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模块概率与统计初步数学单元测试卷

基础模块概率与统计初步数学单元测试卷

基础模块概率与统计初步数学单元测试卷
基础模块概率与统计初步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十章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10*3分=30分)

1. 从5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任选1人参加校合唱队,那么不同的选法有( ).

A .1种

B . 5种

C .10种

D .25种

2. 下列事件中,概率为1的是( ).

A .随机事件

B .必然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对立事件

3.下列现象不是随机现象的是( ).

A .掷一枚硬币着地时反面朝上

B .明天下雨

C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D .买一张彩票中奖

4. 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 ).

A .41

B . 31

C .21

D .4

3 5.书架上有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共5本不同的书,现从中任抽一本,则没有抽到物理书的概率是( ).

A .51

B . 52

C .53

D .5

4 6. 某职业学校高一有15个班,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兴趣爱好,对每班的5号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 .分层抽样

B . 抽签法

C .随机数表法

D .系统抽样

7. 从全班45名学生中抽取5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体是45

B .个体是每个学生

C .样本是5名学生

D .样本容量是5

8. 一个样本的容量为n ,分组后某一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分别是40,0.25,则n 是( ).

A .10

B . 40

C .100

D .160

9. 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值是2,则x 1+1,x 2+1,…,x n +1的平均值是( ).

A .2

B .3

C .4

D .5

10.在对100个数据进行整理后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率之和和频数之和分别是( ).

A .100,1

B . 100,100

C .1,100

D .1,1

二、填空题(10*2分=20分)

11. 给出5个数90,93,94,93,90,则这5个数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是 , 。

12. .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仪器,数量之比是2:3:5,现采用分层

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容量为50的样本,则样本中这三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分别有件,件,件.

13. 从54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的扑克牌为梅花的概率是.

14. 从1,2,3,4,5中任取一个数,取到的数是奇数的概率是.

15. 口袋中有红球、黄球与蓝球各若干个,摸出红球的概率为0.4,摸出蓝球的概率为0.5,则摸出黄球的概率是.

16. 书架上层有5本不同的数学书,6本不同的语文书.现从中任取一本,有种不同的取法;若从中各取一本,有不同的取法.

17. 由1,2,3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三、解答题

18. 邮局门前有3个邮筒,现将4封信逐一投入邮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法?(7分)

19. 某射手射击一次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是0.24,0.28,0.19,0.16,计算这名射手射击一次.求: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2)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12分)

20.在一个盒子中有编号为1到10的10个相同的小球,现从中任取一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A={球的标号数不大于4};(2)B={球的标号数为3的倍数};

(3)C={球的标号数为2或3的倍数}。(12分)

21. 甲乙两名学生某门课程的5次测试成绩分别如下(单位:分):

甲60 80 70 90 70 ;乙80 65 70 80 75

问:哪位学生成绩比较稳定?(7分)

22. 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新生每月的零花钱使用情况,通过随机抽样,抽取了100名学

根据上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校高一新生中,

(1)零花钱用于哪方面的费用最多?大约占多少?

(2)用于手机的费用大约占多少?

(3)若某生每月零花钱为500元,估计该生用于学习(包括资料和文具)的费用大约是多少?(12分)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教学 计划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华池职专高小红 本学期的数学下册是面向16届第二学期所讲授的,内容承接上册书的内容,主要以几何与代数知识为主,以探索数学为奥秘,对数学展开了研究,希望本学期能把数学知识讲授的更完美些,所以对本学期进行如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3.直线方程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4.平面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的判定 难点:1.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的判定 三、学生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和考试,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没有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发扬努力学习的精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轻松的学习数学;需要给学生一个优秀的环境,所以本学期开展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发自心底的去学习,融入学习中去,快乐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五、考核与评价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完成作业、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学期总成绩可由过程性评价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六、教学进度表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第三章函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A. k 1,b 1 C. k 1, b 1 D k 1,b 1 ■ LJo 9 Ik w 1 (* g ■ i % 1. 函 2 数 的定义域是 f ( x) 4 X A. (-2,2) B. [-2,2] C. ,2 2, D. 5 2 [ 2,) X 1 2. 已知函数 f ( x) ,则f ( 2) 二 X 1 A . 1 B 1 ? C. 1 D .3 3 3 3. 函数f ( x) 2 2 X 4x 3 内是减函 ,o 内是减函数 A. 在 ,2 数 B. 在 k 1 ,内是减函 数 1,b 内是减函 ,4 数 4. F 列函数即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 是 A. y 3X B. y C. y 2X 2 设点(3,4)为奇函数 D. y 1 x 3 R 图像上的点,则下列各点在函数图像上的 是 A. C. (-3,4 ) 2.设函数 2 B. yx kx b,若 f C. 12, f D. y x 2 2x D.在 C.在

4 .函数 的定义域为 A. 1, B. 1, C. [1, ) D. [ 1,0) (0,) 5.下列各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区间(0,)内的增函数的是 A. y X B. y X3 C. y X22X D. y X2

、填空题

)= f 亠、,f(x+1)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设f x 5x 4,则f(2)= = 2.设f x 二一3x i,贝y f t 1 = 3.点p 2, 3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1 4.函数y 的定义域为 h —* x 5 5. 2 函数y x 2的增区间为 6.已知函数f x x22x ,则f⑵f ( 1)= 2 x 3 x 0 7.已知f ( x) ,则 f(-2)= x 2 3 x 0 三、简答题a卜■一 1.判断下列函数中那些是奇函哪:是函数? 2 (1) f x 3x ( 2) f x 1 x 2 f 22x23x 11 1 JJ : -_2 -\O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巩固】 例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 1N,0N,-4N,0.3N;(2) 1Z,0Z,-4Z,0.3Z; (3) 1Q,0Q,-4Q,0.3Q;(4) 1R,0R,-4R,0.3R。 练习2用符号“∈”或“?”填空: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章测试题

集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0,1,2,3},N={0,3,4}, M C ) (N I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 =B A A.{}51<

D.{}4,3,2 9.设集合{}{},6,4<=-≥=x x N x x M 则=N M ; A.R B.{}64<≤-x x C.φ D. {}64<<-x x 10.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0)2(12=-+-y x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2.{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3.如果一个集合恰由5个元素组成,它的真子集中有两个分别是B ={a,b,c },C =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九章 立体几何

【课题】平面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的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 【教学难点】 对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材通过观察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等,引入平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注意,平面是原始概念,原始概念是不能定义的,教材是用“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来描述平面.在教学中要着重指出,平面在空间是可以无限延展的. 在讲“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时要向学生指出: (1) 所画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它所在的整个平面,需要时可以把它延展出去; (2) 有时根据需要也可用其他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圆、椭圆等表示平面,故加上“通常”两字; (3) 画表示水平平面的平行四边形时,通常把它的锐角画成 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但在实际画图时,也不一定非按上述规定画不可;在画直立的平面时,要使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画成铅垂线;在画其他位置的平面时,只要画成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4) 画两个相交平面,一定要画出交线; (5) 当用字母表示平面时,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希腊字母写在平行四边形的锐角内,并且不被其他平面遮住的地方; (6) 在立体几何中,被遮住部分的线段要画成虚线或不画.

“确定一个平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即“存在一个平面”;二是唯一性,即“只存在一个平面”.故“确定一个平面”也通常说成“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时 间 *揭示课题 平面的基本性质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观察平静的湖面(图9?1 (1))、窗户的玻璃面(图9?1 (2))、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平坦、光滑,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但是它们都是有限的. (1) (2) 图9?1介绍 质疑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启发 学生 思考 8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平面的概念就是从这些场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中的平面 是指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 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讲解 说明 思考

[数学]高教版中职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设计

[数学]高教版中职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6.1 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 (2)掌握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 通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 【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设计】 通过几个实例讲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项、首项、项数、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讲解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从几个具体实例入手,引出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什么是“一定次序”.实际上,不论能否表述出来,只要写出来,就等于给出了“次序”,比如我们随便写出的两列数:2,1,15,3,243,23与1,15,23,2,243,3,就都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因此它们就都是数列,但它们的排列“次序”不一样,因此是不同的数列. 例1和例3是基本题目,前者是利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项;后者是利用通项公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是通项公式的逆向应用.例2是巩固性题目,指导学生分析完成.要列出项数与该项的对应关系,不能泛泛而谈,采用对应表的方法比较直观,降低了难度,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其中,下角码中的数为项数, a表示第 1 项,….当n由小至大依次取正整数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 考试内容:第三、第四、第五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1.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B A I ( ); A.{}51<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八章和第九章

数学竞赛二年级试卷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 在正方体ABCD-A ’B’C’D’中,与棱AA ’异面的直线共有几条( ) A.4 B.6 C.8 D.10 2.已知直线()021:1=-++y x a l 与直线()0122:2=+++y a ax l 互相垂直,则实数 a 的值为(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6.如果直线ax +2y+2=0与直线3x -y -2=0平行,则a 等于 ( ) A .-3 B .-6 C .2 3- D .3 2 3. 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 A.13 B.12 C.23 D.34 3.. 正方体ABCD-A ’B’C’D’中,异面直线CD ’和BC ’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45° B.60° C.90° D.120°

C C' D D'B' A' A B 、已知直线ax+by+c=0)0(≠abc 与圆x 2+y 2=1相切,则三条边长分别为|a|、|b|、|c|的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 钝角三角形 D 、不存在 67. 直线a 是平面α的斜线,b 在平α内,已知a 与b 成60°的角,且b 与a 在平α内的射影成45°角时,a 与α所成的角是( ) A.45° B.60° C.90° D.135° 5. 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8. 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 分别为1AA ,AB ,1B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 GH 所成的角等于( ) A.45° B.60° C.90° D.120° 9.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 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 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 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3 B.2 C.1 D. αb a O C B A A F D B C G E 1B H 1 C 1D 1A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函数测试题

第三章函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22y x =+ B.y =C.1y x x =- D.22y x x =- 2.设函数(),f x kx b =+若()()12,10f f =--=则 A.1,1k b ==- B.1,1k b =-=- C.1,1k b =-= D.1,1k b == 1.函数4)(2-=x x f 的定义域是 A.(-2,2) B.[-2,2] C.()()+∞-∞-,22,Y D.()),2[2,+∞-∞-Y 2.已知函数1()1 x f x x += =-,则=-)2(f A . 31- B.31 C.1 D.3 3.函数2()43f x x x =-+ A.在(),2-∞内是减函数 B.在(),o -∞内是减函数 C.在(),4-∞内是减函数 D.在(),-∞+∞内是减函数 4.下列函数即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3y x = B.1y x = C.22y x = D.13 y x =- 5.设点(3,4)为奇函数()()y f x x R =∈图像上的点,则下列各点在函数图像上的是 A.(-3,4) B.(3,-4) C.(-3,-4) D.(-4,-3) 4.函数1y x =的定义域为 A.[]1,+∞ B.()1,-+∞ C.[1,)-+∞ D.[1,0)(0,)-+∞U 5.下列各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区间),0(+∞内的增函数的是 A.y x = B.3y x = C.22y x x =+ D.2 y x =- 二、填空题

1.设()2 54,f x x =-则f(2)= ,f(x+1)= 2.设()31,f x x =-则()1f t += 3.点()2,3p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4.函数15 y x =-的定义域为 5.函数22y x =-的增区间为 6.已知函数()22f x x x =+,则1 (2)()2 f f ?= 7.已知? ??--=33)(2x x x f 00x x ≤>,则f(-2)= 三、简答题 1.判断下列函数中那些是奇函数?哪些是偶函数? (1)()3f x x = (2)()221f x x =- +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1f x = - (2)( )2f = 3. 写出函数y= f (x )的增区间______________,y= g (x )的减区间______________ (y=g (x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的期末试卷试题.doc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四个结论: ①{ 1,2,3,1}是由 4 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 1}表示仅由一个“ 1”组成的集合 ③{ 2,4,6}与{ 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集合{大于 3 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M={0,1,2,3} ,N= {0,3,4},M N =(); A.{0} B.{0,3} C.{0,1,3} D.{0,1,2,3} 3.I = {a,b,c,d,e} ,N= {b,f},则I N =(); {a,b,c,d} C. A.{a,b,c,d,e} B.

- {a,b,c,e} D.{a,b,c,d,e,f} 4.A ={0,3} ,B={0,3,4},C={1,2,3}则( B C ) A (); A. { 0,1,2,3,4} B. C.{ 0,3} D.{0} 5.设集合 M = {-2,0,2},N = {0},则(); A. N B.N M C.N M D. M N 6.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 < B.< C. -<- D. < 7.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 < B.< C. -<- D.< 8.下列不等式中,解集是空集的是()。 A.x 2 - 3 x–4 >0 B. x 2 - 3 x + 4≥ 0

- C.x 2 - 3 x + 4<0 D. x 2 - 4x + 4≥0 9.一元二次方程 x2– mx + 4 = 0 有实数解的条件是 m ∈() A.(-4 ,4) B. [-4 , 4] C.(-∞,-4)∪(4 , +∞) D. (-∞,-4]∪[4 , +∞) 10.设 a>>0 且>>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函数y x 1 1 的定义域为 ( ) x A. 1, B. 1, C. [ 1, ) D. [ 1,0) (0, ) 12.下列各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区间( 0, +∞)内的增函数的是 ( ) A.B. 3 C. 2 D. 2 y x y x y x 2x y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5 分,共 30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 1{. m,n}的真子集共 3 个,它们是; 2. 集合x x 2用区间表示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1.4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2.2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中职对口升学-基础模块上册数学试卷 - 1-7单元

数学基础模块(1-7单元)考试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学号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小题40分) 1.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φ?0 B 、6},{23? C 、{(2,3)}2∈ D 、{0}?φ 2.在(1,+∞)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f (x )=log 2x B 、f(x)=-x 2 C 、f(x)= x 1 D 、f(x)=-3x 3.函数13x -3-=x y 的定义域是( ) A.[1,+∞) B. (-∞,1] C.(1,+∞) D. (-∞,1) 4.若1)2(=f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12)x (-=x f B.1)x (2-=x f C. x f 2)x (= D.x f 2lo g )x (= 5.与角?-30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 A.?150 B. ?303 C. ?906 D. ?-390 6.计算?47sin π 的结果为( ); A.21- B. 21 C. 22 - D. 22 7.已知向量→a =(2,4),→b =(4,-2),则向量a 与向量b 的关系是( ) A.平行向量 B.相反向量 C.垂直向量 D.无法确定 8. 若函数y=1-sin2x ,则可能周期为=( ) A.2π B.2-π C.π3 D.23π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9.若y=1+cos2x (R x ∈),那么y 的最小值为 。

10.观察下面数列的特点,填空: 21-, ,43-, 54,6 5-, ,…,=n a _________。 11.某机器的电动机上的转子每分钟转动1200周,则每秒钟内转子转动的圆心角为 。(用弧度制表示) 12.已知向量a ρ=(2,-3)与b ρ=(-6,3),则b a ρρ?=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40分) 13.已知全集U={大于0小于5的自然数},A={1,3,4},B={2,3}. 求:(1) A ∪B ; (2) B A I ; (3) A C U .(10分) 14. 求数列:-1,3,-9,27,...的第50项与前100项和。(10分) 15.某服装经销商经销某品牌的牛仔裤,每条单价80元,采用打折的方法促销:20条以上可以打8折(含20条),50条以上可以打5折(含50条),试建立顾客享受折扣后的费用y (元)与购买牛仔裤数量x (条)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计算出购买30条需要多少元?(20分)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5.1.1 角的概念的推广 (130) 5.1.2 弧度制 (134)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九章 立体几何

【课题】9.1 平面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的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 【教学难点】 对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材通过观察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等,引入平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注意,平面是原始概念,原始概念是不能定义的,教材是用“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来描述平面.在教学中要着重指出,平面在空间是可以无限延展的. 在讲“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时要向学生指出: (1) 所画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它所在的整个平面,需要时可以把它延展出去; (2) 有时根据需要也可用其他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圆、椭圆等表示平面,故加上“通常”两字; (3) 画表示水平平面的平行四边形时,通常把它的锐角画成 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但在实际画图时,也不一定非按上述规定画不可;在画直立的平面时,要使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画成铅垂线;在画其他位置的平面时,只要画成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4) 画两个相交平面,一定要画出交线; (5) 当用字母表示平面时,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希腊字母写在平行四边形的锐角内,并且不被其他平面遮住的地方; (6) 在立体几何中,被遮住部分的线段要画成虚线或不画. “确定一个平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即“存在一个平面”;二是唯一性,即“只存在一个平面”.故“确定一个平面”也通常说成“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时 间 *揭示课题 9.1 平面的基本性质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观察平静的湖面(图9?1(1))、窗户的玻璃面(图9?1(2))、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平坦、光滑,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但是它们都是有限的. (1) (2) 图9?1介绍 质疑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启发 学生 思考 8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平面的概念就是从这些场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中的平面 是指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 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都是平面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通常画出直线的一部分来表示直线.同样,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 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并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期末精彩试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M ={0,1,2,3} ,N ={0,3,4},N M =( ); A.{0} B.{0,3} C.{0,1,3} D.{0,1,2,3} 3.I ={a,b,c,d,e } ,N={b,f },则N I =( ); A.{a,b,c,d,e } B.{a,b,c,d } C.{a,b,c,e } D.{a,b,c,d,e,f } 4.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5.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6.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D. < 7.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不等式中,解集是空集的是( )。 A.x 2 - 3 x –4 >0 B. x 2 - 3 x + 4≥ 0 C. x 2 - 3 x + 4<0 D. x 2 - 4x + 4≥0

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测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柴静芝 一 选择题(15*3=45分) 1、将5 4a 写成根式的形式可以表示为( )。 A .4a B.5a C. 54a D.45a 2、将7 4 1a 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 A .7 4 a B.4 7 a C.7 4-a D.4 7-a 3、2 1 9化简的结果为( )。 A .3± .3 C3 D.2 9 4、4 3281 3 ?-的计算结果为( )。 A .3 B.9 C.3 1 D.1 5、下列函数中,在()+∞∞-,内是减函数的是( )。 A .x y 2= B. x y 3= C.x y ? ? ? ??=21 D. x y 10= 6、下列函数中,在()+∞∞-,内是增函数的是( )。 A .x y 2= B. x y ? ? ? ??=101 C.x y ? ? ? ??=21 D. 2x y = 7、下列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 )。 8、与330o 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60-o B 390o C -390o D

930o 9、函数2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分别为( ) A 2 π B π C 2 2π D 2 π 10、tan105o 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2 4.若 7 sin cos 5θθ+=- ,则θ为第几象限角。(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1、1110?的值为 ( ) A 23 B -23 C -2 1 D 2 1 12、 cos()2x π-= 若 (,]x ππ∈-则 x 的值为( ) A 57,66ππ B 6π± C 56π ± D 23π± 13、求sin cos y x x =+的最小值( ) A 2 B -2 C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设计

6.1.1 数列的定义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2. 了理解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入概念,观察归纳——形成概念,讨论研究——深化概念,即时训练——巩固新知等环节.各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入 1.讲故事,感受数列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我国有用十二生肖纪年的习俗,每 年都用一种动物来命名,12年轮回一 次.2009年(农历乙丑年)是21世纪的 第一个牛年,请列出21世纪所有牛年的 年份. 教师讲述古印度传说故事 《棋盘上的麦粒》. 学生倾听故事,认识数列.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问题 的答案. 创设情境,让学 生认识数列,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增强学 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和本节课 密切相关的问题,让 学生思考,充分发挥 学习小组的作用,展 开讨论. 新课 1.数列的定义 把21世纪所有牛年的年份排成一 列,得到 2 009,2 021,2 033,2 045,2 057, 2 069,2 081,2 093.① 像①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 数,叫做数列.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 上,给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板书定义.

6.1.2 数列的通项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 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例题解决法.通过列举实例,进一步研究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类题目,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章集合教案

1.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 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 印象. 引入课题.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新课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 (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 (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师:每个例子中的“全体” 是由哪些对象构成的?这些对 象是否确定? 你能举出类似的几个例子 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 出问题如下: (1) 集合、元素的概念是如 何定义的?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 系为何?是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 什么? (4) 集合的分类有哪些? (5) 常用数集如何表示?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梳 从具体事例直观 感知集合,为给出集 合的定义做好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学,培 养自学能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 检查自学、梳理 知识阶段,穿插讲解 1

新课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 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 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 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 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 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 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 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 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 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 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 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合,记作N+或N*; 理本节课知识,并强调要注意的 问题. 教师要把集合与元素的定 义分析透彻. 请同学举出一些集合的例 子,并说出所举例子中的元素. 教师强调:“∈”的开口方 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教师强调集合元素的确定 性.师:高一(1)班高个子同学 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 生:不能构成集合.这是由 于没有规定多高才算是高个子, 因而“高个子同学”不能确定. 教师强调:相同的对象归入 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 一个元素. 请学生试举有限集和无限 集的例子. 师:说出自然数集与非负整 数集的关系. 生: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 是相同的. 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 括数0. 解难点、强调重点、 举例说明疑点等环 节,使学生真正掌握 所学知识. 2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复习题6.7.8及答案

复习题6 1. 选择题: (1)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5,那么a 2n =( B )。 A 2n-5 B 4n-5 C 2n-10 D 4n-10 (2)等差数列-7/2,-3,-5/2,-2,··第n+1项为( A ) A )7(21-n B )4(21-n C 42-n D 72 -n (3)在等差数列{ a n }中,已知S 3=36,则a 2=( B ) A 18 B 12 C 9 D 6 (4)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2=2,a 5=6,则a 8=( C ) A 10 B 12 C 18 D 24 2.填空题: (1)数列0,3,8,15,24,…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n^2-1.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n+1?2+n,则a 10=8. (3)等差数列-1,2,5,…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3n-4. (4)等比数列10,1, 10 1,…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0^(2-n)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sin ,4πn 写出数列的前5项。 解:sin π/4=根号2/2 sin π/2=1 sin 3π/4=根号2/2 sin π =0 sin 5π/4=-根号2/2 4.在等差数列{ a n }中,a 1=2,a 7=20,求S 1 5. 解:an=a1+(n-1)d a1=2 a7=a1+(7-1)d 20=2+6d 所以d=3 sn=na1+n(n-1)/2*d 所以s15=15*2+15*14/2*3=345 5.在等比数列{ a n }中,a 5=43,q=2 1-,求S 7. 解:a5=a1*q^(5-1),∴a1=12 S7=a1(1-q^6)/(1-q)=63/8 6. 已知本金p=1000元,每期利i=2%,期数n=5,按复利计息,求到期后的本利和 解:由于以复利计息,故 到期时得到的钱为P*(1+i )的n 次(n 为年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