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场所。作为校园文化的窗口———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尤为重要。它包括校园的整体设计,景物设置,绿化布局,校园卫生状况及人文环境等。我通过积极探索思考,试图从校园环境这一视角谈谈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是古人对环境造人的精辟阐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称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他说:“依我看,用学生创造的周围环境……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如,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旷达深邃的校园环境会使人有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的感觉,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四季常青,浓荫蔽日,垂柳拂面,鲜花簇生,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环境,会使人神情舒展,心旷神怡,幡然脱俗;干净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且,丰富多彩的、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低俗的非理性文化及各种消极腐......

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周一国旗下讲话时号召,教师和学生写出书面保证;开例会时班级里一个一个学生说;每天三检查,早上一次,中午课间操一次,下午课前一次。第一周由校长带队,课间校长和值周教师巡视,看到果皮、纸屑由校长带领全体教师拾,第二周由值周教师带队,哪个班卫生区有果皮、纸屑哪个班的班主任带领本班教师和全体学生拾,第三周果皮、纸屑就很少了,这时还得坚持,

查到仍有果皮、纸屑由班长带领大家拾,三周后学生已有二十一天的习惯养成,基本已能保持。

上路

上路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词组,其实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经过了“三翻六坐八爬”的酝酿,母亲开始教儿子学步。学步就是为了让儿子独自上路。

上路原本是一个极潇洒的行为。它需要的是勇气和力量;它欣赏的是果断和自信;它追求的是速度和一如既往。

让人生上路,不知多少人希冀一步登天。

当然了,上路只不过是走出了昨日的痛苦,走上了今日的潇洒,却绝非代表明天就一定能够走向辉煌。未知的远方,或许如夜空中的簇簇星光,奇迹朗朗;或许像密林中的丛丛荆棘,困难重重;或许还会遇到狂风;或许还会遇到雨季;或许,还会有许多“或许”.......然而正是这些诱人的“或许”,才使得上路的行为本身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才使得无数不甘寂寞的黑头发飘起来,轻装上路。

这决不是在赌博人生。这是一和力的勃发,是一和情的激昂,这是刺激,是冒险,是不甘羸弱的生命体的崇高企盼,是不知餍足的胸怀的恢宏和坦荡!

我知道,高喊“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的即使喊破了喉咙也成不了偶像派。既然目光已被诱惑,既然心灵已被触动,迈步上路就是了,还等待什么!

让人生上路,是我的最佳选择!

我不在乎我的有没有听众捧场,也不自信我的行为就真的感动了仍在驻足观瞻的朋友们,我不知道我的《上路》能使多少男儿女儿

真正迈出那艰难的一步。但我知道,敢于义无反顾地直面人生长途的

人们终会懂得:“人”的本身,就是两条迈开的大步。真的,只要迈

开大步,就会有真诚的祝福—

上路,尽可以走出你的丰采年华。

人生最怕的不是走错路,而是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迈出前进的步伐。人生允许出错,但不允许畏缩不前。让人生上路,才有可能创造辉煌,才能走出有意义的人生。

让教师能静下心来工作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充好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工作,这是校长管理的第一要务。

潘怀林,天津市塘沽区第十五中学的校长。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工作,是每个校长一得不面对的问题,潘校长自然也不例外。而他在实践中采取“八静三品四用”的措施,帮助教师静心工作的管理艺术,尤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对身为学校领导的校长而言,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工作,是一种管理艺术,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工作,是教育本身的要求,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就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因此,教育需要的,就是教师静

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教育是质朴的事业,更是拒绝浮躁和功利的事业,教师静下心来,教育的发展方有希望。

教师静下心来工作,是教师个人修身养性,体会幸福的一种有效途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检以修德,静以修身,古人的智言,很好地说明了“静”对于增强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而工作着是幸福的,劳动着是快乐的,能够用一种充实平和的心境去工作,并细感悟其中些许微的触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

教师能够静下以来工作,是教师的幸事,也是教育的幸事,自然也是学生的幸事,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工作,是校长的责任,其实也是社会的责任。当前,教师们的事务性工作非常繁重,除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外,开学初还要各种计划,期末要交总结,每节课要写课堂日志,每周要交教学反思,每月要交教学笔记,每学期要交论文,还有一年一度的评优等。再加上初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工作。因此让教师静下心来工作就成为每个校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潘校长提出的“八静三品四用”的观点例很多教育管理者受到启发。

采访:什么是“八静三品四用”?你是基于什么提出来的?

2006年,我刚刚担任学校校长,每天的事务性工作很多:不是写计划就是写总结,不是开会就是写汇报,不是迎接检查就是准备督导,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事情。论身体每天处于疲劳状态;论学问,教育教研究颗粒无收;论道德,不知教育服务于谁;论工作丢了教育的方向。由此我想起了奋战在一

线的教师,他们是否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如果不能影响他们静下心来的因素以是什么?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我认识到“立德强身,文化修身,技高立身”的治学理念、“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工作态度,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于是,我提出了“八静三品四用”,就是“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静下心来品味与学生的分分秒秒;品尝工作的乐趣,品味生活的意义;用智慧启迪灵性,用人格陶冶情操,用爱心浇灌希望,用汗水哺育不凡”。应该说“八静三品四用”是一个目标,一个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和理想状态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如何理解这个“静”?

“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要想使教师达到这种状态和境界,学位首先要为教师提供一种制度的支持。

第一,求静,要为教师争取时间。静心教书要时间,,潜心育人要时间,时间对教师极为珍贵,我们做到不让班主任到操场监控学生,实行整体管理。每为期四次检测,考后数字统计可以由相关人员集中输入,然后提供给教师们,自习课可以实现无师管理,回归自习课的本来面目,这样算起来,一周会给教师节省很多时间,这无疑为教师提供了静心思考的时间。

第二,“静”字要有心理文化引导。“静以养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境界。心静则远,这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认识得深。静心静悟是人之共识。问题在静中化解,是非在静中明辨,思想在静中绽放,工作在静中出色。静控制冲动抑制盲目,克服粗劣,驱散功利,何乐而不为?

第三,“静”字蕴于学校管理之中。“静”字文化的要义在于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师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进以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教师读书要以学校推荐的书目为主,实现有固定地点、课表化安排的读书活动;教师学术研究实现团体化,以青年教师文化沙龙为学术研究中心,辐射全体教师;学校管理实现民主化研究,以“谏言组”为核心,定期召开建言会议,学校管理层要兑现每一项建言。

通过教育科研提升学校的品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该成为校长们的共识,但问题的关键是持久,深入地进行教育科研比较难。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教师能够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静下心来进行教育科研呢?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促进教育科研深入开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图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思维习惯和一种工作习惯。

一是校长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领路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位,能否抓出实效,关键在校长的重视成度,关键在校长的观念是否有前瞻性,关键在校长是否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长要成为教育科研的领路人,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使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为校长,既要做教育科研的管理者,也要做教育科研的实践者。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科研的领导,组织工作才能有实效。

二是抓好学习,使科研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我校长科研处每学期都要制定出具体的理论学习计划,做到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而且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对教师的学习,我们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指导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另外,我们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给教师专款买理论

学习用书,订购有关的教育教学刊物,并定期组织报告会、汇报会、研讨会等理论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校的教弃用科研气氛日益浓厚,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顺利,参与的教师越来越多,教育科研的水平逐渐提高,教育科研成果逐渐增多,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三是构建教育科研的网络体系和评价机制。教育科研的网络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核心体系”,处于教育科研管理和实践的“领头羊”位置。第二层是“骨干队伍”,由从教科研实践活动中选出的优秀教师组成,在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中起带头、引领作用。“骨干队伍”不但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把关,更是市、区级课题组的成员,并且参与教师课题的评估。第三层是“群体队伍”,我校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参与教科研活动。在评价机制方面,我们在制度上保证教育科研的地位,把它作为一项全校教师的基本功来评估,在教师的业务考评指标中占有一定的权重,是评选先进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是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选题思路,保证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教育科研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持久进行,与我们的选题有密切的联系。在教育科研选题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将教学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典型矛盾引进课题,采用“问题即课题”的教育科研选题思路。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坚决掏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和“假、大、空”的倾向。在价值判断与导向、方法论等宏观决策上确立“求真务实”、研以致用的教育科研价值观,

南京工程学院专业级人才培养方案

南京工程学院□□□专业(□□方向)级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描述 .培养目标: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人才培养定位及服务面向。 .培养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和岗位分布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撰写,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工程要求(工科专业);执业要求(非工科专业) ◆其它要求(如职业资质证书、人文素质等) .理论教学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门) 理论课程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公共选修课五类进行设置,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及比例 专业(方向)名称 公共 基础课 专业基础 必修课 专业 必修课 专业 方向课 专业 任选课 公共选修课 最低要求 合计 学时 比例 注:表中专业方向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专业基础限选课。 .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实践环节:(学分) 实践模块结构:实践教学模块分为军训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工程训练模块、课程设计模块、毕业设计(论文)模块、社会实践模块、能力创新模块等八个模块,具体学分见下表(注:社会实践模块和能力创新模块在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中安排,其它模块在教学进程表中安排): 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分配表 专业(方向)名称课 内 实 验 军 训 模 块 实 习 教 学 工 程 训 练 课 程 设 计 毕 业 设 计 社 会 实 践 能 力 创 新 合 计 方案 总学 分 实践教 学占总 学分 比例

注:表中课内实验学分数要包含两课的课外实践学分。 .素质培养体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培养措施的描述。 .基本学制:四年 .毕业要求:毕业最低学分(含课外综合素质培养学分):。 .学位授予:学位。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三. 个性培养计划 四.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起草人(签字): 院(中心)负责人(签字):

中职教师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2013年试行)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

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 发展。 (三)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 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 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 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 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导读:本文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集乡张一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我校素质教育蓬勃发展,根据马中字【2013 】052 号《马集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人才队伍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为引领,为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以打造我校优秀人才队伍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平台,加大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梯队培养长效机制,到2017 年,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育优秀人才队伍。 三、培养对象、模式及周期 1. 培养对象 我校在编在岗教师 2. 培养模式

分类别:教师培养序列为骨干教师T学科带头人T名师T本土教育家;班主任培养序列为优秀班主任T模范班主任。 分层次:各类人才称号分为乡级、县级、市级等层次。 3. 培养周期 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培养周期为1 年;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培养周期为2 年;名师培养周期为3 年;本土教育家培养周期为4 年。 四、培养方案 1. 教师队伍 (1)群星计划-- 争创明星教师与星级化管理 按照胜任本职工作,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的标准,建立健全教师星级评比和管理模式,力求触动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神经,让每位教师都有梦想,每位教师都能成长,形成“人人想专业成长,人人能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措施:学校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并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每年举行一次明星教师评比活动。(如爱岗敬业之星、教学质量之星、校本研修之星、管理之星、师德之星、读书之星、爱心之星等明星称号。)各学校要根据德能勤绩的综合业务成绩每三年进行一次星级考核,星级分一至五星(一星为初级,五星为最高),各星级人数按照1:2:3:3:1 的比例评定。每个教师的星级考核将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推荐参加县、市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评选的重要依据。 (2)砺耕计划-- 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按照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各不相同。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一般只需要具备掌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即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对中职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的培养并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旨在探索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能力市场导向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年中取得重大发展,其教育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实现了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通过对现代职业活动的研究发现,由于当前社会分工更细,相互协作加强,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因此非专业方面素质与能力更加重要,这也更加充分显示出了人才培养中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 1.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太强,尤其是理论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虽然现在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好,但是,目前中职学校招收到的学生文化素质总体并不高。 2.对学习的自信心不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应该都是很聪明的,对有些问题能够很快理解和掌握,但是他们的平均成绩并不好,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成绩不好已经习惯了,对于自己能够学会新知识的自信心很低,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时候还没有开始学就认定自己学不会,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差。 3.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很多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并不是为了学习,这个心态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学生是不想太早就业,而另外一些呢,是因为觉得在家没意思,还有一些完全是因为父母强迫才来学校的,由此可见想让他真的学到一点知识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甚至没有任何学习目标,就更不必说进取心了。 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个重点关注方面 从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可以看出,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差的,另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从不考虑未来的就业、不关心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习毫无目标,更谈不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了。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恍然感悟,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习某课程或掌握某项技能。也正因此我们更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教育部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呢? 一、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通过阅读吸纳各学科知识的营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榜样。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学习对教学有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学科权威人士的重要观点,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等,使其作为教学的指南。 (二)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 必须重视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知识的前沿。经常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笔记,写一些教学经验体会,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分析教学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和教师继续教育使教师素质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二、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对所有教师而言,解读挖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是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常规技能,必须与时惧进。要通过专家引领、自主研修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促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一)重视方法的研究。 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坚持摒弃“保姆式”的教学方法,要大力坚持”实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的原则。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经常开展校与校的听课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重视教材内客的研究 要求教师要树立课改意识,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审视、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更宽、更高的眼光设计教学,看待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只求一时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学法是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应该承认,我们在这方面还很不够,还很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学习规律,利用规律地进行学习,达到“降低负担,提高质量”的目的。主动性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而“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其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总是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学习,效果就会下降。 三、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新课改呼唤反思型教师,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都需要教师学会反思。 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反思,并通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学院积极开展2017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情况总结如下: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 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 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前期调研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专家组,前往相关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共走访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高校专家意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并且各专业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如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画报社等企业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情况,另外各专业对已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之后觉得哪些地方欠缺等,作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4、完成初稿 各专业在学校统一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并在专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整。 5、专家论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调整完成后,学院组织校内为专家进行新版培养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专家包括,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本专业相关行业人员、校内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等,最后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王仑 (大连教育学院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职业学校教师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及长期广泛学术准备的专业。目前,其职业内涵和特性开始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认识和承认,但是,从事此专业的教师的质量有待提高,表现为教师专业对口率不高、双师型比例低,不仅陈述性知识需要重组与更新,而且更缺乏程序性知识,所以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训任务还很重。“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基于上述考虑,必须开发一种层级分明、操作性强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学校教师研训工作提供依据。 一、关于编制《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说明 能力是指个体具有的一种状态、一种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采取专业化的、全方面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其是以“动能”的形式存在的。专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为了进行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管理,获取该职业的最佳活动效率,以经济、技术、教育科学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根据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性,对实现职业学校教师领域重复出现的活动所必须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等方面内容作出综合性规定,并作为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确定职业学校教师教育部门研训工作目标的基本依据。研训目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由于教师这种“专门职业”(即“专业”)与“一般职业”(即职业)有种种差异,所以本《能力标准》称作《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而不称作《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为依据,按照导向性、整体性、可测性原则,选取最能反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特点的主要项目并结合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的教师导向于既可以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可以从事专业实践指导的“一体化”教师,分为一般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三个层级。与此对应,《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也分为三个层级,即一般教师应具有的能力标准;骨干教师除应具有一般教师的能力标准要求外,还要具有带上标为“☆”的标准;专业带头人除应具有骨干教师的能力标准要求外,还应具有带上标为“★”号的标准。 二、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设有3个一级指标,编号为:1,2,3;设有7个二级指标,编号为1-1,2-1,……,3-4;设有27个三级指标,编号为1-1-1,1-1-2,1-2-1,…….,3-4-1;共有内涵100个,以(1),(2),(3),……(100)等表示。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见下表: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稿)

教育学院 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和名称 专业代码:040105W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等多门课程教学的小学教育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面向地方小学,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并能够在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三.培养规格及实现途径 (一)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小学教育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熟悉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 (4)熟悉小学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学习特点; (5)掌握文献检索、调查研究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和方法; (6)具有学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 2、能力结构 (1)能够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小学教育问题; (2)从事小学语文、数学等多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 (3)运用教育科学知识建设和管理班级集体的能力,初步具备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4)一定的小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外语交流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6)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3、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热爱小学教育,忠诚的党的教育事业,育人为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修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和较强专业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素养。 (二)课程体系结构 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实践环节。 1、文化基础课: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英语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和身心素质,同时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理论知识基础。 2、专业基础课: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含语文课标解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含数学课标解读)、小学教育专业导引、现代汉语、写作、儿童文学、高等数学、教师口语、写字、音乐基础、美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发展概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小学班队管理。 3、专业课:自然科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数学概论、现代数学思想与方法、中国文化地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小学社会课程与教学论、(含社会课标解读)、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含科学课标解读)。 4、主要专业技能实践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各门专业课程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实训中通过与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途径 通过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实践环节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表1为知识实现矩阵,表2为能力实现矩阵,表3为素质实现矩阵。

学生职业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从八十年代开始已有二十多年了,虽然培养了大批的一 线技术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但目前的中职教育并 不乐观,每年有大批职高毕业生走出校门,而企业却出现严重的“技 工荒”,难以招工到技术较熟练并能适应本岗位工作的技术工人,很 多中职毕业学生因某些职业能力不够而得不到企业的青睐。长期以来,在普通高中热度依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因为进不 了普通中学而被迫到职业学校就读,学生在心理上存有对学习的自心 信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普遍不足,所以在中 等职业学校中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虽然在国家的重视下有所改观,但与普高相比也普遍较差,而且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领导与教师 在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上也不十分清楚,重理论教学轻职业能力的培 养依然存有,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有些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认 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素质不高,很难培养成高素质的 技术人才,把造成中职教育的困难因素很大水准上推给了学生方面, 根据目前情况,中职教育困难主要并不是因为学生的“差”而造成, 而是在于教育管理者等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相关人员思想观念上。转变 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 是促进职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作为职教工作者必须认 真分折教育对象,思考职教的教学方法,端正教学理念,明确教师教 学能力,应从下面几点考虑。 一、教师素质的提升 职业教育的师资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师资,有自己的独特性。培养学生 的职业行为能力,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任务不仅仅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在中职教学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学生 职业能力的教育思想,高素质的教师能够言传身教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目前中职学校我们仍提倡具有理论和技能双项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 育理念下,“双师型”的要求是既要有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又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第一章教师职业与专业化概述 一、单选 1、教师的概念:狭义的教师特指学校教师,是指学校中以培养人为职业,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 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能力和体力的人。 2、教学是教师活动的基本内容。 3、专门职业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4、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而从事普通职业无须 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需按例规行事。 5、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 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6、教学设计能力指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 大纲的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年度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能力。 7、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一般教学情况下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 力。 8、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 9、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 二、多选 1、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包括:(1)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2)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3)教师职业的社会权利。(4)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2、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结构:(1)教育教学活动;(2)科学研究活动;(3)人际交往活动 3、教师职业的心理特点:(1)爱生爱才;(2)善启善诱;(3)勤学敬业;(4)以身作则 4、“关注”阶段论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任教前关注阶段;第二阶段为早期求生存阶段; 第三阶段是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第四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 5、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 三、辨析 1、教师职业是专业。 答:错误。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门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正因为如此,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正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四、论文 1、试论述教育、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关系(500-800字) (一)教育、教学、科研的含义 (1)教育的含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的含义:广义的“教学”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使指教的人知道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只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显然,我们这里要探讨的是狭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学的关系。 (3)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5]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2号)等文件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特对2015级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2.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1页3.加强课程平台建设,强化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构建“四平台一环节”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设置学科教育平台,实施低年级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教育,夯实基础,推进学科综合交叉培养。在扎实的专业教育平台基础上,跟踪学科发展和实际需要,精心设计、灵活开设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文理交叉的拓展教育平台,丰富课程资源,实施公共选修课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

学校名师培养方案

学校名师培养方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王庄小学名师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过”战略,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新世纪的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专家,为王庄教育、王庄人民办实事,特制定王庄小学名师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培养适应王庄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重点,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名师”成长平台,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带动王庄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建设教育强乡提供人才保障。 二、培养宗旨 “名师”是指在本学科领域或学校管理中,代表我校教育教学或管理的最高水平,德才优异,贡献突出并得到社会公认,在我乡乃至全市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他们是我乡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表率和专家。“名师”培养的宗旨是建立一支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要,能够引领我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在全校乃至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改革中产生影响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提升全体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努力把王庄小学建设成为农村示范小学。 三、培养目标 努力构建“名师”人才培养梯队。用3-5年的时间,在我校教师中培养出10名校级“学科骨干教师”、3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2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1名市级“名师”。 四、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为实施好学校“名师工程”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坚持协调原则。“名师工程”应与和谐发展相协调,以培养知名教师为重点带动整个王庄小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层次的教育人才协调发展。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典型案例)

第三部分 2013年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3.2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急需大量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拥有专业技术的同时,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工作环境,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所从事的工作及相关活动所必备的能力。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以比促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技能大赛。学校内部各系可以根据学习进程,各专业学生分别开展学生技能大赛,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好方法。我院管理工程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此为出发点,在2013年组织了沙盘模拟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加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典型案例1:沙盘模拟大赛 一、概况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开展,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于2005年由用友公司发起,面向全国院校开展的ERP沙盘对抗赛,至今,累计参赛学生22万人,不仅居同类赛事之首,更成为当代大学生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教育部门、企业、院校合作的共同硕果。本届大赛于2013年4月初起在全国32个省区历时4个月,从9000支参赛队中经过省赛,选拔出101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我院管理工程系代表队从省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 1、省级比赛阶段: 省级比赛于5月24日-26日在保定市河北金融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比赛全省五十多个高校代表队参赛,达到了历年的参赛队伍的最大规模。在此次河北省总

教师职业能力分类

教师职业能力分类(简、多、辩、案) ⑴中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能力 ①教学能力②教育能力③管理能力④科研能力 ⑵中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 ①信息能力②语言能力③交际能力④角色认知能力⑤心理调适能力⑥自我提高能力 6、加涅按学习结果把能力分为五种(简、多):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智慧技能(多选):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动作技能(单、多):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阅读、书写、演讲、绘图、舞蹈、唱歌、体育活动等。 8、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八个半智能”类型都是什么?(简) 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体育能力、美术能力、社会能力、自然知识能力、哲学能力(半个智能)、自我认知能力。 9、加德纳的人的智能发展的自然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第一章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与发展 1、教师职业能力(单):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前面还提到的关于教师的提法:教师专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教师技能,教育技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 2、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师职业能力区别与联系:(简、辩) 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学术性、系统性是其特点;而“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实际的职业劳动中获得的实践性能力,这种能力已经包含了职业准备时期获得的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之一。 3、教师职业能力特征(简、选) ⑴实践性⑵稳定性⑶发展性⑷差异性 4、职业能力功能(简、多) ⑴完善个人修养⑵提高职业威望⑶增强职业信心⑷提高工作效率⑸保证工作质量 5、中等学校 ⑴婴幼儿阶段,智能开端于一种原生性的模仿智力⑵幼儿早期阶段,智能开始表现为对初级符号的掌握⑶学龄阶段,智能表现为对系统符号的掌握⑷成熟阶段,智能表现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10、按关注论的说法,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单、多、简、辨、案): ⑴关注他人阶段——在师范读书时,注意评价自己的任课教师,想像未来自己要充当的教师角色。 ⑵关注自己阶段——新手上任伊始,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中体验自己的职业生存能力。 ⑶关注教学阶段——适应了职业环境后,心理状态趋于稳定,更多精力集中在教学任务、内容如何准确的掌握和传达上。 ⑷关注学生阶段——在完全适应教学工作后,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是教师职业能力趋于成熟的表现。 关注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焦虑,但也可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11、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体现了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按角色认知论的说法,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简、多、辨):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管理办法 (讨论稿) 我校在实施转型发展的战略任务中,确立了人才强校战略,“引进与培养并重,教育与引导并行,考核与激励并举”三管齐下的战略。名校长是名学校形成的关键,名教师是名校形成的基础。为了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早日实现“质量强校”的目标,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品牌教师,争创品牌学校,必须做好人力资源全方位引进、开发、培养和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不拘一格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的人才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谋求与学校共同发展,为职业教育事业献身,共图职教伟业。根据我校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战略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总则 1、指导思想。为贯彻学校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使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学校人才引进、储备与培养进入一种有序、稳定、持续发展的局面,全面提高学校管理与教学人员素质,促进我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实训教学运用能力和一体化教学能力。 2、人才引进原则。按需引进,引用结合,按需设岗、公开招聘、

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专业对口、结构合理、比例适当,重视质量,讲求实效。 3、人才培养原则。以学校转型发展战略为导向,结合我校工作与教学实际岗位需求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针对学校教师特点及需求设计,符合工作特有要求,按照不同岗位层级及类别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配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估,记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参加培养人员的表现,提升培养质量。 4、组织领导。成立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简称人才小组),负责对学校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计划、领导、实施、协调、督促、管理。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育教学部和行政事务部的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行政事务部办公室。 5、工作职责。人才小组负责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制定、跟踪和调整相关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和制度;制定和落实本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管理工作;协调整合内外部资源,协助学校各部门完成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策划、部署教学和实训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引进与培养经费,对各项引进与培养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6、为了适应我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一体化专业教师,要求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又有熟练的技能,并且要有一定的企业生产经验。围绕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到强调质量、提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王仑 (大连教育学院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职业学校教师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及长期广泛学术准备的专业。目前,其职业内涵和特性开始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认识和承认,但是,从事此专业的教师的质量有待提高,表现为教师专业对口率不高、双师型比例低,不仅陈述性知识需要重组与更新,而且更缺乏程序性知识,所以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训任务还很重。“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基于上述考虑,必须开发一种层级分明、操作性强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学校教师研训工作提供依据。 一、关于编制《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说明 能力是指个体具有的一种状态、一种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采取专业化的、全方面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其是以“动能”的形式存在的。专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为了进行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管理,获取该职业的最佳活动效率,以经济、技术、教育科学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根据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性,对实现职业学校教师领域重复出现的活动所必须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等方面内容作出综合性规定,并作为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确定职业学校教师教育部门研训工作目标的基本依据。研训目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由于教师这种“专门职业”(即“专业”)与“一般职业”(即职业)有种种差异,所以本《能力标准》称作《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而不称作《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为依据,按照导向性、整体性、可测性原则,选取最能反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特点的主要项目并结合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的教师导向于既可以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可以从事专业实践指导的“一体化”教师,分为一般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三个层级。与此对应,《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也分为三个层级,即一般教师应具有的能力标准;骨干教师除应具有一般教师的能力标准要求外,还要具有带上标为“☆”的标准;专业带头人除应具有骨干教师的能力标准要求外,还应具有带上标为“★”号的标准。 二、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设有3个一级指标,编号为:1,2,3;设有7个二级指标,编号为1-1,2-1,……,3-4;设有27个三级指标,编号为1-1-1,1-1-2,1-2-1,…….,3-4-1;共有内涵100个,以(1),(2),(3),……(100)等表示。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见下表:

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理论学习,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育理念的先进性直接体现在教育活动的执行效果上。因此培养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加强教师培训。首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目前,许多中职院校还没有形成特色化的培训系统,多参照普通高校的培训内容。因此,对中职教师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本学校的职业特色选择培训内容,争取做到培训内容对每个职业教师具有专一性和有效性。其次,切勿按部就班。在培训形式上,一定要突出能力目标,可采取学术交流、特色讲座等形式。培训要有目标、有效率,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取得最佳效果。最后,培训效果评价要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争取做到先培训后评价,用培训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用评价方法来提升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走互惠双赢之路。为打造高素质“双师”队伍,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第(一),校方可将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安排到企业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以提高自身能力。第(二),校方在企业聘用实践型高级技能人才,重点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术。第(三),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可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不仅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还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第四,对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校方可与企业沟通,让他们入驻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程了解企业,以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总之,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成了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中职教师的管理正在向“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岗位管理模式发展。这些新情况的出现,急需国家和各个学校加大研究力度,制定出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框架和内涵,才能使中职学校拥有和保持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