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

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1

施工要点:

(1)配备钻爆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由于开挖断面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相对工作量较大,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挖、出碴和相应的支护能力。

各工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务求配套。以缩短循环作业时间,合理采用平行交叉作业工序,提高施工进度。

(2)利用深孔爆破增加循环进尺,控制周边眼间距及角度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

(3)及时施做初期支护,摸清开挖面前方地质情况,及时准备好应急措施,围岩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

(4)有条件时采用导洞超前的开挖方法,合理组织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5)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80m。

(6)在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全断面开挖时,应加强辅助施工方法设计与检查,加强动态量测与监控。

施工图片: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开挖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次(或上、中、下三个断面)开挖,台阶间控制一定距离,采用同时并行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按台阶长短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甚至多台阶法。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⑴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⑵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

一般用在Ⅲ级围岩,也可用在隧道Ⅳ级围岩地段。

施工特点:

台阶开挖法可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相当的施工速度。

但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台阶开挖虽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但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

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台阶法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4

施工要点

(1)阶长度要适当。按台阶长度可分为长台阶(≥50m)、短台阶(5-50m)、微台阶(3-5m)三种。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台阶数量,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确定,微台阶法上台阶高度宜为2.5m。

(2)上台阶施作钢拱架时,采用扩大拱脚和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必要时施作临时仰拱。

(3)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下部开挖时要注意上部的稳定,根据稳定情况决定下部循环进尺。当岩体不稳定时需缩短进尺,必要时下台阶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

(4)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

(5)下台阶施工时要保证初支钢架整体顺接平直,螺栓连接牢靠。

(6)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70m,Ⅳ级围岩≤50m,二次衬砌及时施作。

施工图片:

开挖时应注意事项:

(1)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上是合为—个工作面进行同步掘进;长台阶基本上拉开,干扰较小;而短台阶干扰就较大,要注意作业组织。对于长度较短的隧道,可将上半断面贯通后,再进行下半断面施工。

(2)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若围岩稳定性较好,则可以分段顺序开挖;若围岩稳定性较差,则应缩短下部掘进循环进尺;若稳定性更差,则可以左右错开,或先拉中槽后挖边帮。

(3)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并按规定做初期支护。

(4)量测工作必须及时,以观察拱顶,拱脚和边墙中部位移值,当发现速率增大立即进行仰拱封闭。

3、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一般是将开挖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及下部台阶三部分。根据地质好坏将环形拱部断面分成一块或几块。先开挖上部导坑弧形断面留核心土平台,再开挖下部两侧边墙、中部核心土的隧道开挖方法。

适用条件:单线隧道Ⅳ~Ⅴ级围岩,也可用在双线隧道Ⅲ~Ⅳ级围岩地段。

施工特点:

1、环形开挖进尺宜为0.5-1.0m,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

2、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相邻钢架必须用钢筋连接,并应按施工要求设计施工锁角锚杆。

3、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短时,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

4、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再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6

施工要点:

(1)开挖前应在拱部进行超前支护、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0.5~1m不宜过长,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

(2)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设置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距拱部开挖面不超过15m。

(3)预留核心土面积大小根据围岩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和满足开挖面的稳定。

(4)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

(5)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副浇筑,距离掌子面≤70m。全断面衬砌时间根据监控量测稳定情况及时施作。

施工图片:

4、弧形导坑左右台阶错开开挖支护法

在隧道开挖工程中,在三个台阶上分七个工作面,以前后七个不同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然后分部及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小作业循环时间,逐步向纵深推进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一般适用于黄土地区隧道施工,也可用于其它Ⅲ-Ⅳ级围岩地段。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弧形导坑左右台阶错开开挖支护法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9

施工要点:

(1)施工中应遵循“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紧凑施工工序,精心组织。

(2)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的防排水系统工程,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在含有地下水的黄土层中施工时,洞内应施作良好的排水设施。

(3)台阶长度控制在3-5m,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配合锁脚锚杆封闭成环,初期支护钢架背后严禁出现空洞。

(4)工作面若有失稳现象,应及时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

(5)应及早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仰拱施工要尽量提前,防止大断面隧道边墙向内位移。

施工图片:

5、中隔壁法(CD法)

C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主要应用于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Ⅳ级围岩)地段。

施工特点:

相对于CRD与双侧壁导坑法而言,其具有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只有当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才考虑其它方法。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