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民粹主义的有关问题

关于民粹主义的有关问题

民粹主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亭友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民粹主义”成为时髦语,用来描述西方和我国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或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出并批判的民粹主义,主要是指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出现的,期望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不依靠无产阶级而直接依靠农民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思潮。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到来,特别是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民粹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少再被人提起。

西方语境中的“民粹主义”(populism,也有译成“平民主义”、“大众主义”),是在西方话语体系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政治概念,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涵义。有的解释成一种捍卫平民利益的思想理念、政治纲领或行动。也有的认为是不理性、冲动、好斗、狂热的代名词,是大众政治中的"乌合之众"现象。还有的解释成极权统治中"愚忠盲从"现象,它同极权主义、纳粹主义、共产主义是相通的。"民粹主义"一旦失控,就转向极权主义、纳粹主义、共产主义。如一战后的俄国布尔什维主义、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平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运动、政治运动等。

中国语境中的“民粹主义”起初表现为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批判,近年来其内涵进一步泛化、复杂化。如把"反对改革开放路线"说成是"民粹",把捍卫国家主权的强烈爱国情感说成"民粹主义",把平民上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群众对官员、警察、法官、富豪以及知识分子提出批评,说成"民粹主义",甚至把人民群众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做出的一系列决策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说成是需要警惕的"民粹"。

毫无疑问,在中国社会的一部分群众那里,确实存在一些偏激急躁的言行,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构成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正确加以认识和处理;但有没有必要将其视为"民粹主义"加以批判,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一些人对中国"民粹主义"的表现的描述来看,很多情况需要做具体分析。比如群众上访。不排除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即便某些群众上访存在不合规、不理性、违法等情况,那也是需要有关部门耐心去做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引导、教育和处理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对待。如果一概扣上"民粹主义"的帽子加以否定、排斥和批判,就容易把这部分群众推到党和政府的对立面。既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相悖,也会反而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