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word格式编辑

目录

1概述 (1)

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 (1)

1.2 白皮书状态 (2)

2MEC驱动力及挑战分析 (3)

2.1 行业及市场发展需求 (3)

2.1.1业务及技术驱动 (3)

2.1.2商业及产业驱动 (5)

2.2 电信运营商网络挑战分析 (6)

2.2.1竖井式网络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6)

2.2.2ICT融合驱动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 (7)

3中国联通MEC平台能力和应用需求 (8)

3.1 MEC平台能力需求 (8)

3.1.1业务域 (8)

3.1.2管理域 (9)

3.2 MEC典型应用需求 (10)

4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策略 (14)

4.1 LTE网络MEC组网架构 (14)

4.2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方案 (14)

4.2.1部署位置 (14)

4.2.2计费方案 (16)

4.3 MEC部署存在的问题分析 (16)

5MEC技术演进路线及规划 (17)

5.1 面向5G网络的MEC关键技术演进 (17)

5.1.1流量疏导方案 (17)

5.1.2业务连续性方案 (18)

5.1.3智能感知与优化方案 (18)

5.2 中国联通MEC组网架构演进 (19)

5.3 中国联通5G网络MEC部署规划 (21)

6总结和展望 (23)

word格式编辑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1 概述

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数字化信息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5G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连接人和万物,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5G包括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 (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其中,eMBB聚焦对带宽有极高需求的业务,例如高清视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生活的需求;mMTC聚焦对连接密度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社会的需求;uRLLC 聚焦对时延极其敏感的业务,例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工业的需求。ID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而到2018年,就将有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ess Edge Computing,MEC)是在靠近人、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在3GPP R15中,基于服务化架构,5G协议模块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用,为构建边缘网络提供了技术标准,从而使得MEC可以按需、分场景灵活部署在无线接入云、边缘云或者汇聚云。MEC 可为移动运营商提供以下价值:

?通过对4K/8K、VR/AR等高带宽业务的本地分流,降低对核心网络及骨干传输网络的占用,有效提升运营商网络的利用率;

?通过内容与计算能力的下沉,运营商网络将有效支撑未来时延敏感型业务(车联网、远程控制等)以及大计算和高处理能力需求的业务(视频监控与分析等),助力运营商实现从连接管道向信息化服务使能平台的转型;

?MEC作为边缘云计算环境和网络能力开放平台,将为运营商构建网络边缘生态奠定基础。

MEC虽然是5G网络的使能技术,但由于架构及平台的开放性,MEC亦可在现阶段部署于LTE网络,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2017年6月,中国联通携手诺基亚、腾讯、INTEL首次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成功搭建网络边缘云系统,。利用LTE现网验证了基于MEC的多角度视频直播和主播互动业务。测试数据表明,场馆内直播时延仅有0.5秒,相比时延大于30秒的传统互联网直播方式,大幅度改善了用户的实时观看体验,也为中国联通面向5G网络的智能场馆解决方案推广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白皮书基于5G业务需求及MEC产业进展,定义了中国联通对MEC平台能力和应用场景的需求,给出了中国联通4G网络MEC部署策略建议,及面向5G网络的演进规划。我们期望与产业各界共同探讨MEC商业合作模式,共建网络边缘生态,全面推动5G业务的蓬勃发展。

1.2 白皮书状态

本白皮书为1.0版本,虽然还不够全面,并可能存在需要继续修订的地方,但仍希望这一版本的发布能对产业界有所帮助。随着MEC技术标准的冻结及5G试商用网络的部署,新的研究内容可能会被加入到后续版本中,欢迎各界同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 MEC驱动力及挑战分析

2.1 行业及市场发展需求

2.1.1业务及技术驱动

(1)业务驱动

LTE网络的设计目标及用途十分单一,即以尽可能高的无线速率交付高速移动宽带服务,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5G业务将呈现出需

求多样性的特点。如图2.1所示,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

(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一方面,5G将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VR和AR等更加身临

其境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另一方面,5G将以智慧城市、

智能家居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预计千亿量级的设备将接

入5G网络。此外,5G还将以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等优势,与车联网、工业

互联网、移动医疗、能源等垂直行业应用相结合。总体上看,5G业务的多样性

决定了5G网络有能力支持极速移动超大宽带、物联网海量连接、超可靠超低时

延连接的需求,同时提供一个更灵活、更智能、可编程、可拓展的网络,以应对

新业务和新应用。

图2.1 5G三大应用场景

在5G网络高容量热点场景中,用户体验速率达1Gbit/s,峰值速率达10Gbit/s,流量密度达10Tbit/s每平方千米以上。例如,高清视频、智慧城市、B2B业务等

对宽带接入需求是几十到数百Mbit/s,而4K视频、3D视频、AR、VR等对网络

带宽的要求高达几十Gbit/s,这将对无线回传网络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将

业务向网络边缘尽可能下沉(例如,边缘云数据中心或更靠近基站侧),以实现

业务的本地分流。此外,在5G uRLLC低时延场景中,所期望的端到端时延在毫秒数量级上(目前LTE网络端到端传输时延和业务处理时延在50ms以上),这也需要将业务下沉至网络边缘,以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业务转发带来的网络时延。MEC作为5G演进的关键技术,可以在更靠近客户的移动网络边缘提供云计算能力和IT服务的环境,具备超低时延、超大带宽、本地化、高实时性分析处理等特点,从而降低对核心网络及骨干传输网络的占用,并降低端到端时延。

(2)技术驱动

5G网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能移动网络能力的对外开放,实现业务面向平台化的运营。图2.2从四个维度构建了5G电信云架构,分别为虚拟化的网络功能(NFV)、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无线网络的云化(Cloud-RAN),以及自动管理与协同系统。NFV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解耦合,实现了网络功能和网管的虚拟化。SDN通过控制和业务的分离,实现了在数据中心和传输节点传输和控制资源的按需重分配,使网络具备可编程能力。Cloud RAN基于通用的IT硬件架构,通过集中化管理以及虚拟化的软件功能,提供面向移动业务的前传和回传网络。自动管理和协同系统通过业务和网络的全局协同,管理云网络业务的生命周期、优先级和服务品质。

图2.2 5G电信云架构逻辑图

云计算、NFV、SDN和ICT等技术催生了MEC的发展。MEC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基于IT通用硬件平台构建的MEC服务器,通过部署于无线基站内部或者无线接入网边缘的云计算设施(即边缘云)提供本地化的公有云服务,并可连接其他网络(如企业网)内部的私有云实现混合云服务。RAN的云化(Cloud-RAN)及虚拟化(V-RAN)为MEC的部署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例如,部署在一个零售中心的小型Cloud-RAN可以同时部署MEC功能来管理本地化的应用,使得应用、服务和内容在位置上更贴近终端用户。5G网络架构本身就是面向业务和用户的网络,通过网络切片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灵活编排和弹

性化资源管理,如uRLLC业务可以通过边缘网络切片来实现。

2.1.2商业及产业驱动

移动业务的快速增长和运营成本的压力倍增促使整个电信业寄希望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入,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利润、优化网络运营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面对eMBB的高流量和mMTC的海量连接,网络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网络拥塞的可能,并思考如何通过本地分析和处理的方式来减缓其对网络安全和业务回传的影响。企业客户也希望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客户更加有效、更加安全和更低时延的网络连接。内容与服务供应商也面临网络延时过大对用户体验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在某些应用中是至关重要且必须解决的。

另外,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应用和内容被移到云端,终端客户接入云端服务器的时延和带宽必须被优化,以保证消费者丰富多彩的应用和内容体验,而这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更紧密合作。这种合作很自然地导致应用/内容在更贴近客户的网络边缘进行部署。为此,MEC产业参与者正在积极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验证、测试和部署,着眼于降低网络时延、提高网络安全,同时提供更加敏捷的新功能开发和部署平台等,这些通力合作对提高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效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为了吸引更多参与者的加入以推动整个MEC产业发展,MEC产业标准化也在稳步推进中。从2014年10月MEC产业化标准组成立至今,已经有超过70家的标准化成员单位,涵盖了主流运营商、通信和网络设备供应商、IT/中间件厂商、软件厂商和OTT 应用厂商等,几乎包括了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成员单位共同提出并设计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掘了移动网络边缘计算的独特价值潜力。2016年4月3GPP SA2已经正式接受MEC为5G架构之关键技术。

MEC商业和产业的发展将得益于商业转型、技术演进和产业协作,最终这些努力将体现在越来越广泛的创新市场,比如智慧医疗、车联网、工业自动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游戏和IoT服务等领域。

MEC通过部署在RAN边缘的IT服务环境提供了基于位置的云计算能力和实时的内容信息。这种开放的IT服务环境将使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应用和服务集成到更多的供应商的MEC平台上,这种通用架构将促使更多创新的应用在更广领域进行快速部署,并给相关参与者提供更多的价值。终端用户通过MEC实时的网络连接和内容获取,可获得极速的个性化用户体验;移动运营商通过将MEC平台计算能力开放给第三方OTT提供商或者应用开发者,并提供服务给移动用户、企业和垂直行业,从而可以重新定义其在整个产业链中

的角色,带来新的收入和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并开拓新的市场机会;OTT 提供商和独立的应用开发商通过MEC开放标准的平台可以快速开发新的应用、缩短开发周期,为终端用户提供近乎零延时的极速体验。所有MEC价值链中的参与者最终将得益于MEC创造的市场环境,并通过覆盖众多行业的应用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

2.2 电信运营商网络挑战分析

2.2.1竖井式网络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行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面临千倍数据流量增长和千亿设备互联需求,传统的4G竖井化架构已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需求,正在向扁平化的端管云架构下演进。5G网络采用NFV和SDN 技术,进行网元功能的分解、抽象和重构,5G网络将形成由接入平面、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构成的IT化的新型扁平化平台,网络向控制功能集中化和转发功能分布化的趋势演进。转发面将专注于业务数据的路由转发、具有简单、稳定和高性能等特点,以满足未来海量移动流量的转发需求;控制面采用逻辑集中的方式实现统一的策略控制,保证灵活的移动流量调度和连接管理,集中部署的控制面通过移动流控制接口实现对转发面的可编程控制。

5G网络控制面和转发面的分离,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转发面网关设备可以采用分布式按需的部署方式,通过多元化、多级的业务流向从根本上解决4G网络竖井化单一业务流向造成的传输和核心网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控制平面的集中调度下,转发平面通过灵活的网关锚点、边缘内容与计算等技术实现端到端海量业务数据流的低时延、高带宽、均负载的传输,从而提升网内分组数据的承载效率与用户业务体验。

ETSI、3GPP、NGMN等5G组织已经将边缘计算作为5G架构的一部分,并开展了研究和标准化工作。边缘计算可驱动电信网络架构分布化,实现运营商业务本地化处理,提升网络数据处理效率,满足终端用户的极致体验,并满足垂直行业网络低时延、大流量、高安全性等诉求。例如,低时延的自动驾驶业务要求核心网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处理功能下沉到靠近接入网的边缘,以减少中间层级,实现低时延的业务处理;在需要大带宽的AR/VR视频播放场景中,需要把视频缓存在靠近接入侧边缘的节点,以节省大量的传输带宽,提升网络处理效率;在需要通过视频加速提升用户体验,或者通过Toobar植入推送信息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MEC的开放平台快速集成第三方应用。

2.2.2ICT融合驱动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

移动互联网打破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围墙花园模式,OTT多种多样服务类型的快速出现以及相应业务量的急剧增长,促使移动通信网络逐渐管道化,运营商对用户的掌控力度将逐步减弱,沦为数据“哑管道”的趋势加剧,成为移动互联网中产值较低的环节。运营商当前以计数据流量为主的资费模式,相对于OTT 灵活的商业模式显得较为单一。在流量指数增长的MBB时代,运营商设备投资增长(正比于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剪刀差”日益明显。

电信运营商需把握ICT融合商机,从业务创新、平台整合、生态系统构建和商业模式摸索等多方面进行转型,实现从“流量红利”向“数字红利”进而向“信息红利”的转变。一方面,通过构建智能管道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可视、可管、可经营。运营商需对移动互联网流量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汇聚用户行为特征,采用控制策略,使管道产生附加值。此外,还需提炼高价值业务应用或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推送和推广,提升用户体验,引导用户行为,实现流量的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统一API接口打造业务使能平台,与OTT及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密切合作,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应用解决方案,增强用户粘性。

在ICT融合的浪潮中,构建统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以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为主要功能特征的服务能力,是电信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的必然选择。作为IT和CT融合的产物,MEC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利器,可助力运营商快速搭建起与OTT或应用开发商合作的桥梁。电信运营商不仅可以将MEC平台的存储、计算能力开放给应用开发商和内容提供商,为他们提供全新的业务开发环境及用户体验;也可以将无线侧eNB信息封装成各种服务(例如,RNIS、位置服务、带宽管理服务等),运行在MEC平台之上,开放给企业和垂直行业使用,从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实现网络价值的最大化。

3 中国联通MEC平台能力和应用需求

3.1 MEC平台能力需求

MEC虚拟化平台位于无线接入网与移动核心网之间,可利用无线基站内部或无线接入网边缘的云计算设施(边缘云)提供本地化的公有云服务,并能连接位于其它网络(如企业网)内部的私有云从而形成混合云。MEC平台基于特定的云计算系统(例如,OpenStack)提供虚拟化软件环境用以规划管理边缘云内的IT资源。第三方应用以虚拟机(VM)的形式部署于边缘云,能够通过统一的API,获取开放的无线网络能力。MEC平台由业务域及管理域构成。业务域用于支持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管理域负责对MEC平台的业务域进行管理。

3.1.1业务域

MEC平台的业务域包括数据平面(Data Plane,DP)和API使能。

1)数据平面:DP在无线接入网及核心网之间提供数据转发通路,实现数据流量的本地卸载,并为第三方业务主机提供网络虚拟化支持以及提供MEC平台内部各功能组件之间的数据转发。DP必须具备对GTP-U数据流的解析处理能力:在上行数据方向,DP应首先对来自基站的GTP分组进行解析,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转发。在下行数据方向,DP应将来自第三方业务的数据封装至正确的GTP 隧道,以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基站进行接收。此外,DP还需包括以下功能:?无线接入网可能引入IPsec,对回传线路上的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因此DP需要支持IPsec加解密功能;

?移动终端的运动可能导致其网络接入点位置的变化,从而引起业务会话中断,因此DP必须支持特定的转发能力以实现业务数据的连续传输;

?DP必须能够提供备份链路。当部分功能失效时,用户的业务数据仍可通过备份链路进行传输,从而避免网络中断。

2)A PI使能:API使能实现了无线网络能力向第三方应用的开放。不同的网络能力通过特定的API对外开放,对API的调用既可来自外部的第三方应用,也可来自MEC平台的内部功能。特定的网络能力被抽象为特定的API,其访问调用必须得到监控及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第三方才能获得可信的能力调用服务。从调用对象角度来看,API使能主要分为五类:面向无线接入设备(如eNB)的API;面向移动核心网设备(如S/P-GW)的API;面向运营商业务及运营支

撑系统(如BSS及OSS)的API;面向MEC平台内部组件(如DP)的API;

面向用户业务数据流(如DNS查询请求)的API。

API使能必须实现面向第三方应用的友好化及智能化,提升第三方的开发体验,使得网络能力能够得到快速便捷的调用,并保证网络可对外部调用请求进行高效智能的响应。如图3.1所示,中国联通致力于打造MEC统一API业务平台,标准化MP1、MM9等接口,为第三方应用提供统一的API,引领各设备厂商的MEC平台具备相同的平台开放能力,使得第三方应用商可以提供兼容部署的应用软件版本。

图3.1 中国联通MEC统一API业务平台

此外,API使能还应在支持网络能力开放方面保持足够的灵活性,随着网络功能的进一步丰富,可实现持续开放,而不必对第三方应用平台及网络系统自身进行复杂的改动。考虑到目前主流的在线应用主要基于Web框架实现。为便于第三方调用,API使能可被拆分为基于HTTP操作的逻辑资源,并嵌入特定的HTTP会话内随业务数据一起交付。第三方应用平台(如OTT)可基于已有的生产环境进行调用,无需修改自身平台架构及业务逻辑。

3.1.2管理域

管理域负责对MEC平台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平面控制,API使能控制,资源使用统计及第三方业务部署管理。一方面,管理域应支持运营商及第三方用户通过基于Web的控制面板手动选择和配置资源,或者提供API支持基于编程方式的选择和配置服务。另一方面,管理域可根据MEC平台的实际运行状况,基于预先设定的规则,对业务域进行动态实时控制。

1)数据平面控制:管理域需要对数据平面进行监控管理,从而保证MEC 平台在路由转发行为上的可控可管。

2)A PI使能控制:对API的调用必须经过管理域的授权才可进行。一方面,

第三方应用必须事先向管理域进行相关的API使能注册,才能调用该API。另一方面,管理域需要对特定API的安装进行许可,并监控其运行状态。

3)资源使用统计:包括IT资源使用统计,API调用统计及数据流量统计。

?IT资源使用统计指对第三方租用的虚拟主机进行IT资源用量(例如,CPU,内存)统计。

?API调用统计指对第三方调用API的情况进行统计,根据API类型的不同以及发起API调用的来源(即MEC平台内调用、MEC平台外调用)不同,按照不同规则(调用次数、订阅时间)进行统计。

?数据流量统计指对数据平面在本地导出的数据流量进行统计,具体形式包括离线统计,内容统计及实时统计。本白皮书4.2.2章节会对流量实时统计方案进行阐述。

4)I T基础资源管理:管理域通过虚拟机监控器对边缘云内的物理和虚拟IT 基础结构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资源规划部署,动态优化及业务编排,包括对边缘云的IT资源池(如计算能力,存储及网络等)进行管理,以及对虚拟化技术提供支持。

3.2 MEC典型应用需求

(1)移动视频QoS优化

目前LTE蜂窝网络所承载的视频内容和管道之间缺乏交互,用户体验很难达到最佳。一方面,由于无线侧信道和空口资源变化较快,难以动态调整应用层(HTTP/DASH)参数以适配无线信道的变化。同样,传统的TCP拥塞控制策略是针对有线环境设计的,也不能准确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另一方面,eNB对应用层内容不可知,无法为不同类型的业务动态进行无线资源的调度,也不能为同一类型业务的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的QoS,例如,eNB为每个在线视频用户分配相同的QCI、MBR和GBR。

图3.2 基于MEC平台实现视频跨层优化

MEC平台可以通过北向接口获取OTT视频业务的应用层及TCP层信息,也可以通过南向接口获取RAN侧无线信道等信息(RNIS、Location Service等),进一步通过双向跨层优化来提升用户的感知体验,从而实现运营商管道的智能化,如图3.2所示。

(2)移动CDN下沉

当前移动网的CDN系统一般部署在省级IDC机房,并非运行于移动网络内部,离移动用户较远,仍然需要占用大量的移动回传带宽,服务的“就近”程度尚不足以满足对时延和带宽更敏感的移动业务场景。如图3.3所示,运营商可以MEC平台内部部署边缘CDN系统,OTT以IaaS的方式租用边缘服务器节点存在自身的业务内容,并在自有的全局DNS系统将服务指向边缘CDN节点。

图3.3 基于MEC实现移动CDN下沉

(3)VR直播

在大型的电竞、球赛、F1赛车、演唱会等直播场景,用户对时延及沉浸式体验有较高的要求。如图3.4所示,MEC平台可实现VR视频源的本地映射和分发,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VR视频体验。并可通过多角度全景摄像头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角体验。例如,距离球场较远位置的球迷可以通过实时VR体验坐在VIP位置的观看感觉。另外,MEC的低时延、高带宽优势可避免在观看VR时因带宽和时延受限带来的眩晕感,并且可减少对回传资源的消耗。

图3.4 基于MEC平台实现VR直播

(4)增强现实(AR)

现有的AR解决方案中,用户需先下载安装巨大的APP来进行AR的体验,但手机的内存、电量和存储容量局限了AR的发展。如图3.5所示,MEC平台通过网络数据(如RAN侧反馈的Location 信息)确定用户位置,利用本地AR服务器提供实时的AR内容匹配计算和推送,实现本地实景和AR内容频道实时聚合,带给客户全新的独特用户体验。此外,通过本地位置相关的AR内容的快速灵活部署和发现,可构成MEC全新的就近内容提供和广告商业模式。

图3.5 基于MEC平台实现增强现实

(5)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

监控视频的回传流量通常比较大,但是大部分画面又都是静止不动或没有价值的。如图3.6所示,通过MEC平台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把监控画面有变化的事件和视频片段进行回传,并且把大量的价值不高的监控内容就地保存在MEC服务器上,从而节省传输资源,可有效地应用于车牌检测、防盗监控、机场安保等场景。

图3.6 基于MEC平台实现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

(6)V2X应用

5G网络对uRLLC场景下V2X的远程车检与控制时延要求为20ms,对自动驾驶时延要求为5ms,边缘计算是5G网络中降低时延的使能技术。如图3.7所示,通过LTE蜂窝网络和MEC车联平台的本地计算,在紧急情况时下发告警等辅助驾驶信息给车载单元OBU,相比现有网络延时,车到车时延可降低至20ms 以内大幅度减少车主反应时间,对挽救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通过MEC车联平台还可实现路径优化分析、行车与停车引导、安全辅助

信息推送,和区域车辆服务指引等。

图3.7 基于MEC平台实现LTE-V2X应用

(7)工业控制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使工业园区对无线通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多数厂区/园区通过WiFi进行无线接入。然后,WiFi在安全认证、抗干扰、信道利用率、QoS、业务连续性等方面无法进行保障,难以满足工业需求。如图3.8所示,结合蜂窝网络和MEC本地工业云平台,可在工业4.0时代实现机器和设备相关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和本地分流,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由于无需绕经传统核心网,MEC平台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本地实时处理和反馈,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时延短、带宽高等优势。

图3.8 基于MEC平台实现工业控制

4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策略

4.1 LTE网络MEC组网架构

在LTE网络中,MEC服务器有两种形态:1)作为基站的增强功能,通过软件升级或者新增版卡,与基站集成的的内置方式;2)作为独立设备,部署在基站后或网关后的外置方式。图4.1为中国联通LTE网络中典型的MEC端到端组网架构,MEC服务器位于基站与核心网之间,通过解析S1消息实现业务的分流。基站和核心网之间通常经过多个传输环:接入环、汇聚环、和核心环。根据业务类型、处理能力,网络规划等需求,将MEC部署于网络中的合适位置。

图4.1 LTE网络中MEC端到端组网架构图

MEC可以运行于物理平台或者虚拟化平台,提供诸如本地缓存,本地数据服务,以及业务优化等功能,也可以承载本地应用,这些业务的分流规则预先配置给MEC的分流模块,当用户面有业务数据报文时,MEC对报文的特征字段(例如IP五元组)进行解析,匹配预先配置的分流规则,如果能够匹配,则将业务流引导到对应的本地应用或者服务,如图4.1中的蓝色线条所示。此外,MEC对S1信令的解析是透明的,不会影响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信令过程,对于不属于MEC 本地服务的业务流,MEC将业务报文原封不动的透传给核心网。

4.2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方案

4.2.1部署位置

LTE的回传网络是相对封闭的,回传的业务流量通过隧道分级进行回传和汇聚,并由核心网统一处理后与APN网络内业务节点或者公网业务进行交互。LTE 网络回传的隧道使用有利于针对不同业务在回传过程中的QOS保障和安全策略机制。但是在日益凸显的本地化、区域化业务需求场景下,相对封闭的回传网络

为业务的端到端服务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回传网络能够为此类业务进行流量卸载。与此同时,新业务的部署也需要安全可靠的通用化平台。基于此,作为独立的设备,MEC服务器需要在不同场景下具备与现有回传网融合部署的能力,中国联通LTE网络中MEC典型的部署方式如图4.2所示。

图 4.2 MEC部署位置

1)边缘级:MEC部署于基站与回传网络之间,这种部署贴近基站(宏站、室分站或Small Cell站),可以部署在站点机房,也可随Cloud-BBU池部署在无线接入机房。该部署方式下,MEC覆盖基站个数较少,对传输的影响较小,回传链路时延最短,比较适合于本地CASH和CDN类业务。同时这种部署方式的覆盖性能与当前近端的传输相关性较大,需要综合评估覆盖需求与传输状况。此种场景下,MEC服务器多为L2组网方式,需要具备Bypass能力以保证系统异常时不中断业务,保证高可靠性。

2)区域级:MEC部署于汇聚环和接入环之间,此时需要将MEC部署于两环相接的传输设备的UNI接口,并将需要进行分流的基站流量疏导经过MEC。在这种场景下MEC覆盖面积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接入环上的基站,并且可以针对环上不同的基站选择性进行分流。这种覆盖方式覆盖面积较大,时延也比较低。但是需要针对待分流基站在传输设备上配置或者更新VRF关系。这种场景比较适合区域面积相对较大的场馆,厂矿等场景。

3)地区级:当MEC部署于汇聚核心层时,这种覆盖方式主要针对大面积分流业务,或者待覆盖范围存在接入环孤岛的情况,这种部署方式时延相比较其他两种方式较大,但是能够解决跨地域传输覆盖的问题。这种方式主要部署的业务为行业性业务或者公众性业务,同时也有利于核心侧的网络能力的开放。此种场景下,MEC服务器多为L3组网方式,需要修改对接网元的传输配置,确保消息能够发送到MEC服务器,当MEC服务器不可达时改选其他传输路径。

综上,不同位置的部署原则取决于业务部署的需求、覆盖面积的要求以及当

前网络的现状等综合因素。整体上需要在满足覆盖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靠近无线近端部署。

4.2.2计费方案

目前3GPP对于MEC计费相关接口尚没有明确的标准化建议。以本地分流为例,本白皮书仅给出S/P-GW与MEC联合计费方案,供中国联通在LTE网络中部署MEC时计费参考。

1)终端与移动网络之间建立IP-CAN会话,S/P-GW为IP-CAN承载分配Charging ID,并指示MEC计费模块进行本地流量计费。其中,指示消息中包含Charging ID、终端标识(包括IMSI、IP地址)、终端位置(如小区标识)等;

2)MEC计费模块接收指示消息,建立Charging ID与终端标识的绑定关系;

3)MEC计费模块周期性或由事件触发的对Charging ID绑定的终端按要求进行本地业务流量统计,并生成本地话单Local-CDR。其中,Local-CDR携带的信息包括本地区域标识、应用标识、流量信息(如使用时长、使用量)等;

4)MEC计费模块与CG之间传送Local-CDR。CG根据Charging ID和S/P-GW地址,对于相同终端的话单进行合并处理。

在CG合并后的话单中,包括通过S/P-GW出局的远端业务流量和MEC本地流量。基于终端和边缘应用两个统计维度,BOSS系统可以实现针对MEC本地流量的计费功能。

4.3 MEC部署存在的问题分析

ETSI制定MEC标准时重点定义了功能,具体实现方面的定义并不完善,没有和网络中的3GPP网元建立标准接口,商业化和产业化中还存在下述挑战:

?计费:目前在现网应用中还未有完整的流量计费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通过MEC统计本地流量并上报,核心网侧新增节点(或者P-GW升级)负责生成话单并上报BOSS的方案;

?安全:MEC平台的安全是部署第三方应用的前提,包括物理端口隔离、逻辑端口隔离、防火墙安全控制以及接入控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合法监听:MEC部署时需考虑具备针对用户级的侦听监控等功能;

?移动性管理:尚未有经过充分验证的移动性方案,在切换场景下(MEC服务器之间)业务连续性需要保证。

5 MEC技术演进路线及规划

5.1 面向5G网络的MEC关键技术演进

5.1.1流量疏导方案

5G核心网可通过SMF灵活的会话管理机制,实现本地流量疏导。5G网络可采用“上行分类”功能和IPv6 Multi-Homing实现本地流量卸载。

1)上行分类(UL CL)方案:如图5.1所示,UL CL的增加、删除由SMF 依据切换过程中的终端位置决定,当终端移入MEC覆盖区域时,SMF通过N4接口对UPF增加UL CL功能和PDU Session Anchor完成本地流量通路的创建。SMF可以在一个PDU会话的数据路径上引入多个支持UL CL功能的UPF。PDU Session可以是IPv4或IPv6,UL CL通过识别业务流的传输特征信息实现分流。

图5.1“上行分类”方案

2)IPv6 Multi-Homing方案:如图5.2所示,Multi-Homing场景下通过对Branching Point的增加、删除完成对本地业务Anchor的创建,并完成分流功能。SMF通过N4接口对UPF功能进行控制。当会话为IPv6类型时通过Branching Point将需要分流的本地流量疏导到本地Anchor上。PDU session可以与多个IPv6前缀关联,提供多个IPv6 PDU锚点接入数据网络DN。

图5.2“IPv6 Multi-Homing”方案

5.1.2业务连续性方案

为了支持移动性下会话与业务的连续性,5G网络提供三种不同的SSC模式。

1)SSC Mode1:UE移动过程中,无论UE所采用何种接入技术,PDU会话建立时的Anchor UPF保持不变。这种模式类似于LTE网络中PDN锚点不变更的方式。此时UE IP不会发生变化。

2)SSC Mode2:当终端离开当前UPF的服务区域,网络会触发释放掉原有的PDU Session,指示UE立即建立与同一数据网络的新的PDU会话。建立新会话时,可以选择一个新的UPF作为PDU会话Anchor UPF,此时需要保证新建立的Session信息和原Session信息的UE IP相同。

3)SSC Mode3:当终端离开Anchor UPF的服务区域,保持原有的PDU Session及Anchor UPF,同时通过选择新的Anchor UPF,并在该Anchor UPF上建立新的PDU Session,此时UE同时拥有到2个Anchor UPF的PDU Session,最后释放掉原有的PDU Session,在这个过程中UE IP保持不变。

图5.3 5G网络会话与业务连续性示意图

根据运营商网络配置SSC模式选择策略,UE可以为一个应用或者一组应用选择合适的SSC模式。在该策略中,可以为所有应用配置一个默认SSC模式。如果UE没有为应用选择SSC模式,网络可以根据签约信息、本地配置和应用请求等,为该应用选择一个合适的SSC模式,以支撑边缘计算业务连续性。例如图5.3所示,UE移动到UPF1覆盖的区域内,5G核心网采用业务连续性SSC Mode1,并通过上行分类或IPV6 Multi-Homing的方式,保持本地分流业务的连续性。当UE移动到UPF2覆盖的区域内,5G核心网采用业务连续性SSC Mode3,将业务迁移到新的UPF2,业务不中断。当UE移动到MEC覆盖的区域之外,5G 核心网采用业务连续性SSC Mode2,业务中断或者通过Cloud接续。

5.1.3智能感知与优化方案

在5G网络中,MEC将与5G网络架构深度融合,其业务分流、策略控制、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正确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 配筋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 (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 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 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 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 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精心整理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纵筋的选筋规则 1)按照纵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间距计算确定边缘构件纵筋的允许根数范围; 2)按照纵筋的优选间距计算出优选纵筋根数(在根数范围内),根据该边缘构件需要的纵筋面积计算出纵筋直径规格,如果该规格在纵筋直径优选序列中且不小于最小构造直径要求则纵筋选配成功; 3)如果按优选间距未成功选配,则按纵筋直径优选序列进行选配。先对排在最前面的满足最小构 4)如果仍未配出,程序自动逐次增加两根纵筋并重选纵筋直径,直至能选配出箍筋或者纵筋根数达到构造最多根数。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选配不出来箍筋的情况。 5)如果有选配失败的情况,软件将标记为N/A(NotAvailable,不可用)。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箍筋的选筋规则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只对配箍提出了要求,非阴影区的箍筋需要墙身的竖向分布筋来固定,所以其位置需要尽量与墙身的竖向分布筋协调。同时为了尽量利用墙身的水平分布筋替代非阴影区的封闭箍,还需要考虑非阴影区的箍筋间距与墙身水平分布筋的直径、间距协调问题。 所以本软件在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箍筋的选筋中执行的是协调优选原则,具体来说: 1)非阴影区拉筋的水平间距(肢距)取200mm和相应墙身竖向分布筋间距的较小者,非阴影区长度200和竖向分布筋间距的较小者的整数倍且不小于计算值(参见04SG330P4); 2)如果墙身配筋强度等级和直径不小于边缘构件箍筋等级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墙身水平分布筋替代封闭箍筋。 3 注意:(优先级低) 4 显大于2 尽量是 5 6 条件, 的钢筋, 箍钢筋条件,则完全标记为等级直径@竖向间距。如下右图中的Ф8@100表示:非阴影区长度为600mm,采用一级直径为8mm的钢筋,竖向间距同阴影区箍筋的间距为100mm,水平间距同墙竖向分布筋间距为150mm。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可以由墙身水平筋替代非阴影区封闭箍钢筋,由设计方和施工单位判断,比如右图示意情况下还可以部分利用墙身水平筋替代非阴影区封闭箍钢筋。 边缘构件箍筋计入墙水平分布筋原则 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均可以选择考虑墙水平分布筋。 《高规》第7.2.15明确提出约束边缘构件可以考虑墙水平分布筋的。 图集11G101-1给出了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做法。

矩阵相关运算

1.2.10矩阵的迹 函数trace 格式b=trace (A) %返回矩阵A的迹,即A的对角线元素之和。 1.2.11矩阵和向量的范数 命令向量的范数 函数norm 格式n = norm(X) %X为向量,求欧几里德范数,即。 n = norm(X,inf) %求-范数,即。 n = norm(X,1) %求1-范数,即。 n = norm(X,-inf) %求向量X的元素的绝对值的最小值,即。 n = norm(X, p) %求p-范数,即,所以norm(X,2) = norm(X)。 命令矩阵的范数 函数norm 格式n = norm(A) %A为矩阵,求欧几里德范数,等于A的最大奇异值。 n = norm(A,1) %求A的列范数,等于A的列向量的1-范数的最大值。 n = norm(A,2) %求A的欧几里德范数,和norm(A)相同。 n = norm(A,inf) %求行范数,等于A的行向量的1-范数的最大值 即:max(sum(abs(A')))。 n = norm(A, 'fro' ) %求矩阵A的Frobenius范数, 即sqrt(sum(diag(A'*A))),不能用矩阵p-范数的定义来求。 命令范数的估计值 函数normest 格式nrm = normest(A) %矩阵A的2-范数(欧几里德范数)的估计值,相对误差小于 106。 nrm = normest(A,tol) %tol为指定相对误差 [nrm,count] = normest(…) %count给出计算估计值的迭代次数 1.2.12条件数 命令矩阵的条件数 函数cond 格式c = cond(X) %求X的2-范数的条件数,即X的最大奇异值和最小奇异值的商。 c = cond(X,p) %求p-范数的条件数,p的值可以是1、2、inf或者’fro’。 说明线性方程组AX=b的条件数是一个大于或者等于1的实数,用来衡量关于数据中的扰动,也就是A/或b对解X的灵敏度。一个差条件的方程组的条件数很大。条件数的定义为: 命令1-范数的条件数估计 函数condest 格式c = condest (A) %方阵A的1-范数的条件数的下界估值。 [c,v] = condest (A) %v为向量,满足,即norm(A*v,1) =norm(A,1)*norm(v,1)/c。 [c,v] = condest (A,t) %求上面的c和v,同时显示出关于计算的步骤信息。如果t=1,则计算的 每步都显示出来;如果t=-1,则给出商c/rcond(A)。 命令矩阵可逆的条件数估值 函数rcond 格式c = rcond(A) %对于差条件矩阵A来说,给出一个接近于0的数;对于好条件矩阵A, 则给出一个接近于1的数。 命令特征值的条件数 函数condeig

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报告

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 应用报告

目录 1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2) 2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实践 (98) 2.1行业基本情况及生产特点 (98) 2.2行业对工业互联网实施的业务需求 (98) 2.3细化应用场景一:大型离散制造智慧物联应用 (100) 2.4细化应用场景二:船舶工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应用 (103) 3 结语 (113) 3.1 发现 (114) 3.2 建议 (115) 3.3 展望 (115)

1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1.1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见图 1 所示。 图 1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其中,网络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将连接对象延 伸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可实现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全要素,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各环节的泛在深度互联,包括网络联接、标识解析、边缘计算等关键技 术。 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 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中平台技术是核心,承载 在平台之上的工业APP 技术是关键。 安全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保障,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增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识别 和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构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安全可信环境,保障工业智能化的实现。 新模式新业态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应用。我国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和模式创新,形成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 1.2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情况 网络与联接 在传统工业网络领域,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工厂自动化用以太网(EPA)、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WIA-PA)等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但在工业互联网整 体产业和技术方

边缘计算边缘云工业园区

边缘计算边缘云工业园区 解决方案 xxxxxxx 2xx年x月x 日

目录 1背景 (3) 2业务需求及网络演进趋势 (3) 2.1业务应用需求 (3) 2.2网络云化演进 (5) 3工业互联网场景 (6) 4设计方案 (7) 4.1整体设计 (7) 4.2网络设计 (8) 4.2.1无线连接 (9) 4.2.2有线连接 (10) 4.3业务管理设计 (11) 4.3.1虚拟机管理 (11) 4.3.2容器管理 (12) 4.3.3边缘裸机管理 (13) 4.4边缘云管理设计 (15) 5边缘计算产品Animbus Edge先进性 (16) 5.1多功能 (16) 5.2高可用 (16) 5.3高性能 (16) 6成本优势(设备、人员) (17) 6.1计算资源 (17) 6.2网络带宽 (17) 6.3人工成本 (17) 6.4接入成本 (18) 7工业边缘云演进的优势 (19) 8客户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8.1行业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案例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3解决方案总体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8.3.1技术创新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8.3.2技术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8.4功能与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8.5数据通信与全生命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8.6安全措施与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计算刘孝国

1.工程实例: 第一类:短肢墙的边缘构件 (一):构件信息 图一 横向墙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0.7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AS=873.(图一取为9) 竖向墙肢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1.850 墙分布筋间距(mm)SW=20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计算配筋为0 (二):边缘构件信息:

上部 中部 下部 图二 (三):配筋计算结果及过程 图二中,竖向墙肢上部(标注上部的地方)边缘构件配筋信息及计算过程: 第28号:约束边缘构件 抗震等级:3 楼层属性:加强层 竖向墙肢总长度1850,底部加强区三级短肢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1%(高规规定),墙宽300,所以整个墙肢的配筋为: 1850*300*1%=5550(cm2) 图二中间部分按照分布筋配筋(分布筋配筋率为0.25%): (1850-400-400)*300*0.25%=787.5 剩下的部分两边边缘构件按面积分配,两边面积相同 所以上部边缘构件配筋面积为: (5550-787.5)/2=2381.25(cm2)(包括竖向分布筋和阴影区纵筋?) 图中横向墙肢的配筋:从构件信息中知道AS=873 横向墙肢总长700,计算的时候,aa取40 (350-40)*300*0.25%=232.5 计算配筋+分布筋=873+232.5=1105.5 两边分布筋相等,下面也是232.5 图二下部第15号:约束边缘构件 楼层属性:加强层 由2个边缘构件合并而成

(1)纵筋原始数据: 阴影区面积(cm2):2700.0:(300*300+300*600=270000) 构造配筋率(%): 1.00 构造配筋(mm2):2700.00 计算配筋(mm2):3487.15 3487.15=下部配筋面积+分布筋面积+横向墙右侧配筋=2381+873+232.5 (2)纵筋当前结果: 采用最大构造配筋率的计算结果:3900.00 构造钢筋取值:采用求和后,再调整的算法(3900.00) 有效阴影区面积(cm2):3900.0 构造配筋(mm2):3900.00 计算配筋(mm2):4593.07(=3487.15+1105) 主筋配筋率(%): 1.18 第二类:转角加洞口的边缘构件 异形柱框剪的工程,6层,按照规范此工程是3级框架,2级剪力墙,底部一层加强区,构造配筋率0.008Ac和6Φ14中较大值,为其他部位的构造配筋为0.006Ac和6Φ12,那PKPM 里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率0.94怎么来的?

2.2 矩阵变换(PPT)

专题二 MATLAB矩阵处理 2.2 矩阵变换 ?对角阵 ?三角阵 ?矩阵的转置 ?矩阵的旋转 ?矩阵的翻转 ?矩阵求逆

1.对角阵 ?对角阵:只有对角线上有非零元素的矩阵。 ?数量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相等的对角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1的对角矩阵。

(1) 提取矩阵的对角线元素 ?diag(A):提取矩阵A主对角线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 ?diag(A,k):提取矩阵A第k条对角线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 矩阵的对角线:与主对角线平 行,往上为第1条、第2条、一 直到第n条对角线,往下为第- 1条、-2条、一直到-n条对角 线。主对角线为第0条对角线。

(2) 构造对角阵 ?diag(V):以向量 V为主对角线元素,产生对角矩阵。 ?diag(V,k):以向量 V为第k条对角线元素,产生对角矩阵。

例1 先建立5×5矩阵A ,然后将A 的第一行元素乘以1,第二行乘以2,…,第五行乘以5。 用一个对角阵左乘一个矩阵时,相当于用对角阵对角线的第1个元素乘以该矩阵的第一行,用对角阵对角线的第2个元素乘以该矩阵 的第二行,…,依此类推。 >> A=[7,0,1,0,5;3,5,7,4,1;4,0,3,0,2;1,1,9,2,3;1,8,5,2,9] A = 7 0 1 0 5 3 5 7 4 1 4 0 3 0 2 1 1 9 2 3 1 8 5 2 9 >> D=diag(1:5); >> D*A ans = 7 0 1 0 5 6 10 14 8 2 12 0 9 0 6 4 4 36 8 12 5 40 25 10 45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矩阵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对称矩阵中的元素关于主对角线对称,因此,让每一对对称元素a ij和a ji(i≠j)分配一个存储空间,则n2个元素压缩存储到n(n+1)/2个存储空间,能节约近一半的存储空间。 不失一般性,假设按“行优先顺序”存储下三角形(包括对角线)中的元素。 设用一维数组(向量)sa[0…n(n+1)/2]存储n阶对称矩阵,如图5-4所示。为了便于访问,必须找出矩阵A中的元素的下标值(i,j)和向量sa[k]的下标值k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i≧j:a i j在下三角形中,直接保存在sa中。a i j之前的i-1行共有元素个数:1+2+…+(i-1)=i?(i-1)/2 而在第i行上,a i j之前恰有j-1个元素,因此,元素a i j保存在向量sa中时的下标值k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k=i?(i-1)/2+j-1 i≧j 若i

以主对角线划分,三角矩阵有上三角和下三角两种。 上三角矩阵的下三角(不包括主对角线)中的元素均为常数c(一般为0)。下三角矩阵正好相反,它的主对角线上方均为常数,如图5-5所示。 三角矩阵中的重复元素c可共享一个存储空间,其余的元素正好有n(n+1)/2个,因此,三角矩阵可压缩存储到向量sa[0…n(n+1)/2]中,其中c存放在向量的第1个分量中。 上三角矩阵元素a i j保存在向量sa中时的下标值k与(i,j)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下三角矩阵元素a i j保存在向量sa中时的下标值k与(i,j)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3 对角矩阵 矩阵中,除了主对角线和主对角线上或下方若干条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外,其余元素皆为零。即所有的非零元素集中在以主对角线为了中心的带状区域中,如图5-6所示。 如上图三对角矩阵,非零元素仅出现在主对角(a i i,1≦i≦n)上、主对角线上的那条对角线(a i i+1,1≦i≦n-1) 、主对角线下的那条对角线上(a i+1 i,1≦i≦n-1)。显然,当| i-j |>1时,元素a ij=0。

中国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中国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目录 1.中国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需求与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2.边缘计算与5G的相互促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3.边缘电信云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中国移动对边缘计算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1.边缘计算的部署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2.面向全连接的算力平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 3.边缘计算技术体系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4.安全是边缘计算的关键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边缘计算PaaS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1.PaaS平台总体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2.边缘计算能力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3.边缘计算应用/能力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边缘计算IaaS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1.边缘计算IaaS的设计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2.边缘计算IaaS的多种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3.边缘计算IaaS关键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5.边缘计算硬件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面向边缘的服务器深度定制方案——OTII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2.边缘一体化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5.3.边缘计算网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6.构建产业生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1.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的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2.实验室产品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3.实验室资源与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4.应用与试验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7.倡议和愿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三节矩阵基本函数运算与矩阵元素的提取(第二章)

实验三 第三节矩阵基本函数运算与矩阵元素的提取(第二章)一、矩阵基本函数运算 此运算是矩阵运算中最实用的部分,其基本命令如下: 命令集9 矩阵的大小、行列式、逆、特征值、秩、迹、范数size(A) 给出包含A的维数的一个行向量.在这个返回向量中的第一个元素是行数,随后是列数. [ m,n ]=size(A) 给出A的维数、m行数和n列数,即两个标量. length(x) 给出一个向量的长度,即x分量个数. sum(A) 若A是矩阵,给出一个行向量,其每个分量表示A相应的列和; 若A是向量,给出此向量的分量和. det(A) 求矩阵A的行列式. eig(A) 求包含矩阵A的特征值的向量. [X,D]=eig(A) 求包含矩阵A的特征值对应的对角阵D和以相应特征向 量为列的矩阵. inv(A)或A ^ (-1) 求矩阵A的逆矩阵. rank(A) 求矩阵A的秩. trace(A) 求矩阵A的迹(对角线元素之和). norm(A,1) 矩阵A的1—范数或列和范数,定义如下. norm(A,2) 矩阵A的2—范数. norm(A,inf) 矩阵A的∞—范数. norm(x,1) 向量x的1—范数或列和范数,定义如下. norm(x,2) 向量x的2—范数. norm(x,inf) 向量x的∞—范数.

范数定义如下: 设'12(,, ,)n x x x x =,()ij n m A a ?=,则相应范数定义如下 11 n i i x x ==∑ ;2x = ;max i i x x ∞ = 11 max n ij j i A a ==∑, 1 max n ij i j A a ∞ ==∑ , 2A'A i A λ=,其中为的最大特征值 二、矩阵元素的提取 在MATLAB 中还有利用已存在的矩阵建立新矩阵的命令.以下假设矩阵 A 是m ×n 的矩阵,x 是个有n 个元素的向量. 1. 对角阵与三角阵的生成 命令集10 diag(A) 生成一个由矩阵A 主对角线元素组成的列向量.主对角线总是 从矩阵左上角开始.对于方阵来说它结束于矩阵的右下角. diag(x) 生成一个n 维的方阵,它的主对角线元素值取自向量 x ,其余 元素的值都为0. diag(A , k) 生成一个由矩阵A 第k 条对角线的元素组成的列向量. k= 0为 主对角线;k< 0为下第k 对角线;k> 0为上第k 对角线. diag(x , k) 生成一个(n+ a b s (k) )×(n+ a b s (k) )维的矩阵,该矩阵的第k 条对角线元素取自向量x ,其余元素都为零.关于参数k 可参考 上个命令. triu(A) 生成一个和A 大小相同的上三角矩阵.该矩阵的主对角线及 以上元素取自A 中相应元素,其余元素都为零. triu(A , k) 生成一个和A 大小相同的上三角矩阵.该矩阵的第k 条对角线 及以上元素取自A 中相应元素,其余元素都为零. 命令t r i u ( A , 0 )等同于命令t r i u ( A ).

PKPM v3.1.6版本 结构 第八层2#号《 边缘构件手工结果校核 》

设计人员问题,为什么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率与手工验算不符? 刘孝国答复 第八层边缘构件信息校核如下:(为什么手算与电算不符) 底下这个边缘构件两墙肢信息输入如下: SATWE结果输入图形文件如下:

水平墙肢计算内力及配筋设计过程:

竖向墙肢计算内力及配筋设计过程:

查看边缘构件结果如下:

具体详细的核算过程: 由于属于四级构造边缘构件,按照高规7.2.16的要求构造配筋率应该为0.004Ac和4Φ12的大值(如果是底部加强部位墙体,应该为0.005Ac和4Φ12的大值).由于该墙肢不属于底部加强部位,应该取值0.004Ac和4Φ12的大值,但是由于在计算的时候勾选了按照“7.2.16-4的构造边缘构件的较高要求执行”,因此,两个墙肢的约束边缘构件结果应该为0.004Ac和4Φ12的大值。

两个边缘构件有重叠部分,应该考虑重叠部分的作用,考虑细部的计算结果调整如下: 由于水平向墙体实际为200*750,按照两个边缘构件长度为200*400,两个边缘构件组成的墙体长度为800,则按照全截面构造配筋为:800.(直径根数与配筋率取大,按照配筋率面积为:0.005*2*200*400=800cm2,按照直径根数控制的面积为:452,取值大800); 竖向墙体为200*1700,边缘构件的面积为:200*400,其配筋面积为直径根数数与配筋率取大,则竖向那个墙体的其中一个边缘构件的配筋为:452cm2(直径根数与配筋率取大,按照配筋率面积为:0.005**200*400=400,按照直径根数的控制面积为:452,取值大452).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版本2.0)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 2019年2月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联合牵头编写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研究院、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电子六所、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魏毅寅、李曙春、张萍、柴旭东、侯宝存、王飞、李国栋、朱虹、秦鹏、李云鹏、于文涛、邹萍、姜海森、谷牧、孙博雅、黄健、石伟、黄羿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续合元、石友康、李海花、黄颖、沈彬、张恒升、罗松、刘默、刘棣斐、田慧荣、李艺、杜霖、李南、刘棣斐、池程、田娟、陈洁、林欢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鹏、李栋、刘意杨、刘阳、张华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秦尧、李汉涛、张朝辉、王雨晨、彭炎、周亚灵、赵黎黎 海尔集团:陈录城、张维杰、王晓虎、任涛林、张海港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贺东东、王锦霞 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震、孙健、王志宏、张东、李洁、龚晟、张建雄、徐敏捷、程涛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陶耀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陈晓天、许冬勇、巫灵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陈维、王荣、张峰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刘松、张大江、刘欢、李俊平、胡鑫、杨国彦、刘宇航 清华大学:王建民、王晨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楚俊生、张博山、李斌、王继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曹志月、陆成长、高庆

矩阵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

矩阵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 1、矩阵的定义 一般而言,所谓矩阵就是由一组数的全体,在括号()内排列成m行n 列(横的称行,纵的称列)的一个数表,并称它为m×n阵。 矩阵通常是用大写字母A 、B …来表示。例如一个m 行n 列的矩阵可以简记为:,或 。即: (2-3) 的第一个注脚字母的元素,a,表为矩阵我们称(2-3A)式中的示矩阵的行数,第二个注脚字母j(j=1,2,…,n)表示矩阵的列数。 阶方阵,并用表示。当矩阵(a为时,则称n)的元素仅有一当m=n ij行或一列时,则称它为行矩阵或列矩阵。设两个矩阵,有相同的行数和相同的列数,而且它们的对应元素一一相等,即,则称该两矩阵相等,记为A=B。 2、三角形矩阵 由i=j的元素组成的对角线为主对角线,构成这个主对角线的元素称为主对角线元素。 如果在方阵中主对角线一侧的元素全为零,而另外一侧的元素不为零或不全为零,则该矩阵叫做三角形矩阵。例如,以下矩阵都是三角形矩阵: 。,,, 3、单位矩阵与零矩阵的元素不等于零,而其他元素全为零,如:中,如果只有在方阵

彼此如果在对角矩阵中所有的。可记为则称为对角矩阵,,则称为单位矩 阵。单位矩阵常用E来表示,即:都相等且均为1,如: 当矩阵中所有的元素都等于零时,叫做零矩阵,并用符号“0”来表示。 4、矩阵的加法 矩阵A=(a)和B=(b)相加时,必须要有相同的行数和列数。如以C=(c)ijm×nijnijm×表示矩阵A及B的和,则有:nm × 。即矩阵C的元素等于矩阵A和B式中:的对应元素之和。 由上述定义可知,矩阵的加法具有下列性质(设A、B、C都是m×n矩阵):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5、数与矩阵的乘法 ,其积均等于矩阵A中的所有元素都右乘矩阵我们定义用kA或左乘矩阵k之后所得的矩阵。 如:乘上 由上述定义可知,数与矩阵相乘具有下列性质:设A、B都是m×n矩阵,k、h为任意常数,则:(1)k(A+B)=kA+kB (2)(k+h)A=kA+hA (3)k(hA)=khA 6、矩阵的乘法 ,则只有在前者的列数等于后者的行数时才有意义。矩阵的元乘矩阵若矩阵的计算方法定义为第一个矩阵第i行的元素与第二个矩阵第j列元素对应乘积的和。素若:

约束边缘构件

1::关于约束边缘沿构件的长度lc是设计图籍的规定详见03G101-1 P49页(附图1),具体数值和抗震等级有关。具体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这个LC长度范围内钢筋配筋的增加 2:bw表示剪力墙的厚度,bf表示二相交剪力墙的另一边墙的厚度,hc和bc分别为约束边缘端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尺寸。 这些符号详见附图2 举报

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小应小于0.20%;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 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4.4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6.4.5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按本章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边缘计算参考架构

边缘计算参考架构2.0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联合发布 2017年11月

目录 目录2 一、迎接行业智能时代3 (一)行业智能时代已来3 (二)行业智能2.0面临的挑战4 (三)边缘计算使能行业智能2.05 (四)边缘计算产业化当前进展6 二、边缘计算6 (一)边缘计算概念7 (二)基本特点和属性7 (三)边缘计算CROSS价值7 (四)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8 三、边缘计算参考架构8 (一)模型驱动的参考架构8 (二)多视图呈现9 (三)概念视图10 1、边缘计算节点、开发框架与产品实现10 2、边缘计算领域模型11 (四)功能设计视图12 1、ECN12 2、业务Fabric16 3、联接计算Fabric16 4、开发服务框架(智能服务)18 5、部署运营服务框架(智能服务)19 6、管理服务20 7、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20 8、安全服务21 (五)部署视图23 四、ECC产业发展与商业实践24 (一)ECC产业发展总体概况24 1、ECC产业组织合作24 2、ECC标准组织合作24 (二)边缘计算的商业实践25 1、从理论到实践25 2、从水平到垂直25 3、从需求到实践,从实践到需求29

一、迎接行业智能时代 (一)行业智能时代已来 全球已经掀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支撑,智能化是目标。通过对人、物、环境、过程等对象进行数字化产生数据,通过网络化实现数据的价值流动,以数据为生产要素,通过智能化为各行业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智能化是以数据的智能分析为基础,从而实现智能决策和智能操作,并通过闭环实现业务流程的持续智能优化。 以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已经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用户画像等方面得到应用,在算法、模型、架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智能技术已经率先在制造、电力、交通、医疗、农业等行业开始应用,对智能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行业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行业智能分为1.0和2.0两个发展阶段: 1)行业智能1.0 行业智能1.0是面向市场线索、营销、采购、物流、售后等商业过程,将用户、应用和商业流程的行为和状态数字化,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场景感知,建立行业的信息图谱,为行业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源配置和服务。 行业智能1.0的快速发展得到了ICT创新技术的支撑,包括: ●泛在网络联接使能数据的快速流动; ●云计算按需提供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服务应对业务负载变化; ●大数据挖掘、分析和管理海量数据,提升企业的商业决策能力; ●算法+数据+算力,释放了行业智能的潜在价值。 2)行业智能2.0 面向产品规划、设计、制造、运营等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装备、工艺流程等已经逐步数字化和网络化,行业智能2.0已经具备了基础条件。这里所指的产品、装备具有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制造产线等,也包括能源、交通、农业、公共事业等行业提供服务时所依赖的资产,如电表、交通工具、农业机械、环境监测仪器等。 行业智能2.0需要达成如下目标: ●提升生产与服务过程敏捷性和协作性 ●提升资源共享和减少能耗 ●降低生产运行和运营不确定性 ●与行业智能1.0协作,建立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端到端行业智能。 行业智能2.0时代需要行业发生四个关键转变:

边缘构件计算方法分析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简图与边缘构件配筋结果相差很大的原因 ?根据《SATWE软件说明书》第92页的解释,剪 软件说书第的解释剪力墙阴影区的计算主筋的原则如下:

?以上原则可以看出,SATWE软件计算边缘构件阴影区面积时是按照单肢墙计算暗柱面积并进行影区面积时是按照单肢墙计算暗柱面积,并进行叠加得到的。 ?但经常有设计院的朋友提出,SATWE软件配筋简图中显示的配筋面积相加后与边缘构件配筋简图中显示的配筋面积相差甚远,边缘构件简图中显示的配筋面积往往比配筋简图中经相加后得到的大很多,不知为何?在此,本人拟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与广大设计人员探讨一下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计算过程。

?工程实例一工程实例 ?某剪力墙结构,第二层局部墙肢平面简图如下:

此段墙体抗震等级为三级。由于其位处底 部加强区,根据《抗震规范》表6.4.5-3,得到抗震等级为三级的剪力墙结构约束边缘构件最小 配筋率为001A 和6Φ14者之间的较大值配筋率为0.01Ac和6Φ14二者之间的较大值。 根据《高规》7.1.8 注1可知,此段L形墙 体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均小于8,程序判断 为短肢剪力墙并以白色外边线显示由此根据墙体2为短肢剪力墙,并以白色外边线显示。由此根据 《高规》7.2.2-5的规定,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竖 向钢筋的配筋率,三级不宜小于1.0%。 右图所示为SATWE软件计算的此段剪力墙 在配筋简图中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墙体 1一端暗柱配筋面积为14,墙体2为0。根据 墙体1 《SATWE说明书》中的解释,0表示此段墙体构造 配筋。 墙体1和2计算结果文本文件显示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