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期注水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周期注水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周期注水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_张继风

第24卷第3期2012年6月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Vol.24No.3 Jun.2012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 张继风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对国内外水驱油田所应用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包括状态对比法、系统动态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等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指出状态对比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适合油田应用,并对各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优选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341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于油田的整个开发过程,是明确挖潜方向、确定调整措施的重要手段。合理而正确地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油田更加合理、高效地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合考虑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合理性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1955年美国Guthrie等[1]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预测注水油田的水驱可采储量的经验公式;1967年美国石油学会(API)提出了预测注水油田的水驱可采储量的经验公式,并得到广泛的应用[2]。前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虑注水油田开发合理性的研究,并与美国油田开发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提出了本国油田注水开发的指标变化范围,同时根据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理论,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性结论,为后来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开始进行水驱开发效果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评价方法,大多通过确定一个或多个评价指标并与给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或者采取将几个评价指标联立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判等手段来评价开发效果。当前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如模糊数学、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系统分析等对各种指标或参数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得到合理、正确的评价结果。 1评价方法 1.1状态对比法 所谓状态对比法[3]是指将理论(标准)曲线与实际的生产曲线进行对比,根据两者之间偏离情况来进行评价。常用的对比曲线有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曲线、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关系曲线、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等。不同的研究者常常会选择一个或多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其理论曲线的确定主要采用理论计算法、矿场单层注水开采试验分析法、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统计法和国外油田开发资料统计对比法等方法。由于状态对比法简单、明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6]。 对该方法的改进之一是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如王国先等[7]提出的即时含水采出比或累积含水采出比(用任一时刻的综合含水比或累积综合含水比除以与之相对应的采出程度);卢俊[8]提出的注入倍数增长率(采出单位地质储量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增长值),从注水角度来评价和预测油田调整挖潜的效果;王文环[9]提出的应用理想系数、实际采出程度和含水关系曲线与理论采出程度和含水关系曲 文章编号:1673-8926(2012)03-0118-05 收稿日期:2012-03-08;修回日期:2012-04-25 第一作者简介:张继风,(197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发规划和油藏工程研究工作。地址:(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规划室。电话:(0459)5095336。E-mail:zhangjifeng@https://www.doczj.com/doc/a67555169.html,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 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12.什么叫井别? 油田上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类别,称为井另别。如探井、评价井、资料井、生产井、注水井、观察井、检查井等。 13.什么叫生产井?什么叫注水井? 用来采油的井叫生产井。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注水井。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一)、见水井开井数:指已确定见水的油井中,当月生产出水的井,堵水后生产不出水的井不算在内。 (二)、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包括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年核实水量为当年各月核实水量之和;核实累积产水量:为历年核实水量之和。 -计量综合误差)(井口产水量核实月产水量1?= (三)、综合含水率:表示油田出水或水淹程度。 (四)、水油比:从地下采出一吨油同时要采出多少水。它同含水率一样,也是表示油田出水程度的一个指标。 (五)、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六)、含水上升速度: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率上升的多少,这个数值叫做含水上升的月(或季、年)速度。 当油田中油井见水之后,含水将随油田采出程度的增大而不断上升,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就是表示油田含水上升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注入量:是单位时间内往油层注入的水量。注入量的多少表示注水的快慢程度。包括日注入量、月注入量、年注入量和累计注入量。 1 2 (八)注入速度

(十)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包括月注采比和累计注采比。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用它来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和地下亏空弥补程度。注采比、油层压力变化和含水上升速度等指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控制注采比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一)、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维持一定的压力。 (十二)地下亏空: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十三)累积亏空体积:指累计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十四)注水利用率 用注水利用率衡量油田的注水效果。注水初期的油田不含水,注入1立方米的水就推出1立方米的油。注水利率就是指注入水中有多少留在地下起着驱油作用。 注水利用率随注水开发油田的生产时间加长而不断下降。 (十五)注水井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 (十六)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是指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第2章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正确、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实施有效、高效挖潜措施,达到高效合理开发的基础。目前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众多,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质和实际涵义,大体上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开发技术指标、生产管理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开发技术指标是描述油田开发过程动态变化的参数指标,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的开发动态状况,主要包括注采井网完善状况、含水变化状况、产量变化状况、储采开发状况、注水开发效果、开采程度指标等;生产管理指标主要包括措施效果评价、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油水井和地面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动态监测状况;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经济效益的,主要包括操作成本、新钻井经济极限初产、老井经济极限生产指标以及各项措施的经济指标。油田开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开发指标是油田开发状况的反映,是油田开发效果好坏的直接指标,在三类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管理指标是实现开发技术指标的基础和保障;经济效益指标是油田效益好坏的表现,是油田是否经济、有效开发的最终体现;开发技术指标和生产管理指标都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指标服务的。由于课题来源于海外参股项目,中方为非作业者,对措施的实施以及经济评价没有决策权,因此,主要从开发技术指标方面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从而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开发调整。 2.1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计算方法研究 开发技术指标大体上可分为6个大的方面,但在实际计算应用中,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指标,如反映注采井网完善状况的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注采对应率、注采井数比、井网密度、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注水状况评价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注采比、注水量、存水率、水驱指数、耗水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等;含水变化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等;产量变化指标可细分为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无因次采油速度、自然递减、综合递减、总递减、采油指数、采液速度、采液指数等;储采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储采平衡系数、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开采程度指标细分为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收率等。为了能够应用较少量的

水驱周期注水技术的广泛应用

水驱周期注水技术的广泛应用 摘要:分析了周期注水采油机理及技术特点,评价了周期注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周期注水适用条件及开展原则。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油层发育特征、井网部署情况以及生产井变化动态,利用地下压力场的变化,对周期注水相应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周期注水技术得到广泛、深入应用。 关键词:周期注水地下压力场 A地区水驱开发即将进入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已成为水驱开发的首要任务。由于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后,在稳定注水条件下,注入水很难扩大波及体积,注入水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而且伴随油田采出水量逐渐增加,开发效果逐年变差。近年来,围绕“控水挖潜”为中心,在A开发区广泛开展了周期注水调整工作,努力控制、减少无效、低效注水,挖潜剩余油潜力,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显著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一、周期注水采油机理 大量的矿场试验证明,周期注水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周期注水过程中除毛细管力作用外,还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油内层产生了附加窜流,从而使原滞留状态的原油动用起来。附加窜流的产生是由于在停注或减少注入量的半周期,因含油饱和度及渗透率的差异,高渗透段压力下降快,低渗透段压力下降慢,导致同一时刻内高渗透段压力较低,低渗透段压力较高,从而产生层段间不稳定势差,形成了附加压力差。相反,在重新注水或加大注水量的半周期内,高渗透层段压力恢复快,低渗透段压力恢复慢,又产生了反方向的附加压力差。在周期注水的两个半周期内,层段间产生了方向相反的两种不稳定窜流,这种附加窜流起到了均匀水淹的作用,是油田开发的有利因素,适合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 二、技术特点 在常规注水、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物性的差异,高渗透层含水上升快、含水率高、压力水平较高,对中、低渗透层干扰严重,致使中、低渗透层开发效果差。为了减少这种干扰,除了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外,更主要的是调整两类油层的生产压差。采用周期注水技术,在周期注水停注半周期,高渗透好油层压力下降快于低渗透差油层,差油层压力水平高于好油层压力水平,差油层产液能力相对于好油层增强;在恢复注水半周期,好油层压力恢复速度快于差油层,差油层压力水平低于好油层,差油层吸水能力较常规注水时增强。这种压力的交替变化,在“时间域”上将高、低渗透层分层开采,减少了层间干扰,缓解了层间矛盾,使差油层的开发效果得到改善。与层内非均质油层相类似,周期注水也会使平面上高、低渗透条带间发生交渗现象。虽然这种作用比层内小,但只要高、低渗透带间渗透率级差足够大,接触面积足够大,低渗透带中的残余油就会流向高渗透带并被采出,从而提高采收率。

周期注水

应用周期注水方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注水是当今世界油田采用的主要开发方式,是最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注水油田的高含水采油期,是注水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我国中等粘度的注水油田,有一半左右的水驱可采储量将在高含水期采出。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后,在稳定注水条件下,注入水很难扩大波及体积,大部分水沿己经形成的水窜通道采出地面,使注入水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而且在该阶段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的升高,地下油水分布日益复杂,油、气、水和岩石的性质发生许多变化;伴随油田采出水量逐渐增加,开发工作量逐渐加大;增产增注的措施效果越来越差;井况也越来越差。因此高含水期的调整工作,关系到整个油田开发水平的高低,不仅难度大,而且非常重要。 以改变油层中的流场来实现油田调整的方法称为水动力学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是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方法。注水油田开发调整水动力学方法的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人1986年提出的。在此之前,虽然这种方法早已在应用,但没有专门地独立和研究。由于它在注水油田开发调整中的重大价值,而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从1986年起把它作为独立的方法进行研究。水动力学方法按其作用的特点又可分为两种类型:①通过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实现油田强化开采的方法; ②改变初始采用的井网和层系的调整方法。 水动力学方法与三次采油方法相比,水动力学方法工艺比较简

单,成功率高,效果显著,投资较小,经济效益好;而三次采油方法工艺比较复杂,投资大,风险大。水动力学方法往往只需要较小的工作量就能获得较大的成效。 水动力学方法由于实施比较容易,投资比较少,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前苏联1988年在32个生产联合公司的210个油田上进行了336项试验和推广提高采收率工作,其中热采47项,物理、化学法105项,水动力学法214项。用这些方法增产原油4713 X 10't,其中水动力学方法增产3963 X 10't,可以看出水动力学方法的应用和效果所占比重多大。在我国,应用水动力学调整方法也出现了一大批成功的典型。如喇嘛甸油田改变液流方向的注采系统调整;大庆长坦南部和扶余油田的周期注水;王场油田的单井吞吐;任丘、莫州油田的降压开采等。这些成功的实例说明水动力学方法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期注水也称作不稳定注水、间歇注水、脉冲注水等,是20世纪50年代末和60代初开始在前苏联和美国实施的一种注水方法,在前苏联应用比较广泛。70-80年代,前苏联己把这种方法作为注水油田改善开发效果的主要方法,实施规模相当大,主要在西西伯利亚、古比雪夫共22个油田约80个层系中应用,三个油区实施周期注水10年内,共增产原油2200 ×1011t。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扶余、葡萄花、克拉玛依等油田开发了周期注水的矿场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吴起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吴起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 张信丽

吴起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摘要:胜利山油田是吴起采油厂主要的产油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滚动式勘探开发,截止2009年12月,已钻井731口。目前主力生产层为延长组长4+52、长61、长63油层,其它生产层位为长3、长4+51、长62、长9以及侏罗系延安组延10、延9油层。该油区于2006年5月开始在长61层系选择1-5井组开始注水实验。目前长61、长63、长4+52三套开发层系已经实施面积注水补充能量开发。本文通过对油区多组油井注水动态分析,结合地质及开发现状,对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做了客观的分析评价。关键词:注水井;注采比;井组动态;注水效果

Wuqi Shengli oil field water flooding Mountain Effect Absteact: Shengli oil field is Wuqi oil plant one of the major oil-producing region.After years of roll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losing in June 2009, has been drilling 731. Main production floor for the extension of the current head of C4 +52, C61,C63 oil, other productive C3, C4 +51, C62, C9 and Jurassic Yan'an Formation of Y10, Y9. The oil in the area in May 2006 began a long series of C61, started water injection well group select 1-5 experiments. Currently C61, C63, C4 +52three layer series of development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add the energy development area of injection. Based on the oil 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ple injection wells with geological and development status, to win mountain development effect of water injection in oil gave an 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injection wells; injection ratio; well group dynamics; injection effect

周期注水论文

朝阳沟油田周期注水合理参数的确定 摘要:本文从周期注水机理入手,分析影响周期注水的主要因素,针对朝阳沟油田非均质性的特点,从实际砂体发育情况设计出9种砂体变差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给出周期注水的合理参数,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出朝阳沟油田的周期注水合理参数及方式。 主题词:周期注水合理参数 1、前言 朝阳沟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 油层非均质严重,裂缝较发育。为控制含水,从1997年开始在一类区块开展了周期注水,2000年以后,周期注水技术应用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油田注水开发的主要调整手段。通过实施周期注水,有效地控制了井区含水上升速度,产量递减减缓。但是通过多年的周期注水效果分析发现,周期注水效果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加有变差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间注后含水下降幅度变小,有效期变短。目前朝阳沟油田的一类区块含水较高井区注水井多数已实施过三次以上周期注水。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调整效果,充分发挥周期注水的作用,对该技术作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合理参数及应用方式。 2、周期注水机理 周期注水是指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量, 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压力场, 使流体在地层中不断地重新分布, 从而使注入水在层内高低渗透带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层内渗流, 促进毛管吸渗作用, 增大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3、利用数值模拟确定周期注水方式及参数 3.1 方案的编制 首先根据砂体发育形态及渗透率变化对油田的砂体变差类型进行分类,从朝45区块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二类油层变差类型以条带状和片状变差类型为主,条带状变差砂体35个,面积2.34km2,片状变差砂体20个,面积1.02km2,透镜状变差9个,面积0.32km2。 因此在方案设计时按照砂体变差的位置一共设计了9种砂体变差模型,反九点井网及线性注水井网两种井网;4种变差渗透率分别为2×10-3μm2、5×10-3μm2、10×10-3μm2和40×10-3μm2,砂体的未变化部分设定为20×10-3μm2;设定含水分别为30%、50%和70%三种时机;设定原配注的150%,200%及300%三种周期;设定了四种周期注水方式,即单井零散间注、井间轮换、排间轮换与整体间注,2个月、3个月、4个月三种周期。通过以上各种条件的设定,来考察不同的周期注水合理参数与方式。

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一、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目的 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砂岩油藏内油水运动规律,揭示油藏注水开发的主要矛盾和潜力,为编制油藏年度开发规划、长远开发规划和综合调整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砂岩油藏获得最高的、经济合理的水驱采收率。 二、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1、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的适应性评价 2、注采压力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3、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的分析评价 4、注水利用率分析 5、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小的评价 6、自然递减率和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评价 7、可采储量评价 8、注水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方法 1、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是衡量油藏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是否得当,油藏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1)从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高低分析评价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的适应性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用现井网下和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和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之比值来表示: H h R c 式中: R c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h —和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m ; H —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m 。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本质上是注入水体波及系数的反映。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井网密度的大小和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有关。 产液厚度和总的射开连通厚度之比值来表示:

i i P H h R = 或 o o P H h R = 式中:Rp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h i 、h o —注水井总吸水厚度、油井总产液厚度,m ; H i 、H o —注水井、油井总射开连通厚度,m 。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还可以用丙型(西帕切夫)水驱特征曲线来确定: p p p BL A N L += B N mo 1= R mo mo NE N R = 式中:L p —累积产液量,104t ; N p —累积产油量,104t ; N mo —水驱动用储量(可动油储量),104t ; N —石油地质储量,104t ; E R —由油藏地质特征参数评价出的油藏最终采收率,f 。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直接反映注水开发油藏的水驱效果。一般情况下,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而提高,其值越大,说明水驱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越好;反之,则说明注水开发效果越差。 通常用丙型水驱曲线计算出来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值应小于1。但有时也可能大于1,这除了反应水驱效果较好外,主要是地质储量偏小所至。 计算出油藏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后,参照行业标准(SY/T 6219—1996)即可衡量该油田或区块的这两个指标在油田开发水平分级表中属于哪一类。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评价标准 a. 油井产能和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 油井产能的变化主要指采油、采液指数的变化规律。通常用本油藏的实际资料作出无因次采油指数和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用相对渗透率曲线作理论曲线,用单井的采出指数资料作实际曲线)。 当作出无因次采油指数和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后,应确定油藏有代表性的采油指数初始值。初始值确定后就可以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的采油指数、

一种用于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

一种用于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 针对冀东油田复杂断块的油藏特点,结合实际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以控制(动用)储量概念及波及理论为出发点,重新建立了水驱效果评价方法中水驱控制程度及动用程度的计算方法,认为水驱控制程度为水驱控制储量与总地质储量之比,而水驱动用程度为水驱动用储量与总地质储量之比,实际应用当中,指导了油田的合理开发。 标签:复杂断块油藏;水驱控制程度;水驱动用程度;采收率 复杂断块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一般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复杂,挖潜难度大[1-2]。准确的对油藏的分析需要对断块/小层/油砂体逐一进行,由平面到纵向,再由纵向到平面寻找潜力。由于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特有的渗流特征和冀东油田注水开发现状等原因,用传统方法开展注水效果评价即计算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的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的方法。即以井组为单元,立足油砂体,采用“储量法”刻画“两个程度”,落实水驱调整潜力,动静结合定量刻画水驱储量,在水驱控制储量图的基础上,叠合水线推进图,合理的计算水驱动用储量。 1 计算方法原理 1.1 水驱控制程度 传统的水驱控制程度计算方法为: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之比值。该方法只考虑到纵向上的注采对应连通情况,称为注采对应连通率更合适。对整装均质油藏适应性较好;对复杂断块油藏适应性较差,油藏下步潜力方向不明确,无法量化评价油水井措施实施对指标改善的贡献值。 而水驱控制储量是一个体积概念,还需考虑平面上的水驱控制率,即水驱控制面积与油区总含油面积之比,所以水驱控制程度应为注采对应连通率与平面上的水驱控制率的乘积,即指在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注入水所能波及到的含油面积内的储量与其总储量的比值,也就是水驱能够控制的那部分储量。该方法从小层入手,深入分析水驱控制状况,为寻找下步措施潜力提供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不仅在平面上有水井控制,纵向上也要求与周边油井注采对应连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2 水驱动用程度 传统水驱动用程度计算方法为:按年度所有测试水井的吸水剖面和全部测试油井的产液剖面资料计算,即总吸水厚度总产液厚度之和与注水井总射开连通厚度油井总射开连通厚度之和的比值。该计算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水驱的动用情况,

周期注水改善水驱效果原理及适用条件分析

2019年1月第46卷第1期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Jan.2019Vol.46,No.l 2周期注水作用机理 2.1层内非均质条件下周期注水作用机理常规注水 力和重力 用引 水的 。一 ,水 大油,在重力作用水 是 ,大小与油水 差 。 力用 分为分,一是无论是亲油 层是亲水层, 和 度差 的分 是 用,不和差 殊, 大;二是孔隙半径变 的水 ,孔隙大, 大,孔隙 , 是润湿变的水 ,水着强水湿方 ,且润 湿变 大, 效果明显。 2.2层间非均质条件下周期注水作用机理 在周期注水的注半周期内,注采 -零)远 1, 层产液值大,提高了较 油层的用状。而重新注水,注采 大,层液比值减小,仍然主要开采高 :层,但加了地层能, 一次停注半周期内 的高效用较 油层做出了物上的准备。如此重复下去,人的创造一系列压力降过 程, 用实上是在“时间域”上将高 层分层开采,减少层间干扰,缓解层矛盾,提 高最终原油采收率。 夕卜,平非 周期注水与层内非油层类似,在平 高 层与层 发 互 的,并且可 以加大残余油的采收率。通过 模拟表明,虽然周期注水解决平面矛盾不如层内、层 样有 doi : 10.3969/j .issn .1004-275X .2019.01.016 周期注水改善水驱效果原理及适用条件分析 黄瑞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通过国内外长期的理论研究和矿场实践,从研究区常规注水效果减弱,开发效果变差的现 状分析,若要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需要在地层中施加一个不稳定压力场使得地层中油水不断进行交换 和重新分布,因此开展周期注水是非常必要的。油藏若要采用周期注水,需明确层非 油层不通程 注水工 注水要 ,从而确定周期注水的方式以及合理的注水时机,以便得 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周期注水;作用理;注水时 注水方式;适用条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5X (2019) 01-048-02 A nalysis of P rinciple and A p p lica b le C o nd itio n s of Periodic W a te r In jection fo r Im p ro vin g W a te r Flooding Effect Huang Ru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lege o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Shaanxi, Xi 〇an, 710065A b s t r a c t : Through long-term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field practic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weakening conventional water injection effect and worsening development ef-fect in the study are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remaining oil,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an unsta-ble pressure field in the formation to make oil and water exchange and redistribute continuously in the for-mation,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arry out periodic water injection. If periodic water injection is to be used in reservoirs, the basic parameters such as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servoir disconnection,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water injection volume need to be clarifie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mode of periodic water injection and reasonable water injection timing, so as to achieve good development results. K e y w o rds: periodic water injec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timing of water injection; mode of water injection; applicable conditions 使水高 附流当层渗层增油 ,油于了带,渗的渗,随 性^'由生资动高力(££'率面高 期层,产渗流从 管使用方 提 周地段 ,低向水毛促利一| 呈致阶同向方的层,水另大 化导水不带反多储积注,到 变,注率透相更了 体了果得 的中在速渗沿有用及高效 也 量层。化高就会动涉提油_ 程水地 布变 从水就度的面驱收 过人于分力水和,幅水方了采 用注价斯压价油后大A y l 升, 作指遍重间油,成且注,提高 的是场和之致时完而T ' 层 , 增 水水力换层导注期,大渗数的 ±7注压交渗,停周层加高系率 斬撕定行低差当水渗,向及水 | 周稳进与力而注低用流波含 厂 不断层压.,个向作油了中 1 得 不渗加动一流吸的大井 48

提高注水有效性、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67555169.html, 提高注水有效性、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作者:张德强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9期 [摘要]针对水驱开发在采油厂占有重要地位,水驱开发依然是看家本领。通过分单元“三率”指标分级对应自然递减的对比,注水效果好的单元自然递减明显较低。随着注水工作的深入加强,稳产基础得到巩固,目前仍有较多欠注井及欠注层位,对采对应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注水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矿井;水驱开发;三率;欠注;自然递减 中图分类号:TE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22-01 一、提高注水有效性的必要性 向地层注水是我国陆上油田的主要采油措施之一,但是国内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普遍较低,能源浪费非常严重,因此,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应用价值。东辛采油厂根据开发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人工注水,天然水驱,弹性开发,蒸汽吞吐四类,其中人工注水单元172个,动用储量占全厂95.7%,年产量占全厂88.0%,说明水驱开发在采油厂占有重要地位,水驱开发依然是看家本领。通过分单元“三率”指标分级对应自然递减的对比,注水效果好的单元自然递减明显较低。随着注水工作的深入加强,稳产基础得到巩固,“十一五”以来全厂自然递减逐年下降,降幅达到3.1%,有杆泵液量由降到升,增幅达到31.5%。 但是目前注水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全厂有230口井的492个小层无油井对应,水井开井但未对应油井注水层共776个井层。注采对应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之前分注工作中,管块人员单独选井,作业小队直接施工,后期跟踪各部门单向联系,造成分注井数及分注后有效注水打折。三是目前全厂仍有98口井欠注,其中21口井不吸水,需要继续加大欠注层的治理和预防力度,提高注水有效性。 二、改善有效注水的重点内容 1、围绕油藏、突出效益,推进“提三率”工作 通过注水“提三率”工作平台,将三率指标管理运行、水井维护作业运行、低效井分析治理等业务集成整合,打造了一个集约化平台,从而充分挖掘利用系统资源,实现工作提质提效。同时以油藏需求为主,兼顾措施与地面工程费用,按照油藏工艺作业地面财务“五位一体”优化运行体系,加强水井措施经济效益评价,将现有工作量按照井组见效明显型、减缓井组递减型和井组见效不明显完善井网型三个类型分出运行级别,并按照上会井号筛选、周结合例会、中期跟踪检查、治理情况总结的运行流程对已发设计工作量进行排序优化。例如莱38-95井组,该井区存在问题是平面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失控严重,多向对应率低,油井单向受效。因此

周期注水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期注水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详细分析了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明确提出了周期注水的有利时机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模拟;促进地层压力波动,发挥上覆地层压力作用及地层和流体的弹性排油作用,同时增强压力场变化过程中流体层间交换的作用强度,这些是周期注水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周期注水;注水效果;注水周期;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周期注水是一种适用于各种油藏和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强化采油方法,投资小、见效快,与常规注水相比可提高采收率3%~10%。其作为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水动力学方法,出于能显著改善水驱效果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从1965年开始,前苏联石油科技工作者利用数学方法、室内实验以及矿场试验研究周期注水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石油科学院琴科娃等人建立周期注水模型,该模型由高、低渗透层组成,主要用来估算注水量或注水压力周期性变化条件下2个层间交渗流量,并以此评价周期注水效果。 1 周期注水作用机理 周期注水开发主要是利用润湿相和非润湿相之间毛管力作用自发形成的润湿相吸入、非润湿相排出,来提高低渗带采出程度。与普通的水驱作用机理不一样,周期注水主要是利用周期性提高和降低注水量的办法使油层内部产生不稳定的压力降和在不同渗透率小层之间产生液体不稳定交渗流动。在周期注水的注水或加大注水量的半个周期内,高渗层压力传播快而升压迅速,渗层升压缓慢。高渗层在整个升压阶段都比低渗层压力大,压力差驱动流体由高渗层向低渗层流动;高渗层中的流体水多油少,因而流向低渗层的流体也是水多油少。而在周期注水的停注或减少注水量的半个周期内,高渗层压力传播快,压力下降迅速,低渗层的压力下降缓慢;在降压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低渗层的压力大于高渗层的压力,液流方向主要是从低渗层向高渗层流动。在由低渗层向高渗层渗流的过程中,流人低渗层的水并不是全部返回高渗层,而会在低渗层滞留一部分,这样返回高渗层的油就多。如此往复,使低渗透层的油不断渗出,从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2 周期注水适用条件分析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适用周期注水的油藏,主要应满足以下条件: 油层非均质:对非均质性严重的油层,周期注水能起到提高波及系数的作用。因此油层非均质性是合理应用周期注水的主要地质条件。 油层亲水:周期注水的机理就是利用地层岩石的亲水作用,使注人水滞留在低渗透层(带)中,将部分油从低渗透层(带)中驱替出来。

第八章注水开发油田地质研究

第八章注水开发油田地质研究 (Chapter8 water sweeping oil field geology analysis) 学时:4 学时 基本内容: ①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 ②水驱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水过程中的油藏变化,地质布井依据和步骤 ③油水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变化、分析,油水井配产配注 ④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研究。 教学重点:吸水和产液剖面的应用、油水运动监测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和录取资料的任务 二、油田资料类型及录取 1地质资料 (1)岩心观测

沉积韵律、沉积构造、夹层分布、裂缝特征等。 (2)岩石物理分析 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相对渗透率、界面张力、润湿性、毛管压力及孔隙结构等。 (3)岩石学分析 岩石薄片分析(碎屑成分、填隙物成分和含量等)、铸体薄片分析(孔隙类型及大小分布、喉道类型、裂缝特征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矿物类型、喉道特征等)、X衍射分析(粘土矿物类型及含量)等。 (4)地球化学分析 镜质组反射率(Ro)、最大热解峰温度(Tmax)、孢粉颜色、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 (5)岩心流动试验 储层敏感性试验(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等)、水驱油试验(驱油效率、剩余油形成机理)、岩心长期水驱实验(水驱过程中孔隙结构和岩石物性的动态变化)。 2地震资料 三维地震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分辨率以达到小层级别的油层研究目的。 井间地震方法可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储集层井间预测的精度,但目前由于技术问题进行广泛的商业性使用。 时移地震,期望监测油田开发过程中流体运动的变化。 3测井资料 一般包括自然伽马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声波时差测井、中子测井、密度测井、电阻率测井或感应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等。对于裂缝性地层,尚有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成像系列测井、全波列测井等。 水驱开发过程中水淹层测井,即生产测井,包括C/O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电磁传播测井、介电常数测井、核磁测井、重力测井等。 4生产动态资料 压力 产量 含水 注水 流体监测:注入水、水淹层评价 第二节注水过程地质分析 一、水驱基本原理 从油层中采出原油体积,必须被某种流体取代或置换。置换原油的流体,或者来自油层本身(如含气原油的膨胀、释放气体的膨胀和油层岩石孔隙空间收缩等);或者来自油层外部的边水、底水和注入水。这里所谓的水驱油,是指注入水的驱替过程。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12.什么叫井别?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教学内容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 指标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