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月考测试卷

一、基础过关(16分)

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10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③无言独上西楼,。

④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⑤蒹葭苍苍,。所谓伊人,。

⑥白头搔更短,。

⑦ ,胡天八月即飞雪。

2、根据要求填写原句.(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

(2)《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情感的诗句,。

(3)同是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马说(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将文中空缺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标一处)。(1分)安求其能千里也?

5、解释加点的词(2分)

(1)执策而临之()(2)其真无马邪( )

6、翻译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7、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未能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办?(2分)

9、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写一段话,表现一个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不少于50字,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5分)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泠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山峦为晴雪所洗,,,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⑤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⑥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⑦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⑧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0、本语段选自,作者是(朝代)文学家袁宏道,

公安派的创始人。(2分)

11.填写文中空缺的内容:(2分),。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①泠光之乍出于匣()②红装而蹇者()

13.翻译句子:(4分)

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②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4. 本文作者写景善用比喻,而且贴切新奇。根据提示找出相关的比喻句,然后再作简要分析。(3分)

例句:

分析:

1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个句子?这段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主旨句:

心情:

<三>记承天寺夜游(13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16、本文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1分)

1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标一处,1分)盖竹柏影也。

1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

(1)相与步于庭中。相与:(2)念无与乐者。念: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0、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妙处。(2分)

21、文中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自称“闲人”?这样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3分)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又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