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化生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理化生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理化生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附件:活动照片

下学期理化生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年下学期理化生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作者:————————————————————————————————日期:

2014年上学期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一) 活动时间:2014年3月13日 活动地点:物理实验室 参加对象:全体理化生组老师 活动目的:通过研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及进度,制定各科教学计划。 活动内容:集体研究教材,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1、集体研讨教材内容。 2、制定各科教学计划。 3、分析学生特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活动总结及评价:通过活动大家达成共识,明确目标,收到良好效果

2014年上学期理化生教研活动记录(二)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0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对象:全体理化生组老师 活动目的:学习适应新课改要求改革教学模式。 活动内容:集体备课 1、集体分析新形势下的教学特点,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 2、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 3、合作交流 活动总结及评价:大家学习教学的新模式,并展开讨论与评价,各抒己见,积极吸取好的经验,达成了共识,取得了好的效果。

2014年上学期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三) 活动时间:2014年5月11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对象:全体理化生组老师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进一步掌握理解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活动内容:学习各科新课程标准 1、分科学习各科新课程标准 2、研究讨论 3、写心得 活动总结及评价:通过活动达成了共识,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效果好。

2014年上学期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四) 活动时间:2014年6月4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对象:全体理化生组老师 活动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迎接中考活动内容:研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制定方案 1、分析教材与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 3、全面展开复习 3、查漏补缺 活动总结及评价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文本记录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1 活动时间2011年2月21日 地点理化生办公室 参加教师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学习学校2010学年度第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研讨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研讨关于考试命题、阅卷工作的责任制度 研读关于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记录教导处2010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1.组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学习、研讨活动 学科建设领衔人在开学后要继续开展课程校本化实施、特别是二附中新课程设置计划的学习活动,就疑点难点开展研讨,加深理解,科学规划、自觉执行本课程。 2.关注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教研组推荐一节全校公开课。开课前,组内要有集体备课;开课后要有反思、交流。观摩公开教学,要探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一是检视课程校本化实施;二是看课堂教学行为能否在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三是看作业设计布置是否合理,精讲精练,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坚持落实教学常规 各备课组在认真学习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学科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2月25日前将文件上传电子教学档案。 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二周至少活动一次,要留下活动资料,完成集体备课记录表的填写并及时上传到电子教学档案,以供分享。 本学期教研组工作重点 1.关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本学期将继续利用教研和备课活动加强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科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新课教学和复习要以学生为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如听课、作业、测验等反馈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做到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要加强训练,力争将所有知识点都训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围绕升学考试要求,精选习题,备课组在作业布置上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要通过练习,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关注教学常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将通过观摩、研讨、交流、自觉反思等教研活动,探索2+2教学模式,初三物理、化学将围绕分层教学开展公开课,我们将利用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进行探讨,实施计划如下:(1)初三物理、化学备课组先通过集体备课,分析教材与学科基本要求,分析学生,选择复习课内容中的一个主题开展公开教学。(2)在教研活动中,让开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通过研讨,分享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3)推选教研组教师在第13周开校级公开课,主题为“短课程的探究课”。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探讨、研究,并分析学生学习的状况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希望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积累,在教研活动中推广好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关注培优帮困,提升优秀率和合格率 继续做好培优帮困工作,对学习有潜力的学生,以升学考满分为目标,精选每日一题,训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提高学习兴趣作为抓手,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课堂上将联系生活多举例,激发他们的学习

精选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40篇

精选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40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精选(一) 一、本期教研工作的基本状况 本期以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细则为主线,加强教研工作管理和幼儿园德育教材开发,营造一个用心读书的氛围,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用心性,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教学论文评选、读书活动、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征选等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幼儿园开展了青年教师献课活动,家长开放活动,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教研工作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期引领教研组用三次教研活动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幼儿教育学》中创造游戏部分的资料,理解了创造游戏的特点、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方法。 (二)抓好常规工作 1.每位教师认真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 2.每周认真开展星期五13:10开展教研活动;各班每周更换家园窗,每星期一八点以前上墙。 3.每月环境创设检查一次:创设有特色幼儿教育环境,本期探讨

了怎样创设科学、合理、美化幼儿园环境的方法,并制定出环境创设的评选标准,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班班长进行检查评比。 4.全园教师献课活动17节;外出观摩学习13人次,参加校级说课比赛1次。 5.本期按照学校的新规定,每周教研组长和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每周听两节教学活动,其他教师每周务必听一节教学活动,并且每周五在郭逊老师那里登记在园长处签字盖章。 6.每周、每位教师撰写200字的教学反思,每月撰写500字的教学反思。 7.节日活动:开展了我爱祖国和喜迎新年的庆祝活动。 (三)家园互动 1.今年在小班搞试点:为家长开放班级博客,深的家长的好评。 2.为家长带给教学观摩活动16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状况。 3.新年到来之际,家长和孩子们一齐做亲子游戏,观看孩子们的文艺表演,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 (四)特色园区: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素质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建立学习型团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建立书香校园,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本期教研组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 1.在办公室创设了读书吧。在教师办公室里创设读书环境为教师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2015-2016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5年9月3日 地点初三级部办公室 参加教师本组教师 活动内容学习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组教研活动计划 研讨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研讨关于考试命题、阅卷工作的责任制度 研读关于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记录 1.组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学习、研讨活动 学科建设领衔人在开学后要继续开展课程校本化实施、特别是二附中新课程设置计划的学习活动,就疑点难点开展研讨,加深理解,科学规划、自觉执行本课程。 2.关注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教研组推荐一节全校公开课。开课前,组内要有集体备课;开课后要有反思、交流。观摩公开教学,要探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一是检视课程校本化实施;二是看课堂教学行为能否在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三是看作业设计布置是否合理,精讲精练,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坚持落实教学常规 各备课组在认真学习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学科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2月25日前将文件上传电子教学档案。 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二周至少活动一次,要留下活动资料,完成集体备课记录表的填写并及时上传到电子教学档案,以供分享。 本学期教研组工作重点 1.关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本学期将继续利用教研和备课活动加强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科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新课教学和复习要以学生为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如听课、作业、测验等反馈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做到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要加强训练,力争将所有知识点都训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围绕升学考试要求,精选习题,备课组在作业布置上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要通过练习,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关注教学常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将通过观摩、研讨、交流、自觉反思等教研活动,探索2+2教学模式,初三物理、化学将围绕分层教学开展公开课,我们将利用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进行探讨,实施计划如下:(1)初三物理、化学备课组先通过集体备课,分析教材与学科基本要求,分析学生,选择复习课内容中的一个主题开展公开教学。(2)在教研活动中,让开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通过研讨,分享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3)推选教研组教师在第13周开校级公开课,主题为“短课程的探究课”。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探讨、研究,并分析学生学习的状况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希望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积累,在教研活动中推广好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1 活动时间2011年2月21日 地点理化生办公室 参加教师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学习学校2010学年度第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研讨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研讨关于考试命题、阅卷工作的责任制度 研读关于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记录教导处2010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1.组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学习、研讨活动 学科建设领衔人在开学后要继续开展课程校本化实施、特别是二附中新课程设置计划的学习活动,就疑点难点开展研讨,加深理解,科学规划、自觉执行本课程。 2.关注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教研组推荐一节全校公开课。开课前,组内要有集体备课;开课后要有反思、交流。观摩公开教学,要探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一是检视课程校本化实施;二是看课堂教学行为能否在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三是看作业设计布置是否合理,精讲精练,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坚持落实教学常规

各备课组在认真学习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学科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2月25日前将文件上传电子教学档案。 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二周至少活动一次,要留下活动资料,完成集体备课记录表的填写并及时上传到电子教学档案,以供分享。 本学期教研组工作重点 1.关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本学期将继续利用教研和备课活动加强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科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新课教学和复习要以学生为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如听课、作业、测验等反馈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做到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要加强训练,力争将所有知识点都训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围绕升学考试要求,精选习题,备课组在作业布置上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要通过练习,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关注教学常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将通过观摩、研讨、交流、自觉反思等教研活动,探索2+2教学模式,初三物理、化学将围绕分层教学开展公开课,我们将利用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进行探讨,实施计划如下:(1)初三物理、化学备课组先通过集体备课,分析教材与学科基本要求,分析学生,选择复习课内容中的一个主题开展公开教学。(2)在教研活动中,让开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通过研讨,分享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3)推选教研组教师在第13周开校级公开课,主题为“短课程的探究课”。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10821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开课老师谈教学设计 1、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重在学生探究学生活动约25分钟,包括开始时观察清晰的像5分钟,学生实验8分钟,学生在主光轴上帖物体和像8分馈实验5分钟。 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把探究过程的六要素隐性化,而非显性。希望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究习惯的培养后,才明确探究过程的六要素。而非是直接给出,用传授的方法。 3、课的前面部分在教学物距、像距时的处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解决三个学生的常见问题:(1)实验时凸透镜和光屏只能动一个,像和物体是一一对应的。(2)等大的像在实验中是无法看到的(3)学生对什么是清晰的像不清楚。 4、探究过程中的要求相对较低,设计坡度较低。设计实验时,不是学生独立设计或小组设计,而是全班在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分析实验数据时也是通过作图的方法使难度降低,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更直观。包括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投影议和照相机入手, 展示它们的结构,也是为了降低难度。 二、听课老师评课 1、上课使用贴物、像的方法很好 2、教学设计在细节上花工夫,给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铺垫。 3、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加以巩固的方法很好。 4、学生在进行归纳时有困难,是否可以强调焦距和两倍焦距这两个特殊的点。 5、实验数据要多些,可以用小点代替箭头,用明胶片进行叠加。 6、贴物、像时,像都一样大,不好。可用FLASH拉一下,显示像大小有变化。 7、小黑板的数据要保留,以便进行分析。 三、教研员评课 1、教学导入时用照相机、幻灯机等实物展示凸透镜制造的光学器件的结构,再引导学生将其成像规律在光具座上呈现,将实物转换为模型,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成像规律及其与 实际应用的联系。 2、实验中将光屏改为毛玻璃光屏,可以使老师在各个方位及时观察、了解学生实验的情 况。 3、学生归纳透镜成像规律时,最好划分3个区域再归纳。 本节课的启示: 1、教师备课时要了解科学课中相应学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开课老师谈教学设计 1、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重在学生探究学生活动约25分钟,包括开始时观察清晰的像5分钟,学生实验8分钟,学生在主光轴上帖物体和像8分馈实验5分钟。 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把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内容)

刘集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 记 录 表 (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每到一次课堂作业发下来,或者每当一次练习、测试结束后,我时常会听见一些小朋友们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那么简单的题目居然被自己做错了!还有很多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懊悔。细细一想,“是啊!为什么孩子们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做后怎么不去认真检查呢”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一定能大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就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保障。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呢,笔者结合几年来中低年级的教学实践来看,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端正学习态度、正视检查意义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要充分认识到答题或者做事情之后检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一些科学家、名人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让学生明白检查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另外要使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这样可以

使学生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就会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错误”就会通过学生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认真读审题目、细心落笔答题 解题时的读题、审题以及第一次的落笔是解答结果正确与否的关键之所在。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如果做到这一点,检查就会变得轻松和容易。 三、掌握检查方法、熟练进行检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答题后,不是没有去检查,而是“不会”检查。每次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很多孩子看去来是在“拼命”地检查,如果教师仔细观察或者向他们进行询问时,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用眼睛看来看去,内心的思维却总是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也教师老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当中,因此这种检查

教研活动记录表36183

加查县中学教研活动记录表1 组别:汉语教研组组长:李丽时间2017年4月11日地点教研活动室主持人李丽记录人李丽 参加人全体汉语教师 活动主题 1、安排本学期教研活动内容 2、学习语文教学模式 活动过程一、安排本学期教研活动内容 1、确定本学期教研活动具体内容 (1)学习当下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模式 (2)集体备课 (3)公开课 (4)中考备考研讨会 (5)集体备课 (6)公开课 2、讨论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持人 (1)第一次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暂定于4月下旬,由八年级教师缪志军主持。 (2)中考备考研讨会暂定于五月初,由九年级教师次仁曲珍主持。(3)第二次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暂定于五月下旬,有七年级教师强巴主持。 3、关于组织学生活动的讨论 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适当搞一些学生活动,应该从多方面去自组织学生活动,不光是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还可以是汉字听写比赛、背书比赛等,时间主要定在每学年的上学期为宜。 二、学习语文教学模式 作为汉语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汉语教研组组特组织全体教师利用网络或书籍学习当下和语文相关的一些主要的教学模式,然后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写一篇学习心得。

加查县中学教研活动记录表2 组别:汉语教研组组长:李丽时间2017年5月9日地点教研活动室主持人次仁曲珍记录人李丽 参加人全体汉语教师 活动主题中考备考研讨会 活动过程二、次仁曲珍老师讲解毕业班汉语复习安排 3、第一阶段:基础知识 (7)字(包括生字、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等) (8)词语(包括成语、反义词、近义词、词性、关联词、感情色彩等)(9)短语(包括扩展、缩写、短语类型等) (10)句子(包括句子类型、句型转换、句子成分、仿写、修改病句、补充句子等,其中句型转换、修改病句、仿写作为重点讲解)(11)标点符号(包括逗号、顿号、双引号、分号,感叹号、冒号等)(12)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13)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 (14)口语交际及文学文体常识 (9)概括各项内容中考主要题型,训练以《母题探究》和《中考达人》为主,不时考试。 4、第二阶段: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先复习资料里的阅读文章,然后再扩展到其他重点课文。(2)课外说明文阅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识记说明文相关知识,二是训练说明文答题技巧。 3、第三阶段:写作 (1)根据以往中考出题特点,写作练习的重点放在记叙文的训练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写人记事,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指导学生背诵作文并恰当运用。(2)指导学生写应用文(格式)。 二、各教师讨论发言并提出建议 1、多加训练,做题为主,尽量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2、重点知识的背诵很重要,这一点一定要抓紧。 3、中考前再进行一次总复习,查漏补缺。 三、猜课内阅读课文 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每人猜一篇课文,总括起来主要有《我的信念》《春》《一件小事》《秋天的怀念》《社戏》《我的第一本书》《爱如茉莉》《野草》《天窗》《春风》等,这些课文将为毕业班汉语教师提供参考。

2019-2020第二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9-2020第二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 1、加强“常规教学”,认真落实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 2、研究“有效教学”,落实和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特别这个学期对于有效命题的研究,使我们有效命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开展实验教学特色研究,强化实验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 4、科教研组为主体,以“基于学情和课程标准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案)例研究”为抓手,在“绿色指标”本校数据学科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本学科教学的突破点.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实践与交流(公开课的打磨交流、听评课活动、课程统整的教学探索) 6、加强对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实践 7、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常规方面 1.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细节,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2.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做到基本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尤其是每次中差生辅导的进度、内容、时间、备课人都是有计划、有落实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3. 加强作业管理。全组教师尽量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4.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基础训练、加强过手训练。 (二)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教研组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组内教师进行了《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以及教学导向研究》、《中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策略”研究》、《中学教学中“问题情景设计”研究》、《中学教学中“习题讲评”研究》等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教师逐步转变教学观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指导教学工作,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组织好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本期按学校要求开设好公开课和组内听、评课活动。全组教师听课时按规范做好听课笔记,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就组内听、评课和公开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开展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找出闪光点、疑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方案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方案 组长:高桃 组员:白发珍、朱玉娥、李林、王怀安、岩远思、蔡思彬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热爱,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我理化生组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为载体,夯实校园文化,创建文明校园”办学目标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

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三、具体活动方案及经费所需情况 1、在网络上下载各科所需的教学资源,每个月需要30元,一个学期五个月总共150元。 2、举办教研组内课赛,需要用到零用的一些教学用具,按每科所需大约100元,合计300元;并需购买课赛获奖奖状及奖品,所需经费大约为600元。 3、组织各学科之间学生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知识能力学习的动力,所需活动经费大约为300元。 4、跟其他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交流,促进各科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需活动经费大约为300元。 5、组织开展学科兴趣小组,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需活动经费约300元。 理化生组活动方案共5个,所需活动经费合计约1950元。 四、教研活动要求 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方案。 2、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5年3月20日 地点:办公室 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得成绩》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刘春丽: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得学习成绩就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得一个焦点问题,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得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得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得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得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得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她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她们正确有效得学习方法。 马俊芝:数学知识得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得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得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得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得障碍。 孙立新:学生在课堂上一般就是不太爱举手得,教师应主动叫她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她们树立学习得信心。长此以往,她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得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得条件。 杨毅:课堂上安排适当得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得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得见解,促进她们得思维,又有利于她们听取优生得瞧法,提高自己得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张国芹: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得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得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使她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她们对数学学习得兴趣。 刘春丽:所以,我们在平时得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得就是提高了她们得思维能力,培养她们得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得目得 数学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5年4月3日 地点:办公室 主题:怎样共建有效得数学课堂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1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时间:4月25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代秀德 参加教师:赵来国、陈风云、王连霞、刘世莲、时玉霞、王凤花 主题:1、融合三维目标教学法 2、生成课程探析 过程: 1、代秀德主讲融合三维目标教学法 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落实。 ★提高研究学生在理化教学活动中如何积极参与,来侧重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只有对理化持热情、积极的态度,才有可能学好理化。也就是说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学生的情感目标。 ★通过研究学生在理化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的参与,来侧重解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维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 ★通过研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来达到三维融合的境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互渗透的,在理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学生自主地去理解和感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产生了情感、激发了想象、启动了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这一切都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的过程中。 2、赵来国主讲生成课程的涵义 既然生成课程以生成论为理论背景,那么就有必要对生成论作一简单介绍。生成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生成与预设相对,“预设”是指已经完成、已经完结。在当前,生成论思想虽然仍缺乏系统的哲学建构,但它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亮点。生成论是关于事物生成、演化过程和规律的思想,它坚持宇宙万物在本质上是生成的,它对世界持一种动态的整体性分析观点。 所谓生成课程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这表明课程弃绝了“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维逻辑,而代之以“一切将成”,课程在过程中展开其本质,课程活动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的生活过程,而非单纯的认识活动。以此为据,英国进行的开放课程,斯腾豪斯倡导的过程取向课程,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瑞吉欧—艾米利亚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丰富的后现代课程理论都是生成课程的深刻体现。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多尔就认为课程是在师生对话中生成的,“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澳大利亚学者布莫(Boomer)等人倡导的“协商课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生成课程,其课程内容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都是由师生通过协商合作而共同完成的,同时课程所蕴涵的价值、意义、精神也通过师生的相互理解而得以生成。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从多层面内在地反映了生成课程的精髓,比如研究型课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成课程。 2

下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5日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评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执教:赵维国 主持人:徐建成 发言记录: 一、做课教师文香介绍教学设计: 本课为百分数教学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主要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其次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大量的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并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学生喜笑颜开,而且还不停地念着“XX是XX的百分之几”?我也沉浸在愉快之中。冷静反思,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以“中国好声音”现场直播,和相关资料引入课题,在比一比“谁会是最佳歌手”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了百分数。这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既体现

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了百分数的含义,及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2.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我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展示,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3.练习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 除了书上的练一练,我还设计了四个练习: 练习一是按要求填表,表格的内容是按课本上的例题改编的,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语句理解困难的原因,而降低梯度让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百分数的含义的理解。 练习二是选择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三是判断题,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练习四是出示一段关于世界环保的资料,让学生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同时,体验到地球正在受到破坏,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对学生也是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二、评课

教研活动计划安排表及教研记录完整版

教研活动计划安排表 (2014--2015学年度)

崖湾小学2014年9月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9月23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授课内容:分数的意义 研讨主题:创新课堂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主持人:顾明 过程: 一、解题 1、关于模式创新 模式是一种形式,同时模式也是约束教师行为的一种手段。 我校确定的教学模式命名为“三助式”,即自助(自主学习)、生助(合作学习)、师助(教师提点)。“三助式”既是教师教学的三个环节,更是学生学习的三种方式。 2、关于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1)学生绝对的学习时间 (2)学生表达的空间 二、活动目的 改变学习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变有意为无意。 三、活动原则 和而不同 刘星辉: 《分数的意义》说课 在教学中我十分希望自己能带给学生一堂非常精彩的数学课,一堂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课,来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的一次

飞跃。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课一开始,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分数1/4入手,回忆关于分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紧接着通过表示1/4,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既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二)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学具小磁扣,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数量创造分数。让学生感受可以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过程。为抽象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感悟分数就在生活之中。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在操作、交流、对比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 (三)在练习上淡化语言描述,强调概念本质。我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中设计的几道练习,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困难。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分数。在练习中没有反复的描述,但学生在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猜一猜、抢答等数学活动中,已经深刻的领会到了分数的本质意义,并且掌握的更加灵活。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出

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16 活动地点:理化生组 主持人:刘涛 参加人员:理化生组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或主题: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活动过程: 一.刘涛:新的学期已经开始,这学期我们老师应该完成哪些工作,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制定好本学期各科的教学计划 二.集体研讨教材内容 三.制定各科教学计划

活动时间:2.23 活动地点:理化生组 主持人:孙娜 参加人员:理化生组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或主题:听评课——《消化与吸收》 活动过程: 孙:曹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学生达标率很高,那本堂课还有哪些我们大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郭:曹老师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其学习兴趣陈:讲课中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自我建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时间:3.1 活动地点:理化生组 主持人:孙娜 参加人员:理化生组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或主题:学习“345”理论——三步四环节 活动过程: 一.刘涛:345课堂教学模式看起来简单,用起来需要老师们根据自身情况去理解和运用,如何用?尤其是我们理科,设计的知识点多,实验多,那怎样才能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更易掌握?那就应该注重对新理念的学习 二.三步: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 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课后延伸

活动时间:3.8 活动地点:理化生组 主持人:孙娜 参加人员:理化生组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或主题:听评课——九年级物理复习课 活动过程: 一.刘涛:九年级物理课已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如何使课堂复习有声有色,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巩固尽可能多的知识,这需要我们大家给出更多的建议,就陈老师的课我们来谈谈 二.各抒己见 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 马:陈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知识非常系统,先进行了知识梳理,接着讲解了相关例题,最后紧跟巩固练习 姜: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在复习中查找疑惑

最新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资料

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完型填空 (一) A young woman in her 20s was sitting on the train, next to her mother. They both looked tired __1__ excited.

The young woman was looking out from the train's window. Suddenly, she shouted, “Mom, look, the trees are behind us!”Her voice was so __2__ that everyone on the train heard. Mom smiled. But a young couple sitting nearby __3__ the young woman's childish behavior (行为) with pity. “Poor young woman.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__4__,” they thought. A while later, the young woman __5__ again, “Mom, look! The clouds are running with us!” Mom smiled again. And she seemed very happy with the young woman's words. __6__,the couple couldn't help asking the old woman, “Sorry if we offend (冒犯) you. But why don't you take your daughter to a good doctor?” The old woman smiled and said, “Actually (其实), we have just come from the __7__.” “Then you should go to a better one. Because it seems that your daughter's situation hasn't __8__,” said one of them. They felt so bad for the old woman. “No, in fact I'm very happy with the treatment,”said the mother. “My daughter was __9__ from birth. Today, she is seeing the world for the first time.” Every single person has a story. Don't judge people before you truly know them. The truth might __10__ you. ()1. A. but B. and C. as D. or ()2. A. sweet B. low C. loud D. soft ()3. A. arrived at B. looked at

新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完整版

编号:TQC/K159 新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cos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oice of appropriate way, in order to achieve low cost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计划资料适合用于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推出各项具体执行方案。主要特点是细致、周密,操作性强和不乏灵活性,同时考虑费用支出事项,根据自身力量选择合适的方式,以实现较低费用取得良好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进教研教改,提升教研水平,提高教研效益。 以新课程标准为蓝图;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新型的教育观,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角色转换实

2017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活动时间:2017.3.6 地点:数学办公室 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参加人:李长生钱永花卢启孝祁永杰马保菊祁忠伟 主持人:钱永花 授课人:卢启孝祁永杰马保菊祁忠伟 活动内容: 利用期中质量分析的契机,探讨如何帮助学困生的方法主要内容:“常态听课,促进课堂信息化和优质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