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比

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比

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比
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比

多媒体教室: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

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

1、一个多媒体教室主要有三大系统:

技术支持系统??教学资源系统??教学支持系统

前两者为教学支持系统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师生的交流互动

2、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可以进行课堂演示教学(及时指导、双向交流、、反馈评价、远程评价)

3、多媒体教室的特点: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易用性

4、优点:

*便于教师利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活动;教师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和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使课堂图文并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易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多功能型多媒体教室便于观摩示范教学,而且还能够扩大教学规模。

*能用于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与研究。

*能用于多媒体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

*通过学习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能用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和分析。

微格教室:装有电视摄像、录像系统的特殊教室内,借助摄像机、录像机等媒

体,进行技能训练和教学研究的教学环境。

1、模拟教室—控制室—示范观摩室

2、功能:

教学功能:教学模拟、示范观摩

管理功能:实况录像与播放、教学转播、监视、控制、对讲

反馈评价:反馈及时准确、评价客观全面

3、特点:技能培训目标明确、技能训练单一集中、反馈及时全面(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4、在微格教室这一教学环境中的优点:

*教学目标明确、清晰;

*教学内容集中、具体;

*教学示范更鲜明、直观

*信息反馈更及时有效;

*更有助于学习者端正集自己的教态

5、与多媒体教室的不同:在微格教室中进行的微格教学,除学习相关知识外,还要为学习者确定训练目标,让学习者边编教案,然后让学习者在模拟教室中进行反复的训练,最终以达到掌握教学技能的目的

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交互式触控一体机):交互式触控一体机是一种新型的

多媒体互动终端。

1、功能:投影仪功能、电子白板功能、电脑功能、电视功能、音响功能、功放功能、软件支持功能(有配套的教学软件)

2、优点:

*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交互性让学生参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记录和保存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课件随意调取、图片灵活多动(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未来教室的一种形态,在智慧教室中传感技术、网络技

术、富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能技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物理构架(以互动为核心):活动桌椅、多屏显示设备、桌面平板电脑、无线反馈系统、智能课堂实录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控制声、光、电、温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

2、功能(SMART模型)

*内容呈现(showing):呈现内容的方式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环境管理(manageable):教室布局的多样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资源获取(accessible):资源选择方面,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进行互动、操作和再生成;内容发布方面,与学习相关的东西都能便利的分发到学习终端;访问速度方面,前两者的运行速度都不会影响到教学活动。

*及时互动(real-time Interactive):支持教学互动及人机互动,可为学习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教师的决策和学生自我评估提供支持。

*情景感知(testing):智慧教室能对物理环境和学习行为进行感知,,能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应性支持。

2、特点:

*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精神

*混合型:可以实现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混合

*开放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资源都是开放的

*智能性

*互动性:在课堂中人与设备(计算机系统)可不间断的交互。

*生态性:遵循教育生态学原理与法则

3、与多媒体教室对比,智慧教室更加便利、智能,每位学生都配有平板电脑,减少了书本的厚重等。

信息化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我校教育信息化状况调查研究 一、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为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方法和措施,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了我校校长、行政干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学校校长问卷发放4份,回收4份,有效回收率100%;行政干部教师问卷发放100份,回收99份,有效回收率99%;学生问卷发放1500份,回收1375份,有效回收率91.67%。调查结果主要采用了EXCEL2010等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 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来看,高一的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当遇到问题时,有39.2%的学生会问老师,29.2%的学生会问同学,22.1%的学生会上网找资料解决,5.5%的学生选择“有时就不管了”,4.1%的学生通过看书来解决。而高二、高三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有30.1%的学生会问老师,24.8%的学生会问同学,40.2%的学生会上网找资料解决,1.5%的学生选择“有时就不管了”,3.4%的学生通过看书来解决。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后具备信息素养情况为:有38.9%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操作,实现信息采集与加工,27.8%的学生具备了信息采集、处理的意识,有22.2%的学生能够自主灵活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11.1%的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开发创作。从学生问卷显示,当问及“你的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你喜欢吗”?,结果显示,有45.8%的学生对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非常喜欢,有30.2%的选择了喜欢,20.3%的认为要看应用的是否恰当,有 3.0%的学生不喜欢。由此可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是有很大影响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多样化。 三、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 根据问卷设计,我们把教师的信息素养情况的调查结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态度;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和资源的情况;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等。 1)教师的信息意识与态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师中有70.0%的人随时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有28.6%的人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但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有个别老师无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占 1.4%。可见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教学工作的关系。认为非常密切的占47.2%,认为比较密切的占28.1%,认为一般的占20.6%,认为关系不大的占 4.1%。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这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

阅读材料1.7: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如图所示,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模式主要集中在I区,强调个别化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教为中心(因为教师的直接教学任务被机器所替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国际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兴趣转移到II区,强调以学为中心。90年代以后,由于网上教育的兴起,出现了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多种虚拟学习环境(IV区)。位于III区的教学模式是从传统的发展而来的,增加了多媒体教学,而虚拟教室的出现则大大扩展了其概念。位于中心的是综合了许多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集成化教育系统。 图1.4.1 信息化教学模式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考察信息化教学模式,看看它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在下表中按教育形式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了分类,并概括了各类模式的关键特征: 表1-3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二、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简介(一)个别授导 个别授导(tutorial)是经典的CAI模式之一,此模式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一学生应答一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多媒体方式下,个别授导型CAI的教学内容呈示可变得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并可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二)操练与练习 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CAI模式,此类CAI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运用多媒体,可将许多可视化动态情景作为提问的背景。应当注意,从严格意义上说,操练(drill)与练习(practice)之间是有一定概念区别的:操练基本上涉及记忆和联想问题,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实施背景 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

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曲靖财经学校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响应教育厅推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号召,特制定本计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良性发展。 二、领导小组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负责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 副组长:落实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中各部门人员的分工与合作。 成员:1、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资产管理。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教研与专业提升。 4、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及家校互动。 5、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办公及后勤保障。 6、信息化教学资源设备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档案管理。 三、方法步骤 1、学习讨论准备阶段: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外出考察、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此项工作达成共识,提升领导小组成员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先行摸索并大胆进行教学尝试。

2、初步尝试阶段:对全体教学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培训。在每个教研组内确定两至三名信息化教学中坚教师,带动和提高以年级组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将现有的网站、文件服务器中的相关功能,分解为校门户网站(新闻类)、信息化资源平台(数据类)、网络教研平台(包括论坛、博客、分学科教研栏目)和视频服务器系统等四类,并完成测试,保障正常使用,打造数字化校园。 3、提高阶段:在全体老师中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竞赛活动,以赛代培,促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完善信息资 源库,及时收集整理校内外信息化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在学校常理和德育教学中运用资源平台,开展员工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4、全面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际、区际互通,增强资源共享。开展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网络教研等相关课题研究。 四、实施情况 (一)优化环境,丰富资源,使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在设备运用上不断创新。 学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硬件建设已经实现所有班级安装上了多媒体展台、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要实现教师办公实现人手一机,更新计算 机教室设备,在专用教室内配备上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了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效果和水平,在不断完善学校网站的同时,安装能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支持的校园网络应用软件平台---信息化资源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为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教师开展生本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完善后的信息平台应用,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辅助教师教学,拓宽教育资源提供网络服务,共享系统资源;提高信息能力, 更新教学 方法加强互动交流,互帮互助互学;实现无纸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开放内外窗口,树立学校形象。 2、丰富完善资源整合平台,夯实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 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正在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

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1)

上海玉华中学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 按照《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审视及规划学校一定时期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 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以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改变的探索实验,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绩效,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培训,逐步为实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学校网络化管理水平。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教育最优化。 (二)具体目标: 1、优化学习资源,积极运用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利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教研互助研修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1.动态更新计算机。为了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网络信息化需要,每年有计划分步骤更新,加强硬件平台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调查说明(模板)

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现状调查说明(模板) 一、调查学校需提供材料 1.学校简介,包括学校成立时间、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在信息化建 设方面参与过的项目和取得的成果等信息; 2.学校建筑平面图,备注:网络布线提供参考; 3.校园网综合布线图,备注:为网络布线改进提供参考; 4.学校信息设备资产清单,包括设备的基本参数,备注:为设备配 置与更新提供参考。 二、调研问卷 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调查表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名称:; 2.学校所在地: 〇城镇学校〇乡下中心学校〇乡下村子学校〇其它 2.学校性质 〇幼儿园〇教学点(只有1~3年级)〇教学点(包括1~6年级)〇农村完全小学〇乡镇中心小学〇初级中学〇高级中学〇九年一贯制学校〇完全高中(初一至高三)〇职业技术学校3.学校教学班数量:________;学校教师人数:________;学校学生人数:________;专任信息技术教师人数___________;专任电教管理员人数:_________;

4.学校有校舍_________幢 学校平面结构图 (样图)备注:请提供学校平面建设布局图

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情况 2.1学校接入互联(Internet)网情况 2.1.1学校校园网组网情况 2.2学校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建设情况

2.2.1网络设备及运行情况(备注:信息中心) 2.3学校门户网站情况

2.3.1 学校门户网站服务器情况(备注:托管或购买空间使用) 三、校园环境数字化建设情况 3.1标准化考场监控情况

3.1.1 标准化考场设备配置情况 3.2 校园监控系统:

常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分为

常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除了黑板、模型、书本等传统媒体外,还包括大屏幕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扩音机、话筒、调音台、实物视频展台等媒体设备。多媒体网络教室。主要硬件组成由:服务器、多媒体学生机、多媒体教师机、网卡等。语音教室。语音教室由现代化教学设备装备起来,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AP)型、听说(AA)型、听说对比(AAC)型和视听对比(A VC)型四种。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使用最多的是多媒体教室,我在使用时,都会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我会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教学《空气》这堂课时,空气知识都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通过课件的制作,计算机则能将课件直观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我在制作课件时,一般都是运用多媒体,就是希望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来营造一种赏欣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有的课件和视频短片就不能尽如人意,反而影响了课堂效果。

如有一堂语文课,为了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竞跳出了一幅水粉画,色彩黯淡,模糊不清,真是大煞风景,还是不画蛇添足的好。有的课件,由于制作时未能找到合适的音乐,便凑合着找一段用上与课文本身的感情基调不相吻合,甚至相互抵触。如忽视了课文的感情基调,只为“凑”点音响,不仅无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反会“以音害人”。所以说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网上已有的资源中我们都要进行修改完善,把最为有用的部分为教学服务,千万不可粗制滥造,不然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它的优越性了。但如何真正运用好媒体,发挥它的真正的辅助教学功能,还有待于我继续探索、研究,以利于更好的服务于我的教学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剖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618686144.html,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剖析 作者:任艳红 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11期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同样也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信息环境下看待小学语文教学,希望通过切合实际的分析,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改革也不断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成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所必须涉及的内容。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注重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信息化技术能够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法来抓住小学生的眼球,帮助小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世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出什么样的突破,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来适应信息化环境是本文探讨的一大重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理想发展目标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都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教育信息化,人人都对这个口号耳熟能详,但是对其真正的内涵不甚了解。教育信息化究竟是什么样子,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畅想。但是抽象化的东西还是要具体化表现,这样教育信息化才能得到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教师借助电脑进行教学,而是要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时时处处都能学习的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的创造必须依靠互联网技术,时时处处学习不仅仅针对学生,更是针对全民化的教育。 二、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学习注重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实现学习过程中的“眼到、手到、嘴到、心到”。而信息化技术能够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小学生进行文字、图片的展示以及声音、动画、视频的播放,最终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深入全面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硬性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而是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年龄特征,揣摩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基础进行语文的针对性教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使用注意事项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注意事项 [ 2009-12-14 10:57:00 | By: 刘洋 ] 1、明确指导思想: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这是因为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可以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重视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2、实施开发方针:一是积极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研制、开发和制作了大批丰富的音像、幻灯、投影教材等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资源,来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二是充分发挥企业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许多高科技企业已经加入到信息化资源库的开发、建设之中,如科利华集团投资“信息化校园网”建设等。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同时还拥有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借助他们的“兵团”优势,就可以开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社会的学习需求。三是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与开发。对于有些教学资源的开发,高新企业因某些因素影响而不愿介入,可以采取申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助的课题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发,充分发挥各自的领域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四是鼓励教师按知识点开发。信息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习者的潜能。由于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差别,再好的课件也难以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需求,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广大教师利用信息化工具,按学习者的知识点开发教学资源,以使得每一位学习者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3、突显教学特性: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将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自己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因而适应任何类型的教师与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充分体现了面向21世纪尊重人、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运用,不是在课件开发之初,而是由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真正做到以不变(教学资源)应万变(教学实际),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技术保障。二是注重资源的通用性、灵活性。教学资源与教材版本无关,它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这样,无论教材课程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教学资源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中。三是注重资源的基元性与可积性。教学资源素材愈是基本的,附加的边界约束条件愈少,其重组的可能性就愈大。例如,一段下雨的素材(图片、动画、电视),语文教师可用来讲散文,古诗或作文意境;生物教师可用来讲生态;地理教师可插入到气候的课程演示中;物理课可讲水的状态变化和落体运动。如果让学生来发表意见,则可以提出上百种创意,甚至教师和专家们也意想不到。四是注重资源的开放性、自繁殖性。教学资源是以基元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只要确立了教学资源的信息标准,入库规范,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就自然具有开放性、自繁殖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参与,教学资源的迅速发展将不可思议,就象今天Internet网上的信息爆炸一样。五是注重资源的实用性、易用性。教学素材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微课件库与教学思想基本无关,每个教师都可以使用。一般教师只需掌握简单的组合平台软件,就能够将教学资源以插件的形式很方便地插入到课件当中。未来的组合平台软件会让教师在使用积件时象搭积木那样方便。 评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中小学

“互联网+”时代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为目的,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型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 (一)“互联网+”要求更新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容 “互联网+”把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于一体,把优质的海量教学资源与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聚合起来,不断催生新的教育形态,教学环境的革新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在此,国务院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能在新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而且要能够利用新技术开展教学创新。 另外,以培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要求教师做好技术运用的表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可见,要让中小学教师肩负起运用技术创新育人的新使命,必须不断更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容。 (二)“互联网+”要求更新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的标准

由于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动态性特点,许多国家政府和专业机构,不仅研制和颁布了有关标准指导和规范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韩国的《教师ICT应用能力标准》等,并且还根据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变革,不断修改完善甚至颁布新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例如美国政府不仅发布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更新版(200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还颁布了《AECT标准(2012版)》,对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中央政府多次要求“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教育部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十年后,为了应对“互联网+”对教师能力的新挑战,又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要求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以及学习与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互联网+”要求革新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方式 面对我国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水平不均衡的现状,要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对身处不同地域、专业背景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千差万别的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全员培训,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难以满足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不同需要,必须寻求新的能力发展方式。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人们学习提供了云端一体化的智能学习环境、互联互通的优质教育资源云服务,丰富多元的网络学习空间和即时便捷的泛在学习环境。“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带来的新手段,不仅使中小学教师将云教育资源的应用与专业能力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二者的互促互动中创新学习方式,而且为每位教师获得适切的个性化培训和学习提供了新途径。 然而,如同“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的信息化教育现状下,不仅许多身处智慧教室的教师,依然使用陈旧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许多培训机构也仍在用过时的手段培训教

借助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推助教师专业化成长

借助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推助教师专业化成 长 -------梁才办事处教育信息化汇报材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梁才街道办事处教育事业得到了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近几年来,在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到位的前提下,扎扎实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工程建设,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导,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新课改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员提升广大教师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优化了课堂结构,教学手段不断优化,使全办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质的变化,现将我办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办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梁才街道办事处地处滨州市最东部,东与东营市利津县接壤,南依黄河,北临秦皇台乡,版图面积73.88平方公里,全办总人口3.48万,74个自然村,2008年居民人均纯收入5789元,全办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982人,初级小学5所,在校生1495人,全办教职工194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达70%以上。几年来,在市、区业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梁才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基本实现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工作作风、创一流的业绩”的工作目标,在教育管理中,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谋求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各种争先创优活动中,梁才殊荣列全区之首,现有市级“教学示范校”5处,省级“普通话示范校”1处,市级“普通话示范校”2处,教科研省级结题学校4处,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3所,

滨州市“校舍维护优秀乡镇”,在课改期间,多次为省、市现场会提供优质的现场,历年被评为滨城区模范管理先进单位。 二、信息化实施水平情况 自2002年开始,我们已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与制高点,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认识到位,然后制定激励政策,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启动。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到位 为确保信息化教学环境不断优化,办事处教委成立了领导小组,有分管书记任组长,工作小组有教委主任任副组长,全办设网络管理员1人,负责日常工作,每所学校设网管员1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建立从校长室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年级组直至各班级的信息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设施 1、硬件投入 近几年来,教委先后筹款近350万元,开始了以校园网络建设为龙头的信息技术革命。2002年-2008年,教委先后共计投入资金190万元,建中学、中小、三小微机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班班通有线广播。2008年-2009年投入资金近100万元,为中小更新机房一处,一小、八小、十小新建机房各一处,八小背投式多媒体3处、三小投影式多媒体1处,6所学校均配备教室用微机,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教学资源则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教学资料为蕴含了大量的教 育信息,以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料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 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 补充材料等等。支持系统主要指支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包括学习能量的支持、设备的支持、信息的支持、人员的支持等等。支持系统作为资源的内容对象与学习者沟通的 途径,实现了媒介的功能,它与资源组成的构成相关联,是我们认识学习资源概念的结构性视角。教学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 流效果。教学环境是学习者运用资源开展学习的具体情境,体现了资源组成诸要素之间的各类相互作用,是我们认识学习资源概念的关系性视角。通常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范畴,是从狭义理解上的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 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本书所讨论的信息化学习资源,主要指蕴 涵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 信息资源。学习资源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和环境。 这些教学资源的要素可以单独地使用,也可以由学习者将它合起来使用。信息化资源的分类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我国目前可建设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 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 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 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 1 )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试题库: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

信息化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影响

信息化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影响 摘要: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与老师对于知识更深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视野,增加了信息量,但资源呈现方式的改变也同样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过渡阶段,受学习资源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和开发能够促进中学生学习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资源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习资源;信息化;影响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就是信息化环境建设,其中教育资源库建设是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应用于教育的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教学方式有了巨大转变。与此同时给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学习资源比过去更加丰富和生动,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现代中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研究信息化学习资源对于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 1.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信息化教育资源综合起来主要分为三类:素材类教学

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 2. 信息化的学习资源 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是应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的技术基础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超媒体技术。超媒体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通过超文本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泛传播的新型信息组织方式。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较呢,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更为直接便捷一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环境,能够更为快的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其学习方式更为多样化,资料、素材丰富,交互性更强,获取、查找更加方便, 超文本结构、多媒体显现都有别于传统的线性的、平面单调的信息组织形式。 在现代课程中,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已经能够涵盖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仅为教师的备课和研究提供帮助,还为学生的情境探究、发现问题提供了支持。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从教材、板书、课件、教师传授转移到教学软件、电子阅览室、卫星电视上等等。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逐步转化为自主式学习、情境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信息化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支撑,还是引领学生全情投入学习的工具,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的今天,资源对学习的影响力就显得更为突出。 二、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意义 1、传统教学信息与多媒体教学信息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

阅读材料1.7 :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 、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 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 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 问题。如图所示,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模式主要集中在I区,强调个别化教学,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教为中心(因为教师的直接教学任务被机器所替代)。到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国际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兴趣转移到II区,强调以学为中心。90年代以后,由于网上教 育的兴起,出现了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多种虚拟学习环境(IV区)。位于III区的教学模 式是从传统的发展而来的,增加了多媒体教学,而虚拟教室的出现则大大扩展了其概念。位 于中心的是综合了许多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集成化教育系统。 01个体主文CI 何罢艰解情量学习I 案砂习I电孑绩效吏博柔统 智驰辱怖象统戟学殍询Array 图1.4.1 信息化教学模式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考察信息化教学模式,看看它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在下表中按教育形式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了分类,并概括了各类模式的关键特征: 二、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简介 (一)个别授导 个别授导(tutorial )是经典的CAI模式之一,此模式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算机来 实现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一学生应答一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多媒体方式下,个别授导型CAI的教学内容 呈示可变得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并可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二)操练与练习 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CAI模式,此类CAI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 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运 用多媒体,可将许多可视化动态情景作为提问的背景。应当注意,从严格意义上说,操练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作为从事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走出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套用其它学科的教法的境地,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矗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础。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是学习收获巨大。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

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一、项目名称:教学信息化建设 教学信息化是指以高校教学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组织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 二、我校教学信息化现状长期以来,红河学院一直把教学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8 年学校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建成校园网,同年,依托校园网的建设,学校自主开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2006 年开始实施校园网络改扩建工程,2007 年新一代万兆级校园网正式开通使用,全面拉开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序幕。2008 年正方教学管理系统投入使用,目前我校正着手引进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信息化层面相关教学资源现已着手引进和开发,学校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经过多年努力,我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的延伸以及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从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三个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和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的建设对我校尤为急迫重要。 三、建设目标该项目围绕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和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两个层面开展建设工作,通过教学基础平台建设增加相关的网络基础设备和安全设备,优化网络结构、加强我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性能,为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拟采用蓝鸽网络化语言学科平台构建用于支撑我校语言网络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语言平台;拟采用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及解决方案,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心得

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 通过老师这些天的认真讲解,使我对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明确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定义入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从定义来看,使我明白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等于教案,也不等于课件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讲好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正因为我追求于这种“现实”的成果使得我一直没能静下心来思考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在这几天老师的讲解与自

身的学习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设计并不等于教案,也不等于课件。教案是分节课编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近。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静态教学设计,转变为动态信息设计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它从传统教学设计,转变为网络教学设计让解读教材变为引导知识学习;从集体统一设计转变为个性化设计;从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能力评价,关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综合素质。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点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点是信息资源的选择,如网站、多媒体资源库、课件等等;其次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讲解七年级思想品德《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一课时,我在课前用会声会影软件将多张大自然美丽的风光配上音乐做成一个视频,在课题引出之前播放,创设情境,引出标题:大自然如此之美,请大家热爱自然,将这美丽定格......;再次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由“教”转变为“学”,其实这些年来一直知道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今天再次被老师提出来,我所疑惑的是在现在课堂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真正的将课堂的这份“主权”还给学生,其中的原因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努力的;最后是关注评价方式,及时评价可以有效获得教学成果,鼓励比打击更有成效,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说话艺术。 四、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教师主导的讲授型教学,它的学习环境比较贫乏,基本上是一种固定的、复述式的学习,而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