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

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

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注释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出征。

师:军队。

先帝:这里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而:表转折。

赏:受赏。

刑:受罚。

中道:中途。

崩殂(cu?):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此:这。

诚:确实,实在。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候。

然: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诚。

内: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士:将士。

忘身:奋不顾身。

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以: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恢:大。弘:大、宽。

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微薄。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义:适宜,恰当。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俱:全,都。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体:整体。

陟(zhi?):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i?):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为非作歹。

科:科条,法令。

及:和。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凭定。

刑:罚。

以: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

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i?)、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e?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i?):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i?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淑:善。

均:公平,平均。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为这,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a?ng)阵:指部队。

和睦:团结和谐。

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亲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认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猥(we?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奋激。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u?)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

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a?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

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o?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o?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出师表》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出:出征。 (3)师:军队。 (4)先帝:这里指刘备。 (5)创:开创,创立。 (6)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7)而:表转折。 (8)赏:受赏。 (9)刑:受罚。 (10)中道:中途。 (11)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12)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13)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14)此:这。 (15)诚:确实,实在。

《出师表》课下注释(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

《出师表》课下注释(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 ①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②【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③【崩殂】死。崩,古代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④【秋】时候。 ⑤【内】朝廷。 ⑥【外】这里指疆场。 ⑦【追】追念。 ⑧【殊遇】厚遇。 ⑨【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⑩【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展。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异同,这里指不同。?【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刑】罚。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郭之、费是侍中,董允是黄门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②【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③【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④【简拔】选拔。 ⑤【愚】我,谦称。 ⑥【咨】询问。 ⑦【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失。阙漏,缺失疏漏。 ⑧【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⑨【向宠】蜀将。吴蜀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唯向宠所部完整无损,诸葛亮认为他善于治军,临行将军事托付给他。 ⑩【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公平。 ?【督】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向宠曾为中部督。 ?【行阵】行伍,部队。 ?【先汉】即西汉。下文的“后汉”即东汉。 ?【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桓、灵】东汉的桓帝刘志(147-167年在位)和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

人教版初三上册出师表原文及其逐句对照翻译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原文与译文对照 (第一自然段)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ú); 先帝创建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先帝:指刘备。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敝,此诚 危急 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情况危急、 存亡之秋也。(判断句)然侍卫之臣 决定存亡的时刻。但是,侍奉守卫的大臣 (注释:益州:这里指蜀汉。秋:时。) 不懈于内,(不懈)(倒装句)忠志之士在宫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

士 忘身于外者,(忘身)(倒装句)盖追先帝之殊遇, 在外奋不顾身的原因,原来都是追念先帝的优待, 欲报之于陛下也。(判断句)诚宜开张圣听, 想报答它给陛下。(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 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段义: 1、提出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2、分析了当前的不利形势和有利形势。(用原文回答) (第二自然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

āng)否(pǐ)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 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 不应该(在宫中、府中有所)不同。如果有作坏事、触犯科条法令,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和忠心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不应该偏袒有私心, 使内外异法也 让宫廷中和朝廷上有不同的法规。 本段段义:提出第二条建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 (第三自然段)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此皆良实,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部编版九下第22课《出师表》课下注释

《出师表》课下注释 1.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2.崩殂:死。崩,古代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秋:时候。 4.内:朝廷。 5.外:这里指疆场 6.殊遇:厚遇。 7.追:追念。 8.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9.光:发扬光大。 10.恢弘:发扬,扩展。 11.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12.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13.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府中。 14.陟罚减否,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异同,这里指不同。 15.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16.刑:罚。 17.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18.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19.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20.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21.简拔:选拔。 22.愚:我,谦称 23.咨:询问。 24.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失。阙漏,缺失疏漏。 25.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26.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公平。 27.行:阵:行伍,部队。 28.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29.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30.贞良死节: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1.躬耕:亲身耕种。躬,亲自。 32.闻达:有名望,显贵。 33.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34.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35.枉屈:屈尊就卑。 36.感激:感奋激发。 37.驱驰:奔走效劳。 38.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39.尔来:自那时以来。40.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41.不效:未能奏效,不成功。 42.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43.奖:劝勉,鼓励 44.庶:表示期望。 45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跑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6.攘除:排除,铲除。 47.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考虑得失。损,减少。益,增加。 48.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49.告:祭告。 50.兴德之言:发扬皇上盛德的话。 51.慢:怠慢,疏忽。 52.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公布。 53.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诹,询问。 54.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55.涕零:流泪,落泪。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

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译文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译文 出师表介绍: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至于三国演义中的后出师表,并没有证实。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一遍通原文一句一译加注释,零基础学文言文。符合认知规律

23 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背景: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 (第一自然段)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 / 而中道崩殂。【译文】先帝创建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注释】 1.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33年在位。 2.崩殂(cú):指帝王之死。殂,死亡。 【原文】今 / 天下三分,益州/ 疲(pí)敝, 【译文】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国贫困衰弱, 【注释】 1.益州:这里指蜀汉。 【原文】此诚 / 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 【译文】这确实是情况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候。 现在仍用的成语:危急存亡(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原文】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倒装句) 【译文】但是,侍奉守卫的大臣在朝廷毫不懈怠, 【原文】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倒装句) 【译文】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奋不顾身的原因, 【原文】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判断句) 【译文】原来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的礼遇,想报答它给

陛下。 【赏析】分析了当前的不利形势和有利形势。 A:用原文回答:上文。 B:概括回答:不利形势: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有利形势:有侍卫之臣、忠志之士。 真题再现: 1.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表明当时的政治形势。 2. 文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句子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 【译文】(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注释: 1.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原文】恢弘志士之气; 【原文】发扬,扩展志士们的勇气, 【原文】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译文】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注释: 1.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2.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赏析】:提出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真题再现: 1.文中作者希望后主不要随意看清自己的句子:“不宜妄自菲薄” 2. 文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

第23课《出师表》重点字词和翻译梳理++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 知识点考点 1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 【考点】 [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 [崩殂]指帝王之死。崩:皇帝死亡;殂:读作cú,死亡。 [三分]指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疲弊]也作“疲敝”,疲乏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判断句,用助词“也”表示判断。译为: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诚:的确,确实。秋:时候。 2 【原文】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然而,侍从护卫的官员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奋不顾身,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礼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 【考点】 [……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表示。然:连词,表示转折,译为“然而”或“但是”。盖:连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句中有三个“状语后置句”,也叫介宾短语后置,即“于内”“于外”“于陛下”,“于”是介词,这里都译为“在”。 3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陛下)确实应该扩大皇上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扩展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主语“陛下”。宜:应该。“开张圣听”是动宾结构,“开张”是动词,意思是“扩大”,“圣听”是名词,意思是“皇上听闻”因此,如果直译,就是“扩大皇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也可译为“广泛听取意见”。注意古今异义:现代汉语中“开张”指商店等开始营业。 [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光:动词,发扬光大;遗德:遗留下来的美德。全句译为: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动词,发扬,扩展;气:志气。全句译为:扩展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注意:“恢弘”也作“恢宏”,有两个义项:一是形容词,意思是“宽阔,广大”,如气度恢弘;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如恢弘士气。课文中是采用第二个义项。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妄:随意地,胡乱地;菲薄:轻视,看不起。成语“妄自菲薄”出自本文,现在用来形容过分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课本注为“称引、譬喻”,说明“称”是指“称引”,“喻”是指“譬喻”。课本的解释不够通俗,“称引”是指“引证”,就是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而“譬喻”是“打比方”,就是用容易明白的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事物。因此,《辞源》把“引喻”解释为“援引例证以说明事理”。课本把“失义”解释为“不合道理”。这里的“失”是动词,意思是“丧失,失去”;“义”是名词,意思是“道理,适宜”。因此,课本把“引喻失义”通俗地译为“说话不恰当”。

九年级前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九年级前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出师表是语文课文中的必备文言文,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前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注释译文赏析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

《出师表》重点词句注释翻译

《出师表》重点词句注释翻译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崩殂:死。殂,帝王死亡。 (2)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3)菲薄:轻视 (4)恢弘:发扬扩大 (5)引喻适义:称引恰当 (6)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7)昭…..之理:显示治 (8)性行淑均:善,平 (9)倾颓:倾覆衰败 (10)倾覆:兵败 (11)布衣:平民 (12)躬耕:亲自。 (13)闻达:做官扬名 (14)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 (15)驱驰:奔走效劳 (16)夙夜:早晨 (17)不毛:不长草,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18)庶竭:希望 (19)鸳钝:劣马;刀刃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20)攘除:铲除。 (21)彰:表明,显扬。 (22)斟酌损(减少)益(增加):考虑 (23)慢:怠慢,疏忽 (24)以彰其咎:过失 (25)以咨源善道:询问 (26)雅言:正言 (27)临表涕零:面对眼泪 (28)危急存亡之秋:时 其他字词: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指品质低劣。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指极为仇恨。 开张古义:扩大。今:指商店、饭店等开业。 布衣古义:平民。今:粗布衣服。 感激古义: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感谢。 涕古义:眼泪。今:鼻涕。 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三顾茅庐: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裨 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 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如有做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之间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6、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猥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 庐来拜访我。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译文:希望陛下托付给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如果没有成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i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文: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深深追念先帝遗诏的旨意。

千古贤文《出师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值得背诵,再传千古

千古贤文《出师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值得背诵,再 传千古 戴建明 - 卧龙吟.mp34:29.036 来自古韵国学 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曾居隆中。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霜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234)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著有《诸葛亮集》。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1)而中道崩殂(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5),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6),盖追先帝之殊遇(7),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遗德(9),恢弘志士之气(10),不宜妄自菲薄(11),引喻失义(12),以寒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13),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4),不宜异同(1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6),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8),不宜

偏私(19),使内外异法也(20)。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2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4),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25),有所广益(26)。 将军向宠(27),性行淑均(28),晓畅军事(29),试用于昔日(30),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1)。愚以为营中之事(32),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33),优劣得所(3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7)。侍中、尚书、长史、参军(3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9),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0)。 臣本布衣(41),躬耕于南阳(4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3)。先帝不以臣卑鄙(44),猥自枉屈(4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6),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47)。后值倾覆(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49)。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0)。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1),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52),深入不毛(5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54),北定中原,庶竭驽钝(55),攘除奸凶(56),兴复汉室,还于旧都(5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58),进尽忠方,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59),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60),以彰其咎(61);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62),察纳雅言(63),深追先帝遗诏(64)。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65),不知所言。

出师表原文全篇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全篇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诸葛亮(新三国陆毅饰)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dé),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fěi)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jiàn)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jiǎn)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zhēn)酌(zhuó)损益,进尽忠言,则攸(yōu)之、祎(yī)、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tì)零,不知所云。 注释 出:出征。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出师表》原文译文注释

《出师表》原文译文注释 《出师表》 选自《汉魏六朝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江苏广陵古籍刊印1990年版)。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先帝:指刘备。 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益州:这里指蜀汉。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秋┃时┃指四季中的秋季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生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殊遇:优待、厚遇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 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做“恢宏”。 引喻失义:说话不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适当。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正义,意义 以光先帝遗德(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弘,发扬扩大) 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菲薄”带前置宾语“自”,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

《出师表》原文及其对照翻译

24、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原文与译文对照 (第一自然段)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译文】先帝创建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 【原文】而中道崩殂(cú); 【译文】就中途去世了。 (先帝:指刘备。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原文】今天下三分, 【译文】现在天下分成三国, 【原文】益州疲(pí)敝, 【译文】蜀国贫困衰弱,

【原文】此诚危急 【译文】这确实是情况危急、 【原文】存亡之秋也。(判断句)【译文】决定存亡的时刻。 (注释:益州:这里指蜀汉。秋:时。) 【原文】然侍卫之臣 【译文】但是,侍奉守卫的大臣 【原文】不懈于内,(不懈)(倒装句)【译文】在宫内毫不懈怠, 【原文】忠志之士 【译文】忠诚有志的将士 【原文】忘身于外者,(忘身)(倒装句)【译文】在外奋不顾身的原因, 【原文】盖追先帝之殊遇,【译文】原来都是追念先帝的优待,

【原文】欲报之于陛下也。(判断句)【译文】想报答它给陛下。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译文】(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原文】以光先帝遗德,【原文】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原文】恢弘志士之气; 【原文】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原文】不宜妄自菲薄, 【译文】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 【原文】引喻失义, 【译文】说话不恰当, 【原文】以塞(sè)忠谏之路也。【译文】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段义: 1、提出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2、分析了当前的不利形势和有利形势。(用原文回答) (第二自然段) 【原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 【原文】陟(zhì)罚臧(zāng)否(pǐ)【译文】奖惩功过、好坏, 【原文】不宜异同。【译文】不应该(在宫中、府中有所)不同。 【原文】若有作奸犯科 【译文】如果有作坏事、触犯科条法令, 【原文】及为忠善者,宜付【译文】和忠心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推荐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推荐五 篇] 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