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灌工程设计计算公式汇总

滴灌工程设计计算公式汇总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4.4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4.4.1基本情况 某井灌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地下水丰富,多年来建成了以离心泵为主要提水设备、土渠输水的灌溉工程体系,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由于近几年来的连续干旱,灌区地下水普遍下降,为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离心泵为潜水泵提水,改土渠输水为低压管道输水。 井灌区内地势平坦,田、林、路布置规整(见图4-27),单井控制面积12.7hm 。,地面以下1_0m 土层内为中壤土,平均容重 (GB5084—20053/h ,井径为220mm 4.4.2(1)(2)(3)(4)(5)4.4.31式中:h =0.55m ,s γ=14.8kN /m3,1β=0.24×0.95= 0.228,2β=0.24×0.65= 0.1560,代入得m = 554.4m 3/hm 2。 2.设计灌水周期 采用公式 d E m T 10= 理 式中:m = 554.4m3/hm ,d E =5mm/d 代入得T =11.09d(取T =10d) 3.毛灌水定额

2.65285.04 .554== = η m m m 3/hm 2 4.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 根据灌区内多年灌水经验,小麦灌水4次,玉米灌水1次,则全年需灌水5次,灌溉定额为1911m 3/hm 2。 4.4.4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 1.系统设计流量 0Q 2D 3(1(2式中:m = 554.4m 3/hm 2, A =0.5hm 2,85.0=η,50=Q m 3/h 则 5.65085.05 .04.554=??== Q mA t ηh 4.支管流量 因各出水口采用轮灌工作方式,单个出水口轮流灌水,故各支管流量及管径与干管相同。 4.4.5管网系统布置

滴灌设计流程

滴灌设计流程 滴灌系统设计步骤 一、 简要了解农田滴灌供水系统的分布及运行情况,配图。 (一)农田滴灌供水系统的分布: 1.水源的选位一般在地块的高处并在地块的中间。 特点:a. 压力均衡,滴水均匀。 b. 节省主干管材料。 c.系统运行时节省电费。d. 根据地块实际需要也有例外。 2.排水井的位置在地势低处。 3.干、分干、支(含辅管)、毛管四级依次成正交。 4.尽量使分干管在主干管两侧布置。支管在分干管两侧布置并力求对称。 5.毛管 铺设走向与农作物方向一致,所以支管(含辅管)与作物种植方向垂直。分干管布设方向 与作物种植方向平行。 6.在平坡地形条件下,毛管与支(辅)管相互垂直,并在支(辅)管两侧对称布设。在均匀坡地地形条件下,毛管在在支(辅)管两侧对称布设并依据毛管水力物性,逆坡向短,顺坡向长。当逆坡向水力物性不佳时,则仅利用顺坡向铺设。 7.支管的实际铺设长 度决定着分干管的数,铺设长度长,分干管列数减少,对降 低管网成本造价起明显作用。 8.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决定着支管的列数,毛管长度长,支管间距大,支管的列数 就减少。对降低管网成本造价起一定作用。 9.管网系统中,干管,分干管采用PVC —U 管,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 10.分干管布设尽量与道路,沟渠同向,以便运输,安装维护。 11.干管也应与道路,林带,电力线路平行布置,尽量少穿越障碍物,少转折。 (二)农田滴灌供水系统的一些数据及计算: 1.地面PE 管铺设长度(支管+辅管系统) ?90PE 支管≤240米?75PE 支管≤190米?63PE 支管≤120米 2.一膜单管及一膜双管的毛管间距。 3.毛管所需的流量:

果园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说明

果园滴灌工程规划设 引言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强调:“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不仅为维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随着世界性水资源、能源的日趋紧张,采用节水、节能的灌水方法已成为全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推广节水灌溉也已成为世界各国为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摘要 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张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张和自动化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供水危机将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遍原山区,农田果园、灌溉的建设供水问题,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和迎接挑战迫切需,要偏远山区,农田,果园灌溉的建设供水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某果园灌溉提出以高效节水滴灌技术与当地水管理技术相结合,设计为滴灌灌溉。根据农田,果园灌水量,灌水周期,喷头布置形式以及滴灌制度等,确定了滴灌管道的水力计算设计,实现和达到农田,果园灌溉建设自动化节水灌溉的目的,并形成了良好的合理科学,才能真正实现和节水灌溉的目的。 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问题,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抓紧跨流域调水的规划设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而

另一方面要在节流上下功夫,且我国各级渠道的输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渗漏损失掉了,其数量惊人,从而导致农业减产,并恶化灌区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业水资源无偿使用,以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由于灌溉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设施老化失修,为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农业持续发展为基础。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对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资料 项目区位西北地区某一果园,为了增产增效,节约灌溉用水,拟改变原来大水漫灌的灌水方式,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灌区面积约为194亩,(194×667平方米)地形平坦,土质为壤土,土层厚度为1、5米,1、0米土层平均干容重1、4cm g/3田间持水率(占土体干土中)为25%,盛掕期苹果树,株距,行距为3×3米,种植方向为东西,经田间试验该地苹果树最大耗水量为5mm/d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00mm果园南边有一水井,出水量为50h m/3动水位为20米。 (一)、地形地貌 某西北地区某一苹果园,南北宽100米,东西长324米,灌区面积约为194亩,约为(194×667平方米),果园内地势平坦。(二).气象条件 某西北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地区气候,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干燥而寒冷且冬季较长,年降水少,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50mm,大致

滴灌典型设计书

滴灌系统设计示例 按照兵团水利局、兵团节水办“关于召开兵团节水灌溉规划设计研讨会的通知”的要求,根据农八师几年来在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技术上的实践和研究,此次滴灌系统典型设计综合农八师的具体情况做如下简要介绍: 一、基本资料 (一)地形 农八师垦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全垦区土地面积7529平方公里。垦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 (二)土壤 农八师土壤缺氮面积大,全氮含量低于1%的面积占78%,碱解氮低于60ppm的面积占76%。土壤普遍缺磷,含量低于10ppm的面积占77.5%。土壤含钾丰富,约在100ppm 以上。 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根据农八师土壤普查结果,本设计取占范围较广的砂壤土。 (三)作物 全垦区有效灌溉面积266万亩,其中以棉花为主。棉花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6.5%。本设计示例选棉花。种植模式采用:一膜两管四行--宽窄行30×60cm,滴灌带间距90cm;一膜一管四行--(25+30+25)×60cm,滴灌带间距140cm。 1、滴灌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 根据农八师目前棉花种植模式和多年实践,确定如下设计参数。 典型滴灌系统设计基本资料

(四)水源 垦区水资源来源主要为地表水(库水、河水)和地下水。目前垦区滴灌节水工程水源以井水为主,单井流量为80立方米/小时,动水位埋深在40米左右。 (五)气象 垦区平均海拔300-500米左右,呈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7.5℃-8.2℃,日照2318-2732小时,无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发量1000-1500毫米。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十分干燥,光照充足,热资源丰富。 (六)动力 原有机井泵大多为250QJ80-60/3或250QJ80-40/2,需更换水泵及变压器。但原有高压电线不需更换。 二、设计内容 按照农八师多数条田的规划布置方式,采用东西长800米,南北宽450米的条田进行规划设计。种植作物为棉花,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60×30cm与60×(25+30+25)cm,一膜两管四行与一膜一管四行,滴灌带间距0.9米与1.4m。作物东西方向种植。耕层土壤为砂壤土。 1.管道系统

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目录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2)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 (4) 1.1、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5) 1.2、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 (7) 1.3.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10) 1.4.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11) 2、无线网络传输平台 (14) 3、数据管理平台 (15) 4、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 (17) 5、主要技术参数 (20)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融合最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等功能。 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种植作物等划分不同类型区,在不同类型区内选择代表性的地块,建设具有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功能的监测点;通过灌溉预报软件结合信息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及需采取的节水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灌溉预报结果,定期向群众发布,科学指导农民实时实量灌溉,达到节水目的。 系统组成: 大田灌溉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现场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四个层次,其中,田间脉冲电磁阀、无线阀门控制器、远程水泵智能控制器、云服务器、主控制中心和村级(企业)控制中心、移动控制终端等组成灌溉无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现地无线遥控、远程随时随地监控、轮灌组定时自动轮灌等控制方式,并且实时监测机井和阀门状态,灌溉流量和管网压力,保障运行安全,及时提示报警信息。在此基础上,扩充田间土壤墒情监测、农田气象监测、作物和泵

滴灌毕业设计二

滴灌毕业设计二

牛武镇大棚节水灌溉工程 1、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富县牛武镇大棚节水滴灌项目 项目地点:富县牛武镇阳畔村 项目内容:蔬菜大棚滴灌项目 项目规模:原有51棚,今年新建30棚 设计单位:富县水利工作队 供货单位: 项目资料:阳畔行政村位于牛武川水系中游距牛武镇政府以东2公里处,辖党家庄、前阳畔、后阳畔三个自然村。前阳畔自然村依309国道两侧而居,党家庄自然村与后阳畔相邻依309国道北而居。由于地处川道,地域狭窄,309国道公路经过此地占地,土地面积也因而偏少。 ,现有客户拟种植300亩马铃薯,其中大棚14个,温室2个,其余为大田种植。 滴灌项目区具体资料如下: (1)、项目区作物为马铃薯,作物行距为1.1米,作物种植方向为南北种植, 土壤为沙壤土 (2)、项目区内有水井2口,出水量为40方/小时 (3)、地下管道采用110mmPVC管,地上出水口为2寸

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双侧控制,控制长度为最长80米, 项目区共留有63mm出水口26个,其中大田出水口10个,大棚出水口14个,温室出水口2个 (4)、地上支管为63mmPE软管,东西铺设,辅管为32mmPE硬管,东西铺设 (5)、滴灌带选用16mm*0.2mm*300mm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滴灌带南北铺设,铺设间距为1.0-1.1米,滴头间距为0.3米,双侧最大铺设长度为80米 (6)、大棚、温室内滴灌带单向铺设,最长铺设距离为120m 2、藁城地区马铃薯滴灌项目工程设计 2.1工程设计图纸见《藁城地区马铃薯滴灌项目工程施工图》 2.2工程所需材料见《藁城马铃薯大田滴灌工程材料清单》及《藁城马铃薯滴灌项目温室大棚部分材料清单》 2.3藁城地区马铃薯滴灌项目设计内容 (1)、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由水泵,变频器,施肥器,过滤器组成 变频器采用11KW变频器 施肥器包括100L施肥罐2个,4寸施肥阀(110mm)2个 过滤器采用4寸网式+离心过滤器2套

滴灌工程设计流程及相关设计内容

滴灌工程设计流程及相关设计内容(参考) 一、基本资料 1、地块情况 地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面积等。 2、气象条件 气象状况、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等。 3、土壤状况 土壤类型、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等。 4、作物与栽培模式 作物名称、作物生长期、栽培模式等。 5、水源条件 水源类型、出水量、水质状况等。 6、能源(电力)情况 7、经营管理方式 二、工程布置及设计参数 1、工程布局 水源工程(新建、改造)、首部枢纽(首部枢纽构成)、输配水管网(管道组成、结构模式、铺设方式及主要规格性能参数)、灌水器(灌水器选型及主要性能参数)。 2、设计参数 水量平衡计算(核算水源出水量是否满足工程覆盖面积灌溉用水要求)、小区允许偏差率、土壤湿润比、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周期等。 3、设计灌溉制度 三、灌水小区水力设计 1、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及其在毛管和辅管上的分配 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计算、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的分配。 2、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确定 毛管极限孔数计算、毛管极限长度计算、毛管适宜铺设长度确定。 3、辅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确定 辅管极限孔数计算、辅管极限长度计算。 四、系统管网布置及工作制度设计 1、管网布置 干管(主干管、分干管)、支管、辅管、毛管的布置。 2、系统工作制度设计 设计参数核定、轮灌组划分、轮管制度。 3、各级管道设计流量的推算 五、系统管网水力计算及干、支管管径的确定 1、毛管和辅管水力计算 毛管水头损失计算、毛管进口工作压力计算、辅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辅管进口工作压力水头计算。 2、支管水头损失计算 3、干管管径的确定和水头损失计算 干管管径的计算、干管水头损失的计算。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6.4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6.4.1基本情况 某基地种植葡萄面积118亩,过去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灌溉,灌水定额大,水肥损失严重,为此拟采用先进的滴灌灌水方法。 该地块地势平坦,地形规整,葡萄南北向种植,株距0.8m 、行距2m 。地面以下1m 土层为壤土,土壤干容重14kN/m 3,田间持水率24%。 地块西边距离地边50m 处有水井一眼(具体见平面布置图),机井涌水量为32m 3/h ,静水位埋深60m ,动水位80m ,井口高程与地面齐平。机井水质据周边村庄引水工程检验结果分析,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但含砂量稍高,整体看来,可作为滴灌工程水源。 380V 三相电源已经引至水源处。 6.4.2滴灌系统参数的确定 (1)灌溉保证率不低于85% (2)灌溉水利用系数95% (3)设计土壤湿润比 不小于40%。 (4)设计作物耗水强度Ea=5.0mm/d (5)设计灌溉均匀度 不低于80% (6)设计湿润层深0.6m 6.4.3选择灌水器,确定毛管布置方式 1.选择灌水器 根据工程使用材料情况比较,本工程采用以色列某公司生产的压力补偿式滴灌管,产品性能如下:滴灌毛管外径16mm ,滴灌毛管进口压力0.1MPa ,滴头间距0.5m ,滴头流量q=2.75L/h ,水平最大铺设长度90m 。 2.确定毛管布置方式 因葡萄种植方向为南北向,并且成行成列,非常规整,因此,毛管布置采用每行葡萄铺设一条滴灌管,根据地块实际长度和产品的最大水平铺设长度确定毛管的长度为80m ,毛管直接铺设在葡萄根部附近。 3.计算湿润比 根据公式: 式中: ——每棵作物滴头数,个; ——滴头沿毛管上的间距,m ; ωβU C % 100/?=)(R P e P S S W S N ωρP N e S

滴灌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和滴头组成。 滴灌系统简图(3张) (1)水源:各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的水源,只要含沙量较小及杂质较少,均可用于滴灌,含沙量较大时,则应采用沉淀等方法处理。 (2)首部控制枢纽:首部控制枢纽一般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化肥罐、调节装置等。化肥罐用于灌水施肥施药,常用的化肥罐有压差式、开敞式、文丘里注入式和注射泵等四种形式,肥料罐一般安装在过滤器之前,以防造成堵塞。 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程序、施工工艺、工期、人力机械等依据当地 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合理布置的整体原则。 2、施工技术措施总原则 1、确保工期的原则 所有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均以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合同控制工期和合同总工期为基础,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抓好项目接口的工序衔接,采用先进合理、成龙配套的机构化施工技术方案,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安全第一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施工方案均按照技术可靠、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对管道开挖、基地人工平整、管顶上部回填、机械回填、蓄水池等重点安全施工项目均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并严格实

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各项工作的施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3、技术优良的原则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设计施工图施工,始终贯彻我公司“科学管理、精益求精、信守合同、追求更好”的质量方针和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均要符合现行施工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高效施工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平行交叉作业,择优选用最佳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5、布置经济合理的原则 施工总布置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及已有的设施,因地制宜,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6、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作建设,制定措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各顶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程,发送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确保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7、科学配置的原则 统筹兼顾,合理计划、安排,科学组织,做好人力、物

滴灌系统设计以茶叶为例)

茶叶滴灌系统设计 系统简介: 本设计灌区茶叶种植面积为500亩。首先确定滴灌系统的各个设计参数,继而选用某公司一次成型薄壁滴灌带,内径16mm,壁厚0.31mm。通过计算滴灌的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来确定滴灌的灌溉制度;通过水量平衡计算,确定当地水源是否够用。根据设计参数把整个灌区划分为4个轮灌组,进行管网系统的布置,推算各级管道的流量,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各级管道的直径、长度,并选择水泵型号为D185-67×9。最后设计首部枢纽,进行材料统计和概预算。 第一章基本资料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属贫困地区。项目区位于某某县府城镇的某某村南茶北移示范区,规划滴灌茶叶滴灌面积500亩。 本项目将引进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与小型灌溉工程相结合,建设生态型灌溉工程。从生产技术手段和使用方式两方面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进行改进,主要建设内容是小型农田生态灌溉工程的建设。 二、地形地质概况 某某省某某市地处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缺失,沙土化严重。

某某县位于某某市东北方向,面积1965hm2,东部由北向南与晋东南的沁源、屯留、长子和沁水接壤,西邻古县和浮山。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山峰有安太山、盘秀山等,海拔在1400m以上,西部有大东沟梁、牛头山等,海拔在千米以上。省内第二大河、唯一的一条无污染河流沁河纵贯境内95km。南部沁河谷地,地势较低,有小块平川,海拔在800m左右。 三、作物种植 1、作物名称:茶叶。 2、间距:株距0.4m,行距0.4m,畦距1m。 3、灌溉方式:滴灌。 4、滴灌设计补充强度为4mm/d。 5、茶叶滴灌面积500亩,种植株距0.4m,两行为一畦,行距0.4m,畦与畦距离1m,3畦建一个大棚,棚与棚间距1m,大棚选用简易竹木材料,单棚尺寸为长0.25-0.3m,宽5m,占地0.22亩。选取距离高位蓄水池最远的大棚作为典型地块,此地高程900m。 四、气象资料 某某县位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年度降雨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十年九旱,当地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示范区茶园位于沁河东的谷地,地形东高西低。区内气候温

第16章 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图件制作

第15章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图件制作 滴灌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个分支,其设计思想也和其它水利工程一样需要用各种图件来进行表达。水利工程的设计一般需要经过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设、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绘制相应的图件,如工程位置图、总体布置图、建筑物结构图、施工图等。滴灌工程图也属于水利工程图的范畴,但它与传统的水利工程图有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滴灌工程一般只有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实施方案)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图件各有侧重,可行性研究阶段图件侧重于工程总体布置,各系统的设计仅做典型系统设计,工程设计阶段是在可行性研究总体布置的基础上,对各系统进行全面设计,也需要利用总体布置图。因此,两个阶段虽然侧重不同,但所需要画的图件基本一致。 第1节滴灌工程设计图件 滴灌工程图重点是描述工程管网的布置,更注重反映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主要图件包括工程规划图、工程平面布置图、系统运行图(轮灌顺序图)、管道纵剖面图、节点压力图、管道系统结构示意图、节点图、工程建筑物设计图等。 ⑴工程规划图 工程规划图需在地形图上绘制,主要反映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源工程、泵站等主要建筑物和骨干管(渠)道的初步布置。如果图面大小允许,还可以反映与工程有关的河流、道路、重要的建筑物和居民点等,一般采用示意法表示。为使图幅大小适用,所用地形图比例尺要适当,灌区面积5000亩以下者宜为1:2000~1:5000;5000亩以上者可为1:5000~1:10000。如果项目区面积较小,灌溉系统较简单,工程规划图可与工程平面布置图合并。 滴灌工程规划图应突出与工程有关的内容,难以表达清楚时可用断面的方式来表示相对关系。 ⑵工程平面布置图 工程平面布置图是在工程规划图的基础上,对单个灌溉系统的具体反映,工程平面布置图在地形图上绘出,其比例尺宜为1:1000~1:2000。图中应示出系统边界及内部分区线,水源及水源工程的位置,各类闸阀、给水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的位置,并且还应标明管道(或渠道)的名称及编号、节点编号等。 除以上必须反映的内容外,在工程平面布置图中还可以用箭头表明地形的坡降方向、河流水系的流向、地理方位(指北针)等。 为了使图形主次分明,结构上的次要轮廓线和细部结构可以省略不画,或采用局部放大图的方式表示这些结构的位置关系和作用。 ⑶管道纵剖面图 管道纵剖面图一般在施工图阶段才进行设计,确定管道的安装高程,计算土方量。需绘出地埋固定管道的纵剖面图,其中地埋支管一般布置方式类同,单根支管的长度较短,可仅绘出一二条作典型。 管道纵剖面图应绘出地面线、管底线(开挖线与管底线不一致时还需标出开挖线),标出各种管件,如阀门、三通、四通、异径接头等和镇墩的位置,底栏应包括桩号、地面高程、管底高程、挖深、纵坡和管径等栏目。 ⑷节点压力图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基本情况 某井灌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地下水丰富,多年来建成了以离心泵为主要提水设备、 土渠输水的灌溉工程体系,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由于近几年来的连续干旱,灌 区地下水普遍下降, 为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改离心泵为潜水泵提水, 改土 渠输水为低压管道输水。 井灌区内地势平坦,田、林、路布置规整 (见图4-27),单井控制面积。,地面以下1_0m 土层内为中壤土,平均容重/ m 。,田间持水率为24%。 工程范围内有水源井一眼, 位于灌区的中部。根据水质检验结果分析, 该井水质符合《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 2005),可以作为该工程的灌溉水源,水源处有 380V 三相电 源。据多年抽水测试,该井出水量为 55m 3/ h ,井径为220mm ,采用钢板卷管护筒,井深 20m ,静水位埋深 7m ,动水位埋深9m ,井口高程与地面齐平。 井灌区管灌系统的设计参数 (1) 灌溉设计保证率:75%。 (2) 管道系统水的利用率:95 %。 (3) 灌溉水利用系数:。 (4) 设计作物耗水强度:5mm / d 。 (5) 设计湿润层深:。 制度及工作制度 1 ?净灌水定额计算 采用公式 式中:h = , s =/m3, 2 ?设计灌水周期 采用公式 10Ed 式中:m = /hm , E d =5mm/d 代入得 T =(取T =10d) m 1000 s h( 1 2) 1 = x = , 2 = x =,代入得 m = / hm 2。

Q 0.85 50 h 3.工作制度 (1) 灌水方式。;考虑运行管理情况,采用各出口轮灌。 (2) 各出口灌水时间: 采用公式 式中:m = /hm 2, A =, °.85 , Q 50 m 3/h 则 t mA 空g 6.5 3.毛灌水定额 m 554.4 0.85 652.2 m 3/hm 2 4.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 根据灌区内多年灌水经验,小麦灌水 额为 1911m 3/ hm 2。 4次,玉米灌水1次,则全年需灌水 5次,灌溉定 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 1?系统设计流量 采用公式 Q o amA Tt Q o amA 1 5544 12.7 41.8 Tt 0.85 11 18 因系统流量小于水井设计出水量,故取水泵设计出水量为 Q=50m3 / h ,灌区水源能满 足设计要求。 2?管径确定 采用公式 D 188巴 io °Y 18.8 110X 3PE 管材) mA Q 108.54 mm (选 取

滴灌典型设计实例(水科院)-葛岩

滴灌工程设计培训讲义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年1月

1 滴灌概述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有压水和养分均匀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1.1滴灌主要技术特点 (1)省水:滴灌是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滴灌系统又采用管道输水,灌水均匀,减少了渗漏和蒸发损失。在作物生长期内,比地面灌省水40%~60%。 (2)省肥:肥料可做到适时、适量随水滴灌到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且肥料无挥发、无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30%以上。 (3)省农药: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病虫害的传播。另外,地表无积水,田间地面湿度小,不利于滋生病菌和虫害。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 (4)省地:由于田间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地面无常规灌溉时需要的农渠、中心渠、毛渠及埂子,可节省土地5%~7%。 (5)省工和节能:地面灌时,打毛渠、挖土堵口,劳动强度大。采用滴灌后,只观测仪表、操作阀门,劳动强度轻,田间人工作业(包括浇水、锄草、施肥、修渠、平埂、病害治理等)和中耕机械作业等大大减少,人工管理定额大幅度提高。 (6)局部压盐碱:滴灌向土壤中不断补充净水,农膜阻止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将土壤中部分水分提升到地表所形成的湿润区内,有一个脱盐区,(利于幼苗成活及作物生长)和集盐区。 (7)有较强的抗灾能力:作物从出苗起,得到适时、适量的水和养分供给,生长健壮,抵抗力强。同时能够及时调节小气候,具有一定抗御干旱和干热风的能力。 (8)增产:由于科学调控水肥,水肥耦合效应好,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充分利用水、肥、土、光、热、气资源,使作物生长条件优越,作物普遍增产15%~50%。各种作物均进行缩行增株,提高种植密度。以玉米为例:采用常规灌,播种密度4000-4500 株/亩,采用滴灌,播种密度5000-6000 株/亩。 (9)品质、质量提高:滴灌营造了良好的生长和环境条件,因而,不但产量高,

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 1.1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1.1.1项目承担建设单位 1.1.2项目承担设计单位 1.2项目建设的依据 《**区****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批复文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50363-200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微灌工程技术规》(GB/T 50485-2009 );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2020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DB11/T 557-2008 《机井技术规》(SL256-2000);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 《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 《**市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其他相关规、文件及技术参考文件 《**市农业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1.3项目建设地点、容与规模 1.3.1总体情况 工程项目位于**市**区***镇、***镇、***镇、***镇、***镇5个镇和***农场。共涉及24个行政村,37块地块,共计面积8162亩,其中果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346亩,喷灌面积128亩,微灌面积3688亩,其中果树小管出流灌溉2880亩、设施农业微灌808亩。 1.3.2建设容和规模 本项目共需打井11眼,其中新增水源井6眼、更新水源井5眼。建设水源井泵房14座,包括更换深井潜水泵及泵房配套机电设施。 建设阀门井490座,泄水井452座,铺设PVC-U管道138.799km,铺设PE管233.026km,铺设滴灌带199.498km. 建设蓄水池2座,总容积6400m3。 工程建设容和建设规模见表1-3、1-4

滴灌系统设计

滴灌系统设计

3.2滴灌系统 3.2.1项目基本资料调查 灌区面积((hm2)、作物、土壤(类型、容重、土层厚度)、作物种植间距(大棚长、宽,垄宽、株距、行距、垄间沟宽、深等)、水源(m3、m3/s、m3s-1/万亩)、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动力等 3.2.2初定设计参数 1、系统需流量Qs(m3/h) 作物耗水强度E a(mm/d):参考表-2 设计供水强度Ia(mm/d)=E a-P0-S;P0有效降雨强度、S地下水补给量。 也可参考下表-12选定I a。 表-12 设计耗水强度参考值(mm/d) 作物滴灌微喷灌作物滴灌微喷灌葡萄、树、瓜类3~7 4~8 蔬菜(露 4~7 5~8 地) 粮、棉、油等植物4~7 ——冷季型草——5~8 蔬菜(保护地)2~4 ——暖季型草——3~5 注:干旱地区宜取上限值,对于在灌溉季节敞开棚膜的保护地,应按露地选取设计耗水强度 灌溉面积A(hm2):图上量取 日供水小时数t d(h/d):12~22 灌溉水利用系数η:不低于0.9 3.2.3初定系统毛管

依据作物种植株距、行距初定系统毛管型号。如: 3.2.4土壤湿润比P 1)沿毛管灌水器间距较小 参数: 一棵作物所占有的灌水器数目n(个) 滴头间距S e(m):毛管参数 湿润带宽度S w(m):依据表-13湿润比范围反推,再根据设计量取选定。 作物平均行距S r(m):毛管间距/毛管间作物行数 作物株距S t(m):设计取值 一棵作物所占有的灌水器数目n(个):该组的灌水器数目/ 一组作物的棵数。 P=n×S e×S w/(S r×S t) 2)沿毛管灌水器间距较大 参数: 滴头间距S e(m):毛管参数 毛管间距S L(m):毛管参数 湿润带直径D w(m):依据表-13湿润比范围反推,再根据设计量取选定。 P=0.785×D w2/(S L S e)×100%

滴灌工程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程序、施工工艺、工期、人力机械等依据当地 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合理布置的整体原则。 2、施工技术措施总原则 1、确保工期的原则 所有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均以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合同控制工期和合同总工期为基础,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抓好项目接口的工序衔接,采用先进合理、成龙配套的机构化施工技术方案,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安全第一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施工方案均按照技术可靠、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对管道开挖、基地人工平整、管顶上部回填、机械回填、蓄水池等重点安全施工项目均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并严格实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各项工作的施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3、技术优良的原则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设计施工图施工,始终贯彻我公司“科学管理、精益求精、信守合同、追求更好”的质量方针和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技

术措施均要符合现行施工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高效施工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平行交叉作业,择优选用最佳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5、布置经济合理的原则 施工总布置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及已有的设施,因地制宜,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6、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作建设,制定措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各顶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程,发送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确保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7、科学配置的原则 统筹兼顾,合理计划、安排,科学组织,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休现均衡生产。 3、施工总体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项目的施工总体目标如下: 力争工程合率100%,土建工程优良率90%以上,砼工

滴灌典型设计

滴灌典型设计 1、工程概况 一二二团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东经85°27′~85°41′,北纬44°37′~44°48′。海拔350~370m,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南北坡降一般在 1.5‰,东西坡降一般在1‰。境内有两条南北走向的自然沟(古河床),是该地区土壤形成、地下水蕴藏和自然植被滋生的摇篮,并造成土壤、水源等农业资源的一定的差异。2002年122团计划实施滴灌面积20000亩,分布在全团九个连队,其中1连1800亩,23连200亩,5连4000亩,18连600亩,12连3600亩,2连4500亩,4连2400亩,3连2400亩,17连1000亩。详细分布情况见附图。 1.1土地利用情况 亩,六十年代初期最大播种到18万亩,现耕地为14.9万亩。近几年因水限制,不断压缩面积,每年播种面积10~11万亩。荒地(含撩荒三年以上)5.8万亩。 1.2土壤概况 土壤质地以壤质为主。在24.4万亩可耕地中,中壤占总面积的22.7%;轻壤占总面积的20.6%;砂壤占总面积的18.3%;重壤占总面积的3.3%。土壤盐渍化面积占总面积的20.8%,其中耕地中盐渍化面积占耕 地面积的18.4%。 1.3水源 122团水源主要为水库水和地下水。此次滴灌节水工程水源为水库水。 2、基本资料

典型设计选择12连61、62号地,控制面积1109亩,土壤类型为壤土,种植作物为棉花,种植模式采用:一膜一管四行--(10+66+10)×66cm ,滴灌带间距152cm ,为机采棉。由于122团所选地块均为标准条田,规划面积600亩。参照团场意见两块地一个系统,实播面积不大于1200亩。典型设计选择地块具有典型性,可以代表其它地块。 2.1滴灌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 2.1.1设计耗水强度(Ea ) 设计耗水强度采用设计年灌溉季节月平均耗水强度峰值,并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由于122团无实测资料,所以设计耗水强度采用经验值。粮、棉、油等大田作物经验值为4~6mm/d ,考虑往年滴灌系统设计经验选取值及运行情况和节水目的,取经验值下限Ea=4 mm/d 。 2.1.2土壤设计湿润比(P ) 滴灌的土壤设计湿润比,是指被湿润土体占计划湿润层总土体的百分比。粮、棉、油等大田作物经验值为60%~90%,根据作物的需要、工程的重要性及当地自然条件等,取经验值P=65%。 2.1.3土壤湿润层深度(Z ) 粮、棉、油等大田作物经验值为0.3~0.6m ,设计取值Z=0.5m 。 2.1.4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及土壤容重 设计地块属中壤土,其容重在1.40~1.55g/cm 3,土壤容重取平均值γ=1.48g/cm 3。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上限在22%~28%之间,设计取θmax =22%。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下限取θmin =15%。 2.1.5滴灌水利用系数(η) 滴灌水利用系数一般采用0.9~0.95,设计采用η=0.90。 2.1.6设计灌水定额(m ) 设计灌水定额:可根据以上试验资料按下式计算确定。 m=0.1×γ×z ×P ×(θmax -θmin )/η m=0.1×1.48×0.45×60×7/0.95=37.41(mm) 设计取m=37.5mm 。 设计参数见表2.1 表2.1典型滴灌系统设计参数 3 、设计内容 3.1 系统水量平衡计算 122团河水滴灌水源供水流量稳定且无调蓄作用,用下式确定滴灌面积: A=(η×Q ×t)/10×I a I a =E a -P 0 式中:A —可灌面积,hm 2;

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榆树屯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1.概况 榆树屯果园位于榆树屯村以西,沙河驿以北,距张家堡乡政府2公里处。果园地势平坦,面积300亩,种植苹果28000余株,果树株距4m,行距5m,已基本进入盛国期。为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省水量,增加国品产量,提高果品质量,在果园内采取微喷灌系统进行灌溉。设计灌溉面积300亩,控制株树10000株。要求:果园微灌区采用滴灌形式。 2.基本资料 (1)气象资料 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28.3mm左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1857mm,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8.9℃,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7.3℃,最大冻土层深度1.5m,多年平均日照小时2848.1h,多年平均无霜期149天左右。当地1956~1982年的气象资料如表1所示。 (2)土壤资料 灌区内主要为砂壤土,土壤容重为1.42g/cm3,田间最大持水量为22%,土层厚度8~15m。 (3)水源情况 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8~14m,主要含水层厚度10~18m。果园内现有机电井一眼,位于果园南部与道路的交界处,出水量80m3/h,动水位20m,水质较好。 (4)微灌系统设计参数 a.设计土壤湿润比为40%; b.设计灌水均匀度为95%; c.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 (5)动力情况 该地区动力采用电力,灌溉季节基本保证24小时供电。实际日灌溉时间为14~20h。

设计过程: 一、水源工程 1、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单井控制面积由式1-1求出: A=Q井tη/0.667 E amax,………(1-1) 式中A——井水可灌面积,亩; Q井——水井出水量,m3/h;Q井=80 m3/h t——水井每天抽水小时数,h;t =18 η——管灌田间水利用系数,η=0.90 E amax——作物耗水高峰期月平均日耗水量值,mm/d。根据《微灌工程技术 规范》,E amax =6 mm/d。 A=(80×18×0.90)÷(0.667×6)=324亩。 二、管网布置 机电井控制区管道从系统首部出发,向南引出干管,干管管径160mm~90mm;与干管垂直引出分水管,分水管管径63mm;平行于分水管引出支管,支管管径63mm;垂直于支管引出毛管,毛管管径25mm,与树行平行布置;毛管上接滴灌管,滴灌管绕树布置。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 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 系统概述............................................................................................................ - 3 - 二. 系统组成............................................................................................................ - 4 - 三. 通信网络............................................................................................................ - 5 - 四. 功能设计............................................................................................................ - 6 - 4.1. 监测中心级设计 ...................................................................................... - 6 - 4.2. 首部控制级设计 ...................................................................................... - 6 - 4.3.1. 设计原则 ....................................................................................... - 7 - 4.3.2. 主要功能 ....................................................................................... - 7 - 4.3.3. 硬件设计 ....................................................................................... - 8 - 4.3.4. 软件设计 ..................................................................................... - 10 - 4.3. 田间控制级设计 .................................................................................... - 13 - 4.3.1. 田间控制器主要功能 ................................................................. - 13 - 4.3.2. 田间控制器性能指标 ................................................................. - 14 - 4.3.3. 田间路由器节点主要功能 ......................................................... - 14 - 4.3.4. 田间路由器节点性能参数 ......................................................... - 14 - 4.3. 5. 供电方式 ..................................................................................... - 14 - 五. 系统特性.......................................................................................................... - 15 - 六. 设计研究意义..................................................................................................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