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总复习高考考点解读重点知识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总复习高考考点解读重点知识

2019年全国高考总复习

高考历史考点解读

(针对性权威解读高考考点,重点必备资料)

高考考点解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先秦时期的政权更迭

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时期以贤能为标准,实行禅让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西周亡,分封制和宗法制崩坏。

2.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时期,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周天子册封诸侯立国,通过分封制,以藩屏周。

周武王、周公当政时分封王族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别依据血缘、功绩与宗法传统),授土授民,受封主要诸侯国有宋、鲁、齐等,诸侯国下面还有层层分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血缘继承)的统治权,同时也要承担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

西周分封制稳定政治秩序,扩大统治疆域,促进文化交流,使周的统治延续数百年;但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3.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的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宗族联系的制度,

目的是巩固王权,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并由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分封等级结构。

宗法制是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稳定;

对凝聚宗族和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

4.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鼎既是祭祀礼器又是权力象征、神权为王权服务;政教合一、宗教为政治服务);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以宗法制为内核的层层分封制;统治权力带有垄断性和封闭性,阶层流动性差);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受封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西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前提——秦朝的统一

在商鞅变法增强国力和民众渴望结束纷争的基础上,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初步完成统一;接着北伐

匈奴、收回河套(现属内蒙古自治区),南征百越、统一岭南(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管辖“西南夷”(设立郡县),进一步扩大统一。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秦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核心——皇帝制度

秦朝建立后,嬴政创立“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确立皇权至上、天下独尊、帝位终身、皇位世袭等原则,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将国家视为一姓之私产。皇帝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中央——三公九卿制

秦代设三公九卿,协助皇帝统治全国。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居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国政;太尉辅佐皇帝参理军政,并无军权;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以保皇权独断。

九卿则分执各项具体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确立。

4.地方——郡县制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设置过郡县。秦朝统一后,在地方治理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设郡守掌一郡政事、郡尉辅佐郡守并负责军事、监御史主管监察,县设县令长(掌一县政事,万户以上称县令,不满万户称县长)、县尉、县丞,县以下又有乡官、亭长、里典等。

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集权与统一。

5.形成及影响

秦朝是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秦统一六国后,在秦国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创建起了一套从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到地方(郡县制度)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专制主义制度

秦朝形成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也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诸侯王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逐渐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平定“七国(封国)之乱”;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采取了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和颁布“推恩令”等措施,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

2.三省六部制

隋朝设尚书、门下和内史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六部制从此确立。

唐朝在隋朝制度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革,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唐朝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政令,门下省审负责审批和封驳政令,尚

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六部(户、吏、礼、兵、刑、工),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被分割。

宋朝在中书门下设同平章事(宰相),又设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通过集体宰相制度分割相权,同时设立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牵制相权,加强皇权。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执掌中央最高行政权,下设六部。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后不久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丞相制度被废除。

唐朝三省六部制扩大宰相人数,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实行决策和执行分工,提高行政水平;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造,历朝基本沿用。

3.行省制度

行省原为元朝中央(中书省)派驻地方的高级机构,后来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除行省外,元地方还包括腹里(中央直辖)、宣政院辖地(西藏、吐蕃、佛教、国师)。行省的行政、经济、军事等各项权力的行使都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长官定期觐见述职、受中央监察、省官互迁。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选官制度: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世官制是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吏向中央察访推荐合适人才,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中央及地方设立中正官根据门第品评人才,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科举制是中央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任用官员的制度。

秦汉以前以世官制为主(以宗法制为内核的分封制即为世官制之一);

汉武帝开始诏令地方官员察访举士(孝廉、茂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世官制重在宗法血缘、贵族世袭;

察举制重在德行孝廉、以官举士;

九品中正制重在门第阀阅、大族品评;

科举制重在知识优先、考试选官。

世官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察举制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带有封闭性;

九品中正制的中正官被大族垄断,门第标准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自由,不利于人才培养(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

四、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集中,便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户部、兵部、刑部、吏部、礼部、工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明朝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废除丞相、强化皇权后,皇帝政务繁重。明成祖朱棣开始设立内阁(秘书班子),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是法定中央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它的设立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为了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和加强君主专制集权,清朝雍正年间开始设置军机处。军机处职事广泛,秘书班子,人员钦定,秉旨办事,封闭性强。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是法定中央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它的设立,提高行政效率,使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4.影响

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恢复发展古代经济方面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考考点解读?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农业

1.农业生产技术

(1)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中出现耒耜和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已经出现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并且将其逐渐推广;

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西汉)、耧车(播种?西汉)、一牛挽犁(东汉)逐步使用和推广;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古代耕作技术基本完成。

(2)灌溉技术

商周时期的戽斗,

汉魏时期的翻车(龙骨水车?人力踩踏或畜力牵转),

唐朝时期的筒车(水力?低水高灌),

宋朝时期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低水高灌?翻车与筒车原理合一)

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灌溉或排水)。

水利方面有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在成都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秦国还委派水工郑国在关中平原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2.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土地所有制,氏族集体所有、共同劳作;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它是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此外,还有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它是古代小农经济的基础,也是地主土地兼并的主要对象;

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是国有(授业田)与私有(永业田)并存的土地制度。

3.基本特点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以铁犁牛耕为主,并实行精耕细作。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相对于手工业、商业而言),为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二、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

商周以来政府设置“工官”制度,组织和管理手工业生产。官营手工业具有官府垄断生产,产品多供王族、官府使用,政府财政支出,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较大等特点。

官营手工业推动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存在服务范围小、技术推广难、劳动者长期受到束缚(匠籍制度)、缺乏市场竞争、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等局限。

古代民间手工业主要包括农民家庭手工业(个体经营·耕织结合)和地主、商人等私营手工作坊。

2.主要成就

(1)纺织部门

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重要;

汉朝时期纺织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远销海外(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官营纺织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织业吸收了波斯的织法;

宋朝时期棉纺织业开始发展,丝织品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元朝时期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纺织业手工工场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即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部门

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世界领先;

春秋时期出现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战国时期出现炼钢与淬火技术;

西汉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并出现高炉炼铁技术;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

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炼出的钢被成为“宿铁”);

北宋时期广泛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3)制瓷部门

新石器时代出现彩陶、黑陶;

商代到东汉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过渡;

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出现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两大制瓷体系,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宋朝涌现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瓷、龙泉窑、耀州窑等;

清朝康熙首创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雍正时达到顶峰。

唐宋明清时期,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3.特征

古代中国手工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在许多方面成就辉煌、享誉世界,明清时期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关系)。

三、商业

1.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很早就懂得经商;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西周时期官府控制商业,交易日益频繁,货币需求增加(骨贝、金属贝);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秦汉时期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经商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商业还是得到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大运河的开通,水陆商运发达,在都市商业之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邸店和飞钱(便换)生意兴隆;

宋元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种类增加,贸易范围扩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都会增多,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会馆和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货币尤其是白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先秦时期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易场所——市;

秦朝政府对“市”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严格;

汉朝“市”也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门墙楼亭的设置表明“市”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南朝城郊和乡村“草市”形成,但也要受“草市尉”管理;

唐朝“市”与“坊”界限分明,后期政府控制日渐松弛;

宋朝“市”彻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融合,“夜市”比较繁荣,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瓦肆”里有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商业名镇较多。

明清时期开始出现著名商帮,如晋商和徽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以地名命名的会馆)。

古代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唐朝以前北方商业城市较多,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兴起。不同时期的主要商业城市有长安(西安)、洛阳、邯郸、扬州、益州(成都)、汴京(开封)、临安(杭州)、北京、苏州、汉口等。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古代中国商业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作为它的补充存在,在古代王朝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之下缓慢发展,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壮

大。农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主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商周时期比较重视和鼓励工商业发展。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原则。

重农抑商是指国家鼓励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重农表现在承认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等;

抑商表现在官府对重要工商业垄断经营,对私商严格管制,重征商税,掠夺其利,同时对商人在政治和法律上予以歧视,明清时期限制海外贸易,闭关锁国,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大多继承和固守的基本经济政策,根源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质目的是维护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确保农民赋役的征派,以维护王朝的统治,巩固君主专制。

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对小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明清时期则严重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延缓了中国社会进步。

(2)“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属于闭关锁国,但闭关锁国不等于海禁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也日益发展;世界贸易日趋活跃,经济工业化趋势明显,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明清时期推行禁止官民私自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的闭关守国政策。具体表现在,以官方朝贡贸易体制垄断对外贸易,以通藩禁令禁阻民间出海贸易,清初颁布海禁令、迁海令,后仅于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且由官方垄断,通过“公行”(广州十三行)限禁严格。

明清时期闭关守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势力侵略,但也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高考考点解读?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1.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约前551-前479),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注重人伦,以仁为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言行。

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

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追求精神世界的觉醒与自由。

2.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周王室衰微、大国间争霸直接导致维护周代宗法政治

的礼乐制度崩坏,加之官学没落、私学兴起,掌握文化技艺的士从贵族中分离并游散于民间。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学术流派,诸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等,各家各派自陈其说、相互交锋,游士游说以政。

战国中期儒家孟子(约前372-前289),主张以仁义礼智为道德规范,继承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提出君轻民贵、保民而王的思想,并倡导性善论。

战国后期儒家荀子(约前313-前238),其主要观点有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礼为核心、礼法并用的礼法思想,立君为民、君舟民水的政治思想和人之性恶、化性起伪(即去恶起善)的人性观念。

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兼爱(爱无等差)、非攻(反对战争)、尚贤(任用贤能)、尚同(尚同于义)、非乐、节用、节葬(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非命(反对命定) 等主张。墨家反对儒家繁饰礼乐,主张化繁缛为简朴。相对于儒家强调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墨家则强调视人如己的兼爱精神。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提出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和变法改革的主张。为了顺应新旧社会更替的历史潮流,法家主张废除旧制,以法律取代礼乐,把法律作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同时重视耕战,提升国力。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缔造了华夏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文化瑰宝,对中国后来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3.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人。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流传久远,在一定程度上缔造了华夏民族的共同心理,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代儒学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主受命于天;主张大一统,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维护三纲五常。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武帝为加强专制集权统治,需要强化大一统局面;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更好地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选拔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政治文化影响。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但是也扼制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汉武帝采取的儒法并用的治国之策对中国政治影响深远。

三、宋明理学

汉末以来佛道的发展冲击着儒学正统地位,唐宋儒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以复兴儒学。宋明理学是宋明以来形成儒家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把“理”或“天理”(天理即儒家纲常伦理)作为万物本原、强调格

物致知的程朱理学以及把“心”作为万物本原、强调反省内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心学。

1.程朱理学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认为“天理”为万物本原。南宋朱熹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理先气后;以“格物致知”之法来认识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儒家伦理来规范人心。

2.王阳明心学

明代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心”即理也,“心”为万物本原,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积极意义;但程朱理学成为正统儒学后,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但君主专制统治日趋强化、政治腐败、弊端凸显,官方理学禁锢、心学空疏,正统礼教纲常严苛、腐朽;明清易代带来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较为尖锐。

这一时期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进步思想家。

明清时期儒家新思想,批判了正统儒学和君主专制,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但没有也不可能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理性启蒙。

明朝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在日常生活中把握“理”;反对盲从孔子,反对以孔子之言为是非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反对礼教。李贽的代表作为《焚书》《藏书》。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君主专制及其一家之法;提倡“公其是非于学校”,批判重农抑商的做法,主张农工商皆本。黄宗羲的代表作为《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反对君主独治,主张君臣共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倡导“引古筹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顾炎武的代表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则提倡“循天下之公”、反对将天下视为“一姓之私”;主张气一元论、气外无理、理在气中的朴素唯物论,强调变化日新和尊重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王夫之的代表作为《读通鉴论》。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早期就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候纸),公元8世纪(唐朝)传到阿拉伯,之后传到欧洲。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普及。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指南仪器),北宋时期指南针初步应用于航海(旱罗盘),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宋元时期)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12、13世纪(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火药传入欧洲加快了欧洲封建制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建立。

印刷术:隋唐就有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元代出现木活字、轮盘排字盘、明代出现铜活字,15世纪(明朝)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入西方。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

2.数学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珠算是古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它的前身是算筹。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

3.天文学

《石氏星表》是依据赤道坐标观测和记录恒星的科学结果,从而确立古代中国在星象观测方面的领先地位。

浑仪是依据赤道坐标而制作的观测仪器,它经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进一步革新,成为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4.农业

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要早三百年。

四大农书: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它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

5.医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不仅总结,还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辨症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因而被称为“万世宝典”。

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这是一部重要的中药学著作,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宝典”。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与书法艺术

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刻画符号(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呈现由繁到简,由象形到逐渐符号化的演变趋势;大致呈现如下演变脉络。

甲骨文→金文(或铭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古代中国书法艺术及著名书法家有:秦代著名篆书家李斯、东晋“书圣”王羲之及其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欧体、颜体、柳体),草书大家怀素、张旭;北宋行书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一说蔡襄);元代行书大家赵孟頫(通常所说的“赵体”一般是指楷书体);明代行书大家文征明、董其昌。

汉字书法,相伴而生,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小篆笔画圆匀,有图案美;隶书平稳对称,整齐安定;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清晰简易,行云流水;草书笔画简约,勾连奔放。

2.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画逐渐成熟时期,以笔、墨、纸、砚、绢素、矿物颜料等为工具,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基本题材,以工笔(重写实)、写意为基本技法,因画师身份不同分宫廷画和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等。

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类型多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抒情写意,情景交融。

三、文学成就

1.成就

诗歌经典: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句式以四言为主,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后成为儒家经典。

魅力楚辞:战国时期楚国产生,句式灵活,情感流露,屈原《离骚》,“浪漫主义”,千古流传。

风采汉赋:汉代时期创造,散文韵文并用,西汉气度恢宏,东汉活泼清新。

气象唐诗:大唐繁盛,灿烂诗篇,诗仙浪漫,诗圣针砭,李杜文章,气象万千。

境界宋词:兴起于唐,辉煌于宋,长短句式,词调倚声;北宋柳永,婉约清浅;东坡豪放,境界旷远;南宋易安,婉约愁伤;稼轩壮志,豪放胸襟。

元曲共赏:兴起于宋,繁荣于元,散曲活泼,小令套数;杂剧通俗,汉卿窦娥,雅俗共赏,市民需求。

小说古典:渊源久远重宋元,话本生发章回篇。明代有长篇,盛况亦空前,水浒传三国,西游记封神;自有清一代,讽喻多以谴,儒林红楼梦,孽海花聊斋,啼笑总归尘,市民常需求。

2.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带来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与之相适应,文学也出现繁荣的局面,《诗经》语言丰富,现实感强,楚辞生动活泼,浪漫多彩,对后世影响深广;

汉代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的汉赋的出现和汉代散文格式化、凝重板滞的特点有直接的影响;

隋唐的统一及唐代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理学兴起后士人入仕机会的增多和印刷术的发展,能够歌唱的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元代儒生士人社会地位降低,他们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直接推动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元杂剧、散曲等叙事文学的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的发展壮大,印刷术的普及以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弊端凸显,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讽刺批判社会的古典小说创作蓬勃发展。

四、戏曲艺术

清朝乾隆年间,徽剧和汉剧先后进入北京;道光年间,融合徽剧、汉剧、昆曲和秦腔等优点的京剧正式产生。京剧有板腔体(西皮、二黄)、四大行(生、旦、净、丑),是国粹艺术(古代中国戏曲艺术精华,融各种戏曲艺术于一体)。

高考考点解读?古希腊罗马

一、希腊文明

1.希腊文明的产生

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古希腊文明及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基础。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的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古希腊文明及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小国寡民下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拥有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限制君主专制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素质,是古希腊文明及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2.雅典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为了通过改革调和雅典公民内部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公民集体;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让公民权利与义务相适应;新设四百人会议作为新的行政机关;新设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新的司法机关。

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初步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为了进一步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克里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新划十个行政选区,以地域选区取代血缘部落,削弱贵族影响;在此基础上新设五百人会议,行政权力加大,民主基础扩大;新设十将军委员会作为新的军事机关;制定陶片放逐法作为公民民主的法律保障。

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公民民主体制建立,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时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443年)

雅典雇工、贫农(平民、第四等级公民)为希波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需要进一步向普通公民开放。

伯里克利时期,除将军职外,官职开放,抽签产生,使公民权利范围扩大,参政机会平等;公民民主政治机构权力充分,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执掌最高权力,公民权力充分实现;新设津贴制度,为普通公民参政提供物质保障。

伯里克利时期,普通公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雅典民主化程度加深。

(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意义与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也促成了雅典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兴盛;雅典民主政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

民(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其直接民主制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且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公民集体的民主,具有主权在民、权利平等、形式多样、得失并存等基本特征。

二、罗马法

1.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并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逐渐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多个民族。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

罗马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的继承者,以法律手段协调公民内部关系是其传统;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的积累和完善。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内部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过程中,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颁布,其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法规。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也是罗马公民法的组成部分,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贵族让步是因为平民是古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

(2)公民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公民法形成于罗马共和国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过程中,主要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公民法成文起点是《十二铜表法》,适用范围是罗马共和国公民(平民和贵族),法规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操作执行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权益得到保护,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3)万民法(从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发展的过程中)

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扩张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公民法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万民法适用范围是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自由民),法规内容上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操作执行上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万民法较好的理顺了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

(4)罗马法的作用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罗马法有利于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一定的永恒价值。但罗马法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对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的民族而言其万民法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民族压迫。

(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维系国家统治(提供权力依据、规范国家治理、规范从政行为、维系国家统一);

维护社会稳定(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维持长治久安);

调整人际关系(调解生活纠纷、协调各方利益);

保护正当权益(保护私有财产、提倡人人平等、促进公平正义);

影响后世法治(法律精神、立法技术、司法程序)。

高考考点解读?西方人文精神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

古希腊城邦工商业的发展,公民地位的提高,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古希腊城邦中出席以传授雄辩术和修辞学(城邦公民政治技能)为生的教师,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泰)戈拉(约公元前481-前411),其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即把个人而不是把神当作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个人的感觉而否定神的意志,进而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类个人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由鼎盛逐渐走向衰落,智者学派重视个人作用,但忽视社会道德。

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哲学研究新方向,即由研究自然到研究人本身,其思想主张是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即认识善就是行善),即反省自己的生活、完善自己的灵魂,崇尚理性、追求真理。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关注人本身,其崇尚理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有深远影响。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14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但罗马天主教会统治束缚了社会发展。公元14到17世纪,出现了源于意大利进而扩展到欧洲的、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的、反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核心主张是以人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倡导“人性”解放和赞美人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世俗追求和现世幸福,反对来世主义;提倡理性和追求知识,反对蒙昧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包括:

但丁的《神曲》揭露了教皇统治的罪恶,

彼特拉克的《歌集》首倡人文主义新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的《十日谈》讴歌人性、反封建思想,

达?芬奇、拉斐尔等通过绘画展现人性的美,

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冲击了罗马天主教神学和封建制度,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文化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推动作用。

2.宗教改革

德国分裂割据,罗马天主教廷对德国的控制剥削严重,罗马教皇在德国大卖赎罪券激化与德国各阶层的矛盾,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在德国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倡导宗教改革,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基础,人只有靠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即所谓的“因信称义”(信仰得救);人人有权直接、自由地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自主地与上帝交往,否认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以建立廉俭教会;否认教会高于国家,认为世俗权力高于教会等等。

宗教改革是以宗教为形式的、反封建反罗马天主教廷统治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推动了西欧国家新教组织的建立,促进了欧洲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也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

1.启蒙运动的背景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加快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推动着人们的理性主义的觉醒,但君主专制和教会压迫束缚了社会发展。17世纪在英国兴起启蒙运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18世纪在法国形成高峰并逐步扩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德国、美国、亚洲的日本和中国等)。

2.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公元17至18世纪欧洲出现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封建君主专制、反天主教会压迫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即主张用人的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理性主义”提倡民主自由和人权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与神权特权;提倡主权在民和实行法治,反对封建王权与专制暴政;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迷信与愚昧。

3.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

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和自由平等,倡导开明专制(开明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神权;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以保障人民主权),倡导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反对君主专制;

卢梭主张“人生而自由”,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反对封建王权,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卢梭强调“情感”的作用,推动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到来。

德国康德崇尚理性和自由平等,主张国家应该尊重公民的权利(判断国家是否合法的标准),公民也需要自律(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

4.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深化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欧洲(法国大革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考点解读?近代世界资本主义

一、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1.背景

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需要开辟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指南针等导航技术传入和造船技术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条件;

文艺复兴和传播基督教成为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2.经过

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巧记:迪非达亚葡,哥美麦全西)

3.影响

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出现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各文明中心打破相对孤立,逐渐走向整体世界;

西欧崛起,对外殖民扩张,亚非拉美贫苦落后;

新航路开辟也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

二、早期殖民扩张

1.荷兰

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后凭借其商业资本和发达的造船业,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抢占殖民地,并组建强大的商业船队,垄断世界航运业,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海上马车夫)和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2.法国

新航路开辟后,法国在葡萄牙、西班牙之后也对外殖民扩张。17世纪初法国插足印度,并在美洲和非洲殖民扩张,在北美洲建立法属殖民地新法兰西。但18世纪中期法国被英国打败,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和新法兰西,并确立了英国在印度的优势地位。

3.英国

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兴盛,代议制较早确立,抓住新航路开辟后的历史机遇(地理条件优越),推行重商政策,参与贸易竞争和殖民掠夺。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后期打败荷兰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18世纪中后期打败法国于1763年签订《巴黎和约》,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4.影响

工业革命前西欧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以暴力掠夺货币财富为主,加快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后雏形初现的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也推动了殖民地的社会变革和近代化进程。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发生在英国的主要条件

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走出专制社会;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等积累了雄厚资本;

圈地运动造就的大量自由劳动力;

手工工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成熟;

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带来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2.表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械化从棉纺织业开始到生产动力部门再到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发明有1765年珍妮纺纱机、1769年瓦特蒸汽机、1807年汽船和1814年蒸汽火车;

机械化工厂取代传统的手工工场(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本土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法德)和美洲(美国)等地。

3.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和世界工厂,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为主);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发生条件

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积累了大量资本;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的直接推动;

美德等国人才激励机制和对国民教育的重视。

2.表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汽车、化工、通讯等四大新兴产业兴起,主要发明有1866年西门子发电机、1876年贝尔有线电话、1893年本茨四轮汽车、1896年马可尼无线电报、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推动了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的机械化;

19世纪晚期一些行业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3.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资本输出为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重。

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把亚非拉国家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联系更为紧密。

2.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3.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变革和近代化进程,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六、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已经形成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传统;

1640-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王权,但暴力革命并没有克服专制制度。

1688年“光荣革命”(不流血的和平方式)废黜天主教旧国王,迎立新教新国王,英国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王权由神授变为民授,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光荣革命”从根本上改变英国王权的性质,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创造了前提。

(2)《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议会的有利形势,对王权的限制法制化,1689年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颁布。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3)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英国内阁经历了从王辖内阁(国王既统又治)到责任内阁(国王统而不治)的历程。责任内阁从出现先例到形成惯例,再到成为法例,到18世纪中期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英国责任内阁制之下,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监督,国王只是国家元首和权力象征,“统而不治”。由此,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4)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城市和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旧有选举制度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选民范围,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向新兴工业城市倾斜。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和选民范围逐步扩大等基本特点(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责任内阁行使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体现权力制约原则;1832年议会民主化改革,扩大选民范围,代议制逐步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结束王权专制,逐步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历史的进步;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为他国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美国独立之初形势严峻,邦联体制使美国难以克服严重的内部困境(关税、市场、货币不统一、社会不稳定)和外部危机(无力应对欧洲大国的威胁和竞争)。

(2)1787年宪法: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并通过美国联邦宪法,依法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即美国确立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以应对美国独立之后的严峻形势;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限制政府权力以保障美国人民及其后代的自然权利不被剥夺并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适应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州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制约与平衡)。

美国1787年宪法还确立了总统共和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三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所立法律有部分否决权,并拥有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权;国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国会设参、众两院,议员选举产生,国会在总统违宪时可以弹劾总统,并拥有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批准权;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最高法院大法官解释、执行宪法和法律,他们虽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但可以终身任职,并拥有总统是否违宪的裁定权。

(3)美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制约与平衡”

美国1787年宪法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国家权力结构中实行“制约与平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分权制约与平衡;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之间分权制约与平衡;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确立宪法的最高权威等。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保障公民权利等原则,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资本主义成文宪法,它确立了美国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国发展的基石,但也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1)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严重阻碍国家发展;普鲁士是一个专制色彩浓厚、实力强大的重要邦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主导了德国统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针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实现统一,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为宪法颁布奠定了政权基础,影响了德国政治发展模式。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

德国统一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容克贵族(地主)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如何完成德国统一以及如何巩固统一是德国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拥有专制主义传统的普鲁士及其宰相俾斯麦为德国统一作出了主要贡献。

1871年德国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征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宪法还确定君主立宪政体,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政府首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人,其中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选民普选产生,作为代议制民主的象征,但作用很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