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有人称之为开放性试题,也有人称之为探究性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下面对这一题型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反思其应对策略,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命题规律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2011年“西方崛起”题和2012年“冲击——反应”题,都是考查考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013年“汉唐间历史变迁”题考查的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和2015年“公式探讨”题,主要考查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试题涉及了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41题中的表现特别凸显,主要表现在: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全国卷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话题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2011年“西方崛起”题,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效热点;2012年“冲击——反应”题引导考生思考现代化发展模式;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体现中日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2015年“公式探讨”题是科技创新这一热点聚焦的体现。这些试题反映了命题者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

了时政和学术热点,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4.从考查内容上看

近几年第41年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2011年和2012年第41题,由于过多关注考生历史理论和史学观点的运用能力,导致考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缺失。2013年以来命题者试图改变试题的这一负面影响,加强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如2013年“汉唐间历史变迁”题,要说明汉唐之间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还需要联系学习的知识,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2014年“目录修改”题,不仅要求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还应该考生全面掌握、了解抗日战争这一史实。同样2015年“公式探讨”题,要说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掌握近现代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史实。

5.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2011年“西方崛起”题与2012年“冲击——反应”题设问清晰,要求明确,考生审题后大致可以明白用史实论证历史问题;2013年以后第41题其开放的空间更强,更能有效考查考生的历史认识和历史思维。2013年“汉唐间历史变迁”题,试题没有了具体的答题要求,这给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则强调考生依托自己对抗日战争的认知,多角度发现、分析目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独立解决方案及理由;2015年“公式探讨”题没有所谓的“材料”依托,考生可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二、应试策略

除了夯实基础、完善体系、关注热点,引导求异思维等基本方法外,应对2017年的开放性试题,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和落实。

1.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科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从宏观而言,主要是阅读历史课本的目录,

从中认识:一是明确编者主要写了哪些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二是理解编者用了什么样的史观和史法编写。三是理解编写上述历史事物时编者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其态度如何、从哪些角度来叙述的。从微观而言,阅读历史课本的具体内容,从中做到:一是编者从哪些思维层次论述历史事物的。是否从原因或背景、过程内容、影响意义三方面进行编写。二是理解编者在论述历史事物的每个思维层次时有包括哪些内容,是否有所遗漏,该如何补充。三是理解编者在论述历史事物的每个思维层次时准备了哪些史料、运用了哪些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如何改进等。

2.具有问题意识,增强综合能力

2017年《考试大纲》提出“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和独立提出观点”。杨宁一教授在讲座中也指出:“突出问题意识,就是要考查考生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提取,对材料宗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能熟练地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考生具备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对能力体系的提升。

3.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证”,即“史料”问题。研究历史、学习历史都离不开史料,但“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这不但意味着要弄清史料的真伪、优劣,而且还要整理、储存、统计,研究。因而,“用什么观点,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史料,同样很重要。”因此,“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核心强调历史学习或研究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在正确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公正、客观地解读和阐释历史,真正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4.注重历史学科多元史观

近年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西方的崛起”体现了新课标对全球史观的考查,“冲击——反应”题突出了对近代化史观的考查,“汉唐间历史变迁”题、“目录修改说明”题和“公式探讨”体现了唯物史观。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因此,备考复习要强化多

2019届高三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专题训练

2019届高三历史 全国卷第42题专题训练 班号姓名1.(2011?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2012?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试题及答案)

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藩 镇 A .控 制了朝 廷财政 收入 B .彼 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 “麒 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完美答案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完美答案 高考全国卷41题最完美答案 2011年题组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 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 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 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 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 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 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 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 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吉林省评卷组高度认可的一份试卷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论据及说明如下: 评论:①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 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③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关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 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2012年题组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

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1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小论文汇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完整word版,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一41题范例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范例 答案范例一: 主题: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影响中西方社会发展。 论证: ①政治: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闭关锁国,开始遭到西方侵略;西方以英国为代表的新秀国家开始在亚洲、美洲开展殖民活动,建立殖民统治;②经济:中国仍以传统农产品茶叶赚取美洲白银,说明仍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体;西方向外扩张寻求手工业品市场、原料与资本,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③国际交往:中国主要只与邻国交往,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方国家开放远航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地区进行全方位交往; 总结: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改革进步;而封建的中国成为西方侵略对象,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答案范例二: 主题:14-17世纪中西方都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论证:①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表现女主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明末李贽抨击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明清之际三先生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一部反封建的现实主义作品等,这些均表现出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②西方:这时期正处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产生不少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如薄加丘《十日谈》歌颂本能的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歌颂高雅的人,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冲击宗教控制的地心日等,他们都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总结:这时期中西方的文学作品及思想家的主张都表明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而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对封建专制提出了挑战。(但是因为中西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在中国未形成思想解放运动,而在西方形成思想解放运动,并表明资产阶级文化诞生。) 答案范例三:

历史上重大改革(规律性总结+知识梳理+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推荐文档

第一篇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 正常运转而设 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 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 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商鞅变 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 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戊戌变法:清朝 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或民 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 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俄国:赫尔岑等人的 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 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 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 (二)改革内容(措施)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 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 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 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 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 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 革。。 (1)成功的改革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中国:齐国管仲改革、 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2011-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汇编(含参考答案)

2011-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汇编(含参考答案)

2011-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汇编(含参考答案) 整理:王远鹏 2011年题组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

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崛起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归结出材料中的观点,参考观点有:殖民扩张说,科技促进说,文明扩张说等等,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即可。做到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参考答案】 例一:5—6分 观点:西方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内因。

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必修

2015——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分封制、宗法制)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2017·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 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可知同一件事有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说法,所以答案选B。A与C、D说法太过绝对。 考点:史学常识 2、(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 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从题目可知考察的分封制起到的作用,把贵族分封到地方,应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交流,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秦朝开始)和贵族世袭(血缘关系),所以B、D排除;C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3、(2017·全国Ⅰ卷·25)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B 解析:从表中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目增多,可判断出中央的势力有所增强,这就有助于解决边疆问题,所以答案选B.A、B材料无法体现;(A王国问题在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得以解决;B材料涉及的是地方)D、区域应该是缩小。 考点:汉代的政治制度 4、(2017·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2011—2016高考历史_全国卷41题(观点、小论文)汇编

全真训练(一)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全真训练(二)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41题——论证题汇总

四、论证题: 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 (1)历史阐释题: 观点提炼+阐释说明。如2014年全国Ⅰ卷;2016全国Ⅰ卷 (2)历史探讨题: 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③提升小结 (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四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我的观点“若何”(怎么样) 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④提升小结 近年来,小论文性开放性试题的高考评分“采用solo评分和采分点评分相结合的办法,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因此,“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例1(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41题.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例2(2014全国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答案】答案要点: 修改建议:1.增加民国政府的抗日的内容 2.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 修改理由:1960年的教材深深烙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观念,忽视了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作用。该教材是革命史观的产物。应该客观的看待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积极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注意: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答案一: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答案二:建议: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目 理由: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摈弃前嫌,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共同抗战的局面,这是抗战最终胜利的基础;原有目录明显缺少此项内容,这有可能导致抗战的过程不完整、不全面、不真实。

历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自动保存的)

201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部分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历史41题汇编

(2016新课标三卷)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图9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16新课标二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6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2016新课标一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6佛山市质检一)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 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历史解释。 (2016广州市零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第一阶段,在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文化形象中不断美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第二阶段,从启蒙运动后期到帝国主义时代,在启蒙哲学背景下,悠久的中国历史则因为其停滞变成一种具有反面的、否定性意义的野蛮特征。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文化形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认识展开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历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汇编(含答案)

历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汇编(含解析答案)2019年全国卷一(材料分析题) 41.(2019·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2018年全国卷一(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011—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小论文汇编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推荐-高三历史高考41题专题训练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全国卷41题题型) 1.(2015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2015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3.(2014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4.(2014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 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 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2013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历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

2001 13.宋代教育的特点是() A.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C.学校教育未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B.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D.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2001 1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A.新式学堂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了科举制度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2001 15.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人 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2001 16.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2001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2001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 2001 1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 2001 20.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2001 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 2001 22.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 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2002 15.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A.扬州B.泉州 C.明州 D.广州 2002 16.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D.理藩司 2002 17.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了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 ①《缀术》②唐乐③熬糖法④班田制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③④ 2002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2 19.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2002 20.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直接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A.美西战争B.普法战争C.拿破仑战争D.意埃战争 2002 2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02 22.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002 2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2002 2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

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