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拉丁舞理论知识总结

拉丁舞理论知识总结

拉丁舞理论知识总结
拉丁舞理论知识总结

拉丁舞理论知识总结

拉丁舞理论摘录【一】

【Cucarachas虽然有“前旁后”的胯部动作,但它的根基仍在脚下,是脚与地面对抗挤压身体的结果,所以你不可以用胯部主动去做“前旁后”。­

【几种胯的运动方式。一是最常见的8字斜轴,二是左右转动的(恰恰)立轴,三是画圈的(桑巴)左右穿过的横轴,四是像钟摆一样左右摆荡的(牛仔)前后穿过的横轴。但基本的东西都是8字胯。--------花甲舞童

【当你练得大拇趾内侧出了老茧,你的脚下就有了一点功夫了

【伦巴是后背用力,恰恰是脚步的力量,牛仔是半边身体用力,桑巴是腰部用力。伦巴---所谓用“背”,指的是脊椎,用斯拉维克的话说,就是想象你的脚被吸在地上,同时脑袋被拴在天花板上,明白了?恰恰是用脚跳,但是重心不能在脚上,因为速度相对比较快,中心沉稳就意味着停滞和沉重,这和恰恰的俏皮风格是背道而驰的。桑巴用腰的力,这个很明显,不过还有个地方不能忽略,就是膝盖。记得是哪年的黑池讲演中,特别强调过膝和肩在桑巴中的重要性。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桑巴中的几乎所有下盘动作,都是从腰、胯、腿、脚一层层带出来的,就好像伦巴中胸廓、肩、

上臂、小臂、手的连带关系一样。

桑巴舞的特色是臀部的圆弧动作与腿部弯曲的弹性动作,力量是由臀部与大腿肌肉运作产生的。初学者只是轻松的跳舞步,真正的舞者则随时随地要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表现美感。

【引导:在转的时候,先用横膈膜引导,比如做纽约步的时候,身体其他部分不动,即脚的位置和身体都保持正面,但是先走横膈膜引导。

【收腿:收腿的时候将脚面绷起来,抬高,向内撇,这样比较好看

【拧:做慢的纽约步,下面卡住,尽力延伸上身;做快的纽约步,上面不动,尽力转动骨盆。在所有动作中,都要注意内部对抗。

【伦巴:围绕身体中轴,骨盆做八字运动,向下压,使得头顶在一个平面上不起伏。

【恰恰:快速的伦巴,同样是绕着中轴做八字运动,注意围绕。

【桑巴:脚掌内侧着地,做向上翘的八字运动,在Walk 的时候用肩引导,利用拧的力量带动身体;桑巴长步,主要利用后腿的推动而不是腹部的伸缩;在做打横时,非重心腿的骨盆要出曲线。

【恰恰基本步(合并步) 做这个步伐的过程中,脚尖不

要离开地面,每次转换重心时尽量用到腹肌的收缩来吸收两腿动作可能造成的上下晃动,而保持双肩水平移动,而没有上下的跳跃。这个动作大多数都是双方上半身闭式相持握完成的,因此要注意肩部下沉,手上不会给对方过多的力量而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这就会要求中段有更好的平衡并收紧。

【在伦巴舞中,后退时我们会把重心从后脚脚掌的位置

通过身体拧转进入到脚跟的位置;在恰恰舞中,由于音乐时值发生变化,我们的身体重心只需要进入到后脚脚部中间位置即可。

【在伦巴舞的前进步中,我们会通过拧转保持重心的延

迟移动,让重心移动显得更饱满、身体动作更具张力;在恰恰舞中,身体重心会非常迅速的从脚跟位置进入到脚掌位置。尽管在两个舞种中,完成这两个舞步的音乐时值都是一拍,但由于伦巴音乐和恰恰音乐的快慢区别,导致重心的运用在实际的舞蹈过程产生了差异。

【双脚往两边时,缺少身体前后就会很空。身体无前后,缺少饱满的感觉。往旁移动的时候,身体同时往前往后,再引带回来。要有含住的力量,收脚的时候,中段包含在里面。右脚重心,右边后背往后含住收脚。手抛开后,用后背打开。收回来时,用后背发力回来。手的抛出,是提示后背该延伸发力了。

【在伦巴的身体动作中,肩部通常是“不动”的,就是说肩

胛骨一直保持一条水平线,向后翻转相对固定后轻松而自然地将重量放在地板上(即沉肩),始终与臀部动作对抗。可概括成“臀动肩静,臀左肩右,臀前肩后,臀上肩沉”。

【牛仔舞的弹性不在于往上跳,而在于产生“自由落体”般的下降产生的弹性。牛仔舞的弹性不是向上弹,而是向下。

【牛仔舞的重拍在双数2 拍4拍,跟桑巴一样。弹性基本步的重拍表现在下降后的撑起,而不是下降的过程。伦巴的重拍在4拍。

【伦巴后退的时候脚尖外转十六分之一;前进的时候有个预备动作,重心脚的膝盖往后压,臀部往斜后拧,身体往前,出脚跟身体一起。出脚不要太快,脚尖不要外转太多;所有转动脚都要两条线;不要身体和脚一起转,身体要先转;右脚越过身体向左边转,右脚向右边转,右脚交叉在左脚前面;闭式位左右移动,要用摆动腿脚掌的内缘;闭式位在跳基本步的时候,并不是永远保持这个距离(15公分),两个人身体的距离在不停的改变;转的时候,先转八分之三,然后再转八分之一。-------王子文

【1、胸腔的前后左右运动是由肩胛骨的反方向运动来完成。

2、在没有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上半身要求是一块整体,中段一定要保持紧凑。

3、拉丁舞发力的永远是主力腿——直的那条腿,千万

别用动力腿发力。

4、八字绕胯:先把胯放在一侧,然后用踝关节的力量向上推(此时重心还没有移动),然后再将重心移动到另外的一条腿上,然后再转胯,放胯。

5、律动:注意脚跟始终是并拢的,不能出现分分和和的情况。律动的时候时候,直的脚用力将胯向左后/右后往上推,两脚并拢(大腿内侧靠拢),再转胯,放胯。

6、手的动作:先将一只手举直与眼睛平齐的位置,掌心向内,肘关节下移、转动,用肘带动小臂转动,待大臂与肩平齐的时候,将小臂快速甩出去(注意是甩出去,不是伸出去),但是快速甩的时候也要注意柔和。把80%的时候留给手臂的延伸。

7、力量的传导:主力腿迅速把重心推至另外一条腿时,把力量经胯传至手臂,延伸出去。(与另外一个老师讲得有出入,还没想明白)。拉丁舞理论目录【二】

1 伦巴舞里的库克拉恰

2 腿

部的力量

3 足部配合要注重技巧

4 舞

蹈并不是每个动作都是在移动

5 关于跳舞的走位 6

伦巴基本功

7 牛仔舞基本功的要点8

两种相斥的基本功

9 漫谈拉丁舞中手臂的动作10

舞步的最小单元

11 抑制步的四大要领:­ 12 学拉丁舞蹈的3个层次

13 跳桑巴舞注意事项14 如何解决伦巴旋转站不稳的问题­

15 拉丁舞的精髓16 拉丁技巧--我的华丽分割线

17 高低胯是怎么样练18 拉丁舞的六大要素

19 拉丁舞动作要领20 拉丁舞5种身体技巧

1 伦巴舞里的库克拉恰

库克拉恰是将伦巴的中段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基本功,也是最能体现伦巴特点的步伐,当然,也最锻炼腰部的柔韧性和力量,可是会迅速减少肥肉的噢。­

­ 向前的库克拉恰步伐开始时先将重心放在右脚,第一步2时左脚向前,重心随之前移,在双脚间靠近前方的位置,右腿膝盖弯曲,紧贴左腿膝盖,右脚半脚掌着地,此时就已经开始做8字胯的前1/4了。3时重心后撤,置于右腿,此时继续作接下来8字胯的1/2。然后4时左脚通过

地面滑行并向右脚,两脚脚踝靠近而左腿膝盖弯曲,随后1时原地换重心,右腿膝盖弯曲,左腿直立,完成剩下的1/4

胯部幅度。­

­ 向右的步伐在2时右脚向侧,与肩同宽,重

心随之到达右脚,左脚原地。3时胯部通过立体8字的摆动,并且重心到左脚,并稍微靠前的位置。4时右脚收回,1时

并向左脚换重心。向左的步伐2时左脚向侧,3时到重心到右腿,4时左脚回收,1时并脚换重心。­

向后的步伐,在2时,右脚后撤,重心到右脚,此时双腿膝盖都没有弯曲。3时,重心上到前方左腿。4时右

脚收回,1时换重心。­

­ 这个过程中胯部的动作是关键,幅度要大而

且要做成立体的8字,就需要借助脚和地面的反作用通过腿部的力量传递到胯上,而不是由胯部作为动力发出的。每个步伐2节奏时,原地不动的脚要对地面有很强的下踩力量,另外一条腿就是依靠这种力量向外迈出,迈出的步伐不能太大。迈出过程中,原地的脚要继续对地面下踩,而使得胯骨向外打开并移动,也就是说,脚下踩的力量通过脚踝的绷伸和腿部传递,到达胯部,才形成的立体8字胯。而且为了保持更好的控制,胯部得到更大的幅度,重心要稍微降低一些,高度可以通过单腿站立,另外一腿向后抬起小腿来找到感觉。­

­ 当然,这个步伐可以加入很多变化,比如每个步伐迈步时旋转90度,脚步收回时向侧旁打开等。­ ­ 2 腿部的力量

练习拉丁时如何展示腿部的力量

拉丁初学者一用力就会用到上身,怎么也不会与用腿步的力量。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腿部的力量,而是缺少整个身体的抗衡力,也就是对抗力。

拉丁舞的力量是运用在整个身体上的,所以任何一部分的力量都与整个身体的力量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首先,我们把焦点放在腿部上,很多人想用力,使了很大的劲,怎么也用不上,看上去还是松松的,这是因为它没有把力量放在该放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两个大腿。“有啊,我两个大腿都已经绷得紧紧的,用了很多力了”也许你会这样说,但是你用错方法了,我们要把力量用在2个大腿相互打开的(形成180度)情况下,也就是挤压两腿的膝盖,使两膝盖向相反的方向延长,从而尽可能打开两大腿,让两大腿产生撑开的力量。

另外一个力量就是上身与下身的抗衡力,当后脚的膝盖向后挤压,带动下身向脚尖打开的方向旋转,上身同时扭向相反方向与之抗衡,所以上身的力量也是抗衡力,不是硬邦邦地用力

还有一个力量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动力脚也有力!你

可能会说:动力脚不是不能发力吗?我没有说动力脚发力,而是说动力脚也有力,但是这个力量来源于主力脚。

大家还记得我在上课前做过一个单脚放重心的练习吗?就是一个脚弯曲点在地板上,另一只脚垂直,利用呼吸,把重心挤压下去的动作?当主力脚是直的时候,重心下压,主力脚的胯就会在高位,动力脚的胯在低位。当动力脚的胯在低位的时候,就会把动力脚往地板上挤压,让膝盖向前延伸,这就是动力脚的用力过程了。不是自己发力,而是让主力脚带动积压地板。

­ 3 足部配合要注重技巧

足部与地面接触有一种相互吸引的磁性感,通常称之为地板技术。这种地板技术的内函是:

①、触足点要规范②、足位要准确;

③、进足的跟掌尖和退足的尖掌跟要滚动配合;

④、重心足要坚实稳定;

⑤、运动足要按双轨道的原则轻擦地面运步而不腾空,探戈例外;⑥、交换重心既无断口又干净利落而不拖泥带水;

⑦、重心足发力运动足开胯延伸;⑧、前一步完成后立即为后一步作准备,后一步借前一步的惯性而移动。

双方足部的配合,就是要巧妙地综合运用上述8

条地板技术,使之求得双方动作一致的最佳效果。8条地板技术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⑥交换重心,这也是双方足部配合最感困惑最难突破的一点。双方两只足要成为一个重心,真是非一日之功。这又牵涉到⑦重心足发力,运动足开胯延伸。双方足部配合不一致的主要问题,不是重心足不发力,就是运动足不延伸。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足部的地板技术,更谈不上巧妙地综合运用地板技术。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细节就是:低位前进重心足掌尖压地板发力,运动足适度延伸定位由足的跟掌压地板稳定而交换重心;低位后退重心足起尖用足跟蹬地板发力,运动足适度延伸定位由足的尖掌压地板坚实而交换重心。从低位到高位,重心足掌尖压地板发力,运动足延伸定位由足的掌尖压地板的同时身体摆荡再升垂直稳定而交换重心。这就不难理解,足部的触足点灵巧地压地板的感觉,成为综合运用地板技术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双方在训练和竞技中,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足部触足点压地板的感觉上。

4 舞蹈并不是每个动作都是在移动

舞蹈并不是每个动作都是在移动,例如Spin,它并不是移动的动作,而是一个旋转,同样,在作Double Reverse Spin 时,重心也不能一直想要移动向前,如此将让你的舞伴无法跟随你,并且失去重心……

想要把舞跳好,首先要有好的舞姿。手臂和手肘必须保

持向前,女士亦相同。手的接触必须非常优雅,对男士而言,当你将头部向左转时,必须可以看见自己的手很自然的握住女士,不可向内扣紧,右手也不可用力扣住女士的背部。任何上升或下降的动作,如要有良好的平衡感,须从脚部往上把身体提起来,而不是用手或胸部。

身体的摆荡,动力来自于腿部,而非你的肩膀,利用身体的下半部来带动身体的移动,因此若要移动向左或向右,必须先有相反方向的动作,不要想急着移动,应控制住从重心脚来移动,女士应感觉力量是向前延伸,所有前进或后退动作,在脚部的动作都是有预备动作的,由重心脚(支撑脚)发动,切忌直接(无预备动作)向前走或向后退。同样的,反身动作(CBM)也是由重心脚让身体开始转,如果脚已经走出去,才要转就太迟了。

舞蹈并不是每个动作都是在移动,例如Spin,它并不是移动的动作,而是一个旋转,同样,在作Double Reverse Spin时,重心也不能一直想要移动向前,如此将让你的舞伴无法跟随你,并且失去重心。

探戈舞所有的动作,需感觉力量是往下延伸的感觉,胸部与背部要保持平坦不变形,腰部以下弯曲要比任何摆荡舞蹈来得多,手握持同样要轻松。探戈的步子都应小步,只是在变换重心,最好的探戈是不要看到动作,但只看到结束时的位置,移动和旋转的动作要做清楚,如此才能看到线条和

速度。Pivot在探戈里,到第四步时,感觉是一个转,而不是一个步子,做完时要立刻把转的感觉消失掉,这样女士才能保持在男士的右侧。探戈基本上是没有Spin,只有轴转,在移动时,Spin只能在原地做。

所有舞步的设计是来自音乐,所以必须试着把膝盖放松下来,才能控制音乐,音乐必须在舞者的下襬上。舞蹈是一种肢体动作,它必须配合着音乐,让自己看来富节奏感,这就是冠军和其它人看来最大的差别。

5 关于跳舞的走位

在正式比赛时,由于有许多对选手,特别是初赛,通常会超过六对选手,人多了相对来说场地就显得拥挤了,发生碰撞的机会就增多。这时候,懂得正确的走位就十分重要了。要避免堵塞和碰撞,首先,如果在正常的组合线路中,前面有人,你可以有四个方法去应付:

1、修正自己的路线的角度,稍偏左或稍偏右,穿插过去。

2、稍作停顿,停住舞步,保持架形,礼让别的选手先走。

3、在编排比赛组合时,有意练习一些用来延时的舞步,就是说动作不停止,旁人一点也看不出来,但整个组合会延长了一个或两个小节。

4、不受原来比赛组合的限制,临时组织新的比赛组

合,现场发挥,随心所欲,也就是说:“执生”

以上四种方法,第一二种常用,第三四种要较高的舞蹈修养才能应用自如,特别是第四种,能真正做到的其实已徇化境,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舞士了。

有些初参赛的选手,跳着跳着遇上人挡道,一着急,什么都忘了,结果后面的跳的一团糟,所以,要在赛前也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比赛时候碰上,也不会手忙脚乱。

其实在平常舞厅里跳舞也一样,也是要懂得走位的,舞厅通常移动较慢,要善用穿插和刹制。遇上有人挡道,女仔用左手摁一下男伴肩,男仔用右手暗示,也是通常的一种做法。

6 伦巴舞要注意的几点建议!~

跳伦巴时会看到有人有上下蹿的感觉,也有肩膀乱晃的问题,而专业人士跳起来则如行云流水,同时和地面的作用力也很强,这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伦巴走步时头部不动

没有上下的蹿动,说明重心也很平稳,这需要用一种叫做踩平式的方法来练习.双脚脚后跟靠紧站立,双腿肌肉向上收紧,胯骨尽量向下沉,脊椎直立,但是肩部努力下沉。收紧腹部肌肉,臀部肌肉也向前收紧,不翘臀挺腹,做到真正的尽全力收紧。此时另外一个人推着自己的尾椎骨向前走.这时为了能走稳,身体内部会产生一个力和这个力量相对抗,这样主力

脚和地面的力量就很强,而且不会翘臀,非主力脚的脚背也会很漂亮。

肩部不上下前后晃动

由于伦巴舞曲中节奏比较慢,因此手臂的动作就显得比较重要,它能反映清楚背部的延伸和力量。如果处理不好身体内部的积压和抵抗力,却还要追求手臂有花哨的动作,结果就是肩部晃来晃去,向在表演喜剧而不是舞蹈。

办法就是将肩膀沉下来,感觉手臂没有任何质量,只有肩部,当胯部向右拧时,上半身的左侧胸肌却向左拉开,后背肩胛骨也向左延伸。将手折回放在肩上,而手肘平置在身侧,帮助上半身的左右延伸,用手触摸肩膀来督促肩部的动作。

伦巴舞是身体内部力量对抗最明显表现的舞蹈,除了脚和地面的对抗是重点外,上半身内部各部分的对抗,则是必不可少的另一个重点。

6 伦巴基本功

1.伦巴的步伐不可过大.

2.要用胸腔控制呼吸,运用呼吸的升降来促使身体中段

向地面传输力量,并且靠地面的回力来控制整个身体的移动.

3.切记:始终展现你腹部最薄的一面给裁判或观众(大家试试你把气息吸入胸腔后屏住呼吸再看你的腹部是不是很薄,但千万不可耸肩)

4.加强对腹肌的锻炼(多做仰卧起做)如果你的腹部都是脂肪的话,就很难用身体的中段控制住身体.

5.身体始终保持向上的感觉,把身体能拉多长就拉多长,直到你的极限为止,但不能影响到重心的稳定.只有拉的越长身体的线条才能展示的更充分。

6.对音乐的控制能力.老师说对伦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要分别对待,一个好的舞者应该学会配合音乐的旋律起舞,这样才能引起裁判和观众的共鸣!而不要一味的踩节奏2341,2341,2341.这样的话显得过于呆板而缺乏激情.

7.双人配合时一定要把依依不舍和欲迎还拒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些,而做到这点的跟本要点就是:控制时间的延迟为下一步激情的爆发而积蓄能量!也就是说,伦巴要有高低情绪的起伏,身体控制应由缓慢--加速度--时间延迟(积蓄能量)--感情爆发组合完成.

8.还有最后一点,如果参加拉丁舞的比赛,尤其是伦巴,60%是在展示表现力,40%是基本功.不是所谓的只跳好基本功就可以啦!所以大家平时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展现力的训练

7 牛仔舞基本功的要点

要点一:牛仔舞的弹性不在于往上跳,而在于产生“自有落体”般的下降产生的弹性。牛仔舞的弹性不是向上弹,而是向下。

要点二:牛仔舞的重拍在双数,跟桑巴一样。

要点三:弹性基本步的重拍表现在下降后的撑起,而不是下降的过程。

要点四:在点脚的时候,点的那只脚是动力脚,他不支撑重心,所以不要让他去借力,我们要让支撑脚直立,再产生自由落体式的下降,然后迅速撑起来,完成动作。

要点五:在点脚时,动力腿保持弯曲,不能踩直。

如何跳出有胯部摆动的牛仔舞

---跳牛仔舞的时候要注意胯部的摆动。

如何跳出有胯部摆动的牛仔舞?

----这要从我们的舞蹈是不是具有跟地板的压力来检视。

牛仔舞要有很好的弹力但是大家往往会只注重弹力而

把最基础要领“的跟地板的关系”这一点给忽略了!大家应该知道牛仔舞的重拍是第二和第四拍,并且是向上弹的拍子,却不是通常舞蹈的第一拍,但是想要有好弹力的第二和第四拍,第一拍的压力却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做牛仔舞的摇步的这两个舞步时。英国考官考试的时候,考官对牛仔舞提了这样的建议:增加胯部的摆动。我们跳牛仔舞的夏塞的时候,也要注意躯干和头保持在中间位置!

胯部的摆动要靠身体给地板的压力产生,身体在胯部摆动的时候尽量保持在中间位置,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在跳牛仔舞的时候躯干到头的部位尽量放在两脚之间的位

置.这样你的胯部的摆动会明显.

另外,在我们跳牛仔舞的夏塞的时候,也要注意躯干和头保持在中间位置,尤其是第三步通常会将重心完全转移至一条腿上,这时就不容易产生胯部的摆动了。

牛仔舞中没有锁膝盖的动作,自然弯曲自然伸直,腿部的状态在牛仔舞中应该不是首要要注意的,有的时候我们在练习时找对了最重要的,那么很多的问题就会迎韧而解。

牛仔舞中最重要的是重力的分配和时间值!

8 两种相斥的基本功

1、头颈部与双肩相斥的练习:头和颈部向上拉伸,双肩放松下沉,感觉到颈部拉紧,双肩发紧有点酸。整个人有种拉高的感觉。

2、脊椎与双肩相斥的练习:

背部的脊椎向后靠、延伸,同时让你会感到胃部被动收敛。双肩向前延伸。整个后背就像个弧形西瓜皮,脊椎就是那个切点。

在同时做了两个相斥后,胃部肌肉自然的缩小,身体自然收薄,这时丹田会保留一口气,这时的呼吸就停留在横隔膜以上进行。这样的结果是让重心更加沉稳,在做基本功和跳套路的时候不会气喘,下盘位两脚不会松垮,可以轻松的进行运动。

律动练功口诀

1.并脚内扣,直腰缩臀”

2.“压地反力,力回身动”

3.“每次出胯,是为出步”

4.“模拟位移,原位不移”

5.“借助反身,反身拧胯”

6.“偏转同向,靜压换向”

7.“换脚再压,回力再送”

8.“靜压送胯,循环往复”

­以上的律动口诀非常不错,本人也浅谈一下做律动练习的一些要点:

按照脚随身动胯带四肢原则,在反身动作帮助下,模拟移动或转动;胯动而不移位、出胯而不出步,原地螺旋状蠕动。如此循环往复,能够100%地消除身随脚动的杂念,心无旁骛地进入脚随身动状态,使中段的开发进入最佳境界,是高级舞者技术,一些舞者也学、也练基本步,明知道应该胯先动,但一做起来仍然犯脚先动的错误。总是找不到感觉,找不到胯动的感觉。什么原因呢?不会律动!也有这样的舞者,明知道律动的道理,但一做起来依然犯脚先动的错误。什么原因呢?因为律动太枯燥,想学好拉丁,就要从最枯燥

的东西练起,只有坚持,多练~才会有扎实的基本功。

9 漫谈拉丁舞中手臂的动作

今天谈谈拉丁舞中手臂的动作,也欢迎各位舞友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我们群中的朋友。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在练习拉丁舞的时候,比较重视手臂的摆动的练习,专门的学怎么摆动自己的手臂,特别的想摆动出拉丁味道来,可是却越学越难看,所以就在这里把我的经验跟大家说说。手臂是身体的延伸,手臂的舞动要始终和身体动作相协调。常用的手臂动作有如:向侧延伸、向侧缩回、向前缩回、穿过身体缩回、向侧微微缩回等。

在舞蹈的过程中一般观众不是很注意舞者的手臂动作的,一般的关注点都在舞者的脚和身体上,但是作为一个好的舞者,你的手臂的动作必须和舞蹈动作协调,否则你的手臂就会成为观众评判你水平的一个重点。一般拉丁舞的教材或拉丁舞老师都指出在跳拉丁舞的时候手臂是自然摆动,实际上对于舞蹈高手来说的确是自然摆动的,而且摆动出来的很漂亮。

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用专门练习手臂的摆动的,只要知道每个舞步,你没有和舞伴搭手的一条或两条手臂大致在什么位置就可以了。如果你学的动作做的很正确的话,你的手臂自然就会摆的很正确好看,如果你的舞蹈动作做的不对,

那么你的手臂强行摆出来的动作也是不协调的。你的舞蹈动作做对了,那么你的手臂为了保持你这个动作的平衡,自然就会延伸到正确的位置。

初学拉丁舞的,一般练习基本步的时候,都会同时学老师的手臂的摆动,因为老师动作做的正确,手臂很自然的就摆动的很到位好看,而新学员,动作做的不协调,手臂自然就很难摆动的好看。比如练习伦巴基本步的时候,初学者完全可以不加手臂的动作,只要把手臂向两侧伸开,微微缩回,保持这个姿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腿、脚、胯的动作要领及身体的协调配合上,当你动作要领掌握的很熟练的时候,你的胯的摆动及你身体的律动非常准确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手臂会随着你的舞蹈动作在摆动,而这个时候的摆动不是你刻意摆动的,而是因为你的舞蹈动作,你的胯和身体的律动自然导致的你的手臂的摆动。这种摆动就是自然摆动。如果你是练习的伦巴中的摆胯动作,那么这种手臂自然的摆动就是最具拉丁舞特点的手臂的摆动。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摆动的感觉,你完全可以加大一些这种手臂摆动动作的幅度。但是这种摆动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不好看了,我经常看到很多人把手臂摆动的幅度非常的大,是强行摆动的,不是由于胯及身体的动作产生的,这就非常的难看了,因为手臂的摆动和身体的动作不协调。

在跳拉丁舞的时候,没和舞伴接手的那条手臂,或两个

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电路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 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除了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格鲁 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个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均属于 阿拉伯国家。此外,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等五个国家也属于阿拉伯国家。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 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代词使用不一致。请看one must be so dedicated that you will practice six hours a day,前面用的代词是one,但是后文使用的是you,再理解句意,不难发现两个代词其实是在指代同一个人。所以应该把you改成one.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由于石油生产、出口是的这些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经济结构单一, 近几年各国努力促进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发展制造业和农业。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号 交流:i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电流是矢量) ④单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 1A=1×10-3mA=1×10-6μA=1×10-9nA ⑤参考方向 a 、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i t dq t dt =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 、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 、例如: 2、电压(V oltage )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1kV=1×103V 1V=1×10-3mV=1×10-6μV=1×10-9Nv ⑤参考方向(极性) i > 0 i < 0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 <———— 参考方向(i AB ) U =dW /dq

a 、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 、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 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 AB )。 c 、例如: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 人为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 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 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i i U < 0 > 0 参考方向 U + – + 实际方向 + 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 U + – U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篇一: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i ①符号 :i ②计算公式 i(t)?dq(t)/dt a、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例如: 参考方向(iab) ———— ————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i 0 2、电压(voltage)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i 0 u=dw/dq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a、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

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 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ab)。 c、例如: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i u 实际方向 – + i 实际方向 – + + u 0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u 0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 人为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 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③例如: r i r i + u 关联参考方向 u 非关联参考方向 u=ir 三、电功率 1、符号:p 2、计算公式: u=-ir 4、相关习题:课件上的例题,1-1,1-2,1-7 dwp??ui dt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带电体==本质:电荷 的转移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量:q 单位:库伦 简称:库 符号:C 元电荷:最小电荷:e=1.6×1019 - C 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作用 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的路径 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 两种材料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电流产生条件 ①电路闭合 ②保持通路 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 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 单位:A ?→?310mA ?→?310A μ 工具:电流表 ○A 测量 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电流的大小(I ) ②看清量程、分度值,不准超过电流 表的量程 ③必须正入负出 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连到电源 的两极 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就近连线,弄清首尾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 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_知识点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理论循环简化条件:理想气体,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熵,封闭循环,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个基本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理论循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衡量评定港闸https://www.doczj.com/doc/a712129301.html, 热效率影响因素:压缩比,等熵指数,压力升高比,预膨胀比。 压缩比相同,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汽油机按此工作。 最高压力一定,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高增压柴油机和车用高速柴油机按此工作。汽车配件https://www.doczj.com/doc/a712129301.html, 实际循环的影响:实际工质影响,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实际工质影响:理论中工质比热容是定值,实际气体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实际还存在泄漏。 平衡方程: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换气过程: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燃烧室扫气 气门重叠: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燃烧室扫气:利用气流压差、惯性清除废气,增加新鲜充量,降低燃烧室热区零件的温度。长林机械https://www.doczj.com/doc/a712129301.html, 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分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 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

量之比。 充气效率影响因素:进气终了状态的气缸压力,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配气相位。 充气效率措施: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合理地选择配气相位。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增压是发动机提高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增压优点:①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③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④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⑤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 增压缺点:①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②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合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③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④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 径流式增压器:主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组成,还有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参数,空气增压比 压气机特性: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比、效率和空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喘振:空气流量减小到某一值后,气流发生强烈脉动,压气机工作不稳的现象。长林机械https://www.doczj.com/doc/a712129301.html, 喘振线:各种转速下的喘振点连起来。 涡轮机膨胀比:指在与外界没有热、功交换的情况下,气流速度被滞止到零时的气体参数。

汽车理论超级总结(考研笔记)

备注:各课次内容中:用红色字标记的是重点,加粗且斜体标记的是难点,既用红色标记又加粗斜体标记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次1: 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一、汽车驱的驱动力:发动机的外特性,传动系的机械效率,车轮半径,汽车的驱动力图。 课次2: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及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系数,上坡阻力,加速阻力。 课次3: 三、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附着力与附着利用率 课次4: §1-4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1-5 汽车的动力因数与动力特性图: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课次5: §1-6 汽车的功率平衡:利用功率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课后习题:汽车动力性习题 试验1:汽车动力性路上试验 课次6: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发动机的负荷特性与万有特性,汽车稳定行驶时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课次7: §2-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的加速、减速与停车怠速的耗油量计算。§2-3 影响汽车燃没油经济性的因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试验2:汽车燃油经济性实验 课次8: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功率与传动系传动比的选择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3-2 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确定 课次9: §3-3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3-4 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课后习题:汽车燃油经济性及传动系统参数选择习题 课次10: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课次11: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汽车的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 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跑偏,制动侧滑。 课次12: §4-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曲线, 二、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实际分配线,同步附着系数及其选择,制动过程分析 课次13: 三、在附着系数不同的道路上的制动过程分析、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 §4-6 制动力调节:制动力调节原理,制动系限压阀、比例阀,防抱制动系统。 课次14: 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概述 §7-2 汽车间隙失效、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7-3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课后习题:汽车制动性和通过性习题 课次15: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概述:操纵稳定性概念,车辆坐标系,刚体运动微分方程。 §5-2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坐标系,轮胎侧偏现象与侧偏特性,

车辆工程 汽车理论 余志生 重要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系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作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4. 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每行驶一百公里所消耗燃油的升数Qs(L/100km)。 5. 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 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成为汽车的制动性。(还包括对已停驶的汽车,特别是在坡道上已停驶的汽车,特别是在坡道上已停驶的汽车,可使其可靠地驻留原地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 6.汽车曲线行驶的时域响应:汽车曲线行驶的时域响应系指汽车在转向盘输入或外界侧向干扰输入下的侧向运动响应。 7.地面制动力:汽车制动时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由地面提供的外力,称为地面制动力。 8. 轮胎的侧偏现象:有侧向弹性的车轮,在侧偏力的作用下滚动时,即使侧偏 力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偏离车轮平面,这就是弹性轮胎的测偏现象。 9.转向盘力特性: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况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力特性。 10. 汽车曲线运动引起的侧翻:指汽车在道路(包括侧向坡道)上行驶时,由 于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超过一定限值,使得汽车内侧车轮的垂直反力为零而引起的侧翻。 11.车辆的挂钩牵引力:车辆的土壤推力Fx与土壤阻力Fr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是表征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参数。 12.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 13.汽车侧翻:汽车侧翻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其纵轴线转动90度或更大的 角度,以至车身与地面相接触的一种极其危险的侧向运动。 9.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10.土壤推力:在驱动力作用下,由地面剪切变形而产生的反力作用在车轮上,称为土壤推力。 1.汽车的后备功率:汽车在良好水平路面上以某一速度等速行驶时,发动机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与汽车的阻力功率之差,成为汽车在该车速时的后备功率。 3.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在同一Ψ的道路上,不同车速时,无级变速器应有的ⅰ值连成曲线便得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 4. 汽车多工况百公里燃油消耗量:(1)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模拟实际汽车运行 状况的试验工况,它规定了车速-时间行驶规范。(2)多工况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在规定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下,测得的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2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是一个两轮摩托车模型。由前后两个有侧向弹性的轮胎支撑于地面、具有侧向及横摆运动二自由度。 24.转向灵敏度:(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知识点总结 院系:电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班号:1105102 学号:1110510213 姓名:张晗 通过这一学期的电路课程学习,通过齐老师的讲授,我掌握了电路这门课独有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方法。另外,这门课也是为通信工程进一步进行专业课学习而准备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通过不断的总结、复习我基本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下面是我自己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所整理的本学期学习电路部分重点内容。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电压是由分离引起的每单位电荷的能量。电荷流动的速率通称为电流。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有的未知,有的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模型时要求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方向必须是明确的。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引入了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这一概念。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时,对应的电流、电压的方向指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只要元件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则在电压与电流相关的表达式中使用正号,否则使用负号。 2、电功率和能量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功率为正,元件吸收功率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表为负,元件发出功率。 二、电路元件 1、电阻元件:电阻是阻碍电流(或电荷)流动的物质能力,模拟这种行为的电路元件称为电阻。单位:欧姆。 2、电容元件(动态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电容的电流与电容的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电容元件有隔断直流(简称隔直)的作用,其原因是传导电流不能在电容的绝缘材料中建立。只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才能产生位移电流。 电容电压不能跃变,电容元件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3、电感元件(动态元件):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与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为0时电感的电压也为0,相当于短路。 电感中电流不能跃变,电感元件也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4、独立电压源:独立电压源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流过其两端的电流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压为规定值。 独立电压源的电流不是由独立电压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5、独立电流源:独立电流源也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端电压的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流为规定值。 独立电流源的电压不是由独立电流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6、受控电源:受控电源也是一种电源,但其源电压或源电流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受电路中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控制,这类电源称为受控电源。 在求解含有受控电源的电路时,可以把受控电源当作独立电源处理。 独立电源是电路的“输入”(信号或能量)。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东南大学) 第1章数字逻辑概论 一、进位计数制 1. 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 二、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2章逻辑代数 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波形图等几种。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 常量与变量的关系A +0 =人与人1 = A A +1 = 1 与 A 0 = 0 A A = 1 与 A A = 0 2 )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 a. 交换律:A + B = B + A A B 二 B A b.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A B) C 二A (B C) C.分配律:A (B C) = A B A C

A B C =(A B)()A C)) 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 a. 同一律:A + A + A b. 摩根定律:A A B , ~AB=~A B b.关于否定的性质人=A 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A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L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称为代入规则例如:A B 二 C ? A B 二C 可令L= B二C 则上式变成A L A L = A二L=A二B二C 三、逻辑函数的:一一公式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化简逻辑 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一或表达式 1) 合并项法: 利用A + A A -1或A ^A B -A,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可消去一个变量 例如:L= ABC ABC -AB(C C) = AB 2) 吸收法 利用公式A A ,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则AB可以是任何一个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东南大学) 第1章数字逻辑概论 一、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 二、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2章逻辑代数 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波形图等几种。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常量与变量的关系A+0=A与A= ?1A A+1=1与0 ?A 0= A?=0 A A+=1与A 2)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 a.交换律:A+B=B+A A? ? = A B B b.结合律:(A+B)+C=A+(B+C) ? A? B ? ? = (C ) C ( ) A B c.分配律:) ?=+ A? B (C A? ?B A C + A+ = +) B ? ) (C )() C A B A 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 a.同一律:A+A+A

b.摩根定律:B B A+ = A ? A +,B B A? = b.关于否定的性质A=A 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A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L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称为代入规则例如:C ? + A⊕ ⊕ ? B A C B 可令L=C B⊕ 则上式变成L ?=C + A A? L ⊕ ⊕ = L A⊕ B A 三、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或表达式1)合并项法: 利用A+1 A= ? B ?,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可消去 = +A = A或A B A 一个变量 例如:L=B + B A= ( C +) = A C A C B B C A 2)吸收法 利用公式A A?可以是? +,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则B A B A= 任何一个复杂的逻辑式 例如化简函数L=E AB+ + D A B 解:先用摩根定理展开:AB=B A+再用吸收法 L=E + AB+ A D B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

电流电路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不允许发生)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 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该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相应的评价试验方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结构和使用因素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一、课程内容 1.0 引言 汽车动力性的定义,汽车动力性的理论分析过程。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动力性的评定指标,各评定指标的含义,汽车动力性指标的测定条件与一般数值。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驱动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驱动力的影响因素,驱动力计算;汽车驱动力图的含义,驱动力图的绘制方法。 滚动阻力的成因,滚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受力分析,路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与驱动力之间的区别;滚动阻力系数的含义,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典型路面滚动阻力系数的数值。 空气阻力的含义与构成,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空气阻力系数的含义,空气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空气阻力系数的典型数值。 坡度阻力的含义,坡度阻力的计算方法。 道路阻力的含义,道路阻力的计算公式。 加速阻力的含义,加速阻力的计算方法;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含义。 1.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的方法;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和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动力特性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典型路面附着系数的平均值范围。 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路面法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因素,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运用路面法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路面切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路面切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运用路面切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得到旋转质量换算系数计算公式的方法。 汽车加速和上坡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确定方法,附着率的计算公式,等效坡度的含义;运用附着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汽车高速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确定方法,影响附着率的因素和降低附着率的方法。 根据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和附着率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1.5 汽车的功率平衡 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汽车功率平衡图的含义,功率平衡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功率平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 1)汽车动力性的定义与评定指标; 2)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汽车的驱动力图及其绘制方法; 3)滚动阻力的成因、计算方法、影响因素; 4)空气阻力的含义、构成、计算方法; 5)坡度阻力的含义、计算方法; 6)道路阻力的含义、计算公式; 7)加速阻力的含义、计算方法; 8)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动力性分析计算; 9)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 10)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 11)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与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12)汽车加速和上坡行驶情况下及高速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附着条件的汽车动力性分析; 13)汽车的功率平衡方程与功率平衡图。 三、考核要求

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

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 路理 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号 交流:i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电流是矢量) ④单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 1A=1×10-3mA=1×10-6A=1×10-9nA ⑤参考方向 ()()/i t dq t dt

a 、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电流 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 、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 、例如: 2、电压(Voltage )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荷从 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1kV=1×103V 1V=1×10-3mV=1×10-6V=1×10-9Nv ⑤参考方向(极性) i > 0 i < 0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 <———— U =dW /dq

a 、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参考 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 、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表示 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 AB )。 c 、例如: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人为 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 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所 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③例如: i i U < 0 > 0 参考方向 + – + 实际方向 + 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 + – U

汽车理论作业汇总(复习资料)

汽车理论 Editor by D_san 第一章汽车动力性 一名词解释: 1、发动机的使用外特性曲线: 带上全部附件设备,将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位置),测试发动机转矩,油耗率b和转速n之间的关系。 2、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3、附着率:驱动轮所受的地面切向力Fx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Fz的比值Cφ,它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所需求的最低的附着系数。 4、动力因数:D=Ft-Fw/G 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若以纵坐标表示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机功率Pe,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对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在坐标图上。 二填空题: 1、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2、驱动力系数为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3、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它对平均行驶车速有着很大影响。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驱动力是驱动汽车的外力,即地面对驱动轮的纵向反作用力。 5、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时,滚动阻力迅速增长,此时轮胎发生驻波现象。 6、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分为压力阻力与摩擦阻力两部分。压力阻力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形状阻力占压力阻力的大部分。 7、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它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间附着条件的限制。 三问答题: 1.如何用弹性轮胎的弹性迟滞现象,分析弹性轮胎在硬路上滚动时,滚动阻力偶矩产生的机理? P8,一二段,图1-9,1-10. 2.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哪些?

发动机发出的扭矩F tq ,变速器的传动比ig ,主减速器传动比i 0,传动系的传动效率ηT ,空气阻力系数C D ,迎风面积A ,活动阻力系数f ,汽车总质量G 等。 四 计算题: 1、后轴驱动的双轴汽车在滚动阻力系数f=0.03的道路上能克服道路的上升坡度角为20度。汽车数据:轴距L=4.2m ,重心至前轴距离a=3.2m ,重心高度hg=1.1m ,车轮滚动半径r=0.46m 。问:此时路面的附着系数值最小应为多少? 解:Fz 1=G (b/Lcos α-h g /Lsin α)-G ·rf/L`cos α Fz 2= G (a/Lcos α-h g /Lsin α)+G ·rf/L`cos α φ min =C φ2=Fx 2/Fz 2=F f1+Fw+Fi+Fj/Fz 2=(F z1·f+G ·sin α+m ·du/dt )/Fz 2=(Fz 1·f+G ·sin α)/Fz 2 2、汽车用某一挡位在f =0.03的道路上能克服的最大坡度Imax =20%,若用同一挡位在f =0.02的水平道路上行驶,求此时汽车可能达到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是多少?(δ=1.15 且忽略空气阻力) 解:α=artan0.2, 汽车能产生的最大驱动力:Ft max =G ·f 1·cos α1+G ·sin α1=G ·f 2+δ·G/g ·du/dt max 上式移项: (du/dt )max = (f1?cos α1+ ?sin α1-f2)·g/δ=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比功率:是单位汽车总质量所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三方面的问题。 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等速行驶工况没有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典型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来模拟实际汽车运行状况。 4.试分析主传动比i0的大小对汽车后备功率及燃油经济性能的影响? 根据公式u a =0.377·r n /i o i g 知不同i o 时的汽车功率平衡图中的3条线,i o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