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 DC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 DC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 DC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 DC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 DC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02T10:52:44.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作者:孙桂丽1 任志红2 王大鹏

[导读]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故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孙桂丽1 任志红2 王大鹏1

(1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7;2通辽市肿瘤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联合D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应用艾易舒联合DC化疗;对照组32例,单用化疗,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抗肿瘤有效率86.1%,对照组32例,抗肿瘤有效率75%,两组RR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7%、30.6%和25.0%,对照组分别为75.0%、68.8%和4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艾易舒联合DC方案明显优于单独DC方案。艾易舒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患者化疗疗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145-02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故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75%~80%。由于受诊断条件的限制,> 80%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而不得不采取化学治疗。但单纯化疗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并且由于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恶心、吐等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差。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采用免疫辅助疗法用于肿瘤治疗,尤其是中药的应用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对稳定等均有一定疗效。斑蝥酸钠维生素 B6 注射液是中药复方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8月我科共收治非小细胞肺癌(III—VI期)患者68例,均为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组(实验组)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2 入选标准为:①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客观判断疗效;②年龄≤70岁;③KPS评分≥60分;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⑤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

1.3 临床资料:实验组36例病人中,男性22人,女性14人;年龄最大68岁,最小49岁,平均中位年龄51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11例,腺癌23例,大细胞未分化癌2例;KPS评分≥60分。对照组32例病人中,男性18人,女性12人;年龄最大67岁,最小52岁,中位年龄53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22例,大细胞未分化1例;KPS评分≥60分,平均74.26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DC方案,多西他赛(Taxotere)75mg/m2静注d1,顺铂(DDP)75mg/m2d1,化疗同时常规使用格拉司琼镇吐。每21天为一周期。连用2周期。实验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贵州柏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50ml,以生理盐水250ml 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10天,同时进行化疗,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21天一周期。连用2周期。治疗前、后检查外周血象、肝肾功能,治疗中每5天查外周血象一次,详细记录不良反应。

1.5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参照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级(0~IV)评价毒性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KPS评分提高≥10分为增加,变化在10分以内为稳定,减少≥10分为下降。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主演观察咳嗽、气短、胸闷、胸痛、乏力等指标的变化。

1.6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结果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值小于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评价实验CR0例,PR14例,NC17例,PD2例,RR率,86.13%,CBR率为94.3%,对照组CR0例,PR11例,NC13例,PD8例,RR率为75.%,CBR率为75.0%。两组RR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2.3 KPS评分改变情况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KPS差值,治疗组KPS评分增加21,稳定13例,对照组KPS评分增加19例,稳定11例,实验组 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一直以来,化疗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多数确诊肿瘤患者体质已经处于逐渐衰竭的状态,加之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常常使患者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甚至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况。因此,如何提高化疗疗效、有效减少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及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