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

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

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
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

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

郝彩亮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应作为新课改中所必须把握的教学要求;而初中数学复习方法,不仅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技能上应有所提升,这才是我们复习的最终目的。复习时要重在基础,把握深度和范围,总结每阶段复习的得失,对大体出题方向能有所预测,如何在考前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复习,考出理想的数学成绩,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列举一下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那么,初三数学该如何复习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的。

一、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

中考命题的趋势是以基础理论题为主,因为中考命题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基础性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命出来的题目大约有七八十分,这些题目绝大多数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类型题。所以,必须熟悉课本,以课本为本。中考试卷难易程度改为: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4:3:2:1。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首先要确保前面的七八十分不丢。

二、明确考点,对症下药

中考数学命题的基本要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反映时代对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学生发展需要,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加强对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也就是规定了我们应该教什么,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你必须熟悉《新课程标准》。《中考说明》也详细地告诉了我们命题的原则,命题的范围,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去研究它。

三、分析预测中考出题方向

预测中考出题方向,近年来我省中考试题都表现出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在熟悉课本、

熟悉《新课程标准》和熟悉《中考说明》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认真地分析近年来的中考题,以我们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找出中考命题“规律”、预测当年中考命题方向。

四、分析、总结近年来我校在数学中考复习中的得失

干什么事都得不断的分析和总结才能成功。分析、总结近年来我校在数学中考复习中的得和失。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也是很有价值的,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个工作越详细越好;针对性越强,心中就越有数。

五、教师间团结合作

对于九年级的数学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人多力量大,故九年级毕业班的数学老师们必须团结合作、探讨复习法,在复习方法上应取长补短、在复习资料上应资源共享。因为这样做是减少我们工作强度的唯一途径。仅靠单打独拼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也是无法复习好的。

六、认真检查和及时反馈

“题海战术”很不好,不但累,效果还不高,但是必须要有

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把数学学好。学数学必须要做一定量的习题,而且要追求做题的质量,切记盲目解题。所以,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检查和及时评讲:认真检查作业是为了有目的的及时评讲(评讲是我们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考试后可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烙印。

讲评时应注意: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应及时鼓励;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必评带有共性的错答。

七、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

身体是本钱,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中考复习中。还要保持心情愉快,这样学习效果才高。

中考复习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知识遗忘,主要恢复遗忘了的知识。二是查缺补漏,加深理解,形成技巧,提高能力,为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复习目的,望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绝活来吧,我们资源共享。

知识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树立起自信心,必胜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相信他们在中考中数学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心路初级中学

推荐--初中数学易错题(含参考标准答案)

初中数学 易错题专题 一、选择题(本卷带*号的题目可以不做)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M/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M/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M/小时 B 、3千M/小时 C 、6千M/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不是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图像有一个交点 B 、1±≠m 时,肯定有两个交点 C 、当1±=m 时,只有一个交点 D 、图像可能与x 轴没有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A 、-1 B 、1 C 、0 D 、不存在 10、2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21 D 、2 1 11、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D 、有一个为0 13、长方形的周长为x ,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x B 、2(x-2) C 、x-4 D 、2·(x-2)/2 14、“比x 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 ) A 、-x-3 B 、-(x+3) C 、3-x D 、x+3 15、如果0

如何才能学好初中数学

如何才能学好初中数学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数学高级教师就几个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 1.数学运算 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从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同学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错误虽小,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是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 (1)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 (2)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2.数学基础知识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1)理解的标准:"准确"、"简单"和"全面"。 "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2)记忆是大脑对知识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知识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学情分析与初中数学教学

学情分析 作为数学老师,要想把课上的精彩、上的高效率,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准备中重中之重便是对学情分析。我认为要做好学情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了解学生的层次水平。有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智力、学习基础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设计课时,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上有所收获。 2、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才能更好的设计教案。 3、了解学生的预知能力。老师要在课上做到游刃有余,就必须了解学生在课上会提出什么问题、你讲的知识哪些是他们一看就会,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讲解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会的不讲、难的重点讲”,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做到事半功倍。 4、了解学生对这节内容能预知那些,学生的基础怎样?相关的知识学生掌握得如何?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兴趣如何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认识水准,能理解哪些基本的基础知识,能具备判断哪些是非观念等,作为老师在备课中要考虑,要分析。学情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了解学生的潜意识,教师要思考:相关的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得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错误? 如果出现问题时教师如何设置台阶来解决难点?教师要在做认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思考:讲什么? 怎样讲? 5、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所任教班级整体学习情况,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与老师配合比较好,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不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对学生个体差异也应分析,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等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关系。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 6、课堂教学的分析。教学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一个大局意识,统筹观念,并要具备坚强的毅力,做到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

最新初三数学易错题集锦

初三数学易错题 代数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1、解方程1112-=+-x m x x 的过程中若会产生增根,则m=____ 2.关于x 的方程m 2x 2+(2m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根,求m 的取值范围__ 3,若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有实根,那a 范围____ 4,已知方程3x 2-4x -2=0,则x 1-x 2=___,大根减小根为____ 5,以251+ -和251--的一元二次方程是____ 6,若关于x 的方程(a+3)x 2-(a 2-a -6)x +a=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___ 7,已知a,b 为不相等的实数,且a 2-3a +1=0,b 2-3b+1=0则a b +b a =___ 8,方程ax 2+c=0(a ≠0)a,c 异号,则方程根为_____ 9,若方程3x 2+1=mx 的二次项为3x 2,则一次项系数为_____ 23,分解因式4x 2+8x +1=_____ 24,若方程2x 2+3x -5=0的两根为x 1 ,x 2 则x 12+x 22=_____ 25,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k=___方程组的解为___ 43,若x 是锐角,cosA 是方程2x 2-5x +2=0的一个根,则∠A=___ 1、已知:Rt △ABC 中,∠C=900,斜边c 长为 5 ,两条直角边a,b 的长分别是 x 2-(2m-1)x+4(m-1)=0的两根,则m 的值等于 ( ) A. –1 B. 4 C.-4或1 D. –1或4.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32(2=+--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范围是:( ) A .m<3 B. 23 3≠

怎样学好数学初中

怎样学好数学初中 怎样学好数学初中 一、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他们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教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教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四、多问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有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能够发现和提 出疑问的学生才更有希望获得学习的成功;反之,那种一问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学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那么,怎样才 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 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不愿意动脑筋,不去思考,当然发现 不了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疑问。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教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 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 的学习上的强者。 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答案:D 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 1. 4 的平方根是.(A ) 2 (B ) ?、2 (C ) _2 ( D ) 2 . 解:..4 = 2 , 2的平方根为二'”2 2. 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答案:B (不要漏掉0) 3. 当 x 时,|3-x|=x-3。答案:x-3 丸,贝U x3 4. 乎_分数(填“是”或“不是” 答案:三 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5. 尺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____ 。 答案:"6 = 4, 4的算术平方根=2 6. _________ 当m= 时,J _m 2有意义 答案:-m 2 X ),并且m 3 4 X ),所以m=0 x 5 +x —6 7分式 2 -的值为零,贝u x= ______________ ■ x -4 (A) a ::: -2, (B ) a - -2 , (C ) a ■ -2 , (D ) a 一 -2 . 2 - 答案:I x-6=0 ... x 「2,X 2 二 [x 2 -4 H0 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2)x 2 -2(k -1)x k 0总有实数根?则K [k —2式0 答案:i . /-k<3 且 k = 2 9.不等式组 x= -2, a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_3「.x 「3

10. 关于X的不^-<3等式4x-a"的正整数解是1和2:则a的取值范围是。 4 答案:2且3 4 11. 若对于任何实数X,分式于」总有意义,则C的值应满足______ . x +4x +c 答案:分式总有意义,即分母不为0,所以分母X2+4X+C =0无解,--C〉4 12. 函数v=也土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3 x -1 -0 、,‘ 答案:「X昌 |x +3鼻0 13. 若二次函数y =mx2-3x+2m-m2的图像过原点,贝U m = _______________ . m = 0 2- m = 2 2m - m =0 14 .如果一次函数y=kx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辽x乞6,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是 -11兰y兰9,求此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x = - 2 _|_x = 6 \ x =-2_|_x = 6 t . t,、“ 答案:当时,解析式为:时,解析式为 |y--11y=9 l y=9 y--11 15.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与坐标轴有 _______ 交点。 答案:1个 16 .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这种提高2元的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床每晚应提高_________ 元. 答案:6元 17.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和6,则最小角的正弦等于________ . 答案:3 或口5 4

九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九(1)班数学月考分析 一、 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共三个大题26个小题。第一题为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题为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第三大题为解答题共9个小题,共69分。 深深感到整张试卷能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立足点、为中心 ,试卷起点低,坡度缓,给了更多学生成功的体验。从题型说能以学生所熟悉的题型为主,考察学生所必需的知识,注重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解决实际问题水平、能体现运动与变化思想等等。应该说这是一份成功的测试卷,突出特点有: 1、 知识点覆盖面广。 对基本知识的考察比较全面。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但试题量大,很多学生没有做完。 2、注重动手实践、探究水平的考查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决策水平的考查。 卷中考察到反射(第5题)、视图(第3题)、旋转(第17题)、解决实际问题(第22题、第14题、第18题)、运动问题(第6、23题)、几何证明(第19题、第21题)等等。其中第23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能充分考察学生的灵活解决问题的水平。 3、题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立足教材、重视对特征图形、典型例题、习题、典型图形的考察。 本次试卷有13个题附有图形,其中很多题目中的图形对解题有很关键的作用。比如第15题从图形结合已知容易得到变换一次后的图形面积是原图形的2 1,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二、试卷分析 较好,如第1、2、3、4、5、6、7、8、9、10、11、12、13、14、16题。反映出我校还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能实行必要的练习。 2、数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水准、完备水准以及准确水准是学生基本功强弱的重要体现。通过考试发现好学生的知识点较全面,基本能理解题意,可因为多种原因该届学生的计算、证明水平很差。比如第22题学生知道思路,可因为计算水平特差,导致运算结果不对,第21题证明过程写不完整,白白失分。 3、缺少严谨认真的的思维习惯和审题习惯。

怎样提高初三数学成绩的方法

怎样提高初三数学成绩的方法 提高初三数学成绩的方法在初三数学学习中尤其要做到七个重视: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重视夯实数学双基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重视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重视常用公式技巧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视中考动向要求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重视掌握应试规律 有关专家曾对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过研究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最大区别不是智力,而是应试中的心理状态。也有人曾对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应试中的心态,第二位的是考前状况,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我们最重视的记忆力却排在第17位。事实上,侧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已经是各类考试改革的大趋势,应试中的心态对应试的成功将日趋重要。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考生,可以较好地预防考试焦虑,较好地运筹时间,减少应试中的心理损伤。 初三数学的提分方法一、该记的记,该背的背 有的同学认为,数学不像英语、史地,要背单词、背年代、背地名,数学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说你只讲对了一半。数学同样也离不开记忆。试想一

老师教你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老师教你怎样学好初中 数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同学们都想学好数学,最好是快乐的学好数学,对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一、初中数学学什么?要求大家具备怎样的能力? 1、数与代数——计算能力 2、空间与图形——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 二、怎样学好数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第一章我们学习“负数”(就是比0还小的数),这在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上经常见到。再比如,大家在商场买东西,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折优惠活动,我们将在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节打折销售中学到计算方法。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你会越来越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了,每天都认真学习数学了,自然你就会学好数学了! 2、改变观念 小学阶段,特别是五六年级,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就可以使你的成绩有明显提高。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就可以学好数学。其实这是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知识量比较少,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数学成绩。初中数学不仅知识量增加了几倍,而且更加抽象、理论性更强。因此,临阵磨枪的方法不再适用。我们需要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多思考,多研究,这样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初一的第一学期,是小学和初中的过渡期,过渡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决定同学们的数学成绩。 3、学+思=成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这句话极为精辟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既要学而且思,又要思而且学。学不好数学的人只有两种:(1)只看不学的人。(2)只闭着眼睛学而不思考的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不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课、讲评作业、习题课,都能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手记录,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主动解决,直到彻底

初三数学要怎么学

初三数学要怎么学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 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 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2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 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 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否则“千 里之堤,毁于蚁穴”. 3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 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4单元测验是为了检测近期的学习情况.其实分数代表的是你的过去,关键的是对于每次考试的总结和吸取教训,是为了让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师经常会在没通知的情 况下进行考试,所以要及时做到“课后复习”. 一狠抓“双基”训练。 “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以及各 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技能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已经程式化了的动作,初中数学基本技能包括运算技能、画图技能、运用数字语言的技能、推理论证的技能等。 只有扎实地掌握“双基”,才能灵活应用、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二注意前后联系。 初三数学是以前两年的学习内容为基础的,可以用来复习、巩固相关的内容,同时新 知识的学习常常由旧知识引入或要用到前面所学过的内容,甚至是已有知识的综合、提高 与延续。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便达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 三重视归纳梳理。 初三数学各章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归纳梳理,以便于对知识 深入理解,系统掌握,灵活运用。要学会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纵向主要是 按照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总结归纳,如学完函数,可按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来归纳知识。横向是平行的、相关的知识的整合,通过对比指出其区别与联系,如学完二次函数之后,可把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之 间的联系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巩固新、旧知识,更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数学易错题分析总结

数形结合部分 1.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cm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1 2EF AB =;②BAF CAF ∠=∠; ③1 2ADFE S AF DE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 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tan ∠AED=2;③S △AGD=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D C E F G B t t A . B. C . D . F 第20题图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该题, 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贝:我注意到当 0x =时,0y m =>. 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 称轴为1 2 x = . 欢欢:我判断出12x a x <<. 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1a -的符号. 妮妮:m 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 7 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一点,以E 为圆心、EC 为半径的半圆与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sin EAB ∠的值为( ) A . 43 B . 34 C .45 D . 3 5 8 一个函数的图象如图,给出以下结论: ①当0x =时,函数值最大; ②当02x <<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③存在001x <<,当0x x =时,函数值为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9.函数2 y ax b y ax bx c =+=++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 10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面积为2 30cm π的扇形AOB ,半径OA=6cm ,且OA 与地面垂直.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将扇形向右滚动至OB 与地面垂直为止,则O 点移动的距离为( )A 、20cm B 、24cm C 、10cm π D 、30cm π 11 在Rt △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 ) A 、b a c =+ B 、b ac =C 、2 2 2 b a c =+ D 、22b a c ==

初中数学学什么

初中数学学什么,怎么学? 对于金榜教育的每一位老师来说,首先都应明确“我是做什么的”和“我如何做”这样两个概念。而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说,则应该明确的是“初中数学学什么”和“初中数学怎么教”。 一个东西,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完全弄明白,我们在跟别人说的时候,自然也就说不清楚;同样的道理,一门学科,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到底讲的是什么,那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自然也就会遇上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让自己难堪,如果作为一位初中数学老师,不知道初中数学学生学什么,或者说要学的是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作为老师,应该教的是什么了。如此丢失的不仅是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威严,更丢失了所在学校的信誉。 所以我们强调,作为学科老师,不仅要熟悉课本,要熟悉知识点,而且要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书或者说知识点装在自己的大脑里,要把课本读薄,把自己的脑袋装大。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总共6本书,熟悉这6本书上的知识点,是作为初中数学老师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够把这6本书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压缩精简,那么就是把书读薄,最后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又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阐述,就是把自己的脑袋装大。 那么,初中数学学什么呢? 首先,在能力培养方面,初中数学培养的是学生从小学的形象思维能力到抽象思维能力的过渡,也就是从对数字和图像的直观认识到对数字、代数式和图像的抽象把握上。这是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在每次的课堂教学中,所要明确的一点。 其次,在知识结构框架上,初中数学由“数、形、式、用”四大板块和“数形结合”一大支柱构成。 “数”字面意思是数字,在初中数学里,主要讲的是对数字规律的探索;同时,初中数字中的“数”更指“实数”部分的知识点。 “形”即图形,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几何; “式”即代数式,以及由代数式引入的相关知识点,如方程等; “用”即应用,包括统计与概率等,不能单纯理解为应用题,更重要的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而“数形结合”则不仅仅是初中数学知识的一部分,也是初中乃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很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初中数学中主要包括数轴和函数。 再次,如上所说,数学学习中有许多的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整

初三数学怎么学成绩能好

初三数学怎么学成绩能好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 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 一些问题。 重视夯实数学双基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 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 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 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重视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 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 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重视常用公式技巧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 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 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 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视中考动向要求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 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重视掌握应试规律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大全只是分享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内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解析:平行线的定义必须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所以②是错误的,平行公理中的“过一点”必须强调“过直线外一点”,所以④是错误的,①③是正确的. 正解:B. 5.不能准确识别截线与被截直线,从而误判直线平行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因为∠1=∠4,所以BC∥AD;②因为∠2=∠3,所以AB∥CD; ③因为∠BCD+∠ADC=180°,所以AD∥BC;④因为∠1+∠2+∠C=180°,所以BC ∥A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 篇一:九年级数学教学学情分析九年级数学教学学情分析张伟本届九年级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展生占55%。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习惯差,许多学生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指导和练习,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数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

如何愉快有效的学好九年级数学

如何愉快有效的学好九年级数学 对新九年级学生来说,学好数学,首先要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地参与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愉快有效地学数学。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自己学数学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我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够得到加强,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学期要上好每一节课,数学课有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有解题思路探索和规律总结的习题课,有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和联系实际的复习课。要上好这些课来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概念课 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习题课 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 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实数123.0,330tan ,60cos ,7 22 , 2121121112.0,,14.3,64,3,80032---- π中,无理数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算式2222 2222+++可化为( ) A 、42 B 、28 C 、82 D 、16 2 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5)x 2 -4x -1=0有实数根,则a 满足( ) A .a ≥1 B .a >1且a ≠5 C .a ≥1且a ≠5 D .a ≠5 4、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962 =+-x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5、不等式2)2(2-≤-x x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不等式组2x 3 x +12x 2>-??≥-?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1 B 、0 C 、2 D 、3 7、如图,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A ,过点A 作AB ⊥x 轴于B ,且S △AOB =2,则k 的值为( ) A.﹣4 C.﹣2 8、如图,在函数中x y 1 = 的图象上有三点A 、B 、C ,过这三点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两条垂线与x 轴、y 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3<S 2 D 、S 1=S 2=S 3 9、方程,可以化成( ) A. B.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学习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学习成绩的方法 我们要锻炼学数学的能力,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初三数学学习成绩中尤其要做到七个重视: 1、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2、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3、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4、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5、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 6、重视中考动向要求———勤练解题规范速度。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7、重视掌握应试规律———提高考试成绩效率。有关专家曾对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过研究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