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私家园林学习资料

岭南私家园林学习资料

岭南私家园林学习资料
岭南私家园林学习资料

岭南私家园林

岭南私家园林

一、广东

1、番禺余荫山房

(园门楹联)

余荫山房又叫余荫园。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是清代举人邬彬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修建的。据说当时邬家两代三人先后中举,为显示家庭荣耀,邬彬花银3万余两,按江南园林风格,历时五年建起了余荫山房,同治十年(1871年)竣工时曾成为轰动番禺的一大盛事。如今园门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便巧藏园名“余荫”二字。

整个园林大体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有八角池、玲珑水榭和孔雀亭;西部有莲池、曲水流觞、临池别馆、深柳堂和卧匏庐;中间一座游廊式的“浣红跨绿”拱桥将两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了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意境。

(余荫山房,浣红跨绿廊桥)

“浣红跨绿”廊桥无疑是园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了。它前后各有五级石阶,桥下石拱券,桥上歇山顶式桥亭,两端连风雨廊,设美人靠,可供游人休息、观景。而桥额分别题写的“浣红”和“跨绿”,则与园门楹联中的“红雨”、“绿云”呼应,点出了园林景致的特色。

坐落在园林西部的“深柳堂”是余荫山房的主体建筑,曾是园主昔日读书的地方。它面阔三间,三进分别为厅堂、书斋和卧室,宽敞明亮,是园林中木雕等装饰艺术最为精华的所在,并有不少名人题字的木刻。与“深柳堂”隔池相望,还有“临池别馆”等。

在园林东部,最主要的建筑是“玲珑水榭”,因为八角,又建在一个八角形的水池中央,所以又称为八角亭。在它四周还有杨柳楼台、孔雀亭、来熏亭、榄枝厅等景致,并栽有菠萝树、腊梅、南洋水杉等古树。园南还建“瑜园”,又称小姐楼,从二楼阳台更可俯瞰余荫山房全景。近年,在余荫山房北面的潜居邬公祠,还修建了文昌苑,辟有文昌飞阁、挂榜青山、漾春轩、瑞景楼等,造就了一个新的“荫翳生凉,水殿风来,柳影樨香,时盈客袖”的园林景致。

2、东莞可园

“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这是一幅镌刻在东莞可园门口的对联,它不仅巧妙点出了园林的名称,而且以略带炫耀的口气,表达了它“咫尺山林、可人适意”的意境。

(园门口的对联)

可园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园主张敬修曾是一个金石书画、琴棋诗赋的文人,早年投笔从戎,捐官在广西与洪秀全的太平军交过手,后因大败于桂林红巾军几乎丧命,三次辞官回乡,三次宦海起落,最后虽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但终因积伤成疾而不得不再次退出官场。回乡后他苦心经营,建起了这座园林,取名“可园”,虽得于园林“可人适意”的景致,但也多少反映了他晚年“无可无不可”的思想。

可园得名,传有三解:一是“可人”——“可”字原本就有可人心意、合人心意之解,“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岭南园林讲究的就是那种清静幽雅、可人适意的境界。

二是“可以”——传说张敬修当年建好园后邀众友人宾客同贺,游览后征集园名,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园林太好,众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美,就都含糊其词“可以!可

以!”,于是也便有“可以的园子”的意思。

三是“无可无不可,模棱两可”——它出自园主官场宦海三起三落的经历,“再仕再已,坎止流行,纯任自然,无所濡滞”,取名“可园”,以图寓意后人在仕途上可行则行,应止则止,乐天安命。

走进可园,首先是一方莲塘,塘边原立有侍人石,是当年系马停轿的地方。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昔日园主邀请友人品尝荔枝的地方。

位于中庭的歇山顶式的“可堂”是可园中最为端庄、严谨的建筑。堂前“假山涵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去处,而状似狮子的石山则被戏称为“狮子上楼台”。

高四层约16米多的“邀山阁”,据说不仅是可园最高的建筑,也是清代岭南四大园林中最高的建筑。“邀山阁”下的“绿绮楼”,传说得名于唐代传世名琴“绿绮台”,是昔日园主藏琴、弹琴的地方,后改为女眷居住,所以又称“小姐楼”。

“双清室”得名于堂前“湛明桥翠” 和“曲池映月”两景,是园中又一胜景,据说曾是昔日园主吟风弄月的地方。它进深6.4米、面阔6.15米,歇山顶式,而最为奇巧的是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繁体“亚”字为图案,寓意吉祥,所以又称为“亚字厅”。可园最为人称道的,还在于它作为岭南画派策源地的雅意文风。传说当年有“岭南

画派鼻祖”之称的居廉、居巢两兄弟,曾为园主张敬修的幕僚,居园作画长达10年之久,每有佳作,多盖上“可以”印章,如今园中仍珍藏着他们的多幅画作,如居廉的牡丹蜂蝶寿石图堂幅、蝙蝠螳螂图扇面、居巢的海棠花卉图扇面等。他们不仅创造了岭南画派独具特色的没骨法和撞水、撞粉法画花鸟画,还在园内设馆授徒,从而开创了岭南画派的一代画风。据说岭南著名的画家高剑父、陈树人和后来的关山月,都是居氏兄弟的得意弟子和传人。

3、顺德清晖园

(半月亭)(碧溪草堂)

在岭南四大园林中,清晖园的历史也许是最为久远的——它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曾是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黄士俊的府第。作为顺德建县以来的第一位状元,黄士俊府第曾经声名显赫,如今园内的留芬阁,就是他晚年归隐的居所。传说明末清初为表示对明室的尽忠,黄士俊发誓足不下楼,至死不踏清朝土地,最后终老阁中,时年85岁。

清乾隆年间,黄氏家境中落,府第荒废,园林遂为顺德的龙氏家族所购得——始购园林的龙应时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其子龙廷槐为清嘉庆年间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等,为报母恩,而取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园林易名为“清晖园”。清道光年间,龙廷槐的儿子龙元任再次考中进士,“一门三进士”,从而使得清晖园历经三代人的苦心经营,逐渐成为岭南最具规模的私家园林。

位于园林中部的碧溪草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如今园中年代最久的建筑。水磨青砖、贴水而建,曾是当年园主的起居室。圆形的木雕镂空门洞,两扇门扉下方各刻有48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号称“百寿图”,是清晖园昔日“三宝”中仅存的一宝(另两宝是大金鱼和白木棉,现均已不存)。草堂外墙还镶嵌着一幅“轻烟挹露”砖雕,据说也有数百年历史。而草堂旁一株已有200多年树龄的龙眼树,虽已老迈龙钟,但上面却枝叶茂盛,是清晖园中最老的一棵古树。作为园林的主体建筑,碧溪草堂早年曾先后接待过邓小平、薄一波、何香凝、郭沫若等知名人士。

园林史题库

园林史试题集 一、填空 1.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 E-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之田园城市》论著中首先提出 的. 2.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 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4.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 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5.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的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 河”、味道醇美的“酒河”。 6.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7.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园是凡尔赛宫苑和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它们都是勒·诺特 尔设计的。 8.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 合作完成的。 9.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 ,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10.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11.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 圆明园 ,___ 避暑山庄 _和__清漪园(颐和园)_。 12.我国文献记载中已知最早的帝王苑囿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13.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我国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14.秦汗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帝王苑囿,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太液池、方丈、蓬 莱、瀛洲。 15.试写出唐代著名二座别墅园平泉庄、庐山草堂。 16.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他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师的专业名称。在1901年哈佛 大学创立景观建筑学系,第一次有了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 17.1771年出版的英国园林著作《东方园林艺术泛论》的作者是钱伯斯。 18.唐代华清宫属于皇家园林中离宫御园类型。 19.明代计成为扬州郑元勋营造了___影园。 20.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也称___山庄。 21.把中国庭园最早介绍到英国的是___钱伯斯 _。 2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东亚、西亚、欧洲园林。 23.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 24.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__ 琼华岛为中心布置景观。 25.明代叠代名师___张南垣的主张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 26.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城市私园和郊外别业。 27.中世纪西欧修道院的菜园,药草园是生产庭园,而回廊式中庭属于装饰庭园。 28.勒诺特尔对东方造园产生影响,北京东郊的西洋楼(圆明园的长春园)是在此影响下的产物。 29.依据园林题材配合的方式和题材相互间的关系,可以把园林划分为三类:规则式 , 自然式 , 混合式。 30.园林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公元589—960)时期。 31.周定王时期开创了路(驰道)和行道树,为后世园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汉代上林苑将囿发展为 苑 ,还开创了"一池三山"造园手法,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宫,宫中有观(馆)的风格。

岭南地区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浅析

岭南地区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6-07-29T14:26:26.6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期作者:邓彩岚 [导读] 城市规划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设施,立足于服务大众,能让大众更为直观有效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其它建筑有着很大不同之处。 清远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摘要:城市规划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设施,立足于服务大众,能让大众更为直观有效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其它建筑有着很大不同之处。同时每一座城市的规划馆都极具有针对性及代表性。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馆的特征及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岭南建筑风格;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空间设计 一、岭南建筑的风格 岭南建筑的风格受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势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表现出了其不同的地方特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是影响岭南建筑发展的关键。 岭南建筑风格总体概括有三大部分:(1)与自然融为一体;岭南地区的地势比较复杂、气候潮湿,建筑在设计时都会充分利用山、水等大自然环境,顺应环境优势而建造,让建筑的整体与自然充分融合为一体。让人有身临其境、感悟万千的大自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2)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岭南建筑在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同时,还注重与周边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不同建筑群体相互呼应、统一和映衬。(3)兼收并蓄的开放建筑风格;岭南地区的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当代建筑风格,因此,在岭南地区有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园林、建筑,如开平立园,便是在岭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特点进行设计的,而联芳楼,则是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来设计建造的一座建筑。 岭南建筑对于创新非常重视,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让岭南建筑深受影响,形成很多新的花样,如板式建筑带形窗,高层平顶加裙房等都是岭南建筑风格创新的重要典型。 二、规划馆在城市中的定位、意义 城市规划馆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对大众开放、宣传城市文化、了解城市经济、城市风貌、城市建设等发展历程的平台,不仅是“城市的市民广场”,更是城市的形象大使,以优雅的气质、优良的品格、独具魅力的形象展示着城市特有的风采。现今我国规划馆的发展已有十几载的历程,但是好的规划馆作品并不多。很多城市规划馆过于片面追求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设备,并应用不符合本地特征的材料强加于空间,缺失了本地的文化铺垫,明显存在认识误区。城市规划馆建筑应当遵循城市历史根源,传承语言形态和文化底蕴,用独特的语言来展示其城市风貌、经济、艺术价值的意义。 三、岭南地区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 (1)选址设计 选址是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决定着规划馆建设的成败,虽然选址并没有固定模式,但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位置,具体原则有:(1)均衡性原则,在城市发展中,盲目单一向外膨胀是不可取的,根据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划分城市区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会体现出多中心。(2)中心性原则,此原则适用于中心发散状或网格状城市中,在此种城市中,通常会有一个主要中心区域,其辐射吸引能力是最强的,将其选为城市规划展示,可以保证规划馆作用充分发挥。如清远城市规划馆的选址,选址位于清远市中心城区燕湖新城中心文化公园西北角,清远大道以南,青联路以东,大燕湖西北侧,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建成后将与周边的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共同形成燕湖新城中心区的文化公园。见图1 图1 效果图 (2)设计理念---北江荟萃岭南院落 清远多山水,北江自清远穿流而过,因此规划馆建筑设计原型采自峡山之石,经北江之水冲刷雕琢成两部分,石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刻录着时间,寓意着清远具有的悠久历史;水则象征着源头、传承,凝结着清远精神,寓意着清远灿烂的北江文化;用北江之水冲刷峡山之石便形成了本建筑最大的造型特点,分开的两部分功能独立,中间形成丰富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苏东坡有“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名句,建筑主体犹如磐石被碧水切开,引向大燕湖岸,形成山水相融之态。然后追溯岭南聚落文化意向,设计时尝试将岭南园林渗透到建筑中,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通过类似传统岭南建筑小体量叠加的组合方式,营造出一个尺度怡人,开放,多元的城市博览建筑。并在建筑首层局部架空,形成骑楼,营造出舒适的参展流线体验,同时能够适应岭南地区夏日炎热多雨的气候。 (3)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就是指展示陈列区、办公区等以外的公众经过、停留的区域,其空间设计主要包括交通空间设计和服务空间设计两部分,其中,在交通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独立交通空间、组合交通空间与走道、楼梯等设计,保证公众参观的有序性,并加以艺术性、趣味性和装饰性设计,增强交通空间给公众的舒适感。在服务空间设计中,需要从便利性角度出发,根据公众的各种需求,设置独立的附属于交通

岭南园林

一、公司总体发展规划 (一)公司总体发展目标 本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是:遵循科学和艺术水乳交融的原则,营造具有艺术外观和科学内涵的和谐美好人居环境,做生态自然、风景园林和环境美化的设计者、 营造者和守护者,做风景园林艺术的创造者、实践者,努力发展成为产业链完整、 综合优势突出的风景园林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者,跻身全国一流园林企业 之列。本公司的总体发展定位如下: 1、致力于创造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增强企业实力,做大企业规模,全力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积极追求技术创新,成为中国风景园林 行业的领跑者。 2、积极为社会提供就业,为员工谋求最佳发展平台与福利,为股东创造优质利润,做一个有责任感、有职业操守的企业公民。 (二)经营理念 1、坚持稳健经营。本公司将继续保持市政园林与地产景观两大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努力控制经营风险,不断实现均衡发展。 2、坚持全国战略。本公司将在现有经营区域的基础上,继续实行“深入一线城市、开拓二线城市”的市场竞争策略,坚持走“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经 营发展模式,继续保持公司的跨区域经营能力在国内园林绿化行业的领先地位。 3、坚持客户至上。本公司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4、坚持真诚合作。本公司将大力整合客户资源,争取在上下游客户之间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不断增强公司自身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合作伙伴的 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 (三)主营业务发展目标 本公司发行当年及未来两年,将紧紧围绕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充分发挥“岭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现在就让我以广东代表性的古典园林清晖园、可园、余荫山房、梁园、陈氏书院未实例来谈一谈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首先我来谈一谈位于我的家乡——顺德的清晖园 吧。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 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 之一的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 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 自然、秀丽典雅见称。清晖园的造园特色首先在于园 林的实用性,为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 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 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 种 小 空 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 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 亭作文。 其次,清晖园内水木清 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 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 体,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笼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突显出我国古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岭南园林的一大风格特色,那就是强调园林自然特质,依势而设,充分利用山泉,湖岛优势及山石景观的特色,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 接着我再谈一谈也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 可园。可园清一色的水磨青砖,高底错落,廊 庑萦回,充满了岭南园林那种清静、典雅的美 感。又如在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 形门窗和巴洛式的柱头,用条石彻筑规则整 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 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色。园林占地面积 少,建筑园中园比重大,引庭外风光入室,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滚动练16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滚动练16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婀娜.(nuó) 发酵.(xiào) 任.弼时(rèn) 赧.然一笑(nǎn) B.啮.噬(niè) 闷.罐车(mèn) 冼.星海(xiǎn) 流水淙.淙(cónɡ) C.扒.手(pá) 一撮.毛(cuō) 解.晓东(xiè) 蒙.头转向(ménɡ) D.譬.方(bǐ) 打折.扣(zhé) 单.田芳(shàn) 含辛茹.苦(rú) 答案B[A项,“酵”应读jiào,“任”应读rén。C项,“撮”应读zuǒ,“蒙”应读mēn ɡ。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人声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粗口与粗口的对骂。 B.一路上我搜肠挂肚,详尽预报道听途说的各种缙云山美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暑胜地、川东“小峨眉”、以植物多样性闻名遐迩。 C.数千年来,散文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层见叠出。闲暇时,手中端一盏清茶,面前摆一本散文,细啜清茶,细品奇文,实在是妙不可言。 D.放眼望去,四处是黄色的阳光,空间既广袤又岑寂。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她明日依旧还会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 答案B[B项,搜肠挂肚—搜肠刮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 ..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 ....,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 ..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 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 答案A[B项,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与语境不合。C项,热诚:形容词,意为热心而诚恳。此处应为“热忱”。D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与语境不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去10年间,我国汽车产量以平均23.5%的幅度每年高速增长,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也变得更加合理。 B.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目前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所以异地高考方案在实施初期难以做到一步到位。 C.许多制度本意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岭南园林

凭海临风的岭南园林岭南园林的特点是:它们虽效法于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 却能将精美灵巧和庄重华缛集于一身,园林以山石池塘衬托,更结合南国植物配置,并以自身建筑的简洁、轻盈布置其间,形成岭南庭园的畅朗、玲珑、典雅的独特风格。广东代表性的清代四大名园是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十二石斋、番禺馀荫山房。馀荫山房建于同治三年,东与瑜园紧邻,西与潜居、善言两祖祠紧贴相通。园内主体建筑四座,楼台馆舍与池苑相配合,小巧玲珑,含蓄幽邃,池北深柳堂绿树环抱,池南临池别馆,木刻石雕、玻璃瓷片装饰玲珑精致,四周八角池、玲珑水榭、花径、假山与绿荫如盖的高树,馥郁婀娜的鲜花穿插配置,虚实呼应,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真正是“馀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福建的住宅园林也是享有盛誉的,鼓浪屿这个仅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历来闻名遐迩。它不仅因海岸曲折,山丘起伏,叶绿花红,如大海中一颗翡翠,更因其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国家栋梁之才,引动多少名人雅士云集。他们依凭着日光岩的山石,沐浴着鹭海岭的风浪,生长于斯,客居于斯,于是以才华和灵感设计出一幢幢极有个性的别墅。弘一法师的了闲别墅,林鹤年的怡园,黄奕住的花园,以及汇丰公馆,延平戏院,亦足山庄,悬崖公馆,美华学校,一幢幢随势造形的奇巧建筑,正如琴岛上一个个音符,弹奏出海上花园和谐美妙的乐章。走进鼓浪屿的领事馆区,这里坐落着英国、美国、日本、荷兰领事馆的建筑,这使人想起近代史的屈辱,西方列强抢滩占地,随心所欲地修建公馆别墅教堂商行,不过正是在他们互相争胜中,吹来欧洲建筑之风,不仅整体建筑带有浓重的欧美风格,而且柱廊、窗框、檐口、基座的线条处理和细部装饰也留下欧洲古典建筑样式,徜璃瓷片装饰玲珑精致,四周八角池、玲珑水榭、花径、假山与绿荫如盖的高树,馥郁婀娜的鲜花穿插配置,虚实呼应,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真正是“馀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福建的住宅园林也是享有盛誉的,鼓浪屿这个仅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历来闻名遐迩。它不仅因海岸曲折,山丘起伏,叶绿花红,如大海中一颗翡翠,更因其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国家栋梁之才,引动多少名人雅士云集。他们依凭着日光岩的山石,沐浴着鹭海岭的风浪,生长于斯,客居于斯,于是以才华和灵感设计出一幢幢极有个性的别墅。弘一法师的了闲别墅,林鹤年的怡园,黄奕住的花园,以及汇丰公馆,延平戏院,亦足山庄,悬崖公馆,美华学校,一幢幢随势造形的奇巧建筑,正如琴岛上一个个音符,弹奏出海上花园和谐美妙的乐章。走进鼓浪屿的领事馆区,这里坐落着英国、美国、日本、荷兰领事馆的建筑,这使人想起近代史的屈辱,西方列强抢滩占地,随心所欲地修建公馆别墅教堂商行,不过正是在他们互相争胜中,吹来欧洲建筑之风,不仅整体建筑带有浓重的欧美风格,徉其间,不出国门却可领略欧洲建筑风光,这大概是殖民者始料未及的。至于大部分华侨的建筑则都以中西合璧的特点在鼓浪屿建筑群中独树一帜,其中面积最大,位置最显的是八角楼。这是台湾省林鹤寿所建,美国郁约翰设计,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中又糅合了巴勒斯坦、希腊、意大利风格。笔架山麓,八角楼十分显眼,圆顶是八面棱柱体,洁白如雪,巴勒斯坦清真寺的屋顶,希腊神庙的立柱,尤其是窗呈四耐乙方十二向,置于乳白色八边形的八角平台上。庭院布置采取中式园林,直线曲线错综,方形球形结合,洁白朱红配置和谐,宏伟而流畅,自然而大方,成为鼓浪屿标志型建筑。来到住宅区,一座座楼阁几乎都和主人性格相映。秋瑾故居,三层红砖西式公寓楼,拱券宽廊,花岗石压条,琉璃瓶件装饰,气宇十分轩昂,难怪她能孕育出“不惜干金买宝刀”的豪情。林巧稚故居,小八角楼,欧式建筑,拱券大小相同,檐线腰线均匀整齐,门楣上白鹤飞翔,周围花卉缠枝,宁静幽雅,似乎专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林大夫设置。林语堂故居两层别墅住宅,拱券宽廊,百叶门窗,线条堆叠的方柱柱头由玻璃漏空花格装饰,尤其是门楣上“立人斋”的匾额,使人窥探文学家复杂的内心。马约翰故居,朴朴实实的两层西式洋楼,开阔、简洁,线条流畅,充满了活力,这位体育教授正是在此奋力冲刺。有人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皇家园林的雍容华贵,苏州江南园林的秀丽典雅,广东岭南庭园的畅朗轻盈,成为中华大地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史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的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代表着清代岭南园林的文化。其造园组景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相地合宜”、“巧于因借”等优秀传统,又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庭园”景观。或以大型的船厅,高达四层的邀山阁体现独到的创意,或以水石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而独树一帜,展示出岭南庭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丰富文化意境,是中华民族遗产的绘画、诗文、书法的综合体现,极富有诗情画意。而四大名园又不约而同地位于富饶的珠江三角洲鱼米之乡。更使游人有一种如进入岭南丹青画中游的感觉。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为南村举人邬彬(燕天)为纪念祖先余荫而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兴建,距今昔130多年了。 邬彬在北京做过官,见识面广,聘请了江南、江北许多园林名师设计,并吸收苏州园林的精华,借鉴北京建筑装饰艺术之湛美,结合岭南文化之特色,前后历时五年,花费白银近三万两,建成了馀荫山房。全园建筑面积近二千平方米,以“小巧玲珑”的独特建筑风格赢得岭南园林艺术精品的著称,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这座古庭园,布局精巧。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石山碧水尽纳于三亩之地,并引进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咫尺山林,花草萦绕,丹青桂飘香。使得小小园林显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其三进门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此园点题之句。 深柳堂乃园中主建筑,中堂上一对联:“山馀步月三弓地,房荫停云一径幽”两壁用木条分格镶嵌的彩色满洲玻璃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槅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珍品。屋檐前一棵炮仗花,树龄已有130多年。逢初春时节开花,橙红色的花团累累成串,形似炮仗,十分夺目。其树头径粗60 多厘米,像盘龙蜿蜓而上,铺天盖地攀满花棚,成天然之凉棚,确实“馀荫”也。 隔四方莲池相望,有临池别馆呼应,东有玲珑水榭(八角亭),是园主与客人吟风弄月、诗颂酒文、酬唱之所。来薰亭半倚墙而筑,孔雀亭跨水而设,卧飘庐幽辟西隅,杨柳楼台构通内外。走廊边的夹墙上竹影摇曳,谓之“夹墙竹”。身临虹桥,凭栏莲池,观鱼赏花,风送荷香。给人一种恬静幽雅之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 东侧还有座瑜园(小姐楼),是园主第四代子孙邬仲瑜所建(1922年)。两园合壁联珠,相辉交映。 馀荫山房也是近年来拍摄电视剧、广告剧常用的外景场所。如香港艺人张伟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神探方天谬”就是一例。

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建筑风格

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建筑风格 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广东省:顺得县的清晖园、番禹的社荫山房,东莞的可园。 岭南园林的发展历程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构园的自然要素

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如万石植物园的万石湖中真鼓石和南湖公园中的塑鼓石;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梁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如海口五公祠中的珊瑚石山。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如惠州、潮州、雷州、福州、泉州的西湖,肇庆星湖,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等;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如柳州龙潭公园的龙潭和雷潭、台湾日月潭;四是流觞之曲水,如广州雕塑公园中的云溪;五是井泉,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柳州鱼峰公园三姐楼院中的井栏等;六是一船水 池。 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

现代岭南建筑的设计方向

案例分析 Case Studies 现代岭南建筑的设计方向 谢 浩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500) 摘要: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文章首先论述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传统岭南建筑的设计经验,接着探讨现代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及设计手法,最后通过建筑实例,进一步明确现代岭南建筑今后的设计方向。 关键词:岭南建筑,风格,气候,建筑设计,建筑防热 岭南建筑的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确立的,它是指在岭南这样一个具体的地域,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水文、土壤等和社会心理)为基础,结合时代进步的表征,尊重使用者的基本需求,精心从事建筑事业,经过时间积淀所产生的建筑风格。岭南建筑在我国各个建设时期往往开全国风气之先,几度出现引领全国建筑界建筑创作的繁荣局面。 1.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传统岭南建筑的设计经验 岭南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潮湿、闷热、多雨,以及季候风旺盛、天然光充足等。因此,岭南地区的气候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如下基本要求: (1)建筑必须充分满足防热、防潮和防雨的要求,冬季可不考虑保温防寒。 (2)在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设计时,应注意开敞通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便建筑的被动降温。 (3)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宜设遮阳构件,或采取水平和垂直绿化等遮阳措施。 (4)强调防暴雨、防洪、防雷击袭击及盐雾侵蚀,如在建筑小区和城市道路两侧设置骑楼或形成中庭等。 (5)结合地方气候特点,崇尚自然,向往明媚阳光、新鲜空气及自然景物,注重建筑的布局、朝向和绿化处理。 岭南地区在中外通商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设计技术与文化的交流。传统岭南建筑发展至今,尽管在材料、结构、装饰及空间布局上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对比现代岭南建筑,我们依然能明显发现两者的承传关系。传统岭南建筑的一些设计经验和手法,依然值得我们参考并活用到现代建筑中。余荫山房、小画舫斋、陈家祠、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等传统建筑形式都充分表现了岭南的城市风貌。就拿骑楼来说吧(图1),它是南方的一大特色建筑,非常适应南方夏长冬短、太阳辐射强、多雨的气候环境,具有遮阳、避雨和防太阳眩光的建筑物理功能。骑楼的建筑方式所提供的避雨与遮阳功能自然地使人融入到了建筑之中。这就是一种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 要创作具有岭南特色的新建筑,首先必须研究岭南的建筑历史,总结传统岭南建筑适应岭南地理气候的合理经验,继承有利于现代生活功能的做法,改进因当时社会生产力限制和社会风俗习惯影响的不足之处。除了学习岭南本土建筑的防热经验外,还要学习西方建筑师在岭南兴建的近代建筑的防热经验,如广州沙面近代租界建筑群就有许多适应岭南湿热气候的设计经验。另外,要学习现代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理论,掌握新材料和新技术,要研究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新建筑只要针对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设计,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岭南建筑特色了, 再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中体现岭南传统和现代的社会文化, 图1 岭南的骑楼建筑 国住宅设施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差异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本文介绍岭南园林是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的私家园林。另外也分析了它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岭南园林、轻盈、敞开、岭南特色 正文内容: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其基本特征与北方和江南私家园林有着很不同的地方特色。具体表现为: 一、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 第一,强调园林自然特质,依势而设,充分利用山泉,湖岛优势及山石景观的特色,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 第二,园林选址多在城镇居民建筑内,有些在城郊环境优美的地方,造园因意立构,由外而内,叠山理水,各具特色。叠山而成的石景分为“壁型”与“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组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此外,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著名的如佛山梁园的群星草堂石庭。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 第三,园林布局平易开朗,庭园潇洒,层次分明。建筑重视选址,造型洗练简洁,色泽明朗,装修注重本土特色,朴实素秀,构成一种不似北方之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园林布局随意性强,商贾所建,自由灵巧,构图清晰,较少江南园林的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也不是北方园林那种厚重荣华富贵的气氛,风雅朴素,而是一种岭南风情融彻全园,以畅朗轻盈的乡土格调取胜,洒脱风采,建筑高低错落,建筑装修,保持乡土格调,又能吸收外来因素和西洋古典。如可园清一色的水磨青砖,高底错落,廊庑萦回,充满了岭南园林那种清静、典雅的美感。又如在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式的柱头,用条石彻筑规则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色。园林占地面积少,建筑园中园比重大,引庭外风光入室,方达“志远怀畅”之意。 第四,园林建筑形式: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如余荫山房园林布局便显得尤为精细、别致——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交相穿插,构成曲折幽深、小中见大的庭苑空间,凸现了“小巧玲珑、布局巧妙”的构思与手法,被视为岭南造园艺术的代表作。二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和陈氏书院技艺巧夺天工的木雕、砖雕、陶塑、铜铁铸等工艺。 第五,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除了亚热带的花木之外,还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而乡土树种如红棉、乌榄、仁面、白兰、黄兰、鸡蛋花、水蓊、水松、榕树等,乡土花卉如炮仗花、夜香、鹰爪、簕杜鹃、麒麟尾等,更是江南和北方所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亦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岭南园林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它

岭南园林建筑及理水手法

岭南园林建筑及理水手法 摘要:广东是岭南园林的主要发源地。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着眼,结合分析岭南庭园造园,园林建筑及其理水手法,浅析岭南庭园的艺术成就,总结了岭南庭园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园林岭南园林建筑理水庭园 岭南古属南粤,由于远离中原,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不毛之地,但自隋唐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经济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岭南逐渐成为一种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综合文化。由于气候湿热并且有悠久的造园传统和乡土文化气息,所孕育出来的岭南园林成为中国园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1.历史的追溯: 对于岭南园林的记载,比较有据可循的是在南汉时期,但是历史的记录显示出它并没有像我国的中原和江南那样表现出其造园发展的连贯性,而是突出表现某几个阶段。岭南传统园林发展主要为南越王朝,南汉王朝,明清时期及近代园林造园四个历史阶段。 南越王朝时期:就广州市的秦汉考古在1995-1997年间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宫苑实例,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宫苑实例。现发掘的南越国宫署御苑遗址里,筑有石砌大型仰斗状水池,石渠,平桥与水景,砖石走道等。这段时期南越国园林受中原文化影响很大,在山上筑高台,广州的越王台便是筑在越

秀山之上,讲究的是“依山就势”。因此该时期的园林造园特点就是,利用自然地形和自然环境,通过大自然的有力因素来把握总体趋势,同时,庭院内部空间布置精细周密,施工精致;在宫苑中喜用规整的水渠,池石,几何图案的处理,这种整体取向自然,局部取向人工的特点和造园手法,此后一直影响着岭南园林的发展。 南汉王朝时期:古代广州历史上有“三朝十帝”南汉为其中的一朝。在《南汉春秋》中有记载“凿山城以通舟楫,开兰湖,辟药洲”,此处的药洲,指的便是南汉宫城禁苑中著名的南宫仙湖药洲。仙湖为人工所造,周围五百余丈,湖中布局洲渚水石,栽植红药;洲渚间有太湖奇石九峰,比拟天上的星宿。此时的南汉园林深受道教影响。此外广州城西的荔枝湾也是这个时期的大作,当时被称为“荔枝洲”。是由南汉刘王兴建的。与华林苑,昌华苑,芳华苑,显德苑等何成为西园。西园诸园皆与水洲结合布置,以观花为主,园中千树荔红,白荷玉立,五秀飘香,渔歌互答,富有诗情画意。可以看出,此时的南汉园林在南越国园林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园林与城市和环境的结合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园林和建筑物之间做到了紧密配合。着打破了以往较为集中式的布局方式,将园林散点分布在城市之中,有效地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的环境条件。 明清时期:唐宋之后,随着文化生活得发展,人们追求

浅析岭南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浅析岭南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摘要:中新知识城展馆景观改造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交通组织,将一、二期展厅建筑联系,并调整参观路线为环状路线。以此为前提,对展馆庭院进行景观改造。景观改造需与原有环境协调统一,并营造独具特色的园林环境空间。论文通过对景观改造的总体布局、交通组织、景观元素等方面,论述如何将岭南建筑及园林与现代建筑融合,并形成其独特风情,突显岭南特色。 关键词:岭南;园林建筑;融合;景观 Abstract: New knowledge city hall landscape transfo rmation’s priorities is to improve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will contact one,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exhibition hall building, and adjust the tour route in circular route. Premise, for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renovation.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harmonious and unified, and create a unique landscape environment space. Paper to reform the landscape of the overall layout, traffic organization, landscape elements, etc., discusses how to lingna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fusion, and forms its unique character and style, highlighting lingnan features. Keywords: Lingn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sion;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广州中新知识城选址于广州科学城北区,展馆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展馆的建成,为中新合作协议的签订暨知识城奠基仪式举行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也为展示知识城的今天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平台。项目是广州中新知识城建设指挥部一、二期规划展厅半围合的庭院改造工程。改造以保证展厅外围交通状况不变的室内参观游览路线同时适当增加庭院的绿量,建造具有岭南园林风格的特色庭院,使传统的岭南建筑文化与展厅的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 2 场地概况 展厅建筑现状总体为现代风格,简洁大气,采用轻钢结构,外观为玻璃幕墙。庭院与建筑融合得当,但是景观空间单调,游人参与少,展馆建筑间缺乏交通环线的问题,作为岭南地区的建筑展厅,缺乏岭南建筑与岭南园林的元素和细节,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影响因素之比较

长江下游的苏杭及南京、扬州一带即江南园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带即岭南园林。江南园林轻盈淡雅,岭南园林畅朗通透,共同体现了民间造园艺术的主要成就。 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同处于南方潮热多雨气候条件下,其风格既有相同一面,又有相异一面。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初探这两种园林风格差异的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的影响 江南泛指今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苏州、吴兴、杭州一带,经济富庶繁华,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江南园林秀气淡雅的特征。岭南泛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低,又滨临南海,受来自热带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海洋气候影响的时间很长,造成了岭南炎热多雨、高温高湿的环境特点。 (一)地理环境对植被品种的影响 江南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使得该地区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乔木如香樟、银杏、梅花、翠柏等,观花灌木如海棠、紫薇、芙蓉、杜鹃等,其他观赏草本如竹、兰、菊、荷等在江南私家园林中频繁出现。 而岭南地区的植物可用“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特征树有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筋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二)地理环境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有所不同。私家园林的布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园林包围着建筑,这类园林的特点是造园面积较大,追求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建筑在园林中只是起陪衬、点缀作用。此种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江南私家园林常常是民居与园林分开设置,在宅居建筑群旁设园,像苏州的网师园、吴江县同里镇的退思园等。或者干脆另寻地方辟园,园林和住宅各自独立设置,宅居作为园林主人归隐逸世的去处。 另一种类型是生活区和园林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在这种造园类型中,一般建筑包围着园林,园林空间往往是由建筑围合的室外空间,一般比较狭小。因此,很多人称这种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园为“庭园”,以区别于以自然空间为主的造园形式。岭南古典园林多属于后者】‘脯 "。岭南古典园林这种庭园式布局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为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台风肆虐,用建筑围合而成的庭园可有效减弱强风暴对园林的侵袭。另外,庭园所形成的大面积阴影区也可减少热辐射,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三)地方物产对造园材料的影响

岭南园林的知识整理

岭南园林的知识整理 08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林璐璐 20082600053. 岭南, 即岭表、岭外, 指五岭以南地区, 范围约为当今广东全境、海南全境、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南部、越南北部以及江西和湖南的少部分地区。 ㈠岭南园林的分类与特点: ⑴按归属类型分,岭南园林有皇家、私家、公共园林等。 皇家园林:有南越王的四台、闽越王的桑溪、南汉的西御苑、闽王的西湖水晶宫等。 私园:有广东的四大名园、广西的雁园、福建的菽庄花园、台湾的四大名园等。 公共园林:有惠州西湖、桂林七星岩、福建清源山、台湾龙湖岩等。 寺院园林:有广东的海幢寺、福建的南普陀、海南的南山寺、台湾的竹溪寺等。 书院园林:有广东的陈氏书院、广雅书院、学海堂、番禺学宫、玉岩学院等。 商业园林:有广州的南园、西园、北园、文园、谟觞、陶陶居、莲香楼等。 衙署园林:有泉州的两衙园、台湾的寓望园等。 ⑵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

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几乎所有的私宅、酒家、茶楼、宾馆皆建筑庭院园林。东莞可园的“连房博厦”和碉楼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是现代宾馆中的代表,海口华侨宾馆是岭南海景和山景模仿的代表。 自然山水式园林:得益于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风雨冲蚀出的石林石峰和海水凿刻出的海湾小岛是岭南园林的特征。,如厦门鼓浪屿、三亚亚龙湾、北海银沙滩、桂林象鼻山、台湾日月潭等。 综合式园林:表现于名山名湖古刹与园林的综合,如泉州的清 源山、广东的罗浮山、南海的西樵山、三亚的南山寺等。 ⑶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广西园林:以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为特征,表现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在风景名胜之处,有山水可依凭,这是其他园林所没有的,而且每个名胜之中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海南园林:以自然山水中的海景、岛景、礁景、滩景为山水特征,草顶、鱼饰、朴素为建筑特征,椰林、槟榔、三角梅等为植物

广州的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代表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广州的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岭南园林建筑兴起于明代,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与苏州园林齐名。现存的佛山的梁园、东芜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园(余荫山房)合称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建筑中的佼佼者。此外,到广州解放前已有诸如文塔花园、晚景园、唐荔园、清华池馆、环翠园、荔香园、海山仙馆等一大批明清时代的名园。然而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这些名园大多已荡然无存,已成陈迹,只留下文献书画的记载。广州除余荫山房和小画舫斋两处清代园林建筑外,现存的园林建筑多是如泮溪、北园、南园等几家现代园林建筑 岭南园林构园的自然要素 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如万石植物园的万石湖中真鼓石和南湖公园中的塑鼓石;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梁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如海口五公祠中的珊瑚石山。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水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如惠州、潮州、雷州、福州、泉州的西湖,肇庆星湖,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等;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如柳州龙潭公园的龙潭和雷潭、台湾日月潭;四是流觞之曲水,如广州雕塑公园中的云溪;五是井泉,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柳州鱼峰公园三姐楼院中的井栏等;六是一船水池。 石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南山寺。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如汕头中山公园海礁石山、海口五公祠珊瑚石山、台湾吴园咕咾石山。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如广州宾馆三叠泉,可用于室外室内,前者如广州流花湖公园茶室的壁山,后者如白天鹅宾馆石室中的壁山。塑石法用灰泥和水泥仿石,节省石材,现代公园里儿童游乐区的古洞探险几乎都用塑石,最好当属闽南塑鼓石,如厦门南湖公园。 建筑从类型上看,有碉楼、船厅、廊桥等,碉楼源于碉堡,如可园邀山阁、清晖园留芬阁和立园毓培楼;舫除了江南园林似的石舫外,还有岭南的舫,如宝墨园的紫洞艇,更有与众不同的船厅,把客厅与楼结合,略带船意,多为千金小姐用,故俗称小姐楼,如清晖园和余荫山房是也。亭的做法很不规范,千奇百怪,或用回廊、围墙围合的,或用角梁与枋穿插的,或少数民族式、俄罗斯式或西欧式。桥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廊结合成为廊顶石拱桥,如余荫山房为典型,另有少数民族的风雨楼和山区的索桥。 就组合方式看,用“高墙冷巷”把建筑院落进行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就单体形态看,多高柱础,宽檐廊,厚实墙,青瓦顶,压瓦砖,翘正脊,花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