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植物繁殖

第四章-植物繁殖

第四章-植物繁殖
第四章-植物繁殖

第四章植物繁殖

一、填空题

1. 被子植物的完全花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几

部分组成。有些植物的花可以缺少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则为_____。

2.花萼与花冠合称_____。

3. 每个雄蕊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花药一般由4个_____组成,花粉囊内

产生大量_____。

4. 根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情况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5. 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称为_____。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联合而成的雌蕊称

为_____。一朵花中虽然具有多个心皮,但各个心皮彼此分离,各自形成一个雌蕊称为_____。

6. 无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由花轴_____的花先开,或_____的花先开。

7. 有限花序中最_____或最_____的花先开。

8. 花粉母细胞经过_____分裂形成的4个_____,被包围于共同的细胞壁之中。

9. 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_____分裂,形成2个细胞,大的为_____,小的为_____。

10.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1. 成熟的胚囊包括珠孔端的一个_____和两个_____,合点端的_____个_____,

和_____

12.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构成雌

蕊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13. 虫媒花的特点是花_______,颜色______,花粉粒______。

14. 无被花、单被花、单性花和中性花都属于____________花。

15. 种子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合子(受精卵)发育成

_____;初生胚乳核(受精极核)发育成_____;珠被发育成_____。

16. 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_____,果皮由_____发育而来。由非心皮组

织与子房一起共同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_____。

17. 一朵花中的一个单雌蕊或复雌蕊形成的果实称为_____;由一朵花中的许多

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同发育成的果实称为_____;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称为_____。

18. 果实主要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两大类型,即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9. 被子植物生活史存在二个基本阶段即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阶段。

其中__________阶段占整个生活史的优势。__________只是附属在

__________上生存。

20. 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一般地说,子房形成___________,其中子房壁形成

__________,胚珠形成___________。

21. 干果有不同类型,大豆是__________,玉米是__________,油菜是

__________。

22. 十字花科的植物如油菜子房由_____个心皮组成,具有_____室,由____相隔

开。这类果实称_____果。

23.西瓜是_______果,所食部分主要是______。苹果是_________果,所食部分主要是______。

24. 在肉果中,桃的果实为________,柑桔的果实为______,苹果的果实为_____,

南瓜的果实为_____。在干果中豌豆的果实是_____,向日葵的果实为_____,板栗的果实为______。

25. 聚花果举例______;聚合果举例______。

26. 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枝上,这样的排列方式叫__________。它可分为两大

类型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7. 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__________融合,另一个精子与

__________融合,完成了双受精过程。

28. 西瓜是__________果,所食部分主要是__________。

29. 真果果皮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的;其果皮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层。

30. 请连接左右相关的二项, 写上字母,以表示果实的类型:

(1) 浆果________ A. 南瓜

(2) 柑果________ B. 番茄

(3) 瓠果________ C. 橙

(4) 核果________ D. 苹果

(5) 梨果________ E. 桃

31. 桑葚、构树果实和无花果果实均为________

32. 双受精是_______特有的现象。

33. 禾本科植物中,常见的草坪植物有、等。

34.雌花和雄花着生于同一植株上或同一花序上,称,如玉米;在一植株上,只有雄花而另一植株上只有雌花的称,如杨树。

二、名词解释

花被、心皮、单雌蕊、复雌蕊、离生单雌蕊、完全花、不完全花、花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双受精作用、开花、传粉、真果、假果、单果、聚合果、聚花果三、填图题

图3.1 双子叶植物的花

图3.2 蚕豆种子的结构

四、问答题

1. 简述成熟胚囊的结构

2. 简述被子植物生活史。

3. 请分别列举出3种开花为白色和3种开花为黄色的木本植物。

4. 请从树形、花、开花习性、小叶数、刺和叶面粗糙程度等方面比较月季、玫瑰和蔷薇的不同。

5. 花的概念是什么?一朵典型的花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6. 什么叫双受精?双受精的意义。

7.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下列植物的可吃部分属什么结构。西瓜、苹果、核桃、葡萄。

8.花儿爱美的目的?

9.春天万紫千红,很多花儿开放,花型非常相似,从花上如何识别樱花、李花、桃花、梅花?

10.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郁金香、睡莲的花白天盛开,到夜里又闭合起来,为什么?

11.园艺生产中,桂花种类很多,从花上怎样识别桂花品种?

12.为什么有的花偏偏喜欢在晚上开放,而且花朵大多数是白色的呢,如昙花一现?

13.虫媒花的特征是什么?

14. 举例说明花期的长短。

15.举例说明不同植物的开花季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花柄;花托;雄蕊群;雌蕊群;花萼;花冠;不完全花

2.花被

3. 花丝;花药;花粉囊;花粉粒。

4. 单雌蕊;离生心皮雌蕊;复雌蕊

5. 单雌蕊;复雌蕊;离生心皮雌蕊;

6. 下方,外侧。

7. 顶端,中心。

8. 减数分裂,单核花粉粒

9. 有丝,营养细胞,生殖细胞

10. 柱头、花柱、子房

11. 卵细胞,助细胞;三,反足细胞,和极核

12. 柱头、花柱、子房;心皮

13.大,鲜艳,大。

14. 不完全花。

15. 种皮、胚、胚乳。胚;胚乳;种皮

16. 真果,子房。假果

17. 单果;聚合果;聚花果。

18. 肉质果;干果

19. 配子体,孢子体;孢子体。配子体

20. 果实;果皮,种子。

21. 荚果,颖果,角果

22. 2,2,假隔膜。角果

23.瓠果,胎座。梨果,花筒

24. 核果,柑果,梨果,瓠果。荚果,颖果,坚果。

25. 无花果;草莓。

26. 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

27. 卵细胞,中央极核

28. 瓠果,胎座

29. 子房;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30. (1) B (2) C (3) A (4) E (5) D

31. 聚花果

32.被子植物

33. 狗牙根、黑麦草

34.雌雄同株;雌雄异株。

二、名词解释

花被: 花萼与花冠合称花被

心皮: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叫心皮

单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称为单雌蕊

复雌蕊: 由2个以上互相联合的心皮,组成一个雌蕊,称为合生雌蕊,又称复雌蕊。

离生单雌蕊: 雌蕊由几个心皮构成, 各心皮各自分离, 形成一朵花内有多个雌蕊, 称为离生雌蕊。

完全花:一朵花由花柄,花托,雄蕊群,雌蕊群;花萼,花冠六部分组成的花称为完全花。

不完全花:一朵花由花柄,花托,雄蕊群,雌蕊群;花萼,花冠六部分组成,有些植物的花可以缺少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则为不完全花

花序: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枝上,这样的排列方式叫花序

无限花序:花轴的外围或下部的花先开,逐渐向上或向中心开放,在开花过程中,花轴仍能继续伸长,这样的花序称为无限花序;

有限花序:花序上最顶端的花先开放,以后下部的花陆续开放,在开放过程中,花序轴不再伸长,这样的花序称为有限花序。

双受精作用: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开花:当雌雄蕊成熟后,花被张开、雌雄蕊露出,这一现象称开花。

传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外力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真果: 果实的果皮单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称为真果,如桃

假果: 除子房外, 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组成的, 如花被、花托以至花序轴, 这类果实称为假果,如苹果。

单果: 一朵花中仅1枚雌蕊,形成1个果实。如桃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同发育成的果实称为聚合果;如草莓

聚花果:由一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称复果,也叫聚花果,如无花果。

三、填图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成熟胚囊的结构

答:成熟胚囊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由一个卵细胞(雌配子)、两个助细胞、一个极核和三个反足细胞组成的结构。

2. 简述被子植物生活史。

答:被子植物生活史:是指被子植物个体的生活周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幼苗、成株、开花、结实,最后形成新种子的过程。

3. 请分别列举出3种开花为白色和3种开花为黄色的木本植物。

答案略

4. 请从树形、花、开花习性、小叶数、刺和叶面粗糙程度等方面比较月季、玫瑰和蔷薇的不同。

答:树形:月季和玫瑰的枝条较为直立,月季茎干低矮、玫瑰轻干粗壮。蔷薇植株较高,但茎干轻长,枝条蔓生或攀缘。月季和蔷薇的茎刺较大且一般有钩,每节大致有3、4个;月季的新枝是紫红色;玫瑰的茎密布着绒毛和如针状的细硬刺且茎呈黑色。

叶:月季的小叶一般为3-5片,叶片平展光滑;蔷薇的小叶为5-9片,叶缘有齿,叶片平展但有柔毛;玫瑰小叶也为5-9片,但叶片下面发皱,叶背发白有小刺,整个叶片也较厚且叶脉凹陷。

花:月季一般为单花顶生,也有数朵簇生的,一般为1-3朵,花径约5厘米以上,花柄长且月月季季开花不败,故称月月红、月季花、长春花。蔷薇花常是6-7朵族生,为圆锥状伞房花序,生于枝条顶部,花径约3厘米,每年只开一次。玫瑰花单生或1-3朵簇生,花柄短,花茎与蔷薇花大致相同,也只在夏季开一次花,但玫瑰花的香气要比月季、蔷薇浓郁很多。

5. 花的概念是什么?一朵典型的花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答:花是节间极短的、适应于生殖的变态枝,花中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均为变态叶。一朵花由花柄,花托,雄蕊群,雌蕊群;花萼,花冠六部分组成。花柄:支持、输导作用;

花托:花柄顶端膨大部分;

花萼:花最外一轮变态叶,

花冠:花萼内侧,若干花瓣组成

雄蕊群:位于花冠的内方,是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总称。

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是一朵花中所有构成雌蕊的总称。每个雌蕊一般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

6. 什么叫双受精?双受精的意义。

答: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意义:异质的精、卵细胞的融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2n),既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又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提供了变异的基础。

精细胞和2个极核融合,形成了三倍的初生胚乳核(3n),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跃,作为营养被胚吸收,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也更广。

7.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下列植物的可吃部分属什么结构。西瓜、苹果、核桃、葡萄。

答:西瓜:胎座

苹果:花筒

核桃:种子

葡萄:子房

8.花儿爱美的目的?

答案略

9.春天万紫千红,很多花儿开放,花型非常相似,从花上如何识别樱花、李花、桃花、梅花?

答:樱花:有较长的花梗,花梗为绿色。成伞状花序,樱花瓣尖有分叉。

李花:也有较长的花梗,但花梗与叶片、叶柄一样为暗红色。花瓣呈浅粉色,较白。

桃花和梅花:桃花花梗很短,梅花几乎无花梗,就好像紧贴树枝。

10.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郁金香、睡莲的花白天盛开,到夜里又闭合起来,为什么?

答:花的昼开夜合现象是植物的睡眠运动。这种运动的产生,一种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晚上温度低时它便闭合起来,如果把已经闭合的花移到温暖的地方,3~5分钟后便会重新开放;另一种是由于光线强弱的变化引起的,如花在强光下开放,弱光下闭合。

11.园艺生产中,桂花种类很多,从花上怎样识别桂花品种?

答:金桂:花色为深浅不同的黄色,香味浓或极浓;

银桂:花呈黄白色或淡黄色,香味较淡;

丹桂:花色橙黄或橙红。但香味较淡。

四季桂:花呈黄白色或淡黄色,香味较淡,但一年之内花开数次。

12.为什么有的花偏偏喜欢在晚上开放,而且花朵大多数是白色的呢,如昙花一现?

答:植物要开花,是为了吸引昆虫来传花粉。植物在夜里开的花,最初也是多种多样颜色的,但是由于白花在夜里的反光率最高,最容易被昆虫发现,因此,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夜里开白花的植物被保存了下来,而夜里开红花、蓝花的植物,因为不容易被昆虫发现并为它传授花粉,而失去了繁衍后代的机会,逐渐被淘汰了。

13.虫媒花的特征是什么?

答:多数有花蜜,有气味;花大,具鲜艳的颜色,醒目;花粉粒较大,表面有粘液和纹饰,易粘。

14. 举例说明花期的长短。

答案略,长花期和短花期植物各举三例

15. 举例说明不同植物的开花季节。

答案略:春夏秋冬各季各举三例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5.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6.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 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 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此处采用问答法结合讲授法。 1.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特点: (1)存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后代生活力较强 二、新课学习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鼓励学生回忆并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用图片及动画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种子繁殖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植物的种子繁殖与动物的有性生殖加以比较,明确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植物除进行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 2.结合图片讲述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无性生殖:像马铃薯的块茎繁殖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特点:

第五章 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五章植物的繁殖器官 5. 1 名词解释 繁殖营养繁殖孢子繁殖有性生殖花单子房多室复子房完全花不完全花花芽分化减数分裂心皮双受精珠孔受精合点受精雄配子体雌配子体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胚珠真果假果雄性不育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多胚现象世代交替被子植物生活史 5.2 填空题 ( 1) 每一个雄蕊一般由( ) 和( ) 两部分组成。 ( 2) 果实中果皮由( ) 发育而来; 种子则由( ) 发育而来。 ( 3) 按发育方式胚乳分为( ) 、( ) 和( ) 。 ( 4) 花粉囊壁的( ) 与花粉囊开裂有关; ( ) 为花粉粒的发育提供 营养。 ( 5) () 和( ) 合称为花被。 ( 6) 传粉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 ) ; 另一种是( ) 。 ( 7) 心皮边缘相互连合缝线称为( ) ; 心皮背部相当于主脉的部分称 为( ) 。 ( 8) 单核花粉粒又称为( ) ; 单核胚囊又称为( ) 。 ( 9) 植物的繁殖可以分为( ) 、( ) 、( ) 三种类型。 ( 10 ) 典型被子植物的花包括四轮变态叶即( ) 、( ) 、( ) 、( ) 。 ( 11 ) 花托的形状随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常见的有( ) 、( ) 、( ) 、 ( ) 、( ) 。 ( 12 ) 萼片之间完全分离称为() ; 萼片之间部分或全部联合在一起 称为( ) 。 ( 13 ) 萼片通常在开花后即脱落, 称为( ) ; 有些植物的萼片比花瓣 先脱落, 称为( ) ; 有的直到果实成熟后, 花萼依然存在称为( ) 。 ( 14 ) 一朵花中所有的花瓣总称为( ) ; 所有萼片的总称为( ) 。 ( 15 ) 花瓣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花为( ) , 反之则为( ) 。 ( 16 ) 各花瓣之间彼此完全分离的花称为() ; 部分或全部联合在一 起的花称为( ) 。 ( 17 ) 花萼和花冠合称为() ; 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的花称为( ); 缺少其中之一的称为( ) ; 同时缺少两者的称为( ) 。 ( 18 ) 子房是( ) 基部膨大成中空囊状部分, 其外为( ) , 内部为 ( ) 。 ( 19 ) 胚珠一般着生在子房的( ) , 着生的部位称为( ) 。 ( 20 ) 由一个心皮形成的子房称为( ) , 由多个心皮形成的子房称为 ( ) 。 ( 21) 一个小孢子母细胞或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 个子 细胞。 ( 22 ) 花粉粒外壁上的孔沟称为( ) 或( ) 。 ( 23 ) 花粉粒外壁的主要成分是() 、( ) 、( ) 、( ) 、( ) 、 ( ) 等。 ( 24 ) 花粉粒内壁的主要成分是( ) 、( ) 、( ) 、( ) 等。 ( 25 ) 一个发育成熟的胚珠由( ) 、( ) 、( ) 、( ) 和( ) 等几 部分构成。

第五章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

一、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则 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应在“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治虫方针指导下,贯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不成灾的目的”。 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在害虫防治上,不着重害虫的彻底消灭,而是着重将害虫的数量调节到不造成经济损失的地步。 2.在防治技术上,不仅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配合,而且强调以自然调控为主,各种防治措施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3.在防治效益上,应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不能单看防治效果,同时,还应注重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 植物检疫的种类(对外检疫、对内检疫) 3、园林植物害虫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危险性害虫。 ?必须是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而防除又极为困难的。 ?必须是人为传播的 二、园林技术防治措施 园林技术防治:利用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因子,以达到控制害虫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生长的目的。 常见措施 选择适宜圃地,育苗或栽植前应先进行地下害虫调查。 合理轮作。 选用良种壮苗。 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培育抗虫品种。 适地适树,合理配置各种树木、花卉。 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 修除枯枝,清扫落叶,及时除草。 物理机械防治 概念: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一种防治方法。 常用的防治方法 捕杀: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性、假死性习性的害虫。 诱杀: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灯光、潜所、毒饵、饵木等诱杀害虫 阻杀:人为设置障碍,防止幼虫或不善飞行的成虫迁移扩散。 高温杀虫: 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害虫。 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①生物防治法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组成成分,而且能直接消灭大量害虫;②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会杀伤天敌,不会污 染环境;③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④对一些害虫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局限性:①生物防治效果比较缓慢;②人工繁殖技术较复杂;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化学防治 概念:利用化学农药直接杀灭农业害虫的措施称为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a.高效;b.使用方便;c.速效;d.杀虫谱广。 缺点:a. 易产生抗性;b.引起环境污染和人蓄中毒;c. 造成主要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合理使用农药,防止药害产生 正确选用农药: 适时用药: 农药交替使用和混用: 防止药害产生: 产生药害的类型:急性、慢性。 产生药害的部位: 产生药害的因素: 植物本身生理生化及形态因素: 药剂因素: 气候因素: 农药的分类 按其作用和效益分类: 触杀剂: 胃毒剂: 内吸剂: 熏蒸剂: 绝育剂: 拒食剂与忌避剂: 引诱剂: 接农药来源与化学组成分类 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植物性农药: 微生物农药: 5、农药的加工剂型及其应用方法 粉剂:用原药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粉经机械磨碎成为粉状的混合物。 可湿性粉剂:在原药中加入一定量的湿润剂和填充剂,通过机械研磨或气流粉碎而制成。 可溶性粉剂:把具有水溶性的固体农药制成可溶性粉剂。 乳油:用原药加入一定量乳化剂、溶剂制成透明油状剂型。 颗粒剂:原药加载体制成大小约30-60目的颗粒。 烟剂:用原药加燃料、氧化剂、消燃剂制成。 超低容量制剂:是专门供超低容量喷雾使用的剂型。

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草本植物,它一株能生几十万粒种子。而且它的种子很小,每个种子的重量不超过千分之一毫克,小得像灰尘一样。兰科植物的种子也很小,稍微有点风,就可以把它们吹到很远的地方,如果落到湿润之处,就可以萌发。难怪在海南的热带森林内,可看到高大乔木的树干或粗枝上有兰科植物生长。这些植株是靠风力传播的种子长成的。 有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具有适应风力传播的结构。例如百合、郁金香的种子成薄片状,它们在风里就好像滑翔机一样飘扬。樗树、樗树的果实有翅状的突起,好像有双翼的推进机蒲公英的果实在头上长了一圈白色冠毛,被风一吹,就像降落伞一样到处乱飞,可以被风吹得很远。 草原上的针茅也是靠风力传播果实的植物。针茅的果芒长,顶上有长的羽毛,可靠风力吹得又高又远。当停风时,它也能像降落伞一样,让果实垂直着地,而且可以靠果芒旋转的力,让果实钻进土内,以利萌发。

更如,榆树、槭树等是靠风力传播果实。马尾松、木棉、柳树是靠风力传播种子。这些现象随处都可见到。 有些水生植物是靠水传播果实种子的,它们的果实或种子的比重小,可以在水面漂浮,靠水流送至远方。 睡莲是美丽的观赏植物。它的果实较大,里面是黑色的种子。种子的外种皮形成一圈气囊气囊包在种子外面就好像救生圈一样。睡莲的果实成熟时先沉入水中,直到果皮烂掉,种子才靠气囊形成的“救生圈”漂上水面,并在水面到处漂浮,直到气囊内的空气逐渐消失或者烂掉,它才沉到水底污泥中,然后萌发生根。 莲的果实叫莲蓬,内面充满空气,组织疏松,也在水面漂浮,把种子到处传播。 还有不少植物是靠动物传播果实、种子的。例如鬼针草、苍耳、竹节草等的果实上面长着利钩或针刺,很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上或人的衣服上帮它传播。还有很多植物是靠果肉味美,动物赖以生活,动物在食果子时,无意中替它传播种子的,如桃、李、榕树、番石榴等。 还有些植物是靠本身的力量把种子弹出去的,如凤仙花、绿豆等的果实成熟时能自动裂开把种子弹出好远。但最有趣的是生长在欧洲南部的喷瓜,它的果实的形状很像黄瓜。当它的种子成熟时,包藏种子的组织变成黏性的液体,对果皮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当果柄脱落时或由于外力的作用,喷瓜的果实就像拔开了瓶塞的汽水瓶一样,果内的种子连同黏液就一齐喷射出来,射程可达6米。它就这样靠自己的力量把种子散播。 二、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不要种子,而是依靠很微小的孢子繁殖后代。这类植物主要有: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菌类植物繁殖后代不用种子,而是靠很微小的孢子。比如,圆圆大大的马勃,会放出像灰尘一样的孢子。蕨类植物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总是紧紧地卷起来。到它长大后,叶子背面会出现许多咖啡色的小圆点,好像无数虫卵,实际上这里面藏着延续其生命的孢子。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1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1)素材 中图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快速繁殖就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名优特新品种,使其在较短时间内繁衍较多的植株;快速繁衍珍稀濒危植物,使物种得以保存。快速繁殖是当前植物细胞工程中应用最广泛,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除了一部分豆类作物外,种子是不会传递病毒的。植物病毒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的,而快速繁殖是建立在无性繁殖的基础上,病毒在母体内逐代积累,危害越来越严重。目前在生产上尚无特效药物可彻底除去病毒,而快速繁殖却可以,因此,快速繁殖脱毒显得非常重要。 一、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以植物的根、茎、叶柄和花等片段以及孢子作为外植体,或者切取茎尖、腋芽进行离体培养,可以直接诱导器官分化,产生芽、根,也可以诱导改变原有的分化状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不同的细胞分化途径重建形成不同的器官,直到完整植株。(P86 L.1~L.16) 植物快速繁殖的类型与方式可归纳如下表: 器官型 芽,扩大繁殖系数稳定,是快速繁殖的主 要方式 丝石竹等可获得与母株相同的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无病毒苗的获得: (一)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为了获得无菌的茎尖,应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放在温室栽培。浇水要浇在土中,不要浇在叶片上。如材料取自田间,可切取插条,在实验室内进行溶液培养。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枝条,其污染程度比直接从田间植株取来的枝条少得多。自外,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如0.1%多菌灵和0.1%链霉素)也十分有效。 (二)茎类剥离 取幼苗茎尖2~3cm小段,剥去可见的大叶,放在烧杯内用自来水冲洗1h左右,移入无菌室进行严格消毒。先用95%酒精快速浸泡一下,再放入5%的漂白粉溶液内消毒7~10min (也可用市场上出售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为5%),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双筒解剖镜下一手用细镊子将茎芽按住,另一手用解剖针仔细地将幼叶剥去,最后露出圆滑的生长点,用注的针头侧刃或自制的解剖针,仔细地切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随即接种到试管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样外植体(生长锥带1~2个原叶基)的培养,严格来说,应称为分生组织培养。 以上操作必须严格在无菌条件下的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所用器具都应浸泡于70%的酒精中,使用前要在究竟灯上烧灼灭菌,注意不使解剖针、刀太烫,以免损伤组织。解剖镜台应垫载玻片,每剥离一个茎尖应以酒精棉团擦拭,手也应经常用70%酒精擦试。茎尖很幼嫩,暴露时间越短约好。因为超净台的气流和酒精灯发出的热都会使茎尖迅速变干。 (三)茎尖培养 目前常使用的的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或White培养基,它有较高浓度的无机盐,对促进组织分化和愈伤组织生长是有利的。在培养基中可酌情添加5%~10%椰乳,0.1~1.0mg/L 的吲哚乙酸、萘乙酸、苄基腺嘌呤等,有的还需添加活性炭。根据培养种类不同,添加的生长调节剂可适当调整。(P92~P93 L.11) 茎尖培养的生长可能有4种类型:①组织不增大,不久变褐死亡,这可能是生长点受伤所致。②组织渐变绿,但体积增大缓慢,可把组织转到NAA浓度高于0.05mg/L的培养基上,并提高温度以加速其生长。③组织基部不产生或少量产生愈伤组织,而生长点发育正常,一个月内可形成无根的小植株,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当长有2~3片西欧啊叶时,应把

植物的生殖方式

课题名称: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师姓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文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类型 2.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特点及与有性生殖的 区别。 3.了解植物所具有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尝试用无性生殖的知识解决植物繁殖的实际问题,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认同植物无性生殖的实际应 用价值。 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概念比较。 2.尝试解决生物繁殖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尝试解决生物繁殖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提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描写的是植物的哪种生命活动? 引入课题——植物的生殖方式 思考,回答 有性生殖提问:植物生命的开始是种子,你 还记得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问:植物的这种生殖方式与我 回忆,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们前面讲过的人的生殖与动物的生殖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都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无性生殖提问:植物只能通过种子发育成 新个体吗? 请课前完成马铃薯种植的生物小 组同学介绍马铃薯的种植过程。 提问: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与 我们讲过的人的生殖与动物的生 殖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引导学生分析、完善、总结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 提问:回想以前的学习内 容,还有那些生物的生殖方式属 于无性生殖? 提问: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 式是出芽生殖吗? 介绍营养生殖的概念。 观看细菌分裂视频,引导学 生分析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 子生殖及营养生殖的好处及特 思考,回答 倾听、概括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分析,总结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作业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落叶果树常绿果树 2、肥大xx块根气生根 3、顶芽侧芽不定芽 4、春化作用茎顶端的生长点 5、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地下灌溉 二、名词解释 1.叶幕: 指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2.茎源根系: 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3.真果: 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三、简答题 1、果树授粉品种的选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授粉品种的选择条件有: (1)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 (2)与主栽品种花期基本同时,花粉量大,发芽率高;

(3)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经济寿命相近; (4)果实大,品质好; (5)最好与主栽品种互相授粉。 2、简述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其过程。 答: 当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后,在砧木和接穗伤口的表面,由于死细胞的残留物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覆盖着伤口。随后在愈伤激素的刺激下,伤口周围细胞及形成层细胞旺盛分裂,并使褐色的薄膜破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增加,接穗和砧木间的空隙被填满后,砧木和接穗的愈合组织的薄壁细胞便互相联接,将两者的形成层连接起来。愈合组织不断分化,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进而使导管和筛管也相互沟通,这样砧穗就结合为统一体,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3、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 (2)嫁接时期和环境; (3)砧木、接穗质量和嫁接技术。 4.简述蔬菜植物的需肥特点。 答: (1)蔬菜是喜肥植物,需肥量比大田作物多。 (2)蔬菜为喜硝态氮植物。 (3)蔬菜需钙量大。 (4)蔬菜需硼量高。

第四章 植物繁殖

第四章植物繁殖 一、填空题 1. 被子植物的完全花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等几部分组成。有些植物的花可以缺少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则为_____。 2.花萼与花冠合称_____。 3. 每个雄蕊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花药一般由4个_____组成,花 粉囊内产生大量_____。 4. 根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情况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 _____。 5. 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称为_____。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联合而成的 雌蕊称为_____。一朵花中虽然具有多个心皮,但各个心皮彼此分离,各自形成一个雌蕊称为_____。 6. 无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由花轴_____的花先开,或_____的花先开。 7. 有限花序中最_____或最_____的花先开。 8. 花粉母细胞经过_____分裂形成的4个_____,被包围于共同的细胞壁之 中。 9. 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_____分裂,形成2个细胞,大的为_____,小的为 _____。 10.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1. 成熟的胚囊包括珠孔端的一个_____和两个_____,合点端的_____个 _____,和_____ 12.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13. 虫媒花的特点是花_______,颜色______,花粉粒______。 14. 无被花、单被花、单性花和中性花都属于____________花。 15. 种子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合子(受精卵) 发育成_____;初生胚乳核(受精极核)发育成_____;珠被发育成_____。 16. 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_____,果皮由_____发育而来。由非 心皮组织与子房一起共同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_____。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1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学业达标测评 中

学业达标测评(十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消毒灭菌操作,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镊子等器械需酒精灭菌 C.操作前手需进行酒精消毒 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锅灭菌;操作前手需进行酒精消毒,外植体应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同时对镊子等器械灼烧灭菌。 【答案】 B 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及操作装置都要消毒灭菌,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从培养基上获取养料,激素可诱导细胞分化,适宜的温度促进新陈代谢,但在脱分化过程中是不需要光照的,产生了幼苗后才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3.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解析】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母体后,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 C 4.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是( ) A.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B.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栽培→移栽→培养 C.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移栽→培养→栽培

第五章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五章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9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花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其类型; 2.掌握禾本科植物花及小穗的结构; 3.了解花芽分化的基本规律。 4.掌握雄蕊的发育过程和结构特点; 5.掌握花粉粒的形成及结构; 6.了解花粉的生活力,花粉植物的含义及雄性不育和花粉败育的原7.掌握胚囊的发育过程、发育类型及各成分的特点及功能; 8.了解植物开花、传粉的基本规律; 9.掌握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10.掌握果实的发育,了解单性结实现象,了解种子和果实的传播方式;11.掌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特点。 二、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1学时) 一、繁殖的概念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花(2学时) 一、花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四、花序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2学时) 一、花药的发育 二、小孢子的形成 三、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第四节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1学时) 一、胚珠的发育 二、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0.7) 一、开花 二、传粉 三、受精 第六节种子和果实(2学时) 一、种子的形成 二、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三、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 第七节被子植物的生活史(0.3学时) 一、被子植物生活史概念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 三、被子植物生活史特点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雄蕊的组成及类型; 2.雌蕊的结构; 3.禾本科植物的花及小穗; 4.花芽分化的概念; 5.花药的发育过程及花药壁的结构特点; 6.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特点; 7.雄性不育和花粉败育的含义; 8.胚囊的发育过程; 9.成熟胚囊的结构; 10.植物的开花习性:开花年龄、季节及花期; 11.植物的传粉方式:自花与异花、风媒与虫媒; 12.植物的受精过程,尤其是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13.果实的发育,真果与假果的区别; 14.单性结实与无粒果实的关系; 15.果实传播的方式; 16.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特点。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植物生殖器官—花的演化。 五、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采用多媒体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应用常见的例子。 六、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植物解剖学》《被子植物胚胎学》 七、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1.被子植物一朵花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如何? 2.什么是减数分裂?它有什么意义? 3.花药壁的发育过程如何?药壁中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重要作用? 4.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粒的一般结构如何? 5.产生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6.胚珠的发育过程如何?成熟胚珠的结构怎样? 7.蓼型胚囊的发育过程及胚囊中各细胞的名称和作用? 8.植物为了适应异花传粉有哪些形态结构上的特征? 9.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 10.简述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11.有一植物,花两性,整齐,萼片5,分离;花瓣5,分离;雄蕊多数,分离;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3室,下位子房。试写出该植物的花程式。 12.种子和果实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13.简述由花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14.简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本章板书或提纲 第五章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 一、繁殖的概念

(整理)园艺植物育种学王小佳第五章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第五章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利用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 型,固定优良性状。 2.纯系学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根据菜豆的粒重选种试验结果在1903年提出的一种遗传 学说。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3.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 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4.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 小区,根据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若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5.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 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6.遗传力: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7.广义遗传力(H B2 ) :基因型方差(V G)占表现型方差(V P)的百分率。 H B2 = V G / V P×100% = V G / (V G + V E ) ×100% 8.狭义遗传力( H N2):基因加性方差(V A)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H B2= (V G- V D- V I) / V P×100%。V D为显性方差(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V I为上位性方差(非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 9.株选:根据育种目标及相应的选择标准,以特定选择方式采取的选择和淘汰的方法。 10.选种程序:在整个选择育种过程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要先后经过原材料搜集、优系选 择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这种按照一定的先后步骤依次进行的工作环节就叫选种程序。 11.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2.枝变:变异的芽内分生组织萌动长成枝条时,该枝条表现出与原品种类型不同的现象。 13.株变:当包含突变细胞的芽发育成一个植株,或采用该芽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新个体的现 象。 14.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15.饰变:由于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的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16.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择育种称为实 生选择育种,简称为实生选种。 17.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乎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产生的离差 称为选择差。 二、填空题 1.选择的种类有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2.选择育种的实质是造成群体单株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3.通过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降低入选率和加大选择强度等手段可以提高 选择的效果。 4.有性繁殖植物的基本选择法有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5.对于无性繁殖植物我们常用的选择法有营养系混合选择法和营养系单株选择法。 6.株选的方法包括单一性状选择和综合性状选择。 7.芽变选种具有多样性、重演性、稳定性、局限性和多效性等特点。 8.芽变的遗传类别有: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核外突变。 9.采用系谱选择方法选育一个菜豆新品种,将收集到的两个性状互补的地方菜豆品种杂交 后,单株选择法应该从 F2 代开始。 10.单株选择法多应用于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植物第五章

第五章植物的繁殖 第一节繁殖的类型 ?繁殖: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就要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以延续种族,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植物繁殖的类型 1.营养繁殖 2.无性繁殖 3.有性繁殖 ?繁殖的意义 扩大植物的生活范围;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在生产实践中,能获得大量的优良品种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有时不立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类型: 自然营养繁殖:借助块根(甘薯、大丽菊)、鳞茎(洋葱、百合、水仙、蒜、风信子、朱顶红等)、块茎(马铃薯、菊芋、花叶芋等)、球茎(慈姑、荸荠等)、根状茎(竹、藕、姜、白茅等)、根蘖(洋槐、白杨等)、匍匐茎(草莓、狗牙根等)。此外,有些植物的叶也具有营养繁殖的能力,如落地生根。 人工营养繁殖:分离繁殖(分株)、扦插、压条、嫁接、植物组织培养等 二、植物的无性生殖 ?植物生活到一定时期能产生一种叫孢子的生殖细胞,孢子离开植物体后,能直接形成一新的植物体,此种生殖方式称为孢子繁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孢子囊。 ?孢子繁殖是藻、菌、地衣、苔藓、蕨类等植物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繁殖方式。 三、植物的有性生殖 ?在形态上、遗传上、或生理上不同的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此种方式称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大小形态一致,生理上有差异。 ?异配生殖:配子形态一致,大小不一致。 ?卵配生殖:卵细胞和精细胞结合,大小、形态均不一致。 四、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生活史: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了该阶段的现象称生活周期或生活史。 ?世代交替: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植物生活史中出现两种个体,一种能产生配子,行有性生殖的配子体,配子体由孢子发育形成,为单倍体;另一种是能产生孢子,行无性生殖的孢子体,孢子体由合子发育形成,为二倍体。从合子开始到减数分裂发生,这段时期为无性世代;由孢子开始一直到配子形成,这一时期为有性世代。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称为世代交替。 第二节花 一、花的概念 花:是一节间缩短的枝条,其上着生有变态的叶,它是一个适宜于生殖的变态的短枝。 花芽分化:由花原基或花序原基逐渐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

【小初高学习]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学

第一节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进行月季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基本原理与概念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使我们能够将植株上的小块组织(如一段茎节、一个小芽),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成一株完整的植株,这就是植物的组织培养。 2.选材 不同植物的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一般说来,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如草莓、葡萄、猕猴桃、菊花、秋海棠等。 思考:是否可以选择花粉进行上述植物的快速繁殖? 提示:利用花粉培养出的植株为单倍体植株,有矮小、高度不育等特点 3.意义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利用一株植物繁殖出几十万至几百万株幼苗。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名贵花木的大规模生产有积极的意义,如所需空间小,繁殖速度快,条件可控制,不受季节限制,可以进行连续生产。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获得外植体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称为外植体。从一株植物上可取下大量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并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种苗,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 2.脱分化 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其细胞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呈无定形状态,排列疏松而无规则,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由高度分化的细胞重新回复到未分化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 3.再分化 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这一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1.培养基中的激素 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同时使用这两类激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该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当该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诱导根芽分化。 2.外植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培养基要求不同,在进行植物快速繁殖时,需要配制“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3.无菌条件对组织培养的成功至关重要。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灭菌要彻底、外植体的消毒要充分、接种时的无菌操作要严格。 此外,pH、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对植物组织培养也很重要。 四、月季的快速繁殖过程 1.配制培养基 配制三种培养基:脱分化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 mg·L-1的6BA 和IAA。生芽培养基——去掉脱分化培养基中的IAA,其余成分不变。生根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为MS的1/2,其他成分不变,另外添加质量浓度均为0.1 mg·L-1的NAA和IAA。

《模拟人生4》园艺植物繁殖技巧解析

《模拟人生4》园艺植物繁殖技巧解析 捡到的种子你得去种吧,扔着不会自己下崽儿。建筑模式里的那个园艺箱不是必需的,那个只是方便你的住宅空地不足可以在室内耕种的,地方大了随你折腾,土地可以直接耕种。园艺到了7级有一个选项叫“照顾花园”,可以一键对附近所有作物浇水除草除虫,但施肥还是得手动,肥料的作用是加快作物的升级,不会加快果实成熟速度。另外7级时可以获得嫁接的技能,在作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是可以出现截枝的选项,截完后枝条会出现在个人清单里,此处有个BUG,一次如果提前先截出一堆枝条然后统一嫁接的话,之后嫁接完清单里会有几个枝条不消失,解决办法:退出到主菜单再读取就会消失,或者干脆一个一个嫁接,可以彻底避免。植物成功嫁接后清单里的枝条会消失,嫁接的植物会重新呈现抽枝的生长阶段,名称也会改变,会显示两种或多种嫁接植物的名称。有几种植物之间是不能嫁接的,有选项但是动作是无效的,选完之后枝条不消失,植物没有外观改变,最典型的就是火龙果那个例子,等着补丁包修复吧~技能受专注情绪影响。 图标植物名称稀有度售价生长周期 发现地点 Apple Common$13-$3336h Seed Packet Basil Common$3-$824h Seed Packet Blue Bells Common$11-$2836h Seed Packet Carrot Common$8-$2024h Seed Packet Chrysanthemum Common$11-$2836h Seed Packet Daisy Common$3-$824h Seed Packet Grapes Common$33-$8548h Seed Packet Lemon Common$12-$3060h Oasis Springs -Across the street from Rattlesnake Juice in the dirt area. Also at end of road by Museum. Mushroom Common$4-$1024h Seed Packet Parsley Common$5-$1324h Seed Packet Plantain Common$16-$4072h Seed Packet

细胞工程习题1-6章-简略版

第一章绪论 细胞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章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名词解释 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细胞脱分化与细胞再分化、持家基因、奢侈基因 二、问答题 1、什么是细胞的分化?根据基因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细胞中的基因可分为哪几类?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什么? 2、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3、为什么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试举出两例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说明之。 第三章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1、怎样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2、对于动物细胞培养来说,哪种微生物污染是防治的重点?怎样防治? 3、什么是细胞活力?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怎样分析细胞的活力? 4、细胞保存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细胞培养与代谢调节 一、名词解释 细胞培养、分批式培养、细胞培养动力学、代谢工程、代谢流 二、问答题 1、何谓代谢工程?其实质是什么? 3、简述代谢工程的调控方法。 4、简述代谢工程的基本程序。 5、简述代谢工程的基本应用。 6、在细胞分批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过程分哪几个时期? 第五章植物人工繁殖 一、名词解释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愈伤组织、人工种子、胚状体

二、问答题 2、传统的植物育种存在什么问题?为何要发展组织培养技术? 3、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 4、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主要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它们的种类与作用。 5、植物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如何控制植物器官分化与形成 提示:生长素的种类与作用;细胞分裂素的种类与作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之比的作用。 7、如何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苗? 第六章动物人工繁殖 一、名词解释 胚胎工程、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试管动物、克隆动物、人工授精、细胞核移植 二、问答 1、为何要发展动物(包括人)人工繁殖技术? 2、简述动物繁殖技术的途径与内容

最新精选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六

最新精选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第五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一节植物快 速繁殖技术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农业生产上通常采取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措施,其意义是( )①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②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③充分利用生长季节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⑤充分利用水、肥和光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诱变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连锁互换 C、基因突变 D、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快速繁殖 B、生产新品种 C、生产生物碱 D、生产白细胞介素-2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现让黄色园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若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则后代出现双隐性个体的几率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微型繁殖技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性繁殖方式。 B、是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 C、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D、产生的个体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若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 ) A、叶 B、花粉 C、根 D、茎尖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克隆技术的原理是( ) 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的相似性 C、动物细胞的易繁殖、分化速度快。 D、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

第5章植物的快速繁殖和脱病毒技术

第5章植物的快速繁殖和脱病毒技术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和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个体的方法称为离体快速无性繁殖,简称为离体繁殖(in vitro propagation)、微繁殖(micropropagation)或快速(营养)繁殖(rapid propagation)。由离体无性繁殖获得的植株称为试管苗。 无性系(无性繁殖系,克隆):由同一外植体或细胞增殖的培养物。 一般适用范围: 1) 加速难繁殖或繁殖缓慢植物的繁殖. 2) 易染病毒植物的脱毒繁殖. 3) 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杂合体园艺作物. 4) 需要加速繁殖的数量有限的优选单株、良种、珍稀濒危植物,以及生物工程产生的新品种. 第1节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 1 离体快繁的一般技术途径和方法: 快速繁殖过程一般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0阶段) 初代培养阶段:无菌培养物的建立; 增殖阶段:芽的增殖,促长; 生根阶段:诱导芽生根; 移栽阶段:试管苗的移栽。 1.1 无菌培养物的建立(初代培养; primary culture) 一般过程包括: (1) 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 (2) 培养基和植物生长物质的选择 (3) 环境条件的选择和培养 初代培养注意事项 1)保证无菌 2)条件合适 3)技术过关 4)防止褐变 褐变原因:外植体中的酚类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 影响褐变的因素 (1)植物种类和基因型 (2)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和生理状态

(3) 培养基成分 (4) 培养条件和时间 防止褐变的常用方法 (目前尚无通用的防止褐变的有效方法.) 1) 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 使用抗氧化剂 4) 及时转接等 1.2 增殖阶段(芽的增殖; shoot multiplication) 使外植体在数量上迅速增加。 罗士韦(1978):植物离体分化过程的类型分5种: 1)无菌短枝型:节培法;微型扦插法 2)丛生芽增殖型 3)器官发生型 4)胚状体发生型 5)原球茎型 李文安(1998): 分10类 1)器官型 2)器官发生型 3)胚状体发生型 4)原球茎型 5)球茎芽型 6)块茎型 7)鳞茎型 8)孢子型 9)根茎型 10)微枝扦插型 1) 促进侧芽的形成和生长(丛生芽增殖型;促进腋生分枝) 基本过程:初代培养的芽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侧芽不断分化和生长,逐渐形成芽丛,反复切割和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就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芽。 外植体:顶芽或侧芽。 植物生长物质:细胞分裂素:常用6-BA、KT、2ip和Zt等;一般加0.1~10mg/L,常用0.5~2mg/L ;生长素常用NAA、IBA和IAA,浓度为0.1~1.0mg/L。 培养条件:一般25o C左右;1000~2000 lx照明,每日16h或24h(或全黑暗)。 特点:能较好保持遗传稳定性;但过程较复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