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张建尚/江苏

【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难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学法提示】

结合课本给出的案例,通过案例理解原理,通过原理分析讨论案例。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生态学原理可结合必修模块《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的内容来学习,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应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重在理解“结构决定功能”,“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①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②,达到③和④的同步发展。生态工程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⑤。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①”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②,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③。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主要有①原理、②原理、

③原理、④原理、⑤原理等。

4.物种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①和

②,循环往复,③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④;协调与平衡原理:协调就是生物要与⑤相适应,平衡就是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⑥(又称环境容纳量)的限度;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⑦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⑧、⑨、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属于⑩原理,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即“1+1>2”属于⑾原理。

答案1.①物质循环②环境污染③经济效益④生态效益⑤可持续2.①循环经济②生产原料③生态工程3.①物质循环再生②物种多样性③协调与平衡④整体性⑤系统学和工程学4.①区域小循环②全球地质大循环③分层分级④抵抗力稳定性⑤环境⑥环境承载力⑦经济和社会⑧当前与长远⑨局部与整体⑩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⑾系统整体性

【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根据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①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②急剧减少。直接原因是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量增加而导致的③升高、④异常有关。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⑤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⑥破坏为代价。你认为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哪些⑦。

(2)“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①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②过程。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③的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④等问题。改进的措施是大力发展⑤农业。

2.生态经济遵循的原则是①,实现这一原则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②。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③。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2.以下实例或理论属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是①;属于生物多样性原理的是②;属于协调与平衡原理的是③;属于整体性原理的是④;属于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的是⑤;属于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是⑥。

(1)无废弃物农业(2)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3)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4)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5)桑基鱼塘(6)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7)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8)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9)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10)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11)在松毛虫肆虐的时候,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12)改变和优化结构,以改善系统功能

答案一、1.(1)①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②湖泊面积③温度④气候⑤生态环境⑥生态环境⑦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2) ①化肥、农药和机械②机械和化学③废弃物和有害物质④环境污染⑤生态 2.①循环经济②生态工程③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二、1.①物质循环②环境污染③稳定性④抵抗力稳定性⑤环境承载力⑥社会、经济、自然⑦分布式⑧改善功能⑨各部分之和⑩生产力2.①(1)(10)②(3(11)③(4)(3)④(6)(8)⑤(5)(12)⑥(2)(7)

【知识体系】

【课堂巩固】跑得快——善于学习,手不释卷!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调查南京市郊一生态村,并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该模式主要运用了、和

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该生态工程以为核心,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利用了流向的那部分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若要生产2kg鸡肉最多需要稻和大豆共计 kg。?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具有的特点。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沼气工程;分解者(3)水稻、大豆;20(4)分解者(5)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

【课后作业】步步高——巩固成果,对答如流!

英国的一位生态学家曾指出,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它必须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一切副产品都要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②它必须实行多种经营,种植业用地与畜牧业用地比例要恰当,这样才能使系统自我维持,并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出最大的生物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条件①强调的是生态农业应遵循原理,这是借鉴了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2)上述条件②所强调的是和,这有利于维持较高的,优化结构,,增加的产出。

(3)生态农业设计是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的前提和依据。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在调查分析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假若你是该小组的成员,

你认为这个设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①研究设计合理的或合理巧接食物链;②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③实现生态系统中再生;④设计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⑤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⑥绘制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⑦写出设计报告。

(1)物质循环再生;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利用,无废弃物,无环境污染(2)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抵抗力稳定性;完善功能;生物量(3)①食物链组成②多级利用③物质循环④营养;抵抗力稳定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