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1.前言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基坑工程问题,基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发展,边界条件更复杂、约束条件更严格,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根据多年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西安地区基坑安全事故调查及处理资料,从基坑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出发,分析基坑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和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2.基坑工程发展及安全现状

目前西安地区基坑最小深度3~4m,5~9m的基坑很普遍,有的发展到13~16m,地铁基坑最深达23m。少数基坑具备放坡条件,大多数基坑放坡受到限制,有的基坑四周没有放坡和锚拉条件。基坑支护形式有放坡、木板内支撑、土钉墙支护、微型桩支护和排桩支护,桩-锚支护;基坑四周不具备锚杆施工条件的基坑采用内支撑支护方式,这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两年以前,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常见基坑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深度3~4m的三级基坑和深度5~9m的二级基坑。深度3~4m的三级基坑多为管沟,较浅、路线长、暴露时间短,不被建设方重视,因而不支护或采用简单的支护方式,导致事故发生。6~9m的二级基坑采用土钉墙等支护方式,开挖时不按设计工况开挖,赶进度超挖,或防排水措施不到位,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而大多数是违章引起的。而深基坑则受到参建单位重视,投资到位,支护与开挖同步,很少发生事故。

3.基坑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及事故原因分析

引起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很多,有的有多种原因同时引起的。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发现勘察资料与实际不符,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进行控制,以消除安全隐患,不是客观原因。而暴雨、管道破裂、渗水引起的基坑事故似乎是非参建单位的原因,但实际上还是参建单位的责任。图1从基坑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出发,进行安全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

3.1设计单位

(1)无资质设计

建设工程五大安全事故的原因、表现和措施(详细)培训资料

建设工程五大安全事故的原因、表现和措 施(详细)

3 五大事故 根据《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事故分类以及我国的现状,行业“五大事故”分别是: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和触电。下面对每一类型事故的原因和措施进行详述。 1、高处坠落 原因: 1)安全设施未按照标准搭设,甚至被简化或者省略; 2)施工设备落后;作业人员技术不够;防护用具未使用或使用不当; 3)工艺复杂,作业的危险性大; 4)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当,如分包层次较多等; 5)安全投入不够。 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防护,对施工设备进行重点防护,制定特殊事件技术处理预案2)在行业内,鼓励企业增大对安全的投资 3)在企业内,健全安全制度,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核 4)在现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技术交底,对工人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有力监督并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设施 2、坍塌 一般原因: 1)未能准确识别危险源; 2)施工方案编制不全面;

3)技术交底不到位,专项施工人员不具备施工资质,施工人员不按照方案、标准而盲目遵照个人经验进行施工; 4)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强度不够,达不到设计要求; 5)对于需要实时监控的项目未进行实时监护(模板工程); 6)针对基坑坍塌事故,在施工前,对工程概况、周围建筑物的分布以及地下水的控制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结合施工区域内地质条件,明确指定选用的降水、截水措施和基坑边坡支护形式。 针对不同分项工程的具体原因: 模板坍塌 1)未准确判断与识别模板工程危险源,编制施工方案时考虑不够全面施工方案时考虑的不够全面,支撑体系的安全技术设计不到位,而且施工人员经常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撑系统; 2)模板施工前没有经过精确核算,所用模板的刚度和强度不足,钢材、胶合板等不符合国家标准; 3)浇筑混凝土时,缺乏对模板的实时监护,在承压力和侧压力的作用下模板容易变形、炸模,从而引发坍塌事故。 脚手架坍塌事故 1)建筑业对脚手架的材料和质量有较高要求,但部分施工单位贪图便宜,选用一些质量低劣容易扭曲变形的脚手架杆件及配件,加大了坍塌事故发生的风险; 2)在脚手架搭建过程中,脚手架的安装设计不合理,杆件间距过大、剪力撑或连墙体的设计不规范;

深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深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基坑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深基坑的概念及特点二、深基坑工程事故类型处理措施 三、以某项目为例如何进行土方开挖阶段事故预防 四、深基坑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五、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六、未来基坑支护的发展 一、深基坑的概念及特点 ●1、深基坑的概念 ●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成地下室三层以上 (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工程勘察、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控制、基坑监测、土方挖填等内容 由于岩王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城性,所以各地对于深基坑的定义也有所差别。 如上海、广东、山东、江西、南京规定5m以上为深基坑。 宁波、厦门、苏州规定4m以上为深基坑。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也有一些专家的建议,可采用稳定系数Ns来判定,但不常用: N=r·H/C H ●其中: (kN/m3); 开挖深度(m),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kPa)。对于27的基坑为深基坑 2、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1)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黄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因此,深基坑开挖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外地的经验。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或称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方面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深基坑工程事故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深基坑工程事故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针对深基坑工程事故和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三个常见故障,分别 为支护事故发生原因,防水、降排事故原因,锚杆和支护事故原因,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上述事故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有效降低深 基坑故障,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支护事故;防水;锚杆 近几年,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地下空间建设规模逐渐加大。这 也就增加了深基坑施工数量,深基坑工程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在具体施工过 程中,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加大对深基坑的质 量管理力度,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深基坑 工程事故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意义深远,结合深基坑不同事故及发生原因进行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深基坑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一、支护事故发生原因和对策 大部分深基坑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导致这一现象出 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提供的勘测材料不够全面,一方面因为勘测单位所取的勘测点较少,对于一些软弱土层没能进行认真勘测,这种情况下所提供的土质和土壤分层等,和地 下水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会导致支护方式的选择出现错误。此外,勘察 的材料不够详细,缺乏相关重要数据,相应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设计时缺乏依据,对一些数据进行乱估,针对一些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可能会引起更高的事故风 险[1]。②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对于深基坑而言,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 一些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设计工作不够严谨,从而引发事故。以某基坑事故而言,在对其进行检查后发现,因为在事前没有经过专家论证,使用的支护方案不够合理,导致基坑出现大面积坍塌。出现部分设计人员为了工作方便,直接对其他基 坑的参数进行套用,最终促使支护结构安全性较差,发生变形。③对于深基坑而言,大多设置在市中心,施工场地不够宽敞,所开挖的土石材料、建筑材料和施 工机械等经常被放置在基坑的四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基坑土侧压力大于设计值,促使支护结构出现较大变形甚至遭到破坏。 深基坑施工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这种情况下,要求环境条件符合施工 措施,要求外部环境和地质条件,特别是水文地质,这些因素对深基坑支护工程 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现场,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地质环境。进行 深基坑开挖之前,监测人员对地质情况、构筑情况进行科学调查,并结合调查情 况绘制相应位置图[2]。工程施工之前,需严格遵循施工设计规定的安全性,结合 工程开挖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向施工人员传递相应安全施工措施。实施挖土施工,避免出现掏洞挖土情况,可以从上到下,分层施工。此外,排除地下水和地 下水,避免出现塌方。施工过程中,如果土体出现裂缝,需及时采取措施,并保 障风险排除。 以某工程为例,地下有四层,主体结构一共25层,采用的是构架剪力结构,相应设计人员针对深基坑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专业人员获取和分析。均匀的进行勘测和布点,同时还需对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具有丰富 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行深基坑设计,及时和相关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不能对其他基

深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南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 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南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 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编号:【隧-南东交-008】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审批:年月日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目录 1 指导思想 ------------------------------------------------------------------------------ 2 2 演练目的 ------------------------------------------------------------------------------ 2 3 演练的内容 --------------------------------------------------------------------------- 2 4 演练时间 ------------------------------------------------------------------------------ 2 5 演练器材 ------------------------------------------------------------------------------ 2 6 演练顺序 ------------------------------------------------------------------------------ 2 7 演练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 --------------------------------------------------------- 2 8 演练步骤 ------------------------------------------------------------------------------ 7 9 注意事项 ---------------------------------------------------------------------------- 14 10 演练评估--------------------------------------------------------------------------- 14

2021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及预防措施

2021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应当严格执行基坑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 (2)严格落实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3)合理设计基坑支护方案,保障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4)加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风险率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根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说明基坑基槽的安全性对保证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成都地区的房屋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普遍采用基坑形式,基坑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基坑坍塌的可能性,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 一、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 1.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 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下隐患。许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考虑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 当不具备采用坡率法的条件时,应对基坑采用支护措施。成都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混凝土灌注桩支护等。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对支护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设计,若为节省资金仅凭经验确定支护形式,很可能达不到支护的目的,同样容易出现坑壁坍塌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如2001年5月,我市某工地喷锚护壁发生坍塌事故,坍塌范围长13m,宽2.5m,高6m,造成紧邻该施工现场的某大楼汽车通道中断,基坑边一Φ200mm的地下供水管漏水,排水沟破裂,基坑周围民房、围墙及道路开裂严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处基坑与某大楼地下室仅相隔一条汽车通道,采用喷锚护壁,锚杆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对这种坑壁,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2.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 一些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中,不重视施工管理控制,随意更改施工设计,违反技术规范要求,也是带来基坑施工隐患,造成坑壁坍塌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坡率法时坡率值不足。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基坑施工一般采用坡率法。但采用坡率法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基坑施工的坡率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常常因为土方开挖时坡率控制不好或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开挖深度大于预计深度,出现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的情况,使基坑坑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容易出现坑壁坍塌。如我市某工地基坑施工,依据地勘报告设计开挖深度为2.7m,开挖后发现土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需要超挖2.1m,由于场地所限,无

【doc】某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某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解永成等:某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某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解永成谭敬乾 (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0050) 摘要:介绍某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了施工中产生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引起地下连续墙拼缝水土流失, 周边地面下沉,房屋倾斜甚至坍塌的原因.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事故AnalysisofAnAccidentCaseofDeepFoundationPit XIEYongchengTANJingqian fGuangzhouNo.3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Ltd.Guangzhou510 0 50)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anaccidentcaseoffoundationpitdur ingconstr uction.AndanMy~sthemain reasonforover-distortedsupportingstructureleadingtothesurroundinggroun dsinkingandhousingstructure leasingduringconstruction.. Keywords:deepfoundationpit;construction;accident 1工程简介 某工程基坑开挖深度18.5m 左右,采用800mm 厚地下连续墙加四道内支

撑(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 其余三道均为q)600钢管)支护结构,见图1. 场地处于剥蚀残丘地貌,座落在小山坡脚下, 各土层及其参数见图1和表1?该基坑①轴(北端)地下连续墙处岩层埋藏最深,墙底部尚未到全风化花岗岩(其它部位墙体均进入了全风化或强,中风化花岗岩层).在施工中,当开挖至约8m 深时(即第二道钢管角撑安装过程 中)北端地下连续墙(中部)接缝出现水土流失,至第四天才封堵成功?当开挖至约12m深时(亦即是在安装第三道角撑过程中),北端墙(中部)拼缝再次出现更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①轴墙北侧地面严重下沉,邻近的建(构)筑物倾斜,开裂而进入抢险状态,造成工程事故.经过一天时间才将连续墙的接缝封堵住,北侧的危房随之陆续拆除或临时加固. 图1 某基坑支护示意图 广州建筑GUANGZHOUARCHITECTURE2004 年第4 期表1 地层参数表 土层土性层厚/mE./MPaC/kPaqo/.p/g.cm. Q 杂填土(松散)2.801.80 Q 粉质粘土(软?可塑)7.2020-2510-181.70^ 1.80 Q 砂质粘土(可塑)4.501825181.80 Q 砂质粘土(硬塑)13.102530251.90 2事故原因分析 (1)型钢角撑和型钢腰梁与地下连续墙的锚连不可靠是造成工程事故的第一主因.事故现场能清楚地看到第三道角撑与钢腰梁虽有连接,但钢腰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59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 分析及对策(正式版)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前言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 用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基坑工程问题,基坑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发 展,边界条件更复杂、约束条件更严格,基坑工程的 安全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根据多年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的 经验,结合西安地区基坑安全事故调查及处理资料, 从基坑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出发,分析基坑工程安全事 故责任和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2.基坑工程发展及安全现状 目前西安地区基坑最小深度3~4m,5~9m的基坑很普遍,有的发展到13~16m,地铁基坑最深达23m。少数基坑具备放坡条件,大多数基坑放坡受到限制,有的基坑四周没有放坡和锚拉条件。基坑支护形式有放坡、木板内支撑、土钉墙支护、微型桩支护和排桩支护,桩-锚支护;基坑四周不具备锚杆施工条件的基坑采用内支撑支护方式,这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两年以前,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常见基坑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深度3~4m的三级基坑和深度5~9m 的二级基坑。深度3~4m的三级基坑多为管沟,较浅、路线长、暴露时间短,不被建设方重视,因而不支护或采用简单的支护方式,导致事故发生。6~9m 的二级基坑采用土钉墙等支护方式,开挖时不按设计

上海一幢层楼倒塌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上海一幢13 层楼倒塌案例分析 一、工程简况: 1.1 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上海市梅陇镇26 号地块商品住宅工程(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建设地点:梅陇西路东,淀浦河南,莲花路西 总投资:18830 万元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5227 ㎡,共由12栋楼及地下车库等16个单位工程组成 发生事故工程: 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位于在建车库北侧,临淀浦河。平面尺寸为长46.4m,宽13.2m,建筑总面积为6451㎡,建筑总高度为43.9m,上部主体结构高度为38.2m,共计13层,层高2.9m,结构类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 建设单位: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房地产三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8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2年以上;3.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5万平方M以上。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第十八条规定: 二级资质及二级资质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M以下的开发建设工程, 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施工单位: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三级市政公用工程三级 施工专业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三级) 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承包的范围 (1) 14 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2)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 (3) 建筑面积6万平方M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监理单位: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房屋建筑工程乙级市政公用工程丙级) 监理范围: (1) 可承担一般房屋建筑工程:14-28层。24-36M跨度( 轻钢结构除外) 。单项工程建筑面积 10000-30000平方M。 (2) 高度70-120M的高耸构筑工程。 (3) 建筑面积6-12万平方M的住宅小区工程。 设计单位: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甲级资质建筑设计院) 审图单位:上海宏核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1年获得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一类含超限高层)机构认定书 勘察单位:上海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乙级资质) 勘察范围:20层以下的一般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14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单柱承受荷载4000kN以下的建筑及高度低于100m的高耸建筑物 1.2 事故发生前后情况该楼于2008年底结构封顶,同时期开始进行12号楼的地下室开挖。根据甲方的要求,土方单位将挖出的土堆在5、6、7 号楼与防汛墙之间,距防汛墙约10m,距离7号楼约20m,堆土高约3~4m。2009年6月1日,5、6、7号楼前的0号车库土方开挖,表层1.5m深度范围内的土方外运6月20日开挖1.5m以下土方,根据甲方要求,继续堆在5、6、7号楼和防汛墙之间,主要堆在第一次土方和6、7号楼之间20m的空地上,堆土高约8~ 9m。此时,尚有部分土方在此无法堆放,即堆在11 号楼和防汛墙之间。 6月25日11号楼后防汛墙发生险情,水务部门对防汛墙位置进行抢险,也卸掉部分防汛墙位置的堆土。 6月27日,清晨5时35分左右大楼开始整体由北向南倾倒,在半分钟内,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应当严格执行基坑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2)严格落实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3)合理设计基坑支护方案,保障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4)加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风险率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监理,防止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6)加大基坑工程监测力度,确保基坑施工过程安全

常见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常见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摘要:阐述了常见基坑工程围护类型和基坑事故类型;从基坑围护设计、基坑围护与降排水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工程管理和应急措施4各方面对基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土方开挖;应急措施 1、引言 近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大量出现,深、大基坑施工,日益成为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由于基坑工程涉及工程地质勘察、原有场内管线布置、周边环境、基坑围护设计、基坑围护施工、基坑降排水、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季节和应急处理等多种环节和因素,往往会在基坑开挖过程,引发基坑坍塌或基坑周边沉降、位移过大,造成人员伤亡、工程桩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周边建筑物开裂、管线断裂等。因此,基坑工程事故已成为建筑施工最为主要的质量、安全事故之一。 本文通过对许多工程事故的分析,总结常见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以供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加深对基坑事故原因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基坑事故发生。 2、常见基坑工程围护与事故类型 2.1 常见基坑围护类型 目前,基坑围护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挡土墙。一般采用多排水泥搅拌桩或土钉墙,水泥搅拌还兼有止水作用,因此在采取水泥搅拌桩的情况下无需设置其他止水设施,而土钉墙情况还需考虑结合其他止水设施。 当采取土钉墙支护时,通常会产生的较大的周边土体的水平位移。 (2)锚杆挂网喷浆。由锚杆承担土压力保持坡面稳定。锚杆支护一般情况周边土体的水平位移也较大。 (3)桩。一般适用于较浅的基坑,多采用钻孔灌注桩或钢板桩。当采取拉森钢板桩时可起到止水作用。 (4)桩加锚。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竖向支护体,并结合锚杆提高桩体的水平承载力,减少悬臂桩体的水平位移。 (5)SWM工法桩。在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型钢提高桩体的水平力抵抗能力,待基坑周边回填土后,拔出型钢予以回收。

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方案

A4 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数据八路(兴咸路—秦皇大道)市政工程编号: 致:陕西百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完成了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数据八路(兴咸路—秦皇大道)市政工程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件:1、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份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资质证号00950808 日期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岗位证号 日期 本表一式三份,建设、监理、承包单位各一份。陕西省建设厅监制 陕西省建设监理协会承印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数据八路(兴咸路-秦皇大道)市政工程 深 基 坑 坍 塌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佳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数据八路项目部

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一、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绿地新城项目临时排水工程坍塌事故所指范围: 1、深基坑坍塌。 2、大型起重设备的倒塌。 3、基坑整体模板支撑体系坍塌。 二、坍塌事故应急小组负责及组织机构图: 1、项目经理是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第一负责人,负责事故的救援指挥工作。 2、项目员工是坍塌事故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具体事故救援组织工作和事故调查工作。 3、专职安全员、现场施工员是坍塌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负责事故救援组织管理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 4、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⑴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等,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度情况。 ⑵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现场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⑶后勤保障组:组长由项目总负责担任,成员由项目物资采购部、行政部、合同预算部、食堂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整抢险器材、设备、车辆

基础工程事故调查报告

基础工程事故调查报告 土木102 案例一 工程概述 北京百盛大厦二期工程,基坑深15米,采用桩锚支护,钢筋混泥土灌注桩直径为800mm,桩顶标高—3.0m,桩顶设一道钢筋混泥土圈梁,圈梁上做3m高的挡土砖墙,并加钢筋混泥土结构柱。在圈梁下2m处设置一层锚杆,用钢腰梁将锚杆固定,其实锚杆长20m,角度15度到18度,锚筋为钢绞线。 该场地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石层等。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 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底版施工。一夜的大雨,基坑西南角30余根支护桩折断坍塌,圈梁拉断,锚杆失效拔出,砖护墙倒塌,大量土方涌入基坑。西侧基坑周围地面也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 事故分析 1、锚杆设计的角度偏小,锚固段大部分位于粘性土层中,使得锚固力较小,后经验算,发现锚杆的安全储备不足。 2、持续的大雨使地基土的含水量剧增,粘性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大大降低,导致支护桩的主动土压力增加。同时沿地裂缝(甚至于空洞)渗入土体中的雨水,使锚杆锚固端的摩阻力大大降低,锚固力减小。 3、基坑西南角挡土墙后滞留着一个老方洞,大量的雨水从此窜入,对该处的支护桩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并且冲刷锚杆,使锚杆失效。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对西侧桩后出现裂缝的地段紧急用工字钢斜撑支护的圈梁,阻止其继续变形。西南角塌方地带,从上到下进行人工清理,一边清理边用土钉墙进行加固。 案例二 工程概况 某渔委商住楼为322层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大楼,一层地下室,总面积23150平方米。基坑最深出(电梯井)-6.35m 该大楼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主干道凤凰路与乐园路交叉口,西北两面临街,南面与市粮食局5层办公楼相距3~4m,东面为渔民住宅,距离大海200m。 地质情况大致为:地表下第一层为填土,厚2m;第而层为海砂沉积层,厚7m;第三层为密实中粗砂,厚10m;第四层为黏土,厚6m;-25以下为起伏岩层。地下水与海水相通,水位为-2.0m,砂层渗透系数为K=43.2~51.3m/d。 基坑设计与施工 基坑采用直径480mm的振动灌注桩支护,桩长9m,桩距800mm,当支护桩施工至粮食局办公楼附近时,大楼的伸缩缝扩大,外装修马赛克局部被振落,因此在粮食局办公楼前作5排直径为500mm的深层搅拌桩兼作基坑支护体与止水帷幕,其余区段在震动灌注桩外侧作3排深层搅拌桩(桩长11~13m,相互搭接50~100mm),以形成止水帷幕。基坑的支护桩和止水桩施工完毕后,开始机械开挖,当局部挖至-4m时,基坑内涌水涌砂,坑外土体下陷,危及附近建筑物及城市干道的安全,无法继续施工,只好回填基坑,等待处理。 事故分析 止水桩施工质量差是造成基坑涌水涌砂的主要原因。基坑开挖后发现,深层搅拌止水桩垂直度偏差过大,一些桩根本没有相互搭接,桩间形成缝隙、甚至为空洞。坑内降水时,地下水在坑内外压差作用下,穿透层层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35581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 析及预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

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基坑坍塌事故分析(一)

基坑坍塌事故分析(一) 1概述近三年建设部备案的重大施工坍塌事故中,基坑坍塌约占坍塌事故总数的50%。塌方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施工坍塌的专项治理是近年来建筑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基坑坍塌,可大致分为两类: 基坑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基坑底土因卸载而隆起,造成基坑或边坡土体滑动;地表及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的涌砂、涌泥、涌水等而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坍塌。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或者稳定性不足,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坍塌。导致基坑坍塌的原因可归结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本文分析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防范建议。2基坑坍塌事故概况 2.1发生事故的企业,无施工资质和无施工许可证者占企业总数的近50%,10%左右的企业属三级或者三级以下施工资质。 2.2坍塌事故中,工业与民用建筑约占54%,道路、排水管线沟槽约占38%,桥涵、隧道的约占8%。 2.3放坡不合理或支护失效引发的事故约占74%,其中无基坑支护设计导致的事故约占60%。 2.4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引发的事故约占56%,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事故约占19%,不严格按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导致的事故约占25%。 2.5发生坍塌的基坑深度从1.9米~22米,发生在1.9米~10米的事故约占78%,10米~20米的约占17%,20米以上约占5%。3基坑坍塌事故分析 3.1地质勘察报告不满足支护设计要求地质勘察报告往往忽视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注重对周边土体的勘察、分析,这使得支护结构设计与实际支护需求不符。某办公楼基坑设计深度6米,仅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土体进行了勘察,而基坑边坡淤泥质土层的相关指标,凭“经验”给出。因提供的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与事故后的勘察值严重不符,导致据此设计、施工的支护体系滑移、倾斜,造成基坑坍塌。 3.2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坑支护设计是基坑开挖安全的基本保证,应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支护专项设计。陕西省宝鸡市一大厦基坑,深8.8米,竟无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也未按规范要求放坡,导致基坑坍塌。 3.3支护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由于基坑现场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设计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支护结构设计存在的缺陷,势必形成安全隐患,有的坍塌事故就是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所致。

浅议基坑工程常见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议基坑工程常见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基坑工程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基 坑工程事故主、客观影响因素出发,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并 且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方法,以期能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等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坑工程;影响因素;预防方法 一、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安全耐用,又要节能环保,还要尽可能的节约空间。打造节能环保型的建筑 可以说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我国能够实行的主要还是安全耐用和 节约空间型建筑。目前,节约空间的办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向上发展”,即盖高层,和“向下发展”,即基坑工程。近年来。我国基坑工程数量增加迅速。基坑围 护体系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检测手段以及基坑工程理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由于基坑工程的特殊性,包括区域性、个体差异性等等,基坑工程发生事故的 概率往往大于主体工程,有调查显示,基坑工程事故率可达到20%左右。 本文通过对基坑工程事故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了常见的基坑工程事 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以期能对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有所帮助。 二、基坑工程事故客观影响因素 基坑工程自身的特点对事故的发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基坑工程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市区,往往存在施工场地狭小、周围建筑 物密集、临近道路和市政地下管线等问题,因而对基坑稳定性和变形控制要求极高。 (2)基坑工程技术性很强,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它和 设计、施工、检测、管理等都有关,这就导致出问题或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3)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常需经历多次降雨,以及其他不确定影响因素,如突发性的地震、山洪、土的冻胀,故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难以防范。 三、基坑工程事故主观影响因素 1、勘察因素 基坑工程的设计是以勘察资料及其结论为基本依据的,以往基坑工程经验告 诉我们,勘察资料的不详、不准、疏漏、勘察结论的不完备、不准确,是基坑工 程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基坑勘察不当,主要是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认为 基坑支护是临时工程,不愿为勘察付出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很大。 2、设计因素 目前,我国因设计失误而导致的基坑工程事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计算参数选用有问题,设计计算或验算的准确性取决于计算参数的选用,若选用 不当易于导致围护结构偏移,甚至坑底大量涌土的事故发生。其次,支护方案选 择不正确,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周围环境、设计变形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是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基础,任一个因素 考虑不周或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再次,[1]撑锚设计有误,土钉设计间距、位置不当或长度不足而引起土钉抗力不足,支撑支点太少、位置不当或间距过疏

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一、整体失稳 整体失稳是指在土体中形成了滑动面,围护结构连同基坑外侧及坑底的土体一起丧失稳定性,一般的失稳形态是围护结构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底部向坑内移动,坑底土体隆起,坑外地面下陷。

龙潭空中花园基坑事故。 2005年8月3日,凌晨约30m宽位置坡顶出现开裂并出现沉降,坡脚水泥土搅拌桩出现断裂。早晨7时,下起大雨,半小时后该段出现塌滑。原因主要是基坑北侧东端滑塌地段出现超挖,开挖后放置了较长时间;坑内大量积水未及时抽排;坡脚土层受水浸泡,降低了土层强度,势必导致边坡蠕动变形;紧邻坑边下水管长期漏水,边坡蠕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坡顶道路下的下水道出现开裂,大量水浸入边坡土体内,导致边坡失稳。

2005年**日12时,武昌区彭刘杨路金榜名苑已开挖至设计深度5.2M的深基坑东侧(cd)段约40余米长的边坡发生滑塌险情。 二、坑底隆起 坑底隆起是一种向上的位移,产生的原因一是深层土的卸荷回弹,二是由开挖形成的压力差导致的土体塑流。

由于土体是连续体,坑底的隆起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必然导致坑外土体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带动相邻建筑物或市政设施发生倾斜或挠曲,这些附加的变形使结构构件或管道可能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危及安全。 一般解决的方法是被动区加固,提高土的抗力,减少变形,同时解决整体稳定和坑底隆起问题。 三金.鑫城国际C地块事故 三、围护结构倾覆失稳

围护结构倾覆失稳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或悬臂式围护结构,重力式结构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绕其下部的某点转动,围护结构的顶部向坑内倾倒。抵抗倾覆失稳的力矩主要由围护结构自身的重力形成,坑底的被动抗力也是构成抵抗力矩的因素。 如武汉火炬大厦开挖深度10m,上部为老钻土,下部为基岩,采用¢900mm人工挖孔嵌岩排桩支护,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于老粘土局部浸水,强度降低,土压力剧增,由于桩嵌人岩层,变形不易谐调,造成十余根支护桩折断,危及邻近六层综合楼,使该楼楼梯间悬空,情况危急。经紧急回填,增设锚杆后。得以稳定。 四、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是指重力式围护结构的底面压力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失稳。由于在围护结构的外侧还作用着土压力,因此其合力是倾斜的。在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发生向坑内的挤出,围护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导致部分围护结构的开裂损坏。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编号:SM-ZD-52525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 析及对策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前言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基坑工程问题,基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发展,边界条件更复杂、约束条件更严格,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根据多年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西安地区基坑安全事故调查及处理资料,从基坑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出发,分析基坑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和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2.基坑工程发展及安全现状 目前西安地区基坑最小深度3~4m,5~9m的基坑很普遍,有的发展到13~16m,地铁基坑最深达23m。少数基坑具备放坡条件,大多数基坑放坡受到限制,有的基坑四周没有放坡和锚拉条件。基坑支护形式有放坡、木板内支撑、土钉墙支护、微型桩支护和排桩支护,桩-锚支护;基坑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