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照阴影识图计算

光照阴影识图计算

光照阴影识图计算
光照阴影识图计算

“地球运动”考点精细扫描卷三

光照阴影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 .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 .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 .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 .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3、我国某地(21.5o N )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的上方修一雨棚(见右图3-2),为使冬至日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 A .1米 B .2米 C .1.4米 D .1.5米 北京(40°N )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3-3),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

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4-7题: 4.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 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 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A .23°26′ B .46°52′ C .66°34′ D .90°

5.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 A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 .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 .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 .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6.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 .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 .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 .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 A .吐鲁番 B .拉萨 C .海口 D .重庆 8.右图3-4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不可能的是: ( )

A .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

B .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C .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 .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某人在M 地用量角器测正午太阳高度。如图3-5所示,于格林尼治时间17

时40分测得∠α的全年最小值为22°,回9-10。

9. M 地的纬度位置是-----------------------------( )

A .69.5°N

B .11.5°S

C .45.5°N

D .45.5°S 10. M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 乳畜业 B. 大牧场畜牧业

C. 热带种植园农业

D. 游牧业

11.图中MC MD 分别为旗杆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求该地的纬度:

A. 15°37′20″N B . 46°52′N C.50°56′40″N D . 50°56′40″S

已知P 地日影最短时世界时为15时。图3-7为P 地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P 地由①状态到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短的时间可能是6个月整 B .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长的时间可能是7个月左右 C .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 地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加

D .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 地始终昼长夜短

13.下列四城市中,与P 地最近的是( )

A .墨西哥城

B .巴西利亚

C .利雅得

D .达累斯萨拉姆

如图3-8,图中实线交点O 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 为纬线,OQ 为经线,回答14—16题。

14.若图中虚线PQL 为O 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 ( ) A .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 .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 .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 .一年最冷的季节

图3-6

图3-7

15.若图中虚线PQL 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时O 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

B .此时O 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C .P 、O 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D

.P 、Q 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16.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 A .O 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B .O 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地 C .O 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 D .O 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P 、L 位于沿海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竿长2米。右图3-1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17~18。

17.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该学校大约位于

A .21.5°N

B .21.5°S

C .45°N

D .45°S

影响楼房底层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距离。 日照间距一般用H : D 来表示(H :前排住宅高度;D :前后排之间的距离)。图3-2表示上海市冬至日楼房底层住宅日照时间与住宅朝向、日照间距关系。读图回答19-20题。

193小时,住宅小区内坐北

朝南的6层住宅楼(高度为18米)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 A .18.0米 B .21.6米 C .25.2米 D .28.8米 20.上海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满足日照标准的条件下,最经济的做法是( ) A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平行 B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垂直 C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成35°夹角 D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成55°夹角

图4是某地区朝正南的楼房(10米高)连续一年多正午及影长度变化图。(tan84°≈9.5 tan45°=1,tan36°≈0.7) 读图回答21-22题。

21.某退休教师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万、以便规划栽植的种类,应选择土图中哪日正午时刻去观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3-9

22.选择这一天去观察,屋影在一天内发生的变化情况下 列最可能符合的是

23.若房屋附近有一条河流,其流量大小与房屋正午影长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 .122.5°E ,21°34ˊN B .120°E ,45°N

C .117.5°E ,21°34ˊN

D .120°

E ,23°26ˊN

25.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A .4月4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7月5日前后

D .9月9日前后 读右图3-14,回答26—27题。

26.观测点a 的地方时21:00时,a 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方向:(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27.从观测点a 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

国的地理现象与之吻合的是:( )

A .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B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C .黑龙江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D .湘.鄂.皖.赣商品粮基地晚稻收割季节

3-11

图3-14

下右图 是甲、乙、丙、丁四地天文爱好者所测绘的正午杆影长度及杆影朝向一年中变化曲线。各地杆长相等。据图回答28---29题。

28.春分日何地天文爱好者测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9.一年中,四地实际日照时数可能最多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二、综合题30.我省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于3月20日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活动过程如下:①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竿,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度(设为b )。 ②以标杆所插点(图中O 点)为圆心,于上午9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

③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 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 点;将A 、B 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 ,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 。

④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 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设为T ,单位为小时),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度(设为a )。根据上述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完成这一测定任务的主要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请写出计算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表达式。 正午太阳高度=

(3)写出计算当地经度的表达式。 当地经度=

(4)写出计算当地纬度的表达式。 当地纬度=

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

30.(8分)(1)(2分)标竿、尺、绳、钟表等。

(2)(2分)arctan b/a

(3)(2分)120°+(12—T)x 15(4)(2分)90°— arctan b/a

光照图的判读和时间的计算

光照图的判读和时间的计算一、选择题 2008年7月11日“雪龙号”启程执行中国第3次北极科 考任务,右图甲是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科考站,回答1一2题。 1.甲地的极夜期长达( ) A. 130 天左右 B. 100 天左右 C. 50 天左右 D. 20 天左右 2.北京日出时间为 6:00,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 A. 12 小时 B. 14 小时 C. 16 小时 D. 18 小时 图示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登长度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右图五地中( ) 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 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右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5一6题。 5. 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6.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下图是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 线。下图1反映的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年变化。图2反映的是位于北半球的 乙地在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

图回答7一8题。 7.甲地在一年中的最大太阳高度是( ) A. 73.5° B. 60° C. 68. 5° D. 53° 8.乙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75. 5°N, 5°W) B. ( 80°N, 5°E) C. (75. 5°N, 5°E) D. (80°N, 5°W)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 阳高度线。回答9一12题。 9.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7 时 B. 15 时 C. 17 时 D. 21 时 10.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 阳高度(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11.此时() A. 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 / 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全球昼夜平分 12.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下图为北京时间上午7 时的光照图,弧ABC为晨昏线。读图回答13-14题。 13.此时太阳直射在() A. IO°N, 165°W B. 23. 5°N ,75°E C. 10°S, 15°E D. 23. 5°S, 75°W 14.此时()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B.地球公转线速度将逐渐加快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1、定南北级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 2、定晨昏线 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 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 (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 (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 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 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 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南半球类推。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5、定昼夜长短 一般要在光照图中作过该点的纬线进行判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根据1个昼夜长为24小时及所占的比例来推算。如图: 6、定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昼长来推算。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 + 昼长÷2

室内照明设计之如何计算光照度

室内照明设计之如何计算光照度!!!(2008/08/01 15:50) 目录:网商感悟 浏览字体:大中小在平时做照度计算时,如果我们已知利用系数“ CU,则可以方便的利用一个经验公式进行快速计算,求出我们想要的室内工作面的平均照度值。我们通常把这种计算方法称为 “利用系数法求平均照度”,也叫流明系数法。 照度计算有粗略地计算和精确地计算2种。例如,假设像住宅那样整体照度应 该在100勒克斯(lx)的情况,而即使是90勒克斯(lx)也不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道路照明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假设路面照度必须在20勒克斯(lx)的情况下,如果是18勒克斯(lx)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商店也是一样,例如,商店的整体最佳照度是500勒克斯(lx),由于用600勒克斯(lx)的照度,所以,照明灯具数量和电量就会增加,并在经济上造成影响。无论是哪一种照度计算都是重要的。虽然只是粗略地估算,也会有20%-30%勺误差。所以建议在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精确模拟计算,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但有时我们由于情况特殊或场地条件所限,而不能采用照明软件模拟计算时,在计算地板、桌面、作业台面平均照度可以用下列基本公式进行,略估算出灯具:照度(勒克斯lx)=光通量(流明Im)/面积(平方米m2) 即平均1勒克斯(lx)的照度,是1流明(lm)的光通量照射在1平方米(m2)面积上的亮度。用这种方法求房间地板面的平均照度时,在整体照明灯具的情况下,可以用下列公式进行计 算。 平均照度(Eav)=单个灯具光通量 ①X灯具数量(N) X空间利用系数(CU)X维护系数(K) ?地板面积(长X宽) 公式说明: 1、)单个灯具光通量①,指的是这个灯具内所含光源的裸光源总光通量值。 2、)空间利用系数(CU),是指从照明灯具放射出来的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到达地板和作 业台面,所以与照明灯具的设计、安装高度、房间的大小和反射率的不同相关,照明率也随之变化。如常用灯盘在3米左右高的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之间;而悬挂灯铝罩,空

2020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

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 1.在全球范围内(H为正午太阳高度): (1)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H二分=90°-观察点纬度 (3)Hmax-Hmin:①Hmax-Hmin=黄赤交角×2=23°26′×2=46°52ˊ( 非回归线之间)②Hmax-Hmin=黄赤交角+观察点纬度(南北回归线之间) (4)H差=纬度差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H差=纬度差(两观察点在直射点同侧)②同一地点不同时间,H差=纬度差(两直射点在观察点同侧) (5)当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①H=90°-集热板倾角②集热板倾角=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在极昼范围内的重要公式(H为太阳高度): (1)H12点=90°-(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 (2)H0点=(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90° (3)H极点=直射点纬度(极点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点太阳高度在一天内保持不变) (4)H12点差=H0点差=纬度差(大小对调) (5)观察点纬度=[180°-(H12点-H0点)]÷2 (6)直射点纬度=(H12点+H0点)÷2 (7)极昼圈纬度=极夜圈纬度=90°-直射点纬度(极昼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夜圈与直 射点在赤道异侧) 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夹角: (1)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直射点纬度 (2)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90°-直射点纬度 4.北极星高度: 北极星高度=观察点纬度(北纬为正能看到北极星,南纬为负不能看到北极星,赤道为0°看到北极星位于地平线) 5.日升日落偏角: 日升日落偏角=直射点纬度(在有昼夜交替的地方,日升日落偏向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 一致) 6.日升日落早晚: (1)经度因素:地方时早晚(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日出也先日落) (2)纬度因素:昼夜长短(同一经线上,昼越长则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昼越短则日出越晚 日落越早) 7.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与纬度正相关 (1)南北纬20°的昼夜最大差值=2小时26分钟; (2)南北纬40°的昼夜最大差值=5小时42分钟; (3)南北纬60°的昼夜最大差值=12小时58分钟。

光照图与时间计算

光照图与时间计算(练习2)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点,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1~3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 C.75° D.85° 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4一5题。 4.该地位于 A. 45°N, 110°E B. 21°34′N, 110°E C. 45°N, 130°E D. 21°34′N, 130°E 5.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

区。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据此回答6-8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月18日1时50分 B、4月18日18时50分 C、4月19日1时50分 D、4月19日2时50分 7、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 A、20°W向东到2°30′E B、20°W向东到92°30′E C、2°30′E向东到92°30′E D、92°30′E向东到160°E 8、访问期间 A、曾母暗沙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 B、高雄正午日影由长变短 C、夏威夷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 D、西雅图正午日影由短变长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9--10题。 9. M点的纬度最低为 A. 71. 5°N B. 66. 5°N C. 61. 5°N D. 56. 5°N 10. 若Q、 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 6时 B. 8时 C. 18时 D. 20时 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11~13题。

全国测试卷光照图和时间计算精华汇集

全国著名测试卷光照图和时间计算精华汇集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图4为某地某日内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物影朝向正南,完成1~2题。 1.当该地一日内物影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23。 26N 30。 W B .17。 S l50。 W C .23。 26S 30。 E D .17。 N 150。 W 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 B .北印度洋向西航行船只顺风顺水 C .地中海气候正值多雨期 D .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黄冈中学等湖北省八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为日出方位角(如图6中的角α),当日出方位为东北方时,α﹥0,当日出方位为东南时,α﹤0,回答3—4题 3.如果一年中α始终小于等于23°26′,则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年中,该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B .一年中,该地昼长最长约13时13分 C .该地一定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D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66°34′ 4.某日,同一半球(南或北半球)的甲、乙两地 日出方位角分别是α1、α2,正确的说法是 A .如果α1﹥α2,则甲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乙 B .如果α2=90°,则甲地此日一定出现极夜现象 C .如果α1﹤α2,则此日甲的昼长比乙长 D .如果︱α1︱﹤︱α2︱,则甲的纬度比乙低 【2010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图6中O 为北极点,C 、D 分别是晨昏线ACB 、纬线ADB 的 中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完成5~6题。 5.B 地的日出时间为 A .3时 B .5时 C .7时 D .9时 6.A 地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约 A .9小时 B .11小时 C .15小时 D .22小时 【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 M 、N 为地球表面关于地心的对称点。据此回答7~8题。 7.当N 点2010年新年钟声敲响时,M 点的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 。M 点昼长大于N 点夜长 B .N 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C .M 与N 的纬度值相等 D .M 、N 可能在同一纬线上 8.若MN 位于晨昏线上,M 点的地方时为8时,则

新旧图幅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计算方法 韩丽蓉 (青海大学水电系,青海西宁 810016) 摘要:通过实例探讨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计算方法,此方法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地由某点的经纬度值计算出高斯投影带带号和某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在测绘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分幅;编号;六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中图分类号:K 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996(2006)06-0079-04 1 高斯分带投影 1.1 基本概念 在地理坐标中,经度是以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面作为起算点(零度),自西向东逆时针至180°为东经,自东向西顺时针从0°至180°为西经,东、西经180°经线是重合的。地图投影是把不可展的 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1,2]。我国的8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000000~1:5000)中,除了1:1000000万地形图采用国际通用的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外,其余7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是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通常投影分为六度带和三度带。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我国1:500000~1:25000的比例尺地形图多采用六度带高斯投影,1:10000~1:5000的地形图采用三度带高斯投影。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需要用到某地所在的1:1000000 地形图(经差6° )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故需计算该六度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1.2 投影带带号和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方法 1.2.1 六度带 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隔经差6°分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逆时针分带,全球依次编号为1,2, 3,……60,每带中间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1,2]。 东半球从经度0°逆时针回算到东、西经180°,投影带号为1~30。假如知道东半球某地区的平均大地经度L 东,则其投影带带号M 东和中央子午线经度L 6东的计算公式为: M 东=[L 东Π6](取整数商)+1(有余数时);L 6东=(6M 东-3)° (东经)西半球投影带从东、西经180°逆时针回算到0°,投影带号为31~60,假如知道西半球某地区的平均大地经度L 西,则其投影带带号M 西和中央子午线经度L 6西的计算公式为: M 西=[(360°-L 西)Π6](取整数商)+1(有余数时)=[(180°-L 西)Π6](取整数商)+1(有余数时)+30;L 6西={360°-(6M 西-3)°}(西经) 1.2.2 三度带 自东经115°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为1,2,3,……120[1,2] 。 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为1~60,假如知道东半球某地区的平均大地经度L 东,其投影带带号N 东和中央子午线经度L 3东的计算公式为: 收稿日期:2006-07-10 作者简介:韩丽蓉(1967—),女,撒拉族,青海循化人,副教授,硕士。第24卷 第6期2006年12月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Nature Science ) Vol 124No 16Dec 12006

(完整版)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1

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 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 极 点 俯 视 图 侧 视 图 矩 形 投 影 图

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1)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 下南; (2)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 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 时针为南半球; (3)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 向为自转方向。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 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 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 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1)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太阳直 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2)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 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 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如图1中F 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E),图2中太阳直射点为F,图3中晨 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太阳应该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为B,坐标为(0°,30° E)。 4、判断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 (1)在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日出、日落时间也相同。晨线与某地纬线的交点为日出时刻,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日落时刻。 (2)春、秋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个地方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均不一样,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指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不断变化的;而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2)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根据H=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相距纬度来计算;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6、判断季节、日期:根据晨昏线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来判断季节 (1)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斜交;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其他时间则斜交。 (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为夏半年,在南半球则北半球为冬半年。 (3)地球上通常有两个日期分布,其界线分别为:180°日界线和地方时为24时或0时这条经线;当地球上只有一个日期时,则180°经线就是0时或24时经线;当地球两个日期平分,则180°经线的地方时12时7、时间计算:侧面图利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来计算;极地俯视图还可利用昼半球的中间为12点,夜半球中间的经线为0点(或24点)来计算。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判读方法】 一、判读的基本前提 1.“四看”(1)看投影方位;(2)看经纬度; (3)看昼夜情况;(4)看运动状态。 2.“三定”(1)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2)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3)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二、阅读的知识铺垫 1. 阅读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 2. 阅读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 3. 阅读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 4. 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考察目标】 通过光照图考查的内容 1. 确定日界线、时区; 2. 区分东西及南北半球、相对方位; 3. 计算线或点(直射点)的经纬度值;计算日期,地方时及区时; 4. 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 5. 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极其移动; 6. 区分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与极夜范围及其变化; 7. 计算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8. 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 9. 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推断公转速度状况; 10.联想并发散相关季节的气压带与风带、洋流、气候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要点】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一、光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 1. 同一地点(以40°N某地为例)在不同的日期时间内物影的指向状况: (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①a所示),在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①b所示)。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 时间:2009-05-07 来源:作者: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是指按选定的光线直接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其透视。在透视图中加绘阴影时,落影的规律仍可加以利用。 绘制透视阴影,一般采用平行光线。根据光线对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画面平行光线和画面相交光线。 一、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 1.画面平行光线的透视特性 如图9一24所示,光线平行于画面,则光线的透视仍保持平行,并反映光线对基面的实际倾角。光线在基面上的投影平行于基线OX,故光线的次透视成水平方向。光线可以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左上方射向右下方,光线倾角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采用450或600。 2.透视图上落影的基本画法 如图9一25所示,已知空间点A和矩形BCbc的透视和次透视,并选定光线L(l) ,加绘透视图落影。 过a0引光线的次透视(水平线),过A0引光线的透视(平行于L) ,它们的交点A0。就是A点在基面上的落影。Bb是铅垂线,根据铅垂线的落影规律,它在基面上的落影应与光线次透视的方向一致。BC是水平线,根据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B0C0与其在基面上落影B0C0相交于同一灭点M。 3.建筑形体的阴影 以下通过举例说明加绘建筑形体阴影的一般步骤。 例1 加绘图9 一26 所示房屋外轮廓的阴影。

解 (l)选定光线的方向,并确定房屋的阴面和阴线。图示阴线为aABCc和eEF。 (2)判断承影面,分别求各段阴线的落影。aABCc落影在地面,由基本作图法并根据直线的落影规律可求得各段阴线的落影。阴线eE在地面上的落影是水平线EI。过折影点I作铅垂线,自E引光线相交于E,则IE是eE在墙面上的落影。EF与墙面交于F,连EF是阴线EF在墙面上的落影。 (3)对画面进行适当润饰。用作图法求出的阴影轮廓是明暗界线分明的,而实际上建筑物表面的光影变化是复杂的,有明暗层次和退晕的渐变,为使形象生动逼,应对图样进行润饰。润饰的原理和方法已不属于工程制图课程研究的范畴了。在工程图中通常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对图样进行适当润饰。 ① 描线法 画出疏密或宽度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物体明暗面的一种方法。平面上的润饰线应平行于主要轮廓线,曲面上的润饰线应与素线或纬线圆方向一致。也可用描图工具画出横竖或斜线的网格表现物体的明暗面。描线法一般用于光滑的表面。 ② 点饰法 用点的稀密变化来表现物体明暗面的方法。点越细小效果越好,一般用 0.2、0.3的绘图笔。点饰法一般用于粗糙的表面。 ③ 平涂法 用面积较大的黑、白块面来表现物体明暗面的方法。受光面保留白色,背光面涂成黑色。这种方法黑白对比强烈,但缺少中间色调。 工程图上通常综合运用以上三种方法对图样进行润饰。润饰后的图样一般不再勾画出影线。 例2 加绘图9一27所示台阶的阴影。 解阴线aA是铅垂线,点A落影于III面上。作阴线AB和BC的落影时,利用了影线必通过阴线与承影面交点的规律。如图所示,为求AB在III面上的落影。可设想将III面扩大与AB交于2,连线A2上的一段A3 ,就是AB在 III面上的落影。同理将IV面扩大与AB交于4,连43并延长,便得到AB 在N 面上的落影35。图中还利用点C在VI面扩大面上的虚影C,求得折影点9,作出BC在墙面上的落景。其它阴线的落影画法如图所示。

2017年光照图总结非常实用

1、(注:回归线、极圈度数取小数;坐标先写纬度,后写经度) (1)在左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写出E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D的地理坐标________ (3)比较A和B的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 (4)此时表示晨线的弧是________(a或b)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 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 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 (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 (6)某物体由D到C做水平运动,先向________偏,后向________偏。 3、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2分) (2)写出节气名称: ①④(2分)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附近。(1分)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是。(2分) (5)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a、b、c、d) 段。(1分) (6)在a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在d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2分)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该日北半球的节气为。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经度 是。 (3)图中AB是(晨、昏)线。 (4)图中D地的地方时为,昼长 为小时,D地日出时的地方时是。 (5)该日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6)图中A、B、D三地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7)图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5、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 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12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刘宏林 (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制图教研室450052) 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 式,H 50,H 25 ,H 10 ,H 5 ,H 2 和H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 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 50,L 25 ,L 10 ,L 5 ,L 2 和L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 足三位用“0”补足,X 50,X 25 ,X 10 ,X 5 。X 2 和X 1 分别是1∶50万~1∶1 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

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 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 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利用ArcGIS生成各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名

利用ArcGIS生成各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名第一步:建立fishnet (渔网)(之前应该先设置好地理坐标系WGS1984) 工具位于:数据管理工具(data management)——要素类(Feature Class)——创建渔网(Create Fishnet) 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比例按照下表中经度和纬度范围填入。 比如要创建北京市的1:1万地形图分幅,首先要知道北京市的经纬度范围,可以自己百度一下,经度范围约为115°45′~117°15′,纬度范围约为39°30′~41° 然后根据1:1w地形图中经纬度的范围确定渔网边界,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 (1:10W及以上)以整数度为边界都没有问题,其他比例的可以用边界度数除以对应比例尺的经纬度范围,能整除的就没有问题。所有比例的都可以这样做。这里选择四个边界分别为115°~118°,39°~41°,确定范围后开始创建渔网参数输入如下: 输出要素类:选择输出位置 坐标:上:41 下:39 左:115 右:118 渔网原点坐标: X 坐标:115 Y坐标:39 Y 轴坐标: X坐标:115 Y 坐标 41 像元宽度:0.0625(根据经度范围计算,转为十进制度) 像元高度:0.[1**********]7(根据纬度范围计算,转为十进制度) 行数:48(渔网纬度范围除以0.[1**********]7) 列数:48(渔网经度范围除以0.0625) 之后根据个人爱好,可选择创建标注点,或者不创建标注点选择几何类型为POLYGON 之后确定,渔网就创建好了 比例尺经度范围纬度范围 1:100W 6° 4° 1:50W 3° 2° 1:25W 1°30′ 1° 1:10W 30′ 20′

阴影与透视复习题

阴影与透视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投影法可以分为哪两类?() A、中心投影法与垂直投影法。 B、中心投影法与平行投影法。 C、平行投影法与垂直投影法 D、平行投影法与斜投影法。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投影的投影特征。() A、实型性 B、积聚性 C、类似性 D、重复性 3.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根据两点相对于投影面的距离____来确定的。() A、粗细 B、长短 C、远近 D、高低 4.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该____平行。()A、平面 B、投影面点 C、X坐标轴 D、Y坐标轴 5.透视投影与正投影图比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形体离观察者愈近,所得透视投影愈__,距离愈远,则投影愈__。() A、大,小 B、小,大 C、长,短 D、短,长 6.一些小空间的室内透视,为了显示室内家俱或庭院的正确比例关系,一般也适合用______。() A、不用透视 B、三点透视 C、两点透视 D、一点透视 7._____、物体、画面是透视作图的三要素。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了透视图的形象。() A、视线 B、视点 C、视高 D、视距 8.特定方向的平行光线称为____。() A、斜光线、 B、正光线 C、垂直光线 D、习用光线 9.铅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段与该铅垂线的V面投影平行且相等的铅直线,二者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与____之间的距离。() A、4铅垂线,侧平面 B、铅垂线,正平面 C、正垂线,正平面 D、侧垂线,正平面 10.曲线平面图形或圆平行于某投影面,则在该投影面上的落影与其同面投影形状____,均反映它们的____。() A、完全不同,实形 B、完全相同,实形 C、完全不同,非实形 D、完全相同,非实形。 二、判断题 1. 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称为斜投影。() 2. 当线段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3. 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时,需要看重影点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坐标值大的点投影可见,反之不可见,不可见点的投影加括号表示。()

光照示意图

一、综合题 1.读“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____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2)弧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______________段。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A____________时,B___________时,D________时,E___________时。 (4)此时A、E两地昼夜长短是:A昼长________小时,E昼长_________小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___________季节。 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_ 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 ___;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 ____。 (3)图中所示的晨昏线为__ ______(晨线或昏线)。 (4)图中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 ___点。 (5)图中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3.读“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洋流的流向,主要受风带影响的是________,能够形成渔场的是___。(2)图中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北半球为______,南半球为___。 (3)图中①—④洋流,按照洋流性质为寒流的是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作用。(4)如果②处海域出现了原油污染事故,洋流对该污染物能够起到____作用,也会把污染物______到其他海域。 (5)图示太平洋周边区域地震、火山多发的原因是地处____。(选择填空) A. 板块内部 B. 大陆边缘 C. 海陆交界处 D. 板块交界处

图幅编号的计算

图幅编号的计算 经纬度(λ,φ) ,可按下式计算出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幅编号 a=[φ/4o]+1 b=[λ/6o]+31 某点经度为121o31‘30“,纬度为31o16‘40“,计算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 a=[ 121o31‘30“/4o]+1=8 b=[31o16‘40“/6o]+31=51 由a可得出,其所对应的字符码为H 故该点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为H51 (31+16/60+40/3600)/4=31.2778/4=7.8194 已知图幅内某点的经纬度(λ,φ) ,可按下式计算出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在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号后的行号和列号 c=4o/△φ-[(φ/4o)/△φ] d=[(λ/6o)/△λ]+1 ( )——商取余;c——所求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号; [ ]——商取整;d——所求比例尺地形图的列号; φ——图幅内某点的纬度; λ——图幅内某点的经度; △φ——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纬差; △λ——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经差; 例:某点经度为121o31‘30“,纬度为31o16‘40“,计算其所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 根据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图幅及其比例尺(1:10000),编号的前四位代码为H51G,然后按1:10000的分幅纬度差和经度差: △φ=2’30’’,△λ=3’45’’ (1:50万△φ=2o△λ=3o,1:20万40’,1o,1:10万20’,30’,1:5万10’,15’,1:2.5万5’,7’30’’,1:1万2’30’’,3’45’’) 计算其行号和列号(各三位): c=4/2’30’’-[(31o16‘40“/4)/2’30’’]=018 d=[(121o31‘30“/6o)/3’45’’]+1=025 该点所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为 H51G018025 根据图号计算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 已知某地形图的图号X1X2X3X4X5X6X7X8X9X10, ①根据该图号的前三位代码X1X2X3按下式计算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对应的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λ0、φ0 λ0=(X2X3-31)*6o φ0=(X1-1)*4o X1——此幅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所在纬度带字符码对应的数字码;

光照阴影识图计算

“地球运动”考点精细扫描卷三 光照阴影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 .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 .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 .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 .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3、我国某地(21.5o N )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的上方修一雨棚(见右图3-2),为使冬至日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 A .1米 B .2米 C .1.4米 D .1.5米 北京(40°N )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3-3),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 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4-7题: 4.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 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 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A .23°26′ B .46°52′ C .66°34′ D .90° 5.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 A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 .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 .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 .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6.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 .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 .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 .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 A .吐鲁番 B .拉萨 C .海口 D .重庆 8.右图3-4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不可能的是: ( ) A .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 B .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C .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 .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某人在M 地用量角器测正午太阳高度。如图3-5所示,于格林尼治时间17 时40分测得∠α的全年最小值为22°,回9-10。 9. M 地的纬度位置是-----------------------------( ) A .69.5°N B .11.5°S C .45.5°N D .45.5°S 10. M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 乳畜业 B. 大牧场畜牧业 C. 热带种植园农业 D. 游牧业 11.图中MC MD 分别为旗杆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求该地的纬度: A. 15°37′20″N B . 46°52′N C.50°56′40″N D . 50°56′40″S 已知P 地日影最短时世界时为15时。图3-7为P 地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P 地由①状态到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短的时间可能是6个月整 B .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长的时间可能是7个月左右 C .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 地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加 D .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 地始终昼长夜短 13.下列四城市中,与P 地最近的是( ) A .墨西哥城 B .巴西利亚 C .利雅得 D .达累斯萨拉姆 如图3-8,图中实线交点O 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 为纬线,OQ 为经线,回答14—16题。 14.若图中虚线PQL 为O 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 ( ) A .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 .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 .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 .一年最冷的季节 图3-6 图3-7

日影图问题和时间计算

日影图问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面两图分别是某地区两个不同节气的日出时刻等值线图。图中黑实线为等值线,虚线为经纬网。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甲对应的节气可能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图乙对应的节气可能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如果相邻的等值线相差十分钟,据此可以推断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A.10度B.4度C.15度D.5度 (2013·合肥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6~8题。 4.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D.甲、丙、丁、乙 5.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前一日18时B.当日18时 C.次日6时D.次日18时 6.此图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 (2013·马鞍山调研)读右图,完成7~8题。 7.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8.②地日落时刻是()。 A.16时B.18时C.20时D.22时 (2013·合肥质检)2010年12月12日晚8时,为期 16天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州开幕。据此完成9~10题。 9.本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时,全球的昼夜(图中阴影代表黑夜)分布状况大致为()。 10.运动会期间()。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 B.在黄河站(78°55′N)可能欣赏到极光

C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 .非洲大陆成群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 2013年2月1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 ( )。 12.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2013年2月9日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 ( )。 A .美国 B .巴西 C .瑞典 D .澳大利亚 (2013·全国优化卷)右图为“某极地俯视图”,abc ︵ 是晨 昏线,该日由a 地到b 地白昼逐渐增长。此时,一架旅游包机正从x 地起飞,6小时后降落y 地。据此回答第13题。 13.飞机降落时该地正值 ( )。 A .子夜 B .日出 C .正午 D .日落 读下图,回答14~15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