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效率设计探讨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效率设计探讨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效率设计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住宅的设计与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标准层平面的设计更是关乎到住宅的居住舒适度、空间利用效率以及整体的美观性。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的效率设计。

一、平面设计理念

对于高层住宅来说,标准层平面设计首先需要遵循安全、舒适、经济和美观的原则。由于高层住宅楼层高度较高,设计时需要考虑消防疏散、结构安全等因素,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平面设计应注重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优化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二、空间布局

在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设计中,空间布局是关键。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平面效率,增加居住舒适度。设计时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规划,采用合适的空间布局形式,如“井”字形布局、中心式布局等。这些布局形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居住面积比例,同时确保住户的采光、通风等基本需求。

三、功能分区

标准层平面设计中,功能分区同样重要。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使住宅的各项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平面效率。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可以将住宅分为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服务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公共活动区包括客厅、餐厅等,私密休息区包括卧室、书房等,服务区包括厨房、卫生间等。在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确保各区域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

四、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的结构设计也是影响平面效率的重要因素。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体系、楼层高度等因素,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结构设计还应考虑抗震、抗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设备配置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中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如电梯、空调等。这些设备的配置对于提高平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时应根据楼层高度、住户数量等

因素,合理选择设备的型号和数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问题,为住户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六、景观设计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的景观设计也是影响平面效率的重要因素。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楼层高度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可以通过绿化、水景等手段,增加住宅的景观效果,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的效率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合理的平面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结构设计、设备配置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平面效率,增加居住舒适度,为住户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从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等方面入手,以符合时代发展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市民的居住需要。基 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方 案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前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住宅建筑日益增多,基于市场与时代的发展趋势,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必须从整体户型设计方面做到人性化、舒适化、合理化等要求,以满足业 主对高层建筑的要求。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需要以符合时代发展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社会资 源的分配,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建筑空间是要把简单的平面序列组合成一个整体,空 间不仅要容纳人,还要考虑不同的人在其中进行活动和社会交往。空间若要体现出它的价值 和意义,建筑设计中必须体现出其文化观念,也要结合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体现出时代和 民族的特征,并与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使一座建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建筑 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益,效益的核心是实用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2.1规范原则 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分为推荐性和强制性两种,我国建筑中更多使用强制性规范,设计人 员应根据法律和规定进行设计,如果设计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设计的后果则由设 计人员承担,这就导致很多设计人员在建筑事故发生时,用设计规范来洗脱自己责任。强制 性的设计规范不能使设计人员灵活的应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利于设计人员创造 性的发挥。 2.2安全原则 高层建筑设计应树立安全观念,充分重视建筑消防设计,从防、堵、灭、逃、救几个环 节进行综合考虑。不但注重单体建筑消防设施、通道、防护距离的设计,还要注重居住区消 防设施配套设计,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设计出安全、可靠、合理的消防系统。 2.3降低能耗原则。高层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还应考虑蕴含在建筑 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生产能耗低的 建筑材料,以及钢材、铝材这些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可持续的同时也一 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尽可能的选用地方性的材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 污染。 3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的分析

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要点 标题:深度剖析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要点 一、引言 高层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标准层平面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深度剖析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要点,探讨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概念 高层建筑是垂直城市发展的产物,其标准层平面设计是指在整栋建筑中重复出现的楼层平面布局。在实际设计中,标准层平面设计要考虑到空间利用、功能布局、结构安全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整栋建筑的高效运行和良好体验。 三、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要点 1. 空间利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空间浪费现象。 2. 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分布,确保功能之间的协调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3. 结构安全:考虑结构荷载和布置,确保楼层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交通组织:科学规划楼梯间、电梯及扶梯等交通组织设施的位置 和流线,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5. 绿色环保:合理配置绿化空间和采光条件,以达到节能环保的设 计要求。 四、对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是整栋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 一环。它不仅关乎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 用体验和舒适度。在进行标准层平面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五、总结与回顾 通过深度剖析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要点,我们重新认识到其 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合理的空间利用、功能布局、结构安全、交 通组织和绿色环保,是保证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质量的关键要点。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要点,以不断提升建筑 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至此,我们对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享,相信读者们对这一主题会有更全面、深刻和 灵活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要点的文章撰写,希望对您有所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效率设计探讨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效率设计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住宅的设计与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标准层平面的设计更是关乎到住宅的居住舒适度、空间利用效率以及整体的美观性。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的效率设计。 一、平面设计理念 对于高层住宅来说,标准层平面设计首先需要遵循安全、舒适、经济和美观的原则。由于高层住宅楼层高度较高,设计时需要考虑消防疏散、结构安全等因素,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平面设计应注重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优化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二、空间布局 在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设计中,空间布局是关键。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平面效率,增加居住舒适度。设计时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规划,采用合适的空间布局形式,如“井”字形布局、中心式布局等。这些布局形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居住面积比例,同时确保住户的采光、通风等基本需求。

三、功能分区 标准层平面设计中,功能分区同样重要。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使住宅的各项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平面效率。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可以将住宅分为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服务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公共活动区包括客厅、餐厅等,私密休息区包括卧室、书房等,服务区包括厨房、卫生间等。在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确保各区域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 四、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的结构设计也是影响平面效率的重要因素。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体系、楼层高度等因素,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结构设计还应考虑抗震、抗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设备配置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中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如电梯、空调等。这些设备的配置对于提高平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时应根据楼层高度、住户数量等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布置方式讨论815572527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布臵方式讨论 随着城市、人口、经济增长,土地资源或许未来要用寸土寸金来形容,而与之而来的是土地用地强度也将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利用珍稀的土地资源,尽善尽美的利用经济指标,尊重土地价值,是开发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解答需要在多方面进行研究,譬如定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标准层布臵、景观、结构、交通、新材料、节能、设计规范等等方面,以下简单就标准层平面布臵进行讨论。 标准层平面布臵分类 目前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类型按照平面形式,主要有井字型、蝶型、工字型、风车型、T字型、一字型等主要6种,其他还是有钻石型、L型等。井字型、蝶型、风车型一般为塔楼,而工字型、T字型、一字型不仅可做塔楼,也可应用于板楼。 井字型,早期高层住宅最常见的一种平面布局方式,一般为一梯八户。优点主要在于布局紧凑,柱网整齐,对裙楼及地下室布臵有利,住宅的实用率较高。缺点在于各户的朝向分配极为不均,而且各户之间视线干扰较多。蝶型相对前者更加活跃、有变化、较好地解决了户型朝向的问题,但是45度斜向问题,造成一些户型中厅房不规则、不方正,此外公摊面积变大了。工字型,在标准层面宽方面做了极大改进,是南方较常见的高层平面户型,户型优势比较突出,同时土地利用率也较高,公摊较少。主要缺陷在板楼中间套采光较差。风车型是通风采光较好,能兼顾各户厅房有较好的朝向,一般为一梯四户。T字型多为一梯三户,采光通风都不错,户型也相对比较方正,缺点在于南侧入户门厅较长,公摊较多。一字型较多应用于一梯二户住宅,是比较适合居住的物业,通风采光朝向均比较理想,一般在高档住宅或低密度小区中采用。 三种类型比较分析 因地区差异和居住习惯差异,杭州地区一般采用一字型,其他类型近阶段都比较少见,基本上为一梯四户,但随着用地强度提高,面宽进深比在逐步缩小,舒适度也降低了。例如钱江水晶城(图一)和金色蓝庭(图二),两者均为高层建筑,均为一梯四户,面宽基本在30米以上,立面平整,容易出效果,私密性很高,互不干扰。为解决中间套通风问题,都设臵了上下贯穿的天井。而一梯两户的高层基本上为高端住宅,标注层面积基本上在500㎡以上了,东方润园甚至达到了700㎡左右。 钱塘山水是中海地产进入杭城的开山之作,也给杭州地产带来了南派地产的新理念,其

平面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中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标准层的设计也受 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平面设计展开分析,并结合个人经验提 出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希望为关注高层建筑平面设计的人群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 现如今,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结构、技术三者进行结合,得出最为适合的设计方式。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其平面设计也受到了更多 人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平面设计展开分析。 1标准层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中,平面布置相同的楼层即为标准层。标准层在设计时其设计原则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1.1重复性原则 建筑标准层的通过竖向发展能够使高层建筑中多个楼层标准变得统一,所以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优先考虑标准层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整体 效果更加适用于高层建筑。在标准层的设计过程中,重复性设计原则是基础原则 之一,需要所有设计人员共同遵守。这种重复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完全、 部分重复这个角度来进行设计。其中完全重复的设计方式在高层建筑中最为常见,而且这种重复原则相较于部分重复设计会更加简单,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保证高 层建筑标准层的设计元素相同,但是这种设计方式也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设计的单调,而部分重复原则在设计过程中会采用一部分相同的设计元素,这种设计方式 虽然形式更为多变,但是相较于完全重复而言,其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更为低下。 1.2高效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高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在进行标准层设计时,高效性原 则的重要性也变得更加突出。在对标准层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空间利用率还是施工时的难易程度都需要设计师来考量,因此高效性 原则成了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设计原则。 1.3安全性原则 标准层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安全问题: (1)消防疏散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标准层通常会比较大,而且其中无论是人员还是管 线都会比较密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消防疏散时的安全问题,保证建 筑在出现火灾时能够第一时间将建筑内的人群疏散到安全地带中。在进行消防疏 散通道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在保证疏散路线简单的同时确保疏散标志的鲜明。以此来方便紧急情况下建筑内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疏散。此外,在室内设计时需要 保证两条及以上的疏散通道,以免在紧急时刻出现人员堵塞的情况。 (2)建筑材料的性能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等级的不同会导致建筑使用年限的浮动,在建筑的 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其结构还是材料质量都能影响到建筑的最终质量。所以在设 计过程中需要在确保建筑合理性的同时保证其设计时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这样才能让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我国,很多建筑往往不会完全 根据其使用年限来完成建筑维修以及建筑拆除。所以在进行标准层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安全性,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来适当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年限。 1.4经济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标准层的经济性是最主要的问题。在标准 层的设计过程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标准层的设计形式也会根据建筑的实际 用途而发生改变。对于标准层而言,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结合塔式、板式结构的 优点,长宽比较小的宽板式高层受到了更多设计人员的青睐。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入手,探讨其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标准层设计是核心环节之一。标准层设计是指将建筑空间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成不同的标准层,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在复合功能高层建筑中,标准层设计的研究更加重要。一个优秀的标准层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利用率,还能有效实现不同功能之间的融合和协调。 本文主要探讨了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划分,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还要注重标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不同标准层之间的顺畅沟通。要注重建筑空间的拓展性。在设计中,应考虑未来的拓展和改造需求,使得建筑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注重标准层设计的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为了支持本文的观点,我们以某实际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该项目是一

座集办公、商业和住宅于一体的复合功能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各种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类,然后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层设计方案。我们还注重了标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拓展性,使得整个建筑不仅能够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还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优秀的标准层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功能之间的融合和协调,提高建筑的利用率和可持续性。本文从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入手,探讨了其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际项目说明支持本文的观点。希望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复合功能的需求,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在城市景观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的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在回顾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的相关研究时,我们发现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空间利用、环境调节等方面。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研究角度单缺

浅谈高层商业建筑的标准层设计

浅谈高层商业建筑的标准层设计 宋扬 【摘要】综合性商业建筑,是现代城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建筑的类型,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层商业建筑标准层设计,探讨关于标准层设计的空间构成和功能组织,以及流线的研究分析和防火设计. 【期刊名称】《门窗》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2页(P97,99) 【关键词】高层建筑;商业建筑;标准层 【作者】宋扬 【作者单位】西安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1.1 高层商业建筑的定义与类型 1.1.1 高层商业建筑的定义。综合性商业建筑是由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组合起来的现代城市商业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综合性商业建筑的类型也在不断的丰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服务。 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

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1.1.2 高层商业建筑的类型。高层商业建筑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高层 商业旅馆建筑、高层商业住宅与公寓建筑、高层商业办公建筑、高层商业综合体建筑等。 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非常的复杂,而且对防火方面的设计也很注重,要求交通流线做到互相独立不交叉。 高层商业住宅与公寓建筑将居住和娱乐活动、商业充分结合在一起,空间尺度小、细节复杂,所以常用的设计手法为小中见大,由细部来体现灵活性。 高层商业办公建筑是常见的综合性商业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充分提高平面效率以及标准层办公的形态和尺度的设计把握。 高层商业综合体建筑,是体积较大的组群式的高层建筑,功能空间的组合在三种或者三种以上。最大限度满足了城市与建筑一体化发展趋势,会成为一种主流发展方向。 1.2 高层商业建筑的特征 1.2.1 高效节约。城市发展日益激增,导致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用地高度紧张。这时高层商业建筑就迅速的被接受并发展,由此缓解了人口和用地之间的压力。高层建筑也满足了现在的城市特点,使得城市空间高度集约和综合,也减少了许多市政投资。但是高层建筑的节约性在高度方面也是有限度的,高度过高的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和标准层设计中都需要充分的考虑朝向、通风和节约能源,从技术方面做到节约。 1.2.2 功能与空间丰富。在高层商业建筑中,竖向层叠以及功能聚集是最基本的 特征,高层建筑的竖向基本特征可以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地下层、裙楼、裙楼与塔楼的连接处和标准层部分。他们各自的功能空间各有不同: 地下层,地下部分最大的作用是集合车库、设备用房以及连接外部的交通空间这几

浅析超高层建筑设计方法

浅析超高层建筑设计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核心筒避难层 一、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房展和科技进步,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 之中。鉴于我之前参与的超高层项目和前辈们的经验分享,在此做出我自己对于 此类项目的分析与总结。 1. 参与设计案例参数对比 奥泰中心1#楼:公寓,单塔,容积率6.78,建筑面积12.7万,建筑高度 148m,标准层层高3.4m,标准层面积1038m2,避难层层高3.4m,电梯分区2区(70m/区),地下室高度3+5+7=12米 城市经纬:办公、公寓,双联塔,容积率14,建筑面积16.2万,建筑高度207m,标准层层高4.8m,标准层面积3600m2,避难层层高4.8m,3区(50-60/区),地下室高度6.6+4.5+4=15.1米 保华金融中心:办公,单塔+裙房,容积率12.2,建筑面积15万,建筑高度223m,标准层层高3.7m,标准层面积2700m2,避难层层高5.4m,2区(100- 128m/区),地下室高度6.9+6.9=13.8米 大连国贸中心:办公、公寓,单塔+裙房,建筑面积32.1万,建筑高度365m,标准层层高3.4m,标准层面积1038m2,避难层层高3.4m,4区(50-60/区)分 奇偶层,地下室高度3.5*4+3.7*2+5.1=26.1 由以上表格对比得出结论如下:

(1)无裙房的双连塔建筑容积率最高。(2)地上建筑高度越高,地下室越深。(3)地下室埋深=地上建筑高度/12~14。(4)避难层,两个避难层小于50米,结合电梯分区设置,同时是结构的加固或转换层,设备的机房层。(5)人防区域通常位于地下室底层。这种设计更容易满足设备管井和管线不穿人防区的要求,多层人防地下室也可以减少防护单元的个数,需要注意的是主要出入口的设计。 三、规划阶段 3.1融入城市肌理 根据地形环境及区域规划特点绘制平面规划方案,尤其应注意与城市景观轴线的对应关系、与城市干道交叉口的退让关系和建筑主入口与城市广场的关系。 3.2融入城市天际线 对周边500-800米内建筑进行建模分析,使得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周边建筑相互呼应,从城市主干道角度望去,形成一条和谐顺滑的天际线 3.3日照挡光 以《大连市规划建筑设计有关规定》修订版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作为规范依据,利用sunlight软件进行日照建模。保证新建超高层建筑建成后相邻住宅的卧室或起居室的主要采光窗日照时间不会低于现状日照时间。 3.4 交通分析 超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面积大,人员密集。办公大楼一般以解决上班时(8:30-9:30)进入客流为目标。酒店主要的交通模式时段是在客人入住(17:00-19:00)及退房(08:00-10:00)。保证以上时间段不同功能对应的车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不会引起相邻红绿灯的连续拥堵为此阶段交通设计的目标。 3.5 消防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标准化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标准化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 摘要:高层建筑结构标准化设计是建筑标准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实上,往往有好建筑方案设计,才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标准化设计。本文针对高层建 筑结构标准化设计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平面功能的标准化、立面剖面的标准化 等方面,从建筑设计角度进行优化,以期为结构标准化设计创造更有利设计条件,进而能实现更好的结构标准化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结构标准化设计 引言 高层建筑的结构标准化设计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实 现结构标准化,建筑全专业,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专业均 应该多站在结构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拿出一个异形的、千变万化的、毫 无规律的建筑方案设计让结构进行标准化设计。没有良好的建筑全专业努力,紧 靠结构专业往往只能优化而无法本质改变结构标准化程度。下面,本文将从建筑 设计的角度,提出一些结构标准化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应对。 1.高层建筑结构标准化设计的意义 1.1高层建筑中结构标准化的社会效益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类别,如能更大程度的实现结构标准化设计,让更多的结构构件可以在工厂内实现,同时更好的实现建筑的装配式,将有效降 低建筑能耗,降低社会资源的重复性浪费,有着极其巨大的社会效益。 1.2高层建筑中结构标准化的经济效益 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由于大部分情况会有标准层的做法,因此一旦实现标准 化结构设计,将会在建筑构建的标准化加工、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建筑装配式

施工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达到施工更加简洁快速、完成度更高更精准的施工效果,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建筑装配式建设,达到降低建筑总体造价的经济效益。 2.结构标准化处理中的若干问题 2.1建筑平面布局对于结构标准化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大量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标准化设计,然而落地效果差异极大,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建筑平面布局的形式,是一栋建筑其结构标准化设计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建筑平面如果是非对称式甚至异形的,其内部需要的功能空间差异性极大,那么对于结构标准化设计不仅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完成效果也会很差,可谓结构标准化设计出力不讨好。 因此,要完成良好的结构标准化设计,应在建筑平面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结构标准化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1.建筑平面布局应尽可能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这样在结构标准化设计时就能更好的实现大量的结构体系为对称体系、可重复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程度也就更高。2.建筑功能空间尽可能保持一致,形成模块化的功能空间,那么就会有大量的结构构件为重复构件,也能更好的达到结构标准化。 2.2建筑立面及剖面设计对于结构标准化的影响及对策 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构建的标准化无疑所占分量也及其巨大,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专业,如果各层功能空间差异较大,层高差异较大,立面参差不齐,都会为后续的结构标准化设计造成极大的设计难度。 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剖面设计中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应尽可能做到标准层各层结构层高保持一致性,这样各标准层的竖向结构构件就能够更好的实现标准化设计。2.尽可能的让更多的标准层其平面布局保持上下一致,这样能让更多的结构平面构件实现标准化设计。3.如果一定要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层高,不同的建筑平面功能布局,那么也应在建筑设计时,尽可能的将功能及层高一致的楼层集中在临近楼层,这样就能为结构标准化设计创造更好的设计条件。4.对于

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形状、规模与经济性研究

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形状、规模 与经济性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办公楼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城郊现代化科技型园区常客。本人最近接手深圳市平湖某大型科技集团的园区项目规划设计,甲方便要求以数据说明一般的高层办公楼标准层面积以多少较为合适,就此机会,笔者根据多年设计经验及部分参考资料,特此展开论述一下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形状、规模与经济性的关系。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面形状、平面规模、经济性 一、标准层形状与规划、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1、在标准层面积相当的情况下,结合《高层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圆形建筑占地最小,方形其次,矩形次之,异形建筑占地最大;现仅以圆形和L形建筑展开分析,其他建筑可同理类推。

图1 外墙周边长度与占地之间的关系 2、同样由《高层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两栋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米,可以推导出如下不同形体标准层建筑群体之间的占地关系:方形最小。 图2 建筑群与用地之间的关系 二、标准层形状与建筑单体、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1、周边系数越小的建筑(如圆形、方形),过道占用的公摊面积就越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圆形建筑的楼梯等核心筒的布置便捷性较差,且建筑难度比方形建筑大。

图3 标准层平面与面积过道之间的关系 2、在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面积一定的情形下,平面形状的不同(如方形、圆形、矩形、L形、T形等)引起建筑物的周边长不等。为描述这一性质,引入建筑物周边系数/值概念: K=L/A=标准层外墙周长/标准层建筑面积 显然,K(圆形)< K(方形)< K(矩形)< K(L形)< K(T 形) 因此,同样标准层面积条件下,周长系数越大,意味着外墙周边和外墙面积越大,直接导致墙身、基础和装修等方面单造价提高,尤其在当今的高档办公楼中,玻璃幕墙和石材使用较多,价格相差很大。 3、如果仅分析几种矩形平面的建筑物(图1),最优是A(K值最低),最差是E,两者差1.5倍。可见矩形平面作为标准层的高层办公建筑不宜采用长宽比过大的窄条形建筑。否则,将增加外墙面积,提高造价。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 摘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在逐渐加快,建筑设施的种类及数量呈直线上升 趋势,导致城市出现用地紧张的状况,为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现象,建筑设 计单位开始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等重新进行了优化设计,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功 能各异的高层建筑;通过高层建筑的优化设计来减少土地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各 项费用的支出;依据建筑设计总结的经验,进行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确保其设计的科学性,为高层建筑的后续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 关键词: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1、影响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的因素 1.1.法律法规影响因素 随着城乡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建设用地 需求不断增加,带来了城市土地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修改中,出现了城市CBD等高层、超高层建筑集中的区域,地块容积率及高度较高,有利 于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1.2、施工气候及环境影响因素 建筑所在地域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其建筑最终的施工效果,这是由于地域的 地质状况和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建筑施工的设计过程中,需对该 施工地点的场地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对其施工的地理位置及天气气候的状况 进行考量。要提升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的科学性,就需不断对建筑标准 层的平面使用功能、柱网布置、垂直交通系统、机电设计方案等的地域、气候适应性 进行探究,便于按照施工地点及地基的情况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考虑到须注重 其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受到各类场地因素的干扰,使得复合功能建筑的标准 层设计方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2、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 2.1、功能单元 标准层的功能单元的设计是复合功能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需提高对功能单元设计的重视程度。以前文所举项目为例,该复 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之中的功能单元可分成3个类型。(1)酒店单元,该单 元的设立是由众多个酒店小客房标准间构成的,所以酒店客房的开间等都会影响 到其标准层的空间设计情况,一般而言,星级数比较高的酒店其层高高度大约在3.5m左右,其客房的面积不小于36m2。(2)办公单元,办公单元的设计需要就 实际的办公需求进行方案的考量,找到其办公的特性,合理的安排整体的空间布局。(3)配套服务单元,需着重考虑的是服务空间的多样性,需预留相对多样的 室内空间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使用要求,同时该空间的开间、进深须在酒店、办公单 元的结构模数基础上进行设计、创造。对于3种不同功能单元,在满足平面基本使 用功能的同时,还应研究其不同的人员动线,并确定不同的层高以满足各自不同 的空间比例及使用要求。 2.1.2、外墙到核心筒距离设计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在设计时,需对外墙和核心筒之间的距离进行考量,通常情况下,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平面使用集中式的平面结构,让核

高层住宅建筑中的空间利用效率研究

高层住宅建筑中的空间利用效率研究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高层住宅建筑的兴起成为一种 必然趋势。然而,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如何合理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在高层住宅的 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需求,注重功能间的合理布局。比如,可以将厨房与餐厅相连,使得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合理设计储物空间,可以将收纳空间融入墙体、家具等元素中,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另外,高层住宅建筑中,应尽量减少公共空间的面积,将更多的空间用于住宅单元,以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效率。 其次,要在高层住宅的使用过程中,加强空间的灵活性。高层住宅中,可以采 用可移动隔断墙、折叠式家具等设计手法,使得空间能够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客厅可以通过移动隔断墙,实现与卧室的分隔与合并,既满足个人隐私的需求,又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此外,折叠式家具可以在需要时展开,提供额外的座椅,而在不需要时可以收起,节省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高层住宅的空间利用效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智能家居 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空间的利用更加方便、智能化。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居住者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例如通过手机控制窗帘的开关、灯光的调节等,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可以根据居住者的实际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照明等设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也为居住者创造了更加智能舒适的生活环境。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高层住宅的空间利用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文关怀。高层 住宅中的空间设计应该兼顾居住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高层住宅建筑中应设置公共休闲区域,让居住者有机会进行社交与休闲活动,促进

基于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正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因为超高层建筑可以将大部分建筑空间延伸到上层,从而大大节省土地资源,缓解城市中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由于一般超高层建筑都有一定的限额,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基于限额要求来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主要以某具有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工程为例,针对基于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标签:限额要求;超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策略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正逐渐趋向超大、超高及功能复杂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节省了土地资源、给人们带来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建筑使用空间,另一方面也對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工程的一切施工工作都需要依照建筑设计方案来进行开展,所以只有先保障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不但要遵循一般建筑设计原则,还必须要把控好限额要求。以下就以某具有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工程为例,来浅要谈谈基于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策略,仅供参考。 1、项目概况 某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位于某市商务中心区,地处各重要街道、广场、商业大厦及政府部门的中心交汇区,周边规划条件比较确定。本项目占地总面积约8800平方米,规模为15×104平方米,结构高度为228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2×104平方米,建筑共计48层,以办公用房为主。另外该项目还具有明确的限额要求。 2、设计难点分析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是体型巨大、规模较大、结构复杂、设备集中以及人员密集,所以超高层建筑工程也通常造价高、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在具有明确的限额要求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案比选,设计出兼具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的超高层建筑,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在超高层建筑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结构选型设计、标准层设计、垂直交通设计以及立面设计等等,并且这些不同方面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此设计起来十分复杂,一旦有任何一个方面的设计不够合理,均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品质和造价。 3、基于限额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策略 3.1结构选型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中结构占比较大,并且超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较多,常见

高层建筑标准层层高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标准层层高设计探讨 卓刚 【摘要】高层建筑标准层层高的确定是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难题.本文从高层建筑标准层层高构成的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工程中的实际经验,较深入地分析了梁高和设备系统等对层高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高层办公楼、高层旅馆和高层住宅标准层层高确定的方式方法.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10(000)002 【总页数】4页(P80-83) 【关键词】标准层;层高;净高;梁高;吊顶 【作者】卓刚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2+.2 高层建筑标准层层高指楼层结构面到结构面的高度,一般由本层楼面面层高度、房间净高、吊顶高度以及上层楼板结构厚度四部分组成。标准层层高与建筑标准、造价、规划控制高度、楼宇智能化程度以及设备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层高的研究对高层建筑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同功能房间的净高要求、结构构件高度、设备管线排列要求以及房间面积等都会

对层高产生影响。在种种影响标准层层高的因素中,房间的净高尺寸是决定层高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吊顶,第三种对层高影响较大的因素是采暖楼面和智能化楼面。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看,吊顶高度的设计较为复杂,是建筑师和设备工程师最为关心的问题;而楼地面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下面首先讨论这两方面的问题。 1 吊顶剖面透视 2 吊顶剖面示意 3 复合楼面体系 一、标准层吊顶高度的设计 一般吊顶内所要安排的设备管线很多,对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影响大,确定吊顶高度的基本原则是合理确定梁高、合理布置管线以及合理压缩吊顶内的空间高度。影响吊顶内空间高度的因素主要是相关结构主梁和空调、排烟设备和自动喷水消防管道(简称喷淋管)等,如图1~2所示。在结构跨度不大(即梁高较小)和管线不复杂的情况下,这一空间高度大约为0.9~1.1m;在结构跨度较 大(即梁高较大)和管线复杂(智能化办公楼)的情况下,吊顶要求略高,高度一般多在1.1m~1.6m 之间取值。不过,随着各类建筑设备及配件的发展,吊顶高 度将会逐渐减小。 1. 梁高的确定 我国高层建筑楼面大部分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梁高一般取跨度的 1/12~l/10,照这样计算:8m的柱距就需要0.67~0.8m的梁高,占去了吊顶的大部分空间。因此,要减少吊顶尺寸,首先要求优化结构设计,降低梁高尺寸,在层高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可参考下例的做法: 宁波鄞州商会大厦主体高27层,裙楼四层,建筑控制高度为99.9m,塔楼为矩形平面,框筒结构。建设方提出层高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00m不能超;27层不能减;装修后办公空间净高不能低于2.7m,因而标准层层高只能取3.5m,设计人

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

建筑c101 李晓辉108889

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出高层建筑的设计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我国大中城市土地价格一路飞涨,出现了不少的所谓地王。这就导致两种结果:开发商千方百计追求高容积率和房价的节节攀升。但是一方面开发商为了提高卖点也要求高品质的建筑和周围环境,从而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日益成为开发商的首选。 高层建筑的出现在保证容积率的基础上降低了建筑密度,从某种程度上说,高层建筑恰恰符合当前的节能减排的精神,是节能省地的一项重要的措施。由于高层建筑的平面相似,重复建筑面积巨大,如果对高层建筑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一则可节约土建成本,降低总造价;再则可节约资源,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进行探索和总结,

以指导以后的学习工作。 一、影响因素 同其他建筑形式一样,高层建筑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必然和周围环境进行着或多或少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也就是说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受到周围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设计出良好的方案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综合权衡利弊。 大体分来,影响高层建筑设计的因素可以粗略从影响平面和影响竖向两个方面来考虑。 1.影响平面的因素: 建筑标准层是建筑设计当中最常遇见的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