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米跑步频与步幅的解决预案

50米跑步频与步幅的解决预案

50米跑步频与步幅的解决预案
50米跑步频与步幅的解决预案

50米跑步频与步幅的解决预案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跑在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跑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在短跑的教学和训练中提高跑的速度是重点,步幅和步频的提高对短跑成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跑、跳格”用于发展途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有着良好的效果。“跑、跳格”训练中分跑长格和跑短格。跑长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幅;跑短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频,培养下肢跑的节奏。

步频和步幅是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步幅的大小决定了步长,也就是所谓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两者的乘积就是跑得速度,因此,无论改变步频或步长,或者两者同时改变,都将对跑速产生影响。可见改善步频和步幅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 因此,步频、步幅训练备受人们重视。“跑、跳格”的这种训练方法对步频和步幅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

“跑格”的训练对步频和步幅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

用跑长格来发展短跑中途中跑的步幅,我们知道步长是由后蹬距离、腾空距离和着地缓冲距离组成,跑长格就是相对训练了后蹬距离中后蹬角度和后蹬伸腿程度,以及腾空距离中的腾空时初速度和腾空角度等改变步长的因素来增加步长,步长的增加就相对的减少了全程步数。步频取决于完成每一步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可以分为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跑短格恰好就起到了缩短支撑和腾空时间,可见“跑格”的训练对步频和步幅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

“跳格”对步频和步幅的训练也很重要

进行连续跨步跳长格,发展腿部后蹬力量,腾空距离主要是受后蹬阶段的效果所制约。腿部后蹬力量有了提高,蹬地的力量就越大,身体获得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加上海绵块有高度限制,这样就确定了后蹬角度。后蹬方向正确,后蹬角度适宜,获得了更大的与跑进方向一致的支撑反作用力,使得步频和步幅都有了相应的提高。用单脚连续跳小格,对发展小关节,小肌肉群的力量也有很好的效果,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本来就很枯燥,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发展短跑的速度素质训练中,为了提高途中跑的步幅和步频适当安排“跑格”、“跳格”作为训练内容,训练手段更换一下,训练的花样多一些,学生练起来有兴趣,同时学生速度素质的水平提高也有了明显的效果。为了因材施教训练时可以加大难度和强度,如在跑长格是把海绵块竖放海绵块的高度就为15厘米,同时还可以加长格间距,为了解决摆动腿高抬,练下肢的节奏,在跑短格是也可以把海绵块竖放。

用“跑、跳格”的手段和方法,解决途中跑,乃至整个路程中的步幅和步频,提高短跑成绩。训练短跑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想“跑、跳格”也可以算是其中的一种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