文言文中表示推测语气的惯用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该不会……吧”,“日饮食得无衰乎”译为“每天的饭量该不会减少吧”。例④中的“无乃……乎”也是文言文中表推测语气的惯用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行吧”。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从总体上把握原文大意,准确地解释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过,注意上述翻译的要领,则会使文言文的翻译准确、恰当。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短语翻译1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即使”,“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即使这样”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

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短语翻译2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世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帮,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在,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方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样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句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消遣,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民笑颜!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常用文言虚词详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惟(唯、维)

1.用作副词。

(一)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例如:

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二)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如: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

(三)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殽之战》)

2.用作助词,常与"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如: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问说》)"惟""唯""维"作为虚词使用时,古时可以通用。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如: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2.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如: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雁荡山》)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1.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2. 用作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沛公安在?(《鸿门宴》)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1.用作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有时用"是故""以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2.用作副词。

有"从前""故意"的意思。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1.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2.用作否定副词。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今为君计,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训俭示康》)

(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货殖列传序》)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

1.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痛定思痛,通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时钟山记》)

表示反问语气的,如: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讽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1.用作代词。

(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尔何知!(《殽之战》)

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殽之战》)

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

(二)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2.用作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助词。

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子路率尔而对曰:……(同上)

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祭妹文》)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同虚词"耳"的用法相同。

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如: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表叙述语气,相当于"了"或不译。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论语》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5.相当于“之”。例: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师说》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已"当做虚词,可作副词、连词与助词。

1.用作副词。

(一)表动作行为、事情的完成或时间的过去,相当于"已经"。

天下已定,皇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二)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常用"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指南录〉后序》)

(三)表程度很高或过分,常放在形容词之前,相当于"太"。

夫十月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已"同"以",和"来""后""东""西""上""下"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等的限定。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版》)

3.用作助词。 "已"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相当于"了";有时"也已"连用,加强语气。有时也表感叹,相当于"啊"。

是善恶之分也已。(《荀子.恶性》)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夫"当作虚词,可用作代词和助词。

1.用作代词。

"夫"作代词常放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表近指与远指。

(一)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用作助词。

(一)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问说》)

(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考纲要求的120个文言实词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3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状语)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

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办)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多么)

8何蓑何笠(hè背、扛)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区别: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胡

1国胡以相恤(什么)

2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列传》)(忧虑。担心)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忧虑,担心) 3为操后患(《赤壁之战》)(祸患)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

5愈膏肓之患难(疾病)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7茜有眼患(病)

8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

9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10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__ __,________) 2.共.其乏困(通__ __,________) 3.秦伯说.(通__ 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通__ __,________)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__ __,_______ 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 ___,________) 7.秦王还.柱而走(通_ ___,_____ ___)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 __,________) 9.距.关,毋内诸侯(通_ ___,_______ _) 10.要.项伯(通_ ___,________) 11.不敢倍.德(通__ __,_____ ___) 12.不可不蚤.来(通_ ___,_______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 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5.持 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 6.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 7.樊 於期偏袒 ..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 9. ..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 8.诸郎中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 10.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__) 11.沛公居山东 ..(古义:________________)..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 12.约为婚姻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古义:________________)..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14.将军战河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越国以鄙远.() 5朝济而夕.设版焉()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7函.封之() 8 又前.而为歌曰() 9 乃朝服 ..,设九宾()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1使使以闻.大王() 12 箕踞 ..以骂曰() 13 其人居远.() 14 皆白衣冠 ..以送之() 15 进兵北.略地() 16群臣怪.之() 17籍.吏民() 18范增数目.项王()

高中文言文试题经典例题 百度文库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词 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易:改变 B. 众皆不顾顾:顾惜 C. 众皆哂,或有怒者哂:讥笑 D.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葺:修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创作始于唐,到了五代的时候,《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开始流传。 B. 李清照在批评张先、宋祁等人作品时,指出这些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C.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她批评苏轼的词是“句读不萁之诗”。 D. 李清照认为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附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本工.书,因此弥善工:善于,擅长 B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恨:怨恨 C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诣:到……去 D除.中散大夫除:任命,授职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①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①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②其.势不俱生 D.①论者称焉.②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羊欣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①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 ②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③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 ④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 ⑤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 ⑥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 A.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 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20)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 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厩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②诚实相矜;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档贡献:smysl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从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孰

2019年高考备考: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6-20)

2019年高考备考: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6-20) 16.答苏迈书①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 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 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很 多求学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说。 [文言知识]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 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一、指"仅仅"、"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仅仅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 老师和朋友。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 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仅仅"。二、指"反而"、"却"。 《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病________②窃________③学问 ________ 2.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 翻译: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_______________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____》是________所说。 17.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曰:"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

呼伦贝尔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呼伦贝尔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宽父无晦,袁州刺吏。宽通略,以文词进,骑射、弹棋、投壶特妙。景云中,为润州参军,刺史韦铣为按察使,引为判官,清干善于剖断,铣重其才,以女妻之。转太常博士。礼部拟国忌之辰享庙用乐,下太常,宽深达礼节,特建新意,以为庙尊忌卑则登歌,庙卑忌尊则去龠。中书令张说谓宽明识,举而行之。再迁为刑部员外郎。有万骑将军马崇正昼杀人,时开府、霍国公王毛仲恩幸用事,将鬻其狱,宽执之不回。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选吏部侍郎,及玄宗还京,又改蒲州刺史。州境久旱,入境,雨乃大浃。迁河南尹,不附权贵,务于恤隐。政乃大理。改左金吾卫大将军,一年,除太原尹。 赐紫金鱼袋。玄宗赋诗而饯之,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天宝初,除陈留太守,兼采访使。寻而范阳节度李适之入为御史大夫,除宽范阳节度兼河北采访使替之。时北平军使乌承恩恃以蕃酋与中贵通,恣求货贿,宽以法按之。檀州刺史何僧献生口数十人,宽悉命归之,故夷夏感悦。 宽以清简为政,故所莅人皆爱之,当时望为宰辅。及韦坚构祸,宽又以亲累贬为安陆别驾员外置。林甫使罗希奭南杀李适之,纡路至安陆过,拟怖死之。宽叩头祈请,希奭不宿而过。宽又惧死,上表请为僧,诏不许。然崇信释典。常与僧徒往来,焚香礼忏,老而弥笃。累迁东海太守、襄州采访使、银青光禄大夫,入拜礼部尚书。十四载卒,年七十五。诏赠太子少傅,赙帛一百五十段、粟一百五十石。兄弟八人,皆明经及第,入台省,典郡者五人。 (节选自《旧唐书·裴宽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 B. 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 C. 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 D. 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体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投壶,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若不会,就用箭投酒壶代替。 B. 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主要职责是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 C. 蕃酋,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部落的称谓。除“蕃”字以外,还有“蛮”“夷”等字眼。 D. 生口本指俘虏。后以俘虏为奴隶,即用作奴隶的称呼。从文中语境看,是俘虏之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宽官居太常,通晓礼仪礼节。礼部打算皇帝忌日那天在宗庙配乐祭奠,裴宽认为庙尊

高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物传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

高中经典文言文名句大全

高中经典文言文名句大全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梳理 (1) 1.氓 2.采薇 3.离骚 4.孔雀东南飞 5.短歌行 《氓》 ——诗经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4、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夙夙兴夜寐(早) 夙夜忧叹(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采薇》 ——诗经 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 《离骚》 ——屈原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高中文言文经典练习——《陶渊明传》一题多练(一篇搞定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经典练习——《陶渊明传》一题多 练(一篇搞定高中文言文)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 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宋本《陶潜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颖脱不群群:合群 B.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无聊 C. 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邀请 D. 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舆:抬 答:B (聊:姑且)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博学,善属文属:读zhǔ,连接. B.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躬:亲自. C. 妻子固请种粳固:顽固. D. 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通“邀”。. 答:C (固:坚持)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到. B. 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 C. 征著作佐郎,不就就:接受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节选自《后汉书?杜诗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B.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C.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D.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更始,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西汉皇族刘玄参加绿林军担任更始将军,后被推举为皇帝建立更始政权,称为更始皇帝。文中即为更始皇帝时期。 B. 世祖,文中指东汉光武帝刘秀。按昭穆制度,皇帝庙号授制为“祖有功”。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刘邦称高祖,刘秀有重建汉朝之功,另称为世祖。 C. 公子,先秦时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D. 被征,这里是指被皇帝征召。征辟是古代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采取特征与征召的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富有才能,政绩显著。年少时担任地方官吏便有公平美称,东汉时屡建功勋,皇帝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二)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舅姑毁黜以至此。"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又曰:“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因而随之,无有碍矣。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引别东去。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洞庭之阴,果有社橘。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夫曰:“此灵虚殿也。”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夫跃曰:“此吾君也!”乃至前以告之。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对曰:“然。”因取书进之。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须臾,宫中皆恸哭。因命酌互举,以款人事。 (《柳毅传》节选)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越国以鄙远”中的“鄙”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夜缒而出B.阙秦以利晋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秦伯说,与郑人盟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 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 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51.观第五泄记原文: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 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 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 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 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 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 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 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 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唤老虎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 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树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52.郑牢论戒贪原文:广西总帅府一郑牢者,老隶也,性鲠直敢言。都督韩观威严不可 犯,亦知牢。观每醉后杀人,牢度有不可杀者,辄不杀,留俟其醒,白以不敢杀之故,以 是观尤德之。观卒,山忠毅公云继任,公固廉正贤者,下车首延高年耆德,询边事。有 以郑牢言者,云进之曰:“世谓为将者不讲贪,矧广西素尚货利,我亦可贪否?”牢曰:“人大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公又曰:“人云土夷馈送,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奈何?”牢言:“居官黩贷,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反畏蛮 子耶?”公亦笑纳之。公镇广西逾十年,廉操终始不渝,固不由牢,而牢亦可尚云。 译文:广西总帅府有一个叫郑牢的,是老差役了。性格耿直敢言。都督韩观威严不可侵犯,也赏识郑牢。每当韩观醉后想杀人时,郑牢便从中周旋,发现不该杀的,都设法留下不杀。 等到韩观酒醒,再告诉韩观不杀的原因。韩观知道郑牢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对他十分敬重。韩观死后,都督同知山云继任广西总兵官。山云为人廉正贤德,一到广西,便宴请当 地德高望重之士,询问边事,于是有人就将郑牢介绍给他。山云将他请了来,说:“常言说,对于将军不顾及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况且广西的风气一向是看重财贷。我是否也可以贪呢?”郑牢说:“大人刚到此地,就象一件洁白的新袍子,有一点被沾上污秽,就 象白袍上染上了一点墨,总是洗不掉的!”山云又说:“人们说,土著人送的东西,如果不接受,他们必然怀疑而且怨恨自己,那该怎么办呢?”郑牢回答说:“为官这人贪财,朝廷有 非常严厉的处罚,那就是竟然不惧怕朝廷了,怎么还会害怕土著人呢?”山云于是笑着接纳 了他的观点。山云镇守广西超过十年,廉洁的操守始终不变,这本来并非郑牢之功,但郑牢 也是值得尊重的。 53.鞠咏为进士原文: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 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 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 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 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 公为真相知也。 译文:鞠咏参加考进士,他凭借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掌管杭州知府后。鞠 咏被提拔,被朝廷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咏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 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往对他的栽培奖进,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60)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60)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20) 1.班昭续《汉书》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班彪:当时著名学者。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竞_________辄_________ 2.翻译: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师事焉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屯田都尉:职官名称。当:判决。文姬:蔡文姬。使驿:使者。文状:文书。明公:对曹操的敬称。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诣_________徒_________厩_________虎士_________ 2.翻译: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诚实相矜;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3.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炳烛:点燃蜡烛。 [文化常识] “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经典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犒劳) 夜驰之(之:到,往) 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与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记)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详细,完备)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督过之(督过:责备) 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 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四、文言句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