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和应用,互联网也已经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运用互联网进行交友、游戏和学习几乎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当然,网络的信息良莠不齐,若能利用好,便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帮手,若是使用不当,同样也会成为危害。

尤其是我们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思想尚不成熟,对网络上的诱惑不能克制,有很多孩子已经被网络上的游戏和不良信息所迷,思想上已经到了坠落的边缘,行为上更是做出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以现在我掌握的资料分析,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如不加以重视,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信息道德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自网络普及的那一天开始,网络信息便已铺天盖地之势凶猛袭来,有健康积极的,更有很多不健康不积极的,此时,若是放任我们的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淘金”,学生们有很大的可能一个筋斗栽进去,甚至永远再也爬不出来。所以,在学生上网之初,教师和家长便要及时进行是非观教育。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哪些知识我们可以学习,有哪些必须摈弃。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防堵不如疏通,如果学生能够早早就明辨是非善恶,懂得利用网络上健康积极的资源进行学习,便省下了教师和家长的后续之苦。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正确进行筛选网络上的信息。

第二,家长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网络上充斥着很多的消极思想和观念,时时刻刻在诱导着我们学生的幼小心灵。接触的消极思想和观念过多,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长和学校而言是极为痛苦的,不但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来照料孩子,而且还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最终在人生中没有建树,失去了为理想奋斗的机会。甚至有部分孩子把握不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终走上了下坡路和邪路,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的“小害虫”。

第三,沟通是树立学生正确信息道德意识的千金良方。

现在的很多家长大多都在为挣钱而奔波,忽略了孩子的情感教育;也有教师每天都是为了成绩而忙碌,也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这样做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其实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往往导致孩子产生一颗孤寂的心。习惯了孤独的孩子很容易便投入到网络大潮中,不愿和同学交流,以网络为生,伴网络成长,最终变得非常孤僻和不合群。快乐健康的人生才值得我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观念才能使我们奋发努

力,家长和教师如果和学生勤沟通,便能及时发现和矫正孩子的不健康思想,确保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四,强化引导,引导学生从玩到学的转变。

网络上的信息多而乱,教师和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在网络上的兴趣,就应及时引导孩子主动的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网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建立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网络空间,这样不仅能为孩子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能亲自动手实践。有的孩子喜欢游戏,对于游戏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很多网络游戏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协调能力,由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引发学生借助软件编制自己创作的游戏,这样学生就完成了从玩到学的转变,将来或许可以成为软件编写人员。

第五,学校要加强疏导,建立制度,规范学生上网行为。

在网络上,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约束,人们在网络上可以自由的释放自己心中的欲望,语言和行为都无所顾忌,导致了网络上喧嚣低下的氛围。在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上网观念,确保在有益的上网活动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在虚拟的环境中沉迷。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适时进行引导,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不破坏网络秩序。

第六,学校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

兴趣的迁移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对于网络的沉迷,另外适当的参加文体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一举多得。而且,积极举办课外文体活动还能加强学生与互联网的互动,在网络上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辅助文体活动的举行,加强网络与实践的结合,还能引导学生的兴趣转移,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和提高实践水平。对于处在身心发育关键的初中生而言,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而言,都有很大的益处。

总而言之,互联网是一片新开辟的虚拟天地,天地中有积极健康的知识和体验,也有消极恶劣的消息和游戏。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学生们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建立积极的信息道德意识,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并立刻上升到实践高度的一件大事。稍有懈怠,很有可能便会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铸就苦果,就要用一生的代价来偿还。这种事,孩子耽误不起,家长负担不起,教师良心不安。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树木先固本,树人先培德。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德育教学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呢?以下谈几方面来共讨见解。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根据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同一种教育,都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深度,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教育。 首先从低年级,要让他们从小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等等的初步教育入手,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中年级的德育教育是:知道尊重他人,与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养成同学之间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好习惯等等。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诚恳、宽厚、乐于助人、为人正直、敢讲真话、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要有毅力、有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等,总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截然分开,要互相结合进行,在具体目标上分层次,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遵循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具体目标设计上要分层次,对低高年级的学生分别提

出不同的要求。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还要有故事性,并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之校园生活要活跃,富于吸引力。特别对于城镇的高年级学生,更要积极提倡他们对接触社会、多接触劳动,从而受到教育。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育者做经常的工作。在制定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榜样,并合理使用表扬、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加强校风、班风建设。 2,不良行为的矫正。作为教育者必须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是非观念的同时,要改善人际关系,清除疑惧。行为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存有戒心甚至是敌意,但他们又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接受教育,改掉不良行为,就必须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改善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另外,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发现道德落后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抓住时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或委派他们为全班服务以示信,就会重新点燃他们

德育论文: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伊宁市二十六小熊永静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事事有人操心,时时有人呵护。有时甚至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而一旦遇到困难,遭到打击,便不能承受,总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可以这样说,现今的孩子们都在缺失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树立远大志向。 坚强意志的前提是有志,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激发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冲破层层阻力和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我将学生的志向分为远期、中期、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是为小学六年里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你将以什么样的成绩跨入初中。中期目标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一年的学习生活中,你要做到哪几点,你要取得哪些成绩,并且集中起来写在班级的光荣榜上,所谓“三年目标”早知道,以此不断激励学生。近期目标是学生每月制定近期测验考评时应该达到的等第或名次,使自己有明确的方向。 二、进行知识教育 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定期利用班会课时间,找来有关心理学方面通俗易懂的读物,找出有关意志章节的内容以及生动的事例,带领学生学习并结合班级

工作中在这方面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奋斗目标和一份自我锻练计划,让学生在行动中加深理解。 三、从小事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强的意志不可能形成于一旦,更是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应当帮助学生把远大的志向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从小事做起,把完成每一项学习、工作任务都视为向远大目标迈进了一步,把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炼意志的考验。我对教室地上的一个粉笔头,一个小纸片,作业中错的一个符号都不放过,进行严肃认真的教育并和锻练自己意志联系起来,遇到学生有了哪怕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积极克服小困维之小胜利,就能逐步培养起人的克服大困难的大胜利。 四、注意因人而异憗 由于意志品质是意志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具有个别差异,因此,对意志品质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对于行动中常表现出盲目性和独立性的学生,应加强自觉性教育,对于行动中常优柔寡断草率决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果断性的品质,对于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缺乏毅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坚韧品质,对于任性、怯懦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五、严格制度纪律 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爱护、关心、了解、体贴学生,知道他的困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然而,各类学校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仍然没有较大改观。这里,我们试图对“问题意识是什么、与哪些因素相关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何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问题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质疑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反映了个体思维具有质疑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是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第三是元认知控制、调整与评估认知活动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既高度评价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学、思结合。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和倡导个体的怀疑精神。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一步对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又辩证的阐述。在国外,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非常强调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探究—发现”式学习方法。布鲁纳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发现学习”模式和理论,他主张让学生个体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欲望,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哪些因素与问题意识相关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知识因素为问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意识是一种能力,要使个体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信息为问题意识提供背景材料,背景材料越丰富,就越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知识因素的丰富与提高促使知识范围增大,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也提高了个体认知结构不平衡状态的频率,客观上为形成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积累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避免提出的问题在较低水平上重复,从而有所创新。 思维因素为知识转化为问题意识创造了必然条件,问题意识建立于严谨的思维基础之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种类型。依据吉尔福特的界定,聚合思维等同于传统智力,它和知识对问题意识形成的影响一样;而发散思维不仅是创造力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道德规范,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只有通过学生的白己参与,亲身投入,内心体验,才能成为学生的内在信念,才能启发他们向高一级道德水准时发的内在动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克服那种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偏重说理,忽视实践,教育要求与实际需要脱脱节的弊端,为此,我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注重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和实践活动,在班上建起了“四栏”(时事政策宣传栏,学雷锋,学英模专栏,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专栏及书报栏)并开展“五无”(地面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桌上无划痕,墙上无漆抹,花术无采摘)和“十要”(升旗仪式、集合列队、课堂秩序、上下楼梯、做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仪表着装等十方面的规范化要求)活动。开展的所有活动中,都指定专人记录,并在每周星期五卜午的班队活动中进行公布,然后加以评比,对表现优良者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表扬。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良好的品行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则令不行”,正是一个人具有良好品行的体现。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有“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的表述。这一要求是比较高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未来接班人的目标之一。 诚然,良好的品行是为人之本,众之所瞩。但品行不良学生虽属少数,如不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则既不利于对他们自身的帮助和挽救,又会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甚至还可能危及社会安定。 学生的不良品行是在某些客观条件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而造成的,以下在此作一些试探的分析。 一、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原因。 (一)家庭方面。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占多数,父母的溺爱,迁就很容易养成子女任性、优越感、自我中心、自私、专横、懒散、依赖等消极性特点;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及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会使子女感到家庭中没有温暖,或养成“乖巧”的行为反应;家长缺乏表率,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如有些家长整天沉醉在麻将、扑克、赌博之中,沉迷于吃、喝、玩、乐之时。殊不知,天真无邪的儿童此时正在受到腐蚀,心灵正在受到无情的创伤。此种种原因极易使儿童的心灵、行为受到诱惑和影响,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引起性格变异,导致品行不良,做出种种令人吃惊的不良后果。 (二)社会方面 社会主义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行健康成长的。但是,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不能低估。学校附近的“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对学生的诱惑力最大。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儿童缺乏全面、深刻的分析能力,对那些诸如“坦克大战”、“挖地雷”、网上聊天、黄色网站等充满好奇,我们教育者应该注意防范和正确引导。 (三)学校方面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的不当,也是间接造成学生不良品行的原因之一。如有的教师管教不管导,狠抓智育,只抓升学率,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不了解学生,工作不深入;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教育方法不适当,使学生产生厌烦、反感情绪;有的教师对品行不良学生睁一眼闭一眼,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等有关方面联系,或一推了之…… 二、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良品行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的错误或无知常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群架等同于“勇敢”,偷别人的东西为“杀富济贫”。搞恶作剧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道德意志薄弱是心理因素的主要原因。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如

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ⅩⅩⅩ(专业) 指导老师: (惠州学院ⅩⅩⅩ系,广东,惠州,516007) (宋五号) 摘要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关键词(后空两格)小学生;思想道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Discussion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作者姓名(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 作者单位、地址、邮政编码(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 Abstract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 head attached to the school, is connected to a family. Activ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uild meticulously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activity platform, so that the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connect. Hold regular parents talk, parent education theory train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the parents of the students can learn more information of education, new education concept will gradually penetrate into the students' parents. These activities, make parents more respect for the chi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more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growth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our society will be more harmonious and stable.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韦庄中心学校崔刘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太少。他们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上课时能独立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比不上解决问题的意识强。学生在这种只学答不学问的氛围中学习,怎能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呢所以,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孩子们敢于提问在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做了不少的尝试。现列举一二。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要善于创设疑惑情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出示课件新“龟兔赛跑”:森林中在开运动会,乌龟和兔子正在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径4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同时从A点经B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A点,这下可难住了老虎裁判。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谁是冠军怎样评判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

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创设轻松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帮助学生克服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提问的习惯。 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与学生谈话引出×年×月×日,通过学生找出表示时间单位的词来揭题(板书课题),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思考后,会提出许多问题,如:“一年为什么是十二个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比年还大的单位吗”等等。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还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培养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培养 一、寓教育于学生活动之中 小学生品行的形成过程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正处在萌芽状态,加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对抽象的道德观念难以理解。所以,对于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首先靠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很难收到较好效果。最好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小学生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同时又要抓好时机随时进行,在这里,我认为有几个条件需要注意: 1、环境的作用 环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正是为了使学生在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加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常规培养的一致性 现在小学里从六周岁半就进行一年级学习,他们从一个耍孩子走进课堂,受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的约束,况且,他们的家长都非常宠爱他们,常规教育是对学生正确执行生活中各环节的具体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教

育。对小学生常规教育就坚持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小学生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事物入手,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按时上学,有规律的生活愉快、有秩序地参加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3、寓教于教育活动及学习过程中 小学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活动及其自觉学习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各方面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情感和态度,帮助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用正确的思想判断善、恶、真、假、美、丑等,形成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并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队课、周会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有关的知识,通过各种活动,人的道德行为的学习,受到有关优秀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渐统一起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的素质是品德教育的关键 1、以诚相见,融洽感情 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愿意和他们交往,也愿意听他们的语言,接受他们的教育,特别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概要:通过一个学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学生已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并进行提问,而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小学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实践,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习惯。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学期来,笔者主要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问。 题眼常常起到统领全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文章,从题目看便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教学一篇文章时,笔者常常从课题入手,引導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首先是从题目入手,让孩子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即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然后分类别引导学生提问。 对于写人的文章,笔者主要引导孩子学会问:文章讲谁、做什么事、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如《小摄影师》,上课时,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学生:“这篇文章写谁?”接着又问:“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想知道小摄影师是谁,有的说我想知道文章写小摄影师什么事,有的说想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事……接着笔者问学生:“把你最想知道的事情转化成问题,你会怎么问?”就这样,引导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并告诉他们,把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就是一个会提问题的学生了。 对于写事的文章,笔者主要让学生懂得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提问。如,教《孔子拜师》时,学生读了题目后,笔者问学生:“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是写人还是写事?”学生都能判断是写事的文章,之后,马上有学生提出“孔子拜谁为师?”“孔子什么时候拜师?”“孔子是谁?”“孔子问什么要拜师?”等等的问题。笔者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而对于写景的文章,笔者则教学生抓题眼进行提问。如,学习《金色的草地》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个题目,题眼就是“金色”,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词语来提问题,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复习过程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 德品质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树木先固本,树人先培德。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德育教学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呢?以下谈几方面来共讨见解。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根据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同一种教育,都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深度,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教育。 首先从低年级,要让他们从小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等等的初步教育入手,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中年级的德育教育是:知道尊重他人,与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养成同学之间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好习惯等等。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诚恳、宽厚、乐于助人、为人正直、敢讲真话、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要有毅力、有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等,总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截然分开,要互相结合进行,在具体目标上分层次,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遵循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具体目标设计上要分层次,对低高年级的学生

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还要有故事性,并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之校园生活要活跃,富于吸引力。特别对于城镇的高年级学生,更要积极提倡他们对接触社会、多接触劳动,从而受到教育。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育者做经常的工作。在制定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榜样,并合理使用表扬、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加强校风、班风建设。 2,不良行为的矫正。作为教育者必须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是非观念的同时,要改善人际关系,清除疑惧。行为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存有戒心甚至是敌意,但他们又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接受教育,改掉不良行为,就必须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改善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另外,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发现道德落后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抓住时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或委派他们为全班服务以示信,就会重新点燃他

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细微处入手 ——培养合格孩子做合格家长 xxxx 孩子既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父母的骄傲,承载着父母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父母的良好愿望。同时,从孩子出生到成人,也开始了为人父母的漫漫教子之路。孩子首先接受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正如人们所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传统教育学派的赫尔巴特认为: 道德教育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一切教育都应围绕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进行。 而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中,父母应该成为儿童行为习惯的导师。这给我们教育孩子以很多的启示,因此,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我们是在扎扎实实推行素质教育,除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我们也很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小学阶段,我们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事实上,目前,孩子的成长让人满意: 是学校的文明学生和特长生、是永川市“十佳思想品德优秀个人”获得者,是重庆市四星级雏鹰奖章获得者。 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认为大人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作用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下面就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做法摘录如下: 一、教孩子说话算数,信守诺言。在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我们要求孩子要做到:

说话诚实,讲信用;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事实上就是“契约社会”,“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求孩子对人诚实,重信守诺。既是对孩子进行品格培养,也是为孩子进入社会做准备。为此,我们与孩子约定: 如果他做了错事隐瞒不报或说了谎话,我们将视情节轻重取消他一周或一个月的自由安排时间,如果他主动告诉大人,我们对他所犯的错误不进行追究。作为家长,我们与孩子如此约定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孩子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二是孩子犯了什么错,作为大人 一定要知道,这有利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且我们家长也做到说话算数。 记得孩子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回家说要买资料,结果将钱拿去买了动画游戏卡,后来,我提出看看他买的资料,事情自然就露了馅,没话说,作为他说谎所付出的代价是: 卡片全部没收,所花销的钱在他的零花钱中一一扣除,接连两周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就交由我给他安排了。另一次,是学校课间休息,他在教室和走廊上和同学打闹,把自己的手也擦破了皮,还被罚扫了地。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他主动谈了被罚扫地的原因,我们听后,给他指出在教室和走廊上追玩打闹的弊端: 既影响他人,又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我们信守承诺,只是提醒他今后玩耍时要注意选择场地和时间,并未对他再进行惩罚。之后、我们一直信守相互之间的约定,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平等,孩子对大人没有畏惧心理,将发生的事情可以坦然地告诉家长,到现在,孩子在学校的大小事情都愿回家对我们说,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更有利于家长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事实上,在日积月累中,孩子诚实守信的品格自自然然的就形成了。 二、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要从细小的事情或偶然事件入手。特别是不好的行为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更不能轻易放过,否则会错失教育良机。记得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不论学生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让同学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想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在学习“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我改变了以往例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景:小熊猫的“小小百货商店”开始营业了,陈列着一些商品及价格:(有实物的用实物,没有实物的用图片,花花绿绿得很漂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圆珠笔每支2元、小鹿玩具每个10元、一双运动鞋200元、《十万个为什么》每套40元、滑板车213元笔记本4元、足球每个12元、学生背包106元、《英语磁带》每盒14元…… 请每位同学到商店里买奖品,要求是购买4件相同的商品,(每小组有四位同学)。每位同学算一算自己需要用多少钱?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活动记录内容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活动记录 班级:三年级 活动名称讲文明促新风——争做“内外兼修”的当代小学生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活动让学生自觉遵守文明公约,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纪要 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自主、自律、自觉意识为目标。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促进教师更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更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养成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办好校园广播站,及时提倡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办好学校宣传栏、各班板报和四个“栏”宣传阵地,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的思想品德对自己的诸多好处,对自己日常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善,逐渐养成了自省自律的好习惯。不作出违反校校纪校规,自觉学习和遵守校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一位儿童教育学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应该从孩子还在摇篮中就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品德的教育是绝不能忽视的。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主要是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要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的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 一、注重学习中的德育。 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1、根据学科特点自然渗透。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紧扣教材,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队课、周会是向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有关的知识,通过各种活动,人的道德行为的学习,受到有关优秀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渐统一起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课富于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音乐课利用音符、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术课通过形象、画面、色彩、线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优美情操;体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比赛等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从各学科教学中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2、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前者使学生信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小学吴炎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做中学,学中做”教育思想中指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养成关注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需求,并养成积极实践,努力改进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德、智、体、美、劳各育中,分别蕴含着各自的内容,并且彼此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五育中,如果学校不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教育,那么学校教育就是不完全或不完整的教育。同时,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不仅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育,而且是与其他几育联系最紧密、蕴含内容最多的一种教育,因此在学校坚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亦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教育,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文化知识,又

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既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美德和审美能力。所以说,坚持劳动实践活动教育是顺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要渗透思想教育。就是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增强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激励学生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乡和美好的未来。那么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自我服务意识 1.我们根据学生年龄不同,由易到难进行。如整理书包、床铺、洗涤衣服等自我服务劳动,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可设立“自我服务卡”,由家长签字,以实行督导。 二、提供劳动机会,促进劳动技能养成 1.我们学校班级劳动平时要求学生做值日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参加校园、班级的教室清扫清理等有益劳动,使他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2.我们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家务劳动。如“家务劳动小技巧表演”、“做妈妈的好帮手”等活动,从最基本的扫地、烧水、抹桌、洗碗等做起,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家务劳动成为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关心父母,体贴他人,在母亲节到来前夕,我们在同学中开展了“我为妈妈做件事”和“感恩父母”等系列活动,要求同学们要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地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为父母洗一双袜子,也可以是吃完饭主动地为妈妈倒杯水,还可以是为爸爸献上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兰西五小王少英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独领风骚。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弱。所以又有人称启发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第一、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的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应考虑到问题设置的“五度”、“五要”原则。 第二、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

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五度”指: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准确的判断。 总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设计好的情节,游戏情景,把学生思维带入新的情景中,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点滴谈

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点滴谈 孙翠珍 2008年6 月获教研室二等奖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向往美好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所追求的伟大理想。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其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培养,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但要传授给他们知识,而且还承担着他们良好品格培养的重任。因此,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和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其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心理、情感生活等还不稳定,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何培养他们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品格;如何教育他们宽容忍让、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人和谐相处;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勇于面对困难,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懦弱,广交朋友,走向生活……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具备完美的人格,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自身形象、品格修养,甚至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塑造美好的自身形象,用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和规范的行为举止影响和感化学生,向学生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以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资源,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小学教材中,特别是语文、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的优秀人物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生动故事,其感染力和号召力远远胜过那些枯燥的理论和简单的说教,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因势利导,效果更佳。如《鲁宾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孤身一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荒岛生活,历经磨难,仍不失勤劳、勇敢而善良的本性,凭自己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道德德育。道德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这就确定了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统领优先地位,同时又指明了学校工作的目标方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必要工程,放松或削弱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就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为学”的目的,首先是学会做人。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告诫人们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因为,个人良好的品德素养是提高全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整个教育工作可以用一个概念简略的表示,那就是德性的培养。品德素质在学校全面素质的发展中起着定向和制导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德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及个性发展等多项基本素质的培养任务,有了德育作为基础,智育、美育乃至团结协作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才能使国家昌盛,社会和谐。 德育工作为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抓好了德育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